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依荷听雨

[【编辑部】] Gossudar的阅读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5: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46、男人不读书?
      yuntop

偶昨天突然发现,从小到大看的油画只要主题是和看书有关的,基本上主角都是mm。
想不出有哪些画是个大老爷们端本书坐在那里。丫得,难道画家不知道爷们也看书吗?
后来一琢磨,觉得估计还是看不上咱们样子。看书总体来说,至少样子上,是非常优雅
的:'To feel most beautifully alive means to be reading something beautiful'。这个美感
只能通过mm来体现。爷们读书,样子不一定会猥琐,但视觉效果比mm差那是肯定的。
同理可推为什么油画上的nudity基本上是mm~

艺术,尤其古典艺术,追求美是不二的首要目标。但凡要刻画人类世界里比较优美的行为,
必定选mm当模特来表达。男生希望渺茫,因为据说经过n年的进化,现代男性的长相和
山顶洞人时期的样子一样不喜人。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evolution is driving women to become ever more beautiful,
while men remain as aesthetically unappealing as their caveman ancestors'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science/article6727710.e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d644080100iew0.html

josephe :两段外文好像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   
2314976 :因为画这些画都是男人!
bibliomaniac :男人看书是这样的: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 ... shua_Reynolds_2.png  确实比较猥琐。
[quote] Gossudar : Der Leser
Wer kennt ihn, diesen, welcher sein Gesicht
wegsenkte aus dem Sein zu einem zweiten,
das nur das schnelle Wenden voller Seiten
manchmal gewaltsam unterbricht?

Selbst seine Mutter w鋜e nicht gew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47、看看人家是怎么读书的:乔纳森年度读书小结
          chaque

转载者按:
1) 原载: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 ... zk/200801210164.asp

2) 作者乔纳森(不少朋友知道他的真名,此不赘),在文前谦称“三无人员”,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是水木清华论坛上有名的学士、思考者和文体家了。其后在网易论坛、往复论坛、天涯论坛等地也经常发文(计有乔纳森、水木乔纳森、Johnathan等ID),所作多为名帖。
目前他的blog地址是:http://johnathan.blogcn.com/index.shtml

3) 根据文中所述内容统计,乔纳森先生为理解《叶隐》究竟是怎么回事,在5个月内的时间中,穷尽式地阅读了中日英文总共16种相关著作。虽然作者自己调侃说这个写作计划最终“完败”,但我们反倒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代作者在研究投入上的热情忘我、在资料掌握上的扎实严谨、在文献解读上的娴熟细致。在我看来,这些是此前很多著书立说的研究者远远不及的。比如我最近看到若干作者,只找到了几部英文的拉康著作,就以为“在资料上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准“,甚至写下了大部头的论拉康专著。比诸乔纳森先生的善藏拙,这些率尔操觚的“学者”实在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4)此前似乎有本坛网友以为我这个ID是乔纳森先生的马甲,这在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之余,却肯定会让大家严重低估乔纳森先生的写作。就借此转载声明一下,希望能够彻底打消残余在各位乃至我本人身上的错觉。


[年度读书小结]读的葛藤,写的完败
2008-01-21 08:59:44 来源:南方都市报

  乔纳森,无头衔,无著作,无影响,属“三无人员”。自2004年起,为《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撰稿。专栏系列包括“西书识小”、“映画书志学”等。

  “葛藤”是禅宗语录里常见的词,后来我们不用了,日语里还有,意思相当于现在说的“纠结”,但更形象些。至于“完败”,也许不用多解释了,常看体育报道的人都晓得,就是“大败”的意思,但它似乎比“大败”还“大”一点:是完全的、彻底的失败。

  2007年,就我的阅读和写作生活而言,是葛藤的一年,是完败的一年。

  这一年,旋风似的读书,一路风行草偃,然而大风过后,草木齐齐直起腰身——读是读了,可读的都是书皮儿,内容盘踞书中,不曾挪动。写作计划一个接一个破产,其实早在制定计划的当口,已然没了完成的决心。如果说多少还写下了什么的话,也不过如草蛇灰线,曲里拐弯地证实自己如何避难就易、如何见异思迁。

  在所有破产的计划当中,牵扯最多、延宕最久的要算关于《叶隐》的那个。2007年5月,李冬君先生翻译的《叶隐闻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出版,外间的评说毫无批判性地一边倒,读着未免气闷,遂暗下决心,打算好好将《叶隐》的系谱清理一遍。

  读《叶隐》,当然不能只读译本,于是找来了“日本思想大系”里相良亨的校注本(《三河物语·叶隐》,岩波书店,1974年第一版)——译者也正是以此为底本的。参照校注本,可对翻译上的细节有更准确的认识。读完了本文,当然还要参考近人的解读,于是找来了三岛由纪夫的《叶隐入门》(光文社,1967年第一版),一读之下,发现三岛君的解读竟是对原著的剪裁、芟夷、拼贴,美化效果之显著,殊不逊于电视上整容广告的宣传口径。将山本常朝的原著与三岛由纪夫的导读两相对照,从前者的肆言无忌与后者的片面呈现的对比出发,剖视武士道逻辑的颠倒淆乱,不是能写一篇漂亮的文章出来吗?就这样想着,浩繁的准备工程启动了。

  三岛由纪夫其他的作品不能不参考,比如中译本“三岛由纪夫作品集”《残酷之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一卷,在《日本的古典与我》一文里,就有“我把《叶隐》作为我人生的老师,它对我来说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书”这样的话。紧接着,又找来了三岛的《行动学入门》(文春文库,1992年版),这是他发挥自己的“《叶隐》哲学”的著作。顺便,把John Nathan写的英文版《三岛由纪夫传》(Tuttle,1975年第一版)读了——关于《叶隐》的内容,在第223至224页。又顺便把宫崎正弘的《三岛由纪夫“以后”》(并木书房,1999年第一版)翻了翻,对三岛倡言“《叶隐》哲学”时期的日本知识界氛围有了更深的认识。

  既然要谈武士道哲学,对武士道本身,当然要了解充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一版)早就看过,为了更好地重温,就把志村史夫写的《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导读(三笠书房,2003年第一版)翻了翻。尽管帮助不大,但我还是将武士生活研究会编的《近世武士生活史入门事典》(柏书房,1991年第一版)和北山茂夫写的《中世的武家与农民》(筑摩书房, 1982年第一版)也浏览了一下。简单明快的叙述出现在森川哲郎的《日本武士道史》(日本文艺社,1976年第一版)中,第三章《武士道哲学的确立期》讲的就是《叶隐》。

  《叶隐》的核心内容是对死亡的看法,尤其是对以切腹为代表的自杀方式的看法。因此,我又参考了法国学者 Maurice Penguet写的《自死的日本史》(筑摩书房,1992年第一版)和苏格兰学者Stuart D.B.Picken写的《日本人的自杀》(Simul出版会,1979年版)两种日文译本。《自死的日本史》第九章《残酷剧》有对《叶隐》相当深入的探讨,这个法国人真了不起。

  至于边缘的文献,如《留给日本的遗言:福田恒存语录》(文春文库,1998年第一版)中一段谈《叶隐》的文字,就很可以作为右翼知识人见解的代表。源了圆的《义理与人情》(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里讲赤穗四十七浪士的一节,也对我观念的形成有不小的启发。此外,片言只语提及《叶隐》的,多的是,也不必再开列了。

  等我的终于在去年10月底接近尾声,媒体对《叶隐》的兴趣似乎也降至冰点,自个儿是千言万语奔到嘴边,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罢罢罢,不写也罢,了不起在一长串破产的写作计划后再添上一笔。葛藤是完败的根,完败是葛藤的果。道理不是不明白,但那个能出手划断葛藤的人究竟在哪儿呢?

chaque :Quote:
引用第1楼aπολλωv于2008-01-21 21:58发表的 :
只找到了几部英文的拉康著作,就以为“在资料上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准“


是呀,我看过的一本拉康研究专著,作者后记和博士导师写的前言里都是这么说的。实在是井蛙之见,哈哈。   
哲人王 : 读乔纳森的雄文,有很大的焦虑感,经常令V惭愧自己的浅薄寡陋,比如会出现大量自己从没有听过说的人名、书名、词汇。V曾经有一个想法,一个胃口驳杂的人业余读书(平均厚度、平均难度等),一年至多100本,以此来安慰自己一般只能读几十本书的懒惰,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设想屡屡被实际情况证伪,乔纳森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大概一年可以读几百本书吧。前一段时间看石康的采访,自称读过3500本书,其人年纪并不大,但已达到如此阅读量,也令人绝望地叹服。  
醉乡常客 : 我看了很惭愧,不料V兄也这么想。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懂得不少,慢慢知道自己仍是井底蛙。

一直以为自己除了喝酒打麻将网上乱逛之外再无浪费时间的不良嗜好,可是,书都没怎么读。买的书、下的书都大量“束之高阁”。惭愧。

要学习阿达了,“ji ji mi xi xi mi”(逃学威龙第一集)……   
chaque : 呵呵,哲人王兄、醉兄的读法是博雅的精细阅读,Johnathan先生在本文中展示的是专题的调研阅读,这两种模态、样式,当然不能放在一条跑道上比赛。
我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很多专题研究者的成果,既欠齐备、也不专深,只相当于把国外该领域入门资料读完了的水平,而且还都能由商务印书馆之类的名牌出版商印行。如果所有文科博士论文都由乔纳森先生行使一票否决权,那么我们的书店里应该能够清净整饬不少了。  
哲人王 : 谈及记诵之传,涉猎之广,明一代推杨慎为第一,清朝大概是王夫之、黄宗羲等学问巨擘,到了民国,首推钱锺书,而四九后出生的当代学者中,刘小枫、汪丁丁则为翘楚,再及年轻学人,V囿于知见逼仄,想不出有谁比乔纳森还纵横淹博。  
醉乡常客 : 国人爱用成果YY。因此成果、专著就泛滥了。这种泛滥虽让我等眼晕并不齿,却能给很多人带来好处。

chaque兄这句“希望能够彻底打消残余在各位乃至我本人身上的错觉”,足见我们隔海知音的缘分~哈,书园里面好多隔海知音哦。

近年来,大部分的出版社、审稿都是看钱办事,缺乏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很多写书的人纯属为写而写,从来不愿扪心自问懂与不懂,日久天长,错觉就形成了。

从dasha译诗以及其他很多事例上,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往往不以为谋生手段的反而做得更到位。

不知道钱中书码管锥编的时候是不是等着拿到版税买米买房,或者靠专著评职称。  
哲人王 : Feuerbach有名言曰:Man ist was er isst(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杜甫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根据V的粗略考察,古人的一卷大概相当于一万字,等同20页疏阔的现代排版。也就是说,读过500本400页左右的书就可以有生花妙笔,乔纳森十余年来读书如恒,按照每年120本书这个较低的数值计算,必定读过1500以上的书,足足具有三倍有神之笔,怪不得要让V这样的庸人每每叹息自己大大莫及。V自问尚算嗜读之人,闲来无聊,也统计过自己的阅读量,什么都加在一起,大概也只及乔纳森的一半,思及实在感到有些愧赧。
  
Gossudar :咳,Dasha是老了,再也没有乔纳森的心力去攻克汉译本啦——看HD、BR也只挂原文字幕,宁肯一句句暂停查金山词霸、灵格斯什么的。这本书,也是凑热闹买了一本,翻了之后,小声地问候了一下下女教授的令堂,也就罢啦。然后,Dasha在kindai.ndl.go.jp上弄了个中村郁一編东京丁酉社明治39年版的,又在驴上下了英译本的Hagakure: The Way of the Samurai和据英译本转译的德译本Hagakure: Der Weg Des Samurai(ISBN 3-492-23281-7),大致了解了一下,剩下的时间,多用在看“大河剧”和“时代剧”上了。不过,大河剧去年的《风林火山》、今年《笃姬》,似乎太多戏说与恶搞,不看也罢。

倒是看到小V的感慨,终于发现小V的读书方法与乔纳森差异:小V是天罗地网式的,乔纳森则是顺藤摸瓜式的。很是有趣。颇像两大武功门派。其实,小V没必要这么焦虑,至少小V还知道某个译本的含金量,而像豆瓣上藤原琉璃君那样一律通吃,却是有误食毒蘑菇的危险的——所谓“学而不思”。

Dasha不曾陪醉版大醉,还要在这里赔礼哩。
  
chaque :
赞叹归赞叹,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争取从Johnathan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学到东西。否则就只相当于看了看满汉全席的照片,自己可没沾着丁点儿好处。

总结Johnathan先生的大作,我以为可以看出他的读书方法有这么几个特点:
1)为写而读。读的目的和归宿是写出东西;对于他这次“叶隐计划”,大概就是为了写一个新出版译著的书评。
2)成计划地读。按照“写作计划”安排每年的阅读。就好比把每年要看的书组成了若干个纵队,具体的阅读中这些“纵队”肯定又可分可合——读书法如行军法,运用之妙自然是存乎一心的。
3)合理规划专题书目。对于每个“计划”,要规划出专题书目。这就要求所谓“计划”不能涉及太广,比如您今年的计划要是“世界文学”,那么八成还没到“葛藤”就已经“完败”了;也不能范围太小,因为毕竟不是研究所里的课题研究,如果您定下了“三岛由纪夫剖腹刀法研究”这么个题目,那么倒是切实可行了,但可参照的书太少,恐怕三两下子就看完了,打穿了,不能满足持续阅读的兴趣。在一组专题书目里,当然应有主有次,有泛读有精读,有原始文献,有研究者的介绍导读。这相当于打向计划目标的组合拳。
4)建立图书获取渠道。虽然规划出了书目,如果找不到书,那也是白搭和完败。所以要有固定、成熟的图书获取渠道。比如拥有说好的大学图书馆、地方图书馆,比方说经常能旅行,或者托朋友在目标国购书,比方说您自己就开一家外文书店,再比方说跟各地书商、网上书店都保持良好的购销关系。据我所知,Johnathan先生不看电子书,谈到的书基本上都是自己购置。做到这一点,恐怕对不少朋友来说有点儿困难了。所以说到阅读的水准,决心和投入也是关键。
5)不畏烦难,直面原文。前面说了这么多,可还都处于配菜阶段,虽然也算是挺麻烦的了,但更要紧的还是最后下锅翻炒的功夫。宋公明和戴宗、李逵在酒楼上吃醉了要喝鱼汤醒酒,店家端上汤来,宋头领一尝就知道是隔夜剩下的鱼,腌过后做的。那些只读二手资料或者蹩脚译文而讨论原书的人,写出的文章就像这隔夜的鱼汤,输入既然不好,产出就没法不露马脚。我们佩服的陆兴华先生也写过“阅读的政治经济学”之类的文章,强调原文阅读看似费时费力,在实际效果上可是划算得太多。据我不完备的统计,Johnathan先生至少研读过英、法、意、拉丁、日、德等语言的原文文献,他的写作成绩这么好,与阅读时培养的语言敏感性和解读能力肯定是分不开的。
6)最后,还有善于藏拙。Johnathan先生虽然读得多、想得深、写得精,但至今也没出过一本专著。他在历年的“写作计划”投入的功夫是不是就白费了呢?我看肯定不会的。就以这个《叶隐计划》为例,哪怕是最后一个字书评都没写出来,也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宝贵的《年度读书小结》,供大家揣摩取法。单是这个成绩,让我说的话,就远抵得上国内拉康研究的全部几千几万页废纸了。  
哲人王 :chaque兄的总结可谓深切,读书如果不能如此细致认真,不能如此举一而反三,那基本就等于猪八戒吃人参果,只图解决个眼馋和腹饥,暴殄天物,焚琴煮鹤。

乔纳森的阅读策略自然达到了某一类型的最优,但V更愿意思考的是如果我们不是这一种人(要给媒体撰稿以写养读、不读电子书而要购置大量书籍),我们不过是单纯喜好读书、思考,以及偶尔和二三朋友在网上酬唱,除了游牧式、冲动型的写作兴趣外从不动笔,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呢?   
哲人王 : 到底应该如何读书是一个纠缠过V的疑惑,曾经写了点有关个人阅读策略的文字(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5004/),请过往诸贤不吝指正。  
hufucopy : 看了V兄文字,真是矛塞大开,谢谢.

V兄曾说"以V的设想,除文学外,每一种专业如果读50种基本典籍(注意是典籍),基本上已经算得上专业人士,而如果读过100种,大约要算是专家了吧"。
很想知道V兄为什把文学单列在外?谢谢   
哲人王 : 按照V的说法,文学的感受、读解方式和其他人文社科不同,文学是尽量繁复的发散性书写,而其他基本是力求简省的收敛性书写,它们只有有限的一些基本类型,于是,只要把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典范作品掌握,就可以得其精髓,依然举政治学的例证,首先要明白《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利维坦》、《论法的精神》、《政府论》、《社会契约论》、《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认真对待权利》等都是所有政治著述无法回避的“大品”,它们是政治话语的起点、是典范类型的代表,一个人切实理解了这些著作,再读其他依附性的稗贩式著作,自然会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极端一些甚至可以不读二手著述,因为它们都推演可知。

历史有点奇怪,它也是细节式的趣味,但作为中国人,基本的阅读著作就是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如果不按照册数而按照品种论,也没有超过50种。

而文学不一样,不同作品之间没有强烈的替代性,不能说读过李白杜甫白居易就不用读曼殊大师和郁达夫的诗,读过《水浒传》《基督山伯爵》就不用读金庸古龙,它的流衍扩张有足够复杂的可能性,每一种都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性、景观和视野。然而,文学的流变也不是说有无限的类型,依照结构主义的说法,在它的底层,也隐隐可见一些原型(archetype)。在生命时间有限的硬约束下,阅读800-1000本文学书绰绰有余,当然,这里说的也是比较硬的核心著作。  
哲人王 : Apollon所言甚是,《共和国》、《上帝之城》、《论君主政治》都是比较有典范性的核心著作,V的设想里,西方政治学的硬核大约有50部作品,还有潘恩、柏克、托克维尔、亨廷顿、哈耶克等等,上面为了叙述简洁,就用“等”代替之。

不独政治学、历史、文学,哲学、宗教、法律、经济学也都有自己的大品谱系,名单很容易找到,问题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兴趣、心力去阅读。  
chaque :Quote:
引用第13楼哲人王于2008-01-22 15:17发表的 :
到底应该如何读书是一个纠缠过V的疑惑,曾经写了点有关个人阅读策略的文字(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5004/),请过往诸贤不吝指正。

指正绝不敢当,哲人王兄这个帖子我是前后学习过很多次的,每次都感到又有新的受益。
这次结合Johnathan兄的“读书小结”重读大作,我又有两个新的感想,还是趁吃晚饭前写下来,跟大家探讨吧:

1) "读多少种书才算合适,才算把书读完"的问题,是一个有缺陷的问题。缺的是两个字:”目的“,为了不同的目的,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出版社的校对、印刷厂的质检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审查官,每年读书的数目恐怕是我们没法梦到的——但我们不羡慕他的多,没别的原因,目的不同而已。
明乎此,咱们就得在“该读多少书“之前,加上“为某某目的”这个限定;如果根本没目的,只是为了阅读之乐而读呢?那当然也用不着计数儿,跟质检员相同,总之越多越好呗。

所以在"为读而读"之外,出于不同的目的,需要读书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哪怕同样是出于研究的目的,针对不同的学科,需要的阅读量也不一样。
如果有人问,做个“万事通”要读多少书才成?那我只好说,万事通的必需读书量还是跟质检员一样,是没限定的。所谓“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万事通这个标准的本意是“掌握了一切学科的一切知识”,当然对任何东西,都该不加歧视、泥沙俱下地读一遭儿。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万事通这个岗位压力太大了,即使缩小点儿范围,做个“文史哲万事通”也很困难。硬是立志做“万事通”的人,往往就要花两个代价:第一个是肤浅,第二个是势利。"肤浅"很好理解,求广就很难求深。所谓“势利”,就是说现在的万事通,大多要大刀阔斧,芟夷掉很多自己能力之外的领域和方向;为了给自己的辣手删砍找个理由(justification),就不得不像暴发户对待穷亲戚一样,看人下菜碟儿,我看不懂的东西,就说它没有用、水平差、档次低好了。所以当今万事通的读书法,往往是皮鲁士式的胜利(a Pyrrhic victory)。
万事通对知识,本该有天下最积极、最热忱的态度,尤其新知识应该是来者不拒的。但是实际上我们遇到的这类人,却常常是读书人里最保守的一类,崇尚知识的几个基本源头,对全新的东西反而不屑一顾。原因无他——新东西会在刚刚平定下来的版图中引发叛乱,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下菜碟"价目表,因为新知识的加入又得重新调整了。

2)在很多专门领域的阅读,难度首先来自书目规划。这是个著名的诠释学循环:为了入门,先要规划阅读的书目;但若是你能选对书目,其实你就已经入门了。
听老人讲,从前柬共打江山的时候,抛头露面都是乔森潘,外界都以为他就是一把手了,等政权坐稳,大家才发现真正掌舵的是波尔布特。外行给自己开列书目的情形大体也是这样,抓住的大多是学科中的“乔森潘”,遗漏了、忽视了角落中的波尔布特。表面上这些都是小人物,是除不尽的小数点儿,其实呢——我们了解过任何学科实情的人都知道——很多表面不起眼的著作是绕不过去的,势利的万事通读法,恰恰是因为怠慢了这些显赫的穷亲戚,所以不得不付出肤浅皮相的代价。
所以规划书目最好的途径,大概不是借助读秀网站或者任何“名家推荐”,而是走到像样的图书馆或大书店里,实际闻闻书味、摸摸书皮、掂掂分量、翻翻页码(而不仅仅是目录),无论重要的不重要的著作都拿在手上摆弄一阵子。换言之,一本书的神秘核心是它的物质性因素,缺乏这种跟书本的最直接亲近,你就和相关的书本家族永远也混不熟,永远处在把二线傀儡当成波尔布特的窘境之中。
书目规划的诠释学特征还在于,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决定,哪些书该读,哪些书是不该读的。“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尤其是个天真的想法。随着阅读进程得到更新的,是先前的个别判断,是整体的估价视野,甚至是阅读的目标本身。所谓“矛伤尚待矛来医”,只有通过读,才能知道读什么、怎样读。把先期的书目规划视为一个脱离其后实际阅读过程的超验原点,就肯定会错失了读书这件事的部分、乃至全部真理。

Johnathan先生的这次读书小结中,就体现出了他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强调:第一,“写作计划”事实上是阅读计划,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和问题读书”。第二,通过大量接触相关图书,他自然地、迂回渐进地达到了跟主题的“亲熟”。他大作中的每个自然段,也就标明了航程的每个新阶段,那真是“每下愈况”,最终洞悉了对《叶隐》的"相当深入的探讨"。他的这次阅读规划、阅读进程,洋溢着对意想不到的新事物的热爱,以及对从异域中寻回自身的自信。

罗嗦了这一大篇,大都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好在晚饭又要开始了,废话再多也只能如此收场啦。
   
hufucopy : 恩恩。看来喜欢文学是没错了,我可以"反复翻覆繁复的进行书写"呵呵.以前看过一个介绍,说有本小说就是写一只乌龟从马路这边到马路那边的经历,这么点点距离,作者硬是有本事弄出厚厚一册书来,呵呵.真是繁复的紧,呵呵.
仔细阅读诸兄的回贴也是可以大有裨益的,非常感谢V兄和其他兄弟,哈哈.   
chaque : 吃饭回来重读帖子,感到哲人王兄的“核心著作”一说确实是不刊之论。目前由于国内学科建制的不成熟,很多研究者只读了某领域最时新的几种作品,就敢于著书立说,作出推倒一世豪杰的宏论来。这是相当可悲的。因为这样的研究者,往往忽略了他见到的那些作品与本学科传统著作之间动态的对话关系,在最教条、最抽象的意义(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上理解传统。因此他的著作,大体恰恰是陈词滥调的借尸还魂,不仅未见新意,而且与他最想回避的旧学中的糟粕部分不幸地重合了。

另一方面,我以为“读核心著作”大概只能算是了解一个学科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读过这些基本著作,好像是对敌方的火力部署侦查得差不多了;但是要说战而胜之,那可还差得远。这时就认为自己已收全功,可以鸣金收兵了,相当于说“侦察连就是整支部队”、“望远镜是终极武器”。因为正如刚才所说,很多学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跟本学科传统进行持续有效、不断更新着的对话,通过新视野来激活旧传统,又通过对传统的再阐释来重新理解当下的处境;换言之,在学科演进之中,“核心著作”本身就是在不断被重估、被赋值着的。只有加入到这个对话中的人,才能充分体认“核心著作”的意义。这就好比谢逊让张无忌从小就熟背了七伤拳谱,但是只有到张自己临阵演练,才能明白某招某式原来是这么用的。相信“核心著作"有着一劳永逸的现成价值,无异于指望拳谱背诵家成为武林盟主。而由核心著作衍生出来的很多研究专著,在这个意义上就特别可贵:通过它们,我们就更容易进入到在传统与当下之间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

往往情况是这样的:比如说有按照年代先后排列的A、B、C...等著作,比如我们也计划依次读下来,但读过了C,我们才发现它赋予了A、B全新的理解语境,也就是说,后来的C反而成了A、B的理解前提。这就像马克思常说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入门钥匙“一样——A、B和C之间有了互为前提的关系,在不读A、B就读不懂C的同时,不读C也读不懂A或B。换句话说,无论我们先读了其中的哪一种,在读了另外一种之后,我们还要重新评估原先的读,甚至在A<->C这个回路中无止境地反复运行下去。一部作品越是"核心著作",以下命题就越是成立:对它来说,不存在读,而只存在重读。

"核心著作"之所以能推动学科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质疑、瓦解了人们既有的视野和评价体系,为本学科的学术版图重新绘制了一遍等高线。但这些著作也很容易被教条化,被后来的、后世的研究者出于教学传授目的,浓缩成干巴巴的两三下子,狠呆呆的几条公式。这就把原先动态、激进、鲜活的内容给圈养了、驯服了、试题化或教义问答化了。很多人看学科名著,哪怕是第一手地,直面原文地读,也脱不开这个套路。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早就受到了各种入门导读、门徒手册的影响,因此不能见证原作者带来的破晓,只看到了介绍者从前让他看过的东西。这就像对读惯了旅游指南的游客来说,到指南上有照片的那几个地方拍照就是旅行的全部意义。所以我常觉得,学科名著至少要读两次,而如果非要读“名著导读”一类的书的话,时间最好就安排在这两次阅读之间。记得Johnathan先生曾说,有些介绍性著作其实是“印证书",能够让读者确认自己的阅读是否到位,就好像我们在陌生的城市中游逛的时候查看地图。我以为这个道理,正如我从Johnathan先生那儿学到的大部分东西一样,是平实而深刻的。
  
哲人王 :chaque兄每有言说,皆云蒸霞蔚、胜义纷披,令人受用无穷。不过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V仔细想一下,也不是没有驳难的余地,尝试在此申辨一二:

A、读书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Johnathan一样写作决定了的阅读,比如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而决定了的阅读。我们恐怕幼时读闲书最起劲、最酣畅淋漓、最有生命的乐趣,但其时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目的、计划,但这些阅读,却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我们此生的情感感受方式、思维运作方式,他们是身体式的阅读,囫囵吞咽到胃里,消化后就长在我们肉里。慢慢一个人成熟,读书时考虑的外在因素强化,就可能会把把下咽的精神食品变成在喉咙间吞吐的香烟,嘴里吸进来一团雾鼻子里喷出去一团烟,只有极少数沾润到肺。Johnathan是在自谦,说“旋风似的读书,一路风行草偃,然而大风过后,草木齐齐直起腰身”,但对海量功利性比较强的阅读者,像毕业论文写作者、急于评职称者、焦虑于在媒体成名者,他们的情形据V观察就是如此,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只求快速在书本找到对自己写作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能做一个安静的耐心的聆听者,充分汲取作者言说里的每一滴智慧。他们和文本的亲近是水油关系,而不是水盐关系。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时恰好要取消而不是强化目的性,以追求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kant老人家说的审美一样,让读书成为自由的游戏。V的一个朋友“维舟试望故国”,博学好思,影响广泛,想必chaque兄也知道,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有人就问他为何读书,他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什么目的,不过是喜欢,而写作呢,也仅仅只是自己的娱乐,所以会很学术地写金庸武侠历史学研究这样反讽的游戏文章。他的阅读目的并不如Johnathan明确,但却也在写作上取得了类似的成就。
   
chaque : 哲人王兄所言不错,读书当然不是非要什么目的不可,您提到的几位更是我一直仰慕的对象。我在前面的论点只是:“无目的读书,就不用考虑数量。”因为没有需要达成的目标,伯恩施坦所谓“运动就是一切”,当然更不必计量考察了:-)  
哲人王 :B、再详细阐释下前面所说的身体性阅读的概念。V有时貌似喜新厌旧、时尚、八卦,譬如喜欢的杂志是《ELLE》和《外滩画报》而不是《读书》和《万象》,譬如最爱的地方是迪厅酒吧而不是书店茶馆,譬如常常不厌其烦地把Acrobat、ABBYY FineReader、ACDSee升级到最新版,但有时观念又会非常正统,比如认为读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写出什么鸿篇巨制,而应该是养气蓄志,基本也类似于陈老所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所以,阅读的过程希望是让词语、段落震荡心灵,心灵生产温暖的血液,同时把血液运送到四肢百骸的过程,它给人气度、血性、涵养,成为行为的维生素,可以让自己待人接物温和宽容明敏坚强,附带能在言说书写上给予什么识见、学问、逻辑、情感、文采,都不是那么重要。简洁一点说,读书主要是给日常行动的肉体充电,而不是给言谈书写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坦率地讲,V自小有点是问题儿童,戾气重,我行我素,放诞乖谬,因此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寻找自我疗救的方法,有时是彻底心灰意懒,有时又想稍微飞扬振作,当V再次返回校园的时候,导师问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V说的是“养气”。此情此景在有的人看来会觉得可笑荒诞,却是V当年发生的事实。
   
chaque :非常佩服哲人王兄这个阅读的境界。福柯在晚年(《性史》、《主体诠释学》中)曾说过,古代人和东方人,跟真理之间有一种特别的、不常见于西方近代的关系。近代人求知,通常是把自己视为外在于真理的认知主体,知识的增进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提升;而古代/东方人的求知,则把获取真理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内在于、同步于主体自身的精神的修炼、自我的技术(spiritual exercises, culture of the self)。这个技术当然不仅仅作用于头脑,更要紧的就是要对身体的关注跟训练,甚至把人的整体生命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塑造。哲人王兄上面的帖子,就让我感受到了这种不让古人的气度——相比之下,我这样的闲读就像是逛大街之于练气功,冰激淋之于人参汤,只能算是人类精神实践中一个严重退化的品种了。
   
哲人王 :C、身体性阅读还有一层意思,要把由阅读得到滋养的气和生命本身的气、生活经验带来的气合并在一起,来共同形成个人的能量场,如果一个人还去写作的话,用整个肉体和精神熔炼在一起的能储去书写,而不是去轻巧地摆弄把玩暂时过耳过目的词汇、风景、事物。鲁迅的《野草》,气魄之澎湃、意志之决绝、情感之激烈、色彩之秾艳,远远为周作人、张爱玲之流莫及,V相信这是因为鲁迅是在用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肉体精神综合气场在书写,而不是其他人相对单纯的知识式生活经验式写作。鲁迅的阅读具有身体性,所以他的写作也具有身体性,呈现着赤身肉搏的激烈、残酷、高昂,惊魂动魄。 呵呵,胡说八道一番,要去休息,明天再继续。各位晚安!   
chaqu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阅读的倒金字塔:
求道>求学>求术>求生>求趣。

像哲人王兄的读书,庶几可谓"求道"了!除我之外的所有学士,当然至少都达到了“求学”的标准!凡是能够学以致用、读书发财的各位,大概都当得起"求术"这两个字!海德格尔说,理解首先是生存论的筹划,所以基本上所有本真的读(不管是否发财与否)首先及通常都是一种“求生”!——而对于我这样非本真的读者来说,最合适的名目恐怕就只有"求趣"了,而且正如winwun兄评定的,基本上还都是"记丑而博"的恶趣!

修改履历:
2008-1-23 2:21
根据醉兄的补正,在金字塔上增添了“求生”这一级别。
   
醉乡常客 :未能发财,靠读的几本书混饭吃,谓之“求生”。   
  苏鲁支 :Quote:
引用第18楼chaque于2008-01-22 19:12发表的 :
所以规划书目最好的途径,大概不是借助读秀网站或者任何“名家推荐”,而是走到像样的图书馆或大书店里,实际闻闻书味、摸摸书皮、掂掂分量、翻翻页码(而不仅仅是目录),无论重要的不重要的著作都拿在手上摆弄一阵子。换言之,一本书的神秘核心是它的物质性因素,缺乏这种跟书本的最直接亲近,你就和相关的书本家族永远也混不熟,永远处在把二线傀儡当成波尔布特的窘境之中。
书目规划的诠释学特征还在于,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决定,哪些书该读,哪些书是不该读的。“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尤其是个天真的想法。随着阅读进程得到更新的,是先前的个别判断,是整体的估价视野,甚至是阅读的目标本身。所谓“矛伤尚待矛来医”,只有通过读,才能知道读什么、怎样读。把先期的书目规划视为一个脱离其后实际阅读过程的超验原点,就肯定会错失了读书这件事的部分、乃至全部真理。

忍不住赞一个!  
苏鲁支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庄子此语亦是读书法。   
winwun :chaque兄过谦了。

至于此贴,我没有任何意见,赞同的没有,不赞同的也没有。

只是认为,有些路是越走越宽,有些路却越走越窄。那窄的路,极有可能如MD5算法,如果有学人走了它,再返回已无可能。   
哲人王 : D、某一具体文章上目的的残缺,或者在整体言说中目的的残缺不等于内在目的的残缺,即使有所说明,名义上的目的也不等同于实质上目的、隐含着的目的。出于一种策略上的考量,我们有时的确需要施特劳斯魔眼所发现的“隐微写作”,掩藏主要意图。比之于行军打仗,你不能在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成功之前就把渡江的时间、地点播报全国,而是要完胜之后再发新闻稿。也可以举恐怖主义袭击的例证,他们素来神出鬼没,总是在把人炸得血肉模糊之后才通过某些渠道宣称由某某组织负责。记得有一个年轻学子几年前就宣称要在三年内成为学界领袖,结果,比三年还长的时光已经消逝,他有没有成为学界领袖呢?目的、目标的首先宣称就会把自己置于受限制的被动地位,或者非常危险,或者日后会成为被他人讥讽的把柄、笑话。说和做有如下几种关系:不说不做、既说又做、说了不做、做了不说;先说后做、边说边做、先做再说。V觉得比较优化的组合应该是既说又做但要先做后说。做是可以直接看见的行动,说却要通过语言、文字迂回到达他者的思维。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说: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想总纠葛着思维、文字,而被意识过滤过的文字除了可以表露、彰显、澄清、限定事实外,它同时具有扭曲、粉饰、遮掩、颠倒事实的功效。于是,我们常常需要搁置且跨越语言、文字的迷雾,直击事实,面向实事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通过隐微曲折的行动线索去追踪、还原可能的主要目的,怎么做总比怎么说泄露更多的内在秘密。  
哲人王 : 针对chaque兄的指教,V筹划的回复还包括:1)如何重新定义万事通,2)阅读的势利,3)新知识,4)破解诠释学循环,5)书目规划怎样可能,6)要不要和书本亲熟。没想到只答复“阅读目的”一个话题,就已经写下大量滔滔不绝的废话。自思无甚高明之见,当前又近年关,冗务猬集,只能做出决断,把自己的筹划取消,说这么点供诸贤一哂即可。

谢谢chaque兄的回复,跟您聊天,总让V受用不尽。
   
chaque :Quote:
引用第32楼winwun于2008-01-23 11:53发表的 :
chaque兄过谦了。

至于此贴,我没有任何意见,赞同的没有,不赞同的也没有。

只是认为,有些路是越走越宽,有些路却越走越窄。那窄的路,极有可能如MD5算法,如果有学人走了它,再返回已无可能。

从winwun兄这里能得到“赞同的没有,不赞同的也没有”的评语,我已经深感欣慰,简直喜不自胜了。


Quote:
引用第33楼哲人王于2008-01-23 15:35发表的 :
D、某一具体文章上目的的残缺,或者在整体言说中目的的残缺不等于内在目的的残缺,即使有所说明,名义上的目的也不等同于实质上目的、隐含着的目的。出于一种策略上的考量,我们有时的确需要施特劳斯魔眼所发现的“隐微写作”,掩藏主要意图。比之于行军打仗,你不能在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成功之前就把渡江的时间、地点播报全国,而是要完胜之后再发新闻稿。也可以举恐怖主义袭击的例证,他们素来神出鬼没,总是在把人炸得血肉模糊之后才通过某些渠道宣称由某某组织负责。记得有一个年轻学子几年前就宣称要在三年内成为学界领袖,结果,比三年还长的时光已经消逝,他有没有成为学界领袖呢?目的、目标的首先宣称就会把自己置于受限制的被动地位,或者非常危险,或者日后会成为被他人讥讽的把柄、笑话。说和做有如下几种关系:不说不做、既说又做、说了不做、做了不说;先说后做、边说边做、先做再说。V觉得比较优化的组合应该是既说又做但要先做后说。做是可以直接看见的行动,说却要通过语言、文字迂回到达他者的思维。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说: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想总纠葛着思维、文字,而被意识过滤过的文字除了可以表露、彰显、澄清、限定事实外,它同时具有扭曲、粉饰、遮掩、颠倒事实的功效。于是,我们常常需要搁置且跨越语言、文字的迷雾,直击事实,面向实事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通过隐微曲折的行动线索去追踪、还原可能的主要目的,怎么做总比怎么说泄露更多的内在秘密。

哲人王兄这几个比喻生动极了!可惜时间不巧,您筹划的那么多题目都只成了存目,给我们这些饿汉看见了菜谱就收了席!

哲人王兄说到“隐微的目的”,让我也很有感慨。我们工科人员善于做的就是解题,所以通常是先明确目的,再确定方法,然后规划进度,最后解决问题即可。哪里知道,这个思维模式只在“求术”、“求生”乃至“求趣”这几个水平的阅读中才管用,对于“求道”跟“求学”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apollon兄总结得好,我是“求趣”之人,前面忝颜强说“求术”乃至“求学”,而哲人王兄呢,本来是最精于"求道"的,居然在这里迁就我很久,早该让我愧生颜变、“汗不敢出”才是。
前面的"阅读的目的理论",从这个视角的观照下我觉得应该这么修正:
求趣者,随处即是阅读目的;求生者,自然以有益于生存为阅读目的;求术者,以完善专攻之术为阅读目的;求学者,以学问有所成为阅读目的;求道者呢,还如哲人王兄所说的,以养气、练气为阅读目的!唯气之为物也,至大无边,玄妙无常,所以作为阅读的目的,表面上简直也是个“无目的”,更不足为外人轻道了。

apollon兄既然敏感地察觉了这几种阅读在“层次”上的差别,居然还强令我们“统一思路”,这不啻于让航母跟皮筏协同作战、把废柴和赤金融于一炉,几乎是出现吉尔伯特赖尔所谓“范畴错误”了。您提到的英法德三国比较,让我想到Deleuze跟Guattari在《什么是哲学》中对尼采的“地缘哲学”一说的发挥。他们想到的正好是英法德这三国,考察了各国的哲学跟“土地”之间的关系。其意略云,法国人爱当地主,对土地就是丈量、利用、收租子;德国人呢,则不爱守成,他们最喜欢做的是重新征服土地,给土地“奠基”;英国人在这些作者眼里则是惯习和居住的民族(惯习和居住在欧洲语言里有同样的词根,比如拉丁文habitus),他们最容易和土地融为一体,达到自然无碍的态度。apollon兄说到三国在“核心书目”上面的区别,我觉得正可以拉这一段“地缘论“做援军。书从广义上说,也是从土里来的,所以各族对书目的态度,大概也就来自他们跟土地的关系吧。

   
哲人王 :chaque兄又用如花妙笔给V戴上了一顶高帽,往好处说,极大满足了人的虚荣,往坏处讲,未免置V于虚妄尴尬之境。

“求道、求学、求术、求生、求趣”的阅读类型学研究实属高论,基本把读书者常见的心态包罗殆尽,但是在高下层次的划分上,V稍微有点不同意见。最强烈的主张是“求道、求学、求术、求生、求趣”全在一个层次上,没有高下之分。既然全都是“求”(同时求不得),当然是贪嗔痴三毒之列,就不复有层级的区别;如果实在要分出个高低,V觉得它们的次序大概是:求生>求趣>求术>求学>求道。越往前越切近于生活、生命的真实,越靠后则越凌虚蹈空,远离此在的本真。

至于apollon兄所言“英、法、徳三国”云云,chaque兄是专家之才,且已有宏论,V涉猎极浅,此情此景无疑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畏葸和羞赧,当然要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而噤若寒蝉。   
fenglong88 : 这个贴我收藏了,要慢慢的看。  
1+1=2 : Quote:
引用第12楼哲人王于2008-01-22 15:06发表的 :
chaque兄的总结可谓深切,读书如果不能如此细致认真,不能如此举一而反三,那基本就等于猪八戒吃人参果,只图解决个眼馋和腹饥,暴殄天物,焚琴煮鹤。

乔纳森的阅读策略自然达到了某一类型的最优,但V更愿意思考的是如果我们不是这一种人(要给媒体撰稿以写养读、不读电子书而要购置大量书籍),我们不过是单纯喜好读书、思考,以及偶尔和二三朋友在网上酬唱,除了游牧式、冲动型的写作兴趣外从不动笔,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呢?
本以为“读书”是为消费时间,“读者”不过是闲人的马甲,什么道术种种,不过是一些短暂记忆的花头,在书里书外爬进出者。读此帖还真是大开眼界。
瞻仰久了,累得腰痛脖酸直喘气还外带向上翻眼皮儿。算啦,读帖不能如此细致认真……就图个解决眼馋腹饥,嘴快活……  
白雨 :加入园地个把月了,才看到这样好帖,真是。。。

对哲人王兄所列的题目,对以下两条很有兴趣,不知能否展开解释一下呢?
4)破解诠释学循环,5)书目规划怎样可能

真的很高兴找到这里。   
estelle : Quote:
引用第10楼chaque于2008-01-22 13:06发表的 :
赞叹归赞叹,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争取从Johnathan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学到东西。否则就只相当于看了看满汉全席的照片,自己可没沾着丁点儿好处。

总结Johnathan先生的大作,我以为可以看出他的读书方法有这么几个特点:
1)为写而读。读的目的和归宿是写出东西;对于他这次“叶隐计划”,大概就是为了写一个新出版译著的书评。
2)成计划地读。按照“写作计划”安排每年的阅读。就好比把每年要看的书组成了若干个纵队,具体的阅读中这些“纵队”肯定又可分可合——读书法如行军法,运用之妙自然是存乎一心的。
.......
总结的真好,如暮春风,获益匪浅~
这个不但是读书方法,也是做研究做学问学者的必备特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7: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48、关于《西游记》的一个小问题!
      
        robinkk

近日正在看《西游记》,发现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第一首诗中《西游释厄传》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

原诗如下: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各版本关于西游释厄传的解释如下:

1.西游释厄传——释,消解;厄,灾难。释也可解作“和尚”,此处则作消解讲。《西游证道书》第一回“评”曰:“厄者何?即后之种种磨难是;释厄者何?即后之脱壳成真是。”即此意。又,《西游释厄传》是一部较早的《西游记》版本,但此句不指此书。断无在自已书中叫读者去看别的书之理。

——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西游记》注释。


2.西游释厄传——是较早的西游记传本之一。今所知、见者,有“大略堂”本、“书林刘莲台梓”本等。释指唐僧,厄即灾难,即如本书所载唐僧与取经途中所遭遇的厄难。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西游记》注释(2002年重印本)。


3.旁批:“释厄”二字,着眼。不能释厄,不如不读《西游》。

——齐鲁书社1991年版《李卓吾批评西游记》注释。


以上三种解释该以哪种为准啊?如果以一和三为准的话那”传“这个字该怎么解释?谢谢各位了!

Gossudar :自然要以李卓吾的批评为准啦,2的解释纯属于屁话:《西游释厄传》又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由此,可知,将此处的“释”释为“释家”就是对古代汉语一知半解的胡言乱语。
至于“传”,与《水浒传》、《儿女英雄传》的“传”,是一个意思。

Dasha是自从看了绿原原副编审译的里尔克之后对人民文学出版社抱有戒心的,然后重读所谓“网格本”,再看1949年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名下的诸多出版物,只余讪讪。

补充:楼主,咱俩有缘啊,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05992/

Dasha发布的时间是:2007-07-28 11:21:06
楼主发此帖的时间是:2007-07-28 18:57

纪念一下下   
robinkk :看来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也就是说并不能迷信某一出版社和某些作者了,一切也都要以自已的主意为准了!

虽然我一直坚持四大名著要看人文版的,翻译的图书看译文版的,看来还是要多考虑一下了!

谢谢Dasha兄了!   
hufucopy :我也学了一手.

从来以为文学版点校注释精当,看来以后还要多留心才好了.

