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emppp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15: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七章:胡惟庸案件(正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小,所以朱元璋才让他成为了胜利者,而愚蠢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

      胡惟庸搞倒了刘基后,越来越猖狂,他贪污受贿,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挤走了另一个丞相汪广洋,独揽丞相大权,并掌权七年之久。看到这里,我很奇怪,朱元璋何许人,怎么能纵容胡惟庸胡作非为这么久,接下来才明白,什么是欲擒故纵,胡惟庸不过是个小人物,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不是李善长,也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这回明白了吧,这个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朱元璋当皇帝后,一直觉得这个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他一向认为天下是他靠能力得到的,竟然有人来分权,真是岂有此理!

      胡惟庸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是这个人并不笨,随着他的行为一步步出格,他对朱元璋的畏惧也越来越大,而朱元璋对他一味的纵容,让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胡惟庸开始拉拢朱元璋的群臣们,很快就见成效了,但是胡惟庸并不满足,他要拉李善长下水。李善长不但德高望重,身上还有免死铁劵,能拉李善长下水的话,胡惟庸就能高枕无忧了。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月,胡惟庸的死党涂节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了朱元璋,这正是朱元璋等待的最佳时机,他命令处死胡惟庸,并灭了胡惟庸的三族,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开了序幕。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案发,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在处死胡惟庸后仅一个月,朱元璋就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无论如何,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职位终于消失了,一切都掌握在他的手中。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对于他的明王朝和他的子孙来说,这将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九月二十一日,仅仅八天时间里,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这就是劳模朱元璋的光辉事迹。可见废除丞相职位后,朱元璋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管。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正)!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了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则的惩罚,朱元璋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

      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他的眼睛又转向了掌握军权的大都督府。当时掌权的是李文忠,朱元璋在剪除异己的问题上是有着大义灭亲精神的,由于马皇后求情,朱元璋没有杀李文忠,而是削去了李文忠的职位。由于胡惟庸案牵扯的人实在太多,朱元璋将侦办此案的人分了两个部门,一个叫亲军都督府,也就是后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锦衣卫,另一个部门准确说应该称为群体,就是检校。

      在受牵扯的人里面,有大家所熟悉的朱元璋手下著名的文臣,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宋濂。在处理宋濂这件事上,又是马皇后求情,朱元璋才放了宋濂一条生路。朱元璋的行为越来越偏激,手段也越来越狠毒,除马皇后外,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决定。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了,这对朱元璋而言,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马皇后,救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大富大贵之后,依旧能保持简朴的作风,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贵。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在朱元璋手下当差可真是不容易,俸禄特别低,还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看一下汉朝的休息时间,他们实行的是五天一休制。隋唐时候,改成了十天休息一次,看起来比汉朝差了一些,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类似今天的黄金周的概念,他们可以休的假期很真不少。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一年里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到了元朝,一年里也就只有十几天的休息时间了。等到了朱元璋手里,哈,我给你们发工资,你们就得给我干活,想休息,行,一年休息三天!

      俸禄低,不让休息,这日子可咋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5-2 11:12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八章:扫除一切腐败者!(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纯净王朝的梦想,然而,梦想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绝不宽恕!”朱元璋说到做到,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银子者,立杀!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在县衙的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是干啥的,是用来剥贪官污吏的皮的。较早享受这一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起因是朱亮祖设计陷害了番禹县的县令道同,朱元璋是那种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等他明白了道同死的冤枉后,在洪武十三年九月初三这天,朱亮祖和他的儿子朱暹被押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亲自动手用鞭子抽朱亮祖,在得到朱元璋的默许后,侍卫们纷纷动手,朱亮祖和朱暹就这样被活活鞭死了。他是明朝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当廷打死大臣这一明朝独特的现象就此延续了下去。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按规矩出牌的人,在对付贪官污吏和反对他的大臣上,他用了不止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了。除此之外,还有抽肠、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看到这样的刑罚,不得不让人从心底深处发出颤栗,也明白刑罚都是对付坏人的,但是这种酷刑也太惨无人道了,人性何在?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可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朱元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怎么对付这些人,朱元璋想得很清楚,那就是一个字----杀!

      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记录: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皆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六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这三百六十四人,无一幸免!结果就成了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这算怎么回事,辛辛苦苦给朝廷办事,结果,自己还得戴罪工作,这个现象让我心里的感触非常大,这简直就是一种非人的虐待!这工作的积极性去哪里找,这工作的动力又能源于何处?干活也免不了死,不干活呢,死的更快些!

      其实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却并不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凡在封建朝代开国初期,官吏是比较廉洁的,而洪武年间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因贪污被杀,这就非常不正常了。

      应该说,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又过于急躁,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里有一个朱元璋的反腐铁腕插图:贪官一个也不能留!----定罪从严,绝不宽宥(连私下收受一件衣服,一双袜子,一条头巾,四本书的,也定了罪)----进行普法教育(发行《醒贪简要录》,官吏人手一册,书中记载大小文武官员的品级、俸禄、折合稻谷多少,再折合平均亩产多少,农民需要几亩田才能产出这些粮食,以唤醒官员们的良心)----大搞株连,滥杀无辜(郭恒案中,天下中等以上人家破产大半,中央各部门侍郎以下官员几乎一扫而光)----刑罚从重,方法残酷(贪污60两银子,就会被剥皮楦草,街前示众。所用的刑罚方法还包括墨面文身、剁指、断手、凌迟、枭首、腰斩、阉割等)

      太残酷,太灭绝人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6: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九章:空印案 郭桓案(朱元璋的行为大概可以用《说唐》里秦叔宝进牢房时,衙役喊的一句话来解释,进得牢来,先打你一百杀威棍,看你老不老实。)

      空印案是一个冤案,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根据《刑法志》记载,此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当根据此案当事人的记载,真实发案时间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书中就采用了洪武九年的说法。

      案件的缘由是这样的: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能完成,如果对不上,即使只有一个数字,账目就必须重新填造,更让人为难的是所有重修账册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在现在交通方便的时代,这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在明朝,来回往返一次,那是需要时间的,路远的这一折腾,好家伙,差不多得到第二年了。总这样折腾谁也受不了,于是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上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不就行了吗?就这样,带空印文册成了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朝廷上下都知道,只有朱元璋例外!洪武九年,朱元璋突然发现了这个天大的秘密,他能不震怒吗?于是朱元璋排遣官员对此事进行详细的调查,于是,滑稽的场面开始了,问话的官员知道,回答的官员也知道,只是没人敢说出来,因为官员都害怕呀,这要是谁第一个说出来,这黑锅,谁能背的动?就在此时,一个勇敢的人站了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一个老百姓,他叫郑士利。他利用当时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给皇上的渠道,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很长的信,阐明了空印的始末。朱元璋也够意思,把郑士利直接送去劳改了。而正因为此,郑士利,凭借他的勇气完成了他的个人壮举。这位非皇亲国戚非名臣将相的普通人被记入了《明史》,在属于他的《明史•郑士利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勇气,他值得被历史所铭记。

      在当时全国有十三个省,主印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杖充军,其实空印案在洪武四大案中只是个最小的,这只是朱元璋的杀威棒的厉害,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不得不为这些英勇赴死的官员们喊冤,他们只是为了方便工作,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朱元璋交给的工作,竟然都遭到了灭顶之灾,明朝当官实在是难啊!

