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benchren

[【辩证轩】] 我的教育教学札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忽然意识到这一两个月班上没有一个学生请病假,我不禁感叹,孩子们真的长大了,身体变壮了,抵抗力也强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20: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六的下午,学校就安全问题召开了家长会。会后有两三个家长顺便问了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其中包括Y(就是父母离了婚,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的那位)的奶奶。我告诉她,Y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朗读能力没有提高。Y的奶奶回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她爷爷。我是今天从她的周记中知道这一点的。她爷爷骂了她一顿,她在周记中说,她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爷爷奶奶的期望。她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付诸行动,我昨天就注意到她把以前没完成的作业补起来了。看完周记,不知怎的,我竟然莫名地伤感起来,有些同情这个孩子,也为她的懂事而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09: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对工作等环境的渴望了解程度很高,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实际,很聪明,稍微感觉多数都有懒散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9: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升上二年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渐渐增多,尤其是这学期,出现了几个“钉子户”,周末作业经常不完成、不交。我想这跟家长督促、辅导不够甚至不辅导有关,毕竟有的作业不少学生根本不能独立完成。

我在课堂上辅导的作业那几个“钉子户”倒跟其他学生一样完成得不错,有时我想,有关部门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可以不布置家庭作业,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几个“钉子户”就不必天天挨批评了,因而会更快乐。不同的教育体系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会大相径庭,就像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评价可能会完全不同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9: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星期五有个学生在教室里捡到一张十元钱,我问学生是谁的,可没有人来认领。有个学生说F带了20元钱,可F说他用掉了,那钱不是他的,看他那神情,好像不是在说谎。我不知道这十元钱是某位学生从家中偷来的,因而不敢承认,还是那位学生真的这么快就忘记了。想起以前两位学生为五角钱争得面红耳赤,我不禁觉得学生们认真而又单纯,认为是自己的钱,不拿回来不罢休,不是自己的决不会要。假如我面对的是一群成年人,如果没人认领,不出两分钟就有人冒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还没有完全被玷污。


W的妈妈在家开了小饭桌,班上有三个孩子中午在她家就餐,好像还有其它班级的学生。W和那三个同学关系非常好,在一起玩得很开心,爱哭鼻子的Q刚开始总是闹别扭,现在基本适应了,有时还为W打抱不平呢。我估计W的妈妈有时也会过问她们的学习,至少在她家中,四个孩子是会经常交流的,所以其中三个孩子的成绩比以前要好。
我想到了计划生育政策,有人说那是反人性的,我想批评得有道理,孩子离群索居真的不利于他的成长,他只有从小在群体中,长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在生两个甚至三个孩子的家庭渐渐增多,但迫于生存压力等原因,很多人还是选择只生一胎。我又想到极个别人因不满于现在的教育模式,不肯把孩子送到学校受教育,那其实也有弊端,家教再好,也无法取代班集体。当然那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要不是觉得中国的学校教育不可救药,谁会把孩子关在家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课堂上无意中提到我有四十岁,有几个学生惊讶地“啊”了一声。他们可能没想到我有这么大了。记得我小时候常常看不出一个人年龄到底有多大,我想这些孩子也是这样。他们之所以感觉惊讶,并不是我显得有多年轻,而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的老师不应该那么“老”。记得以前有学生也在日记或作文中把我的年龄说得比实际小将近十岁,这就像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当时的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也许你们以为四十岁很遥远,可时间流逝得真的很快,等你们长到老师这么大时,你们可能也会觉得它来得太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呢?”我不知道学生们是真的受到周恩来的感染,还是投我所好,大多数都说是为国家富强而读书。学生C偏说他是为“光耀门楣而读书”,虽然这有出风头(其实这样的学生长大后往往更有出息)的嫌疑,但我想他说的应该是真心话。首先他的家长可能平时经常对他进行这样的教育,告诉他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就是为了将来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其次,虽然我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但孩子们对那个时代毕竟太生疏,因而很难领会当时的仁人志士的志向。