谢谢傻兄   
Gossudar:李卓吾就是李贽,以《焚书》、《续焚书》闻名,以“童心说”立身,以傲骨存天下——”“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乃李贽评嵇叔夜,如今,我们不妨如此目李贽。

李贽,明人,因此对吴承恩的文字理解没有隔膜。


Quote:

2007-07-29 16:54:42 Dasha
  母语。古代汉语需要文字的句读、训诂,而有些人目前还需要过繁体字、竖排版的难关;现代汉语则需要通晓相关行业的专业术语(行话、黑话)、南北东西不同的方言。
  外语。首先是语言关,然后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需要阅读书籍、观看影视、旅行采风……耗时耗力耗财;语言则只有慨叹“生也有涯”了。
  最可怕的是,母语的解读、夷语的翻译:传译者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免不了黄蓉在西毒的要挟下张口“哈虎文钵英”地弄得我等云里雾里——最好的结局也就欧阳锋那样。
   
robinkk :大傻兄这么晚了还在线啊,谢谢指教了!   
Gossudar :至于顶楼的1:“《西游释厄传》是一部较早的《西游记》版本,但此句不指此书。断无在自已书中叫读者去看别的书之理。”也是屁话,我们古人好“托古”,比如《山海经》、《列子》,有什么“断无……”之理呢。   
robinkk : 谢谢傻兄,我一会儿去求本《李卓吾批评西游记》来看看!   
Gossudar : 嘿嘿,Dasha现实生活中就是职业夜猫子 http://www.cadal.zju.edu.cn/Inde ... E5%90%BE&panc=2  
robinkk : 傻兄晚安了,我下的,不能再坚持了,明天还要上班的!  
fenglong88 : 其实是标点符号惹的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49、气节与学术——论冯友兰的道术变迁(ZT)         
                  sonia6949

气节与学术--论冯友兰的道术变迁


周质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一、以气节论人是残酷的

  冯友兰(1895-1990)生在甲午战争的后一年,卒于文革结束以后十四年,改革开放以后十年。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他亲历了清末的腐败,民初的军阀割据,30、40年代的国共内战、抗日战争,以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渐渐的走向市场经济。1949年之后,他在\"土改\"、\"文革\"、\"批林批孔\"等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所表现。他的学术观点和他对孔子的评价也随 历次政治运动的风向而游走变迁,前后矛盾,并作了许多自残、自践、自辱式的所谓\"检讨\"和\"自我批评\"。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大多感到错愕、惋惜和不齿。早期的批评可以张君劢1950年8月在香港《再生杂志》上发表的《一封不寄信--责冯芝生》为代表。他将冯友兰比为五代的冯道,在看了冯友兰1950年发表的《学习与错误》一文之后,张君劢\"身发冷汗,真有所谓不知所云之感\",并严厉的责备冯友兰\"不识人间尚有羞耻事乎?\"1

  国内学者对冯友兰的批评则集中在\"批林批孔\"时期,冯氏迎合江青,为四人帮做顾问的那段岁月。这样的批评,可以王永江、陈启伟1977年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评梁效某顾问》为代表。在文中,除指出冯友兰对江青谗媚逢迎的丑态之外,并说明过去冯曾是蒋介石的\"御用哲学家\"和\"谋臣策士\"。最后则奉劝冯友兰:\"好生记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解放初年对你的告诫,做人还是采取老实态度为宜。\"2

  1987年5月,已故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在台湾《当代》杂志发表《冯友兰的学思历程与生命坎坷》一文,也是对冯氏在1949年之后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信念与立场而深致惋惜与责备3。

  类似对冯友兰的批评文章散见各处,其结论大抵不出无耻逢迎。我在此丝毫无意为冯友兰许多令人齿冷的作为作任何辩护,我只想指出一点:即在论人时过分的\"气节挂帅\",实际上也就是\"政治挂帅\"。

  我在《胡适与冯友兰》一文中曾经指出4:

  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所谓气节,绝大部分也只能表现在对当道的态度上。过分从这一点上来寓褒贬,不知不觉之中,是把学术当成了政治的附庸。一个学者无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多高,只要一旦在政治上有了妥协,此人即不足论,这不正是\"以人废言\"的老规矩吗?

  1949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所受到的迫害真可以说是三千年来所未曾有。过分在气节上求全生活在那个苦难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不免是为那个残暴的政权在作开脱:在义正辞严的批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无耻\"的时候,若对他们所经历的客观环境有些认识,那么,对像冯友兰这样在学术上有过几度变迁的学者,就会多了一些\"同情的了解\"。

  在这样悲惨的情况下,若依旧以气节求全知识分子,实无异逼人做烈士。表面上看来义正辞严,骨子里却充满着不同情,不容忍的冷峻和残酷!这种要人做烈士的正义批评也正是戴东原所说的\"以理杀人\"5,五四时期所极欲打倒的\"吃人的礼教\"。一个有人味的社会是允许一个人有不做烈士的自由的。

  二、哲学只是一种游戏和工具

  今人论冯氏在文革期间的种种言行,大多不免是在道德或气节的层面上说他投机、无耻、苟且。但在冯友兰自己看来,这样的论断或许不免\"拘于行迹\"。

  对冯友兰来说,哲学概念上的改变与其说是思想上的冲突、斗争或挣扎,不如说只是一种游戏。这一点往往为论者所忽略。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第81章《总结》之中,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及其作用。他藉着金岳霖的看法,来说明自己的一个概念6:

  金岳霖在英国剑桥大学说过:\"哲学是概念的游戏\"。消息传回北京,哲学界都觉得很诧异,觉得这个提法太轻视哲学了。因为当时未见记录,不知道他说这句话时候的背景,也不知道这句话的上下文,所以对这个提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以为或许是金岳霖随便说的。现在我认识到,这个提法说出了一个哲学的一种真实性质。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是冯友兰的绝笔之作,而《总结》又是全书的最后一章,大约写在他死前两三个月7,是他对\"哲学\"真正的\"最后定论\"。在这一章里,他对哲学的性质三致其意,并提出了金岳霖的\"哲学是概念的游戏\"。他如此\"轻薄\"自己的生平志业。也可以解释为,这是为自己当年在思想上的改变作一定的解嘲。\"哲学\"既然是一种\"概念的游戏\",那么冯友兰在\"道术\"上的几度变迁,也无非只是一种游戏罢了。后人又何需过分认真呢。

  这种游戏的态度在冯友兰1948年出版的英文《中国哲学小史》(AShort History of ChinesePhilosophy)的最后一章中,也有类似的表示。在这一章 ,他以自己为例来说明现代世界中的中国哲学(ChinesePhilosophy in the ModernWorld)。他为哲学家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8:

  哲学家只不过是\"某种主义的信仰者\",与其说他创造了解,不如说他创造误解。

  当然,冯友兰这么说,有他一定的幽默。但哲学家在他看来并不需要一种道德上的使命却是事实。他在1933年《中国哲学史》下卷序言中所引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是他著书立说的宗旨。但这种继往开来的胸襟也罢,使命也罢,对冯友兰而言,与其说是道德的,不如说是学术的,或知识的。

  冯友兰在英文的《中国哲学小史》中说10: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对具体事物知识的增加是无用的,但对一个人心智境界的提升却是不可缺的。

  类似的话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的《总结》中又说了一次,但加了一些补充说明11:

  哲学的概念如果身体力行,是会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发生提高的作用。这种提高,中国传统哲学叫做\"受用\"。受用的意思是享受。哲学的概念是供人享受的。

  对冯友兰来说,哲学一方面是一种概念的游戏,一方面又带着一定的\"工具性\"。哲学是一个为人享用的概念。因此他所谓的\"身体力行\",绝不是一种\"道德实践\"。\"身体力行\"只是为了\"提高精神境界\"所必不可少的实际操练。一种未经操练的哲学概念是无法真实\"受用\"的。这样对待哲学的态度不仅是功利的,同时也带着工具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色彩。

  冯友兰这样对待哲学的态度,和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把孔孟的哲学和教训当成自己的信仰和行为的规范,是截然异趣的。对冯友兰而言,生命的意义并不在实践某家的哲学。他所谓\"哲学的概念,是供人享受的\",也就是,哲学的概念是为\"我\"服务的,\"我\"不是为哲学概念服务的。这个为我服务的概念可以是孔孟的\"成仁取义\",也可以是庄子的\"逍遥游\"、\"应帝王\",当然也不妨是马列主义的条条框框。

  这样的研究写作态度,可以用冯友兰在《新原人》《自序》中的一段话作为脚注:\"其引古人之言,不过与我今日之见相印证,所谓六经注我,非我注六经也。\"12\"我注六经\"是我为六经服务,而\"六经注我\",则是六经为我服务。

  1959年,冯友兰写《四十年的回顾》长文,检讨自己过去四十年来在研究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在完成《中国哲学史》之后,他理解到:\"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历史,真是好玩,就是那么些材料,你可以随便给它解释,差不多是你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13这段话虽然是共产极权下的自我批评,但与冯友兰视哲学为一种工具的看法却若合符节。哲学既可以为我所用,历史又何尝不可呢?在相当的程度上,冯友兰把历史的解释(interpretation)也当成了一种\"游戏\"。

  冯友兰把二战以前中国的哲学研究分成两大营垒:北大著重历史发展的研究,而清华则强调哲学问题的逻辑分析。他自己是清华学派的代表,他自称\"我在《新理学》中所用的方法完全是分析的\"14。这种所谓\"完全分析\"的方法是把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概念诸如\"理\"、\"气\"、\"仁\"、\"义\"等等,视为一个理解的\"对象\"而进行\"解剖\"。这个过程和化学家或生物学家在实验室中工作的态度,并没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在《四十年的回顾》一文中,对自己在《新理学》一书中所用的方法作了分析和批评15:

  《新理学》所说的逻辑分析法,正是脱离了历史,脱离了实际,专用抽象力在概念和思维中打圈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离开了历史和实际,就只能作《新理学》所谓形式的分析。

  冯友兰在《新原人》第7章《天地》中,指出宗教和哲学的基本不同。他说:\"宗教使人信,哲学使人知。\"16在冯友兰的哲学体系中,他谨守着\"知\"和\"信\"的分际。从他的《贞元六书》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他的兴趣在\"知\",不在\"信\"。一般人在研究哲学问题时,因为不能有意识的区分\"知\"和\"信\"这两个范畴,由\"知之深\",在不知不觉之间,转成了\"信之坚\"。当然,也有人往往误\"信之坚\"为\"知之深\"。

  冯友兰对孔孟哲学、宋明理学的了解,少有人能出其右。但对他来说,\"了解\"并不代表\"信仰\"。这样的态度,就好处看,是不做礼教的奴隶;就坏处看,就不免是\"信道不笃\"了。但在冯友兰看来,\"笃信\"不但不是他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反而是他所极力避免的\"魔障\"。\"笃信\",实际上也就是\"黏着\"。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把人生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个境界。\"道德境界\"并非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冯友兰把天地境界英译为thetranscentsphere17,亦即\"超越的境界\",一旦笃信,即无法超越。一个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一个讲\"最哲学的哲学\"的人\"对实际是无所肯定\"的18,因此,也就唯恐信道过笃了。

  张君劢在《一封不寄信》中指责冯友兰:

  足下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知识、一种技艺,而以之为资生之具,如牙医之治牙,电机工程师之装电灯电线,决不以之为身体力行安心立命之准则,此其所以搜集材料,脉络贯通,足见用力之勤,然与足下之身心渺不相涉。

  在我们看来,张君劢的批评是切中冯友兰要害的。但从冯友兰的观点言之,或不免是一个在\"道德境界\"中的人用世俗道德的标准来批评一个在\"天地境界\"中,已对实际一无肯定的一个人。冯友兰对儒学、理学的研究,都是进行一种\"知识化\"的研究,缺乏一种真信仰,因此也就缺少一种精神和人格的力量。

  1997年,冯友兰的女婿蔡仲德在台湾《清华学报》发表《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将冯氏一生思想分为三个阶段:1918-48年是第一时期,在此期间,冯氏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1949-76年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冯氏被迫放弃自己的体系;1977-90年是第三时期,冯氏回归自己的体系19。

  蔡仲德的分期是符合冯友兰思想发展的。在这三个时期之中,1949年和1977年是关键的两年,1949是冯友兰一生由顺转逆的开始,而1977则由逆转顺。若说冯友兰的思想随着客观环境的顺逆或政治局势的兴亡而有所改变,应该是一句公允的论断。1972年,冯友兰在《赠王浩诗》中有\"若惊道术多变迁,请向兴亡事里寻\"20的句子。这也无非是说:只要了然兴亡之后,道术之变迁,又有甚么可惊怪的呢?

  这个变迁固然有其不得已,但\"与时抑扬\"这个概念却并不与冯友兰哲学的基本信念有太大的冲突。换句话说,若把1949年以后冯友兰在思想上的变迁完全说成是共产党迫害的结果,这不但与事实不符,而且还不免把冯友兰的哲学看\"僵\"了,也看\"小\"了。

  冯友兰在《新世训.道中庸》说道21:

  \"言必信,行必果\",是侠义的信条。\"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是圣贤的信条。此所谓义,即\"义者,宜也\"之义。所谓宜者即合适于某事及某情形之谓。作事须作到恰好处。但所谓恰好者,可随事随情形而不同。

  这是冯友兰文革期间\"权宜\"和\"便宜行事\"的主导思想。

  借用蔡仲德的话来说,冯友兰第一个时期是\"建立自我\",第二个时期是\"失落自我\",而第三个时期是\"回归自我\"。我认为这三个时期的冯友兰既不宜以真假分,也不宜以高下或优劣分。冯友兰不但是多变的,也是多面的,他唯一不变的是\"义者,宜也\"这个\"圣贤信条\"。在冯氏看来,为自己信念而殉道的烈士,不免都是\"尾生之信\",犯了过分拘泥的毛病,是不足为训的22。冯氏在文革期间的种种丑态丑行,从《新世训》的这个角度言之,毋宁是\"宜\"的。

  同情冯氏的论者或不免将第二时期之冯友兰说成不得已或被迫,因此,此一时期之冯友兰,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假\"的冯友兰。其实,1949-76年是冯友兰求生哲学与\"应帝王\"哲学应用最彻底的一段时期,他把哲学和历史真正当作游戏和工具。从这一角度而言,这一时期之冯友兰,反成了最\"真\"的冯友兰。

  三、相互的戏弄和侮辱

  冯友兰的多变,从一方面来说,固然是受到了共产党的摆布和戏弄;但从另一方面说,又何尝不是冯友兰在戏弄和摆布共产党呢?我看冯友兰一些检讨、认错和忏悔的文字,往往是随着政治风向,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23,觉今是而昨非。每次都写得如此诚恳,如此深情。初看或不免觉得有种可惨的无耻,但多看几回,就不难看出它的可笑。人的思想那有可能是如此轻易就\"脱胎换骨\"的?

  冯友兰在1950年10月5日致函毛泽东时表明:\"决心改造自己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这是冯友兰在1949年之后,把写中国哲学史作为一种\"游戏\"和\"工具\"的第一次尝试。

  毛显然洞悉冯的用心,在回函中要他\"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换句话说,毛对冯的急于皈依马列是有些怀疑的,这是毛的高明处。\"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对冯友兰来说,则是句切中要害的告诫24。

  冯友兰并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劝告,采取老实态度,反之,他\"哗众取宠\",急于求功。在196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试行本)第一册。1980年,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有下面的一段检讨25:

  解放以后,提倡向苏联学习。我也向苏联的\"学术权威\"学习。看他们是怎样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到的方法是,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作为条条框框、生搬硬套。就这样对对付付,总算是写了一部分《中国哲学史新编》……到了70年代初期,我又开始工作。这个时候,不学习苏联了。对于中国哲学史的有些问题,特别是人物评价问题,我就按照\"评法批儒\"的种种说法。我的工作又走入歧途。

  从这段相当\"老实\"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冯友兰在思想上的改变,实无任何冲突、矛盾、挣扎之可言。它的改变轻易和随便到了谈不到任何意义,因此,也就谈不到甚么改变了。冯友兰1980年这样的忏悔,曲折的为自己当年的多变和善变做了一些辩护。他一再要说明的无非是,那些文字全是应景敷衍之作,并不曾花过多少心思,当然,也就不代表他的思想了。后世读者又何须大惊小怪呢?

  1959年,冯友兰在《四十年的回顾》中讲到人民公社,有如下一段话26:

  我们说人民公社好。杜勒斯说:人民公社是有史以来最坏的东西。现在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为是的,帝国主义国家必以为非。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受到帝国主义的诬蔑和诽谤,那就证明我们做的对了。

  我之所以引这段话,不仅是因为内容荒唐,而且逻辑错乱。一个精于逻辑分析的冯友兰,竟说出如此不通的话来,他岂能不知。这种超出常情的愚蠢,不妨解释为冯友兰对共产党的一种戏弄。

  冯友兰在许多自我批评的文章中,引马、列、毛的著作来作贱自己当年的思想,这种自我丑化的过程,最可以看出共产党在50年代进行思想改造的残酷手段,那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必须为加害于我的人高歌欢呼!这种对人性尊严的践踏,其惨毒之程度,远非秦始皇、汉高祖所能比拟。冯友兰写那样不堪的忏悔和检讨的文字,一方面固然是侮辱自己,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侮辱共产党呢?以冯氏思想之缜密,对这一点,他不至全未想到。

  四、结 语

  批评冯友兰的人大多只看到他多变、善变、逢迎、谗媚的一面;而忽略他也有\"见侮不辱\"的坚毅和超越。\"见侮不辱\"是一种\"不动心\",也是一种\"忘情\",将之理解为\"无耻\"固可,将之视为\"坚毅\",亦未尝不可。我们在论人时,往往过分强调\"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壮烈,而忽略了在乱世中苟全性命所需要的忍耐、坚持与智能。诚如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在《向历史诉说》一文中所说:\"他在无比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不自杀、不发疯,也不沉默。\"27在这\"三不\"之中,体现了冯友兰顽强的生命力与创作力。

  冯友兰生命中的最后十年(1980-90),是精彩重要而又多产的一段岁月,也是他结束30年\"检讨\"之后,开始写\"检讨的检讨\",他在90岁高龄出版《三松堂自序》,是他的回忆录。对自己1949年之后的升沉坎坷,有比较诚恳的反思和剖析,读来亲切有味28。

  冯友兰就死之前的力作则是《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修史\"是中国历朝知识分子对当道迫害的最后反击,也是一种永恒的抗议。公道即使在今生讨不回,可以俟诸来世,俟诸千万世!

原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8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页95-101。

注释
1张君劢:《一封不寄信--责冯芝生》,发表在1950年香港《再生杂志》,收入蓝吉富:《当代中国十位哲人及其文章》(台北:正文出版社,1969),页66-70。
2王永江、陈启伟:《评梁效某顾问》,《历史研究》,第4期(1977),页12-23。
3傅伟勋:《冯友兰的学思历程与生命坎坷》,《当代》,13-14期(1987),页107-21、113-26。
4周质平:《胡适与冯友兰》,载《胡适丛论》(台北:三民书局,1992),页133。
5戴东原《与某书》有\"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之句。见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附录\",页2。
6;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台北:蓝灯文化专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页197;199。
7参看《冯友兰先生年表》,载宗璞、蔡仲德:《解读冯友兰.亲人回忆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页219。
8;10;14;17;Fung Yu-la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9), 332; 336-37; 333-34; 336;339.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自序(一)》,载《三松堂全集》,第3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页3。这几句话又见《新原人.自序》,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页51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页202-204中对这四句话有进一步的解释,可参看。
12冯友兰:《新原人.自序》,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页511。
13;15;26冯友兰:《四十年的回顾》,载《三松堂全集》,第14卷,页188;212;243。
16《三松堂全集》,第4卷,页627。
18参看冯友兰:《新理学.绪论》,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页11;《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页196。
19蔡仲德:《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载蔡仲德编:《冯友兰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页522-62。
20《三松堂全集》,第1卷,页291。
21;22冯友兰:《新世训.道中庸》,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页432;432-40。
23冯友兰1962年写《中国哲学史新编.题词》,其中有\"此关换脱胎事,莫当寻常著述看\"句,见《三松堂全集》,第7卷,首页。
24参看冯友兰:《三松堂自序》,载《三松堂全集》,第1卷,页147。
2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载《三松堂全集》,第8卷,页1。
27宗璞:《向历史诉说》,载宗璞、蔡仲德:《解读冯友兰.亲人回忆卷》,页59-60。
28《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
停云: 一直以为海外的研究会严谨点,原来也有大忽悠的。估计本人写完后自己都不会去看。  
parivraj : 呵呵,用“气节”评价人确实是需要谨慎而且厚道的,但也不能就不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尺度了。

如果说只要苟活就足以被赞颂为坚毅的话,可以被称为忠良的人恐怕比现在几倍都不止,社会道德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写上面句话的时候,空中闪过一道电光,随后是一声炸雷——京城人民久盼的甘露就要降临了,呵呵。

ps. “冯友兰就死之前”,“就死”这个词可以这样用吗?烦请有词典的朋友给查查。  
fenglong88 :周質平教授簡介

 

學歷
1970年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1974年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

198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現職
1987-中國語文學項目主任

1987-中文部主任

1990-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

1993-普林斯頓大學北京中文培訓班主任

經歷
1984—1992:美國明德大學中文暑期學校(The Chinese Summer School,]

      Middlebury College)主任

1989—90:美國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東亞系主任(休假一年期間)

1992—96: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1993—94:台灣大學史丹福語言中心主任(休假一年期間)

2001秋,1997—98,1993—94: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休假期間)

2002春: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 (休假期間)

榮譽職位
1989-90:全美中文教師協會主席

1990-92:全美中文教師協會執行長

專長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晚明文學與思想

胡適文學與思想

主要論著
◆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 《袁宏道與公安派》(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 1988).



◆A Collection of Hu Shih’s English Writings 《胡適英文文存》 , 3 Vols. (ed.) (Taipei: Yuanliu Publishing Co. 1995).



◆A Collection of Hu Shih’s Unpublished English Essays and Speeches《胡適未刊英文遺稿》 (ed.)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2001)



◆《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臺北:商務,1986)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ts Development of the Gongan School (Taipei: Commercial Press, 1986)



◆《胡適與魯迅》(臺北:時報,1988)

Hu Shih and Lu Xun (Taipei: Shibao Press, 1988)



◆《胡適叢論》(臺北:三民,1992)

Studies on Hu Shih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1992)



◆《胡適早年文存 》(臺北:遠流,1995)

A Collection of Hu Shih’s EarlyWritings, (ed.) (Taipei: Yuanliu Publishing Co., 1995)



◆《儒林新志》(臺北:三民,1996)

A Collection of Literary Essays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1996)



◆《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臺北:聯經,1998;北京:北京大學,1999)

Hu Shih and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A Passion of Fifty Years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1998;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不思量自難忘》(臺北:聯經,1999;安徽:教育,2001)

A Translation of Hu Shih’s Correspondence to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1999; Anhui: Education Press, 2001)



◆《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與Willard Peterson 合編(臺北:聯經,2002)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 Ying-shih Yu (Co-ed. with Willard Peterson)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2002)



◆《胡適與中國現代思潮》(南京:南京大學,2002)

Hu Shih and Modern Chinese Thought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現代人物與思潮》(臺北:三民,2003).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2003)



教科書
◆The Hu Shi reader—An Advanced Reading Text for Modern Chinese《胡適讀本》, Yale University,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1990.



◆Intermediate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中級現代漢語讀本》, 1992.



◆The USA in the People’s Daily,《人民日報筆下的美國》,1993.



◆China’s Own Critics— 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中國知識份子的自省》, 1993.



◆A Trip to China—Intermediate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華夏行》,1995.



◆China’s Peril and Promise— 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中國的危機與希望》,1996.



◆Oh, China—Modern Chinese Reader for Advanced Beginners, 《中國啊,中國!》,1996.



◆Literature and Society—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 《文學與社會》,1997.



◆A New China—Intermediate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 《新的中國》,1998.



◆All Things Considered—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 , 《事事關心》,2001.

即將出版
◆Unfettered Talk─ 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無所不談》, Forthcoming.



◆The Silhouette of China—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中國的側影》, Forthcoming.



◆A Reflection of the Reality

—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文學中的現實》, Forthcoming.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2楼parivraj于2007-06-24 17:26发表的 :
ps. “冯友兰就死之前”,“就死”这个词可以这样用吗?烦请有词典的朋友给查查。s:16]
.......
义庆《世说新语》说嵇中散“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所以,“就死”虽词典无,如此用法却未尝不可。
当然,此篇文字不仅不堪一读,甚至有请求版主删贴的必要。那个年代,未必所有文人都对“我党”存有二心的,据Dasha读过的书,藏云(跟停云兄名字很像)先生贺昌群、诗人何其芳等,就是从内心里真诚地学习马列主义。其实,就是今天,抛开社会现象,从学理上,马列主义也未必不是一门好学问,何况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一直绵延不绝。对政治的深仇大恨,大可还给政治,对“儒教吃人”的反感并不影响儒学的伟大。

停云兄说“一直以为海外的研究会严谨点”,是玩笑话吧,海外的“混子”不比大陆少,以为德、法、俄、意语看不懂就非要信赖地看英译本,其结局往往也是这样的。

在那个年代,“气节”确实是个问题,就像在司马父子时代,叔夜选择了死,而阮籍写了“劝进表”。冯友兰、巴金这样的人,在“世说新语时代”也会那样的。辩白,恐怕就近于可耻啦。   
yngwie :未得同意,把停雲兄賣了!哈哈。其實意思和parivraj 兄差不多。

2007/6/24 下午 05:03:02 停雲君 談馮友蘭那帖,本想回的。。。
2007/6/24 下午 05:03:59 停雲君 园地中有关哲学的帖子,费了点劲看了看,实在让人倒胃口,忍不住就发了点牢骚。

2007/6/24 下午 05:04:52 Yaris  矯枉過正。。。

2007/6/24 下午 05:05:32 停雲君 是呀,而且对哲学也不够了解。

2007/6/24 下午 05:06:24 Yaris  若照這邏輯,沒什麼人可批評了。。。

2007/6/24 下午 05:06:47 停雲君  对呀,本来俺就想说来着

2007/6/24 下午 05:06:55 停雲君 照这种逻辑
2007/6/24 下午 05:07:55 停雲君 汪精卫本人一直认为应该营造大东亚共荣圈,于是别人就不能说他汉奸了

2007/6/24 下午 05:08:27 Yaris   呵呵!沒想到周的文章會如此,以前還看過其它的,不至於這麼差。

2007/6/24 下午 05:08:54 停雲君 再刻薄一些的话我都说不出口。
2007/6/24 下午 05:11:44 停雲君 尤其是金岳霖说"哲学是概念的游戏“,但这不意味着弄哲学的就像过家家一样。正如从哲学上看代数是有关数字的游戏,但数学家也不是就可以今天1+1=2,明天1+1=3了。
2007/6/24 下午 05:15:00 停雲君 最好笑的是冯本人都说自己是到后来才认同(明白)金的说法的。“当时未见记录,不知道他说这句话时候的背景,也不知道这句话的上下文,所以对这个提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以为或许是金岳霖随便说的。现在我认识到,这个提法说出了一个哲学的一种真实性质。” 居然不加审视就随便说成这是冯的一贯观点

2007/6/24 下午 05:16:44 Yaris 想證成自己的觀點,有時便不太管說法的背景、意義。。人的毛病

2007/6/24 下午 05:19:56 停雲君 还有令人喷饭的是:一会说“冯一再要说明的无非是,那些文字全是应景敷衍之作,并不曾花过多少心思,当然,也就不代表他的思想了。后世读者又何须大惊小怪呢?”,其实不是别人而就是他自己一直在大惊小怪的认为“其实,1949-76年是冯友兰求生哲学与\"应帝王\"哲学应用最彻底的一段时期,他把哲学和历史真正当作游戏和工具。从这一角度而言,这一时期之冯友兰,反成了最\"真\"的冯友兰。 ”
2007/6/24 下午 05:20:42 停雲君 哈哈,所以俺说估计他本人写完后自己都不会去看

2007/6/24 下午 05:28:34 Yaris  哈哈!有時過求恕道,反倒有點鄉愿了!

2007/6/24 下午 05:29:38 停雲君 哈哈,俺最近想转型做愤青,“游戏”一把

2007/6/24 下午 05:31:33 Yaris 可以啊,園地學士參加討論的比例實在不高。。。

2007/6/24 下午 05:33:03 停雲君 可是,俺一直都没有转型成功,别人都说不像,说俺还是个老实人

2007/6/24 下午 05:40:04 停雲君 为了做愤青来酷评一下:张君劢的《一封不寄信--责冯芝生》写的非常好。因为彼时的1950年,中共与旧知识分子正在蜜月期,民主党派甚至是第三条路线者在政府内的国务委员们部长们比例至今还没有被超过。冯发表文章时轰轰烈烈的学马列也还未在知识分子中开展,张君劢绝对谈不上是刀在头颈却逼人做烈士,而不过是觉得老冯大可不必那么着急就开始卖身了。

2007/6/24 下午 05:40:38 停雲君 哈哈,开玩笑开玩笑。俺先吃饭了。抱歉抱歉。   
parivraj :嵇叔夜是在医院里病故的吗?

Dasha兄,我所有疑问的并不是死,而是死法。

不过,对那一个时代的很多老先生的评定确实是很难的,咱们还是得辩证地来看问题啊,呵呵。

ps. 据说望京已经下了大雨,城里却似乎只下了一点,地都没全湿……雷声大雨点小,此之谓也。
   
停云 : Quote:
引用第4楼Gossudar于2007-06-24 17:53发表的 :

其实,就是今天,抛开社会现象,从学理上,马列主义也未必不是一门好学问,何况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一直绵延不绝。
.......
哈哈,刚刚看了实在让俺“身发冷汗,真有所谓不知所云之感”,于是就开了两句玩笑。没想到竟引得y兄、p兄和dasha兄的高论,总算没白看了。尤其大兄这句绝对要击赏一下,现在见过不少的人对啥法兰克福学派啦、啥哈贝马斯啦等等津津乐道、偏偏却对马克思嗤之以鼻,呵呵。  
parivraj : 呵呵,还是老兄的议论有趣啊。大家都改行当愤青如何?  
钱一文 :作为冯氏的老乡,虽然我并不懂哲学,还是浏览过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可以说无意中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滋润,远远比我们课本学到的所谓哲学来的亲切。
  研究历史尤其研究人物的学者,恕我直言,多是卫道士,不仅仅针对冯氏研究者,他们总是站在高高的道德顶峰上,俯视着人性中的光辉和暗影,当然不能正视人性中也有其伟大和渺小、每个人的伟大和浅薄。
  研究人物的学者,在其开始研究之前至少要有两个准备:
1、不要试图作一个道德完美者;
2、努力用心融入那个时代,去体验那段历史。
  这两点恰恰是中国学者普遍缺少的。
  我在想,冯友兰在那个时代如果不试图迎合政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像老舍一样,纵身入湖。而在我看来:生命却只有一次,能够勇敢活着就是一种伟大。事实也证明冯友兰的正确。在文革结束后,他继续致力于哲学研究,在反思和思索基础上,重修《中国哲学史》,名曰《中国哲学史新编》,尤其第七卷论及毛的哲学,结论是毛的哲学观由科学——空想——荒谬,多数学者认为正是这卷让很多研究毛的人受益匪浅。
最后我引用季羡林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收尾:
大节不亏
晚节善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49、气节与学术——论冯友兰的道术变迁(续)
parivraj :一文兄说得很好,我们所以发牢骚,倒不是非得说冯先生大节是否有亏,而是周氏此文的矫枉过正(这里“枉”跟“正”怎么讲不讨论)。对于前人抱同情之理解并不错,同情到这种程度,我想也已经超出学者的本分了。

至于冯先生这几次迎合是否都没有死之外的别法可想,只好留待专家来说了。有很多人都走了较为中间的路线,而他,或许真的是没有办法。

ps. 刚才忘了说的,感谢Dasha兄真的去查字书啊!“就死”更直接的出处我想应该是孟子里的“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而从我所见的用例看,自然死亡是不太适合用这个词的。   
钱一文 : Quote:
引用第10楼parivraj于2007-06-24 18:29发表的 :
至于冯先生这几次迎合是否都没有死之外的别法可想,只好留待专家来说了。有很多人都走了较为中间的路线,而他,或许真的是没有办法。
1、在我看来,那个人鬼颠倒的时代,尤其文革后期,想走中间路线或骑墙是不大可能,至少我没见到,
2、至于“周氏此文的矫枉过正”,大家心中各有一杆平,但至少比后人落井下石强些。
3、刚才没注意yngwie 和停雲兄对话,我觉得二位作为台湾的学兄,可能对那个时期的严酷性估计的乐观些。尤其不能认同停雲君:“ 汪精卫本人一直认为应该营造大东亚共荣圈,于是别人就不能说他汉奸了”,这样把冯氏推到汪精卫一类人阵线,未免有些苛刻和对冯氏的不公。
我将在最近传上一些冯友兰书籍,呵呵,大家有空看看~~~  
Gossudar : parivraj兄,Dasha的工作每天都要同文字打交道,且电脑里有《汉语大词典》光盘,习惯性地检索了一下而已。
臧否人物是必要的,也是权利。无视三松堂的道德缺陷,就等于在抹煞那些因守节而死的与冯同侪的学者。骂“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可,骂奴颜卑膝的文人就不可,是什么逻辑呢?战争年代的变节者因出卖己方而得享天年,我们因此要赞他们“识时务”、“良禽”么。康德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内的道德律。  
yngwie : 先簡單地回應一文兄,停雲兄怎麼變成了「台灣的學兄」了!呵呵。   
gjqdzzh :这是个很难的题目,涉及到不同权利之间(私人生活的安宁和公共的评论)的冲突,而且对于不同的人可以、也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对于公众人物或哪些对于大众有很大影响的准公众人物。

诚如dasha兄所言“臧否人物是必要的,也是权利"。但是对于史家来讲,以一种公正的、同情的心态来考察人物,应当是无不益处的。虽然我们有时候也需要愤青的当头棒喝。

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每每把重点,把问题的主次搞颠倒了,与其在那里骂人,为什么不多反省那个把好人变成坏人、把智者逼成疯子的制度。作为一个人我们应当起码具有罗斯福所说的“免于恐惧的自由 ”。
   
yngwie : 回應一文兄:

我覺得一文兄談得太過寬泛,不少只是臆度。比如“馮友蘭在那個時代如果不試圖迎合政治,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像老舍一樣,縱身入湖。”絕對不至於。想兄也知道,如老舍一樣縱身入湖的著名文人學者,其實並不多的。但也並非都像馮一般寫什麼〈論孔丘〉之類的文章,以至於馮《全集》的閏編都不敢收。

當然,我也認為對人應寬容些,尤其是前輩,更不用說,我們沒有經歷那個時代。但寬容也應有些限度。大家對馮的批評並非僅僅是哲學(史)家而放棄自己的理論上,更深層次的是對一位知識份子的操守的堅持,不管這種批評的作為是不是所謂的「衛道」,而必定要引起反感。提起瞭解之同情,不免想起陳寅恪。陳氏晚年作《柳如是別傳》,也並非是為了寬恕貳臣吧!我也極其贊同一文兄說“比後人落井下石強些”,馮先生當然沒有對像胡適、梁漱溟等先生啦落井下石過,不過,我們也還不至於必須或正在對馮氏落井下石吧。停雲兄舉汪的例子,也不過是說明p兄“用‘氣節’評價人確實是需要謹慎而且厚道的,但也不能就不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判尺度了。”針對的是周的論證,並非是把馮看成是漢奸。就像兄說的,的確要有“心中的一杆稱”,可關鍵就在準星在那裏?正如在某些國家裏,部長挪用公款就得下台,在另外一些國家就不必如此,大不了補上就可,甚至不必補,畢竟不是所有國家的防腐反腐工作做的都像我們一樣好(哈)。所以說關鍵不是誰在俯視著人性中的光輝和暗影,關鍵在於我們評論人物時應該不應該有個底線,這個底線又應該在哪裡!

回應gjqdzzh 兄:

我想,「为什么不多反省那个把好人变成坏人、把智者逼成疯子的制度」的問題可以分開談,談個別學者在文☆的遭遇問題,並不一定會忘了大環境的無奈,只是,這裡不好談,在國內似也沒有這種公共空間,我覺得。很多人反省這段經歷的書多在海外出版,可以思過半矣。
  
宋公明 :说到“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大家在讨论冯先生的时候,是否忽略了这位书生的“事功思想”?无论他的标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加入过国民党、不由自主的参与“梁效”......也许都无非传统儒生“经世致用”的梦想作怪,任凭他老先生是哲人,也不免糊涂了。   
yngwie :
呵呵!我覺得公明兄這麼說是厚道的想法。「經世致用」起碼根柢在於自己所學,不管所學能否致用,隨著時勢而屢變立場,這雖然有政治壓力的無奈,但我想,這不算糊塗,應該是老先生聰明處。雖然,到最後,誰糊塗、聰明,也不是自己說了算了!

陳寅恪先生在〈贈蔣秉南序〉中寫道:“寅恪…遭逢世界大戰者二,內戰更不勝計。其後失明臏足,棲身嶺表,已奄奄垂死,將就木矣。默念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至若追蹤昔賢,幽居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遺范,托末契于後生者,則有如方丈蓬萊,渺不可即,徒寄之夢寐,存乎遐想而已。嗚呼!此豈寅恪少時所自待及異日他人所望於寅恪者哉?” 這篇名文,大家多半知曉的,我想把最後一句改成:”此豈芝生少時所自待及異日他人所望於芝生者哉!”  
xinghuit :
我个人和冯先生很有感情。考硕士的时候,指定教材之一就是冯先生的哲学史六卷本(第七卷还没出),考了两次通读了四五遍吧,惭愧,冯先生在各卷中内心的变化还是看的出的。对于文革中的表现,冯先生自己有说法(似乎不很明确),也许他在三十年中都在检讨,真的有些累了。   
停云: Quote:
引用第14楼gjqdzzh于2007-06-24 19:42发表的 :
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每每把重点,把问题的主次搞颠倒了,与其在那里骂人,为什么不多反省那个把好人变成坏人、把智者逼成疯子的制度。作为一个人我们应当起码具有罗斯福所说的“免于恐惧的自由 ”。

.......
gjqdzzh兄所言极佳,现在这样做非常有必要,如很多专家就从制度中找到诸如医疗问题呀,贪腐问题出现的根源而加以解决了。不过作为愤青的俺觉得在漫长的历史中越是黑暗的年代越能显出人性的美恶和知识分子的操守,而对人性的张扬和对知识分子(不是大陆常说的那个知识分子,俺这个愤青都差点成为一个小知识分子)的操守的肯定相对于反思那个时代的黑暗和制度似并非不值一提(甚至我很反感对什么事情的反思都和对某种制度的检讨联系起来,就像某位学者在其讲论语的学术著述中都要拿文革说事一样,好比检讨德国法西斯也不必要找kant的麻烦吧),如《辛德勒的名单》不一定就比《奥斯威辛集中营》甚至《铁皮鼓》之类要逊色很多。作为愤青的底线,如周作人、冯友兰之流是不在其中的,虽然学问都可算是顶尖的吧,但作为一名愤青还是反对找理由来为其开脱的。当然如果不对冯穷追猛打,而赞扬“守节而死的与冯同侪的学者”会更好,也更应该。不过既然这两位老先生都难免一时糊涂哩,愤青如俺在这个问题上糊涂还是不糊涂就更不打紧了,还请反对的诸君就不必介意了。


Quote:
引用第18楼xinghuit于2007-06-24 20:25发表的 :
我个人和冯先生很有感情。考硕士的时候,指定教材之一就是冯先生的哲学史六卷本(第七卷还没出),考了两次通读了四五遍吧,惭愧,冯先生在各卷中内心的变化还是看的出的。对于文革中的表现,冯先生自己有说法(似乎不很明确),也许他在三十年中都在检讨,真的有些累了。

我想俺能了解一点xinghuit 兄的心情,俺对金岳霖先生也是如此呵(当然俺不是也不够资格作金岳霖先生的弟子),所以对金岳霖先生在建国后的思想的转变愤青俺一直都理解,哈哈,是不是因为标准不一样,俺也不知道,但愤青就喜欢这样胡扯吧,俺应该学的还像。

  
hufucopy :解决对冯的评论问题,就解决了郭沫若的评论问题.

而所谓把学术和道德脱节而论者,真正是漠视了为正义和信仰而牺牲的一群了.按此而论者,做皇军的走狗而学术有成者似乎可以歌颂了?

汉奸的学术可以存世,而其人不可倡,更不能本末倒置的因其学术而轻轻抹起其人身上的污垢.   
宋公明 :窃谓冯先生的病根在于政治眼光的短浅,眼前遇到“强者”就以为能够帮自己施行道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冯先生这一点是没做好的。至于气节,确又非其所长。
自古书生甘心预政,大抵是胸怀“投笔从戎”的气概,却未必有顾炎武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那样的充分而“对口”的准备。yngwie兄必以“根柢在於自己所學”作为“經世致用”的入门资格,则太炎先生奉《春秋》“尊王攘夷”之道以“排满革命”固为理所当然,而其后出任“东三省筹边使”又不免糊涂了。
至于陈寅恪先生,区区妄猜他似乎从来就很有些亡国遗少的潜意识。对时事政治的态度,恰如其父自号——是“神州袖手人”。   
苏鲁支 : 看到楼上诸兄说的热闹,忍不住浮出来透透气。
1,据我所知老舍不是投湖自尽的,而是被……的。信息来源是老舍家人的回忆文章(多年前看的,忘了叫什么);
2,气节在先秦时期尚是风尚,到东汉最后一批阴阳家没落后,从此就成了个人的品格。追随风尚未必见得高尚,但丧失品格绝对是在败坏气节。失节之人正如卖淫的妓女一样都有自己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但因此并不能说明他们应当如此。因为这里有选择问题,而选择怎么做本身正是分别人格高下的全部依据——不管在什么形势下。
3,哲学跟科学不同,它能到达什么境界取决于哲学家的性格和气质。而性格和气质则直接成就哲学家的气节和人格。所以,象对冯友兰这样气节和人格有问题的哲学家,我是不信任他的哲学成就的。但我不得不说,他是最好的哲学史家之一。可这也没什么,因为哲学家要求大智慧,而哲学史家只要有小聪明便可以了。呵呵,冯友兰的失节也许正是因为他最擅长的小聪明在作祟吧。
   
天人合一 : 发点谬论:

1、冯之过失,是与政治过近,处在那位置上,有时候很难选择的。或者说,主动的疏离政治,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毕竟富贵与成为“帝师”,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我们的传统。君不见,今日之课题指向,仍是如此的,你的论文是哪级政府评的,就有哪级的权威,这是政府权威的泛滥运用。你的论文被哪级政府采纳,或者哪个干部写了批语,你就具备了什么样的权威。呜呼,导向是一样的,在此导向下,绝大多数人但是要趋于此的,不趋于此,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怎么做,是大智大勇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对了,有的人选择错了,如此而已。

2、把话推到极端,如果所谓“四人帮”不倒呢?对冯的评价会有如此180的大转吗?如果他一直跟的是比如是三起三落的,是不是今天就要赞誉他的高洁呢?在那个环境下,冯只是被利用而已,或者说是明知利用而甘心。依我的陋见,不能用他跟随了什么政治人物来划线,何况他跟随的是作为全国人民的代表伟大领袖呢。诚然,“4人”组做恶多端,到台自是大块人心。可是取而代之的那些,就那么干净吗?不必见得。所以,用跟了某政治人物来划线,我想不是合理的评判。更不是应该对学者苛克的。

3、所谓“气节”问题,还是哪句话,在一个政权之内,不能说投靠了这派,就是有气节,投靠那派就是没气节。但是一丘之貉,谈不上什么气节。更不必上升到气节的高度。要说气节,日寇入侵,那才是民族国家之大义所在。所以说周作人没气节,我是同意的。陈先生在港拒粮,那是真气节,梅兰芳留须罢演,那也叫气节。至于在国共之间,我看都谈不上什么气节。

4、因此,我才引了hufu的话。意味着有了不同的分歧,hufu把底线抬的太高了。冯肯定不是作皇军的走狗,因此,谈不上冯的什么气节问题。(当然也许hufu不是说冯,那也是把最低底线定的过高)更不必说,在政治对立派别中,选择了哪派,就是有气节问题。

5、罗里罗嗦的说了这么多,其实能清楚一点说的,但是很多话触犯了园地的最低底线,只好转个弯子说,所以就罗唆些。好在大家是能明白的。

6、总结:面对民族大义,比如抗日,那叫气节。但是在政治斗争的双方中选择了一派,就与气节无关。气节是个很高贵的词,不应该到处都用。知堂没气节,我赞成。说冯没气节,我不赞成。

   
钱一文: 、气节,中国文人有气节如老舍者有几人??对中国文人谈气节有些奢侈;就连文天祥据现在人考证,不一定像后人推崇的“视死如归”。
2、奴性的国家只能产生奴性的文人;
3、每人心中的有小算盘,不知道冯友兰的小算盘是不是苏兄说的“小聪明”,倒是愿意听听苏兄说说“冯友兰的失节也许正是因为他最擅长的小聪明在作祟吧。”
4、鲁迅一向愿意“痛打落水狗”,今天人继承他衣钵的大有人在,我个人比较欣赏林语堂先生“fair play”  
脖子: 真是个文人闲聊的所在. 同样是与生具来的秉性, 有的就要赏, 有的就该骂. 士阶层的理想境界就在闲聊中张显了. 只是辩来辩去, 总脱不了难得糊涂的结局. 原来, 话是说给自己的哈...   
苏鲁支:冯友兰的问题不仅仅是失节,他还害死过人啊,天人兄……失节只是可鄙,害人就可恶了。

中国文人的气节,是继承问题。我倒不觉得谈这个问题是奢侈,因为传统还是有的。

至于所谓奴性国家,我就不予议论了。因为我自己和我最亲爱、最敬佩的人以及我最欣赏的东西都在这个国家。这已经使我有了一个前提性的结论,所以讨论也是无谓的。   
天人合一 : Quote:
引用第26楼苏鲁支于2007-06-24 22:41发表的 :
冯友兰的问题不仅仅是失节,他还害死过人啊,恕我之寡闻!愿我兄言其详。   
play5300 : 就民国以降的哲学家而言,偶还是较喜欢友兰同志:)
人所处的环境很多时候决定着每个人的对公众的话语,人非圣贤啊,当一切东西被政治化后,都会丧失本来的面目。在大的时代环境下,个人都是渺小的,迷失在公共的话语中,每个时代的政治精英们都如此,更何况是所谓的哲人
“人”的第一位,决定着生存的第一位,然后才能是所谓的哲人、……
在集体失语的年代,最好的办法是无语,但几人能真正做到?  
苏鲁支 : Quote:
引用第27楼天人合一于2007-06-24 22:45发表的 :



恕我之寡闻!愿我兄言其详。

跟停云兄讨了点资料:

1979年5月,钱钟书先生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到美国参观访问来到旧金山史丹佛大学,应邀在该校亚洲语文系座谈。于是便有了在场的庄因教授口述、丘彦明记录的《钱钟书印象》一文,文载座谈会中“提到了哲学家冯友兰,钱钟书把冯友兰骂了一大顿。他说,冯友兰简直没有文人的骨气,也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节操观念。又说,冯友兰最不应该的是出卖朋友,在座有人问冯友兰究竟出卖了哪些朋友,钱钟书却不愿指出姓名。”庄因先生意犹未尽,又亲笔写下《关于〈钱钟书印象〉的补充》一文,发表在当年6月26日的《联合报》副刊,补记曰 ““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冯现在在北大人人嗤之以鼻,人缘扫地。钱氏用英文说:Feng’s name is now stinking in Peking University,情绪颇为激动。”孔庆茂据此在先后出版的《钱钟书传》(1992)和《钱钟书与杨绛》(1997)中作了转述,中有“致朋友迫害而死”一语。大连出版社出版的牟晓朋、范旭仑合编的《记钱钟书》(1995)收录了庄文。
王友琴女士此文则是这样提及冯女、钱妻之争的:1980年代,学者钱钟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讲话中责备冯友兰给章廷谦先生带来灾难,妻子疯了,儿子自杀。1990年代末,冯友兰家人指控钱钟书诬蔑了冯友兰,还说要找律师起诉——后来之所以没有付诸行,一是钱钟书先生已经病重住院无法作答,二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杨绛出面说钱没有这样说过冯。报载这场争论就此平息。……
   一句话:宗璞“相信书上的白纸黑字”,并说那话是“诬蔑”,杨绛也承认那话是“诬蔑”,却绝口否认是钱钟书讲的。

还有:http://post.baidu.com/f?kz=20763753

具体证据有三条:“一,郑华炽1969年8月3日证明材料说:‘章廷谦虽然不是西南联大国民党直属区党部委员,但是他在1944年1月在联大附中举行的区党部改选后,被选为文学院区分部委员’。二,冯友兰1968年5月24日和6月13日证明材料中说:‘1939年底或1940年初,由联大文学院各系国民党员组成的国民党区分部选举执行委员,当选的有我和章廷谦。’1968年7月26日,冯友兰和章廷谦并进行了当面对质。1969年8曰10日,冯友兰再次写了证明材料,均坚持上述意见。三,北大保卫组有一份《西南联大国民党组织情况》的材料,这份材料印证章廷谦1943年曾当选为西南联大文学院区分部委员。材料上写有‘文学部委员:姚从吾、贺麟、雷海宗、章廷谦。’”(引自1975年11月25日中共北京大学中文系总支《关于章廷谦问题的复查意见》)

……………………各种情由天人兄不妨思量。  
play5300 :偶以为,在特殊的非常时代的非常事,没必要太多追讨,那个时代能有几个清醒人?
哎,可能说悲哀了。   
天人合一 : 1975年11月25日中共北京大学中文系总支《关于章廷谦问题的复查意见》

呵呵,这能算证据吗。

至于其他的说法,我是读过的,不过令人信服的不多。原来以为兄有什么其他的说法呢。

话再说回来,政治吗。他投身政治,就是一个政治人物,不能再拿他当学术人物。戚本禹可是真害人的,咋不见人指责他的气节问题?同情之理解,如此而已。(不必用汉奸是否也需要理解来质疑我,这是不同情况下的问题。民族大义和政治斗争毕竟不是一回事情。)

我说这话,并无为冯开脱的含义,只是请诸位考虑,在政治面前,我们有能独立的可能吗?换了是你,进入梁效的机会,你能拒绝吗?   
play5300 : 天人,最后一句尖锐啊   
nulc :
再提一条旁证:


Quote:

林(焘)先生说,他曾和中文系章廷谦教授关在一间房子中。有一天章廷谦说,他很苦恼,因为冯友兰教授说他在西南联大时是国民党区党部委员,那样就是“历史反革命”了,但是他并没有当过。后来,军宣队在大操场召开全校大会,把章廷谦当作“抗拒从严”的典型用手铐铐起来塞进一辆吉普车当众绝尘而去。而林焘先生怕被戴手铐抓走,就违心承认了军方逼他承认的子虚乌有的“要炸水塔”,然后得到了“在党的号召的感召下坦白罪行,予以从宽处理”的“结论”。林先生终生深深内疚的是,军宣队利用章廷谦作牺牲品制造恐怖气氛的手段在他身上奏效了。
  章廷谦教授的“历史反革命问题”,在数年之后据说调查清楚没有了。




Quote:
引用第31楼天人合一于2007-06-24 23:07发表的 :
我说这话,并无为冯开脱的含义,只是请诸位考虑,在政治面前,我们有能独立的可能吗?换了是你,进入梁效的机会,你能拒绝吗?
.......