      下面再看看郭桓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郭桓被控告,因为贪污受贿。算了一下账目,郭桓和他同党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这个数目是惊人的,这让朱元璋能不震怒吗?此案最后统计了一下,共杀掉了三万余人,结果是“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算得上是把朝廷上下一扫而空了。不管此案有什么样的疑团,郭桓案最终还是结束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案中被杀的最后一个人正是此案的主审法官,杀掉无数官员的右审刑吴庸。

      此案一结,朝廷上下群臣终日惶惶,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装疯,看到这里,我是真的心痛啊,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当官了,是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幸福生活,这倒好,还不如在家当个老百姓,管它什么体面,能活命才是真理。

      在朱元璋整顿吏治的时候,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这里要提到的就是李善长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这里有一个插图:李善长的一生1314年生于安徽定远----1354年投归朱元璋----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为右相国----1367年封宣国公,为左相国,居百官之首----1370年大封功臣,李善长功居第一,封韩国公----1390年以胡党获罪,全家70多口被诛。

      第一功臣就这样也算是名垂青史了,不管他是因为什么样的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我在心底深处都非常同情他,如此有才,如此优秀的名臣,终究难逃历史的宿命,历史自有公论,很多时候,这句话迟来得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1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5-8 10:36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二十章:最后的名将----蓝玉(徐达的时代结束了,新的名将时代到来了,这个时代属于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蓝玉。)

      李善长的死终于给延续了十年的胡惟庸案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官员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对朱元璋来说,他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在处理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同时,他组织兵力,分别于洪武十三年二月和洪武十四年正月,对北元发起了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尽管取胜了,但是北元的势力还是存在的,对朱元璋来说,他也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明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当然这些人里面很多是被朱元璋杀掉的,而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李文忠被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还活着,却也已经垂垂老矣,其中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病死了。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出身平民,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神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叱咤风云的名将,徐达,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徐达的时代结束了,蓝玉的时代开始了!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洪武五年的时候,蓝玉跟随徐达参加了那次远征,对于蓝玉来说,那是不光彩的,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蓝玉连王保保长啥样都没看到,就被击溃。从那以后,蓝玉苦苦思索用兵之道,希望能早日找到王保保,跟他决一死战,来报仇雪恨,然而,在洪武八年,王保保死在了漠北。蓝玉确实够窝火的,憋了几年的劲,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时候,嘿,对手死了,想想就憋屈的慌。名将称呼不是空得的,还得为自己重新寻找目标。蓝玉失去了目标,不过很快,他又找到了新的方向,那就是要彻底消灭北元!就要这样干,男子汉大丈夫,哪里跌倒那里爬起来,跟北元来场生死决战。

      洪武二十年,蓝玉跟随冯胜出兵北元,跟以往一样,重大的军事行动还是由朱元璋亲自部署,在明朝的多次军事决策中,朱元璋都是少数派,但真理往往就站在他这边,这次也不例外。蓝玉没费多大劲就全歼了敌军,杀北元平章果来,占据了庆州,并俘获了大批俘虏。在冯胜和蓝玉出征的同时,朱元璋派乃剌吾去劝降元太尉纳哈出,由于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纳哈出率二十万元军投降了明军。这次远征,朱元璋消灭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剩下的就是与北元的最后决战。

      历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二十年前,收复大都,灭亡元朝的任务由徐达和常遇春完成了,二十年后,灭亡北元的任务将由蓝玉来完成。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蓝玉带领十五万大军由大宁出发,向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所驻扎的捕鱼儿海(现在的贝加尔湖)前进。别忘了这可是十五万大军,深入沙漠内部,粮食、水都是致命的,万一判断错了方向,这十五万大军都将成为木乃伊,这一点都不夸张。蓝玉在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情报,没有证据的沙漠里,靠着军事天才所赋予的直觉,率领这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当大军到了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他立刻命令王弼为先锋,向着捕鱼儿海东北前进,务必一举歼灭北元部队。

      捕鱼儿海之战,脱古思帖木儿只带着自己的长子天保奴和丞相失烈门逃跑了,此战,彻底歼灭了北元的武装力量,俘获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太子妃并公主内眷一百余人,王公贵族三千余人,士兵七万人,牛羊十余万头,并缴获了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印玺。脱古思帖木儿的梦想破灭了,在土剌河他遇到了一个叫也速迭儿的蒙古人,正是这个蒙古人终结了北元。代表元朝的势力终于彻底没了,啥都没了。有遗憾,有悲哀,有啥都没有用了,一切都结束了,尘归尘,土归土。

      朱元璋终于可以长长松一口气了,元朝在他的手里彻底被消灭了,接下来将是一个清平的新世界,没有战争,没有饥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极乐世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0: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二十一章:蓝玉的覆灭(从宴请纳哈出时的傲慢到喜峰关的骄狂,我们可以给蓝玉下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个粗人。)

      扫灭北元,蓝玉功不可没,在归途中,蓝玉干了一件让人颇为不齿的事,他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而这位女性性情刚烈,自杀了。蓝玉的行为违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朱元璋十分愤怒,但考虑到蓝玉的功劳,没有去追究他,而蓝玉却以为这是朱元璋的默许,于是更加猖狂起来了。朱元璋实际上是放纵手下大臣了,功是功,过是过,应该及时提醒,不应该给功臣居功自傲的机会。虽然蓝玉功劳很大,但是也不能胡作非为啊,这就是很多功臣之所以不能善终的一个原因吧,当然傻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主子纵容也难辞其咎。

      蓝玉在回到喜峰关口时,由于到了黑夜,守城的官员开门稍微晚了一点,蓝玉却命令自己的士兵攻击关卡,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这种行径确实太过分了。这件事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恼火,接下来,蓝玉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竟然在军队中任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并布置自己的势力,这就到了让朱元璋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尽管蓝玉是个优秀的将领,但是性格决定命运,蓝玉的命运就决定在朱元璋的容忍和耐心上了,朱元璋考虑的蓝玉的功劳,破例封他为太子太傅,这可是一般官员做梦都未必能梦到的殊荣,可是蓝玉却在很多人面前大叫,“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吗?”,这就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 (huán )告发蓝玉谋反,洪武四大案的最后一案蓝玉案终于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又将会有无数的人头落地。其实说蓝玉谋反,确实是莫须有啊,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蓝玉本人被灭族,被牵连的人数不胜数,经查蓝玉同党共一万五千人那些在胡惟庸案件中侥幸逃脱的人,终究没有逃过这一劫。这些因为蓝玉案被杀的人死后也没有得到安息,他们的名字被编入了《逆臣录》。蓝玉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开始,至此也该告一段落了,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

      蓝玉的一生是极富戏剧性的,他的前半生一直笼罩在名将的阴影中,在他的后半生,他建立了自己的功业,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在最出风头的时候将他拉下了马,这难道也是天意!尽管如此,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终究不负名将之名,他用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他的不朽功绩将记入史册,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似乎又是幸运的。

      其实蓝玉的死,还有一层历史背景让我们三思,据史载,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病亡,其子朱允炆继太子位。

      朱元璋之所以杀了那么多的功臣,就是因为太子当时太小,他没有经历过开国时期的艰苦考验,他没有驾驭群臣的能力啊,朱元璋只能自己动手,为他的孙子扫清一切障碍,还让后世子孙能安享荣华富贵。同时,朱元璋还制定了藩王制,怕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造反,孙子朱允炆能以稳坐皇位。不能不说朱元璋的这一招确实好用,但是百密总有一疏,正是这一个微小的漏洞才引来了后来的朱棣篡权。

      在朱元璋这一生中,他最信任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马皇后,一个就是他的儿子朱标,所以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竟将皇位传给了年纪尚小的孙子朱允炆,从这里也能看出,朱元璋对儿子朱允炆的感情是何等深厚。

      不管历史如何被篡改过,朱标和朱允炆都是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不可否认,朱元璋和朱棣的性格和做事方法确实很像,但这并不能成为朱元璋想传位给朱棣的证据。在朱元璋执政的后期,他也发现了自己的执政过严这个问题,所以他教导太子以后要“以仁治国”,朱元璋确实不愧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看到这里,我似乎感受到朱元璋的政治生涯似乎要走向下坡路了,接下来他一定要为他的继承者继续铺桥搭路,会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妥善的安排的,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继续跟着历史的脚步,跟着朱元璋继续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14: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二十二章:制度后的秘密(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任何制度都有缺陷,任何体系都有漏洞,朱元璋的这个体系也不例外。)

      这句话太有水准了,说,朱元璋是一个搞制度的人,他很了不起,很勤奋,终其一生,不但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还成功地普及了法律,在这方面,确实应该说朱元璋是个能人,是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他制定了《大明律》,但在明初的普法教育中,最重要的却并不是《大明律》,而是一本叫做《大诰》的书。这本《大诰》是朱元璋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广泛散发,人手一册,在明初的时候,能做到如此的地步,不得不令人叹服。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规定了很多奇怪的制度,如果都写出来,估计要十几万字。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吧!在那时候,人去世是不能随便说死的,要先看人的身份,如: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才能称死。看起来只是一个称谓,很简单,可是这个简单的称谓却给当时的人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哭灵的时候可是不能称呼错了,一旦错了,那可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了,这样理解起来,才明白,原来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在当时的职业分配制度上也是有着严格的划分的,尤其是官员的朝服方面,万一哪天你一不小心穿了常服去上朝,穿了公服去祭祀,或者系错了腰带,穿了黄色内衣,一旦被人发现,你就有掉头的威胁。

      这确实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所有人只要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就能相安无事。我们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他不但打下了江山,还耗尽心力制定了如此完美的规章制度,他的目的很明确,朱元璋你自己辛苦些没啥,只要后世子孙照着做就行,你们就等着享福就行啦!只可惜,这模型毕竟只是模型啊!