今天学习这学期最后一篇课文《看瓜》,讨论完课文,我问学生:“你们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有的说喜欢爷爷,因为他“宽容”;有的说喜欢作者,因为他“知错就改”(其实人家偷瓜他生气并不算错);这一次偏偏又是学生C说喜欢偷瓜的小朋友,因为他们聪明(是啊,他们调虎离山的计谋得逞了)。遇到这种情况,我当然不会批评他,有时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如果没有学生喜欢偷瓜的四喜等人,我会说:“难道四喜就没有一点长处吗?),只要他们理由充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2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中午上班去得比较早,我正在改作业时,一个学生忽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她刚参加完中考,也就是说我有三年没见过她,不过我还认识她,知道她姓程(先以为姓“陈”),但叫不出名字。我不知道她是出于什么心理来到母校的,不过她的出现倒让我想起她读小学时的一些情形。她的脾气很好,也很好学。她好像是五年级下学期转来的,以前没学过英语,但她没上辅导班,英语全靠她爸给她补,她爸以前好像当过教师,记得她当时用的词是“恶补”,小学毕业时她的英语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等。
我问她现在的成绩如何,她说“还行”。她问我另一个女生有没有来过,我说没有。也许她觉得她们这些(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应该来母校看望一下老师吧?记得她读小学时矮矮的、胖胖的,现在则出落成一个高挑的姑娘了,孩子身上的变化更能让人产生时光飞逝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9: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期到目前为止班上有53位同学,转来10位新同学,有两个学生(她们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转走了,一位因为家里出了事(其父因车祸去世了),一位说是去另一所学校方便一点,可能指路近一点。转来的新同学中有一个学生在昨天的测试中只得了9分,我真的不想要这个学生,可他的父亲不听我的劝,非要他读三年级。现在班上的男生人数达到了35,女生只有18个,真的让人很头疼。



新生中还有一位山西的孩子一年级是在我们学校读的,不过不在我班,二年级是回老家读的。今天上午没来,下午他爸爸把他送来了,原来他想回老家念书,我和他爸爸好说呆说他都不听。后来他妈妈来了,不知是怎么把他工作做通的,他居然改变了主意。我想弄清楚他究竟为什么不愿意在这里读书。第一节课下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还是不愿跟我交流,于是我让他单独跟他妈妈说。他妈告诉我他想到三(1)班去,毕竟他以前在那个班呆过,而且那个班还有他的一位老乡。刚开始我也猜测他可能是太孤独(性格似乎有点内向),于是我建议他妈去跟校领导说给他换个班级,我怕他三天两头不来。我还怀疑他可能是不喜欢我(或者两种因素都有),虽然我没打他,也没骂他,毕竟昨天除了英语老师上了课堂之外,其他时间都是我和他们在一起。



那天发新书,因为书不够,有7位学生今天上午才拿到书。有两三位家长不乐意了,有人打电话询问究竟,有一个学生家长早上直接来学校问我,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的孩子不是转学生,为什么不把书先发给他们。那个来学校的家长还给我脸色看,我也来了情绪,因为我并没有厚此薄彼,没犯错我可不愿低声下气。


发书时,我先是按座位顺序来发的,后来下课了,有的学生就自己跑到讲台来领书,而那几个站在座位上没动或者虽然也来到讲台旁但没引起我的注意的便没有领到书。


有些人(包括那两位学生家长)有一种“欺生”心理,所以牢房里那些新进去的囚犯得给那些“资格老”的囚犯当下人,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这就是弱势群体在中国总是受人欺负的原因所在。
那位家长生气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孩子坐在倒数第二位。这两天也有两位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我叫我给他的孩子调座位。我不否认个别家长的要求是合理的,比如他的孩子视力差。也有学生家长就是在向我提过分的要求,他们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被另眼相看。当然大部分家长还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可能跟我的想法一样,只要你不歧视我就行。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比较“刁”的学生家长可能比其他家长更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这其实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支持,有些家长从来不找老师“麻烦”可能正说明他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中心每年都要举行统考,并且排名次。以前是按平均分来排名次,这两年改了方式,听说教育中心只看学校的总体成绩,所以我们就不太关心究竟按什么来排名次。其实教育中心也给教师排名次,各学校领导为了提升或者取得比较好的名次,也是会向教师施加压力的,也就是说他们会看各个班级的名次。