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用粗话说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苏鲁支 :1,政治人物同样要气节。不是说你是政治人物就可以随风倒,甚至不惜污蔑旁人以开拓自己、献媚当权。何况文化大革命本身已不仅仅是政治斗争能概括的了。

2,没人独立于政治之外,但可以让自己干净一点。   
nulc : Quote:
引用第30楼play5300于2007-06-24 23:04发表的 :

偶以为,在特殊的非常时代的非常事,没必要太多追讨,那个时代能有几个清醒人?
哎,可能说悲哀了。


每一个时代,相对于其他时代而言,都是特殊的、非常的。

每一个时代中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在其绝大多数的场景中,都是清醒的。   
play5300 : 偶怀念想树人先生了,因为早逝反而受到尊敬。同时,回楼上,偶并非说政治精英就应该无气节。独语是最好的选择,大家都学习一下换位思考吧。其绝大多数,但是往往关键在于那极少数时失足  
天人合一: 瑚、苏的话,我都是同意的。我说过了吗,冯有自己的失误或者说错误。但是不能用他投靠了一派,就说他如何如何气节尽失。我就是要说,冯投靠了政治而已,哪怕他选择了卑劣,也就是政治斗争中的一朵浪花而已。谈不上气节,也谈不上失节。至于说他害死人,期待更多证据吧。不过就算证实,也与气节无关,只能说他个人品德不好。气节只是在民族大义时候才有的。

是什么样的事情,就是什么样的事情。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但是,这与气节无关。   
nulc: Quote:
引用第37楼play5300于2007-06-24 23:32发表的 :

其绝大多数,但是往往关键在于那极少数时失足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失足”。

对于你所讨论的那个具体时代,不如说绝大多数人“失足”。   
play5300 :不是偶讨论的,偶只是路过,随便玩儿玩儿
失足在此处约等于失节吧   
yngwie :我想一文兄有些誤會了,以為我們老拿把道德的尺去評量人物,以彰顯自己的清高。每個人都有自己評量事物的標準,本不必強人以同,也無法求同。談論此事,本即因周氏文章而起,因此談起馮氏個人的「氣節」問題。前面已解釋過了,若還拿「痛打落水狗」來稱之,我也不知道怎麼個痛打法了,不即是聊聊彼此的看法嗎?若他真的落水了,也不是我們把他扔下水的!同樣的年代,那麼多的人遭遇皆極淒慘,但事過境遷,也沒聽或看過有人批評陳寅恪或梁漱溟先生所謂氣節問題吧?這本來即是個選擇問題,雖然背後有種種複雜的因素,但把它簡單化了,到了這一刻怎麼選擇,最終也只能承擔後果。我們幸運之處,在於我們沒被逼迫到此一地步。至於要從評價馮氏一事,說到中國文化有氣節者如老舍有幾人?我覺得是誇大了;文天祥是否視死如歸,和這裡討論的問題也沒什麼關係。周氏在文中說:「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下,若依舊以氣節求全知識份子,實無異逼人做烈士。表面上看來義正辭嚴,骨子裏卻充滿著不同情,不容忍的冷峻和殘酷!這種要人做烈士的正義批評也正是戴東原所說的"以理殺人",五四時期所極欲打倒的"吃人的禮教"。一個有人味的社會是允許一個人有不做烈士的自由的。」我覺得是值得警惕的。但我又想,一個社會若批評一個學者曲學阿世,是否便是沒有人味呢?   
gjqdzzh : 如果没有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的坚守,又如何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如果众人都良、娼不分,对于悖师卖友,损人欣己,认权媚贵,曲学阿世,都漠然无视,又如何称得上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但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唯道德论和泛道德化倾向,不要乱拿道德的大棒滥伤无辜。  
哲人王 :这已经是在网上流传很多年的文章了吧,V起码在4年前就读过,怎么现在拿出来讨论?冯不但不是一个好的哲学家,也许一个好的哲学史家都算不上,他的《简史》只算是低幼读物,他的《新编》被神出鬼没莫名其妙的马列毛败坏殆尽,搞得面目全非。当然,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占位别人无法动摇。

人没有气节,做了败德之事,唯一可以做的补救就是默默承担骂名,不争辩,不抗议,不做委屈状,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人确实一文不值、不值一提。 原善原心不原迹,论恶论迹不论心。知音状代他人剖白心腹,百般湔洗愆尤,基本都是拎不清。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也可如此看待。   
钱一文 : 1、不要试图作一个道德完美者;
2、努力用心融入那个时代,去体验那段历史。
藏否人物时往往提到“矫枉过正”四字,是不是还要注意“落井下石”四字呢?
另外提到“做了败德之事,唯一可以做的补救就是默默承担骂名,不争辩,不抗议,不做委屈状,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人确实一文不值、不值一提。”
这点要搞清的是:冯氏在他文革后的文章中似乎没有抗议,至于抗议和争辩都是后人做的,或切齿或同情,另外别人把自虚乌有的孽事硬要强加在头上时,因为内疚就可以放弃申诉了?从法律层面也不允许吧?
我再要提及的的是:每个人不要把自己看作道德法庭的法官,高高在上俯视,这样一切评价都最终是坠入自己预设的价值圈套中。   
yngwie : 我也反對以道德價值苛責別人,但照錢兄的意思,評論歷史人物的價值選擇問題,便是自認「道德法庭的法官,高高在上俯视」囉,這樣的評價,是否「最终是坠入自己预设的价值圈套中」?討論歷史,有時總會涉及自己的價值評斷,不管有沒有明白說出,比如說,「落井下石」四字安在別人頭上,是否也可如是觀呢?   
parivraj : 呵呵,大家讨论得真积极啊,这个问题不好解决,甚至也没有一定的办法,各位的论点互相有交集,又划不出太明确的派别界限,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某种角度看,这样的讨论让人有机会读到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各种不同观点,是相当有好处的。至于大家虽然各执一词,却没有失了风度,就又让我辈感到向往了。

我想问的问题是气节和学术是不是真的可以分开来讲。从现代的学科体系讲,或许是的,但从中国的传统说或许又不然。虽然周文已经把冯先生的学术和行事摘清楚了,但从我个人来说还是更认同知行合一的观点的,抄段顾亭林的文字吧(引自清史稿儒林传):


Quote:
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告哀公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颜子几于圣人,犹曰‘博我以文’。自曾子而下,笃实无如子夏,言仁,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之所罕言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hpudqx : 43楼的哲人王兄评价“《简史》只算是低幼读物”,可能是比较准确的。我对哲学一窍不通,最近打算了解一下,选择的入门教材就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目前看了一半,虽然仍是混混沌沌,但感觉不错。

由于对哲学不懂,对哲学家自然更是不了解。从学术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不应该因人废言,也不应该因言废人。我们喜欢一首歌,何必在乎歌手是否吸毒?   
哲人王:呵呵,VIVO说“唯一可以做的补救就是默默承担骂名,不争辩,不抗议”,其实是一个泛论,并没有具体到冯自己的作为上。“原善原心不原迹,论恶论迹不论心。知音状代他人剖白心腹,百般湔洗愆尤,基本都是拎不清。”这个才是对此文的回应。

同情之理解云云、谁没有罪就去砸她云云,其实更多时候成了大家不对社会、历史负责时的开脱之辞。如何去宽容、怜悯,什么情况下不可谅宥,应该可以划一条大略的分界线。其实这个界限V认为取常识感比较好,尤其在公开评价人物时。如果姿态高,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的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结果会是什么都可以理解、接受、容忍,反而损害了健康的舆论氛围、道德生态。

人有慈悲之心,不愿意去苛责他人罪愆,在个人、自我的层面讲,自然没什么问题,甚至值得去赞赏,但当评价、处理一些公共事件,牵涉的人物、利益不单单是自己时,就要回到平均尺度、中庸状态。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可以给人一些启发。“不要试图作一个道德完美者”,“道德法庭的法官,高高在上俯视”。

——钱兄在拟定、假设道德标准时缺少起码的常识感,不需要道德完美,高高在上,以一个普通的、中庸的眼光来看,冯的作为都大有可商榷之处。大骂周恩来、钱锺书,大概属于“道德完美,高高在上”吧。   
xinghuit :Quote:
引用第43楼哲人王于2007-06-25 06:23发表的 :
冯不但不是一个好的哲学家,也许一个好的哲学史家都算不上,他的《简史》只算是低幼读物,他的《新编》被神出鬼没莫名其妙的马列毛败坏殆尽,搞得面目全非。当然,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占位别人无法动摇。

人没有气节,做了败德之事,唯一可以做的补救就是默默承担骂名,不争辩,不抗议,不做委屈状,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人确实一文不值、不值一提。仁兄的打击面是否有点大了?不妨举出些不是“低幼读物”来?再举出些能撼动《新编》“老大”地位的著作来?各种哲学史我看的还是不少的?只能说各有优缺点,没有一点问题的还没见过。   
哲人王 : 在V的眼里,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冯友兰、任继愈、张岱年、萧萐父、葛兆光、劳思光等的哲学史V都大略翻过,没一个喜欢。就是一些断代史,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等,也是大有问题,查过庄子部分的解读,完全是隔靴搔痒。V一字一句认真读过的是北大集体编的《中国哲学史》和上海古籍的《中国哲学300题》,里面都有些问题,或者体贴不够深入,或者意识形态干扰,但从资料上讲,有了这两本书基本可以摸清中国古代哲学的轮廓。

其实哲学史著作只要问题不是太大,什么版本都可以用,只是找个入处,了解大概样貌,主要的功夫应该花在一本本啃原典,100种左右中国哲学基本著作认真读过,有兴趣自己都可以写哲学通史。

哲学史说白了不过是个原始资料的分类和索引系统,提炼原著中关键思想点,分类编排,再聚合原始话语,用现代语言重述,这并不需要什么天才,可以花死功夫即可。

从《周易》、《论语》、《老子》……《春秋繁露》、《白虎通》……《慎书》、《思问录》、《明夷待访录》、《孟子字义疏证》等,V都从头到尾读过,还做了大量摘录。读到现在,觉得再写一本一套中国哲学通史很无聊。框架已经固定,分类方法已经固定,思想关键点已经固定,经典著作已经固定,唯一可以玩的游戏就是撰写者的个人文字表达,但撰写者的行文习惯在哲学教科书里真的没有意义。

有意义的是什么呢,V认为是芟除繁芜,把经典哲学文本里无聊的罗嗦的傻话剔除,留下紧要的话,节省阅读的时间和成本。这样的工作早就有人做过,但都太简略,浪费大量文字注解。当然,如果自己时间、精力充沛,也可以一本本从头到尾看,读它200种,到这个时候,一个人中国哲学的修为大概和冯友兰没什么区别。

V虽然读了一些中国哲学著作,但确实没有半点深入研究的兴趣,不过,还是计划在若干年内完成一个“中国古代哲学摘录”的电子文档,放在网上。

   
苏鲁支 :哲学史、哲学概论之类本来就无谓。不过还是能解决些就业问题的,呵呵 忍不住再说一句:
读书跟哲学修养毫无关系。   
sonia6949  :偶是觉得好玩随便转贴过来的,并不等于偶支持这个作者喔:)

气节问题,是儒家文化用来棒杀人的一大利器。黄仁宇先生曾经说,我朝治国的方略就是以道德问题代替法律问题、技术问题。科举出身的诸臣,最擅长的就是道德说教,因为孔孟的圣贤书讲的只有这些大道理。面对复杂的治国问题,技术人才的策略分析往往压不过一众言官们的道德高调,因为面对道德高调,没有人可以讲道理,只有忠与奸两种极端的立场可做二者选一的抉择。于是大家只有一起硬挺表示道德的高姿态,到事情无法收拾时,反正还可以一死证明自己道德上的无瑕疵。于是战略技术问题就被简化为道德问题(主战就是忠,主和就是奸),亡国时再被简化为生死问题(死国就是忠,投降就是奸)。“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所以儒家经义的治国,虽然在技术策略上往往失之于拙,测试人的忠奸却是最有效用的灵丹妙药。

帝制文化的奴性余毒还要横行很多年,躲不过政治站队的知识分子也还要受害很多年  
xinghuit : 小弟就是靠此解决就业问题的啊。不过似乎听说所有的文科都只能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基础学科在南方很难混啊。话又说回来,离开了哲学史,让入门的人还不见树木不不见森林呀?   
哲人王 :哲学修为在这里其实是哲学知识修为的简称。读书和思想深度高度确实没什么关系,据说维特根斯坦读的哲学书很少,大概就一些康德、叔本华之类,却成了也许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57楼哲人王于2007-06-25 18:01发表的 :
哲学修为在这里其实是哲学知识修为的简称。读书和思想深度高度确实没什么关系,据说维特根斯坦读的哲学书很少,大概就一些康德、叔本华之类,却成了也许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
“两脚书橱”和“思想者”的差异也尽于斯。
至于讲“治学”而不讲“气节”,Dasha还是借用一句俗语吧: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哲人王:讲“治学”而不讲“气节”,治中国哲学尤不可,人家陈来都能有点“儒者气象”,呵呵。   
xinghuit : 陈来先生可算是半个冯先生的高足。据说冯先生是因为文革而不能当博导,所以陈只能报张先生的博士。其实陈受益最多的还是冯先生。我是努力想列为陈先生的门下,就看造化了。   
fenglong88 :第三次在这个帖里露头儿,主要是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段文字。



Quote:

1948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讲学,他说:“当时我有一种感觉,我在外国讲些中国的旧东西,自己也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了。当时我想,还是把自己的国家搞好。我常想王粲《登楼赋)里的两句话:‘虽信美而非吾土兮,夫安可以久留?’”,他启程回国,上船以前过海关的时候,查护照的人看见上回打的是“永久居留”的签证,就说:“你可以保存这个签证,什么时候再到美国来都可以用。”冯先生说“不用了”,把签证交给他就上船了。——《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

而且最近看张舜徽先生的《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其中谈到史籍校读时应该遵循“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的原则。我想这也可以用在臧否人物上。   
jsphsz :
有人说冯友兰是晚节不保,我看这是不能妄下断言的,冯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关于中国哲学的丰富宝库,人没有完美,所以就不能苛求别人,有了缺憾我认为才是表现的真正的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50、史学的态度
      swb

   做厌了功课,便打开CX阅览器看会闲书。这一次读的是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只看了《姜维和钟会》一段的开头:

   魏武帝亡殁了,继之而得志的,却是司马氏父子。忠君爱民的心地,光明磊落的行为,全都看不见了,所剩下的,只是些自私自利的心地,狡诈刻毒的行为……(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 第579页)
   

   吕先生之书读过的不多,但只是这短短的两行文字,却让我一下子触到了先生治史所秉持的一个重大的价值取向:天地之间,浩然之气长存。为君为官要爱民无私,为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说到底,生而为人,少不了要常怀一股“浩然之气”。

   识字以来,史书倒是读过一些,除了教科书似的阶级分析,除了冷冰冰的朝代更替,很少能读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活动轨迹,更少能感受到发自史学家本人而不是某一理论的是非断定与好恶取舍。所以许多时候,更愿意读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九三年》甚至《水浒传》。

   为人而能无私,似乎只是一个理想。大到社稷,小到一室:难!真的难。祖训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Washington应该算是身体力行且功成名就的一个。唯一与否,不敢说。

   还是回头再看一会闲书。
Gossudar : 那么,Dasha再给swb兄推荐一个人——贺昌群。藏云先生的《魏晋清谈思想初论》是那个时代的史学著作中Dasha最心仪的,文字美,有思想。可以说,那个时代风尚就是如此。而今,星移斗转,风气迥异。  
hong :楼上两位所谈均为珠玑!赞一个!   
swb :承傻兄点拨,抬手从身边的“物理”书架上取出了贺老的《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辽宁教育版,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最喜看书中的附录:英雄与名士。   
hong: 此书1946年好像就有了,商务这个是不是好点?如需要我可以传到FTP。
  
脖子: Quote:
天地之间,浩然之气长存。为君为官要爱民无私,为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说到底,生而为人,少不了要常怀一股“浩然之气”。
    识字以来,史书倒是读过一些,除了教科书似的阶级分析,除了冷冰冰的朝代更替,很少能读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活动轨迹,更少能感受到发自史学家本人而不是某一理论的是非断定与好恶取舍。所以许多时候,更愿意读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九三年》甚至《水浒传》。
    为人而能无私,似乎只是一个理想。大到社稷,小到一室:难!真的难。祖训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Washington应该算是身体力行且功成名就的一个。唯一与否,不敢说。

书就不用读了, 看看各位嚼剩下的就满有意思. 这多省事呀. 这几句说得多好啊. 你是头, 我是你的脖子. )  
swb : Quote:
引用第4楼hong于2007-06-17 09:41发表的 :
此书1941年好像就有了,商务这个是不是好点?如需要我可以传到FTP。

商務的這個版本小弟已然有了,感謝泓兄關照。
其他仁兄言説需要時,再煩泓兄出手。  
hong :呵呵,偶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已经。。。。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7楼hong于2007-06-17 11:23发表的 :
呵呵,偶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已经。。。。
Dasha手中的藏云先生著作PDG清晰版:

Quote:
个人\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与均田制 贺昌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个人\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 贺昌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个人\贺昌群\荷兰一瞥 朱曼著 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27)
个人\贺昌群\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金自强 虞明英选编
个人\贺昌群\贺昌群文集 01 史学丛论
个人\贺昌群\贺昌群文集 02 学术专著
个人\贺昌群\贺昌群文集 03 文论及其它
个人\贺昌群\论两汉土地占有形态的发展 贺昌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个人\贺昌群\万有文库 第一集 一千种 英国现代史 主编王云五 贺昌群著
个人\贺昌群\万有文库 第一集 一千种 元曲概论 主编王云五 贺昌群著
个人\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群著(辽宁教育1998)
个人\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群著(商务印书馆1946)
个人\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群著(商务印书馆1999)
个人\贺昌群\西域之佛教 (日)羽溪了谛著 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56)
个人\贺昌群\西域之佛教 (日)羽溪了谛著 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
辽教版红色封面的有错字。CADAL上亦有部分藏云先生之著作,可惜近来确实下载问题很多。需要贺先生著作的书友不妨开口,Dasha愿意传播藏云先生的文字。   
钱一文:swb这一说,我这也算治史的汗流满面,所谓治史而“浩然正气”,扪心自问我一点都没有,对我来言:
1、乃工作之需要;
2、兴趣之所至。
既然功利思想和个人兴趣一掺和,想纯洁也不能。
谈到宁爱文学不爱史学的问题,或许要牵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界定问题,仅举考古而论,最枯燥的无疑是发掘报告,估计不是治史的不回去翻捡,迎合大众的当然属于那些鉴定类或探宝类通俗考古读物(这几年成泛滥之势),然而在行内人看来,所谓的鉴定类图书大抵和垃圾相联系。如何平衡确实难,另外可能是大家忽视的,研究历史的文字功底和真正做文学的也不尽一样,加上思维之不同,想把历史做成文学一样,难,再说,行业歧视也让很多的历史研究者对于所谓的“异类”有着强烈排斥心理。   
ml3kpp :好帖,受教 。   
lym723 :
上仙说道:为君为官要爱民无私,为人做事要光明磊落。
那么我认为:
为君为官,爱民无私为大私,爱己自私为小私。身为君王,所求莫过于国力强盛,长治久安,长生不老,千秋万世,这就是君王的终极目标,那么君王为此目的所表现出来的爱民无私就是大私,着实是为了天下一切皆为我长期所有;另一方面,为君者小私,则对百姓万加盘剥,横征暴敛,是以图敛一时之财,聚一时之气。不过从哲学的角度说无穷大其实就是无穷小,大私接近无私。站在民的角度,当然希望君王大私,因为它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百姓饥时可以粟充饥,困时可卧榻而眠,基本满足民的期望与需求。若君王爱己自私,则民不聊生,生灵荼炭。
再说为人做事
所谓:君子务虚,小人务实
对社会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有小人的好处
关键在于为君者如何利用君子与小人,二者缺一不可,君子掌舵,小人划桨,方能乘风破浪,勇往之前。  
hmlcwz :史学和史评还要区分的好。

史学就是冷冰冰的科学,历史是什么样的,再不符合什么其它东西,只要是历史发生的事情,就应该如实记录(当然是指值得记的)。反对以治史者的自身的人生观对历史进行自觉不自觉的改变。

史评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

后人能见到的三皇、五帝,以及夏、商的历史,大部分离史实很远。

春秋战国时的一些治史者,非常值得推崇,不为政治者所左右,实是最理想化的史家了。

后来的史家就无法再与政治需要抗衡了。

甚至发展到了有一代就修改一代历史的恶习,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治史者的悲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翻译之味     
     cicerocicero

翻译之味——说小大


周兆祥著书,干脆之极——翻译即人生:人生综观之可谓大也,几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人生回味之时,温热心头的倒也常多须臾点滴。于是,说翻译之味,就从小大说起。
单纯以语言观之,英语中以词为中心,下有词根词缀-词素-字母-语音-音素,上有短语-分句-句-段-篇章,而其中转接幻变,处处人文味浓。
第一次认真研读政论类文章的翻译,见到(谈台湾问题时)有“为祖国统一而奋斗”句,程镇球译作“Strive for China&#39;s re-unification!”诗语云“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统一”(unification)之上加一几不当词之“缀”(re-),恍惚中,中国近代历史的分合便立显而出,英文中竟然也有此妙,为之大震而汗涔涔;
赵萝蕤谈师兄许渊冲译《红与黑》之结束章,驳许译群山中飞起的“一群鹰”当作“一只鹰”,从法语冠词讲到法语句法结构,讲到该章节在全书中的价值与地位,讲到整部作品中于连的奋斗和抗争,讲到这抗争的孤独与孤傲,讲到孤独主义在当时法国与欧洲思潮背景,大叹:翻译做到这程度,已经不是在做文字,竟是做文学做文化的一种人生追求了,忍不住黯然自愧。
附记:再读刘勰《文心雕龙》之“因字而成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菁英,字不妄也”,不仅唏嘘不已,感慨良久!

翻译之味——说分合
竹在中国人的美学观中位置突出,看重的就是竹有“节”,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达人常比之为“竹节”,分句与分句之间看似随意无形,意义间的粘连常灵动;英语句法特色,依严复论翻译之为“达”难之说可见:“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其句何以长?一词如一珠,关键在那根串线,让组句的珍珠不至游离散落,这根串线其实是可从形式上观察到的,关系代词之类所谓formal markers/signifiers便是,因此达人由此称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将其句式特征比之为“项链”。
由此细考,竟让人想起庄子,“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英语复杂句的汉译时,分析的第一要则便是:见其“肌理与关节”,剔出那条经线,而无为句之“皮肉毛发”所累,继而,以此为基础,翻译的关键,尤其定语从句,在乎当断则断,“以无隙如有间”。
余光中谈翻译时,怒责“I know a girl whose mother is a pianist”之译“我认识其母亲为钢琴家的一个女孩”乃“标准恶例”,因此给出一个若即若离的短句“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母亲是钢琴家”,谓之“英文文法中这种关系子句(relative clause),搬到中文里来反正不服水土,不如大而化之,索性将其解构”,妙极!
《三国演义》开卷云“原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翻译中句子处理上的分分合合之变,倒不妨从逗号这一绝对细微之“隙”观之,若说英语中之关联词类是思路辗转之路标(signpost),那么,逗号正是汉语中竹之“节”了,可是,逗号虽小至不经意的一点,但于句子的铺排变化间,借孔尚任之说,又哪敢真称之曰“小道”了?(“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见孔尚任《桃花扇小引》)

conge : 我想问一句,三国演义的标点是哪里来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加上的还是后人加上的?

翻译这事,应该是极吃功夫的一件事,但是近来度过的基本译著,类似“我认识其母亲为钢琴家的一个女孩” 的恶例屡见不鲜,让人倒胃口。  
icansee : 只要实用主义和功利心统治着社会,现实中多的是倒胃口的东西。  

平时看一些近年新出的汉译学术著作,经常要反过来从汉语去猜测原文意思,感觉还不如看原版英文书来的舒服。   
天人合一 :http://johnathan.blogcn.com/index.shtml
西书识小系列,很耐看。   
哲人王 :“西书识小”大概可以一读,但不至于耐看吧。天人兄去看看沙门对翻译批评的意见,特别提及“琐评”的部分。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 ... =34154&  
Gossudar : V为什么不提Dasha与沙门的对话呢——自我否定。

先说“大”、“小”,傻是站在“小”的一方——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涓细流,无以成江海。所以,Dasha强调要以小学治西学,以训诂之法领解前人微言大义。可惜,久仰大名的前辈网友“水木乔纳森”却一直没有谈论自己的ID“Jonathan”(约拿单)。而沙门,不过是以“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和世俗人的懒惰心性为“翻译”开脱。而与“乔纳森”恰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宽容、识大体的老和尚沙门却也“《情欲》,一个不拘泥于原文的译本”(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72835/)。

再说“原本”与“临摹”。沙门的主张,只是在磨灭老沙门陈玄奘的努力。试看,刘晓庆演谁都是刘晓庆,我们是看刘晓庆呢,还是在看刘晓庆所饰演的角色呢?,不由让Dasha想起几个月前看到一部电影《北斋漫画》(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8357/):一代大侠葛饰北斋,晚年,扒灰的力气是没有了,只有扒门缝看女人做爱,以自娱。同理,在这方面,Dasha更愿意给那些强调“意译”、“归化”的人一棍子——译者何必自以为是篡改原作者的心血呢?有能力自己原创去吧!所以Dasha批评里尔克“布里格手记”的第三种英译本的译者Stephen Mitchell:以一己之揜陋,穿凿前人意旨。
  
fenglong88 : D兄的硬盘上还有这个么?最近重开电驴正在牵这个片子……

还有记得以前在读书中文似乎看到过《北斋漫画》的图片pdf,不知道兄是否收集了?另,哪位仁兄有这套图或PDF,还望相赐。   
  Gossudar :电影有的,晚上下班给你开FTP。告诉风龙兄一个好网站:www.asiandvdclub.org。需要登录留下cookie方能BT下载,那里日、韩、泰、港、大陆的电影均DVD镜像。可惜,兄说的图片PDF,Dasha没有。  
天人合一 :哈哈。对于我这样的外语低手来说,就算耐看了。
惭愧的很,我要好好的学外语。正在读imperial china(打印出来读)。   
哲人王:看来V要对Dasha动刀,哈哈。首先Dasha理解错了V的意思,在这里不同意的是天人兄的耐看,耐看意味着要反复玩味,百度不厌,如同洛神赋、永州八记、赤壁赋、《野草》一样的东西,乔的翻译批评文字会百读不厌吗,也许有人会,但V没兴趣细读,估计Dasha也如此,读过即可,难道会达到耐读的程度,认真读几次?其次,V给出沙门的文章链接,是觉得乔的确陷入了琐评的陷阱,沙门和乔有链接交换,想必会看他的博客,根据V的猜测,沙门写这段话也许暗指的人就是乔为代表的人等,故而值得去看看沙门的想法。

乔的细读、对读自然有价值,沙门、V也从来没有否定过翻译文本要认真、精确,甚至没对到底要直译、意译表过态,V自己只是大体说过消遣类杂志意译、文字抹平要高于一丝不苟的忠信,沙门、V觉得不妥的是不厌其烦地对很多没什么大价值的文本翻译的细枝末节纠缠不休。乔是给媒体供稿,自然有其中的苦衷,比如要评论新书,不能写长写深入,但正是明明知道不能超越这些限制却要费力而为造就了V对这些文字的评价不高,说只是可以一看,而不是耐看。Dasha、沙门、V也能写此类东西啊,可为什么宁愿整天在网上随便鸡零狗碎胡说八道而不去写?V清楚这是清高,爱惜羽毛、鄙视纸媒,是文人的毛病,可正是这些毛病把Dasha、沙门、VIVO聚合成一类人在一个小组浪费时间玩,而不是整天和乔纳森、孤云、云也退一起闹腾。都是爱读书的人,但在细微处也有区别,一类不唾弃纸媒,一类远离纸媒,只喜欢海阔天空的网络世界。远离纸媒的人有时会有点看不上纸媒上露面的人在受限的条件下写的东西,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一类爱文字的自由如命,一类还可以勉强自己适应媒体需要。当然,玩纸媒的人也可以玩网络,同时轻视我们这些只在网络上胡闹写些碎片的人,你们装什么清高啊,一点拿得出手的正经东西都没有。这没关系,至少V对此很坦然。

沙门对《情欲》的细读批评就是自己反驳自己吗?不是,偶尔为之和写30多篇文章发表在纸媒上根本就是两回事。理想的是这样:1、可以步步高升地写,从具体字句向哲学层次过渡,讨论到翻译理念问题,而不是一直是到底哪几个词哪几句翻译错误。2、可以找几本经典的书,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歌德的《浮士德》挑刺,而不是几十本也许没几人认真关注的新书。多丽丝·莱辛的某本书某一段被翻错了?错了就错了呗,反正V书都不想读,管你是对是错。3、“水木乔纳森”是Dasha“久仰大名的前辈网友”,那么就异常厉害,同时就意味着,沙门、Dasha、V对他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不是几十篇纠缠细枝末节的翻译批评就可以令人心服,本来这些时间可以干更出色的事情。附带说说,乔大概30出头,是V的前辈网友,但就不好说是Dasha的前辈网友。按年纪算还是按照最初上网时间算?

V当然也愿意别人翻译的即准确又流畅,从来没有大而化之地认为应该强调“意译”、“归化”而忽视“准确”、“忠实”,但实际上无数翻译书做不到,怎么办?第一,被翻译的书是V不读的书,V才不管你怎么搞。第二,计划要读,存在五种翻译情况:1)一个准确又流畅的译本;2)一个准确但不流畅的译本;3)一个流畅但不准确的译本;4)两种类型都有,一个更准确(A)、一个更流畅(B);5)一个既不流畅又不准确的译本。1)没话说,2)、3)、4)、5)要看情况,如果觉得非常重要,非要把握全部要义,就不读,费功夫去读原文,如果本来就是大致翻一翻的书,2)、3)、4)皆可,而在4)里优先选(A)。对于5),V绝不去读,一本书不读不会死人。

如此,V一般根本不批评别人的翻译,读两句,觉得翻译烂,就不读,因为世间可读的书无数,V没责任去做义务校对。翻译马马虎虎,想读就读吧,反正先中文预读一次,没指望靠一本书醍醐灌顶、超凡入圣。读完之后有没有一本书可以勾引V一定要去读原文,不好意思,暂时一本都没有。柏拉图、叔本华、歌德、纳博科夫、诺齐克,《奥义书》、佛经,甚至Dasha深爱的里尔克暂时都没达到这个效果。既然如此,就一直以中译文预读西文,同时读读汉语古书吧。V当前要的是思想,而思维力度这东西很奇怪,和你读什么语种语言没太大关系。德国人人人思想深刻、英国人人人辞采精妙?没这事。只读汉语、甚至不怎么阅读也可以产生牛B的思想者,比如庄子、比如慧能。

读到原文(源文)又如何?一个理解力差、前识储备弱的人读原文的收获不见得比一个理解力强、见多识广的人大。两个理解力、前识储备同样的人呢?我们站在都是中国人,而不是虚拟的一中一外比较,一个人A先要为达到可以流畅阅读英法德语而费时间,另一个人B却在此时读中文韩愈、苏轼,等读到同一本书,比如《浮士德》,OK,A一个月读了德文原著,B一个月读了两遍《浮士德》,同时还读了少年维特、学习/漫游时代以及歌德传,在这个时候就不好说A一定比B收获大。七格、沙门、V大概都有学法德语、希腊拉丁语的能力,但都没有像Dasha兄一样去苦啃德文,V觉得不能说我们都愚蠢没算计过其间的利害。

就是可以毫无障碍地读英法德、希腊拉丁、梵文,也会遇到突破的瓶颈,完全读懂了柏拉图、马基雅维利、尼采、卢梭又怎样?成为斯特劳斯、刘小枫吗?斯特劳斯、刘小枫高不可及、不可超越吗?如果不谈时代影响、历史上的卡位,柏拉图、马基雅维利、尼采、卢梭的思想高度不可超越吗?超越的关键是靠各种著述的阅读而得到的吗?V这么说可能有点狂妄,不过不失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扯得有点远,谈到了原著阅读问题。就翻译而论,V主张没必要浪费精力去批评,烂的译书(可靠的人评价低,自己阅读感觉不佳)直接不读,勉强可以接受的翻译马马虎虎翻翻,庆幸得到精妙的译文就认真读,以上条件都不满足又非要读,没问题,直接去读原文(源文)。V可悲同时可幸的地方就在于到现在没发现什么书值得自己一直追溯到原文的原汁原味,也曾读过点西文,但基本是语言学习锻炼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更接近所谓的“本真”。
   
Gossudar : V,来吧,傻最不喜甘言如饴的昵友,最喜“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来吧,V,针针见血,刀刀及肉。

首先V理解错了Dasha的意思,Dasha说“自我否定”,是说“豆瓣”里在沙门的帖子中Dasha说的“Dasha的自我否定”。

“细枝末节纠缠不休”:饭要一口口吃,最终才能够吃饱;西谚有“Rome wasn&#39;t built in a day”;许慎字字追究,乃成“说文”;乾嘉诸贤青灯枯影,才有今日我辈阅读古文的方便;单词要一个个背,最终V才完成了对词典的“遍历”……滥俗的一个标题“细节决定成败”,其实也并非毫无道理。就像曹元勇将“马奈”(Manet)错译成“莫奈”(Monet),一个字母之差,一个汉字之误,整篇文字就变得处处矛盾一样,对翻译细节的究诘,是弄通整篇文字的必须。

“对很多没什么大价值的文本翻译的细枝末节纠缠不休”(A一个月读了德文原著,B一个月读了两遍《浮士德》,同时还读了少年维特、学习/漫游时代以及歌德传,在这个时候就不好说A一定比B收获大):以“功利”来计算阅读,傻不以为然。阅读,并非是要阅读庞大的数量,V有“阅读的焦虑”,傻没有,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可能更没有。V说:

Quote:
V当前要的是思想,而思维力度这东西很奇怪,和你读什么语种语言没太大关系。德国人人人思想深刻、英国人人人辞采精妙?没这事。只读汉语、甚至不怎么阅读也可以产生牛B的思想者,比如庄子、比如慧能。
也恰恰能够说,阅读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而“思想”,也是要无意义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有“思想”就永生、就富有、就快乐,人也不需要谁来用思想以拯救——人其实就是自我满足的动物,或者说自己以为满足就能够成就自我,所以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而“博与专”的道理,Dasha想必更加没有必要细说。“读一个月德文原著”,可能读不完,也未必能够真的理解Faust,但是,至少感受到了原文的精微,积累了阅读德文的经验乃至进一步阅读其他人;而只肯通过移译的文字读遍Goethe的,最多得获的是Goethe不真实的镜像,如果再要奢谈Goethe如何如何说,不过谈论的是郭沫若、周学普、冯至、董问樵、绿原、杨武能……不过是好龙的叶公。

““水木乔纳森”是Dasha“久仰大名的前辈网友””并不意味“就异常厉害,同时就意味着,沙门、Dasha、V对他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Dasha是指他或她或者它浪迹“天涯”的时间早,就像Dasha一直尊敬的“要命”那个ID。Dasha上网时是“瀛海威”,用的是最流行的Hayes 336的猫,Dasha是《传奇》(那时大家因服务器极其缓慢且不稳定,称之为“喘气”)的第一批试炼者,但在网络上谈论文字,谈论翻译,Jonathan等,自然是傻的“前辈网友”,如此而已。

Dasha改前贴,是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涓细流,无以成江海”改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涓细流,无以成江海”。

奇怪,天都快亮了——凌晨了,V还没睡。傻今天、明天都休息,刚刚OCR初校了“Einführung in die Gedichtanalyse”(http://www.douban.com/doulist/86839/),正在兴奋,书后的Literaturverzeichnis,233-265页,能够让V更加焦虑,书中古希腊、拉丁、英、法、西班牙……等语自如运行,恐怕也让V更加乍舌啦,作者叫Dieter Burdorf。

  
哲人王:
呵呵,没想到Dasha还在,至于说阅读量和思想的关系,其实V深夜晕头晕脑没提知识量增加和逻辑感强化等问题,它们和思想深化连在一起。单独谈阅读量和思想力度的正相关很无稽,但把知识、逻辑等加在一起,就不会是什么大错误。V屡屡提到,文字表达要看气势、识见、知识、情感、文采、逻辑,其实在阅读时,也是这几个方面的同步进益,气势、情感、文采可能要讲究些天资,但识见、知识、逻辑基本要靠博览群书,也即阅读量。

其他再谈吧,要休息。  
cicerocicero : 翻译之味——说突出
英语中的某些词,非常具有玩味的价值,highlight就是一例。Longman释之:tech the area on a picture or photograph where most light appears to fall;聚光灯一打,其余都退作背景,而主题/主角分外醒目。
翻译中也有这个道理,可称之为“突出”。
布莱克从一粒沙中去感悟世界,威廉斯把他的世界简朴地用红色手推车连接起来,最妙的是韵味悠远的女诗人迪金森:
If it
Were lighter touch
Than petal of flowers resting
On grass, oh still too heavy it
Were,
Too heavy!
——The Guarded Wound
无以名状和言传的it,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突出”不仅是一种风格学(stylistics)意义上的欣赏,从理解到操作,它通过“放大”作者所要重点传递的信息,显豁作者意图:
“北京标致家具有限公司始创建于1986年。二十载的风雨兼程,铸就了‘标致家具’这一举世瞩目的品牌。其‘圣瓦伦丁’、‘凯欧丽斯’等产品系列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一流品牌。”
如果文章以产品(或其特性之类)为重点而非公司本身,那么,看上去似乎该以公司做主语也许是误会性的第一印象,产品也许才是作者所力图张显的要旨(译无定法,给个抛砖引玉的译文):
Posh Furniture, a world-renowned brand, comes out of the 20 years of stubborn efforts by Beijing Posh Furniture Co., Ltd. The company, estblished in 1986, enjoys a wide acclaim among customers home and abroad with its product series of Saint Valentin, King Liness, etc.
(本例句更多的原文信息参: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530688-fpage-3.html,感谢gzlaser的翻译所提供的探讨基础)

   
白草折: 翻译与创作一般,文字一但面世,都面对着不同读者群的检验。以前黎烈文先生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出版社特别帮黎文"顺畅"了一下,说是为了适应一般读者大众的习惯。我有幸在小书展里面,买到他早年的原作。后来,白先勇同班的一位教授,听说在求购黎氏原作,当时就已经都绝版了。我的这套,还有其他书,后来也都送给了祝融。

最近看刘绍铭先生《张爱玲的文字世界》,篇中讨论张的"英文"小说,张氏家里办洋务出身,自小就学习外文。张的英文乃苦学成就,并非长年生活在当地学习而来。张氏的英文小说,没能打开市场,其他因素暂且不论,多少也与她的英文不是非常道地的"洋人样式",有点关系。

  
cicerocicero : 翻译之味——说译名
翻译中,最考究的,也许就是题名的翻译了。中国人一贯认为,画龙而点睛,名是一部作品中精、气、神的提纯,丝毫马虎不得;然而,“一名之立,旬月踌躇”,往往思之再三而不得,即或勉强算是一己之得,也还要担负经历无数人无数岁月流转考核的苛刻。作笔译的,倒最易被人拿住把柄!
理解这一点甚是重要,因为要做翻译批评,缺的根本永远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情乃至超隔时空的心灵对语(empathy & sympathy),至于插科打诨、二话不说当头一棍,则是容易到几近泛滥的物什,轻松就能作过往云烟来打发。
Gone with the Wind的知名度,因为多方机缘,在好多人心里都给了它靠前的地位;而其译名有三,个个可品:
《随风而逝》,字字相称,音调抑扬而韵味远,/ – / \ 四声,恰如Scarlet的人生履历:轻快甚至轻佻中开始,继而在生活的裹挟中被动地平静下来,而后又因Rhett Butler的出现再度高扬乃至昂然,最后,走过一切风雨与世事浩荡,终于脚踏Tara的坚实土地而“沉埃落定”。可是,这个译名何以消逝?也许正因为如“风”吧,无所牵挂而无所指向的瞬息风情与一时潇洒(mood / passion),又哪敌它“晚来风急”?
《乱世佳人》,偏正叠加偏正,一写世事无常,一写女子多情,深谙著者Margaret Mitchell以小(女子)写大(而变动的世界)之沉沉心意。令人惊讶地可惜,在恭喜作为电影之名的此译在佐助票房的同时,“佳”作为小说译名竟然是个大败笔,不是吗?小说辅一开篇就明白告诉我们,这女子竟然并不漂亮(“SCARLETT O&#39;HARA was not beautiful”,P 1),而我们或如the Tarleton twins般因迷醉而不知,或干脆说是被角色扮演者Vivien Leigh的美丽所蒙蔽(“O,她真美”;“是的,我愿意”:));也就是说,放在今天,郝斯嘉更该被看作“气质型美女”——换句行话说:(我们只能以其内秀而自我安慰,面对丑丑的她狠下心来背Yeats)“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飘》,如此深入人心的译名,以至不忍说它的坏话!在我们在伴随Scarlet之成长学会了生活法则,学会了欣赏人生,我们幻想Scarlet就是那飞舞的精灵,“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是一种性灵,一种浓缩生命体会的滋味!但事实是如此冷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许是误读了:包括著者在内的所有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心头所承载的,是一整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是无穷同时也无以描摹的青春的悸动与渴望,是成长时候的艰难与彷徨,哪里又会不过“轻飘飘”且“就这么流走的”一段“旧时光”而已?于是心动于罗大佑的同时,想起了李清照的词:又恐蚱蜢轻舟,载不动,许多愁!  
cicerocicero :
应朋友高义,本人有意续写。小帖本为沾沾自喜之个人偶得,引出众多高人隐士现身,不由欢欣而鼓舞,欢迎各位书友同好或品评或阐发,不一而足,此中方显翻译之真滋味。同时,本人也有个小请求:请回复或跟帖不要使用标题格式,版面或可显得清爽。  
  parivraj :既然成了系列,那楼主的标题也不妨改改啊。  
cicerocicero : 翻译之味——说“细化”
杨必所译《名利场》(W.M. Thackeray, Vanity Fair) 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公认的好译本”。里边有这样一个句子:
…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s the stone-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child, 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 who actually does h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 …
……不过偶尔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好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他们家里的人也的确哀思绵绵的追悼他们。……
我们看到,同一个“good”被处理成不同的“虔诚的”、“慈爱的”、“孝顺的”、“贤良的”和“尽职的”,经过如此这般“异质同构”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之后,文章不觉单调而文采斐然了。
从文学自身的角度看,正如《庄子·秋水》中的表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文学的特征,正在于在有限的叙述中,给人无限的想象。这一点在诗歌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举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为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里,正是由于缺乏角色限定(没有主语),缺乏时间限定(没有明确时间),让我们读到了超越时空的、泛化为羁旅孤客所共有的思乡情感。同理,在上引Vanity Fair句中,意义虚涵的“good”提供了无限广泛的韵味。
我们再来考察一个例子。在家喻户晓的雀巢咖啡广告词中,也有一个“good”:“Good to the last drop”。翻译成汉语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翻译批评家普遍认为,广告文体是各种文学文体本身(literature proper)外文学性特征体现得最充分的文类。不妨看看,同是“good”,“香浓”之不同于“虔诚的”、“慈爱的”、“孝顺的”、“贤良的”和“尽职的”自不待言,但何故又增加了“意犹未尽”呢?这除了有“香浓”以状质的因素外,当还有前(“滴滴香浓”)后(“意犹未尽”)两个四字词组的语用功效(pragmatic force):四字词组契合中国人对构词方面的审美期待(汉语用词中大量四字词汇、四字短语、四字结构是举不胜举的),“意犹未尽”更是对“good”和“香浓”的进一步“细化”,进而提纯了其作为广告的品质。
从文本的角度看,文本中“可以意致”的“精处”,正是文本所最具有文学性的地方,也就是“接受美学”所标举的“召唤结构”和“空白地带”(波兰美学家英伽登语)。  
homestudy :n年前喜欢香港电视台播放的Carlsberg beer的一个广告词。

why?
just because!
标点符号俺不确定。
喜欢粤语版翻译:
点解中意?
因为中意!