      规则的漏洞: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限制了大臣的权力,然而明朝的内阁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专权。朱元璋规定老百姓不能四处流动,然而明朝中后期流民成风,四处游荡,丝毫没有受到束缚。朱元璋颁布了抑制商业发展的条令,并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纱等贵重衣物,然而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正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严令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阉宦却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这与他废除了相权有关)。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后代准备了爵位和俸禄,然而一百多年后,他的很多后代都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之所以有这样的漏洞,不是朱元璋的执法力度不够,而是朱元璋所面对的是个看不到摸不到,却真实存在的对手,这个对手的名字就是历史规律!朱元璋制定的这套政策是适应明朝初年的情况的,事实证明,这些制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他要学会变通,不能阻止历史的进程。朱元璋一生打败了很多的对手,顽强的张士诚,凶狠的陈友谅,纠缠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以及骄横的蓝玉,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他现在所遇到的对手,实在太过强大,不只是朱元璋,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对抗的对手----历史规律!因为朱元璋只是一个历史的执行者,他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锦衣卫是明朝的一个特殊组织,一提到锦衣卫,看过了太多的历史剧,那是凶狠无比、无孔不入、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都应该改成若想锦衣卫不知,除非己莫为啊!这是明朝一个特务组织,它是皇帝的卫队,出行时负责保卫,此外它还是仪仗队,上朝时掌管礼仪。这个机构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只听皇帝的指挥,看出来锦衣卫有多牛了吧!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侦查大臣们的行动,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管着“廷杖”。锦衣卫还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锦衣卫最可怕之处应该是他们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在逮捕犯人时,如有反抗,那是可以格杀勿论的。另外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就是被称为“诏狱”的。

      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已经意识到锦衣卫的可怕之处,他决定废除锦衣卫,然而很多事,一旦开了头,想收手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就在朱元璋解决内部问题的时候,明朝的东北边界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高丽国王命令调集各路军队征伐辽东。当时统领这支军队是统帅是曹敏修和李成桂,他们很清醒地认识到与明朝对抗的后果,所以在大军到达铁岭后,李成桂带领军队打回了老家,废黜了当时的高丽国王辛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称臣,并废除了高丽的称呼,朱元璋为这个新王朝确定了新的名字----朝鲜,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不得不说,这也是朱元璋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原来朝鲜是这时候才有的,历史把它该记住的不该记住的都还原给了我们,在朱元璋的时代,除了战争,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可供我们细细品味,值了!也许当时的人们生活并不轻松,至少他们有了一个在外族人面前可以抬起头来做人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14: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二十三章: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对于朱元璋来说,此时的大明帝国内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对此十分满意,应该说朱元璋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为了确保皇位的永远安宁,他清除了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似乎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了,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整肃了,但是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了断,朱元璋还得继续下去。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杀掉了颍国公付友德,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杀掉了宋国公冯胜,开国六公爵的最后一位。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位----汤和!

      汤和很懂事,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当朱元璋去探望汤和时,当年那英勇无比的汤和却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朱元璋行礼了,那些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现在只剩下一个躺着的汤和和站着的朱元璋了,不得不让人感叹唏嘘啊!岁月无情,在此时,无情的难道只是岁月吗?看到眼前的汤和,让朱元璋也是百感交集啊,汤和,你活下去吧,现在只剩下你我了,陪我走完这剩下的一段路吧,朱元璋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啊!不觉让我对朱元璋也生出无限的同情。然而,当皇帝者,哪一个又不是孤独的呢,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啊!

      朱元璋老了,他现在面临着一个更危险的问题,那些能带兵打仗的人,老的老,杀的杀,谁能担此大任呢?朱元璋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相信此人极有军事天赋,而且这个人的忠诚也是绝对可以相信的,这个人是谁呢,估计大家都能想到,那就是朱棣。

      至正二十四年,一个身份卑微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就是朱棣。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度过的,虽然年龄的增长,朱棣所受到的待遇便更加不公平起来,当然这是跟他的三个哥哥相比的,尤其是大哥朱标。尤其在朱棣的教育问题上,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朱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母亲身边低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朱棣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要靠自己去争取。只要是生在孩子多的家庭里,总会有几个会靠着自己的拼搏来取得成功,相信朱棣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确实,既然不能自由平等,那就得靠争取,实在不行还得靠暴力,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洪武四年(1371年),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所有的儿子都封了王。朱棣十七岁时,娶了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徐达的长女。二十一岁,朱棣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也就是当年的大都,现在的北京。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终于开始了他的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这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朱棣的大军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在到达元军的营地时,朱棣安顿好部队,派观童去劝降元军当时的太尉乃而不花,当年冯胜远征纳哈出的时候,就是这位观童老兄劝降的。就这样朱棣没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主力。朱棣对此次的胜利没有大肆炫耀,他明白,自己在父亲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他要懂得忍耐,懂得压抑自己的欲望,由此我们不能看出朱棣的良苦用心,能如此懂得克制的人,确实是个比较厉害的角色,也是一个可怕的人物。朱棣的胜利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能力,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的赏赐并不算丰厚,但对朱棣而言,能取得朱元璋的信任才是他最大的收获。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的死让朱棣看到了希望,毕竟自己有能力,而此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无知少年,朱棣期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刻,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竟然任命了只有十五岁的侄子朱允炆当了太子,人生最悲惨的结局也不过如此了吧!朱棣虽然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朱元璋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进攻,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订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朱棣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此战对朱棣来说,不过是他的革命生涯中又一个闪光点,对朱元璋来说,国家又有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他的孙子朱允炆又多了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好叔叔,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个人想法,最后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也是残酷的现实。

      朱元璋终于走向了他革命生涯的终点,回首朱元璋的一生,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忙了一辈子的公务,不但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连儿孙的工作他都安排下去好多年。朱元璋奋斗了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是当他走到人生终点时,他的子孙只盯着他手里的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这应该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六百多年过去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是大明帝国的缔造者,他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自由公论,不得不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啊!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少贫贱兮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这就是朱元璋的一生写照,不管群臣喜欢、畏惧、讨厌、敬畏,也不管百姓如何看待他们这位开国君主,朱元璋都已经听不到看不到了,他走了,走得大度,走的从容,尽管还有很多他不放心也终究无法割舍的情愫,匆匆,都已是太匆匆。管它身后褒奖还是诟病,朱元璋,散手人寰,人去矣,一任后人指点评说。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15: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到现在读完了,这里有一个明朝开国名将谱,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写一下,历史评什么能铭记那么多是人,因为他们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能让我们牢记他们的功勋,再写一遍也是为了加深印象,尽管搜一下都能出来,我还是想多写一遍,只为铭记他们,感谢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才有了不朽的大明王朝。