昨天我终于知道新的排名方式,是从优秀率和合格率来排名次的——其实我还是不明白最终如何确定名次。我觉得跟按平均分排名次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有弊端,假如教师都知道了排名方式,他们可能就不去管那些明显不能“合格”(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能)的学生,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到那些在合格线和优秀线上下的学生身上,所以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某个班名次很高,却有两三个学生的成绩在10分以下。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教师也想尽快出“政绩”呀。所以如果硬要排名次,我觉得按平均分来排更容易促进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兄这么坚持记录下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弟十二年前走上讲台,这些年来,虽然专职读硕读博,但是从未中断授课——从小学教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其中不乏感慨感动,只是缺乏兄这样的激情和韧性,惭愧。
如今再次回到学校,除了教书之外,还要专门研究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育和教学,期待像兄这样的第一线同行们,多提供些鲜活的记录材料。
我正在读《爱和自由》,正在反思自己这十几年教书生涯中所犯的种种错误,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好一些的老师。
最后,祝愿大家节日快乐。愿我们的学生都首先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幸福快乐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1: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觉得其中的“六月中”与“四时”使用欠妥,它们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四时”是四季的意思,说六月的西湖跟四季的西湖风光不同显然不妥,“六月”不是属于四季中的夏季吗?这就好比说“安徽比中国富”一样不通。有的人意识到其中的矛盾,所以翻译时把“四时”译作“其他时节”,这应该是杨万里的原意,但“四时”显然比“其他时节”多了一个月。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不太重逻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教学生唱歌,我猛然意识到,从开学以来好像只有我班上音乐课(一星期只上一堂,品德与社会课我也是这样处理的),其它班级只有英语课上会听到歌声。其实我们学校有两个教师是音乐专业毕业,学校有钢琴,也有电子琴,以前我会把电子琴搬到教室去上音乐课,现在我也偷懒,拎着录音机上课堂。哎,人力、财力都被浪费了。其它“副”课情况差不多,除了专职教“副”课的教师偶尔会认真上一两节外,其余时间基本是放野马,或者改上语、数、英。我不知道其它地区的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我想,如果所有的学校完全按照课标来上课,校外的那些美术、音乐培训班怎么可能会那么火爆呢?课程表安排的科目不少,学生的教材不少,可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除了语、数、英,其它教材被搁置在家),其实他们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说实话,现在的小学生的遭遇比我读小学时还要差,那时虽然教材很少,但音乐、体育甚至自然课一般都会上的,真是历史的倒退啊!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啊。你们这些领导那么看重文化课的统考成绩,以它作为评判教师水平、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们当然会围着你的指挥棒转。我们开发区教育界的领导真的要做历史的罪人啊。


学生的座位我按横向、纵向轮转,虽然并不十分合理,但我认为要想公平只能这样了。可还有两个家长找借口要我给他们的孩子换座位。其中一位家长见我这里行不通,竟然从数学老师那里想办法,我当然不会不给数学老师面子,虽然默认了,但我心里很不爽,因为在我看来这位家长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她的孩子作业经常不完成,她要是真的过问,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讲,学生其实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了。不过一般要求从这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在作文本上写作文,此时人们往往会对学生要求过高,其实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渐进过程,还得慢慢来。第一次作文,只有一半同学没有“离题”,其中还有达不到要求的,剩下的同学有的写了别的作文题(我许可他们这样做,教师用书也鼓励我们这样做),还有极少数同学根本没写。经过修改、重写,还有少数学生没有交上合格的草稿,学生曾续写过第一课,我就从中选了两篇写得好的让他们抄。就这样我完成了第一篇作文的教学。大多数同学没有产生畏难情绪,有些同学的作文虽然离题了,但完成后也很高兴,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我记得我从五年级开始才算真正写作文,他们比我强多了。不过,不能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得给他们一点压力,下次得跟他们说明,每人每学期只能抄一次,其它的必须自己独立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2楼benchren于2010-09-17 19:41发表的 :
昨天教学生唱歌,我猛然意识到,从开学以来好像只有我班上音乐课(一星期只上一堂,品德与社会课我也是这样处理的),其它班级只有英语课上会听到歌声。其实我们学校有两个教师是音乐专业毕业,学校有钢琴,也有电子琴,以前我会把电子琴搬到教室去上音乐课,现在我也偷懒,拎着录音机上课堂。哎,人力、财力都被浪费了。其它“副”课情况差不多,除了专职教“副”课的教师偶尔会认真上一两节外,其余时间基本是放野马,或者改上语、数、英。我不知道其它地区的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我想,如果所有的学校完全按照课标来上课,校外的那些美术、音乐培训班怎么可能会那么火爆呢?课程表安排的科目不少,学生的教材不少,可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除了语、数、英,其它教材被搁置在家),其实他们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说实话,现在的小学生的遭遇比我读小学时还要差,那时虽然教材很少,但音乐、体育甚至自然课一般都会上的,真是历史的倒退啊!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啊。你们这些领导那么看重文化课的统考成绩,以它作为评判教师水平、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们当然会围着你的指挥棒转。我们开发区教育界的领导真的要做历史的罪人啊。