俺试着翻译成标准普通话,
为什么喜欢?
就是喜欢!
怎么都感觉不如粤语“中意”容纳更多的内容。呵呵

===============
见cicerocicero兄好文不断,高兴之余,胡说一下。貌似跑题了,实为避免版聊之嫌,哈   
cicerocicero: 翻译之味——说“杂学”
吕叔湘对翻译中“杂学”之说的定义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人情风俗,俚语方言,历史上的事件,小说里的人物,五花八门,无以名之,名之曰“杂学”。老先生也诚恳得很,自己文章做出来,竟然由于“杂”得不够,将别人(王岷源、王永明)对自己的指正也先后附上,共同以一个深刻事例证明翻译中“杂学”之难并感叹: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大写和感叹号均为吕先生自己所用)
笔者也有一个上好的例子,很能说明杂学之杂,可到何种程度:
在讨论巴特的《文本的愉悦》时,伊格尔顿说,在巴特心目中,阅读是“less like a laboratory than a boudoir”(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Blackwell. 1996. P. 72),台湾译者吴新发先生翻译为“阅读与其说像实验室,不如说像闺房”,未免太斯文了(刘峰、王逢振、伍晓明也都作此译,其中王逢振同一本书的第二个译本为《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但此译依然未变)。不妨把他的整个小节连着看看:
迷恋文字这种婀娜多姿的舞蹈,醉心语言本身的肌理,读者不太知道建立一个连贯体系,将文本巧妙地结合以便支撑一个单一的自我,那类有目的的快乐,只知道在作品错综复杂的网络中,自我分崩离析那种被虐狂式的颤栗感觉。阅读与其说像实验室,不如说像闺房。现代主义的文本远非在使读者回复本身,使阅读行为所质疑的自体性最后得意恢复,而在摧毁读者安稳的文化认同,享受“欢跃”(jouissance),对巴尔特来说,这既是阅读的喜悦,也是性交的高潮。
伊格尔顿的原著中说,巴特与(写过“文本的意义并非等在那里好让人拔除的智齿”这种妙句的)伊瑟相比,“两者间的区别好比法国享乐主义者和德国理性主义者之间的区别”,在对后结构主义进行论述的一章中又写道,“巴特潇洒自如、嘻嘻哈哈、好用新词的散体笔法,相对冷峻的结构主义探讨,是一种写作上的‘超越’:这是一个他能四下撒野的自由领地,能从意义的独裁中得到部分的解放”(本段所引为笔者自己所译)。
读读上文可知,中西文化固然不同,二十世纪西方小姐的闺房肯定也不同于古代中国小姐的绣楼,但毕竟“自我分崩离析那种被虐狂式的颤栗感觉”与“性交的高潮”这样的字眼,是无论如何都很难和中间的“闺房”发生自然的关联关系。也许boudoir的主人,并不是想当然的纯情姑娘!这倒让我想起香港的男性杂志中的广告中号称“一楼一凤”的色情场所,丁度·布拉斯所拍的法国“生活片”中也不乏妓院中为每位妓女准备的独立小房间,所以,本人大可自信地认为:“boudoir”的最佳翻译在此处,应该是香艳和宣淫的“xxx”才对。
  
cicerocicero :呵呵,cang-chun-ge(“藏-春-阁”)打不出来,学术也遇到了另一种“杂学”!   
klaustang :
个人以为

楼主的这番推论未免过于受中国文化影响

莫非高潮只能发生在色情场所?

殊不知 闺房正是以前的贵妇小姐们与心上人偷情之场所 况偷情之举与阅读颇有相通之处,前者不用征求其父其夫的同意,后者照巴特看法,无需过多顾虑作者用心,且凭一己之好,读到好处已是参与创作,无意中歪曲原文类似甜蜜的施虐。闺房一词用在这里岂不恰到好处。

另从字典看该词解释单一,并无引申之用法

Boudoir
[&#39;:], das; -s, -s [frz. boudoir, eigtl. = Schmollwinkel, zu: bouder= schmollen, übellaunig sein, wohl lautm.] (veraltend): elegantes Zimmer einer Dame.   
[quote] 哲人王 : boudoir
n. boudoir; petit salon de dame

Wikipedia English - The Free Encyclopedia   

Boudoir
A boudoir is a lady&#39;s private bedroom, sitting room or dressing room. The term derives from the French verb bouder, meaning "to pout".
Historically, the boudoir formed part of the private suite of rooms of a lady, for bathing and dressing, adjacent to her bedchamber, being the female equivalent of the male cabinet. In later periods, the boudoir was used as a private drawing room, and was used for other activities, such as embroidery, or entertaining intimate acquaintances.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Wikiped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52、看Rilke的《Lettres à un jeune poète et autres letters》第一章所感
              yuntop

前几天在Gossudar兄的主页上看到有几行Rilke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3、关于央视“探索&#8226;发现”栏目纪录片《发现圣旨金牌》中所谓的“未解之谜”
             sting
关于央视“探索&#8226;发现”栏目纪录片《发现圣旨金牌》中所谓的“未解之谜”

  央视“探索&#8226;发现”是我爱看的一个栏目,一般来说要比那些无聊的电视剧要好看一些。不过,比较烦其中一些片子的编导,因为他们有突出的两个特点:外行;喜欢故弄玄虚。央视十套节目有一个鲜明特色(大概是制片人的统一要求):酷爱故弄玄虚,喜欢神神秘秘地吊人胃口。本来可以简明叙事的,非要绕来绕去、神神叨叨的不可。所以看这些栏目时,我常常边看边呲着牙直乐(知道吗,以前在乡下看巫婆跳大神时就这种感觉)。由于要故作神秘,要把节目时间抻长了,而拍片的人又往往是外行,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硬伤,或者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内容。(虽然每部片子都会有相关的专业顾问,但脚本不可能由专家捉刀,也常常不由专家审核,只是碰到专业方面问题请教一下而已。)

  这两天央视十套“探索&#8226;发现”栏目播出的《发现圣旨金牌》(昨天2月17日刚播完)也秉承了他们的一贯风格,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花了三集的时间讲述了一件国宝自出土以来的曲折经历。片中反复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那件元代圣旨金牌的套环上刻着一行汉字?这些汉字中,为什么最后一个“号”字是简体汉字(按照片中的说法,简体汉字是1964年才由国家指定公布的)?就这么两个用来吊人胃口的问题,一直到片子结束,编导也没给出个答案,而称之为“未解之谜”。

  这两个问题很难解释吗?恐怕未必吧。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圣旨金牌的套环上刻着“张字七十六号”?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学历史考古的,但我也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物勒工铭”的传统,尤其是官方制作的器物,例如战国时期陶器上就常常刻写或揿印固定格式的陶文,陶文内容不外乎就是表明这件陶器是由谁制作的,简单的只写工匠名,复杂的则要交待时间、制作机构、官员、工匠等等。“物勒工铭”类似今天产品出厂时检验员盖的戳,这件产品如果有什么质量问题,就要依据上面的铭文追查到工匠及相关人员头上。这种传统一直沿袭下来。所以,我认为“张字七十六号”只不过是“物勒工铭”而已,没有什么神秘的,即制作这块圣旨金牌的工匠按照官府要求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标记,以备追责。

  我们知道,蒙古统治者在四处侵略扩张时,所到之处,除了掠夺财物以外,最重视的就是工匠。他们把各地抓来的工匠集中起来,为蒙古人制作兵器、攻城器械及各种器物。以后更进一步实行匠户制度,即将工匠编入独立的户籍,父业子承,不能脱籍。元朝多个部门都有专门的工匠管理机构。匠户往往集中于一处,形成规模较大的作坊群,为朝廷制作器物。因此,这件元代金质圣旨牌套环上的“张字七十六号”刻字应该是制作此物的某个汉人工匠家庭留下的标记。另一件银质镏金圣旨牌上的“丁字八十号”也应作如是观。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两件元代圣旨牌上的“号”字都是简体汉字?

  如果我们稍微熟悉一下汉字的历史,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我们知道,虽然目前大陆使用的简体汉字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但其中很多简体字并不是由当代的专家新造出来的,而是民间已经流传较广的俗字,或者是古人已经用过的简化字,只不过将它们的地位提升,成为规范文字而已。只有一部分简化字是新造的(例如记号替代字“汉鸡难”等),而这部分字在学术界往往引起较大的争议。简化字“号”不是新造的,它的历史甚至比繁体的“號”还要悠久。“号”和“號”都见于《说文解字》:“号,痛声也。”“號,呼也。”尽管解释不同,但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號”应该比“号”晚出。在历史上,“号”字的使用也较为普遍。例如武梁祠西壁画像第三层右边第一组“曾母投杼图”题辞:“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祗,着号来方,后世凯式,□□呒纲。”(见《武氏祠汉画像石》第14页图二,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號”即直作“号”。宋元以后简体“号”字也较为常见(请参看《宋元以来俗字谱》第69页)。因此,这两件元代器物上刻有简体“号”字根本不值得奇怪,也根本不是是什么“难解之谜”。

  Gossudar :Quote:
说句实心话,Dasha一直抱怨,正是大众传媒中人的学养低劣、品味不端,误导了大众,导致我们现时代的社会风尚堕落、良莠不分。比如李宇春(无关具体人与事,Dasha仅作例证),唱功无可圈点、姿容也不算美丽,却能够成为目前的“星”,广受喝彩,乃至“超级”到了伦敦、台岛……只能说,我们对歌唱(流行歌曲)和女人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错位……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39114之第2楼

Dasha还说,《现代汉语词典》中“树阴”、“树荫”并存,乃这些“语委”的同志们不太了解古代汉语的假借吧。

  
sting : 哈哈,刚才老婆看到我这个帖子,说第一段话不够厚道,要宽容啊……
现反省中……

与Gossudar兄共勉:君不见吴宗宪也上央视“为人民服务”去了。大众娱乐时代嘛……咱还是跟着乐呵乐呵吧……  
Gossudar : 嘿嘿,一句“不厚道”,打压了多少正常的批评。请看彭德如是说:

Quote:
现有的美术批评将人与艺术割裂,始终徘徊在题材、内涵、 形式、语言、符号、技术、材料的层面上,人被悬置了;另一方面, 批评家成了艺术界的仲裁人和刀笔吏,他们的人格在不受制约 的环境中同样也悬置在空中。人与人格一旦被悬置,批评家的 自由精神就容易变成为所欲为的托词,批评文章就容易降格为 验尸报告。在价值观转换的当代社会,在学术流派与批评模式 大混战的当代艺坛,强调对人格的品评,固然不是一件使人享受 世俗荣耀的快事,但却是紧要的。
彭德:《人格批评不能废黜——致朱青生》,P313
http://read.duxiu.com/duxiuread/ ... Number=000003154502

傻按:当今时代,现实生活乃至网络,往往一句“为人要厚道”,将艺术批评消解为艺术“吹捧”。  
aπολλωv :和国外的同名节目一比,就知道其水平啦 。就像美国主编绝对不会对小布什式eneding后缀以为然,唯一做的就是出大海报热情地讽刺一下   
cycle_zzy : 探索&#8226;发现。故弄玄虚的感觉比较明显 。  
sting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全打死,该栏目还是有好东西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平实叙事的,特烦那些咋咋呼呼的……

节目配音常用一种极为夸张的语气,装神弄鬼的……   
天人合一 : Quote:
引用第6楼sting于2006-02-18 20:18发表的“”:
极为夸张的语气,装神弄鬼的……


注意力=眼球经济=人民………………啊…………就…………币。呵。  
凯风: Sting老师你好,我是探索发现《发现圣旨金牌》的编导,拜读完你的文章我深感惭愧。学术界对电视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电视是伪科学,娱乐科学,不负责的科学”其实电视也有着它的苦衷,首先现今的电视早已不再是说教形式的电视,试想大众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里,谁还想打开电视再听一番说教呢?电视的很大一个功能是娱乐是休息,如果想得到更专业更权威的信息,谁会去看电视?一篇专业的论文不比电视来得更确切一些吗?再说如果让观众在休息和娱乐中获得知识又何乐而不为呢?总比看一些无聊的娱乐片要好吧。
5年前,中国的一帮年轻编导整天因为传统科教片枯燥的风格和暗淡的前景而苦闷。为什么那些年中国的科教片越来越没人看,是中国的人口素质降低了?可“Discovery(发现)频道”的节目为什么一登陆就广受观众欢迎,不光电视播得火,光盘也卖得火。显然不是观众崇洋媚外,不懂得欣赏。恰恰相反,原因正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科教节目却没跟上,还在老当益壮地卖弄当年的把式。廉颇不服,说Discovery的节目已经不是科教片了。打住,别再争了,什么是科教片,什么是纪录片,以前已经争了几百回合了,不分胜负。对观众来说,管它属于什么片种,好看就行,所以干脆就叫它“Discovery”。“Discovery”自己也没说他们属于科教片或者属于纪录片,他们自称是“非虚构类娱乐节目”。这真是大胆的称呼。对于我们来说,早就把科教片的严谨理智和纪录片的客观严肃看得天经地义了,不苟言笑的脸上总是充满使命感。如果说它们是娱乐节目,岂不是自掉身价形同儿戏,简直像受到了侮辱。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越是在高大庄严、底气十足的地界,“Discovery”所说的娱乐概念就越可能无人喝彩。可是现在呢? Discovery和美国国家地理并称为全球著名的两大科学媒体,在每天晚上在轻松和娱乐中让观众获得来自各行各业的知识,加上良好的经济运作让Discovery和美国国家地理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有用到节目的制作中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正当Discovery和美国国家地理的编导在异常宽松的环境下联合各行各业的权威专家商量选题的时候,中国的“Discovery和国家地理”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制作节目呢?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从去年5月开始拍摄发现圣旨金牌,历时8个月往返于北京 乌兰浩特 呼和浩特等地区制作了这三集135分钟的片子,包括专家费用 交通 住宿 餐饮 配音 机房租用 录音 灯光 劳务 总共才5万2千元(尽管这三部片子的摄像 撰稿 编辑都是我一个人,最后下来每一集我才能拿到不到1万元钱的经费,这还是没有扣除20%的个人所得税的数字)可以想象这一点钱在北京是很难生存的。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探索发现全体编导的坚持,才有了中国的“Discovery和国家地理”,如今我们全体探索发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仍然拥挤在某部队的一栋老楼的第三层,大家中午一起在一张大桌上吃饭(我们开会的桌子)晚上一起在机房熬夜做节目,我们是一群有热血的年轻人,为了理想放弃了很多很多,我们已经走得很难很难了,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Sting老师的观点我早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就了解到了,我父亲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是搞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研究的,就这个问题我和他讨论过多次,但是考虑到学术界和考古界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所以没有在节目里说出来,只是在节目最后留下了众多的线索让大家有一些想象的空间,比如两者雕刻痕迹的一致 同类金牌同样位置也出现了简化的号字等等 没有想到这样一来让各位老师误解了,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节目中注意到的,希望各位老师继续支持我们的探索发现节目。我在这里先谢谢了!希望以后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共同吧我们中国自己的“Discovery和国家地理”做大!做好!做强!
我的联系方式:kaifeng_wk@yahoo.com.cn
QQ:361694950
补充一点 悬念的设置 戏剧化的事件 人物的冲突 命运的曲折这些观点不是我们提出来的,早在几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前莎士比亚 奇区柯克 艾森斯坦…… 已经无数遍的提及,我们只不过是用得过于拙劣,如果没有悬念恐怕就没有人会“坚持”看到第三集,而第三集的高收视率正式电视说需要的。各位老师你们可知道“超级女生”的节目投入是1千5百万,广告收入是数个亿元,而一向严谨的科教节目却挣扎在生死线上,探索发现给编导的全部经费只有区区一万余元,能比吗?不是耸人听闻再没有收视率,恐怕大家以后就看不到探索发现了,就像现在电影院里再也不可能看到科教片一样!

  
dsdzam : 最讨厌“超级女生”这种节目,如果大部分年轻人都爱看这种低层次的节目,我看中国就要完蛋了。   
sting :
  凯风你好!首先感谢你关注这个帖子并这么快地回复。其次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全盘否定《发现圣旨金牌》的意思。我能将三集从头至尾看完,就已经表明了这一点。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1、不喜欢片中部分地方略显勉强的悬念设置。2、全篇一直没有解答的所谓谜团其实并不神秘。就第二点而言,你在回帖中已经给出了解释,我们可以暂时接受这个解释。我的想法是,虽然没有定论,但完全可以把可选择的解答提供给观众,而不是在节目结束时还留着这关子。事实上,“探索·发现”很多节目不都是这么处理的吗?让不同观点的学者在镜头前阐述他们的解释,也许可以使片子更为饱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留下遗憾。这个看法仅供你参考。

  你在回帖中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也了解国内一些年轻电视人拍摄纪录片的艰辛。我个人以为,在目前市场化的需求下,拍摄此类电视片当然要兼顾到娱乐性,但不宜把它拔高到不适当的地步,不能为娱乐而娱乐,因为它们的本质仍不是娱乐节目(狭义理解哦)。严谨性、科学性仍然是第一位的。当然,如何以灵活的形式来展现严谨的内容,这就是你们编导值得好好琢磨的课题。

  说实话,我这个帖子也就是娱乐一下,大家呵呵一乐。没想到网络真是。。。。。。  
  
  祝你今后能拍出更多更精彩的片子! 也补充一点,呵呵,原帖里忘了提一下。如果过度关注悬念的设置,太用力了,恐怕会在细节方面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软伤”:) 例如,节目讲述到某研究所负责人拿出原有的银质圣旨牌照片和金牌照片比较时,惊讶地发现银牌套环上竟然也刻有类似的一行汉字(仅凭记忆,大意如此),这段情节以及解说词会让观众以为银牌上的汉字以前没有被发现过。事实如此吗?呵呵。我印象里,在银牌被发现后,上面刻写的汉字就已经被提到了。这是好些年前的资料了。如此清楚的刻字,在收藏者(研究者)手中好几年了还没发现,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凯风 :sting 非常感谢你的意见,我也会在以后的节目中注意到这些问题。其实《发现圣旨金牌》也是探索发现在这段时间做的一种新尝试,尝试用更加娱乐的方式做科教片。在节目中尽量避免用到生涩的专业术语,减少大量历史和背景的分析,为的只是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整个金牌的发现过程中来,用金牌曲折的发现过程和人物的命运吸引观众。作为探索发现的编导,我非常希望探索发现在台里的收视率能升高,更希望节目在争取到更多观众的同时又能让受众在轻松和娱乐中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
祝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sting :呵呵,网络发言较为恣肆随意,尚请海涵。你们在努力,也要相信观众能看到你们的进步。愿探索与发现栏目越办越好。   
凯风 : 13楼里所说的那段背景是这样的:我采访时反复询问内大的有关专家张字九十六号的意思,他们同样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当天内大的几个专家为了找出确切的历史实物,证明元代历史上确有物勒工铭的情况,翻阅大量资料,结果在内部网上找到了某历史研究所这张银质镏金圣旨牌的图片。当时他们也是第一次发现镏金圣旨牌的同样位子有类似刻字。说明一下发现这件事的人不是某历史研究所的负责人而是内大博物馆的馆长。  
sting :收藏该件银质鎏金圣旨牌的人真的是第一次发现刻字吗?实在难以想象啊……   
woi55 :凯风编导你辛苦了!万事开头难。BBC、NG、PBS都是老牌子,它们制作科教纪录片也不是一朝一夕,功力自然炉火纯青。咱们CCTV有这个频道、这类节目,俺早已额手称庆!至少CCTV-10是本土电视频道中,除了体育节目之外,俺个人看得最多的电视频道了。近期的《郑和下西洋》、《故宫》等等,手法和技术的进步也令俺十分欣喜。请你们相信: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另外俺提点具体意见。sting兄所言《探索·发现》的那种“故弄玄虚”的感觉,俺也一直有。比如背景音乐的选择,尤其是有时候一段片头穿插着反复放好几遍(就是最近《人血馒头》用的那种手法),配的台词还全是一连串问句,有点“审美疲劳”。如果是为了加深印象和吸引观众注意力,建议可以做短一点,或者重放的次数少一点,以免打断节目的连贯性。

祝节目收视率越来越高!经费越来越充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节目!   
长歌-废墟 : 凯风编导:就探索节目本身,我是很喜欢看的,但是我感觉节目播放时间上有点偏了,比如我上学时都是晚上11:30看的(我这收不到cctv-10),每次都冒着被同宿舍的臭骂的危险.虽然我知道播放时间问题不是你们能解决的,但我想提醒你们这一点.至于比discovery什么比,其实猜都能猜出经费上肯定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为了中国的文化事业,请你们坚持下去.   
普通访客 : 碰巧看了这一期的节目,也来凑个热闹。

首先多谢Sting楼主能将余留的尾巴给补上,也算是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如果不是有知识更为广博的人给予指点,恐怕这个问号一直都没办法解开了。

其次,也感谢凯风编导等节目制作人员“科教节目娱乐化”的尝试与努力。虽然我不是每期必看(因为播出时间的关系),但也算得是“准铁杆粉丝”了。看了这么多期节目,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这个节目过分拘泥于“吊胃口”的风格。吸引观众的眼球是不假,但如果每次都能猜出“意料之外”的情况,那就变成“预料之中”了,而且还可能冒着“侮辱智慧”的风险。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属于继续努力提高的范围了。还请你们继续努力!

网络真是有趣的地方。观众和编导居然在荧屏之外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可以弥补节目当中的一些缺憾,姑且算是“续集”吧。   
cheming : 真难想像,凯风兄是如何找到这里并看到sting的帖子的呢?谜团阿!  
枫子轩 : Quote:
引用第1楼Gossudar于2006-02-18 12:34发表的“”: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39114之第2楼

Dasha还说,《现代汉语词典》中“树阴”、“树荫”并存,乃这些“语委”的同志们不太了解古代汉语的假借吧。



這個如同當年春晚首次開通電話互動一樣

老百姓喜歡參與而已

無他

想起最近nba all star

裏麵的人或許不是最好的

但卻是最有人氣的

人氣纔是硬道理啊

再多嘴一句

加拿大的選舉

結果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 everyone has the chance to vote"

中國嘛,一直以來........

呵呵,打住  
  浙江朱刚 :电视上看了《发现圣旨金牌》,网上来搜索金牌的图片没找到,居然进到这里来了。看了楼主的文章很是赞同。所谓的“未解之谜”sting先生已经解释得很好,是很多人未了解汉字简化的历史的缘故。我收藏各类烟标,也常常因为鉴定标的真假问题涉及到汉字简化字、繁体字和左右书写顺序等问题,一些解放前的烟标(香烟包装纸)由于出现个别简化字或者书写顺序从左到右,而被很多人认为是人为制作的假标。其实是不了解汉字简体字历史所造成的知识点空缺.  
浙江朱刚 :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
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
”、“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
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
,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
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
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
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
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
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
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
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
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
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
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
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
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
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
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
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
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
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
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
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
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
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
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
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
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
,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
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
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
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陈彼得 :凯风把片子拍得这样精彩己难得了,希望我们的社会少些戾气和习难。多些宽容,很多事情自已去做时就知道什么叫众口难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54、哥庭根学派的简要记事谱
        长歌-废墟

哥庭根学派的简要记事谱
  哥庭根学派是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重要——或许是最重要的——数学、物理学派,在其存在的时期,大师辈出,是毫无疑问的世界数学与物理中心。写这篇东西就是为了向那些大师致敬。当然,大家从我的参考资料可以看出,我所拥有的资料是极端贫乏的,以致于即使像威廉·韦伯这样重要的人物我都不能得出一个恰当的评价。
  从历史上来说,我们所认为的哥庭根学派应该起于1807年高斯任哥庭根天文台台长,止于1933年希特勒上台——此时开始,哥庭根的数学与物理学家在几个月内纷纷被解职并大部分先后离开德国,哥庭根学派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但是为了完整期间,我将从1777年高斯出生开始,止于希尔伯特于1943年的逝世——此后,数学与物理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
一、  高斯—黎曼时代(1777年—1866年)
1.  1777年4月30日高斯生于德意志不伦瑞克,受洗名为:约翰·弗里德希·卡尔·高斯;
2.  1784年高斯进入他的第一所学校,三年后开始学习算术;
3.  1791年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接见高斯,并保证将继续使高斯受到教育;
4.  1792年2月高斯受资助进入不伦瑞克卡罗林学院学习,并开始对高等算术(数论)的研究,并掌握了牛顿、欧拉、拉格朗日等大师的著作;
5.  1795年高斯进入哥庭根大学学习,虽然没有决定是以数学或哲学(他在哲学上一样很杰出)为业,但已经发明了“最小二乘法”;
6.  1796年3月30日高斯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决定以数学为业而哲学则永远失去了高斯。同日,高斯开始他著名的科学日记(Notizen journai)。同年,高斯证明了非常重要的二次互反律——在一生中他一共给出了六种证明。
7.  1798年高斯完成杰作《算术研究》,同年10月高斯离开哥庭根大学;
8.  1799年高斯以《Demonstratio nova theorematis omnem functiomen algerbraicam rationalem intergram unius variabilis in factores reales primi vel secundi gradus revolvi posse》(其实是代数基本定理的第一个证明)获得了黑尔姆施泰特大学的博士学位。
9.  1801年谷神星被高斯制定的方法被重新发现,高斯几乎立即被承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同年《算术研究》正式出版。
10.  1805年斐迪南公爵被拿破仑打败,并于次年去世,高斯失去了保护人;
11.  1807年高斯成为哥庭根天文台台长,哥庭根学派的数学传统由此开始;
12.  1809年高斯发表第二篇杰作《天体沿圆锥截线绕日运动的理论》;
13.  1811年高斯完全弄懂了今天被称为解析函数论的理论,却没有发表,仅向Bessel(贝塞尔)吐露了此项发现;
14.  1812年高斯发表了超越几何级数的工作;
15.  1820—1830年高斯研究测地学、曲面理论、保角映射,此工作最终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
16.  1826年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出生;
17.  1830—1840年高斯研究数学物理学,包括电磁学,地磁学,以及基于牛顿定律的引力理论;
18.  1833年发明高斯发明电报,并与威廉·韦伯用它传递消息;
19.  1846年黎曼进入哥庭根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20.  1847年黎曼转学柏林就学于雅可比、狄利克雷等;
21.  1849年菲利克斯·克莱茵出生;
22.  1849年黎曼回到哥庭根大学学习哲学并向威廉·韦伯等学习了物理学;
23.  1851年黎曼博士论文《单复变函数一般理论的基础》完成,得到高斯的高度赞扬;
24.  1853年起黎曼集中精力思考数理物理学,同时完成了他的无公薪讲师论文《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这是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论文之一;
25.  1854年6月黎曼作了就职演讲;
26.  1855年2月23日高斯逝世,享年78岁;在1841—1855年期间高斯主要研究拓扑学和与单复变量函数联系的几何;同年狄利克雷从柏林到哥庭根接任高斯的职位;
27.  1856年黎曼完成阿贝尔函数的著作,并发表了超几何级数在微分方程中的运用的论文;
28.  1857年黎曼得到助理教授职位;
29.  1858年黎曼写出关于电动力学的论文,但似乎并不正确;
30.  1859年5月5日狄利克雷逝世,黎曼成为高斯的第二个继任者;
31.  1860年黎曼作出《关于热传导的一个问题》在其中他发展了二次微分方法,这是相对论的基础;
32.  1861年大卫·希尔伯特生于柯尼斯堡的韦劳;
33.  1865年闵可夫斯基出生;
34.  1866年黎曼逝世,享年39岁,哥庭根大学的数学与物理陷入短暂的停顿时期。

 哥庭根学派简要记事谱
二、克莱茵、希尔伯特与闵可夫斯基的时代
1、1872年克莱茵发表著名的埃尔兰根纲领,并成为埃尔兰根的正教授;
2、1872年希尔伯特进入预科学校本部学习,闵可夫斯基来到柯尼斯堡;
3、1880年希尔伯特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
4、1882年马克思·玻恩(M·Born)生于布雷斯劳;
5、1883年春闵可夫斯基获得巴黎科学院大奖;
6、 1884年春赫维茨从哥庭根来到柯尼斯堡任副教授,他将对希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产生重大影响;1884年12月11日希尔伯特在柯尼斯堡成为哲学博士;
7、1885年夏闵可夫斯基在柯尼斯堡成为哲学博士,并开始服兵役;
8、1885年希尔伯特在莱比锡见到克莱茵,此时克莱茵已经接受哥庭根的邀请,即将到哥庭根上任;
9、1886年希尔伯特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无公薪讲师,同年底接受克莱茵的建议去巴黎学习;
10、1888年1月28日理查德·库朗(R·Courant)卢布林尼茨(当时属于德国),同年希尔伯特见到保罗·果尔丹,熟悉了“不变量理论”,1888年9月6日希尔伯特解决了“果尔丹问题”——这是希尔伯特的第一篇名著;
11、1892年赫维茨去苏黎世瑞士联邦技术学院任正教授,希尔伯特继任其在柯尼斯堡的副教授职位;闵可夫斯基在波恩成为副教授,研究数论;此前,他已经在赫兹(H·Hertz)手下接受了严格的物理训练,熟悉了麦克斯伟的电磁理论;
12、1894年林德曼离开柯尼斯堡,希尔伯特继任其教授职位,并开始位德国数学会年会准备关于数论的发展现状报告;同年闵可夫斯基接任希尔伯特的职位;许瓦尔茨离开哥庭根去柏林(当年是他邀请克莱茵到哥庭根的),此后克莱茵实际掌握了哥庭根数学与物理职位的任免权,直到逝世他像神一样统治着哥庭根的数学与物理。同年12 月克莱茵邀请希尔伯特到哥庭根任教授;
13、1895年3月希尔伯特至哥庭根任教授,哥庭根数学学派进入全盛时期;闵可夫斯基继任希尔伯特在柯尼斯堡的职位;
14、1896年春闵可夫斯基接受ETH的职位,此后不久他就遇到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爱因斯坦;能确定的是沃尔夫·能斯特此时已经在哥庭根担任物理学和化学教授;而索末菲则成为希尔伯特最早的学生之一和克莱茵的第一任助教;
15、1897年4月10日希尔伯特与闵可夫斯基合作的数论报告完成,这几乎是高斯完成《算术研究》以来最重要的数论著作;
16、1898年希尔伯特开始了关于几何基础的研究,这将是他最负盛名的内容;
17、1899年《几何基础》出版,同时希尔伯特完成了对狄利克雷原理的第一个证明,并接到了在第二次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作一个主要发言的邀请;
18、1900年8月5日数学家大会召开,希尔伯特作了著名的“二十三个问题”的讲演;
19、1901年马克思·玻恩进入布雷斯劳大学学习,尽管不确定将来但他很快被数学、物理吸引;
20、1902年希尔伯特利用接到柏林的邀请的机会,在哥庭根建立了一个新的数学教授席位,他邀请闵可夫斯基担任;同年闵可夫斯基来到哥庭根任教授;能斯特在哥庭根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物理化学实验室,哥庭根学派进入顶峰时期;
21、1902—1903年希尔伯特开始研究积分方程,大概在同一时期史瓦西被任命位哥庭根教授。希尔伯特的工作后来引发了“希尔伯特空间”的理论;1903年赫尔曼·外尔(H·Weyl)来到哥庭根学习;
22、1904年马克思·玻恩从布雷斯劳来到哥庭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与希尔伯特有了私人接触——为希尔伯特做私人助教——同时他与闵可夫斯基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当时的哥庭根有四个数学教授席位,即:克莱茵、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分别持有一个;第四个为Carl·Runge(卡尔·龙格)持有的1904年设立的应用数学教授席位。有两个物理教授席位,里克特持有的实验物理教席和伏格特(光谱学家)持有的理论物理教席。
***************************************
23、1905年库朗进入布雷斯劳大学学习;闵可夫斯基开始研究电动力学并得知了狭义相对论。希尔伯特开始建立“希尔伯特空间”理论,马克思·玻恩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物理;
24、1906年玻恩通过考试成为了哲学博士;
25、1907年玻恩离开哥庭根并去剑桥进修;库朗来到哥庭根并获准参加希尔伯特的讨论班;
26、1908年闵可夫斯基在科隆举行的德国科学家和医生协会年会上做了题为“空间和时间”德演讲,这是对狭义相对论的巨大贡献,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广义相对论开辟了道路;希尔伯特证明了著名的的华林问题;库朗成为希尔伯特的助教[1];玻恩应闵科夫斯基之请回到哥庭根研究电动力学与狭义相对论;
27、1909年1月12日闵可夫斯基死于阑尾炎,享年45岁;著名数论学家朗道(E·Landau)(注意不要与著名物理学家,苏联物理学派的开创者混淆)继任其职位;同年夏天玻恩被任命为哥庭根的讲师。
  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学派,是他们造就了人类今日的文明。也纪念我的小狗——宝宝,在它陪伴我的十年里,它给了我无数的快乐,我十分十分想念它。
注[1]:这是根据库朗的传记《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中得到的信息,但是据马克思·玻恩的自传,直到1909年初,希尔伯特的的助教仍然是海林格。
注[2]:由于资料的缺乏,再加上剩下二十年时间的情况十分复杂,所以我只能把这东西整理到此为止,更后面的情况我会另外写东西说明。
参考文献:
[1]《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E·T·贝尔著,徐源译 宋蜀碧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康斯坦丝·瑞德著,袁向东 李文林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3]《我的一生——马克思·玻恩自述》马克思·玻恩著,陆浩 蒋效东 杨鸿宾译,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11月第1版:由于翻译较早,虽然美妙但是读起来很容易弄错东西,对这段历史熟悉程度不够的请慎重鉴别其中人物;
[4]《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康斯坦丝·瑞德著,胡复 杨懿梅 赵慧琪译,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7月第1版。


2006年4月2日完成
2006年4月4日修改

Gossudar : 喜欢这样的文本,读后可以高屋建瓴。
补充说明,G鰐tingen,德汉词典、商务《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型本)作“格廷根”,大陆哲学译文、新闻报道作“哥廷根”。  
长歌-废墟 :Da兄说的极是,以前我刚接触这方面的内容时总弄不清这是不是一个地方^_^,即使我引用的几本资料翻译名都五花八门的,但是好歹只是个地名,我写上这么多名家大师,大概谁都不会误会是别的什么地方,所以就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很多译名中选了个自己喜欢的^_^,“哥”字让我想起“哥特式建筑”等一些艺术——我向来都认为好的数学也是艺术,而“庭”则让我觉得有种“闲庭信步”的感觉,可以想象当年大师在推动数学、物理发展时的挥洒自如^_^.至于“高屋建瓴”什么的Da兄就不要开我玩笑了,若兄有关于这个学派历史的德文原著给我一本,就感激不尽了^_^.   
Gossudar :Dasha手中光盘基本属于科学术语、百科词典类,长歌兄可需要?如果不急,近日整理完超星的辞书,dasha去电驴的德语论坛给兄打探一下。   
天人合一:呵,da兄的工作真细致。   
Gossudar :哪里,是前段时间下载了许多没有封面、版权诸页的清晰版,准备替换以前的快速版。Dasha跟韦爵爷在扬州城似的,给自己都弄懵了,真怕弄出个“民族问题”   
长歌-废墟 : 百科辞典类我可万万不敢看德语的,要是关于这段历史的书,因为我比较熟悉所以我借着词典还看看马马虎虎。我不急,兄帮我留意一下就可以了。先行感谢。哈,我终于完成第二部分了,剩下的部分过于复杂,我资料不够,所以只能有机会再说了  
gjqdzzh :哥廷根市(G鰐tingen)位于德国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邦东南,大约是在汉堡南方300公里处之处。由于它几乎位于德国的地理中心点上,又座落于德国南北交通动脉上,因此交通四通八达,全德国各地来此都相当方便。本市人口约十二万余人,其中学生就占了大约四分之一,是个宁静优美的大学城。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at G鰐tingen),设立于1737年,作为德国启蒙时代新设大学的代表之一,本校设立伊始即首开当时风气之先,强调教学与研究合一,以及学术自由,因此学风鼎盛,在世界上关于数学、化学、物理与医学等领域里都占有重要地位,至今曾「出产」过43个诺贝尔奖得主,当前更有超过3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执教或研究。另外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在本市与近郊设有高达五个之多的研究所。

  但是除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之外,本校的法学院在德国同样享有盛名。本校设校宗旨之一,即在于培养「具有开明国家思想的法律人」。本此理念,创校之初即设立法学院,而为创校四大学院之一。数百年来曾有多位重要教授在此执教。信手拈来,例如被誉为「国家法之父」的Johann Stephan Pütter(1725-1807);作为「历史法学派」开路先锋的Gustav Hugo(1764-1844)与Karl Friedrich Eichhorn(1781-1854);先是「概念法学派」大将,后来成为「目的法学派」创始人,主张「目的是一切法律的创造者」的Rudolph von Jhering(1818-1892),他又着有「为权利而奋斗」,主张「在奋斗中发现自已的权利」;享有「保险学之父」美誉的Victor Ehrenberg(1851-1929);全德国第一位开设劳工法课程的Paul Oertmann(1865-1938);秉持日耳曼传统精神来发展商法的Julius von Gierke(1875-1960);在威玛共和时代提出「集成理论」的Rudolf Smend(1882-1975);第一位将平等原则理解为「恣意禁止」的Gerhard Leibholz(1901-1982),此见解在今日的宪法学说与审判实务中仍然居于核心地位;不断从不同角度冲击刑法通说体系的目的行为理论大师Hans Welzel(1904-1977);以及甫退休的德国当代重要的法理论学大师Ralf Dreier(1931-)(德国现在最重要的法哲学与法理论学家之一Robert Alexy即为其高足)等重要教授,都曾在本校贡献心力。

  此外,提到法学院,就一定要提及在1837年间为了抗议国王毁宪,即使被国家删除教授职务亦在所不惜的「哥廷根七贤(G鰐tinger Sieben)」,这是德国宪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现在法学院即座落于以此命名的「哥廷根七贤广场(Platz der G鰐tinger Sieben)」旁。最后不能遗漏的是,拥有超过五百万册的藏书,是全德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的本校图书馆就座落在法学院旁,法学院师生举步即达。在搜集资料方面,享有最大的便利。   
[quote] Gossudar:给长歌一点儿理科书籍:
A
Ab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in G鰐tingen, Mathematisch-Physikalische Klasse, 1894 - 1939, Rechteinhaber:
Acta Facultatis Re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Comenianae, 1956 - 1980, Rechteinhaber:
Acta mathematica Universitatis Comenianae, 1980 - 1991, Rechteinhaber:
Aequationes mathematicae, 1968 - 1997, Rechteinhaber: Birkh鋟ser
Anzeiger der Bibliothekwissenschaft, 1846 - 1850, Rechteinhaber:
Anzeiger für Bibliographie und Bibliothekwissenschaft, 1851 - 1856, Rechteinhaber:
Anzeiger für Literatur der Bibliothekwissenschaft, 1841 - 1845, Rechteinhaber:
Archiv für mathematische Logik und Grundlagenforschung, 1950/52 - 1987, Rechteinhaber:
Archiv für 鰂fentliches Recht, 1886 - 1913, Rechteinhaber: MohrSiebeck
Archivum mathematicum, 1965 - 1991, Rechteinhaber:
B
Beitr鋑e zur Algebra und Geometrie = Contributions to algebra and geometry, 1971 - 1992, Rechteinhaber: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s Mathématiciens et Physiciens de la RP de Serbie, Yougoslavie = Vesnik Dru&#353;tva Matematicara i Fizicara Narodne Republike Srbije, 1949 - 1963, Rechteinhaber:
C
Caecilia , 1824 - 1847, Rechteinhaber: Schott
Casopis pro pestování matematiky, 1951 - 1990, Rechteinhaber:
Casopis pro pestování matematiky a fysiky, 1872 - 1950, Rechteinhaber:
Commentarii mathematici Helvetici, 1929 - 1996, Rechteinhaber: Birkh鋟ser
Commentationes mathematicae Universitatis Carolinae CMUC, 1960 - 1990, Rechteinhaber:
Discrete & Computational Geometry, 1986 - 1995, Rechteinhaber: Springer
E
Elemente der Mathematikeine Zeitschrift der Schweizerischen Mathematischen Gesellschaft = Revue de mathématiques élémentaires = Rivista di matematica elementare, 1946 - 1996, Rechteinhaber:
Forum mathematicum, 1989 - 1997, Rechteinhaber:
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1991 - 1996, Rechteinhaber: Birkh鋟ser
I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1966 - 1996, Rechteinhaber: Springer
Jahrbücher für Kunstwissenschaft, 1868 - 1873, Rechteinhaber: Deutscher Kunstverlag
Jahresbericht der Deutschen Mathematiker-Vereinigung, 1890/91 - 1980, Rechteinhaber:
Journal für die reine und angewandte Mathematik, 1826 - 1997, Rechteinhaber:
Journal of Algebraic Combinatorics, 1992 - 2004, Rechteinhaber: Springer
M
Manuscripta mathematica, 1969 - 1998, Rechteinhaber: Springer
Matematicki vesnik = Bulletin mathématique, 1964 - 1995, Rechteinhaber:
Mathematica bohemicacasopis pro pestování matematiky /, 1991 - 1994, Rechteinhaber:
Mathematica Scandinavica, 1953 - 1998, Rechteinhaber:
Mathematische Annalen, 1869 - 1996, Rechteinhaber: Springer
Mathematische Zeitschrift, 1918 - 1996, Rechteinhaber:
Mémoires de l&#39;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s Lettres et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 1777 - 1895-1897, Rechteinhaber:
MetrikaZeitschrift für theoretische und angewandte Statistik, 1958 - 1998, Rechteinhaber:
Monatsberichte über die 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ür Erdkunde zu Berlin, 1840 - 1853, Rechteinhaber: Gesellschaft für Erdkunde zu Berlin
Monatshefte der kunstwissenschaftlichen Literatur, 1905 - 1907, Rechteinhaber: Deutscher Kunstverlag
Monatshefte für Mathematik, 1948 - 1998, Rechteinhaber:
N
Nachrichten von der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zu G鰐tingen, Mathematisch-Physikalische Klasse, 1895 - 1933, Rechteinhaber:
Nachrichten von der K鰊igl.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und der Georg-Augusts-Universit鋞 zu G鰐tingenaus dem Jahre .., 1865 - 1893, Rechteinhaber:
Naturwissenschaftliche Rundschau, 1886 - 1904, Rechteinhaber:
Neuer Anzeiger für Bibliographie und Bibliothekwissenschaft, 1856 - 1886, Rechteinhaber:
Nouveaux mémoires de l&#39;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et Belles-Lettres de Bruxelles, 1820 - 1845, Rechteinhaber:
Numerische Mathematik, 1959 - 1993/94, Rechteinhaber: Springer
Publications de l&#39;Institut Mathématique [Elektronische Ressource], 1947 - 1980, Rechteinhaber:
Revista colombiana de matematicas, 1967 - 1993, Rechteinhaber:
S
Semigroup forum, 1970 - 1997, Rechteinhaber: Springer
Seminaire de Théorie des Nombres de Bordeaux, 1971/1972 - 1987-1988, Rechteinhaber:
Serapeum, 1840 - 1870, Rechteinhaber:
Süddeutsche Musik-Zeitung, 1852 - 1855, Rechteinhaber:
T
The journal of Fourie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Elektronische Ressource]], 1994/95 - 2001, Rechteinhaber: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Musikwissenschaft, 1885 - 1895, Rechteinhaber:
Zeitschrift für allgemeine Erdkunde, 1853 - 1865, Rechteinhaber: Gesellschaft für Erdkunde zu Berlin
Zeitschrift für deutsches Alterthum, 1842 - 1875, Rechteinhaber: Hirzel
Zeitschrift für neufranz鰏ische Sprache und Literatur, 1879 - 1888, Rechteinhaber: Steiner
Zeitschrift für Social- und Wirthschaftsgeschichte, 1893 - 1900, Rechteinhaber:
Zentralblatt für Mathematik und ihre Grenzgebiete, 1931 - 1978, Rechteinhaber: Springer

原始URL:
http://www.digizeitschriften.de/ ... eitschriftentiteln/

Die Wunschbücher
Die folgenden DigiWunschbücher sind bisher in Auftrag gegeben und fertiggestellt worden. 躡er den Namen der Werke kommen Sie zu den Digitalisaten:
Bisher 209 Wunschbücher online.

Abhandlung von denen Advocatis und denen in R鰉ischen Rechten und Reichsgesetzen und Tribunals- Canzley- und Hofgerichtsordnungen verbotenen Pactis der Advocaten mit ihrer Parthey

Autor:
Christian Ulrich Grupen

Acten-m溥ige und Umst鋘dliche Relation von denen Vampiren oder Menschen-Saugern, Welche sich in diesem und vorigen Jahren, im K鰊igreich Servien herfürgethan

Autor:
W. S. G. E.