      徐达:1332~1385年,安徽濠州人,病死,或说吃了朱元璋所赐的蒸鹅,毒发而死。

      汤和:1326~1395年,安徽濠州人,病死。

      常遇春:1330~1369年,安徽怀远人,病死。

      冯国用:1323~1358年,安徽定远人,战死。

      冯胜:?~1395年,安徽定远人,赐死。

      李文忠:1339~1384年,江苏盱眙人,“暴卒”。

      邓愈:1338~1378年,安徽虹县人,病死。

      朱文正:1328~1367年,安徽濠州人,狱中病死。

      丁德兴:1327~1366年,安徽定远人,战死。

      蓝玉:?~1393年,安徽定远人,族诛。

      沐英:1344~1392年,安徽定远人,病死。

      付友德:?~1394年,安徽宿州人,赐死。

      廖永忠:1323~1375年,安徽巢县人,赐死。

      朱亮祖:?~1380年,安徽六安人,鞭死。

      王弼:?~1393年,安徽定远人,赐死。

      陪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啊,有几个是能得善终的?朱元璋,我们都知道,这些默默奉献的将领们呢?我们是否能忘记他们的功勋?不能,开创一代盛世,不仅仅需要皇帝的远见卓识,更需要忠心的部下,能干的将领。

      朱元璋大事记:1328年(泰定五年),生于安徽濠州钟离东乡。1339年(至元五年),12岁,全家迁居太平乡孤庄村。1344年(至正四年),17岁,父、母、长兄及侄子亡,入钟离皇觉寺为僧,后云游淮西。1348年(至正八年),21岁,重返皇觉寺。1352年(至正十二年),25岁,投军到郭子兴部队。1353年(至正十三年),26岁,还乡招募徐达等。1356年(至正十六年),29岁,攻下集庆,改名应天府(今南京)。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34岁,受封为韩宋政权吴国公。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37岁,称吴王,仍用韩宋年号,以李善长、徐达分别为右相国、左相国。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40岁,吴元年,前一年小明王死。1368年(洪武元年),41岁,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皇太子。1370年(洪武三年),43岁,封十皇子为王,大封功臣。1375年(洪武八年),48岁,空印案发。1380年(洪武十三年),53岁,胡惟庸案发,废丞相制度。1385年(洪武十八年),58岁,郭桓案发。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63岁,李善长、陆仲亨等被诛,颁布《昭示奸党录》。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65岁,皇太子朱标病死,立皇太孙朱允炆。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66岁,蓝玉案发,颁布《逆臣录》。1397年(洪武三十年),70岁,“南北榜”科场案发。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71岁,病逝。

      前半生,穷困潦倒,到了而立之年,终于功成名就,一统江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6: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今天开始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第一章:建文帝:建文的忧虑(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这里有一个插图,有必要记一下。朱允炆,1377年生,卒年不详。是一个好人,长于深宫,儒雅宽厚。一个年轻人,未经世事,书生气十足。一个理想主义者,食古不化,幻想恢复西周的井田制。这些内容,算是为后来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这样一个人,能否做成一个好皇帝呢?如果没有什么机缘巧合,估计很难成就一番帝王的伟业。

     在朱元璋眼里,朱棣一直是一个好儿子,有能力,没有野心。可是在朱允炆的眼里,朱棣却是一个坏叔叔 。朱元璋安排好了身后事,让他的九个儿子为朱允炆驻守边疆,为朱允炆站岗放哨,却没有想过,如果这些儿子站出来反对朱允炆的话,后果会如何呢?要知道,当时朱元璋的那九个儿子可是个个手握兵权,一旦联手对付年幼的朱允炆,想到这个后果,朱允炆的答案是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如果实在不行,只好拔刀相向了。这个问题看似就这么容易被解决了,其实不然,要知道,朱允炆只是个书生啊,那股书生意气能用在真刀真枪上吗?聪明一世的朱元璋竟然忘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啊!

      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他其实还是为朱允炆考虑到了后面的为帝之艰,他给朱允炆留下了三个可用之人,这可惜,这三人也都是书生啊!

      第一个人是方孝孺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宋濂,尽管方孝孺的名气很大,但是在朱元璋的手下,他一直没有被重用。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

      第二个人是齐泰,原名叫齐德,因为齐德这个人,是在朱元璋手下九年之内从没有犯过任何错的人,这样人,实在是人中的极品了,朱元璋为此记住了这个人,并亲自为他改名为齐泰的。此人是个文人,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

      第三个人是黄子澄,他从入朝为官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这就很特殊也很难得了。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获得会元的称号,后被选为东宫伴读。

      看看此三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的理想,都是书呆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误国,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用在这三位身上,却是恰如其分的。

      有这三位鼎力相助朱允炆,很难想象得到,面对一直虎视眈眈的边界驻守的几位叔叔,朱允炆接下来会如何安邦定国,治理朝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6: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二章:等待中的朱棣:朱棣的痛苦(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朱棣闻听此言,勃然变色,他虽然读书有限,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字他还是清楚的。)

      书中第一句话很有意思,朱棣其实并不想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看起来这就出现矛盾了。确实,谁不想当皇帝啊,我也想啊, 人人都想当皇帝,更何况是皇子,而且是这么优秀的皇子朱棣,想当皇帝没有问题,但是没有通过合法的渠道来挣得皇位,那就有问题了。对朱棣来说,这个矛盾就有点不太好调和了。当朱棣还在犹豫纠结的时候,建文帝的两位重臣黄子澄和齐泰已经准备动手了,只可惜这两位都太自负了,为此两人发生了争执,其实这二位大可不必为此争执不下,当时天下第一谋士另有其人,而更不幸的是,这个人是他们的敌人,也是改变朱棣命运的人。

      说到这个人,我们确实很陌生,但是这个人却一直在等待着属于他的时机。这要向前回顾一下了,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从民间选拔了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对于这些僧人而言,选择跟随哪位王爷便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些人里面只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表面上看起来无动于衷,其实他的内心最是汹涌澎湃。因为他一直等待着朱棣的到来,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当朱棣微笑着一路走来的时候,道衍向朱棣毛遂自荐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是真正的精英,但他们还可以按照人数多少盒不同用途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叫治世之臣,这种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其共同特点是能够较好地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代表人物有很多,如唐代的姚崇、宋璟、管仲、萧何等等。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属于建设者。第二种叫乱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奸臣,而是乱臣,他们掌握的是阴谋诡计,权谋手段,精通厚黑学。与第一种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许多风波,对人生的黑暗面有着清楚的认识,这些人的能量极大,往往能够将一个大好的朝代断送掉,代表人物有安禄山、姚广孝(道衍)等,这种人并不多见,他们属于破坏者。第三种叫救世之臣,这可是稀有品种,其遗传率和现世率比熊猫还低,往往上百年才出一个。这些人兼有上述两种人的特点,既学孔孟之道,又习权谋诡计,他们能够灵活地使用各种手段治理天下,并用自己的能力去延续一个衰败朝代的寿命,代表人物有张居正、王安石等,这种人很少见,他们属于维护者。

      看到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内容,姚广孝就是我们要提到的那个人,他现在的名字是僧人道衍。在道衍出家前,他也曾饱读诗书,历经坎坷,满怀报国之志,只是机遇不佳,让他一直怀才不遇。姚广孝是长洲人现在的江苏吴县人,出生于至元元年(1335年),只比朱元璋小七岁。他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出家为僧,取名道衍。他交际广泛,当时的名士如杨基、宋濂等人都和他关系不错。他出家却不学佛教,而是拜道士为师,他的师傅席应真也是个不简单的人,专修阴阳术数之学,道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尽管道衍很博,但是在当时的应试里他所学的根本无用武之地,他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郁闷状态这就顺理成章了。既然在家里待着郁闷,不如外出云游,当他到嵩山寺时,碰到了一位相士袁珙,袁珙对道衍说了这么一段话“世上怎么会有你这样奇异的和尚!长着一双三角眼,就像生病的老虎,你这样的人天性嗜好杀戮,将来你一定会成为刘秉忠那样的人!”。刘秉忠是何许人,也是个僧人,是元朝人,在忽必烈还是亲王时,被忽必烈一眼看中并收归属下成为重要谋士,为忽必烈登上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道衍以这样的人为偶像,可见的他的野心,或者说是他的抱负也行。终于在洪武十八年,道衍抓住机会,跟随燕王朱棣去了北平,在庆寿寺做了住持。道衍并没有在寺庙里好好念经,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同一个命题劝说着朱棣,那就是造反!此时的道衍已经五十岁了,道衍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他的内心深处的抱负,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属于道衍的时代。