学生的座位我按横向、纵向轮转,虽然并不十分合理,但我认为要想公平只能这样了。可还有两个家长找借口要我给他们的孩子换座位。其中一位家长见我这里行不通,竟然从数学老师那里想办法,我当然不会不给数学老师面子,虽然默认了,但我心里很不爽,因为在我看来这位家长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她的孩子作业经常不完成,她要是真的过问,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
现在流行“回到教育原点”的说法,我觉得很多学校真的是回到了“原点”,不过是回到文革刚结束时的那个“原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教育局现在会根据中考成绩给各中学排名,今天得知,他们同样会根据七年级新生入学摸底考来给各小学排名,甚至会细化到给各科排名。其实摸底考已搞了几年了,以前可能也排名了,只是不公开而已。所以应试教育的根子在市教育局。当然在摸底考出台之前我们开发区的应试教育一直搞得热火朝天,市教育局只是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已。

市教育局为什么这么热衷搞排名?我想原因在于这些年安庆市的高考成绩不尽人意。其实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虽然分数不一定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但题海战术也不一定能提高分数,因为现在的高考题不像以前那样呆板了。记得桐城学生以前的考试分数很高,为什么现在高考成绩不理想?我想正是因为以前的那一套行不通了。所以我相信,安庆教育局越是这样坚定不移地搞排名,高考成绩越上不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两个坏消息。一是我班一个比较优秀的男生转走了。我没问是什么原因。他曾要求我给他换座位,我没答应他,只是承诺如果同桌还喜欢交头接耳就把他们俩调开。我想如果真的是这个原因,这个学生也不值得我留恋。他比较喜欢阅读,朗读能力在班级数一数二,只是作文总是写不具体,不过比普通同学强。

另一个刚转来的学生也要转走,他的成绩在我班的转学生中名列前茅。听他爸爸说是因为门面被拆迁了。哎,原有的比较好的学生转走了几个,转进来的大多让人失望,明年统考成绩恐怕不会有所提高了。听天由命吧。最终记住你的并不是那些看起来优秀的学生。

学生从这学期开始做作业就要渐渐以钢笔或中性笔为主了,相应的橡皮就被改正纸、涂改液之类取而代之。所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班级卫生都受到影响。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各种挑战,作为他们成长的见证我也要应对啊。不过有些学生乱扔垃圾的习惯总是改不掉,真让人头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老师的能得到学生们一声温馨的问候就心满意足了,幸运的是我每年都能收到,做到今天虽对工资有些微言,但总算也很开心,始终很敬业,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5楼benchren于2010-01-12 20:48发表的 :

谢谢支持。

这学期又有两个学生家长给我送购物卡,都是200元的,我没收。一个学生成绩太差,不足龄,我原本不想让他升级;另一个学生成绩也跟不上,我批评了他,叫他家长来学校,谁知该家长带了卡来了,也许他以为我是在暗示他吧,其实我只是希望他配合老师,提高孩子的成绩。

.......


楼主,您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举动是可敬的,不收礼,更让人佩服。
成绩差的两个学生,平时表现什么样?成绩差在哪些方面?家长和您谈了什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长平时教育孩子的情况,有了了解了吗?
我期待您能妙手回春,使两个孩子有所改变。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2: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学习课文时, 我打了个比方,说:“如果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给一个条件更好的家庭,你们愿意吗?”绝大多数学生当然说不愿意。可有一个学生偏偏说他愿意。我一看是W,赶紧打断了他,不过他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如果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宁愿过穷一点的生活。”他的爸爸因为出车祸,早就去世了,他妈妈好像改嫁了,只是偶尔来看他,他当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可惜这一辈子他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了。其实我不必打断他,因为父母好比祖国,我可以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到课文的主题上来。(当时我一阵心酸,不过我较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因此影响正常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期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不过要求很低,只须拼读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这学期我对他们的预习要求大大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一部分学生能不折不扣地完成预习任务,还有一部分只是把写的部分完成了,读的方面完全忽略了,因为组长不可能要求他们一个一个地读,所以他们就偷懒,学习课文时我才发现他们预习时只写不读(有的写的部分也不全部完成)。另有少数学生跟以前一样,根本不预习,有时只象征性地写几个字。而我前段时间教学课文时总是以他们已预习为前提,结果那些不预习或没好好预习的学生不适应,跟不上。我想以后我教学课文时还是应把起点定低一点,另一方面要尽快督促那些不预习的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0 11:32 , Processed in 0.4668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