Algernon Sidneys Betrachtungen über die Regierungsformen

Autor:
Algernon Sidney, Christian Daniel Ehrhard

Algernon Sidneys Betrachtungen über die Regierungsformen - Erster Band


Algernon Sidneys Betrachtungen über die Regierungsformen - Zweyter Band


Als die Doppelte Hohe Verm鋒lung zwischen Sr. K鰊igl. Hoheit dem Durchleuchtigsten Fürsten und Herrn Herrn Friderich Cron-Printzen in Preussen und Chur-Prinzen zu Brandenburg, und der Durchleuchtigsten Fürstin

Autor:
Johannes Andreas Evenius, Friedrich, Elisabeth Christine, Karl, Philippine Charlotte

Alsatia periodi regum et imperatorum Habsburgicae, Luzelburgicae, Austriacae tandemque Gallicae diplomatica


Amalie Elisabeth, Landgr鋐in von Hessen

Autor:
Karl Wilhelm Justi, Amalie Elisabeth, L. Schnell

Amusemens des Eaux de Schwalbach, Oder Zeitvertreibe Bey den Wassern zu Schwalbach, Denen B鋎ern zu Wisbaden, und dem Schlangenbade

Autor:
David Fran鏾is Merveilleux, Pierre Joseph de LaPimpie Solignac

Andreae Alciati Ivrisconsvlti Mediol. Paradoxorum, ad Pratum, Lib. VI

Autor:
Andrea Alciati

Anleitung zur Analyse organischer K鰎per

Autor:
Justus Liebig

Anleitung zur F鋜bekunst, vorzüglich Tuch und andre aus Wolle gewebte Zeuge zu f鋜ben

Autor:
Carl Wilhelm Poerner

Annales Witichindi Monachi Corbeiensis, Familiae Benedictinae

Autor:
Widukindus, Reiner Reineck

Annotationes Gulielmi Budaei Parisiensis secretarii regii in quatuor et uginti Pandectarum libros ad Ioannem Deganaiun Cancellarium Franciae

Autor:
Guillaume Budé

Antiquitates Kerstlingerodanae, Oder Alte Kerstlinger鰀ische Denckwürdigkeiten ...

Autor:
Johann Wilhelm Heise

April, May, Juny.


Archiv des Klosters Mariensee


Archiv des Stifts Loccum


Aus dem Leben

Autor:
Luise Büchner

Aus den Memoiren eines russischen Dekabristen

Autor:
Andreas Rosen

Beitr鋑e zur Theorie der Maxima und Minima der einfachen Integrale

Autor:
Adolph Mayer

Beschreibung von Arabien

Autor:
Carsten Niebuhr

Beschreibung von der Kunst der Schifffahrt ... Zum andernmahl auffgeleget und mit einem Anhang vermehret, worin beschrieben wird der Anfang und Fortgang der Schifffahrt ...

Autor:
Peter Horst

Betrachtung der Kometen als Sterne in früher Gestaltungszeit

Autor:
Ferdinand August Max Franz Ritgen

Briefe geschrieben auf einer Reise durch die Schweiz im Jahr 1810

Autor:
Johann Friedrich Benzenberg

Briefe geschrieben auf einer Reise durch die Schweiz im Jahr 1810 - Bd. 1


Briefe über Homer und Hesiodus, vorzüglich über die Theogonie

Autor:
Gottfried Hermann, Friedrich Creuzer

Briefe, geschrieben auf einer Reise nach Paris


Briefe, geschrieben auf einer Reise nach Paris

Autor:
Johann Friedrich Benzenberg

Bundes-Reform, deutsches Parlament und Bundesgericht.

Autor:
Heinrich Zoepfl

Calenberger Urkundenbuch

Autor:
Wilhelm Hodenberg

Caspar Ursinus Velius, der Hofhistoriograph Ferdinands I. und Erzieher Maximilian II.

Autor:
Gustav Bauch, Caspar Ursinus Velius

Casparis Vrsini Velii E Germanis Slesii Poematvm Libri Qvinqve

Autor:
Caspar Ursinus Velius, Hermann Busche

Chemische Probleme der Gegenwart

Autor:
Victor Meyer

Clausensturm

Autor:
Jacob Vogel

Clausensturm

Autor:
Jacob Vogel

Coleccion de lo perteneciente al ramo de la rubia ó granza en Espa馻...

Autor:
Juan Pablo Canals y Martí

Confession und Union

Autor:
Ludwig Sch鯾erlein

Constrvctio Lentivm Obiectivarvm Ex Dvplici Vitro quae neque confusionem a figura sphaerica oriundam, neque dispersionem colorum pariant ...

Autor:
Leonhard Euler

Curieuse und sehr wunderbare Relation, von denen sich neuer Dingen in Servien erzeigenden Blut-Saugern oder Vampyrs, aus authentischen Nachrichten mitgetheilet, und mit Historischen und Philosophischen Reflexio

Autor:
W. S. G. E.

Das Bad am Samstag Abend.


Das Ende Danielis, Bey dem Leichbeg鋘gnisz Des ... Samueln von Winterfelden ... Jn der Thumbkirchen zu C鰈ln an der Spree ... am 28

Autor:
Johannes Bergius, Samuel Winterfeld

Das Geschlecht von der Schulenburg

Autor:
Johann Friedrich Danneil

Das Geschlecht von der Schulenburg - [Tafelbd]


Das Hirn des Negers mit dem des Europ鋏rs und Orang-Outangs verglichen

Autor:
Friedrich Tiedemann

Das Leben


Das Pusterohr.


Das Wesen des christlichen Gottesdienstes

Autor:
Ludwig Sch鯾erlein

Das private Wissen des Richters

Autor:
Volker Lipp

De poenulo Plautina

Autor:
Karl Schueth, Albertus Zacher, Dodo Silomon, Jakob Schumacher

Denkwürdigkeiten aus meinem Leben und aus meiner Zeit

Autor:
Johann Gottfried Pahl, Wilhelm Matthaeus Pahl

Der Christliche Ritter, aus dem Sechsten Capitel der Epistel Sanct Pauli zu den Ephesern

Autor:
Friedrich Dedekind

Der H鰈lische Proteus

Autor:
Erasmus Francisci, Cornelius Nicolaus Schurtz

Der Kampf um&#39;s Recht

Autor:
Rudolf Jhering

Der Schutz der Christen im Orient

Autor:
Emil Wittgenstein

Der Teutsch-Singende David

Autor:
Georg Heinrich Lang

Der l鋘gst gewünschte und versprochene Chymisch-Philosophische Probier-Stein, Auf welchem so wohl die Schrifften der wahren Adeptorum als auch der betrügerischen Sophisten seyn probiret worden ...

Autor:
Hermann Fictuld

Der medicinische Blutegel

Autor:
Karl A. F. Otto

Der sowohl Menschen und Viehe grausamen Thiere sch鋎lichen Ungeziefers und verderblichen Gewürmer g鋘tzliche Ausrottung oder vielmehr ausführliche Unterweisung, wie allerley Thiere wie W鰈ffe ..., Füchse ..., H

Autor:
Abraham Friedrich Krafft

Deutliche englische Sprachlehre oder Grammatik

Autor:
Friedrich Ludwig Anton Pistorius

Deutlicher und gründlicher Unterricht von der Nutrition, wie auch Wachsthum, und Sterben der Menschen

Autor:
Otto Justus Wreeden

Die Bosheit des Satans

Autor:
Johann Arndt

Die Familie von Ahlefeldt


Die Greifswalder Sammlung Vitae Pomeranorum

Autor:
Edmund Lange

Die Heilung des Stotterns durch eine neue chirurgische Operation

Autor:
Johann Friedrich Dieffenbach

Die Holzbearbeitungsmaschinen für Tischler, Bildhauer, Zimmerleute, Wagenfabrikanten und Stellmacher, Dampfschneidereien und Fr鋝eanstalten, Goldleistenfabrikanten etc.

Autor:
August Graef, Carl Hettwig

Die Seen, Moore und Flussl鋟fe Mecklenburgs

Autor:
Eugen Geinitz

Die Systeme der magnetischen Curven, Isogonen und Isodynamen nebst anderweitigen empirischen Forschungen über die magnetisch polaren Kr鋐te

Autor:
Johann Ernst Herger, Adolf Erman

Die S鋍hsische Stadt-Pfarrern zu Hermannstadt

Autor:
Johann Seivert

Die Vagabundenfrage

Autor:
Hermann Stursberg

Die Vagabundenfrage

Autor:
Karl Braun

Die Wandlungen der deutschen Reichsverfassung

Autor:
Paul Laband

Die Ziele der physikalischen Chemie

Autor:
Walther Nernst

Die erste deutsche Frauen-Conferenz in Leipzig

Autor:
P. A. Korn

Die evangelischen Salzburger und Zillerthaler

Autor:
Friedrich Wilhelm Bodemann

Die heilige Dreieinigkeit Gottes

Autor:
Ludwig Sch鯾erlein

Die jüdische Apokalyptik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Autor:
Adolf Hilgenfeld

Die schleswig-holsteinische Ritterschaft

Autor:
Louis Ahlefeldt, Wulf August Rumohr Drüllt

Dissertatio Cvrioso-Medica, De Nostalgia, Vvlgo

Autor:
Johann Jacob Harder, Johann Hofer

Dissertatio Inauguralis Medica de prolapsu inversorum intestinorum ex praeternaturali ano icone illustrato

Autor:
Karl Georg Ludwig Schottin

Dissertatio historica de origine septem castrensium Transilvaniae Germanorum

Autor:
Fabian T鰎ner, Andreas Heldmann

Dissertationem Solemnem De Lavro Pro Obtinenda Doctrinae Salutaris Lavrea ... Defendet Mich. Gottlieb Agnethler Eqves Transilvanvs Philos. Magister

Autor:
Michael Gottlieb Agnethler, Michael Czeckelius De Rosenfeld, ... Gründler

Dreij鋒rige Wanderungen in den Nord-Provinzen von China

Autor:
Robert Fortune, Ernst August Wilhelm Himly

Dyas oder die Zechsteinformation und das Rothliegende

Autor:
Hanns Bruno Geinitz

Ehren-Ged鋍htn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55、中译四卷《法国文化史》
        gidiok

法国一直是非常吸引人的国家,尤其是巴黎,不只是流行之都,也是西方思想之都,二十世纪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是法国人,而且居住在巴黎。在史学方面,年鉴学派当然曾领一时风潮,虽然现在声势不如前,可是从第三代、第四代学者以来,年鉴学者不断反省自己的史学研究,与其他地区的学者既竞争也学习,论题或方法都能推陈出新,仍是很有活力的学派。那么,看到法国史家写的《法国文化史》怎能不心动呢?

Rioux, Jean-Pierre. and Jean-Fran鏾is Sirinelli. 主编,杨剑等译,《法国文化史(四卷)》(上海,华东师大,2006,07)

这部书从中世纪写到二十世纪,第一卷是中世纪,第二卷是文艺复兴到启蒙前夜,第三卷是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第四卷是大众时代:二十世纪,共有九位作者,看来都是本行的杰出学者。这部书的特色是有很多彩图,可以帮忙读者理解内文,印刷也不赖,图印得不错。我觉得对于搞研究的人而言,每册书后都有人名地名索引和参考书目是最棒的,以前有许多翻译的学术书都把这两部分省略,有的甚至把注释也去掉,真要命。

我对这部书的兴趣一来是想多了解法国史,看看法国之所以为法国的过程是怎么进展的;二来,因为是法国史家所著,也就想看看他们的文化史研究有哪些题材,用了哪些方法?来想想能不能给我一些史学刺激。

我不通法文,只能硬著头皮读中译本了,也无从判断译文的好坏。

woi55 : 这书俺见一次“心动”一次,奈何书店不让开封(现在很多书都包个封塑,无法试阅,真是令人郁闷),回回都忍了。见楼主这么说,下次见了大概可以出手了,呵呵。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1楼woi55于2007-01-05 21:18发表的“”:
这书俺见一次“心动”一次,奈何书店不让开封(现在很多书都包个封塑,无法试阅,真是令人郁闷),回回都忍了。见楼主这么说,下次见了大概可以出手了,呵呵。
让gidiok兄将“书后的人名地名索引”扫描一、两页,传上来看看就知道译者对书中内容的专业程度啦。

Quote:

第一卷 中世纪 米歇尔#8226索托 让-帕特里斯#8226布代 阿尼达#8226盖鲁-雅拉贝著,杨剑译
第二卷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前夜 阿兰#8226克鲁瓦 让#8226凯尼亚著,傅绍梅 钱林森译
第三卷 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 安东尼#8226德#8226巴克 弗朗索瓦斯#8226梅洛尼奥著,朱静 许光华译 李棣华校
第四卷 大众时代:二十世纪 让—皮埃尔#8226里乌 让-弗朗索瓦#8226西里内利著,吴模信 潘丽珍译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16990
原书虽然出自多人手笔,但译者多人,依目前的情况看,汉译本是不可能前后一贯的。
华东师大已经出版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书籍,比如刘小枫挂名的若干丛书。
沪版书近年来向以高定价惊人,此书“定价:248 元,当当钻石vip价:195.90 元”,恐怕更增加了不值得购买的因素。
Dasha去年在此先扬后抑的上海三联版《宫廷文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aπολλωv :da兄开一专贴,闲时,专门鉴定书籍成色,如何?   
yuntop :谢谢gidiok兄推荐,看着书名很吸引人,这书一定要买~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3楼aπολλωv于2007-01-05 22:53发表的“”:
da兄开一专贴,闲时,专门鉴定书籍成色,如何
禀船长,Dasha又不是判官,既没有资格、又没有义务、更无权威去左右劣质译本的出版与阅读
只不过在聊发一己之感慨吧。比如,Dasha不喜吴景略的音声(吴文光似优于乃父),但并不影响他人对吴门的景仰  

船长可曾下载完毕,网络的汪洋上,船长不用舰队而用舢板,Dasha要发飙啦。
今日窃得超星一书,SS号“11616293”,至少去年11月30日-12月30日读秀没有试读: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850A0BDD5FD15BD.htm
Dasha当时购得纸本阅读后的评语如下:

Quote:
余志刚译。等待电子化,嘿嘿,正在听CD。专业、严谨的好译本,尽管某些术语尚有商榷,尽管印刷错误极多。尤其在当下,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其中内容去请教神父。2CD的内容超值。Jeremy Yudkin(书中错印为Jemery)则更让人叹服。原书《Music in Medieval Europe》,见:
http://www.amazon.com/Music-Medi ... dkin/dp/0136081924/
Dasha,20061130
曾有人叫嚣“精通六国外语为谣传”,此Yudkin氏则至少拉丁、德、法、英、俄切换自如,且不带丝毫母语口音——不类日本人读米语、独语,舌头总要打架。
Dasha硬盘里有:
欧洲中世纪音乐 - CD - 1 (美)尤德金著 余志刚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nrg
欧洲中世纪音乐 - CD - 2 (美)尤德金著 余志刚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nrg

不知船长是否欲望。

说到这里,Dasha头脑中又浮现出一幅Book Of Hours (das Stundenbuch)的画面:一位虔诚的修士,物我两忘,埋头在纸上画一个字母……神圣书写、神圣歌唱……魏文之谓“不朽之盛事”也,当这一切沦落为“灌水”,满目暮色——偶像的黄昏,比如前天Dasha阅读Dasha此刻最后一位活着的曾经偶像——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已经泯然“夜宴”矣。

是为之记。
   
yuntop :如果是欧洲人精通多门外语,我是一点不觉得吃惊--和语言环境有关,有些一出生母语就有2、3门
(比方老爸德国人,老妈意大利人,出生在法国)。
而且拉丁语系中的法、意大利、西班牙语等,日尔曼语系中的荷兰语,英语等,都非常容易互相学,
我意大利的同学就告诉我,他一点法语不懂的时候,照样能把法语报纸的内容猜个大概。

文史类、工商类的同学尤其外语能力比较强,比方都说法国人英语讲不好,其实偶认识学法律的法国同学
英语都讲的很流利(虽然口音比较浓),而且大部分都懂得德语啊,意大利语之类别的第三、第四外语。   
醉乡常客 : 1、人家出国可以骑车n分钟~开车1、2天。

我等出国需要~~~~~~~~

2、我通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东北等地方言(不含部分俚语),还能听懂所有其他北方语系方言,可惜,咱这嘎嗒它不算外语~~~~~

可能有些外语就是千把年前的方言演化的吧。   
woi55 :川、湘、鄂、云、贵,都属于西南官话地区。你老哥到底还是只会一样,哈哈。   
gidiok :我看了各卷的引言(第四卷没有引言,怪),说真的,法国学者在写这部书时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也要求自我反省学科的问题,实在是有意思的书。当然,前提是中译文要能达意才行,我不知道译者对法文和法国史高不高明,但我知道他们的中文程度还得加强。   
woi55 : 3K党……跟da兄有啥关系?  
长歌-废墟 : 定价:248 元?啊,我不知道水平怎么样,不过这个钱肯定是很贵的 还有hooker兄的图片看上去好鬼气啊   
aπολλωv :回爱哭兄,da兄咋么会和3K党有关联 。

   
woi55 : 谢船长给俺长知识。俺就是不懂前面那幅是些什么人,才问。孤陋寡闻,不似dasha哥哥那般博闻,看不懂哑谜,见笑啊。呵呵。不过俺有收获,挺高兴。嘿嘿。   
adang181017 : 听了诸位的介绍,正好要从当当买一批书,看样子要花费血本来买这套书了  
aπολλωv :
码出一些和gidiok兄文章内容不符的字,很是抱歉。特奉上财富少许,希gidiok兄笑纳。再借个帖子说话,gidiok兄第二次见谅 。 爱哭兄,啥时候给俺们开开奇幻科幻文学的课........俺已等到蜘蛛网缠身啦...   
woi55 :俺说船长咋最近好上“讽喻”、“暗喻”了,原来是走上了“通往盘丝洞的小径”。
谁要讲SF和Fantacy?俺搬小板凳坐等!   
哲人王 : 嘿嘿,V大概在这里最有资格对这套书说话,出版时辗转了好几个地方,编辑加工也费了很大力气,而译者呢,基本上都算法语学界还可以的同志,有闲钱的话,可以买一套,关于法国文化史,国内没有比它更深入全面的书。

有朋友说价格高,确实如此,但也是故意这样的啊,面向的是高端读者,要买的一定会买,不买的即使便宜也不买,不如在必买者那里一次把钱赚到。呵呵,商量定价的时候大家好像是这么说,具体不再透漏,V现在已经和这些没了关系。

一句话,尽管可能有些缺陷,在垃圾书的世界里已经算是不错,购书资金充裕可以买。   
Gossudar :嘿嘿,Dasha当然知道您的资格,但是,会法语不等于有“文化”吧。
最近怎么也玩上“失踪”了,MSN也不开。给Dasha复印的怎样啦。   
Gossudar :前日Dasha购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前言如下,痛心疾首(从“众所周知”开读吧):



是书出发的基点是好的,但看惯了英德、英汉对照的Dasha,扔想挑骨头,可惜,凤凰出版的网站上没有这套书:此书英汉对照的段落相差太远,许多时候汉语在后一页,恐怕是编辑不通英语,无力段落对应。第二,汉语并未达到所谓“修辞”,有如此志向,傻不知,其为何不取经取经的唐僧。
  
woi55 : 这套书选得挺好,就是印刷排版可不咋地,尤其那英文字体,太普通了,一点都不优美,密密麻麻看着也费劲。英汉段落参差不齐的原因,也可能是为了省纸张、降成本?俺看那汉语译文就是直接连着排下来的。还有最后一个缺点:实在是太贵了。

不过俺还是挺愿意买的。能想到选这些书,还给附上英文原文,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如前言所说,敢把译文与原文摆在一起给大家看,也是一种“足够的勇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8: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56、说说《古代城邦》的谭立铸等中译本
         chaque

刘小枫主编,上海六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经典与解释”丛书中,收入了法国学者Fustel de Coulanges(1830 - 1889)的La cité antique(古代城邦)一书。这个译本2006年出版,署名为"谭立铸等译",据刘小枫“中译本序”介绍,是参照了民国时期的李玄伯译本,并从法文版直译的,吴雅凌负责译出编者导言和注释,那么其余部分就应该是谭立铸负责了。

最近,本论坛的多位网友都对该译本有所评论。我好奇地取来法文原本和中译本,对照了开头几页(不包括导言),也算按照抽样的方式,考察了该译本的质量。现将法文和中译贴出,读出的问题则要由后续的帖子说完了。


[quote] chaque :法文原文:(注释略)

CHAPITRE PREMIER
Croyances sur l’鈓e et sur la mort.

Jusqu’aux derniers temps de l’histoire de la Grèce et de Rome, on voit persister chez le vulgaire un ensemble de pensées et d’usages qui dataient assurément d’une époque très-éloignée et par lesquels nous pouvons apprendre quelles opinions l’homme se fit d’abord sur sa propre nature, sur son 鈓e, sur le mystère de la mort.

Si haut qu’on remonte dans l’histoire de la race indo-européenne, dont les populations grecques et italiennes sont des branches, on ne voit pas que cette race ait jamais pensé qu’après cette courte vie tout f鹴 fini pour l’homme. Les plus anciennes générations, bien avant qu’il y e鹴 des philosophes, ont cru à une seconde existence après celle-ci. Elles ont envisagé la mort, non comme une dissolution de l’être, mais comme un simple changement de vie.

Mais en quel lieu et de quelle manière se passait cette seconde existence ? Croyait-on que l’esprit immortel, une fois échappé d’un corps, allait en animer un autre? Non; la croyance à la métempsycose n’a jamais pu s’enraciner dans les esprits des populations gréco-italiennes; elle n’est pas non plus la plus ancienne opinion des Aryas de l’Orient, puisque les hymnes des Védas sont en opposition avec elle.

Croyait-on que l’esprit montait vers le ciel, vers la région de la lumière ? Pas davantage ; la pensée que les 鈓es entraient dans une demeure céleste est d’une époque relativement récente en Occident ; le séjour céleste n’était regardé que comme la récompense de quelques grands hommes et des bienfaiteurs de l’humanité. D’après les plus vieilles croyances des Italiens et des Grecs, ce n’était pas dans un monde étranger à celui-ci que l’鈓e allait passer sa seconde existence; elle restait tout près des hommes et continuait à vivre sous la terre 1.

On a même cru pendant fort longtemps que dans cette seconde existence l’鈓e restait associée au corps. Née avec lui, la mort ne l’en séparait pas ; elle s’enfermait avec lui dans le tombeau.

Si vieilles que soient ces croyances, il nous en est resté des témoins authentiques. Ces témoins sont les rites de la sépulture, qui ont survécu de beaucoup à ces croyances primitives, mais qui certainement étaient nés avec elles et peuvent nous les faire comprendre.

Les rites de la sépulture montrent clairement que lorsqu’on mettait un corps au sépulcre, on croyait en même temps y mettre quelque chose de vivant. Virgile, qui décrit toujours avec tant de précision et de scrupule les cérémonies religieuses, termine le récit des funérailles de Polydore par ces mot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8: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56、说说《古代城邦》的谭立铸等中译本 (续)
parivraj :楼上新来诸位都有很不错的议论,真好。

我上面有个帖子的意思,倒也不是chaque兄所说牵扯了“价值判断”,只是觉得信息的更加开放,讨论的更加便捷为买书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想买某本书而又犹豫的,如果查不到已有的评论(这一点当当之类做得还不够好),也可以在这里或者别的一些论坛发个帖子问问。得到的答复或许捧的骂的都有,而作为一个有自己判断力的人,总还是会在这些信息里得到些能帮助自己作出决断的东西——当然被侃晕了的恐怕也不少——而此种讨论,只要不过激,或许也就补了国内书评的一部分遗憾了。这样的评论,自然可以带“价值判断”也可以(尽量)不带的,但是作为一个要作出购买决定的读者,他必然会把(也应该把)别人的评论跟“价值”联系起来。

而从这个角度说,似乎就可以牵涉市场经济当中的一些情形来看了。一方面,对于一个商品进行评论是每个消费者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有人借此发布虚假夸大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如果说其他领域政府的监管还比较有效的话,这每一本具体的书的命运似乎就得以评论者的自律为主了。所幸这里的讨论尽管可能有些地方显得琐屑,但总还是根据本文的平实意见。问题的存在与否或者问题的大小,在每个人心里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另外有些问题初提出来似乎不严重,再经发掘则可能成为比较关乎大体的毛病。这次讨论即使有破坏性,我想也并不大。chaque兄的猜想,在我看来确实可能是不少人读了以后的感受呢。

另一方面,记得一本书的排印错字数是有标准的(还是GB的呢好像,以前翻一本编辑出版学教材的时候似乎见过),而译本的质量固然不能用百分比去评断(chaque兄所说一页一个大错(多大才算大?)倒很有趣,而且直观),在学术体系里总还是应该逐渐形成一些评价的标准的,而译者似乎也应该因这个评价而受到些影响——正面的负面的或者中性的——哪怕开始仅仅是因了网上的讨论影响了一两本的销量呢。现在资源紧缺,多一个译本就多砍许多的木头,用许多的胶和油墨,像这本书“大量沿袭民国译本,只是略微改变表达,译名不规范,没有核对工具书,直接用旧译等”毛病,其实都算不上毛病(真的毛病是把旧译合适的东西改得不合适了,例子已经举过几个了,“重新组织语言”而又“图快抄袭了点”都不是新译不如旧译的理由(当然我不排除可能有更好的理由)),只是,作为此本可以不出版的理由,这些倒也够了。这书既然是商品,出版业既然要市场化,那么“不能脱离商业的基本逻辑”的书业自然也应该多有积压倒闭(事实上也不少好像)甚至因为质量不好召回产品甚至被申诉控告的公司或者人了,不是吗?(可能没法调查取证吧,呵呵,吃饭拉肚子有时候还没处说理去呢。)缺乏真正高档产品的翻译出版物市场难道是一个合乎“商业基本逻辑”的市场的常态吗?当然,要说起来,缺乏规范甚至畸形的市场在中国也并不只是出版业一个。

又xianlongzaitian兄提到争夺话语权的问题,我上面谈到评价刘氏,也隐约有这个猜测,只是总觉得应该还不至于吧。

ps. 看来哲人王就是dasha兄吧?   
chaque : 哲人王不是dasha兄。

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出版物错误,大概应保持在万分之三,一万字(32开就是10页吧?)不能超过3处错。

两兄谈到的“争夺话语权”,这就是大问题了,呵呵。按我的说法,垃圾译本的出现,与其是争夺了“话语权”,不如说是争到了"不语权"。因为经典作品是人所共望的,但垃圾译本端出来,简直是万马齐喑,除了书商、枪手的鼓吹之外,大家都不敢赞一词了。这岂不成了"不语权",或"封口权"了吗?
  
Gossudar :V,虽然Dasha与兄私交甚笃,但这次是站在chaque兄的立场上说话的。一句话不成“人话”(排出诗人的呓语和疯子的哲思),就是译者没有读通原文;如果关键词汇错误,只能是译者自己也在糊涂。例如,前几天替您傻嫂校订英译文本(她接了家炜的一个活,但目前看,她已经心有旁骛,只好Dasha再次捉刀啦):
A few yards farther down from Heinrichgasse 19, where the young Rilke lived with his parents in a rented flat (the building has since been torn down to make room for a bank), the street widens into a square with a gate and a church. Svatemo Jindrísska or St. Heinrich, standing next to a well-kept rectory, is wide and commodious with a round nave and a stubby steeple of the same yellow sandstone as the gate. This was the place where Rilke was baptized and where his mother offered her devotions during his early years.

伊将“NAVE”理解为“Square”,将后一句(第二处红字)译为“处在一处保存得很好的教区旁边,大门是由黄色沙岩建起的尖塔,中心的园型广场十分宽敞”,但是,Dasha最初只觉得此处“广场带有门和教堂”、“教堂带有门和广场”,很不是人话。不过,两天之后,Dasha忽然想起几年前读译里尔克的“时辰祈祷”(Das Stundenbuch)时见过英译本里有这个“NAVE”,这个“NAVE”指的是“(教堂)的中堂、中殿”。见“第一部第二十六首”。NAVE的对应的德语“Mittelschiff”,字根理解为“地处中央的船(形)”,迄今没有“广场”的释义,因此,在德语里是不会混淆。这样的偏差,来自于您傻嫂对Church建筑构造的不了解。但为什么不了解却一定要勇于翻译呢?

刘小枫博士是Dasha高三到大三间的偶像,但是,但是……他如今愈勤奋,恐怕为害愈广。Dasha的一句话无关任何人的痛痒,但首脑的一句话可能要一代人的性命。不明白,明知道当下翻译是筚路蓝缕、无人喝彩、没有高收入的事业,为什么还要口不对心地应付、敷衍。

嘿嘿,Dasha来报到   
parivraj : 另外昨天的回帖里有这么一句:


Quote:
从讨论中,或许也可以让参与的大家具备更加好的阅读品味(怎么冒出这个词来了……)

写下这句话之前的几分钟里,我明显是有一个自己觉得更合适的词要用的,可惜到写下来的时候忘掉了,只好找了个不惬人意的“品味”替上,勉强成句。这可能也是chaque兄以为我从“价值判断”方面来理解的一个诱因吧。到晚上洗衣服的时候,忽然又想起来本来想用的词是“趣味”,而“更加好”与否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读书、讨论,能有趣的话,就已经很好了。读好书得妙理是平生乐事,日思误书也未尝不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至于做学问要称引的,非依靠译本不可,也不妨就相信了它的“话语权”,译本容或有错,可是如果思路通顺缜密,由之得到的结论倒也未必就是离开了几段引文就站不住的呢。

ps. Dasha兄出现了,呵呵,我搞错啦。不过二位的文风还真有些像呢。  
chaque :感谢Gossudar支持!

正如Gossudar在别处曾引过的话,哪怕是暴政之下,也没有人拿枪逼着译者非要译这些学术书或古诗文。不用上升到“拯救”或“堕落”的层面,各行各业也许都应有一点儿岗位意识,或手艺尊严。鞋匠钉坏了鞋跟,尚且会不好意思,有志于“经典与解释”的人,难道就不能稍微学学这鞋匠?

另: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第二章 第六条
图书编校的质量分级标准:
  ⒈ 差错率低于0.25/10000的,为优质。
  ⒉ 差错率超过0.25/10000,未超过0.5/10000的,为良好。
  ⒊ 差错率超过0.5/10000,未超过1/10000的,为合格。
  ⒋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为不合格。
http://www.jycbxx.net.cn/new_view.asp?id=1377

又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国家有明文规定,在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出版社不能放弃图书的出版和编辑权,如果出版社为其他公司提供书号,还涉嫌买卖书号,属违法行为。

“但我们目前还不清楚这件事,只有等具体了解情况后再做处理。”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图书出版的相关规定,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即属于不合格,如果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该图书将会被勒令召回。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9196827&pageno=1
   
parivraj : 还真有图书召回这么一说啊。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算:一本书有一万句句子(算15万字吧),出三个错就得召回了……
那总署的同志们不得忙死?(俺的某同学或许可以因此减肥了……)
异想天开,呵呵。。。  
chaque : Quote:
引用第31楼parivraj于2007-06-14 11:06发表的 :
还真有图书召回这么一说啊。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算:一本书有一万句句子(算15万字吧),出三个错就得召回了……
那总署的同志们不得忙死?(俺的某同学或许可以因此减肥了……)
异想天开,呵呵。。。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附录就是差错的统计标准呀。
http://www.jycbxx.net.cn/new_view.asp?id=1377

特别见: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parivraj : 嗯,按字数算我知道。学习了这个规定,觉得有用的是附录第三条第一款的这两点: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一般性的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

另外,规定正文:

 第二十条 经检查为质量不合格的图书,须采取技术处理或改正重印,方可继续在市场上销售。如发现已定为不合格的图书在该图书定为不合格品的通报或处罚决定发布三个月后仍在市场上销售,由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对出版社进行经济处罚,除没收该书所得外,还要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上缴当地财政。

而万分之一就是不合格,97年那时候也还没“召回”这么一说,所以或许还有什么补充规定吧,另外上面两点放到译文里来怎么具体操作,或许也有个细则之类的东东呢。   
Gossudar :呵呵,看chaque兄论新闻出版署的出版差错问题,本不想吱声,而parivraj也介入了,Dasha就说说吧。

您有足够的威望或权限浏览此文章,以下是加密内容:
Dasha是报人,对这些是耳熟能详的,可能如今Dasha的“较真”,就是职业习惯:Dasha的同事,有人因为文中漏了一个最最关键的字,被开除公职,也有人因为五笔的词组,见报了一个不该见报的词而被解聘……就是Dasha自己,也因标题失误被扣发过当月奖金。而图书出版业,似乎根本不在乎差错,乃至有“无错不成书”的戏语。此外,像近来新兴的诸教育出版社、师大出版社……其是否有外国语编辑能力的人员都可疑,遑论校对(有能力校对外语的谁还在校对这个鳖地方待着?)新译本、全译本却层出不穷,错误少了才怪呢。魏文重视“文章”的时代,恐怕只能成为传奇啦。
私伊妈塞,因涉及Dasha的个人隐私,此处加密啦。   
parivraj :^_^,是呀是呀。   
哲人王:呵呵,V的态度其实很简单,随便大家胡搞,既然全中国在经济生活、政治作风、男女关系、娱乐时尚等等领域都在胡搞,有什么理由不让学术、科研、著译、出版领域胡搞呢?旷新年、邹恒甫最近都在大曝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所谓中国一流学府的丑态,混在学院都是这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有期待?V觉得大家太看重刘小枫了,以为他真的可以兴风作浪,其实呢,他一点都不重要,他写的书、出的书一本都可以不读而照样建构完整坚实的精神生活,甚至成为哈贝马斯、德里达、罗尔斯、诺齐克、罗蒂,而即使没有哈贝马斯、德里达、罗尔斯、诺齐克、罗蒂这些人,时代的生活面貌也不会有什么根本的改变。我们完全可以把读书看得轻松些,像在菜市场买菜、在大超市购物,每样商品都会有无数同质的替代品,可以要,也可以不要,要了也不一定说它无与伦比,只是偶尔的性情和喜好作出这样的的选择而已。选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它们价值都很小,可以随时扔进垃圾桶。

“天不丧斯文”只是一个记者的看法,一位报纸主编的意见,没必要把它当真,大家反应如此激烈,或者在于把《南方周末》、刘小枫这些名词看得太重要了些,如果把刘当作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名教授、学者、作者中极其普通的一员,把《南方周末》当作无数垃圾小报中不起眼的一份,就不会真的对刘做了些什么在意,对《古代城邦》翻译质量如何在意。V说《古代城邦》不错,只是因为偶然的机缘通读过这本书,感觉比一般的学术翻译书好读一些,实际上如果不读这本书,对V的思想建构、知识水平等等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hong :私伊(迷?)妈塞(森?)   
chaque : 私伊妈塞=
すいません (連語)〔「すみません」の転〕&#8658;すみません  
Gossudar :すみません,Dasha近日看日剧多了,张口就胡咧咧。可惜,这里就涉及到娱乐问题啦。V说的大意是,我们读学术著作不妨当作读温瑞安、上海宝贝,“呆哇”(日语音译),娱乐的胡乱拼凑更让人头大——本来想放松,结果更累人。比如Dasha正在看的从淘宝上淘来的《信长》(King of Zipangu),译者不仅日本史的名词拿捏不准,更因为不通西文,里面葡萄牙传教士所讲述的罗马教廷、基督、西方……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再说Dasha近日性起看了三部半俄语片:峰会危机(Сдвиг, Sdvig)、美女匪帮(Три Дня В Одессе, Tri dnya v Odesse)、人间兵器1、2(Параграф 78, Paragraf 78),汉语字幕错、英语字幕错、日语字幕错,而俄语字幕,Dasha不懂俄语,感到十分受憋,幸亏当年在校选修过“身体语言”,老师曾经把电影的声音关了让我们看画面理解情节的发展。情节懂了,细节没有了。最后再说上个月,Dasha费劲巴力BT了德语电影《小丑奇兵》(Der Clown)的DVDR,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正好射手网上有所谓“官方字幕”欲弄个德汉对照DVD光盘,然后,就发现“官方”汉语不对,再看英语字幕(此片有英语配音,英语也应该“官方”啦),汉语与英语一样,是不通德语的译者根据英译译成的汉语。奶奶的,“我是一个美国特工”,德国人到美国当特工,不是鼹鼠就是移民,怎么又回到了德国?……
不烦耶和华他老人家亲自动手,人们自己在亲手毁坏巴别塔。

小V,CADAL上的黄冈王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已经全了,自己去下载吧。   
chaque :再当一次翻译官:

“呆哇” = でも=けれども   
Gossudar : 阿里咖都口札伊妈斯,Chaque兄别再翻译啦,小心被人当汉奸给秘密处决了。有人因在这里起ID为“织田信义”而一直被这里的众人詈骂。   
parivraj :这位通訳者怎么不给人翻得看得懂啊……     
aquoibon :Quote:
引用第25楼chaque于2007-06-14 09:16发表的 :



原译是:"这些信仰虽然远古,但关于它们可信性的证据现在仍然存在。"
如果仅仅把"authentique"译成"可信",我看不出有什么可反对的地方。但是" témoins authentiques"不是"关于它们可信性的证据"(témoins de l&#39;authenticité),这在逻辑上应该算是自明的。换言之,证据不是用来证明信仰的"可信性"的——迷信有什么可信性可言?——而是证明,这种看似不经的信仰,一度确实存在过。"en"体现了这个关系。
翻译不是把所有的单词堆上去,还要考虑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吧?

参考译文:这些信仰虽然古老,但我们仍可见到真切的证据,见证着它们的存在。
.......

說的都沒錯,但我覺得譯者的“可信性”可能是當形容詞用,所以意思仍然是témoins authentiques,當然在中文文法上有不點不妥,不過也見過類似用法,大致說得過去吧。另外說實話,看不出“我們仍可見到”與“现在仍然存在”有什么大的不同處,他沒翻nous,你沒翻reste,但意思我們都明白,所以就是你說的翻译不是把所有的单词堆上去,还要考虑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對,非常對,大大的對。
   
parivraj :呵呵,楼上的议论有趣,学习了。   
lijiangjun : 呵呵~~ 竟然是法文 学习学习  
hong : 哈哈哈哈,我好开心~~~~~~~~
大傻兄,你终于遇上能和你下棋的人了哈。。。。
CHA师傅,你翻译的“呆哇”=“得某”?我看了上下文可能是“では”。偶可不懂,别扁偶啊。
你先看看这个好吗?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475268.html

   
chaque :hong师傅大安!Gossudar已经叮嘱我不能当翻译官了,这个差事我可以卸任。“呆哇”拟音当然是では,但语义上似乎でも(转折)好一些?

至于那个什么国密算法的银子,徒弟我就更赚不到了。   
parivraj : 你们俩到底谁是师傅啊?另外chaque兄你不当翻译官dasha兄说的话我不懂啦,哈哈。  
hong :布鲁塞尔兄,我跟你说实话哈,我师傅不愿意收我当徒儿,是因为我真的很笨,例如上面那个句子,本来就是转折,可 可可我明白不了还专门和师傅作对。。。。
我师傅高风亮节,压根不西德(音译)要钱,那怕它千元大洋捏,可徒儿我,利欲熏心。。。。想让师傅弄会钱来。。。这么一比,你就明白谁是师傅了吧。。。
他是高山
我连它山脚下面的黄土都不敢当啦5555

师傅,你咋节么厉害捏?

これは「すみません」と謝る言葉をイ音便にした「スイマセン」に発音が等しい。
from「正しい日本語を守る会」

最近の子供は「ごめんなさい」の方が「すいません」より
気持ちがこもっていると勘違いしている子が多いと聞いたことが
ありますが、やはりテレビの影響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でも
“呆哇” = でも=けれども,嘻嘻。。。。。。
   
parivraj : haha,本人现在不在布鲁塞尔呢。
小心被我街上碰到~

当然啦,碰到也不认识啦。。。   
醉乡常客 :parivraj 基本特征:

因为工作和学习辛苦,脸色略有点苍白,眼里透出智慧的光芒并显得若有所思,嘴里还叨咕两句英法德日什么的,一表人才,1.72m,皮鞋擦的贼亮,还不是掸掸身上本不存在的灰尘。

差不多了吧。实在不行还可以喊一句“读书园地、布鲁塞尔”   
yngwie :parivraj兄有自己的部落格,有貼照片,可以遠遠地望到的!哈哈。   
hong :醉哥,你忘记了现在的布鲁塞尔不穿皮鞋啊,北京昨天、今天比较凉快也有可能又穿上了。。。   
hong :醉哥,你忘记了现在的布鲁塞尔不穿皮鞋啊,北京昨天、今天比较凉快也有可能又穿上了。。。 我还没有看到他的照片,但我知道他只有25岁。。。  
chaque :请大家赶紧参考下面的网页:
亨利程菲互为偶像
http://sports.sina.com.cn/o/2007-05-31/11502954607.shtml

从时序上讲,当然也是我拜hong师傅为"老师"在前,说到心仪跟仰慕,更不知道是从多少年前就开始了!   
  parivraj :26啦……
照片的话前几天似乎拿米罗同学的画儿替换掉了,一直不觉得自己长大以后拍过觉得好的照片。

醉哥是干刑侦的? 苍白……看了老哥这两句,不苍白也苍白了……另外我是准备找个地儿游泳健身啥的去呢……  
chaque : “英法德日什么的“?太稀松平常了。其实是嘴里经常叨咕着梵文、巴利、吐火罗A!这就好找了,但条件是找人的也要听得出梵文巴利等等等等~~  
hong : 师傅啊,你可不能苍白啊,更不能仰慕噻,你要是嘴里经常叨咕着梵文、巴利、吐火罗A,那那那。。。。你若成了精,难道就不留恋一点点这大千世界?你家和我家的屋顶离得很近的说!尽管并不十分美好,可这么多人祖祖辈辈都这么凑合活着——这要到偶那个讨论贫富、死活的帖子里面详侃。
不过,师傅啊,你还是有了破绽——就在你号召大家必读的文章中!

我们看到“亨利程菲互为偶像”(尽管你立马陈述所谓时间序列,但这并不影响你的破绽——偶突然有不太好的感觉,那个啥星会不会也在注意堵漏了?天哪~~~真没法活了。。。。)   
钱一文 :Quote:
引用第57楼chaque于2007-06-15 11:12发表的 :


“英法德日什么的“?太稀松平常了。其实是嘴里经常叨咕着梵文、巴利、吐火罗A!这就好找了,但条件是找人的也要听得出梵文巴利等等等等~~
报季羡林或林梅村的研究生。。。那不是地球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9: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57、刘小枫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pdf格式)
        zhoukaijian

文本在Mofile里 提取码是5985946932346892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看看!  http://pickup.mofile.com/5985946932346892

Gossudar :问候zhou兄。氏著之书,起《诗化哲学》迄《凯若斯》,Dasha均有纸本,电子书则止阙《凯若斯》。惜刘氏身为宗先生弟子,终未能学其师之沉潜,浮泛跳跃、俨然领袖、文字浅滑,尽失庄严,实恐惧被世间淡忘的挣扎。由魏晋入西方神学,从西方神学返中华经学,自中华经学去希腊古典,殆斯人独无自我。   
agun672 :DASHA兄厉害,想当初看其《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理--二十世纪神学引论》就不大服气,又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重翻其书,不知心情还会不会跌荡.

谢谢楼主,最近猛看些讲精神,思想类的杂书;收藏以备不患.   
gjqdzzh : 大傻不免言重,刘先生如若不沉潜,焉得有如许著作。且每一领域皆非一般专门家之修为。宗白华隅于美学一偶毕其一生, 大傻乐做里尔克专门家,盖人各有其志而已。刘欲打通古今中西,我等但观其志,均应同情之、激励之,而非讽之、嘲之!  
Gossudar : 呵呵,刘小枫可以说是诱导Dasha进入里尔克诸人之一,其《诗化哲学》可以说是Dasha的人生启蒙书,于此,Dasha在自己的网站上亦有文字记载。可惜,刘如若沉潜,就不该拿出如此“如许著作”。老话说,萝卜快了不洗呢,Dasha一向鄙视著作等身者。刘“欲打通古今中西”,在人后打通了再登台吧——试想,如果Dasha肩背吉他,长发披面,但在舞台上只弹音阶,且磕磕绊绊,瘪音、杂音不觉于耳,是不是早被鸡蛋、西红柿撇了下去。
其人早年据英译本转译海德格尔诸德国人的文字,且错讹不断,Dasha犹可理解。Dasha所不理解的是,其挂名主编的林林总总的丛书,轻率的溢美言辞不断,其可尽主编之职能阅读书稿了么?林克离谱的错译(比如将“早晨之子”Lucifer译成大天使拉斐尔,寓意因此截然相反)他为什么视而不见呢?今日的魏育青博士的神学译文,他看了么?为学与译事,泽被与遗害,仅一念之间耳。其人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要旁人如何看待呢?

   
zhoukaijian :
谢谢楼上书友的问候!我最初阅读刘小枫的作品是从《拯救与逍遥》始,书中的中西文化类型比较还是挺吸引我的,当时是一气读完。后来断断续续读了他的其他作品,一直比较关注,上学期间,我还听过他几堂课,说实话,没什么印象,本来是我们的专业课,却来了一大批低年级女生,中文外文系居多吧!刘挂名主编的书不少,其间肯定有出版社为了商业利益的需要,刘是一个卖点!丛书中翻译的西文学术著作,尤其是德文著作,因为缺少认真的译者,尤其是合格的责任编辑把关,错误肯定不少,我也听说过一些学者对丛书的批评!不过,也许不得不承认,刘的确能开风气之新,近年来的政治哲学研究既是一例,(当然如果外文文献看多了,有人也许觉得不过是介绍人家的研究成果),现在推行的对中西方经典的解读路数在有些论者眼里也颇诡异!综观刘的思想,是有一条线索的,那就是随着对中西方思想的不断深入,不断调校方向,以求真正获得阅读经典的视野,这种视野是力求免除了近现代视野的偏见,返回古典性。其中区分把握哲学与政治的分野比较关键。当然这不过一种理路,没必要妄自尊大!楼上书友提到的翻译错误,的确令读者愤怒,我自己在读商务版等声誉还不差的书时,也看到不少低级错误!翻译是一项很劳力费神的活,现在却更多由名利所驱动,有时又由一个小圈子把持!好的译作难以见到,也可以想见!
   