      这里有一幅关于道衍的插图,有必要记下来。道衍:男,1335~1418年,江苏长洲(现在的吴县)人,俗姓姚,幼名天禧,永乐二年,朱棣复其姓,赐名广孝。出身:医学世家,家境殷实,十四岁出家为僧。靖难之变总策划,永乐朝黑衣宰相。通儒术,工诗文,善阴阳术数之学。

      朱棣在道衍的辅佐帮助下,接下来肯定是要有一番大动作的,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永乐大帝,也堪称一代明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三章:准备行动(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朱棣似乎成为了板上鱼肉,在很多人看来,他只能束手就擒了,然而就在此时,朱棣却做出了一件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上面已经提到,建文帝这边的两位重臣黄子澄和齐泰准备动手了,但他们两人意见不统一,齐泰认为应该先拿燕王开刀,而黄子澄认为应该先剪出燕王的羽翼,然后再对燕王动手。在关键时刻,怎么能各自为政呢?估计这也算是燕王最后能成为赢家的一个先决条件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盘决定天下命运的棋局,对弈双方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究竟鹿死谁手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先动手为强自古如此,这次也不例外朱允炆先动手了,他登基后就开始收拾他的那些叔叔们,可谓干净利落,毫不留情,至此朱允炆已经完全违反了他向朱元璋作出的承诺,什么以德服人,那都是儿戏,这是关乎自己皇位安稳的时刻,必须要抢到先手,这一点上,朱允炆做到了,只可惜他低估了朱棣的能力,他没有抢到先机。

      这里有一个插图,是关于朱允炆和朱棣的准备工作的。在朱允炆方面,他采用黄子澄建议,先除了五个眼中钉,把周王朱橚(sù)贬为庶民迁至云南,把代王朱桂贬为庶民迁至蜀地,把岷王朱楩(pián)贬为庶民,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齐王朱榑(fú)贬为庶民。在朱棣方面呢,他秘密准备造反,一方面招募士兵,一方面打造武器,更主要的是他做好了迷信煽动工作,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在朱允炆收拾其他藩王的时候,他一直密切注意着朱棣的一行一动,朱允炆明白,朱棣才是他最可怕的对手。朱允炆开始削减朱棣的实力,而此时的朱棣却做出了一件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按照规定,建文帝登基后,藩王都要入朝觐见皇帝,很多人都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朱棣应该是不敢来拜见新皇帝的,但是朱棣却来了,而且是大摇大摆的嚣张地来了,这引起了朝野很多臣子的反对。这样看来,似乎建文帝处于下风了。其实不然,建文帝还是很有一套,尽管他的几位重臣确实不怎么样。

      自古都是间谍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次当然不会例外的。朱棣手下的长史葛诚被朱允炆收服成间谍,而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朱棣的老婆徐达的女儿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朱允炆的间谍。而朱棣方面呢,却利用朱允炆拿太监不当人来看待,成功收服了朱允炆身边的太监成了自己的间谍,接下来的游戏应该更有意思了。

      建文元年(1399年)的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而且病的越来越厉害,后来竟然成了病危。这都是真的吗?怎么可能,这是朱棣的小花招,因为五月份是朱元璋的忌日,他不想为去京城,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再去京城的话,估计就很难回来了。于是他决定派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代他去祭拜。这样做是为了向天下宣布自己非常重视祭拜这件事,同时也是表明自己对朝廷没有异心。其实在当时的形势下,朱棣这个做法实在是太冒险了,万一他的三个儿子被扣为人质,朱棣你还想不想造反啊?然而,滑稽的故事就是这样让人出乎意料,尽管齐泰和徐辉祖都劝朱允炆把这三小子给扣下,结果朱允炆不知道是那根筋受挫,竟然把三个孩子都给放回去了,简直就是天助朱棣啊!

      这次侥幸,让朱棣明白了,朱允炆确实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自己想要一举成功还差了点时间去准备,于是朱棣做出了另一个让人惊诧的事来,那就是装疯!

      正如书中所说,为避祸朱棣能出此下策,这是何等的耐心,何等的隐忍!常人确实无法做到,而朱棣能做到,就因为他真的不是常人!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书中这句话,更是道出了朱棣的心声,我朱棣想当皇帝,容易吗?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四章:不得不反了!(朱棣向张信行礼,连声说道,是您救了我的全家啊,他立刻唤出在旁边等待多时的道衍,开始商议对策,事情至此发生变化。)

      前面提到朱棣已经装疯了,尽管他装的很像,但是他的长史葛诚背叛了他,密报朱棣装疯并即将起兵造反。一向优柔寡断的兵部尚书齐泰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他下了三道命令,第一,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第二,授意监视燕王行动的张昺和谢贵要采取行动,必要时可以直接行动;第三,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这应该是个非常应急的计划,如果一切都能按计划进行的话,那就没有接下来要发生的惊天巨变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计划的前两条都很完美,只有第三条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个致命的问题,张信是何许人啊,此人跟燕王的关系一直很好,尽管他是朝廷的臣子,可是,关键时候,经常会有掉链子的,张信就应该算是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或者说,这是朱棣以前的工作起了作用,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朱棣曾经广发广告,封建迷信果然害死人啊!其实反过来,封建迷信却挽救了朱棣的一生,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福兮祸所依吧!

      不管是什么原因,张信反水了,他在关键时刻,救朱棣于水火之中。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必要记下来:于是,一幕医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长期中风患者兼精神病人朱棣神奇地恢复了健康,他在一瞬间完成了起床、站立、跪拜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事情至此发生了变化。

      张信那边迟迟不见动静,齐泰应该预料到了,所有接下来他派张昺和谢贵手持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书,率领大批部队包围了燕王府,可笑的是,他们手里竟然没有逮捕燕王的诏书,这是书生治国的必然结果?燕王是何许人呢?他把这二位给请进了王府,当然这二位是不能带着侍卫一起进去的,因为侍卫不能进王府。等张昺和谢贵进的府内,那还能有他们的好日子过,燕王摔瓜(西瓜)为号,将张昺和谢贵连同葛诚一起给斩杀了。其实尽管朱棣当时可谓义正词严,但是造反的人毕竟还是心里发虚的,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是最激动,那就是道衍,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出头之日了!是啊,道衍,你满腹才学,却未官运亨通,你心怀天下,却无人知晓,你隐忍了这么多年,此时不发,更待何时啊!这是道衍的心声,也是道衍的支柱!既然已经杀了人,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开工没有回头箭,朱棣,开始吧!一切就从这里开始,朱棣终于夺取了北平城,这座曾经是元朝大都的城市现在已经握在朱棣的手里,他将从这里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

      不管在什么世道,造反都是需要理由的,那么朱棣此时必须要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这可是朱元璋做梦都不会想到的现实啊!朱棣和道衍拼命找理由,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称朝中有奸臣,需要出兵“靖难”,清君侧。正如书中所写,“靖难”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充分说明朱棣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权谋规则中的一条重要原理,那就是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腓特烈二世。

      其实对朱棣来说,尽管一切都准备就绪,毕竟皇位是朱允炆的,这是个地球人都明白的事实,而朱棣所面临的,将是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战场拼杀,除此之外,朱允炆那边还有很多厉害的角色,不是朱棣一声断喝,朱允炆,把你的皇帝宝座给我让出来!就行的呀!

      此时在北平附近的怀来已经是一片混乱了,守将宋忠尽管才具不高,却有决战的勇气,宁死不屈,他对得起他名字中的那个忠字了。宋忠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建文帝大惊失色,他终于明白了,现在只能用刀剑来跟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对话了。

      当朱允炆想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将领的时候,朱元璋杀戮功臣的恶果此时终于显露出来了,现在只有一个耿炳文能用了。耿炳文的长处是防守,而此时朱允炆给他的任务却是进攻,更要命的是,耿炳文此时的对手是最擅长进攻的朱棣,这仗还有法打下去吗?而且朱允炆还给耿炳文交代,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这是愚蠢还是笨蛋,以命相搏的时候,这种命令无异于给对手一个免死金牌啊!