孔乙?:窃以为刘小枫还是很有才的,对于思想的敏感性,在当今青年学者中很少有超过他的人。不过正如DASHA所说,近来让人感觉他好像成编书专业户了(这不,好像今年又有套书要出炉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像是东一榔头西一锤的,缺乏集中的深入的探寻。看他的书,难以找到读许多大家时的那种感觉,好像更多的是罗列,评述别人的思想,比同辨异,他还是很在行,但缺乏大气的,卓绝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另外,我对他崇尚西方思想,想以所谓基督思想,来完善、补足中国思想的态度是很不以为然的。呵呵。他的书读得不多,信口开河了,大家毋怪!   
010203040506 : 感谢分享精彩内容,谢谢了!  
chaque : 说到翻译问题,指望刘小枫未免有点鸡同鸭讲了。刘本人就是个乱看书的人,只求大意,不拘小节。
比如他近年最关注卡尔施米特,施米特爱引用的一句话是“Der Feind ist unsere eigene Frage als Gestalt”,刘在“施米特论政治的正当性”一文中居然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了"敌人形象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施米特,刘根本没看懂。
恐怕国内的事情就是这样,只有这种不通的人才能做"学界领袖"。


Quote:
综观刘的思想,是有一条线索的,那就是随着对中西方思想的不断深入,不断调校方向,以求真正获得阅读经典的视野,这种视野是力求免除了近现代视野的偏见,返回古典性。

像他这样能够“免除了近现代视野的偏见,返回古典性”?不过是跟着迈尔后面说说施特劳斯、施米特罢了。迈尔就不算“近现代视野”了?那么整天跟着刘的那群人就该想想,你们排在多少人后面:刘跟着迈,迈跟着施,施跟着海,海跟着... 这么返回“古典性”,不知要排到哪天去了!  
aπολλωv : 语言啊,文化环境啊,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精神是否可以附体.........附不上体的都趋于迷离癫痴.....当然可能这本身就是一种研学艺术.....俺还看不太透。  
zhoukaijian :楼上有位朋友说刘跟着迈,迈跟着施,施跟着海,我想这个海是指海德格吧,其他几个不敢说,施跟着海这个结论有点问题吧!看大家对刘还是挺在意的,虽说反应不一,呵呵!我可以说比较关注刘,说跟着他走,也算吧!换时髦说法,就是被刘“殖民”了!
每个认真思考、行动、意欲着的个体,都会有其属己的关切与痛苦,谁也替代不了。早年读西班牙哲学家Unamuno的一本小书时,对其描述生命中的悲剧感段落印象很深。Levi strauss言“世界开端时人不存在,世界终结时人也不存在”。我们每个人在思考时都会有一抹底色在其后。历史性的解读经典,重回一个想象的古典世界,借以塑造自己的个性,摆脱现代个体的无可就药的情感主义,达到斯宾诺沙式的坚毅。
   
chaque:"世界开端时人不存在,世界终结时人也不存在",这个是Levi-Strauss在《忧郁的热带》末章的话。这句话的出处其实在Levi-Strauss喜欢的作家戈比诺。

至于施特劳斯跟海德格尔的关系,周兄是解人,应该不必我赘言的。可以说是没有海在《存在与时间》中的"Destruktion"一说,也就没有施的后续学说,虽然施仍判定海的本质为历史主义。

您说的现代个体的无可救药的情感主义,我体会不深,因为从定义上讲,凡是出生在16多少年以后的人,似乎都属于现代个体了。这几百几千亿人是不是都抱有同一种“无可救药的情感主义”?也许还是见仁见智的事。不过根据我最近的观察,所有情感主义中最无可救药的一种,就是对古物的怀乡病。卢梭主义、浪漫主义、施特劳斯主义都可以归入这个病历柜。施特劳斯本人有言:卢梭越是追求复古,距古人的境界就越远。这同样适合于他本人,以及排在他身后的那条长队。   
zhoukaijian :多谢楼上书友指出我引述错误之处。我想怀乡与思古、怀古或复古应该有所区分。怀乡感可能永远会有!复古却不必然。我自己的体会古人比今人更为整全(Wholesome)。人类唯一可以立于虚无之上的恐怕就是历史(化先验)世界了,尤其象我这样的“异”教徒!   
chaque :哪儿的话,并非引述错误。利未-斯特劳斯是化用戈比诺的话,不是直接引用的。

“古人比今人更为整全”,好!这里的要点还是古今之辨。如果我们赞同伽达默尔,那么也许就可以相信,古-今之间其实只有一条人为的、抽象的界限。比如:“柏拉图比理查罗蒂整全”,这个命题我觉得大致不差,但笼统地说"与柏拉图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比理查罗蒂时代的任何一个人整全“,或者”柏拉图时代的平均人格比理查罗蒂时代的平均人格整全",我就不太懂是怎么衡量的了。

施特劳斯的困难在于他既排斥历史主义,又要求助于历史,尤其是“古-今”之辨。对于这种人,席勒的素朴诗和感伤诗是最好的教训:谁"希古",谁就恰恰远离了古人。   
chaque :最近找到了戈比诺的论各种族的不平等一书原文。与列维-斯特劳斯引用相关的两段话出现在下卷的最后一页。(我们记得,C L-S也是在忧郁的热带最后一章写了那些话的)。

En s&#39;arrêtant même aux temps qui doivent quelque peu précéder le dernier soupir de notre espèce, en se détournant de ces 鈍es envahis par la mort, où le globe, devenu muet, continuera, mais sans nous, à décrire dans l&#39;espace ses orbes impassibles, je ne sais si l&#39;on n&#39;est pas en droit d&#39;appeler la fin du monde cette époque moins lointaine qui verra déjà l&#39;abaissement complet de notre espèce.

...mais la science, en nous montrant que nous avons commencé, semblait toujours nous assurer aussi que nous devions finir.

C L-S多次表示钦佩戈比诺的文笔,虽然后者的种族主义理念是他绝不同意的。他在一本书里讲过尤其喜欢上引前一段话中的"impassible"一词,甚至曾把这两段话,连同这个词整个化用到自己的另一本书《赤裸的人》里。   
hong : 很少看到诸位这等议论,不论观点,着实感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58、孔夫子买书三种
    asrccc

孔夫子买书三种

一、《鹤西文集》,云南美术出版社,二00二年十二月版,四十八元,印数一千五百册。购价三十一元。
现许多人迷扬之水、止庵二位,而这两位则推崇鹤老。鹤西也就是程侃声,程侃声是中国著名的水稻种质资源专家,鹤西则是作家了。先生少而为文,曾与迅翁有过论战,中途改事科学,如此选择也算幸运,要知"运动"于文人最是无情。此书之前先生曾出过本薄薄的《初冬的朝颜》,这本则要厚实许多,收有先生之诗歌,散文,译文、书信等等,大概是他一生为文的"总结"吧。文章平淡而温润,年底得此书,可称得上"以最后的盛装在送走这一年的岁月"(鹤西语)了。

二、《刘文典传闻佚事》,云南美术出版社,二00三年十二月版,十五元,印数三千册。购价三十元。

一本很漂亮的小书,不愧是美术社做的。全书收有三十多篇同辈、后人记述、怀念此老的文字,不时佐以先生的书法、手稿、照片等等,煞是好看。这种"怪"而"狂"的人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猪的时代?还是鼠的时代?

三、《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月版,印数四千五百册。购价三十五元。

当日有杨振宁、李政道,而今出产马家爵了。中国的大学,真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这书好是好,但"民主革命运动"的内容讲多了点,多说点教育,少来点宏大,更对小子的胃口。

醉乡常客 :楼主此帖,看得我一头雾!要谈点什么呀?   
asrccc : 如此不堪吗?  
woi55 : 挺好的三本书。第二本那么新就翻了一倍,真够奇货可居的。   
醉乡常客 : Quote:
引用第2楼asrccc于2006-12-29 16:12发表的“”:
如此不堪吗?


是哥愚笨

刚刚打好,网络故障了 ,重新自我检讨了一番!  
asrccc : 是贵了点,可拿着高兴.

云南美术这样的小社,大概不太注重发行,这些书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很难获知。

今年获得当代汉语贡献奖的<神史>也是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的.   
yngwie : 對樓主介紹的三本書,都很有興趣。尤其第二本。據說劉文典因喜抽鴉片,在播遷西南時,當地人常以此為誘,請其撰寫諛墓文字,後來便留在雲南,未回北方。似乎是有趣的人。  
Gossudar :  Quote:
引用第0楼asrccc于2006-12-29 13:08发表的“孔夫子买书三种”:
孔夫子买书三种

一、《鹤西文集》,云南美术出版社,二00二年十二月版,四十八元,印数一千五百册。购价三十一元。
现许多人迷扬之水、止庵二位,而这两位则推崇鹤老。鹤西也就是程侃声,程侃声是中国著名的水稻种质资源专家,鹤西则是作家了。先生少而为文,曾与迅翁有过论战,中途改事科学,如此选择也算幸运,要知"运动"于文人最是无情。此书之前先生曾出过本薄薄的《初冬的朝颜》,这本则要厚实许多,收有先生之诗歌,散文,译文、书信等等,大概是他一生为文的"总结"吧。文章平淡而温润,年底得此书,可称得上"以最后的盛装在送走这一年的岁月"(鹤西语)了。

.......

  
Dasha进来给象罔兄行礼啦。
停云 :购价不菲呀,佩服楼主。


Quote:
引用第6楼yngwie于2006-12-29 23:50发表的“”:
對樓主介紹的三本書,都很有興趣。尤其第二本。據說劉文典因喜抽鴉片,在播遷西南時,當地人常以此為誘,請其撰寫諛墓文字,後來便留在雲南,未回北方。似乎是有趣的人。

劉抽鸦片乎,鸦片抽劉乎?呵呵
yngwie兄,网上有关劉叔雅的逸事很多呀。
读大学时就很喜欢找他的佚事,俺觉得是大大的有趣哩。而且也是庄子,俺喜欢。

   
天人合一 : 在这个贴里面和da兄说,看到兄在天涯和v先生并肩战斗,特别是v先生的那个胡说八道贴,挺好玩,不过我也是不接受的,呵呵,但是我不生气,就当乐子好了,我很奇怪有那么多人愿意生气,要我的理解,我感觉v先生就是在刺激他们,呵呵。  
asrccc :Quote:
引用第6楼yngwie于2006-12-29 23:50发表的“”:
對樓主介紹的三本書,都很有興趣。尤其第二本。據說劉文典因喜抽鴉片,在播遷西南時,當地人常以此為誘,請其撰寫諛墓文字,後來便留在雲南,未回北方。似乎是有趣的人。

仁兄所言极是,书虽是刘先生的公子编的,但先生抽大烟之类的“丑事”都收入了。

这个时代乏的就是有趣的人啊。

   
asrccc :Quote:
引用第7楼Gossudar于2006-12-30 01:13发表的“”:


  
Dasha进来给象罔兄行礼啦。

呵呵,傻兄,握握手吧:)鹤西这册里收有他译的奥玛四行诗,先生颇为看重,曾寄往辽教社要出书的,惜最后不了了之。   
asrccc :Quote:
引用第8楼停云于2006-12-30 08:31发表的“”:
购价不菲呀,佩服楼主。



劉抽鸦片乎,鸦片抽劉乎?呵呵
.......

嘿嘿,自来书园后,甚少买书了,偶尔花点钱,必须合心合意
   
Gossudar : Quote:
引用第9楼天人合一于2006-12-30 09:15发表的“”:
在这个贴里面和da兄说,看到兄在天涯和v先生并肩战斗,特别是v先生的那个胡说八道贴,挺好玩,不过我也是不接受的,呵呵,但是我不生气,就当乐子好了,我很奇怪有那么多人愿意生气,要我的理解,我感觉v先生就是在刺激他们,呵呵。

不知道天人不接受的是什么,也说来听听好么。
是小V(本论坛其ID之一是“哲人王”)的佯狂,还是小V对现当代中国的学术名星的不屑,抑或是“e考据”?   
  Gossudar : Quote:
引用第12楼asrccc于2006-12-30 10:21发表的“”:


嘿嘿,自来书园后,甚少买书了,偶尔花点钱,必须合心合意

这句话Dasha爱听,Dasha已经花了许许多多冤枉钱啦。  
woming1984 : Quote:
引用第14楼Gossudar于2006-12-30 11:36发表的“”:

这句话Dasha爱听,Dasha已经花了许许多多冤枉钱啦。
我觉得还是实体书好啊 它给与我们不仅仅只是知识还有一种厚重感。  
asrccc:其实Dasha兄买的实体书还是很多得。   
Gossudar : 纸质书VS电子书=牛车VS飞机  
只不过目前电子书还不规范,只不过电子阅读的质料尚需进化,只不过这代人还没有适应电子阅读。   
天人合一 : 哈哈,回da兄的话,其实也没啥,就是那种态度不习惯,呵呵。人人都有缺点,也人人都有长处吗。大师也经常说不着边的话,不过据此来否认一大圈,呵呵,不那么同意。不过我不激动,呵呵。人家说的很清楚吗,胡说八道一下。呵呵。

电子书如果有一款可以捧读或者躺读的、价格在500元以内的、格式通吃的、耗电量极小、耐挫折性强的阅读器,应该多数人会很快适应的。现在就算笔记本也是麻烦的很,看电子书只好正襟危坐,累。

另外,读秀出来了如下一种书,想来da兄已经看见了。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271ABEE96660B96.htm

  
yngwie :Quote:
引用第8楼停云于2006-12-30 08:31发表的“”:
yngwie兄,网上有关劉叔雅的逸事很多呀。
呵呵!這樣隨意搜尋,花得時間還是比較多,不如一書在手,有需時再去找些補充資料。所以我挺羨幕asrccc兄能買到上述這些書。印象裡,寒齋插架圖籍中,還沒有「云南美朮出版社」出版的書。「俗語不實,流為丹青。」網路上的訊息,有時不敢太過相信。如同顧彬批評中國現代文學一事,有時被誤導,反倒引起些口水之爭。呵呵!您真的很喜歡「莊子」哦!


Quote:
引用第10楼asrccc于2006-12-30 10:13发表的“”:
仁兄所言极是,书虽是刘先生的公子编的,但先生抽大烟之类的“丑事”都收入了。
asrccc兄客氣了!我只是從錢穆先生的回憶錄得知的,只不過錢先生的書太過簡淨,很多人物及事件的背景知識,還是瞭解的不多。呵呵!也許,他們也並不以為是「醜事」吧?記得「錢賓四先生全集」出版後,裡面也收有錢先生與同時人及弟子間的書信。但以錢先生得享高壽來看,其數量當然是很少的。我問過一位老師,他回答因為忌諱關係,所以很多都沒收入其中。不是政治的問題,而是關於人事糾葛(如新亞時期),為免引起爭議,故未全部發表。當時覺得這樣不是對歷史不忠實,很多重要的學術史料很可能因此湮沒嗎....但歷史上這種事太多了!發這等感慨好像挺無謂的。借兄帖子,發些謬論!   
停云 :哎,云南美朮出版社好像真的不重視發行。不要說yngwie 兄那邊看不到。俺也是沒遇到過哩。不然,劉老的書至少會翻一翻的,印象中卻從未看過。
網上的事俺也大都不信,不過反正是逸事,都是道聽途説,看看無妨。這個純屬狡辯,還請大家手下留情
至於莊子嗎?俺一直都很喜歡三本書:《詩》《莊》與《世說》。可惜到目前爲止都還沒完全看懂。
多謝兄在讀書中文發給俺的短信息,您真是古道熱腸呀。
   
Gossudar :谢天人提供的信息,看到任真兄收藏了,48M多,如果需要的人多,Dasha就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9: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59、有奖竞猜
  长歌-废墟



哈,我一直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能够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今天在网上无意中找到这图片。请大家猜猜照片中两位科学家是谁,并介绍两位的成就,按照介绍的详细程度给予1-2个威望。如能从专业角度加以详细阐述,威望可酌情增加^_^

长歌-废墟 :经常看到新会员朋友抱怨威望太低,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给新朋友一个机会——当然老朋友也可以参加。但是威望超过五十的老朋友参加我会在应该给予的威望的基础上减一个的给。请参加的朋友答完题需加密200,因为参加的前五名兄弟只要答对我都会评分。   
长歌-废墟 :威望没人要啊?这两位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littlekid :长歌兄:这两位是不是造原子弹的啊?   
  长歌-废墟 : 对不起啊,不是.  
长歌-废墟 :hooker兄,对不起,兄错了,这位级别可能比兄猜的还高   
长歌-废墟 :我给点提示,在他那个领域,他在世时是人人尊敬的绝对权威。   
milkflower : 这个算不算半个答案,呵呵呵
长歌-废墟:请楼上兄弟写出姓名,我不能凭一张照片给评价啊,还有别忘了附一点介绍.   
  travis : 唉,我这样的物理小白靠这赚威望是没戏了.
长歌兄啥时候来个文科人物竞猜,让我们这样的也占占便宜?  
长歌-废墟 : 哦,这两位不是学物理的.兄的提议很好啊,不过我不熟,我去问问天人兄他们是否愿意出题   
长歌-废墟 : 对不起啊,里面没这两位,但是这两位地位可不比这帮牛人低啊.我帮兄找找看有没有满意的图片啊.  
play5300 : 右边那个很眼熟,可惜小时候被科普没过关

文科类~  
长歌-废墟 : 左边那个比右边有名啊,兄认识右边的,很有答对的潜力啊^_^  
chjy02 :
我知道的:
左边那位是有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年1月23日生于柯尼斯堡,1943年2月14日在格丁根逝世。希尔伯特1880年入柯尼斯堡大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1892年任该校副教授,翌年为教授;1895年赴格丁根大学任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他自1902年起,一直是德国《数学年刊》主编之一。

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数学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他典型的研究方式是直攻数学中的重大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从中寻找带普遍性的方法。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新世纪数学面临的23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进程。

希尔伯特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讲课富有魅力,重视基础与技巧。他还以一位正直的学者而受到普遍的尊敬。
   
长歌-废墟 : 楼上兄弟答对了,先给一个威望鼓励,兄可再猜右边的(很好猜的),这样可以再赚威望啊.   
chjy02 :老实说我是数学院的,我还要搜索一下脑袋!   
长歌-废墟 :哈,那兄搜索一下,兄该知道能和这位站一起的,可也不是小人物啊^_^   
长歌-废墟 : 哈,兄既然是数学院的,可多加些专业内容,我会给更多威望的
另:hooker兄别失望啊,我下回找个物理的,就怕兄对他名字很熟悉,却不认识人。对了,hooker兄对你的答案中的那位介绍有点问题,修改一下吧,以后我统一解密,会让真正的行家看笑话的   
chjy02 :我明天再看看,给其他兄弟一点机会.   
长歌-废墟 :好啊,不过我会对前五名只要答对都给一点奖励的.其实兄想想当时在这个学派里面……^_^   
书乡访客 :是诺贝尔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金获得者吧。   
长歌-废墟 :对不起啊,不是。   
  yu_xin51 : 只认出了左边那位,今日方知自己孤陋!
希尔伯特(Hilbert,David,1862~1943)德国数学家,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前苏联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
  中学时代,希尔伯特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对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灵活和深刻地掌握以至应用老师讲课的内容。1880年,他不顾父亲让他学法律的意愿,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又在这所大学里取得讲师资格和升任副教授。1893年被任命为正教授,1895年,转入格廷根大学任教授,此后一直在格廷根生活和工作,于是930年退休。在此期间,他成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并曾获得施泰讷奖、罗巴切夫斯基奖和波约伊奖。1930年获得瑞典科学院的米塔格-莱福勒奖,1942年成为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

  希尔伯特是一位正直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为进行欺骗宣传而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战争期间,他敢干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由于纳粹政府的反动政策日益加剧,许多科学家被迫移居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格廷根学派衰落了,希尔伯特也于1943年在孤独中逝世。

  希尔伯特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领导了著名的格廷根学派,使格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

  按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不变式理论、代数数域理论、几何基础、积分方程、物理学、一般数学基础,其间穿插的研究课题有:狄利克雷原理和变分法、华林问题、特征值问题、“希尔伯特空间”等。在这些领域中,他都做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

  希尔伯特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尔伯特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解决。他在讲演中所阐发的想信每个数学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信念,对于数学工作者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他说:“在我们中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声: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去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过纯思维找到它,因为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三十年后,1930年,在接受哥尼斯堡荣誉市民称号的讲演中,针对一些人信奉的不可知论观点,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1899)是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把欧几里得几何学加以整理,成为建立在一组简单公理基础上的纯粹演绎系统,并开始探讨公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研究整个演绎系统的逻辑结构。1904年,又着手研究数学基础问题,经过多年酝酿,于二十年代初,提出了如何论证数论、集合论或数学分析一致性的方案。他建议从若干形式公理出发将数学形式化为符号语言系统,并从不假定实无穷的有穷观点出发,建立相应的逻辑系统。然后再研究这个形式语言系统的逻辑性质,从而创立了元数学和证明论。希尔伯特的目的是试图对某一形式语言系统的无矛盾性给出绝对的证明,以便克服悖论所引起的危机,一劳永逸地消除对数学基础以及数学推理方法可靠性的怀疑。然而,1930年,年青的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哥德尔(K。G?del,1906~1978)获得了否定的结果,证明了希尔伯特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正如哥德尔所说,希尔伯特有关数学基础的方案“仍不失其重要性,并继续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

  希尔伯特的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三卷,其中包括他的著名的《数论报告》)、《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与其他合著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逻辑基础》、《直观几何学》、《数学基础》。

  
Gossudar :呵呵,都找到左面这位啦,右面的也就不远啦。

Hilbert und Weyl
http://p_w_picpaths.google.com/p ... amp;sa=N&tab=wi
希尔伯特与其弟子外尔。此图片摄于20世纪中叶。

Hermann Weyl (November 9, 1885 - December 8, 1955)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Although much of his working life was spent in Zürich and then Princeton, he is closely identifi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G鰐tingen tradition of mathematics, represented by David Hilbert and Hermann Minkowski. His research has had major significanc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s well as pure disciplines including number theory. He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athematicia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a key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its early years, in terms of creating an integrated and international view.

Weyl published technical and some general works on space, time, matter, philosophy, logic, symmetry and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conceive of combining general relativity with the laws of electromagnetism. While no mathematician of his generation aspired to the &#39;universalism&#39; of Henri Poincaré or Hilbert, Weyl came as close as anyone. Michael Atiyah, in particular, has commented that whenever he looked into an area, he found that Weyl had preceded him.

The similarity of the names sometimes led to his being confused with André Weil. A communal joke for mathematicians was that, each being of great stature, this was a rare example where such mistakes would not cause offence on either side.

Contents
1 Early life and interests
2 Geometric foundations of manifolds and physics
3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4 Mathematics of relativity
5 Topological groups, Lie groups and representation theory
6 Harmonic analysis and analytic number theory
7 Later career
8 Personality
9 Quotes
10 See also
11 References
12 External links and references



[edit]
Early life and interests
Weyl was born in Elmshorn (a town near Hamburg), Germany.

From 1904 to 1908 he studied in G鰐tingen and Munich, mainly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is doctorate was awarded at G鰐tinge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ilbert and Minkowski. In 1910, he obtained a teaching post of private lecturer at G鰐tingen. He took a professorship at t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in Zürich, Switzerland in 1913,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1949.

[edit]
Geometric foundations of manifolds and physics
See Weyl transformation, Weyl tensor

In 1913, Weyl published Die Idee der Riemannschen Fl鋍he (The Concept of a Riemann Surface), which gave a unified treatment of Riemann surfaces.

In 1918, he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gauge, and gave the first example of what is now known as a gauge theory. Weyl&#39;s gauge theory was an unsuccessful attempt to model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as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spacetime. The Weyl tensor in Riemannian geometry is of major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nformal geometry.

[edit]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He became very interested in the foundational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intuitionists. George Pólya and Weyl, during a mathematicians&#39; gathering in Zürich (February 9, 1918), made a bet concerning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athematics. Weyl predicted that in the subsequent 20 years, mathematicians would come to realize the total vagueness of notions such as real numbers, sets, and countability, and moreover, that asking about the truth or falsity of the least upper bound property of the real numbers was as meaningful as asking about truth of the basic assertions of Georg Hegel o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The existence of this bet is documented in a letter discovered by Yuri Gurevich in 1995, and it is said that when the friendly bet ended, the individuals gathered cited Pólya as the victor (with Kurt G鰀el not in concurrence). After about 1928 Weyl had apparently decided that mathematical intuitionism was not to be reconciled with his enthusiasm for the thought of Husserl.

[edit]
Mathematics of relativity
Weyl track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in physics in his Raum, Zeit, Materie (Space, Time, Matter) from 1918, reaching a 4th edition in 1922. His approach was based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specifically his 1913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鋘omenologie und ph鋘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Erstes Buch: Allgemeine Einführung in die reine Ph鋘omenologie . Apparently this was Weyl&#39;s way of dealing with Einstein&#39;s controversial dependence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physics of Ernst Mach. Husserl had reacted strongly to Frege&#39;s criticism of his first work on the philosophy of arithmetic and was investigating the sense of mathematical and other structures, which Frege had distinguished from empirical reference. Hence there is good reason for viewing gauge theory as it developed from Weyl&#39;s ideas as a formalism of physical measurement and not a theory of anything physical, i.e. as scientific formalism.

[edit]
Topological groups, Lie groups and representation theory
See main articles Peter-Weyl theorem, Weyl group, Weyl spinor,Weyl algebra

From 1923 to 1938, Weyl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compact groups, in terms of matrix representations. In the compact Lie group case he proved a fundamental character formula.

These results are foundational in understanding the symmetry structure of quantum mechanics, which he put on a group-theoretic basis. This included spinors. Together with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large measure due to John von Neumann, this gave the treatment familiar since about 1930. Non-compact group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particularly the Heisenberg group, were also deeply involved. From this time, and certainly much helped by Weyl&#39;s expositions, Lie groups and Lie algebras became a mainstream part both of pure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His book The Classical Groups, a seminal if difficult text, reconsidered invariant theory. It covered symmetric groups, full linear groups, orthogonal groups, and symplectic groups and results on their invariants and representations.

[edit]
Harmonic analysis and analytic number theory
Weyl also showed how to use exponential sums in diophantine approximation, with his criterion for uniform distribution mode 1, which was fundamental step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 This work applied to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as well as additive number theory. It was developed by many others.

[edit]
Later career
In 1928 and 1929, he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Weyl left the professorship at t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in Zürich, Switzerland, in the year of 1930 and he became Hilbert&#39;s successor at G鰐tingen where he held the chair of mathematics. The rise of the National Socialism in Germany in 1933, resulted in Weyl accepting an offer of going to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Weyl&#39;s wife Hella (nee Joseph) was Jewish and subject to the Nazi racial legislation.

There at Princeton he worked with Einstein. Weyl researched a unification of gravitation and electromagnetism. Weyl tried to incorporate electromagnetism in the geometrical formalism of general relativity.

Weyl&#39;s research was the framework for later explanations of the violation of nonconservation of parity, a characteristic of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leptons, in particle physics.

Weyl worked at the IAS until retirement in 1952. He died in Zürich, Switzerland.

   
chjy02 : 再来右边那一个的答案:

闵可夫斯基(1864~1909) Hermann Minkowski 俄国
  
  Hermann Minkowski 出生于俄国的 Alexotas (现在变成立陶宛的 Kaunas)。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但是当时的俄国政府迫害犹太人,所以当 Minkowski 八岁时,父亲就带全家搬到普鲁士的 Konigsberg (哥尼斯堡)定居,和另一位数学家 Hilbert 的家仅一河之隔。
  
  Minkowski 有两个哥哥,他是么弟。大哥 Max 在俄国时因为种族歧视,不能进学校读书,后来也一直没有受正规教育,长大后与他父亲一起经商,继承父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二哥就是发现胰岛素和糖尿病关 连的著名医学家 Oscar Minkowski,人称“胰岛素之父”。 Hermann Minkowski 本人则因数学才能出众,早有神童之名,后来更是优秀的数学家。他们兄弟三人都十分杰出,在 Konigsberg 曾经轰动一时。
  
  1873年,Minkowski 进入艾尔斯塔特预科学校读书。他思考敏捷,记忆力极佳,很快就表现出数学天赋。不仅如此,Minkowski 熟读莎士比亚、席勒和歌德的作品,歌德的《浮士德》几乎可以全文背诵。这和大鸡慢啼的 Hilbert 不同。八年的预科学校课程,Minkowski 只花了五年半就完成学业。因此,虽然 Minkowski 比 Hilbert 小两岁,却早一年毕业。
  
  当时德国大学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大学注册。Minkowski 先进入当地的大学,不久就转到柏林大学,三个学期后又回到 Konigsberg 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曾先后受教于 Helmholtz、Hurwitz、Lindeman 、Kronecker、Kummer、Weber、Weierstrass 和 Kirchhoff (克希荷夫)等人。
  
  在 Konigsberg 大学,Minkowski 和 Hilbert 重逢,两人志趣相投,结为终生的挚友。1884年,年方25的数学家 Hurwitz 来到 Konigsberg 大学当副教授,很快地便和 Minkowski 及 Hilbert 建立起友谊,共同的科学爱好把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天下午五点,都可以看见他们三人在苹果园里散步,讨论当前的数学问题,时而低头苦思、时而滔滔不 绝,时而争辩,时而会心地哈哈大笑,旁人看来真是一群数学疯子。然而,这些讨论对他们各自的数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Hilbert 后来写道:
  
  在无数次的散步中,我们三人探究了数学科学的每一个角落。Hurwitz 学识渊博,他总是我们的带路人。
  大学期间,Minkowski 就曾因出色的数学工作而获奖。1881年,法国科学发出通告,悬赏求解一个数学难题:试证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成五平方数的和。年仅十七的 Minkowski 所做出的结果大大超过了原问题,然截稿日期已近,根据比赛规则需译为法文,但 Minkowski 已经来不及,事已至此,他还是决定投稿一试。翌年,大奖揭晓,由十八岁的 Minkowski 和英国著名数学家 Henry Smith 共同获奖。Minkowski 再次轰动 Konigsberg。
  
  1885年夏,Minkowski 在 Konigsberg 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服过短暂的兵役后,1886 年被聘为 Bonn 大学讲师。1891年柏林大学的数学教授 Kronecker 去世,引起德国各大学教授、副教授的变动。 Konigsberg 大学副教授 Hurwitz 调到苏黎世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Hilbert 则接任他的位置,Minkowski 则升为 Bonn 大学副教授。1895年,Hilbert 被 Klein 网罗到哥廷根大学,Minkowski 就接任他在 Konigsberg 大学的教授职位。1896年,Minkowski 转到苏黎世大学和 Hurwitz 共事。物理学大师 Einstein 曾是他的学生。1902年,Minkowski 也被 Klein 网罗,加入哥廷根大学的数学大师之林,一直到他过世为止。
  
  Minkowski 在1897年结婚,他的妻子 Auguste Adler 是 Konigsberg 附近一位皮革厂厂长的女儿。他们有两女儿。
  
  1909年1月10日,Minkowski 在正达创作力高峰时,突患急性阑尾炎,抢救无效,不幸于1月12日去世,年仅45岁。生前挚友 Hilbert 替他整理遗作,1911年出版《闵可夫斯基全集》 (Gesammelte Abhandlungen von Hermann Minkowski)。
  
  在科学上的贡献
  Minkowski 的主要工作在数论、代数和数学物理上。在数论上,他对二次型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在1881年法国大奖中,Minkowski 深入钻研了 Gauss、 Dirichlet、和 Einenstein 等人的论著。因为 Gauss 曾在研究把一个整数分解为三个平方数之和时用了二元二次型的性质,Minkowski 由前人的工作中认识到把一个整数分解为五个平方数之和的方法与四元二次型有关。由此,他深入研究了 n 元二次型,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一来,原题就很容易从更一般的理论中得出, Minkowski 交给法国科学院的论文长达140页,远远超出了原题的范围。
  
  Minkowski 此后仍继续研究 n 元二次型的理论。他透过三个不变量刻画了有理系数二次型有理系数线性变换下的等价性,完成了实系数正定二次型的约化理论 (1905),现称“Minkowski 约化理论”。
  
  当 Minkowski 用几何方法研究 n 元二次型的约化问题时,获得了十分精采而清晰的结果。他把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数的理论为“数的几何”。由这里又引导出他在“凸体几何”方面的研究,这项研究的副产品就是著名的 Minkowski 不等式:
  
  {Σ(ak + bk)r}1/r ≦ {Σakr}1/r + {Σbkr}1/r
  Minkowski 早年就对数学物理有兴趣,在 Bonn 大学任职时,他就曾协助物理学家 Hertz 研究电磁波的理论。1905年以后,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电动力学上。 1907年,Minkowski 体悟到可以用非欧空间的想法来理解 Lorentz 和 Einstein 的工作,他认为过去一直被认定是独立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可以被结合在一个四维的时空结讲中:
  
  ds2 = c2dt2 + dx2 + dy2 + dz2
  这种结构后来被称为"Minkowski&#39;s World"。据此,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能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表出。这些工作为狭义相对论提供了骨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M. Bonn 曾说,他在 Minkowski 的数学工作找到了“相对论的整个武器库”。Minkowski 在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1907年的 Raum und Zeit 和1909年的 Zwei Abhandlungen uer die Grundgleichungen der Elektrodynamik。

   
Gossudar :外尔,H(Weyl,Hermann)1885年11月9日生于德国的埃尔姆斯霍恩;1955年12月8日卒于瑞士苏黎世.数学,数学物理.

  外尔出生在邻近汉堡的一个小镇上.父亲路德维希(Ludwig)是银行家,母亲安娜(Anna)在家里照料孩子.外尔在乡镇上度过了少年时代,并在阿尔托纳的一所文法中学读书.虽说乡下的孩子往往比较闭塞,见识不广,但外尔在中学时已读过Ⅰ.康德(Kant)的《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ve Reason,1781).他回忆说:“这书立即打动了我的心.”

  1904年,外尔从这所中学毕业.当时的校长是德国大数学家D.希尔伯特(Hilbert)的表兄弟,遂将外尔介绍到希尔伯特所在的格丁根大学攻读数学.从此,外尔踏上了数学之路,并成为日后希尔伯特的继承人.

  在格丁根的第一年,外尔读了许多课程.其中包括希尔伯特的课“化圆为方与数的理论”.新世界的门向他打开了.1905年夏天,外尔带着希尔伯特的辉煌作品“数论报告”(Der Zahlbericht)回家去.他回忆说:“整个暑假我在没有初等数论和E.伽罗瓦(Galois)理论这些准备知识的情况下,自己尽力搞懂它.这几个月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几个月,经历了我们共同分担的疑虑和失败的许多岁月之后,它的光辉仍抚慰着我的心灵.”外尔曾这样描述希尔伯特对青年人的影响:“他所吹奏的甜蜜的芦笛声,诱惑了许多老鼠追随他跳入数学的深河”.外尔自己就是这些“老鼠”中的一个.

  在格丁根读了一年书之后,外尔按惯例要到另一所大学求学一年.他到了慕尼黑大学.1906年重返格丁根.1907年,外尔投入积分方程的研究.一年之后,以“奇异积分方程”(Equtionsintégrales singwlières)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在格丁根一直呆到1913年.1910年起任无薪讲师(privatdozent),在讲授函数论等课程的同时,他开拓了新领域“黎曼面”.

  1913年,外尔和J.海伦(Joseph Helen)结婚.海伦是格丁根大学哲学系的著名才女.他们有两个儿子.其中J.外尔也是数学家.父子曾合著《亚纯函数和解析曲线》(Meromorphicfounctions and analytic curves,1943).

  就在结婚的同一年,外尔受聘为位于苏黎世城的瑞士联邦工学院的教授.这时,大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Einstein)也在那里执教,他们经常交谈.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新思想给外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尔服了一年兵役.1916年重返苏黎世.此后的十余年,是外尔数学创造的全盛时期.外尔在苏黎世的生活是幸福的;他曾说,那时打扰他平静生活的最糟糕的事是外国大学请他去执教的一连串邀请.但是在内心深处,外尔仍然向往格丁根大学,希望回到希尔伯特身边.因为他的“根”在那里,他要到那里摄取营养,获得新的动力.1923年,格丁根大学邀他回去接替退休的F.克莱因(klein).当时德国政治形势动荡,经济一团糟.外尔踌躇再三,拿着“接受邀请”的电文到电报局,可到了拍发时,又改变了主意,辞谢了邀请.1930年夏天,格丁根大学又邀他回去接替希尔伯特.尽管这时德国政治、经济形势仍然不好,但外尔终于接受了邀请.他写信给老师:“应召作为你的继任,我内心的欣喜和自豪是无法用言词来形容的”.

  但是外尔在格丁根没有呆很长时间.30年代的德国,法西斯的浊流在到处蠢动,排犹的风潮越演越烈.外尔本人虽不是犹太人,可是他的妻子海伦是半个犹太人.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局势极度动荡,大批犹太科学家离开德国.作为格丁根大学数学研究所的领导人,整个春天和夏天,外尔写信,去会见政府官员,但什么也改变不了.夏日将尽,人亦如云散.外尔去瑞士度假,仍想回德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住格丁根的数学传统.可是美国的朋友极力劝他赶快离开德国:“再不走就太晚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为他提供了一个职位.早在那里的爱因斯坦说服了外尔.从此,他和海伦在大西洋彼岸渡过了后半生.

  到普林斯顿时,外尔已经48岁,数学家的创造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于是他从“首席小提琴手”转到“指挥”的位置上.他象磁石一样吸引大批数学家来到普林斯顿,用他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才智给年轻人指引前进的方向.普林斯顿取代格丁根成为世界数学中心,外尔的作用显然是举足轻重的.无数的年轻人怀念外尔对他们的帮助,用最美好的语言颂扬他的为人,其中有一个是中国学者陈省身.1985年,陈省身回忆他和外尔的交往时写道:

  “我1943年秋由昆明去美国普林斯顿,初次会到外尔.他当然知道我的名字和我的一些工作.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外尔很看重我的工作,他看了我关于高斯(Gauss)-博内(Bonnet)公式的初稿,曾向我道喜.我们有很多的来往,有多次的长谈,开拓了我对数学的看法.历史上是否会再有象外尔这样广博精深的数学家,将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外尔在美国也继续做一些研究工作.他写的《典型群,其不变式及其表示》 (The classical group,their invariants and repre-sentations,1939)以及《代数数论》(Algebraic theory of numbers,1940)使希尔伯特的不变式理论和数论报告在美国生根开花.他的“半个世纪的数学”(A half-century of mathematics,1951)更成为20世纪上半叶数学的最好总结.他还在凸多面体的刚性和变形(1935)、n维旋量黎曼矩阵、平均运动(1938—1939)、亚纯曲线(1938)、边界层问题(1942)等方面作出贡献.

  外尔的妻子于1948年逝世.1950年,他又和B.爱伦(Ellen)结婚.外尔在1951年退休,但他在普林斯顿的职位仍然保留着.以后他在普林斯顿和苏黎世两地居住.1954年,外尔在第十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讲话,介绍菲尔兹奖获得者小平邦彦(小平邦彦,Kodaira Kunihiko)和J.P.塞尔(Serre) 的工作.第二年,70寿辰的祝寿活动之后不到一个月,外尔在邮局寄信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于1955年12月8日与世长辞.

  外尔的著作生前出版过选集.1968年,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行外尔的《论文全集》,(Gesammelte abhandlungen),包括166篇文章,但不包括他的十几本书.

  外尔一生的科学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格丁根时期(1904—1913);苏黎世时期(1913—1930);第二格丁根时期(1930—1933);普林斯顿时期(1933—1955).他的数学工作几乎遍及整个数学.其中包括奇异积分方程、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希尔伯特空间,吉布斯(Gibbs)现象、狄利克雷原理、模1分布、概周期函数、亚纯曲线变分学等分析课题,凸体的表面的刚性、拓扑学、微分几何中的联络、黎曼面等几何课题,李群的不变量、李群的表示、代数理论、逻辑等代数课题,以及相对论、量子论、哲学、科学史等课题.他的许多工作成为20世纪一系列重要数学成就的出发点.外尔的研究足迹紧紧追随着整个科学的进展,从广义相对论到量子力学,一直在科学的前沿上弄潮.许多人认为,时至今日,通晓整个数学的数学家似乎已经没有了.外尔也许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最后一人.

  外尔在格丁根时期的初期研究工作,可以说完全在希尔伯特的影响下进行.他在格丁根的博士论文题目正是希尔伯特当时钟爱的研究课题:积分方程.

  1910年,外尔在为获得无薪讲师职位发表就职演讲时,作出了他在数学上第一个重要工作: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奇异边界条件.众所周知,经典的斯图姆(Sturm)-刘维尔(Liouville)问题是求解自共轭微分方程

  

  其中0≤x<l,p(x)>0,q(x)为实值函数,解y(x)必须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y′(0)-wy(0)=0, (2)

  y′(l)-hy(l)=0, (3)

  这里w,h都是实数.这时,人们知道:当λ取一列非负实数λn(λn→∞)时,方程(1)存在非平凡解.这一数列称为方程的谱,每个λn称为方程的特征值(本征值),相应的解yn(x)称为特征函数(本征函数).这时yn(x)好象sin nx,cos nx一样可以作为正交基,使每个函数可以按yn(x)展为级数,正象函数关于cos nx和sin nx展为三角级数一样.

  外尔研究l=+∞的奇异情形.他的想法是令λ取复数值.于是对给定的h,会存在复数w(λ,h)满足边界条件(2),(3).当h取遍一切实数值时,点w(λ,h)在某圆Cl(λ)上.此时,外尔看到,当l→+∞时,Cl(λ)(λ固定)形成一族圆,其极限或者是圆或者是一点.这两种情形的出现与λ的选择无关.如果有“极限圆”,那么(1)的解都在[0,+∞)上平方可积,而在“极限点”情形,(1)只有一个解(差一常数因子)是平方可积的.

  在后来由冯·诺依曼(von Nenmann)创立的无界对称算子理论中,一个微分算子可以作自伴扩张的充要条件是两个亏指数n+和n-相等.外尔在这里提供了斯图姆-刘维尔算子P(x,D)(对称算子)进行自共轭扩张的第一个例子.在a<x<b情形,如果a,b分别趋于0和∞时都是极限点型,则n+=n-=0.算子P(x,D)已经是自伴的.如果0和∞分别是极限圆型和极限点型,则n+=n-=1,其自伴扩张用一个边界条件得出.若二者都是极限圆型,则n+=n-=2,算子P(x,D)可用两个边界条件决定其自伴扩张.本世纪偏微分算子理论的长足进展,外尔的这一结果可说是其先驱.

  外尔并没有停留在自伴扩张问题上.他将关于与离散谱λn相应的特征函数yn(x)的级数展开,推广到连续谱λ的特征函数yλ(x)的积分展开,从而为卡莱曼(T.Carleman)积分算子理论开辟了道路.更引人注目的是外尔对大物理学家H.A.洛伦兹(Lourentz)1910所提问题的回答.1910年,洛伦兹在格丁根讲演时提到,能否由听鼓声推知鼓的形状?这等于由一个椭圆方程△u+λu=0的本征值λn (即鼓膜振动的自然频率)来确定鼓膜形状.外尔研究了更一般的问题,提出了在希尔伯特空间H上的紧自伴算子特征值的直接计算方法(即不必先求出λ1,…,λn-1再来计算λn),后人称之为“极大极小方法”,这套本征展开理论,为洛伦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钥匙.人们要求知道当λ很大时,小于λ的特征值的个数N(λ),其中




  v是本征频率,v是波在鼓膜中的传播速度.外尔证明了




  这里A是鼓膜的面积.这恰好证实了洛伦兹的猜想:频率在v和dv之间的充分高的谐波数目与边界的形态无关,仅和它围成的面积成正比.

  这项工作相当漂亮.1954年5月,外尔在洛桑作演讲.当他回忆这段往事时,写了如下的话:

  “这个问题的结论虽然在前些时候已被物理学家猜想到.然而对大多数数学家来说,这一结果似乎是在很遥远的将来才能作出证明的.当我狂热般地作出证明时,我的煤油灯已开始冒烟.我刚完成其证明.厚厚的煤烟灰就象雨一样从天花板上落到我的纸上、手上和脸上了.”

  这套“听音辨鼓”的理论近几年又出现新的高潮,现在有了更精确的估计,甚至可以决定表示鼓上孔的数目的拓扑参数.将平面鼓膜推广到高维的流形上去,仍是成为许多人追逐的课题.

  外尔在追随希尔伯特研究积分方程和微分方程之后,从1911到1912年开辟了自己的新研究方向:黎曼面.这时,外尔在格丁根大学讲授函数论课程.复值多值函数依靠黎曼
曼面的构造一直依靠直观想象,并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外尔一面授课,一面构思严格的黎曼面理论.年仅26岁的外尔爆出了天才的火花.他将黎曼面R看成被R中各点的邻域U所覆盖,而每一邻域U又附以从U到复平面的映射ψu.外尔把所有由(U,ψu)构成的全体记作.如果满足(1)中所有U的并集即是R,(2)当V=U1∩U2非空上区域ψu2(V)到复平面区域ψu1(V)的复变函数.我们假)看作黎曼面.在20世纪数学史上,外尔的这一想法是划时代的(上面的叙述已采用现在常用的形式).首先,他采用了邻域思想,无疑为点集拓扑学的出现催生.其次,黎曼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乃是复一维流形.在20世纪大放异采的复流形理论即导源于此.第三,外尔指出,黎曼面的深入研究,“不只是使解析函数的多值性直观化的手段,而且是这个理论的本质部分,是解析函数能在其上生长和繁荣的唯一土壤”.它开创了现代函数论.第四,黎曼面的亏格、分类等导向同调和同伦论,为代数拓扑的诞生指引了方向.外尔这一工作,几乎影响了20世纪的整个纯粹数学.1913年《黎曼面的观念》(Die Idee der Riema-nnschen Flche)出版.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希尔伯特的邻域公理化方法,L.E.J.布劳韦尔(Brouwer)使用的单纯形方法,H·庞加莱(Poincare)的基本群观念以及曲面的指向等严格理论.

  外尔结束了格丁根大学的函数论教学工作.

  外尔在苏黎世时期(1913—1930)的工作是极其辉煌的.他在1914年完成了关于模1等分布的研究,人们将它看作解析数论的新篇章.这一工作的发表因第一次大战而推迟到1916年.

  所谓实数列{xn}以模1等分布,是指xn 的小数部分yn均匀地分布在[0,1]内,即对任何[0,1]的β,n)是指前n个实数x1,…,xn 的小数部分y1,…,yn落在[α,β]中的个数.{xn}模1等分布也可用积分描述为:对任何在[0,1]上有界的黎曼可积函数f(x),有




  这就使我们能用分析工具来研究数论问题.但是使外尔最值得骄傲的是下列基本定理:

  {xn}模1等分布的充要条件是:对任何非零整数h,当N→∞时




  由此可以推出,若P(x)是首系数为无理数的多项式,则p(n)是等分布的.若θ是无理数,则实数列{nθ}是等分布的(这结果早些时候为P.博尔(Bohl)等数学家用纯算术方法得到过).这一基本定理的证明借助于对多项式指数和的一项估计,现称为外尔不等式.多项式指数和与调和分析紧密相连,而外尔在研究微分算子谱论时成天与调和分析打交道,因而他从分析学转向数论研究乃是顺理成章的.多项式指数和问题与E.华林(Waring)问题(任何正整数k,总存在g(k),使k可表示为S(≥g(k)个k次幂之和)及ζ函数的黎曼猜想(ζ函数的非显然零点全部都在直线Res=1/2上)等密切相关.这一工作后来为苏联的И.M.维诺格拉多夫所改进,用于堆垒素数论.我国的华罗庚及其学生们在这一方向上有突出的贡献.

  1916年,当外尔从兵营回到工学院讲台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问世不久,一场物理学研究的浪潮席卷全球.外尔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1916到1917年,他在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讲授相对论课程时,力图把哲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物理学理论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清晰而严格地阐述广义相对论.讲稿在1918年以《空间、时间、物质》(Raum、Zeit、Malerie)的书名正式出版,五年之内再版五次,成为年轻人的心爱之物.大物理学家W.K.海森伯(Heisenberg)等都从此书中得到教益.

  1917—1919这几年间,外尔在几何学与物理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受到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研究引力场的鼓舞,企图提出一种既包括引力又包括电磁力的几何理论,即通过发展几何学来完成“统一场论”的构想.虽然“统一场论”经过努力(包括爱因斯坦本人的努力)至今仍未建立起来,但是外尔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却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物理学的进展.

  外尔首先对作为相对论数学框架的黎曼几何加以改造和扩展.黎曼几何依赖于一种度量,它是微分二次型:




  曲率就依这一度量而确定.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依赖于二次型,而电磁理论只依赖于一次型.外尔根据前人结果已看到曲率可以通过向量的平行移动而得到.在特殊情形下,这是容易理解的∶a,b是直线l上两点,a处向量Pa沿l平行移动到b处为Pb,此时Pa与l的夹角等于Pb与l的夹角,Pa沿l且保持与l夹角不变的移动称为平行移动.Pa沿l平行移动到b再平行移动回到a,夹角一直不动,夹角变化量为0,所以直线的曲率也是零.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一点a处有一向量Pa与过a的大圆l夹角为θ,当Pa沿大圆(测地线)作保持夹角不变的移动(平行移动)转一圈回到a时,向量Pa实际上转了一圈,增加了2π的幅角,



  在黎曼几何中,曲线xi=xi(t),i=1,2,…,n(t1≤t≤t2)的长度S由积分表出:




  这里gij是度量张量的共变分量.使这积分取得极值的曲线,即测地线满足方程



   

  一个向量场vh(t),如满足




  则定义为vh(t)与曲线xh=xh(t)平行.由此可以看出:测地线的切

  外尔注意到上面的平行定义与度量张量gij 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克里

 

  时称vh(t)与xh(t)平行.

  这样一来,黎曼几何就从度量束缚中解脱出来,而由一组函数向量(ξi )与邻近的点(xi +dxi )的平行向量(ξi +dξi )之间的关系为:



  为仿射联络.这种空间称为仿射联络空间,黎曼空间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外尔的这一思想无疑是稍后的E.嘉当(Cartan)的一般联络理论的源头.联络概念已构成现代微分几何的基础,其意义之重大正如分析学中的微分概念.

  1918年,外尔发表了著名的论述统一场论的论文.他写道:“如果黎曼几何要与自然相一致,那么它的发展所必须基于的基本概念应是向量的无穷小平行移动….但是一个真正的无穷小几何必须只承认长度从一点到它无限靠近的另一点作转移的这一原则.这就禁止我们去假定在一段有限距离内长度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的问题是可积的.…一种几何产生了”.这样,外尔的不可积标量因子的想法就产生了.电磁学在概念上可纳入一个不可积量因子的几何想法之中:电磁场依赖于一次型
加到dφ将不改变理论的物理内容,由此得到




  有不变意义,Fμv 可看成等同于电磁场,其中φv =常数·Aμ ,Aμ 是电磁势.

  该理论在变换dφ→dφ+d(log λ)下的不变性,即今天称为“规范不变性”的最早形式.

  爱因斯坦对外尔的论文预印本十分关注,但后来明确表示反对这篇文章.结果爱因斯坦的意见作为按语加在外尔文章的后面,外尔又写了一个回答附在末尾.

  爱因斯坦的异议是说,不可积标度因子理论如果正确,那么从0出发的两条路径,由于标度的连续变化,一般将会有不同大小,因而两个钟快慢将会不同,时钟依赖于每个人的历史,那就没有客观规律,也就没有物理学了.外尔对此作了回答,但未能消除爱因斯坦的异议.1949年,外尔回忆当时的心情说:“在苏黎世的一只孤独的狼——外尔,……很不幸,他太易把他的数学与物理的和哲学的推测混在一起了.”

  1929年,外尔又回到这一课题.由于量子力学的推动,福克(Fock)和F.W.伦敦(London)在1927年指出:外尔的不可积标度因子应当是一个不可积的“相”因子.外尔在1929年的文章中写道:我曾经希望规范不变原理将引力和磁力统一起来而未获支持,但这一原理在量子论的场方程中有一个形式上的等价物,

  一不变性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关系仍与先前一样.…规范不变性原理具有广义相对论的特征….外尔的这些观点对后世有许多影响,不可积“相”因子消除了爱因斯坦异议,并由实验证实.不过“统一场论”始终未完成.外尔对自己的研究一直注视着,直到去世前几个月,他在将1918年的规范理论的论文收入他自己的《论文全集》时,在“跋”中写了下列的话:

  “我的理论最强的证据似乎是这样的:就像坐标不变性保持能量动量守恒一样,规范不变性保持了电荷守恒.”

  外尔的规范理论启发了杨振宁:可以把规范理论从电磁学推广出去.这就产生了杨振宁-米尔斯(Miles)在1954年提出的非交换规范场理论.这一规范场理论在粒子物理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可惜那时外尔已退休,未曾注意及之.

  外尔的数学研究总是和当代的物理学最新成就联系在一起.当1925—1926年量子力学刚刚产生的时候,外尔深入地从事李群及其表示的研究,并在1927年把这项研究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1928年,名著《群论和量子力学》(Gruppentheorie und Quanten-mechanik)出版.差不多每一位在1935年之前出生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会在自己的书架上放上这本书.不过,几乎没有人去读它.对物理学家来说,这本书太抽象了.

  1930年,在该书德文新版的前言中,外尔写道:

  “质子和电子的基本问题已经用其与量子定律的对称性性质的关系来讨论了,而这些性质是与左和右、过去和将来以及正电和负电的互换有关.”

  这里的左和右是指宇称守恒(P),过去和将来是指时间反演不变(T),正电和负电是指电荷共轭不变性(C).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评论说:“在1930年,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以任何方式猜想这些对称性是彼此相关的,仅仅在50年代人们才发现他们之间的深刻联系.”

  外尔非常喜欢对称,在1952年写过《对称》(Symmetry)的精美小书.也许因为太醉心于对称,他抛弃了自己提出的不满足左右对称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29).28年以后的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等用实验证实.外尔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也得到重新肯定.这时外尔去世已经两年,人们无法听到这位理论物理先驱的评论了.

  让我们再回到数学上来.外尔在本世纪20年代从事李群和李代数及其表示的研究,可说是外尔数学生涯中最光辉的篇章.

  本世纪初,G.F.弗罗贝尼乌斯(Frobenius)和I.舒尔(Schur)等已完成复n阶方阵构成的一般线性群GL(n,c)的不可约有理线性表示的工作.由此可知行列式为1的特殊线性群SL(n,c)的所有有理线性表示是完全可约的.1913年,嘉当独立地完成单复李代数不可约线性表示的工作,并指出有限维半单李代数是完全可约的.

  外尔创立一种新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大范围李群,仅把李代数作为一种工具.1897年A.胡尔维茨(Hurwitz)指出了一种对正交群或酉群构作不变量的途径:只须将有限群中普通的平均求和代之以紧群上关于不变测度的积分,他不仅研究特殊酉群SU(n)的不变量(韦尔称之为酉技巧),而且处理了特殊线性群SL(n,c)的不变量问题.舒尔于1924年借助在SU(n)作用下该群的任何表示空间中一种对称数量积不变量的存在性,证明SU(n)的完全可约性,他又用酉技巧证明了SL(n,c)连续线性表示的完全可约性和SU(n)的特征标的正交关系.

  从这些结果出发,外尔首先指出舒尔和嘉当的两种表示之间的联系,说明二者能一一对应的原因在于SU(n)是单连通的.其次他研究了正交群的双叶覆盖群的存在性.最后,外尔转入半单李群大范围理论的研究.这一工作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外尔首先指出,酉技巧不仅在典型群上有用.他证明,每个半单复李代数,可从一个紧李群的实李代数u 经过复化(com-plexification)而得到.嘉当曾逐类讨论过这一问题,外尔则用半单代数的根代数性质很快得出.这样,外尔建立了和u 的线性表示之间的联系.但是要用酉技巧,还必须证明确实存在以u 为李代数的紧李群Gu ,而且是单连通的.为了绕过这个困难,外尔证明了紧群Gu 的通用覆盖群也是紧的.可以说这一结果是外尔论文中最深刻最有活力的核心.

  这一结果可以有极好的几何解释,因而有外尔“房”和外尔“墙”的概念产生.韦尔证明:Gu 的基本群是有限群,因而Gn 是紧群.极大环面T在Gu 中的作用和对角线矩阵群在SU(n)中的作用相似,即每个Gu 中元素是T中一个元素的共轭.Gu 的特征标的正交关系是重要工具.外尔最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由“分解”Gu 的无限维线性表示来求得半单群的所有不可约表示.

  李群的研究和群上调和分析紧密相连.他考虑Gu 上复值连续函数全体F.若按群Gu 上的不变测度定义积分,则F上可定义卷积




  F于是构成群代数.如果考察算子R(f)∶g→f*g,则R(f)是紧的自伴算子,于是就可以用紧算子的谱分解理论加以研究了.更一般地,外尔研究了不变内积.他证明:n维线性空间V上的一般线性群GL(V)中的紧子群G,V上必存在关于G的不变内积:




  利用这一定理,可直接决定所有紧复连通李群.即连通复紧李群必可交换,因此是复环面.外尔还得到:紧李群的李代数必具有不变内积(紧李代数).

  外尔的研究都有强烈的背景,丰富的思想和高度的技巧.他用自己的成果开辟了20世纪纯粹数学的新天地,并且表明“抽象”方法和传统的“硬”分析方法完全可以相比美.

  作为希尔伯特的继承者,外尔确实发扬了希尔伯特的传统,且注入了时代精神.微分算子理论、模1等分布论、仿射联络理论、连续群论都可以在希尔伯特的积分方程、数论、代数不变量、物理学研究等研究中找到渊源,而相对论、量子力学、拓扑学方法、代数拓扑工具等则使他发展并超越了希尔伯特的范围.他们师生二人,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的数学.

  然而,他们两人并非完全一致.在数学基础上,外尔拥护布劳韦尔的直觉主义,不承认实无限,不准滥用排中律,不愿用选择公理.他的全部工作确实没有用G.康托尔(Cantor)的超限数理论,而且说康托尔的那一套是“雾中之雾”.外尔把布劳韦尔的观点介绍给希尔伯特,希尔伯特却极力反对直觉主义.希尔伯特倡导“形式主义”,企图证明包含自然数系统的数学体系是无矛盾的和相容的.但是希尔伯特也小心翼翼地把有限步可以达到的结论认为是最可靠的,所以外尔说希尔伯特“从布劳韦尔的直觉主义的启示中获益非浅.”1931年,K.哥德尔(Gdel)击破了希尔伯特的梦想.外尔平静地和希尔伯特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尽管两人的意见并未统一.

  1932年,希尔伯特70寿辰.外尔写了生日祝辞,表达了他对恩师的崇敬与深情.1943年希尔伯特去世.外尔在《美国数学会公报》(Bulletin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50,pp·612—654,1944)上发表了“大卫·希尔伯特及其数学工作”(DavidHilbert and his mathematical work)的长篇纪念文章(中译本见《数学史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外尔在美国继续做过一些研究工作,例如凸体表面的刚性与形变(1935),n维的旋量、平均运动(1938—1939)、亚纯曲线(1938)、边界层问题(1942)等.作为20世纪前半叶数学发展的见证人,他对克莱因、希尔伯特、诺特等大数学家的记述和评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50年,外尔在《美国数学月刊》(Monthly AMS)发表论文“半个世纪的数学”,是一篇极好的学术总结(中译本见《数学史译文集续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最后,我们应当提到外尔的哲学研究.外尔对哲学终生不渝.他早年追随过康德哲学,后来受E.胡塞尔(Husserl)的影响很深.他的《空间、时间、物质》就是一部物理学、哲学和数学相结合的著作.他在哲学方面主要作品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哲学》(Philosophie der Mathematik und Wissenschaften,1927).书中的数学部分包括数理逻辑、公理学、数及连续统、无穷,以及几何学共三章,自然科学部分有空间时间与先验的外在世界、方法论以及世界的物理图景,也是三章.书中引用了一百多位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原著,对整个问题作了详尽而清楚的阐述.

  在数学哲学方面,外尔早在1910年就写过论文“关于数学概念的定义”(ber die Definitionen der mathematischen Grundbe-griffe).他将数学看作“一棵自豪的树,它自由地将枝头长入稀薄的空气,同时又从直觉的大地和真实的摹写中吸取力量”.在同一文章中,外尔认为“连续统的势的问题,必须从严密地建立集合论原理的途径去解决”.到了1918年,他出版了《连续统》(Das Ko-ntinuum)一书,成为一场集合论争辩的导火线之一.

  进入20年代,外尔站在布劳韦尔一边,赞成直觉主义,反对希尔伯特倡导的形式主义.这在前面已经有所提及.但是外尔在晚年似乎力图调和这两方面的冲突.“数学中的公理方法与构造程序”(Axiomatic versus constructive procedures in mathematics)是外尔用英文写的遗作,大约写于1953年以后,1985年才公诸于世(The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vol.7,No.4).文中说:“现代数学研究的大部分建立在构造程序和公理方法的巧妙结合之上.”例如他从域公理出发,用1a记α,2a记1α+α,3α记2α+α,如此继续,就得出α的倍数vα,即自然数全体.然后看是否有v使vα=0,表明域的特征数为有限(质数)或∞.

  外尔曾设想,数学证明必须是一步一步地可被人的直觉检验的程序.现在四色问题的计算机证明已突破了外尔的要求,但是构造主义观点却由于计算机的发展而倍受重视.外尔说过:“哲学的反思伴随着历史的反思.”数学基础正以新的形式继续着争辩.尽管外尔的“调和”并未得到公认,可是历史也许会再次注意他的数学哲学观点.

  外尔逝世已经40年了,但是整个国际数学界仍然时刻感到他的存在.他所创立的深刻数学思想至今还在起着指路灯的作用.他的工作一定会影响到下一个世纪.
http://www.cnmaths.com/zttj/HTML/zttj_125.html

   
newchomsky :左边这位是不是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啊?

希尔伯特(1862--1943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数学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希尔伯特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在他研究的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些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未解决.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1899年)是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希尔伯特的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与其他人合著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逻辑基础》《直观几何学》《数学基础》.希尔伯特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还以一位正直的学者而受到普遍的尊敬,他曾拒绝在德国政府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辩护的宣言上签名,后来又对希特勒的排犹暴行表示极大愤概.希尔伯特生前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910年荣获匈牙利科学院的波尔约数学奖.并且是许多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士。
   
newchomsky :右边这位是不是闵可夫斯基,赫尔曼阿?
我对数学是外行,高中数学还不及格过,嘿嘿。
以上纯属猜测,如果错了别见笑,

闵可夫斯基,赫尔曼(1864—1909),德国数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老师。他提出了作为物理学相互作用舞台的四维时空概念。他是观测天文学家鲁道夫·闵可夫斯基 (Rudolph Minkowski,1895—1976)的叔叔,鲁道夫曾于1956年参与证认第一个已知河外射电源天鹅座X-1。

赫尔曼·闵可夫斯基1864年6月22日生于立陶宛(当时由俄国统治)的亚力克索塔斯。1872年他的家庭迁往当时德国境内的康尼斯堡(即今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所以他就读康尼斯堡大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并在波恩大学执教。1894年回康尼斯堡大学任数学副教授。仅仅两年后,他前往苏黎世联邦技术大学,于1896—1902年任数学教授,在那里他成了爱因斯坦的老师。年轻的爱因斯坦尽管聪慧,但没有给他的老师们留下好印象,因为他漫不经心地对待正规课程。正是闵可夫斯基把爱因斯坦形容为‘对数学从不关心’的一条‘懒狗’。

1902年,闵可夫斯基被聘为格廷根大学的数学教授,并在那里度过余生。他主要从事纯数学研究,包括数论和几何学。正是通过他对三维以上数学和几何学的更抽象内容的理解,1908年他在科隆的一次演说中提出了四维时空概念。在那篇演说中,他的开场白为洞察狭义相对论意义的革命性新见解的形成布置了场地,而这一新见解不久就提供了发展广义相对论的线索:

我想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看法是从实验物理学土壤中萌芽的,而这就是它们力量之所在。它们是彻底的。从今以后,单独的空间和单独的时间都注定如同阴影般消失,只有它们两者的某种联合能维持一种独立的实在。

这项研究成果在1909年1月14日闵可夫斯基因阑尾炎并发症逝世后同年发表。


dengyong_008 :左边是: 洛仑兹
Introduction:

Dutch physicist and joint winner (with Pieter Zeeman) of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in 1902 for his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which, confirmed by findings of Zeeman, gave rise to Albert Einstein&#39;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n his doctoral thesis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den (1875), Lorentz refined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James C. Maxwell of England so that it more satisfactorily explained th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light.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at Leiden in 1878. His work in physics was wide in scope, but his central aim was to construct a single theory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electricity, magnetism, and light. Although, according to Maxwell&#39;s theor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s produced by the oscillation of electric charges, the charges that produce light were unknown. Since it wa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n electric current was made up of charged particles, Lorentz later theorized that the atoms of matter might also consist of charged particles and suggested that the oscillations of these charged particles (electrons) inside the atom were the source of light. If this were true, then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ought to have an effect on the oscillations and therefore on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thus produced. In 1896 Zeeman, a pupil of Lorentz, demonstrated this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Zeeman effect, and in 1902 they wer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Lorentz&#39; electron theory was not, however, successful in explaining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an effort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of the Earth through the hypothetical luminiferous ether by comparing the velocities of light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n attempt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he introduced in 1895 the idea of local time (different time rat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Lorentz arrived at the notion that moving bodies approaching the velocity of light contract in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The Irish physicist George Francis FitzGerald had already arrived at this notion independently (see Lorentz-FitzGerald contraction, and in 1904 Lorentz extended his work and developed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s. Th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describe the increase of mass, shortening of length, and dilation of time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a moving body and form the basis of Einstein&#39;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n 1912 Lorentz became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Teyler Institute, Haarlem, though he remained honorary professor at Leiden, where he gave weekly lectures.
   
Gossudar : 咋办呢,Dasha能看到200威的答案,眼瞅着兄弟们答错了
  http://www.duxiu.com/showbook?dx ... 7E66D8813A9CB6BECE4
图片在这本书的前言第23页,读秀上可以预览

   
长歌-废墟 :chi兄和newchomsky都猜对了左边的那位,猜错了右边那位,有趣的是两人把右边那位都猜到了同一位大学者,可惜不是啊.两位兄弟离答案不远了,我再提醒一下:这张照片上两位年龄还是有些差距的,恐怕1909年时左边那位不会那么老
dengyong_008和hooker兄犯一样的错误.
至于da兄我说什么好呢?兄不是存心拆我的台吗 ,按照规矩给兄一个威望,虽然兄都答对了.但是如此一来,超过200威的兄弟我就不能评分了.
xzj123MM你完全猜错了,对不起.


另:看兄的介绍似乎来自右边的那位的某本外文传记,若是,da兄我要啊,我非常想要,能否给我全文^_^(中文的那本我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59、有奖竞猜 (续)
   长歌-废墟
chjy02 :看上去好熟悉的哦!我怎么想不起?   
长歌-废墟 :兄再想想。   
chjy02 :再提示一点点啊   
winwun :左面那个难道不是洛仑兹吗?如果是的话,洛仑兹显然是作为物理学家而闻名与世的 。   
   
  chjy02 : 柯尔莫哥罗夫(А. Н. Колмогоров),柯尔莫哥洛夫的父亲卡塔也夫(Николай Матвеевич Катаев)是农艺师兼作家,母亲柯尔莫哥洛娃(Мария Яковлевна Колмогорова)出身贵族.他们并没有办结婚手续,所以柯尔莫哥洛夫从母姓.十月革命后,卡塔也夫主持农业人民委员部教育部门,在1919年A.И.邓尼金(Деникин)进攻时死于南方战线.柯尔莫哥洛夫生后十天母亲就去世,他由姨妈薇拉(Вира)与娜捷日达(Надежда)抚育,生活在沿伏尔加河的雅洛斯拉伏尔(Ярославлъ)下游约20公里的图诺斯那村(Туношна).她们都有民主思想,卒于50年代初.在柯尔莫哥洛夫幼年,两个姨妈努力引导他对书本和自然的兴趣,开拓他的好奇心,带他去田野、森林,给他讲花草树木的知识、星星与宇宙演化的故事、安徒生的童话…….她们办了一个有十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家庭学校,以适应当时新的教育模式.五六岁的他负责家庭杂志《春燕》(Beсенние Ласточки)的数学部分.在1963年发表的文章《我是如何成为数学家的》(Кат Я стал математиком)中写道:“在五六岁时我就领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我观察到

1=12,

1+3=22,

1+3+5=32

1+3+5+7=42

  等等.我的发现被刊在《春燕》上,在那里还发表了我发明的算术问题(其中例如:要固定一个有四孔的扣子至少要用线缝合两个孔,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固定办法?).”孩子们还参加农庄劳动、收集柴火、自己缝扣子等等.1910年他进入莫斯科列普曼(Лепман)文法学校预班.该校崇尚自由,着重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自由选听高年级的课程,还采用了很多试验教学.在女性环境中成长的他特别珍视男孩特点的培养,诸如淘气、嬉闹、大胆、果敢、灵巧等.在该校他结识了A.Д.叶戈洛娃(Анна Демитриевна Егорова).

  她是通讯院士、历史学家П.H.叶戈洛夫(Егоров)之女,后于1942年在莫斯科与柯尔莫哥洛夫成婚,她卒于1988年.少年时他对生物、物理、历史、社会学、数学、俄国艺术、林业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在14岁就自习高等数学,还梦想在荒漠中创建法律至上的公社,并为此起草了宪法.

  1920年他毕业于第23高中(即前列普曼文法学校).他曾向往学冶金,因为在那时候人们认为工程比纯科学更为重要和必需.他同时在国立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和门捷列夫(Менделеев)化工学院冶金系注册.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下决心以数学为职业.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的同时又在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数学部学习了一段时间,还参加了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教授C.V.巴赫罗欣(Вахрушин)的讨论班.17岁的他对历史发生了兴趣,他曾对俄国诺夫格勒(Новгород)地区在15—16世纪房地产登记的资料,用数理统计进行科学分析并写出论文,得到了巴赫罗欣的赞赏.但是当他问能否发表时,得到的回答是:只有一个论据是不够的,必须有五个不同的论据.以后他专心致力于数学,因为数学问题只需一个证明就足够了.

  在进入大学之前,他已有相当多的数学知识,他从《数学的新概念》(Новые идей в мате матике)一书中知道了集合论基础,他从《勃洛克豪斯与杰弗朗百科全书》(Brockhaus and Jefronencyclopedia)中学了很多专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改写了这些过于浓缩的内容.进入莫斯科大学后,他立刻通过了集合论和射影几何的免修考试.当时鲁金学派正处于顶峰时期,1921年他在H.H.鲁金(Луэин)的解析函数论课上,对鲁金的一个猜测举出了反例,得到П.C.乌里松(Урысон)的赞扬,成为乌里松的学生.在听了П.C.亚历山德罗夫(Александров)的课后,他发表了“作用于集合上的算子的理论”(Теории  операций  над  множествами),推广了E.波莱尔(Borel)、R.贝尔(Baire)、H.勒贝格(Lebesgue)、亚历山德罗夫和M.苏斯林(Суслин)等人的研究.1921年秋,他参加了B.B.斯捷班诺夫(Стенпанов)的三角级数讨论班,这对他以后的事业有特殊的重要性.1922年他解决了鲁金提出的构造一个系数收敛到零的任意慢的傅里叶级数问题.此后他又定期向鲁金学习,从而又成为鲁金的学生.在三角级数讨论班上,他还与Д.E.门晓夫(Меншов)建立了友谊.1922年,他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构造了几乎处处发散的傅里叶级数,它立刻使这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扬名世界(到1926年他进而构造了一个处处发散的傅里叶级数),并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高强度与高创造性的时期.1925年他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后成为鲁金的研究生,并开始与鲁金的另一个学生A.Я.辛钦(Хинчин)一起从事概率论的研究.1929年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他成为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4年在苏联首次建立了博士学位制度,翌年他被授予数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1月他与亚历山德罗夫一起对德国和法国进行了10个月的访问.格丁根在当时是数学的“麦加圣地”,研究人员少而精,只有D.希尔伯特(Hilbert)、E.兰道(Landau)、R.柯朗(Courant)与S.N.伯恩斯坦(Bernstein)4位教授,那里的助教有K.O.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F.雷列希(Rellich).H.莱维(Lewy)和E.诺特(Noether)的学生B.L.范·德·瓦尔登(Van der Waerden)等.希尔伯特时已66岁,即将退休,H.外尔(Weyl)已内定取代他的位子.柯尔莫哥洛夫与这些人广泛交往,与柯朗探讨了极限定理的领域,与外尔讨论了直觉逻辑,与兰道交换了对函数论领域的看法.继而,他前往慕尼黑与C.卡拉特奥多雷(Carathéodory)交谈自己关于测度论与积分论的思想.后者对前者的测度论思想很喜欢,坚持要他尽快发表,但是对他的推广的积分论反应冷淡.在法国,他与M.弗雷歇(Fréchet)讨论了马尔科夫链,与P.勒维(Levy)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讨论,并与老一辈数学家勒贝格、波莱尔等建立了联系.

  1931年柯尔莫哥洛夫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开始指导研究生.1933年任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研究所所长(至1939年1月,后来在1951—1953年又任此职).他在数学力学系创建了如下教研室:概率论(1935年,任主任至1966年),数理统计(1976年,任主任至1980年),数理逻辑(1980年,任主任至逝世),概率统计方法(1960年,任顾问至1966年,任主任从1966年到1976年).他对数学教学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他创建了许多新课程,如数学分析Ⅲ、概率论、数理逻辑等.他教过的课程有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复函数与概率论、数理逻辑、信息论等.在这些课程中有的附有非常有趣的实践练习,如用多项式逼近函数、范特波尔(Vander Pol)型方程的积分、微分方程的奇点、最小二乘法、用网络来研究偏微分方程的积分等.他于1953年任莫斯科大学数学会名誉会员,后任理事长(1964—1966,1973—1985).1954—1958年任莫斯科大学数力系主任.1939年,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数理部院士、主席团委员、数理部科学秘书(1939—1942)、科学院斯捷克洛夫(Стеклов)数学研究所所长(1939—1958,1980至逝世).

  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他研究湍流,随后在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创建了大气湍流实验室(1946—1949),以后该室发展成该所的主体部门.

  在卫国战争中,他与M.B.凯尔迪希(Келдыш)一起研究枪炮的火力与轰炸的理论.

  1949年,柯尔莫哥洛夫任《大百科全书》数学部主任与编委.他长期任期刊《数学科学的进展》(Успехи Матемдтических наук,?Russian Mathematical Surveys)的主编.他创办了期刊《概率论及其应用》(Теори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и и её пременении)及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杂志《量子》(KBaHT).他还主持撰写了数理系列丛书.

  从1963年至逝世,他主要致力于文法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编写教科书、编制教学大纲.1963—1968年,他任科学院科教委员会数学部主任.1968—1978年任教育部中学教科书委员会委员及数学部主任.他是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寄宿学校的创建人之一(1963),而第18寄宿学校则以他命名.

  他与辛钦关于随机过程的研究成果在1941年获国家奖,他与A.И.阿诺尔德(Арнолд)关于经典力学的研究在1965年获列宁奖.他两次获得科学院奖——1951年与Б.B.格涅坚科(Гнеденко)一起获车贝雪夫奖,1986年获罗巴切夫斯基奖.1963年,他荣获苏维埃劳动英雄称号.他还曾被授予十月革命勋章(1983)、劳动红旗勋章(1940)、七枚列宁勋章(1944—1975)及“在伟大的爱国战争中英勇劳动”奖章、金星奖章(1963)等.

  他获得的国际荣誉称号有:巴黎大学名誉博士(1955),罗马科学院通讯院士(1956),波兰科学院外国院士(1956),国际统计学研究所名誉成员(1957),波士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名誉院士(1959),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60),加尔各答印度统计研究所名誉科学博士(1962),荷兰皇家科学院外国院士(1963),伦敦皇家科学院外国院士(1964),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1965),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1965),美国国家科学院外国院土(1967),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68),匈牙利“荣誉事业”(Honoris causa)科学博土(1973),历史科学国际科学院名誉院士(1977),民主德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77),联邦德国“有成就”(Pour le Mérite)勋章学会外国会员(1977),芬兰科学院外国院士(1983),等等.

  他得到的国际奖有:国际巴尔桑(Balzan)奖(1963),美国气象学会奖章,民主德国科学院赫姆霍兹(Helmholtz)奖章(1976),匈牙利旂帜奖章(1975),1980年鉴于他“在调和分析、概率论、遍历论和动力系统深刻而开创性的发现”而获得沃尔夫(Wolf)奖.

  20世纪初以来,由于采用了集合论观点研究函数,从而推广了测度与积分、函数构造等概念,这就大大扩大了数学家们的视野.波莱尔、勒贝格等人为此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联的Д.T.叶戈洛夫(Егоров)、鲁金、苏斯林进一步把函数与集合的研究推向新的高潮.柯尔莫哥洛夫正是在20—30年代鲁金学派的顶峰时期成长的.鲁金学派造就了苏联举世闻名的一批数学大师,柯尔莫哥洛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这个时期,数学领域还出现了大量极有挑战性的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探索、新成就相继出现,其中包括:H.庞加莱(Poincare)关于太阳系发展的永恒性问题(庞加莱称它为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引导到哈密顿(Hamilton)系统在微扰下的稳定性的研究;L.巴舍利艾(Bache-lier)、A.爱因斯坦(Einstein)、M.V.斯摩罗霍夫斯基(Smo-luchowski)、N.维纳(Wiener)及勒维等长期研究的布朗运动的数学特性,揭示了随机过程的基本规律;大气物理的研究提出了湍流的统计规律刻画;格丁根学派领导人希尔伯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23个对数学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当时函数论的研究正在从有限维扩展为无穷维,这就需要把函数论、拓扑与代数等结合起来以产生新概念、新学科.以上种种背景是柯尔莫哥洛夫从学生时代开始在数学上面临的一些客观使命.

  他一生共写学术论文(包括合作)488篇,给《大百科全书》写114条,给科普报刊撰写57篇文章.

  他是本世纪苏联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也是本世纪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所有的开创性工作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遍及一切数学领域,包括:函数的距离理论、描述集合论、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概率论及随机过程、数理统计及其应用、几何、泛函分析、拓扑、微分方程、湍流理论、(武器的)火力理论、演算学与自动机、动力系统与经典力学、函数的迭合理论、信息论、算法概率论、遍历论、诗韵中的统计学等.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被应用于数学本身的发展和开辟新的领域,而且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物理、冶金学、结晶学、人工神经网络等学科中都有极重要的应用.

  他的开创性研究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开始于1921年秋.大学二年级的他开始研究三角级数与集合上的算子等一系列复杂问题.1926年他构造了处处发散的一个傅里叶级数,直到1966年瑞典数学家L.卡勒逊(Carle-son)及1967年美国数学家R.亨特(Hunt)又证明了对p>1,Lp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处处收敛到这个函数,这就彻底解决了三角级数的发散问题(鲁金问题).他于1922年定义的在集合上的δS运算是描述集合论中的基本运算.他对三角级数和正交级数的兴趣贯彻终生,不时地返回到这个领域,并安排年轻人继续进行研究,在这方面他发表的10篇文章中的每一篇都是延续至今的研究的起点.在这时期他在微分、积分、可测集等方面都做了重要的工作.此后他又转向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20世纪以来,数学家对逻辑律的适用性、数学本质及集合论悖论发生了无休止的争论,产生了直观主义者,他们否认排中律在超限归纳中的有效性.柯尔莫哥洛夫在1925年证明:超限地使用排中律所得到的有限结论都是对的,而且都可以不用排中律来证明.他还构造了他的直观演算系统,从而创造了直观逻辑的另一种解释.1925年他证明了希尔伯特变换的一个车贝雪夫型不等式,这是M.里斯(Riesz)、A.济格蒙德(Zygmund)、G.H.哈代(Hardy)等著名数学家关于奇异算子弱型概念研究的起点.作为柯尔莫哥洛夫开创性成果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这一研究起始于他大学的第四年(1924年),他与辛钦一起研究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级数的收敛性,得到了以后被称为柯尔莫哥洛夫三级数定理的成果,其中他首次使用了以后用他命名的不等式以及相应的下限估计,开创了概率论研究中的新方法.1928年他得到了独立随机变量列遵从大数律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1930年他又得到了独立随机变量列遵从强大数律的一个非常一般的充分条件.这些结果至今是概率论教科书中的标准内容.1929年他又得到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列的重对数律.他的结果和创用的方法是许多作者用来作为研究的泉源,其中如J.马辛凯维茨(Marcinkiewicz)和济格蒙德1937年证明了柯尔莫哥洛夫的结果中的一个小O条件不能改为大O;1941年P.哈特曼(Hartman)与维纳改进了柯尔莫哥洛夫的条件;1965年V.斯特拉森(Strassen)将其推广为泛函类型的重对数律.20世纪初,G.波尔曼(Bohlmann)曾企图给概率论建立一个公理系统.为此,波莱尔A.隆尼斯基(Lomnicki)、维纳相继在概率论中运用测度论,伯恩斯坦、R.冯·米赛斯(vonMises)也都企图建造概率论的公理化基础,但是都不很成功.柯尔莫哥洛夫在他1929年发表的文章“概率论与测度论的一般理论”(General measure theory and calculus of probabilities),首次给出了测度论基础的概率论公理结构.5年以后该文编写成单行本,即如今在数学界众所周知的经典著作《概率计算的基本概念》(Grundbegriffe der Wahrscheinlichkeitsrechnung).概率论的公理化是他的巨大贡献,它使概率论从自然哲学领域真正转到数学的范围,使概率论被确认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并且日渐与其他数学分支相互渗透.著名日本数学家伊籐写道“读了柯尔莫哥洛夫的小册子《概率论基本概念》,我信服地认为概率论可以用测度论来发展,并且它也与其他数学分支一样地严格”.柯尔莫哥洛夫在这单行本的序言中还列出了无穷维空间的概率分布、条件期望,指出这些都源自物理问题.事实上它们也是随机过程论的必要基础.在50多年以后的今天,它的意义就更明显了,它是概率论划时代的著作,柯尔莫哥洛夫在1930夏完成的小册子《概率论中的解析方法》(ber,die analytischen Methoden in Wahrscheinlichkeitrechnung)开创了无后效随机过程(以后辛钦建议改名为马尔科夫过程)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把物理学家M.普朗克(Plank)、爱因斯坦、A.福克(Fokker)等在特殊情形得到的关于转移函数的一个积分方程一般化[以后称为恰普曼(Chapman)-柯尔莫哥洛夫方程],并且由此导出了时间向前与向后的两个偏微分方程(称为柯尔莫哥洛夫方程).在马尔科夫过程的发展中,他把傅里叶的传热理论、爱因斯坦与斯摩罗霍夫斯基的布朗运动理论、马尔科夫等人关于可几随机徘徊的描述与首次构造随机过程例子的巴舍利艾与维纳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抽象出了马尔科夫过程的一般模型.这个工作标志着概率论发展及其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他的另一文章“拉普拉斯-李雅普诺夫定理的推广”(An extention of Laplace-Lypunov theorem,1931),给出了获得独立随机变量和的上、下界概率的渐近展开的基本方法.

  柯尔莫哥洛夫开创工作的第二阶段始于1931年他被任为教授之后.这时期持续了1/4个世纪,在此期间他的研究兴趣极其广泛.1932年他发表了两篇关于几何的文章“射影几何证法”(Кобоснованиюпроективной геометри)和“拓扑几何”(Топологической геометрии),用拓扑、群的观点研究几何.在他建议下,Л.庞特里亚金(Понтрягин)证明了具有可数基的连通局部紧拓扑域一定是实数域、复数域或四元数广域之一.在代数拓扑领域中上同调群是一个核心的概念.1936年柯尔莫哥洛夫与美国数学家J.W.亚历山大(Alexander)相互独立地构造了上同调群,并在其上定义了乘积运算,使之成为环,这在以后的研究(特别是连续映射)中极为重要.他在拓扑上的第二个贡献是给出了局部紧空间闭集的对偶律.1937年,他给出了一个从一维紧集到二维紧集的开映射,引起了苏联拓扑学家对开映射的兴趣.

  这时期,概率论仍旧是他的主要专业之一,他非常重视随机过程的应用.1932年他积极参与了著名生物学家Д.Д.罗玛晓夫(Ромащов)领导的生物微演化的实验室.由于马尔科夫过程是动力系统在随机情形的对等物,两者互相渗透会产生很多新的概念和现象,所以马氏过程始终是许多研究的重点.1935年他又提出了可逆(对称)马氏过程的新模型,并给出了刻画其特征的充要条件.40多年后的今天,可逆马氏过程已成为统计物理、排队网络、模拟退火、人工神经网络、蛋白质结构等领域中十分常见的重要模型.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 B.德·菲乃蒂(de Finetti)提出了“无穷可分律”,指出了具有特征函数


   

和同分布,柯尔莫哥洛夫在1932年对具有二阶矩的随机变量给出了它具有无穷可分律的充要条件.以后,勒维证明了有限方差这个限制可以取消,随后辛钦又证明了这一结果仍可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方法得到(最终的表达式称为无穷可分律的勒维-辛钦典则形式).

   柯尔莫哥洛夫还解决了一系列生物学问题,由此得到了十分有意义的纯数学的成果.他与И,Г彼得洛夫斯基(Петровский)及H.C.比斯库诺夫(Пискунов)合作的有关生物学的文章(1937),首次构造了非线性扩散的行波型稳定解.他在其中的贡献是从物理方面定性地描述现象的图象,并把它表示为公式.生物学问题导致他提出了分枝过程的模型,并研究了它的灭绝概率(1947年).1939年,他由分析统计资料验证了基因遗传的“孟德尔(Mendle)律”(当时基因与孟德尔律在苏联生物学界被批判为“唯心主义”、“反科学”的).

  1937年,他给出了在金属随机结晶过程中一个给定的点属于结晶团的概率与平均结晶的数目,这一结果在金属结晶化理论中至今仍是基本的结论.

  1933年,他与M.A.列沃托维奇(Леотович)给出了A.K.伏拉索夫(Власов)提出的二维布朗质点为中心、半径为ρ的圆盘在t时刻前扫过的平均面积的渐近估计.

  1936—1937年,他给出了可数状态马尔科夫链的状态分类.

   在数理统计方面,1933年他定义了度量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最大偏差的(以后以他命名的)统计量,并推导了它的分布函数.这是分布拟合理论中拟合度的基本检验,已成为数理统计教科书的基本内容.

  1935年他首次给出了巴拿赫空间上概率测度的特征泛函这一概念,并指出它在发展非线性量子理论中的重要性.

   他在平稳随机过程方面的成就与维纳的成就并列为该领域最基本的成果.具连续谱的元阻尼随机运动是平稳过程的丰富源泉,平稳过程是概率特征不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常出现在无线电工程、自动控制等应用领域,是大量随机自然现象(大气、海洋等)的理想化.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用过去的资料预测将来.他早于维纳(1941)得到了预测与内插的公式.维纳指出柯尔莫哥洛夫的研究是与控制学有关的信息统计理论相联系的.在柯尔莫哥洛夫的研究中应用了希尔伯特空间的几何理论.

   平稳过程与平稳增量过程的研究使他得到了局部迷向湍流的近似表达式.流体有确定性的规律,但是其运动特征又极端复杂,可以把它看成随机过程.20世纪著名的工程师G.L.泰勒(Tay-lor)与T.冯·卡门(von Krmn)引进了迷向湍流,然而其结论与实验不符,柯尔莫哥洛夫用局部迷向湍流得到了著名的“柯尔莫哥洛夫2/3次律”:在特定条件下,湍流中距离为r的两点的速度差的平方平均与r2/3成正比.这个2/3律至今还被大气物理界公认为几乎是关于湍流的所有结果中最与实际相近的.1962年他又作了更为精确的修正.

  他在概率论、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方面的贡献,说明他是随机数学领域的领导人.他不仅是一个多方面的数学家,而且是一个有惊人洞察力的应用数学家.

  1949年格涅坚科与他一起发表的《独立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Пределъные теолемы для сумм неэависимых случайныхвеличин)一书,总结了莫斯科学派当时在弱极限理论方面的世界领先的成果,成为弱极限理论的经典著作.

   在逼近论方面,1935—1936年他研究了光滑性与逼近度的关系,引进了一种逼近的度量(以后称为柯尔莫哥洛夫直径),开创了逼近论领域中的新方向.60年代以后柯尔莫哥洛夫直径受到了更大的重视.

   在泛函分析方面,他在1931年得到了Lp空间中集合为紧的判别法.在1934年定义了线性拓扑空间与其中的有界集和凸集,得到了可正规化的经典判别法(存在0点的一个有界凸邻域).1938年柯尔莫哥洛夫与И.M.盖尔范德(Гелъфанд)合作的文章是后者以后开创赋范环理论的源泉.他们证明了两个满足第一可数公理的拓扑空间的同胚性与在它们上的连续函数环间的代数同构性等价.

   他的第三个开创性研究时期开始于50年代中期.这时,他的研究方向转向经典力学哈密顿系统、信息论、动力系统的遍历论、信息论与函数论的关系(ε熵)、希尔伯特第13问题和函数的迭合、有限自动机与复杂性理论等领域.

  50年代中期他与B.A.乌斯宾斯基(Успенский)对算法与自动机理论的基本对象给出了广泛的定义.

   在这时期他在动力系统方面的工作可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经典力学方面的.太阳系能否永恒发展而不会引起灾变?简单行星系是否只有三体系统才能稳定地运动?这个问题归结于研究近似可积系统的运动体系.庞加莱称它为哈密顿系统在微扰下的发展问题.它是动力学基本问题,可溯源到Ⅰ.牛顿(Newton)、P.S.拉普拉斯(Laplace)的研究.柯尔莫哥洛夫在50年代中期对具大量初始条件的情形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创了哈密顿系的微扰理论.从他的定理可推出:围绕木星作圆轨道转动的卫星,在经受沿椭圆轨道的木星运动的干扰下,并不能影响木星的椭圆轨道.他的理论还可用到大量力学、物理学问题中,解决了不对称刚体统定点高速旋转的稳定性、托卡马克(Токамак)型系统中磁面的稳定性等问题.他的思想后来被A.И.阿诺尔德(Арнолд)与J.莫泽(Moser)所发展,成为以他们三人命名的KAM理论.

   他研究动力系统的第二系列是把信息论应用于研究系统的遍历性质.G.E.仙农(Shannon)用直观定义的熵有深刻的内涵,柯尔莫哥洛夫给出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及推广,他引入了距离空间上的ε熵及ε容度作为逼近论中的崭新工具,1958年又进一步把熵参数引进动力系统的研究.30年代冯·诺伊曼证明了具有纯点谱并有相同谱点的两个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指测度空间及其上的一个保测自映射)是同构的.柯尔莫哥洛夫和他的学生Ю.Г.希那依(Синай)定义了一个熵型不变量(以后称为柯尔莫哥洛夫-希那依嫡或K-S嫡),用它来证明不同参数p(0<p<1)的伯努利模型虽然具相同的谱点,但是它们彼此并不同构,从而彻底回答了冯·诺伊曼问题(即具有相同谱的两个动力系统是否同构问题).K-S熵至今是动力系统中最为成功的不变量(虽然它并不完备),它的发现标志着动力系统理论有了崭新的开始.

   希尔伯特第13问题是要证明方程f7+xf3+yf2+zf+1=0的解f(x,y,z)不能表成两变量函数的叠合.柯尔莫哥洛夫在1956年证明:任意一个四变量连续函数都能表成三变量连续函数的叠合(这是他认为技巧性最复杂的成就,是他花费了一生中最长的连续思考时间所完成的).翌年春,他的学生——三年级的大学生A.И.阿诺尔德(Арнолд)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推翻了希尔伯特的猜测.不久,柯尔莫哥洛夫又简化为如下的精美构造:任意整数n≥2,必有[0,1]上的连续函数族{ij(·)},使[0,1]n上任意连续函数j都能表成




  这里i(·)是实数上连续函数.这个定理在如今已成为人工神经网络设计的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柯尔莫哥洛夫继续保持着研究概率论的兴趣.1956年,他得到了用无穷可分律去一致逼近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和的阶为n-1/5.1963年他又改进为n-1/3.1983年又被T.B.阿拉克(Apak)和A.Ю.沙以切夫(Эаицев)改进为最佳阶n-2/3.这个结果比经典正态近似的贝莱-艾森(Berry-Essen)界n-1/2精确得多.

  1956年他与Ю.B.普罗霍洛夫(Прохоров)合作的关于距离空间上概率的弱收敛的文章总结了他们所开创的取值于函数空间的概率测度的弱极限理论,这些理论和1955—1956年A.B.斯格罗霍特(Скороход)引进的D空间理论构成了弱极限理论中具划时代性的成果.