      朱棣明白对手的厉害,所以他选择在中秋之夜开始进攻杨松驻守的雄县,原本杨松和潘忠互为犄角,如果潘忠能及时赶到的话,朱棣必败,可惜潘忠快,没有快过朱棣,遗憾的是,此战杨松战死,潘忠被活捉,雄县失守,朱棣旗开得胜!接下来朱棣要面对的是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那才是真正的考验。

      此时的耿炳文已经六十余岁了,朱棣跟耿炳文的决战选在了真定。朱棣并没有跟耿炳文正面对决,他派朱能只带着三十来个人就把耿炳文给赶进了真定城内,此战耿炳文输的心服口服,朱棣,已经超越了其他人,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5: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五章:你死我活的战争(我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我的铁蹄曾踏遍蒙古,纵横千里,但我并不是皇帝。我可以击败朱允炆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朱允炆只要击败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沦为死囚。)

      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朝廷后,朱允炆慌了,这次是真的慌了。此时的黄子澄又一次误判了形势,一个人做一件蠢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蠢事,而黄子澄则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任务。他们把耿炳文给撤了,换上了纨绔子弟李景隆,虽然他是李文忠的儿子,但却是位地道的白痴统帅,他的兵力比耿炳文多了很多,达到了五十万之众。这也算是朱允炆又一次帮了朱棣的忙,原本朱棣真愁着如何对付耿炳文,如果耿炳文坚守不出的话,朱棣是必败无疑,而此时的李景隆,简直就是送给朱棣的一个稳操胜券的活礼物,朱棣不高兴都对不起朱允炆了。

      尽管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可是他手下毕竟还是有能人的,而且五十万大军,碾压也能把朱棣给碾死,面对这个局面,朱棣不能跟李景隆硬拼,他需要去找帮手,此时还得有人能替他守着北平。朱棣豁出去了,赌一把,就有赢的机会,不赌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朱棣把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了长子朱高炽,他告诉朱高炽,一定要守住北平,待我大军归来之日便是全胜之时。

      朱棣要去请谁帮忙呢?当时在众多的藩王之中,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语,可见宁王确实厉害。其实在朱棣看来,宁王最厉害的是他的手下那支特殊武装----朵颜三卫,这支部队在当时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骑兵。朱棣又一次用的阴招,挟持了宁王,把这支厉害的部队据为己有了。说是找帮手,其实还得自己帮自己,靠别人,那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大军在手,枪杆子里出政权,又一次用事实说话了。

      在朱棣去寻找帮手的时候,李景隆也没闲着,他对北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如果不是朱高炽的防守,估计朱棣的北平城很可能就被攻破了,此战也为朱高炽树立了威信。还有一个天时问题在帮朱棣,当时正值十一月,气温极低,朱高炽命人把北平城浇成了一座冰城。别说是李景隆了,就是鸟估计也飞不过去了。就这样朱高炽成功地完成了朱棣交给他的守城任务。

      朱棣回来了,此时的朱棣跟离开时已经截然不同了,他有着强大的朵颜三卫,可谓所向披靡了。朱棣跟李景隆在郑村坝决战,战果肯定是朱棣大获全胜。在此战中,马三保表现优秀而被朱棣重用,由于他是在郑村坝立下的大功,被朱棣赐姓“郑”,此后他便改名为郑和。

      战败后的李景隆终于有点清醒了,他退到了德州,整顿部队,准备在这里跟朱棣进行下一次的决战。

      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找好了帮手,一个是武定侯郭英,一个是安陆侯吴杰,还有平安,他们的目标是白沟河。

      在朱棣眼里,李景隆率领的这六十万大军并不可怕,而他眼中的真正敌人只有平安,因为平安曾经是他的手下,对朱棣的作战用兵方法十分了解。现在是双方都是知己知彼,此战要如何进行下去啊,斗智斗勇,那是必须的,而且还要有后招才行。

      初战,平安的先锋军发疯一般地冲入朱棣的大营,大肆砍杀,朱棣大军打败,在撤退途中,他们又遇到郭英给他们的地雷,此战朱棣大败,李景隆终于看到了一次胜利。

      平安和瞿能带着自己的军队,从北军的后边进行了包抄,他们的攻击对象是房宽率领的后军,在猛烈的冲击下,房宽军惨败。此时朱棣的作战计划被打乱了,他派邱福率军进攻李景隆的中军,但是李景隆的中军根本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反而对朱棣进行了从侧面攻击,此时的朱棣已经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况之中。

      人到了拼命的时候,那才是无人可挡的,此时的朱棣就已经杀红了眼,唯有如此,他才能有活命的机会。就在朱棣的厄运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奇迹又一次发生了,或者说上帝又一次眷顾到了朱棣。事实也确实令人匪夷所思,李景隆军的帅旗被突然的妖风给刮断了,借此机会,朱棣趁着李景隆军惊恐不安的时候,绕到南军后侧,发动了猛攻,并顺势放了一把大火,此战李景隆军大败。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就这样败给了朱棣的十余万军队,自起兵以来,这是朱棣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战,他终于可以放心地睡个安稳觉了。

      李景隆退到了德州,朱棣的军队趁势又追了过来,李景隆继续弃城而逃,留给了朱棣大量的军用物资,李景隆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尝到甜头的北军,继续追着李景隆不放,一直追到了济南。如果济南失守的话,朱允炆还能拿什么来跟朱棣决战呢?

      到此为止,朱棣,你所期待的一切就要属于你了,朱允炆就在你前面的城市里等着你,前进,上天毕竟会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2 17: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太勤快啊,这会儿看到了这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17-5-22 17:28
师太勤快啊,这会儿看到了这里了

哈哈,献丑了,纯属偏爱,拿来休闲娱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6: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六章:朱棣的对手(此时的济南城里,挤满了人心惶惶的逃难百姓和打了败仗的残兵败将,治安情况也不好,有战斗力的士兵极度缺乏,铁铉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在李景隆和朱棣进行白沟河之战时,山东参政铁铉为他的大军押运粮饷。铁铉是河南邓州人(现在的河南邓州市),他是一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然而正是这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在李景隆败退的时候,不断收拢那些被击溃的士兵,并将他们组织起来,准备带着他们去守卫济南。在危难面前,一个读书人,尽职尽责,敢于承担起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有一个插图,有必要记下来。铁铉:1366~1402年,回族。出生于河南邓州,祖籍波斯(今伊朗)先祖在蒙古军队西征时,迁至中原地区。特点:性情刚烈,一臣不事二主,尽忠职守。心理战高手,善于抓住对方弱点,才智过人。处事公正,在都督府上班期间,善断疑案,深得朱元璋赏识。

      正是这样一位文人,肩负起了抗拒朱棣的光荣使命,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情怀,在铁铉组织士兵赶往济南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叫高巍的人,此二人联手带着必死的决心一起奔赴济南。在济南城中,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跟他们一样心性的人,此人就是盛庸,在这里他们终于可以摆脱李景隆这个蹩脚的统帅,开创属于他们的奇迹。

      铁铉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他是一个极有悟性的人,又加上有盛庸的帮助,他们将于朱棣在济南进行一场生死搏杀。为了能早日攻破济南城,朱棣决定使用大炮轰城,这就了不得了,大炮一轰,济南岂不是就要化成灰烬,铁铉是真能想,他竟然在城头上挂出来写着“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大牌子,面对这些字,朱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使用大炮了。朱棣只好收兵回营,估计这是朱棣军事生涯中最窝囊最郁闷的一天。城中的铁铉一看朱棣要撤退,那还不趁机追击,这一退就是几百里,铁铉趁势进攻,收复了德州。

      此战给建文帝带来了希望,他晋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之后又让他担任了兵部尚书。经过休整后,南军重新布置兵力,他们是南军最强阵容,他们要与朱棣接下来继续对决。

      建文二年十一月,朱棣先南军重地沧州发起了进攻,先后攻克德州、济宁、临清等地。盛庸准确地判断了形势,决定跟朱棣在东昌进行决战。在东昌,盛庸背城而战,此时他们已经是有进无退,有生无死了,即便是为了军人的尊严,他们只有决一死战!盛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终于把朱棣给困住了。关键时刻,还得靠神人,大家应该还记得那个不要命的朱能,在盛庸的包围圈里,朱能竟然又一次救出了朱棣,就这样,东昌之战,朱棣败给了盛庸。其实此战朱棣完全能被乱箭射死,只可惜前面朱允炆曾经交代过,不能让他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这一次不是朱棣命大,而是朱允炆又一次救了他的命。