  60年代,柯尔莫哥洛夫又开创了两个新的数学分支——演算信息论和演算概率论.对一个n位二进列定义“复杂度”似乎很难避免某种任意性,他与R.J.索洛莫诺夫(Solomonoff)的基本发现是利用演算论可在不计有界项的差别的意义下定义“复杂度”,并使其任意性受到限制.在演算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判断一个二进数列是随机的,冯·米赛斯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一个二进列为随机的,如果它对一类按某种容许选择规则选定的子列都有相对稳定的0出现率.柯尔莫哥洛夫在1963年拓广了这种选择规则(称之为频率法).随后又与他的学生P.马丁-洛夫(Martin-Lf)和L.A.列温(Levin)用极大复杂度来定义随机性的新概念.1986年他和乌斯宾斯基在伯努利协会首届国际会议上作了“演算和随机性”的大会报告,这是随机性演算方法的极为重要的综述.

   从60年代开始至1985年,柯尔莫哥洛夫一直保持着对语言学统计研究的兴趣.他引入了语言的熵,并把它分成语义信息与语言信息(剩余熵),开创了语言统计学的新领域.

  柯尔莫哥洛夫的开创性工作在数学的一系列重要领域中提供了新方法,打开了新思路,开辟了新方向,揭示了不同数学领域间的本质联系,并广泛地提供了它们在物理、化学、气象、生物、力学、工程、人工神经网络、金属结晶学、控制论、计算机、比较语言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前景.他创造的大量构造方法和基本引理至今在不同领域中经常引用,其中绝大部分都已成为教科书和专著中的经典内容.

  他的选集已出版了三卷:第一卷《数学与力学》,致力于确定性现象,也可以说是涉及“序”的领域;第二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涉及随机过程与混沌现象;第三卷《信息论与算法论》,其基本思想是:序和随机及混沌之间并无明确界限.把随机性的思想归结为算法复杂性,力图揭示“序”与“混沌”的本质,是他开创生涯的统一源泉.在这观念下,他所研究的所有方面似乎都能融化为一体,统一的思想联系着概率论思想、算法论与数理逻辑结构、信息论方法与概念、动力系统与遍历论,以及研究自然现象的试图.而他的许多早期工作,包括函数论、描述集合论等都可视为他实现这一宏图的前奏.

  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继承了牛顿、拉普拉斯、庞加莱的路线,试图解释太阳系运动永恒性的奥秘,并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满意的成果;解决了关于多变量函数基本结构的希尔伯特第13问题;开创了无后效过程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统一了傅里叶、普朗克、爱因斯坦、斯摩罗霍夫斯基的思想;发现了新的湍流统计规律,本质上发展了泰勒与冯·卡门理论;与辛钦、维纳一起给出了弱平稳过程的构造,并解决了信号滤波问题(现已成为石油探测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数学方法);引进了大量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如线性拓扑空间、上同调、动力系统的熵、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等);对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作出了精辟的解释(如测度、积分、导数等);研究了数学逻辑的基本结构;开创了十多个新的研究方向,并给出新方法.

  柯尔莫哥洛夫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几乎在他所关心的所有领域,都首先创建了几个基本原理,接着让他的学生继续进行研究,达到深入完备的程度,最后吸引大量研究人员加入,写综合报道,出专集,开交流会议,形成科学方向和学派.他是他的学生领导的许多学派的奠基人.

  对于学生,柯尔莫哥洛夫为他们创造了要求严格而且神圣的科学研究气氛.他具有激发他们创造力的能力,发现适合每个人特点的问题和任务.他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思想,这些都使他的学生铭刻终生,

  从3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领导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定时地给学生讲课.但是,他认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体育式的竞赛,更重要的是发现数学天才并给他们以较为全面的数学知识训练而不是只教他们作一些特殊问题以便夺取冠军.他指出:奥赛的成功固然值得高兴与骄傲,但是失败了也不必伤感到看不见自己的能力,“在非常局限的时间内解答问题常使许多人感到困惑,而有些数学问题只可能在经长时间的孜孜不倦地冥思苦索,并引进新概念后才能得到解决.苏联著名拓扑学家亚历山德罗夫就解决了很多这类问题,这并非偶然.亚历山德罗夫多次说,他年轻时幸而没有数学奥赛,否则就很有可能使他不能成为数学家.亚历山德罗夫在数学上的成就绝非智慧火花的闪烁,而是长期深思熟虑的成果.”柯尔莫哥洛夫认为奥赛优胜者常会停留在对类似于奥赛的问题作精细加工,而并未达到解决那些需要冗长的推理和研究的数学问题的水准.为了补救这个不足,他及其他教授们就给优胜者举办暑期学校,给他们讲课(如有限域与布尔代数、集论、群论、力学、数论等),并在莫斯科大学附设数理学校,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解决实际问题,还伴以音乐、文学、体育等活动.

  他具有发现重要数学概念的能力,亚历山德罗夫诙谐地说过,数学天才有敏捷型与迟缓型两种,柯尔莫哥洛夫属于前者,而希尔伯特属于后者.然而柯尔莫哥洛夫的思想还不如他自己的洞察力与掌握问题的能力更敏捷,一些模糊而粗线条的“轮廓”常引起他的注意,并且立即被他纳进他的有次序而完备的系统中去,以求得到最终的解决.他对经典力学、遍历论、函数的迭合等基本问题的模糊思想在3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酝酿,直到50年代中期才达到最终的确切形式.

  柯尔莫哥洛夫把创造性才能分为演算性的、几何性的与逻辑性的.他非常善于与学生们交往,并把他们自己未意识到的能力发挥出来.

  他喜爱旅行、滑雪、俄国诗与美术,尤其热爱油画与建筑.他与亚历山德罗夫的交往是互补的,后者是音乐、戏剧的鉴赏家.柯尔莫哥洛夫从不夸谈自己的成就、衔头与地位,并不看重金钱与物质条件,他把巴尔桑奖的奖金捐给了学校图书馆,而沃尔夫奖金他未曾去领取.柯尔莫哥洛夫为科学事业无私地贡献了他的光辉的一生.

  
bookslover : 老者是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年1月23日生于柯尼斯堡,1943年2月14日在格丁根逝世。希尔伯特1880年入柯尼斯堡大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1892年任该校副教授,翌年为教授;1895年赴格丁根大学任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他自1902年起,一直是德国《数学年刊》主编之一。

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数学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他典型的研究方式是直攻数学中的重大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从中寻找带普遍性的方法。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新世纪数学面临的23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进程。

希尔伯特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讲课富有魅力,重视基础与技巧。他还以一位正直的学者而受到普遍的尊敬。

另一个应该是他的弟子!

长歌-废墟 :兄弟啊,如果我连这都弄错的话,我……,哈,没话好说。这么说吧,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物理史是我最擅长的,我没受过专业的这方面训练,但我敢说在这一点上即使科班出身的本科生,他能有我这水平就不错了。^_^
   
长歌-废墟 :chjy02兄越错越远了,兄给的第一个答案其实很接近了,别再远了 ,但是兄给的介绍很好,谢谢,这位一样是我尊敬的大师。
bookslover兄,对不起,兄猜错了。   
  winwun : 呵呵,不好意思。刚才补了加密,不过又被删除了。对于我,知道答案就可以了。

右面那位的确也很眼熟。我再找找看。。。  
长歌-废墟 :Quote:
引用第41楼chjy02于2006-02-16 23:18发表的“”:
再提示一点点啊
也罢,再提示一点点,简直是送威望了^_^:右边那位与左边那位是同一国籍的^_^ book兄也猜对了左边的那位,甚至猜对了左边与右边的关系,但是还是没说出姓名来,所以不能给另外一分  
bookslover :用GOOGLE搜了一下:答案出来了!

弟子叫:Hermann Weyl

Hermann Weyl在1944年写Hilbert的悼文时就说过,伟大如Hilbert,他的学术成就还不及高斯和黎曼。但也是Weyl,毫不含糊的加上一句话:
“在我们(即Weyl本人)这一代当中,并没有一个能够和Hilbert相比的数学家。”Weyl被公认为本世纪数一数二的数学家,同时些许是数学史上最
后一个全才。可是从他这个评价,就可以了解为什么要是想攀登数学的高峰,就非要拿这些十九世纪的大师们做榜样不可。要认识他们的成就,就得念他们的全集。
   
winwun :是这个吧

Hermann Klaus Hugo Weyl
Born 9 Nov 1885 in Elmshorn (near Hamburg), Germany; Died: 8 Dec 1955 in Zürich, Switzerland
Hermann Weyl (known as Peter to his close friends)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ies of Munich and G鰐tingen. His doctorate was from G鰐tingen where his supervisor was D. Hilbert. After submitting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Singul鋜e Integralgleichungen mit besonder Berücksichtigung des Fourierschen Integraltheorems he was awarded the degree in 1908. It was at G鰐tingen that he held his first teaching post.

From 1913 to 1930 he held the chair of mathematics at Zürich Technische Hochschule, from 1930 to 1933 he held the chair of mathematics at G鰐tingen, and from 1933 until he retired in 1952 he worked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

He attempted to incorporate electromagnetism into the geometric formalism of general relativity. Weyl published Die Idee der Riemannschen Fl鋍he (1913) which united analysis, geometry and topology. He produced the first gauge theory in which the Maxwell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appear as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space-time.

From 1923-38 he evolved the concept of continuous groups using matrix representations. With his application of group theory to quantum mechanics he set up the modern subject. He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on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numbers modulo 1 which are fundamental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

More recently attempts to incorporate electromagnetism into general relativity have been made by John Wheeler, and T Kaluza and others. These theories, like Weyl&#39;s, lack the connection with quantum phenomena that is so important for interactions other than gravitation.

Weyl&#39;s own comment, although half a joke, sums up his personality.

   
Gossudar:哈哈,Dasha就是瞎玩玩,这张照片Dasha见过而已,长歌兄不要太认真,威望Dasha也不在乎的(目前这威望能看到一些有用的资源,Dasha已经心满意足啦)。引文自wikipedia,目前被大陆屏蔽,可通过Google的Cached功能观看。德文的官方电子文本,自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之后的,皆在版权保护期内,因此没有   
chjy02 :莫非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长歌-废墟 : 今天book兄和win兄都猜对了,我遵守诺言给win兄双份^_^.
ch兄你难道没看出来我已经多次暗示他不是物理学家了吗?^_^何况你猜的那位与左边那位据我所知只有在1915年夏天见过,(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有机会我说给兄弟们听听,笑笑)
da兄我当然知道你不在乎多一个威望,如果我这都不清楚,怎么配称你为兄呢 ,我是解释给其他朋友听的^_^  
chjy02 : 这个故事我也是知道的.
科学趣闻啊!  
长歌-废墟 : 看来差不多了,我会在明天晚上公布答案,并编辑各位的加密.今天仍然可以答题  
长歌-废墟 : 公布答案:希尔伯特(左)、外尔(右),由于各位兄弟已经附了详细介绍,所以我就不介绍了 ,另外在da兄提供的附件中有这张照片。   
Gossudar :哈哈,长歌兄下次再来这种游戏,记得限制一下威望上限哦。   
长歌-废墟 :好的.^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60、有钱给狗治病,却没钱捐给穷人之我见?
               zhu2001

今天是06年2月9日,早晨看过cctv2的一则新闻,大意是说,过年了,很多宠物得了宠物综合症,有着凉的,有受鞭炮惊吓得了消化不良的,很多很多,宠物医院里的贵客们是人山人海啊!想想人家狗狗真是幸福啊!有吃有喝的,病了还有人带着去瞧。

相比之下,人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05年,有一次,我脚擦伤了点皮,久久不能愈合,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一瞧,大夫说:这个病暂时不能看,你得现去做烤光,一个礼拜三次,愈合后才能看,每次费用50元,大约得做一个月。我算一下得450元,我吓了一跳,我一个月工资才不过千余元,无奈只能到药房买了*兰梅舒*(好像是这个药),几天就好了。

狗狗看病与人相比,肯定不会便宜,但毕竟人家富裕能看得起,以前我总看到大冬天得,一些乞丐在下水道里取暖,我也总在想,要是把养宠物的钱都捐给穷人概有多好。而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富裕人家宁愿把钱用来养宠物,也不愿意捐款呢?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希望工程的捐款有很多钱被人拿去炒股。

我自己也有亲身的体验,我家是农村的,有时候政府会救济贫困农民,给老百姓很多东西,但真正到了贫困人们的手里,静是些破衣服什么的,米面也少了好多,大部分都被村长及其亲属挑走了。可悲,现在不是说人家不能捐款,而是捐款不知道到底给了谁! cctv报道说很多的企业对于捐款不感兴趣,我想要是我是老板,我也不会感兴趣,毕竟养狗比不明不白的花钱,东西来的更实在,毕竟狗狗看的见,模的着。政府的透明度实在不感让人恭维啊!钱到哪去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肯定有富裕的人家,也有普通的人家,我只看到了一面。希望大家讨论讨论。说明:我是学理的,文笔表达不是很清楚,请大家不要见笑。
Gossudar : 第一,除了肉用犬外,狗的功能一个是工作(军、警,救生、导盲),第二个功能是宠物,给孤独人以安慰。所以,狗有病会有人出钱治的;
第二,狗与人的区别是,你对它滴水之恩,它会回报你一生,现在的人的德行,恐怕远不如狗;
第三,不要将狗与人对立,狗与人皆天地育化之生灵,都需要爱护;
第四,富裕人养狗可能就是玩弄,Gossudar倒是见过下岗领低保的双职工痛惜一条狗。

  
Gossudar :转贴内子昨夜撰写的文字吧  

在付出中坚持爱心的梦想

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人,她不停地捡回流浪的狗狗,给他们疗伤,免疫,为他们寻找安身的地方,拿出自己不多的工资坚持去看被无奈安置于另一个城市郊区的它们,给它们补充粮食,收拾卫生。蓝蓝(化名)就这样几年如一日几乎把精力与金钱都花了在救助上。慢慢地,几个朋友加入进来,再后来,几十个人又加入进来。他们不是官方的组织,他们只是选出一个信任的人,大家谁有钱谁就捐,用于流浪狗狗的救助。说出的爱心,只是简单的表现,做出的爱心,是在各种付出中坚持的梦想。

小黑背格格

  格格是个小黑背(母狗),两个月大的时候被人恶意打断了两条双后腿。天天和小东(化名)两个姑娘把它抱了回来。她们先去了一家宠物医院打夹板,六天后拆板的时候却发现那家医院的医生根本不会接骨,天天和小东已经没有和他们理论的心情了,急忙抱着格格到了沈阳农业大学的小动物医院。农大一位教授接骨技术十分有名,但人家没时间,而且告诉她们狗狗需要接骨用的钢板,医院没有。于是大家开始找各自的“关系”,从卖医疗器械的一位朋友那里买到了人用的最小号的接骨钢板。她们从早晨八点多一直等到晚上七点,终于等到了这位教授。
  手术开始了。第一次近距离看着狗狗动手术,小东后来说两个人“差点没哭死”。两个姑娘轮看护着狗,轮流“到外面哭”。很多农业大学毕业班的同学都来了,他们说:“我们呆在这里四年也没看到一例给狗接钢钉的手术”。一个多小时后,她们抱着格格回到天天家。
  天天的妈妈虽然曾对天天下过死令:再抱回来流浪狗就把你赶出去!但格格一进门,她的眼泪就下来了。格格不能躺不能走,家人将一个小书架改造了一下,将格格放入其中,小东和天天几乎两三个小时就要轻轻地摸摸她,和她说说话。 每三四个小时再把她抱下来,抱着后腿让她用前腿走路去BB、NN 。天天妈妈更是无微不至地给格格做各种好吃的,用各种营养品。格格迅速恢复了健康,两周后即拆掉了钢板。现在,已经快四个月的格格已经满地乱跑了。听说再过几个月,就有可能被某仓库“聘用”。

  这个故事,只是这些爱狗朋友中最近发生的让他们高兴的一件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却处于悲伤和疲惫的状态中。

蓝蓝与大黄

  大黄是一只比京巴大了一圈儿的串狗。据送它来的人说它的腿和腰椎也是被打断的。但因为伤情严重又错过了治疗期,大黄的后半身瘫痪了。几乎所有人都建议给它做“安乐”,但蓝蓝一直不同意,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决定另一个生命的终止”。
  就这样,没有希望被领养的大黄一直住在乡下。蓝蓝每次去的时候,都把它抬出来晒太阳。每次把它抬回去的时候,它就知道蓝蓝要走了,就开始无休无止地哀嚎。蓝蓝每次都是一扭头硬下心肠才能走掉。
  然后就在春节几天前,大黄突然走了。蓝蓝虽然已经为狗狗流了太多的眼泪,但这一次还是哭得岔了声。本来还在张罗着给大黄配个轮椅的几个朋友,这个春节也过得毫无滋味。

  他们做的是好事,但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公开身份和地址。因为虽然这样能让更多的狗狗有机会被领养,同时也会引来更多不再想养狗的人将家中的狗送来。

  这个狗年,很多人买了小狗,图个吉利,图个高兴。足够幸运的狗狗们,可能因为得到新主人的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但长期救助流浪狗的救助者们却担心,几个月后,某些人可能不再喜欢它们、遗弃它们,某些人也会抛弃只需要一针就能救活的生病的它们,甚至下一次要求办理狗证时,街上也将出现比往年更多的流浪犬,而资金总是不够用的救助者们,已经精疲力尽。

  他们在这个狗年想对养狗的人说:您有您的生活、您的工作、您的朋友,而狗狗,只有您。它一生的幸福可能因您一秒钟的决定而颠覆。不要轻易抛弃它。
  也想对不喜欢狗狗的人说:您可以不喜欢它们,但请您不要虐待它们。它们和我们一样,是大自然的孩子。   
zhu2001 : 所有的女人好像都是一样,对政治,对社会缺乏一定的洞察力,
天天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情上,却关心来关心去。
我说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令内子却对这样的养狗狗的事情感兴趣,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令内子文笔很好,看样子是学文的,
我是没有这样的文笔啊!说来让人羡慕。
说实话,我一向觉得学文学的人有些罗嗦,不如学理的能一语中的。
不过要是写个文章,还是人家比较行。  
reader :你忽悠我忽悠。只剩下对狗还有点dogma   
aπολλωv :楼主文笔实实在在的,多好啊
俺也是学理工科的,技术文章写多了,变成习惯了

至于现代狗与人的关系,实在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啊。宁愿养狗也不养父母都是有的,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形成了这种反差,是吧。企业豪富不捐款,这个突然想起来98年洪水美国华裔,香港等地组织捐款,最后不敢捐了,美国也是象征性的捐了6位数的美刀,养肥了少数一部分人,不值啊
   
zhu2001 :这些事实想起来挺让人寒心的,但是这个毕竟是中国的现状,领导一般都肥肥的,
平头百姓就很难说了,难怪现在的孩子一生出来就想当官,没有几个想当科学家,
道理很简单啊,当官能发财,能生活的好,由权力谋财富是很简捷的致富之路。
中国的企业制度确实到了需要完善的地步,否则几年后,可能科学家在卖红薯,
长江学者在学着烤地瓜。呵呵,有点夸张,现在的技术人员的工资和领导的工资可是不能成正比的啊
可是到底有谁来做这些改革呢!由我们可敬的朱鎔基总理吗?
他老人家得罪人也得罪够多的了,都不干了,还得由保镖保护,怕人暗杀。
可能由点悲观,但毕竟是社会现状   
leeyan8088 :人们的冷漠不是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改变现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吧....   
665665 :
看到楼主的这篇文章我想起了香港著名学者朗咸平先生对中国国企改革的批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朗先生认为,中国缺少信托文化,英美的文化在古代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的,在现代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将陌生人都视为自己的兄弟,基督教同时要求做人要诚实,诚实是《摩西十诫》之一。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撒谎你不仅欺骗了对方,不仅欺骗了自己,你还欺骗了上帝,而上帝会对撒谎的人进行惩罚。对于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人来说,上帝的惩罚是不能承受的。因此,我认为,是基督教文化早就了英美人诚信的良心支撑。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后,光靠道德支撑的诚信是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在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法律制度。而且是基于良心的法律制度。不可否认,现在英美国家的人的诚信度要高于我国。在我国,现在所谓的法制化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我认为,国家在法制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在美国或者其他的以法律为唯一的调整社会的准则的是不是会一时以三个代表为中心,一时以和谐社会为中心。其实,本人认为,在社会制度的建设上,公平、公正、正义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离开了公平、公正、正义,和谈其他。写到这里,似乎和楼主的主体太远了。其实不远。正式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公平、正义、公正的制度,使有钱人也不敢捐款,使为狗治病成为了时尚,使一部分人要处于社会的底层。 至于什么是信托责任,恐怕很难给其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本人在网上进行了搜索,也没有找到谁给信托责任写下的定义。信托是在英国衡平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财产管理和转移的制度。而信托责任我认为就是一种基于良心基础上的对于他人、对于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敬业的精神。如果失去了良心,你说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  
robertchrs :楼主的这个帖子有点愤青的味道啊,俺是不想说别的,和谐社会嘛,啥都得讲究个平衡啊,不过这也需要个过程的呀,等咱努力挣钱也去养养狗狗培养自己的“心灵的家”,嘿嘿,祝楼主狗年发财身体健康,也祝大家狗年行大财运哦。   
zhu2001 :哈哈,让兄弟你见笑了。
这是心理的不平,不过人还总的生活吧,不能整天的怨这个怨那个,
我们必须的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吧!
呵呵说我是"愤青",想一想确实有一点。   
Barry :
这是一个社会中贫富问题的反映,但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该鄙视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过大的贫富差距以及贫富差距来源于“非法”途径。
难道奢望一个共均富的社会吗?在那个社会中,人和狗的待遇是一样的?   
草民一丁 :........可转出来了..... 前些日来这砌墙, 结果被人一脚踹进了图书馆. 那书呀, 那是相当的多, 俺是相当的贪婪, 跟着就相当的迷茫, 最后是相当的幸运. 碰到个杠头---草包. 大号草民包不同. 俺就当个杠尾, 才摸出了图书馆.....只是......从此之后, 大概这杠是免不了要天天抬了.


Quote:
有钱给狗治病,却没钱捐给穷人之我见?
土人一丁: 且看这标题, 就有一股不平的气, 怒气? 怨气? 隐忍的豪气? 刚发育的浩气? 还是...闲气?
草民包不同: 你问我哪? 我只有肺气.


Quote:
今天是06年2月9日,早晨看过cctv2的一则新闻,大意是说,过年了,很多宠物得了宠物综合症,有着凉的,有受鞭炮惊吓得了消化不良的,很多很多,宠物医院里的贵客们是人山人海啊!想想人家狗狗真是幸福啊!有吃有喝的,病了还有人带着去瞧。
相比之下,人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土一: 宠物,宠物, 既然是宠物,就有人宠. 那叫福气. 既然不是人, 就不需要整天惦记着钱. 衣来伸腿儿, 食来伸嘴儿. 做人有什么好? 还是宠物儿门的日子过的爽.
草包: 非也,非也, 做人的是主, 做狗的是奴. 主人的奴性发了, 可以爱心大旺, 花钱受累, 为狗儿, 心甘情愿, 可是一旦主人的奴性灭了, 或者主人另结新欢, 那狗儿除了摇尾企食之外只好去重拾添屎的祖传绝技. 主奴之别就是主动与被动之差.


Quote:
05年,有一次,我脚擦伤了点皮,久久不能愈合,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一瞧,大夫说:这个病暂时不能看,你得现去做烤光,一个礼拜三次,愈合后才能看,每次费用50元,大约得做一个月。我算一下得450元,我吓了一跳,我一个月工资才不过千余元,无奈只能到药房买了*兰梅舒*(好像是这个药),几天就好了。
土一: 这么点儿小事要那么多银子, 难怪这世界人人都是一直向钱走, 决不向两边看.
草包: 非也,非也!银子固然重要, 只是对那些无脑,无能的人尤其的重要, 因为他/她们有点儿什么需要,除了用银子去买,去换以外,别无它法. 对于有知识, 会用脑的人们, 钱大可不必那么性命攸关. 比如, 楼主不是就找到了少花钱,办实事儿的法子?


Quote:
...以前我总看到大冬天得,一些乞丐在下水道里取暖,我也总在想,要是把养宠物的钱都捐给穷人概有多好。
而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富裕人家宁愿把钱用来养宠物,也不愿意捐款呢?
土一: 悲天抿人, 楼主好心, 有感同情, 有爱挂心. 此为人正道. 见人间苦难而无怜悯, 以一付冷漠面对一切的人早已脱了人伦,堕入兽道.
草包: 非也,非也. 人之际遇各有不同, 天将受福与人, 必先设局验其器. 对于那乞丐, 又有谁能预知若干年之后, 他不是另一个李佳诚,包玉刚? 有妇人之怜施, 岂非断其鹏腾之路? 受人食者心虚怯. 心虚怯者难立.


Quote:
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希望工程的捐款有很多钱被人拿去炒股。
我自己也有亲身的体验,我家是农村的,有时候政府会救济贫困农民,给老百姓很多东西,但真正到了贫困人们的手里,静是些破衣服什么的,米面也少了好多,大部分都被村长及其亲属挑走了。
可悲,现在不是说人家不能捐款,而是捐款不知道到底给了谁!
土一: 硕鼠! 俺想当猫, 只吃鼠的那种!
草包: 非也, 非也. 不可,不可. 那硕鼠偷民脂而肥, 你吃它们岂非间接享受民膏? 况且, 你一身是嘴能吃几支鼠? 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一个鼠就要....给它做基因变易. 从机制上绝了它的种.
土一: 你就胡勒吧? 有那功夫, 这世界早成老鼠王国了.
草包: 非也,非也. 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鼠精神虽然人人皆有, 可是邪不侵正, 人道总会胜那鼠窃之道几筹.
土一: 没看到什么正道, 只知道, 贪官们各个纸醉金迷, 挥金如土. 平头们穷得就差一家人穿一条裤子了.
草包: 非也, 非也! 你要看到,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 绝对贫困虽然严重存在, 但是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与增加必定会最终反映到这种贫困的逐渐消除. 记住, 信心, 相信日子会一天天的好起来是享受生活的基础心态.
土一: 说教! 无凭无据!
草包: 非也,非也. 靠诚实致富的人们就是最好的实证. 这种人现在一定比以前多.


Quote:
cctv报道说很多的企业对于捐款不感兴趣,我想要是我是老板,我也不会感兴趣,毕竟养狗比不明不白的花钱,东西来的更实在,毕竟狗狗看的见,模的着。
政府的透明度实在不感让人恭维啊!钱到哪去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肯定有富裕的人家,也有普通的人家,我只看到了一面。希望大家讨论讨论。 说明:我是学理的,文笔表达不是很清楚,请大家不要见笑。
土一: 什么时候, 政府的运作也能想商品社会里负责的企业那样, 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 因为, 市场是最公正的弱肉强食.
草包: 非也,非也. 很多事情都可以一盆屎扣在政府的大头上面. 可是, 运作政府的也不都是完人. 不信如果你自己就是个什么身肩要职, 手握重权的角色, 你大概...也好不到哪去. 说到弱肉强食, 这是天道. 与人道格格不入. 替天行道的其实就是一群野兽. 他奶奶的, 那也算英雄! 什么叫人道: 天下大同咯!
土一: 又是一堆废话!
草包: 非也,非也. 这不是废话, 这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追求的境界. 只有那些不为柴米油盐拌住的明眼才看到的境界.
土一: 对, 是境界, 梦中的.
草包: 即使是在梦中, 他奶奶的, 也比你梦中取媳妇儿, 梦中捡银子有用得多.
土一: 差也. 俺梦中取媳妇儿, 梦中捡银子, 至少可以暂时体验一下生理的,心理的快感, 你梦里天下大同,有个鸟用!
草包: 非也, 非也, 你的梦只是兽的梦. 我的梦是人的梦. 不同, 不通, 不可比.
土一: 兽, 你不吃,不喝, 不想女人试试, 看你还是不是个人.
草包: 非也,非也. 人虽然是物质的, 但是被物质彻底把持的就不能称其为人. 这个跟你讲不通.



Quote:
人们的冷漠不是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改变现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吧....
土一: 同感, 顶一下.
草包: 非也, 非也. 现状的改变不会自然的发生, 直到有人(不是一个, 不是两个, 是一群, 几群)决定不再看着油瓶倒了, 任凭油向外流, 伸手把它扶起来. 其实, 动嘴不动手实在太容易了. 容易的让人觉得动动手是什么天大的事. 动手就真的那么难! 非也!!



Quote:
在社会制度的建设上,公平、公正、正义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离开了公平、公正、正义,和谈其他。写到这里,似乎和楼主的主体太远了。其实不远。正式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公平、正义、公正的制度,使有钱人也不敢捐款,使为狗治病成为了时尚,使一部分人要处于社会的底层。
至于什么是信托责任,恐怕很难给其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本人在网上进行了搜索,也没有找到谁给信托责任写下的定义。信托是在英国衡平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财产管理和转移的制度。而信托责任我认为就是一种基于良心基础上的对于他人、对于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敬业的精神。如果失去了良心,你说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
土一: 说的多好呀, 俺顶!
草包: 非也, 非也. 为富不仁者.....有, 太多. 为穷不仁者....有, 不少. 可是, 是不是社会底层人们的穷就一定是因为那为富的不仁? 贫穷的原因很多, 机会, 教育, 勇气, 斗志等等. 有多少是与富人有直接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 最终导致贫穷的只有一点: 懒惰. 懒惰的富人会变穷. 懒惰的穷人会一直穷下去.
土一: 俺说未必, 法律制度保护私有财产. 富人懒, 照样有钱.
草包: 非也, 愚蠢的人永远不能保有财富. 不用脑子的富人变成穷人只是时间问题.
土一: 但是, 如果社会没有公平,公正, 穷人付出巨大努力, 收获却很少, 也很难致富.
草包: 非也, 非也. 富人的财富是要不断运转的. 不运转就会缩水(人是贪婪的, 所以不必担心市场上没有钱). 只要财富进入市场, 有智慧, 勤劳肯干的人就有机会. 虽然, 在付出与收获的效益上, 穷人与富人有差异, 可是, 不要忘记, 每个人都在承担风险. 说到公正,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眼,耳, 一个头脑. 这已经很公正了. 努力付出的有收获. 不太努力付出的收获少, 这很公平.
土一: 可是, 有人只一门心思的跑官, 当上官后, 就一门心思的贪. 那点付出怎么与俺们这些辛辛学子,打工兄弟的付出相比? 收获也大不相同.
草包: 非也, 非也. 社会的运作有其规律. 懂得学习的人已经比其他人占了一先. 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多的很. 那些鼠再贪, 也无法把所有的都据为己有. 何况, 财富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只要你有信心.


Quote:
"愤青"
土一: 是个不大好的词儿吧, 也有人叫"粪青", 是说那些没社会经验, 看到一点不平就热血上撞的年轻人.
草包: 非也, 非也. 这些人才是社会的精英. 有热血, 有抱负. 对不平有不忍. 哪象那些"成熟"的人, 被人欺负只会忍, 看到不平, 只有冷漠与庆幸. 说难听点儿, 除了逆来顺受以外,什么也没. 一群废物.
土一: 你是骂俺呀! 那愤青除了发发牢骚, 也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既轻浮有浅薄, 俺说, 愤青们才是废物. 俺看你草包就是个 粪青.
草包: 非也, 非也. 不错, 不错. 我是愤怒青年. 这个社会中的不公与不平就靠我们这些人将来改变它. 象你土一这种只会成熟而稳重的平头除了为生计而辛苦麻木的奔波以外, 就是整日烧高香, 企求别人站出来为你改变生活质素. 既可怜又可恨.
土一: 放屁!!
草包: 非也!!


Quote:
这是一个社会中贫富问题的反映,但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该鄙视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过大的贫富差距以及贫富差距来源于“非法”途径。
难道奢望一个共均富的社会吗?在那个社会中,人和狗的待遇是一样的?
土一: 贫富差距的非法来源确实是关键.
草包: 非也, 非也. 政府的作用在与既要让努力奋斗的人收获更多, 有不能让贫富差距太大. 因为一个社会里, 巨大的贫富差距必然导致不安定.
土一: 自以为是, 一派胡言!
草包: 非也, 非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61、超星版本学————有否可能?
        天人合一
没有什么成形的思路,想到就写。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最近整理一些书,痛感诸兄说过的超星的书目混乱,分类极不合理,突然想起来,超星的书,能否发展出一门新学问?超星版本学?呵。要想成为传统学问,估计是够戗。不过要是网络学问,我估计超星版本学还是可以大行其道的。超星一书多名,多名一书。重复收录,单书拆页。弄的混乱不堪。整理超星书目,看来是一个绝大工程,估计超星自己都没有这个力气来整理了吧。只好将就下去。
比如 前段时间da兄赐的《安吴四种》,在读秀检索,有两种,其实都是光绪14年的刻本。可一种是近代中国史料丛刊里面的,是完整的。另外一种竟然被拆分为16种,而且不明白拆书的根据何在,难道是民工随意打乱即可?
还有一种《嘉定钱大昕先生全集》,全套10本,每本里面有若干种书。电子本应该根据纸书来制作,就是10本就好了。可竟然把每册里面的多书都拆开了,各成为一书,而且各有ss号。这样的办法,又是什么道理呢?单纯为了增加书的数量吗?想不出来。

超星版本学,既要懂技术,起码是应用技术要熟练。还要懂版本,更要有耐心和细致。但是超星数据是可以随时变的,不像真实的版本学,已经是固化的对象。可供别人验证。如果“超星版本学”,怎么样才能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呢?呵。
超星版本学,其实也和真实版本学很大的关系啊。真实版本学的一切,超星几乎都能用上。可古人是无心之失,超星却人为添乱,超星版本学,有没有可能呢。

上面写的很乱,大家将就些。呵。

Gossudar :好主意。可是不行啊,CX随时改换其PDG的布局、版本信息,您刚弄好,其链接地址又有变化。SS号倒是这些PDG的唯一标识,但目前仅凭是无法断定PDG的位置,比如Dasha知道《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1-13册)和(第13-15册)曾经的SS号和读秀号,可是仍然无法找到。

题外话,Dasha据经验判断,超星早期录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低级错误很多;后来稍微提高啦;再后来推出读秀,大量图书信息皆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因此讹误都一致;再后(大约是Fiola不再管理每日的“新书上架”)至今,版本信息可以说完全是混乱不堪:书名、著者名、丛书名、页数、出版社、ISBN,几乎很难找到完全正确的。超星的图书分类,Dasha一直哂之,1949年后,无论有没有ISBN,中图法的标志都在每本正规出版物上,按其A(经典)B(哲学)C(社会学)D(政治)……分类,不就没有这些麻烦啦么。脱裤子放屁啊   
reader: 山无棱,天人合,超星一统  
zhuce2003 : 按其A(经典)B(哲学)C(社会学)D(政治)……分类,不就没有这些麻烦啦么。脱裤子放屁啊

------------------------------------------------------------------------------------------------
大分类下面的小分类或者更小分类里面本来有书,但你打开那个更小分类看就没有书。分类检索里面没有检索到的书通过整管检索又是可以检索到的,cx做数据做的确实很差阿。例如

工业图书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

这样检索就没有书的,但你整管检索时候会出现某书的分类这样的情况(要多出最后那个--> 才会显示有书存在,但分类里面你点各分类时候是不会自动多出来最后这个-->的):

工业图书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处理

阅读 下载

这说明,某分类里面本来是有书的但它却弄的没有书的样子。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而已,分类和书名都不要当真,但超星数据的混乱确实如大家所说。更可笑的是纯文学类的小说在工业图书馆里面你也偶尔可以看见。

  
天人合一: da兄说的是啊,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超星数据是总在变的啊。不过,大兄,我在意的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存在这里,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版本学,超星版本学。是一个专门学问,呵。刚才又发现一例,中国丛书集成,里面的首都志,封面明明印着华中地方第428号江苏省。竟然放在北京栏目里面,看来如兄所说“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好像北京就天然是首都啊,呵。  
zhuce2003 : 文学图书馆 -> 中国文学 -> 小说 -> 当代作品(1949年~ ) ->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 ->

民国第一女谍

阅读 下载 发表评论 添加个人书签

作者: 柳溪著 索书号:I247.53/292  ss号:11404431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第1版 页数:326


这样去就有书。
================

文学图书馆 -> 中国文学 -> 小说 -> 当代作品(1949年~ ) ->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


这样去就无书。  
长歌-废墟 :没错,我也遇到过,同一本书在同一吵醒查找,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不知道吵醒是怎么编排的.这么几年下来,还不如google print用的舒服.   
Gossudar : 超星的检索系统一直是病诟的对象,据Dasha观察,超星的检索不是数据库自行检索,而是超星员工手动编辑关键词,因此,关键词不符合超星的规则,就找不到书,尽管书还在。此外,比如检索“王引之”,超星的检索就判定“之”与“的”字一样是虚字,被忽略,检索出所有带有“王引”的东东。   
acdacd :以超星这样的水平, 想玩自然语言处理吗?

不如给MS SQL server自行解决还好.   
zhishi:今天去看了一下sslib,比前几天是有点进步的,网页上没什么变化,但是服务器传来的书名等信息,变得正确一点了。比如Delphi 7组件经典解析_11210948原来就叫Delphi 7组建经典解析,现在网页上也还叫这个。还有Delphi5高级编程 COM、CORBA与Internet编程_10206828这类名字中带有空格的书籍,原来可能会丢失后半部分,现在我看的几本正常了。   
lin1001 : 百衲本25史到底是江苏古籍还是浙江古籍,都搞混了。   
Gossudar : Quote:
引用第10楼lin1001于2006-01-26 23:21发表的“”:
百衲本25史到底是江苏古籍还是浙江古籍,都搞混了。
浙江。影印本,字小的那种,浙江古籍的。版权页在11304964,清史稿下里。  
Gossudar :
严译名著丛刊

严复的译述,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翻译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尽管上述八种名著,有些已经另有现代汉语译本,但严译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并非新译所能替代。商务印书馆为纪念建馆八十五周年,决定重印严译名著八种,特请严复的后人杭州大学教授严群先生撰有总序,又分别请了专业人员仔细加以校勘,并标有新式标点,专名、术语有严译与新译对照。

天演论 [英]赫胥黎著
T.H.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原富 [英]亚当·斯密著
A.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
群学肆言 [英]斯宾塞著
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
群己权界论 [英]穆勒著
J.S.Mill: On Liberty
社会通诠 [英]甄克思著
E. Jenks: A History of Politics
孟德斯鸠法意 [法]孟德斯鸠著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Law (De l&#39;Esprit des loix)
穆勒名学 [英]穆勒著
J. S.Mill: System of Logic
名学浅说 [英]耶方斯著
W. S. Jevons: Elementary Lessons in Logic

——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第170页
点击左侧页码可阅读。

傻按:《孟德斯鸠法意》书目作《法意》、《穆勒名学》书目作《名学》,Dasha据实际印刷改;《社会通诠》之英文原名书目作“History of Politics”,实际为“A History of Politics”。

关于超星此“丛刊”的图书制作,Dasha语:
Dasha此次已经出离愤怒,原书所附“译名对照表”,在8种书内皆被无端略去,是以此版本的阅读价值至少减去50%。与商务20世纪30年代版相较,无异于“买椟还珠”。

古今说部丛书

看看读秀显示的页数:

1 《古今说部丛书 (一)》
页数:46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2 《古今说部丛书 (二)》
页数:46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3 《古今说部丛书 (四)》
页数:48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4 《古今说部丛书 (五)》
页数:456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5 《古今说部丛书 (三)》
页数:506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再看看Dasha得获的实际页数:

古今说部丛书 (二)_11240965 应1283页,现1283页(02H: 1283页)
古今说部丛书 (三)_11240968 应1275页,现1275页(02H: 1275页)
古今说部丛书 (四)_11240966 应1133页,现1133页(02H: 1133页)
古今说部丛书 (五)_11240964 应1021页,现1021页(02H: 1021页)
古今说部丛书 (一)_11240967 应1270页,现1270页(02H: 1270页)   
coolman :把ss号说出来,我试试啊。   
天人合一 : 呵,cool先生出手,那就是肯定有了,  
Gossudar :感谢cool侠出手,两本书的SS号如下: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1-13册)_[清]王锡祺辑_杭州古籍书店1985_ss号:11175556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3-15册)_[清]王锡祺辑_杭州古籍书店1985_ss号:11175557

静候好音,感激涕零。   
coolman :呵呵,找不到。有以前的url吗?   
Gossudar :ss号是在去年的读秀上查得的,当时此二册书在读秀的链接如下:

http://www.duxiu.com/showbook?Se ... 7494&showbook=1
http://www.duxiu.com/showbook?Se ... 7312&showbook=1

书实际未下载到,当时中山就缺这两册,只有12本。   
okwxq :前面两册是
http://hn5.5read.com/300-58/diskhal/hal11/04/000001.pdg
http://hn5.5read.com/300-58/diskhal/hal11/05/000001.pdg
后面一册是
http://hn5.5read.com/300-58/diskhal/hal12/01/000001.pdg
所以,估计应该链接是
http://hn5.5read.com/300-58/diskhal/hal11/**/000001.pdg
从06试到12都没有书,估计是超星原来就没有过
ss号是本来见到过的还是推算出来的啊   
coolman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第10-11册)》  
作  者:[清]王锡祺辑  页数:656  出版社:杭州古籍书店  出版日期:1985  
http://www.duxiu.com/showbook?dx ... 3BA1D44333754652876
已经有第11了   
Gossudar :嘿嘿,请Cool侠移步:
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 ... 42424&forumid=1

主贴页面就是当初截取的读秀页面。   
天人合一 :cool侠给出的链接是大连图书馆的三补编,应该不在小方壶里面的。小方壶的这个版本,就是正编、补编、再补编。   
颠倒梦想 :虚的就是虚的,打到重来吧,等到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2-7-29 20:51 编辑

62、撕破黑暗创造光明——观《波莱罗》有感(内有Dasha兄精彩译诗)
         fenglong88

看最近Dasha兄人气比较旺,翻来旧贴,再添添火苗子。

fenglong88:
撕破黑暗创造光明——观《波莱罗》有感

提起《波莱罗》,恐怕凡是知道拉威尔的人都听过这首曲子。那迷人的节奏总是令人逐渐的振奋。这是一首为芭蕾舞曲。听过的人多看过的人却不多。

随着音乐一只手划破了沉郁的黑暗。



光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



双手凝聚的力量开始撕裂黑色的帘幕


孤独的舞者展现出冷峻的面容



他以自身的努力撑开黑色的重负



在他的周围我们见到了一群压抑的人们



舞者继续着自己的舞蹈



表达出自己的执著



他召唤周围的人



终于有人加入到了他的行列



他舞得更坚决



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们拥戴他



人们敬仰他



人们崇拜他



而舞者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据说这《波莱罗》第一次上演时,舞台上出现是一位吉普赛女郎,她的舞蹈逐渐活跃了桌子四周的男人们的情绪,在这令人心荡神怡的音乐魔力的吸引下,舞台上所有的人们全都卷入这热情激昂的舞蹈之中,最后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我倒觉得与这个版本相较,用女郎来吸引周围的人恐怕有些肤浅了。


据说
诗人里尔克写过一首诗《西班牙舞女》,它或许是对《波莱罗》最形象的诠释:
  像一枚硫磺火柴在手里,白亮的
  向四方喷吐(当它尚未完全燃起)
  扭曲的火舌——:在一圈近的观者里
  她的圆舞焦急的,光明而热切的
  开始以扭曲的形式播散开自己。
  而突然她像是整个化成了火焰。



Dasha兄:

里尔克的《西班牙舞娘》是其最注重形式的《新诗》里的一首,Dasha修为有限,未敢动以斧斤(原诗第四行的三个头韵Dasha在汉语中就黔驴啦)。
风龙兄援引的汉语是吴兴华同志从英译本转译的,臧棣编的那本《里尔克诗选》里有收,理想藏书将这本书全部OCR上网,吴的全文见http://www.lxbook.org/wgwx/german/rilke/poem/010.htm#name4

单单风龙兄引用的六行:
第四行“她的圆舞”,原文并非Walzer,waltz,而是“圆形的舞”;第六行“她像是整个化成了火焰”,原文用的是阳性名词,指代的是“她的舞”,Dasha昨夜遍翻手中英译纸本并在Google上查找,最早的J. B. Leishman也使用的是“it”而非“she”……

谨附里氏原文(容Dasha一些时日再译出全文):

Spanische T鋘zerin

Wie in der Hand ein Schwefelzündholz, wei

Gossudar:杨武能译自德语:
http://read.duxiu.com/duxiuread/ ... Number=000001078554
傻按:杨好用汉语的僵固词语诠释原文。

施翁颖洲译自英译本:
http://read.duxiu.com/duxiuread/ ... Number=000000206232
傻按:转译,自然已经“隔”了一层,有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嫌疑。但施翁颖洲还是颇多诗性的。读施翁诗,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即大陆汉语与菲律宾汉语的习惯——就像有人说自己学历如何却读不懂和合本圣经。

第三种,无心查考,是陈敬容阿姨译自英译本的,白水一杯,且错讹甚多。


喜欢施翁颖洲,缘于一首泰戈尔的诗:
Then, come, my rainy nights with pattering feet; smile, my golden autumn; come, careless April, scattering your kisses abroad. You come, and you, and you also!
——The Gardener by Rabindranath Tagore

那来,你踏着拍达拍达的脚步来吧,我的雨夜;你微笑吧,我的金黄色的秋天;你来吧,无忧无虑的四月,把你的热吻散诸四方吧。
你来吧,还有你,还有你也来吧!
——吴岩译本(《园丁集》/ 吴岩译. 上海: 新文艺出版社1958.6. P.37-38)

那么,来吧,我的雨夜的脚步声;微笑吧,我的金色的秋天;来吧,无虑无忧的四月,散掷着你的亲吻。
你来吧,还有你,也有你!
——冰心译本(《吉檀迦利·园丁集》/ 冰心译.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5 P.91-92)

那么,来吧,我的步声淅沥的雨夜;微笑吧,我的金色的秋日;
来吧,乐天的四月,把你的香吻分给四方。

你来,还有你,还有你也来吧!
施颖洲译本(《世界名诗选译》/ (菲律宾)施颖洲译.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3 P.9-10)

可惜,施翁就是通晓英、法诸语,亦不该轻率采信英译本,尽管曾参考多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18 15:59 , Processed in 0.5883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