      东昌之战成就了盛庸的统帅地位,但是彻底消灭朱棣的机会却已经错过了。建文三年(1401年)三月,盛庸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夹河再次遭遇朱棣的军队,他们将在这里进行第二次决战。此战朱棣依旧没有讨到多少便宜,只能撤走部队,只可惜朱允炆又一次帮助了他的无赖叔叔朱棣,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不知道他是叔叔是无赖,而对付无赖必须要用无赖的方式才行。对于朱棣来说,盛庸确实太可怕了,他了解朱棣的用兵方式,而朱棣对付盛庸却没有有效的手段,靖难已经三年了,朱棣你究竟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不管前路如何艰险,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必须走下去,而且要坚信胜利会属于朱棣的。

      在这次的拼杀中,朱棣又一次受到上天的眷顾,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白沟河之战时,朱棣靠着妖风大败李景隆的部队,而此时,在夹河,妖风又起,靠着飞沙走石,朱棣终于打败了盛庸。朱棣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诱使真定守军出战,朱棣再一次靠着妖风的帮助,打败了真定守军吴杰的军队。

      这里有一个总结性的内容,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作战,朱棣似乎成了永远打不死的英雄,再一个便是两军对阵时候,总有大风替朱棣开道,这两个莫名其妙的要素成就了朱棣的霸业,不能不说,这是历史的巧合和偶然,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朱棣这边,不管怎么说,靖难之战,确实是一场奇特的战争,不得不令后人惊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6: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七章:离胜利只差一步!(朱棣不会想到,自己在无意中已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去京城就一定要打山东吗?)

      战胜吴杰后,朱棣并不轻松,虽然他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他的地盘还是很小,为保大本营,朱棣只好先收兵回城。此时的朱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靖难三年了,自己的地盘不过是北平、保定和永平三个郡,而朱允炆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战争如果这样打下去,总有一天,朱棣将被抓,那时候的自己将会生不如死啊,怎么办?朱棣难道要陷入绝境了?尽管潜伏在宫中的宦官给他提供了京师兵力空虚的好消息,可是朱棣的思维却在下意识里陷入了一个盲区,那就是打京城为什么非得从山东呢?换个地方会不会就能海阔天高呢?关键时刻,是道衍提醒了朱棣。道衍之所以能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谋士,那是有事实依据的,这就是证据。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又一次披上盔甲,朱棣已经下定决心,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进攻,他的目的地已经不再是久攻不下的济南,而是绕过济南,只取京师,不成功便成仁!向着京师前进,第一个目的地成了徐州。

      建文四年(1402年)元月,朱棣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冲击,此时的盛庸、平安和铁铉也得到消息,他们修好城墙等待着朱棣的强攻,可是他们得到的消息却让他们慌乱起来,因为朱棣已经取道馆陶渡河,连可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第一个追上来的是平安,但是朱棣又一次玩了阴招,他竟然绕开徐州,转而进攻宿州,很显然,这一次朱棣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京师。朱棣如同一头牛一样,而且应该说是一头疯牛,他什么都不顾了,只有那唯一的目标京师,豁出去了,这样的对手才是最可怕的。

      三月,平安得到消息,朱棣已经逼近宿州了,平安只能是急行军,一定要追上朱棣,只要追上朱棣,胜利就算是有了一半的把握。然而朱棣是何许人,他在进攻的途中为平安准备了一个大礼,当平安追到临近宿州的淝河时候,遭到了朱棣的伏击,就这样平安被击溃。虽然朱棣侥幸打败了平安,他知道盛庸和铁铉不会让他轻易上路的。五月,两军在雎水附近展开了激战,平安原本想报仇雪恨的,结果还是被朱棣偷袭了,就在平安又要被击败的时候,徐辉祖赶到了,他们趁势击败朱棣的大军,并斩杀了大将李斌。朱棣军队的士气又一次受到了挫伤,关键时刻,在朱能站了出来,是啊这已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坚持一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挺难的,就是这再坚持一下的努力,让朱棣终于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似乎为了配合朱棣的决心,朝廷方面不知道是处于哪方面的考虑,竟然把徐辉祖调回了京城,留在小河与朱棣对峙着就只剩下平安和何福了,由于考虑到士兵都很疲惫,又加上此地不易防守,他们决定合兵到灵璧坚守,为保证行动一致,他们还制定了撤退的暗号,三声炮响!就是这约定的暗号,成了南军被彻底击败的丧钟,因为北军的进攻信号也是三声炮响!这确实是一个滑稽的场面,仓皇撤退的南军遇上进攻的北军,南军被全部歼灭,平安等三十七员大将被活捉,只有何福一人仓皇逃跑了。

      朱棣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扬州。

      此时京师里只有方孝孺陪着朱允炆,慌乱到了极致的朱允炆只能请方孝孺拿主意,方孝孺确实是一等一的忠臣,可惜他不是功臣,他们安排庆成郡主去跟朱棣谈判,庆成郡主是朱棣的堂姐,朱棣已经打到家门口了,眼看着皇帝的宝座就要属于自己,他还有什么诚意来跟朱允炆废话,对朱棣而言,庆成郡主正好成了他跟朱允炆最后的传信人。朱允炆终于意识到,自己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他审视着皇宫中的一切,自己虽然拥有天下,其实,自己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无助的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听天由命吧!
           
      朱棣在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后,他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在浦子口,朱棣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抵抗者是盛庸。盛庸率领着南军士兵跟朱棣展开了殊死反抗,他们竟然打败了朱棣的军队,盛庸确实无愧于名将的称号。朱棣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北军此时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士兵也已经疲惫到了极致,再打下去,估计朱棣将会全军覆没的。所谓天助有心人,这一次救朱棣的是他的儿子朱高炽。在朱高炽的拼命攻打下,朱棣军队终于大破盛庸的军队,他们一举渡过了长江,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京城脚下。

      面对兵临城下的朱棣,朱允炆意识到失败是难免的,此时的方孝孺在大难临头的时候,竟然愿意为江山社稷而死,一介书生,能有如此的铮铮傲骨,确实令人可佩可叹!

      此时的朱棣,面对坚固的京城,他没有强攻,那样就不在理了,这样的事,朱棣不能干。他的两位高级间谍是时候发挥作用了,这两个人一个是谷王朱橞(huì),另一个是李景隆,我是做梦也没想到,李景隆竟然在这里等着我们啊!该怎么来写李景隆呢,草包饭桶,都不及这个内奸最过瘾!

      就这样,在这两个内奸的帮助下,朱棣的军队攻入了京城,从此江山易主,朱棣,你,终于来了,你终于胜利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八章:殉国、疑团、残暴、软弱(越过那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强大自信的朱棣,相反在那光辉的宝座上,坐着的是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

      朱棣攻进了京师后,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和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书呆子的行动虽然不能真正挽救国家,但他们毕竟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兑现了他们的诺言,虽然无济于事,他们的名字还是应该被后人记住和敬仰的。齐泰和黄子澄先后被抓,并被处死,他们都宁死不屈。黄观,这位明朝的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因为他对朱允炆的忠贞,遭到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了,于是明朝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真相是永远无法被掩盖的。除了上面这几位宁死不屈的忠臣外,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和王叔英知道大势已去后,沐浴更衣,双双自尽而死。正如他二人所留下的遗言: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人,历史不会忘记!

      而此时的朱允炆并不知道他的臣下们的这些义举,他烧毁了自己的宫殿,然后不知所终,于是历史上最大的疑团之一就此诞生了。其实在朱棣攻入京师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入皇城,朱棣并不想背上杀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围困皇城,给朱允炆留下自绝或是让位的时间,然而,朱允炆的举动确实出乎朱棣的预料,朱允炆烧毁宫殿,说明他并不想让位,等到朱棣入宫后,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体,朱允炆的下落从此也便成了千古之谜。

      不管是通过怎么的手段、怎样的艰辛,朱棣终于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少次命悬一线,多少次功败垂成,多少次走投无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所谓成王败寇就是说的他吧!经过短暂的兴奋和激动之后,朱棣意识到他接下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清除那些反对他登上皇帝宝座的人们,于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幕暴行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朱棣首先找到了方孝孺,他希望方孝孺能为他起草安抚天下人的诏书,如果能由方孝孺亲自写的话,那将会达到一种怎样的奇效啊,可惜朱棣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方孝孺何许人啊,他哭着进了大殿,对朱棣视而不见,更别说给朱棣行礼了。面对方孝孺的指责,朱棣可谓恼羞成怒,方孝孺最终的结局是:凌迟、灭十族!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之说,但是到朱棣这里,他发挥了他惊人的创造力,为了凑数,在屠杀的目录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正如书中所写,方孝孺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得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我们理应缅怀他的壮举。

      接下来,朱棣开始了他的屠杀。

      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泰: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太惨不忍睹、灭绝人寰,看到这里,我的心被揪得生疼,成王败寇的结果就是要如此残暴、狠毒?杀人不过头点地,只能是一声叹息......

      其实朱棣是一个软弱的人,正因为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他日夜担心有另一个人会仿效他,夺走他的皇位,所以他才大肆屠杀那些反对他的人,为此他甚至修改历史,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它一直陪着每一个人,看着每一个人的成长,越过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强大自信的朱棣,相反,在那光辉的宝座上,坐着的是一个面色苍白的人,他一直用警惕的眼光看着周围的每个人,正如作者所写,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朱棣终于走人了属于他的最高权力的大殿,他已经成了这里的主人,他正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俯视着群臣。这是他应得的,他付出了努力,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这就是现实,争议没有价值,成王败寇,朱棣,成功了,你要将你的光辉发扬光大,你要带领着你的子民们共建庞大的大明帝国。

      一直对朱棣当皇帝有太多的不解,今天看到这里,似乎终于明白了,这究竟是不是历史的真相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作者写得挺可信的,就权当是读一部文学作品吧,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1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九章:帝王的烦恼(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朱棣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仅仅是他的,也是属于他父亲朱元璋的。为了能让自己的皇位坐得稳,坐得名正言顺,坐得天下归心,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正名。朱棣使用了两个方法:第一,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废除,以老祖宗成法为准。这样就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领袖,自己才是真正领悟太祖治国精神的人,建文帝不行,不够格当皇帝。第二,他命令属下重新修订《太祖实录》,此书已经由建文帝修过一次了,但很明显,第一版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个更为显赫的出身,于是他的亲生母亲被他扔到了脑后,马皇后成了他的嫡母。当完成这两项工作后,朱棣着实松了一口气,这场靖难战争终于将被冠以正义的名义而广为流传,而他自己则是当之无愧的帝国统治者。

      每个王朝都会走的路,朱棣也不会免俗,稳定朝纲后的下一步便是论功行赏了,朱棣分封了跟随他靖难的功臣们,如张玉(其爵位由其子张辅继承),朱能等,都被封为世袭公侯,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道衍对此却毫无兴趣。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来的名字----姚广孝。而姚广孝呢,他拒绝了朱棣给他的所有封赏,每天住在和尚庙里,白天换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庙里就换上休闲服(僧服)。姚广孝为啥要这样做,这不是太不识时务了吗?不然,其实姚广孝是何等的聪明,他知道,以他的才智,如果他稍一放肆,朱棣一定容不下他,功高震主这句话从来都没有被帝王抛弃过。另一个原因也是他确实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说职业病也行。姚广孝,这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的人,他是一个被后人争议很大的人,也是一个深居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赏完了功臣,接下来便是自家兄弟们了,估计很少有帝王能心无旁骛地善待自家兄弟的,朱棣同样也不能例外。

      最先被安置的便是宁王了,大家应该还记得,他是被迫跟随朱棣“靖难”的,朱棣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肯定要好好答谢宁王的,他被封到了南昌,其实这应该算是宁王的幸运,再看看其他几位藩王就明白了。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年),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永乐十年(1412年),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永乐十九年(1421年),削去周王护卫。于是,建文帝时期的第一大事就这样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了,这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完成了上面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开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处理国家大事上来了,他确实是一位好皇帝。

      这里提到了关于朱棣生母的问题,不管历史如何被篡改,总还是能为我们寻到蛛丝马迹的,我只在这里记下来书中所写的,朱棣的生母应该是碽妃。在官方史书中,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骄傲的子女,平凡地活着,然后平凡地死去。遗憾地是,这位生下朱棣的母亲,已经被她的儿子给除名了,她的生平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对朱棣而言,还有一个致命的危险,那就是建文帝去了哪里?真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人间蒸发了不成,找,那是必须的,可是又不能公示天下,说,你们谁看到你们的皇帝了?这是万万不行的,但是这个人对朱棣来说又实在太重要了,死了,见到尸体,那是最完美的结局,活着呢?找到他,把他关起来,天下人哪里会知道,这也就完美了,可现在却是这样一个结局,朱棣,愁死人也!于是,朱棣派人从本土和海上两处查找,这两个人一个是 胡濙 (yíng),一个是郑和。

      历史的真相始终是被笼罩在迷雾中的,关于建文帝的生死,太多的假说和史载,究竟该信谁,这个确实很难,毕竟历史是人写下来并保存下来的,这个时候,我倒真希望有司马迁活着。不管怎么写,怎么改,历史终究会在人间留下蛛丝马迹,真相只有一个,这是千真万确的,而它必定有被揭开的那一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6: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章:帝王的荣耀(这不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正如书中所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会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但是他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当不了好皇帝,朱允炆就是一个铁证。为了皇位,为了性命,皇帝必须要学会权谋诡计,必须要六亲不认,必须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皇帝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对皇帝最好的称呼就应该是孤家寡人。朱棣精力充沛,每天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施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尽管,他真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大家都知道,朱棣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主编是解缙,大家也都知道。为了记住这位大才子,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关于解缙的介绍:洪武二年(1396年)出生,江西吉安府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一举考中进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在故乡的日子,解缙终于明白了自己被罢官的原因,那就是要把握每一个机会,迎合皇帝,使用权谋手段,才能不断升迁自己,提高地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了,解缙疏通关系,他已经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靖难开始后,解缙成了朱棣的宠臣,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其实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是因为朱棣准备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部书,而是要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涵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看看朱棣修这部《永乐大典》的阵势就明白了,朱棣先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了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召集所有学识渊博之人,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同时还召集字写得好的人,这么一部巨著那可都是靠手写的啊!除了上面这些人,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位副手,姚广孝,大家应该不会忘记此人吧,此人除了精于权谋,那也是十分有才学的。

      永乐五年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了。

      这部大典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它,很多古代书籍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解缙功不可没,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部书将永远光耀后世,朱棣,你真的是位了不起的好皇帝!
      
      《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点。

      这里有两个插图,是对解缙一生的真实描述。

      解缙失宠的原因:1、打朱高炽小报告,朱棣骂他“离间骨肉”。2、被朱高煦诬赖泄露皇室建储机密。3、反对出兵安南,朱棣不予理睬。4、被人诬告廷试阅卷不公,被贬至广西。5、与礼部侍郎李志刚有旧怨,被谪地点由广西远迁至化州。6、进京私见太子,被扔进大牢。

      解缙的一生:1369年生于江西吉安,1388年殿试及第,同年对朱元璋提出《太平十策》等谏言,1390年代好友王国用为李善长申辩,次年被赶回老家,1402年成为明朝首批内阁阁员,1403年开始编修《永乐大典》,1407年被朱高煦诬告泄露立储之事,随后以廷试阅卷不公的罪名被贬至广西,1411年进京私会太子,次年被抓入狱,1415年在狱中被灌醉,活埋于雪中而死。

      看到这里,想起了当年平安之死,平安听到朱棣问平安还在的话时,很自觉地自杀了,平安虽然可怜,但是他还有自杀的权力,而解缙呢,他比平安更可怜,他连自杀的权力都没有!正如书中所写,解缙的一生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管他做了什么,是错还是对,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更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感念解缙的功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3-29 17:37 , Processed in 0.52692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