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依荷听雨

[【编辑部】] Gossudar的阅读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8: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2-10-22 19:43 编辑

97、读书笔记:Der Alchimist 炼金术士 [Rilkes NG II]

                       Dasha

Seltsam verlächelnd schob der Laborant
den Kolben fort, der halbberuhigt rauchte.
Er wußte jetzt, was er noch brauchte,
damit der sehr erlauchte Gegenstand   

da drin entstände. Zeiten brauchte er,
Jahrtausende für sich und diese Birne,
in der es brodelte; im Hirn Gestirne
und im Bewußtsein mindestens das Meer.   

Das Ungeheuere, das er gewollt,
er ließ es los in dieser Nacht. Es kehrte
zurück zu Gott und in sein altes Maß;   

er aber, lallend wie ein Trunkenbold,
lag über dem Geheimfach und begehrte
den Brocken Gold, den er besaß.


               

               
               
               

               


               
无他,一首精巧的商籁,“Jahrtausende für sich und diese Birne, / in der es brodelte; im Hirn Gestirne / und im Bewußtsein mindestens das Meer”,这样的语句,读起来很心旷神怡,整部NG II里读到此Dasha也才第一次有感觉。第二个四行的第二行行末逗号据Insel出版社1918、1919版添加;“das er gewollt”应该是为了音节数而省略了“hat”:das er gewollt hat。图片,KA I里没有道明,可能也没有。里尔克所表明的诗人作为语言炼金术士的感受,还是很值得玩味的,至于KA I里提到的“Stein der Weisen”(lapis philosophorum,哲人石),不注意也该不会影响什么。

谨附Dasha试译:
  

奇异地微笑着,实验者推开
欲静还动烟雾腾腾的烧瓶。
这一刻他知道他还需要什么,
才能让那非常尊贵的物体

在里面生成。他需要时间,
数千年,给自己,给这个里面
沸腾着的球形瓶;脑中要有星辰,
意识中至少还要有海。

这非凡之物,他曾经欲求的,
今夜被他放走。已返身归向
上帝,进入上帝古老的尺规;

但是他,嘟囔着如一个醉汉,
伏在秘密抽屉上,渴望着
他会拥有的黄金碎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2-10-20 18:05 编辑

98、甚至连里尔克的《拜物狂》也试图

            Dasha

12月21日,Dasha收到一封Email,正文如下:

亲爱的朋友:
您好!
我在阅读阿多诺的一篇论文时,看到他评论里尔克的《拜物狂》(应该是诗歌),但我在您的网站上没有找到。由于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想请问您是否知道它的出处和原文?谢谢!

Dasha一头水雾,然后祭起google与Duxiu,得获结果如下:

不好意思,里尔克没有诗名为《拜物狂》。Dasha手中没有阿多尔诺(Theodor W. Adorno)这篇《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Rede über Lyrik und Gesellschaft)的原文,这一页:
http://books.google.com/books?lr ... +Rilkes+Dingkult%22
无法显示“Dingkult”所在那一行,不知是“引号”还是“斜体”(标题)。但是,其后的“Dingkult”却是正常字体,所以,不该是诗歌标题:
http://books.google.com/books?lr ... dieses+Dingkults%22

Dasha在这本书这一页找到你所读到的关于里尔克的引文: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100&as_brr=0&hl=DE
原文如下(126发信到你那里可能有部分乱码,请参考上页图片):
Die Idiosynkrasie des lyrischen Geistes gegen die 躡ergewalt der Dinge ist eine Reaktionsform auf die Verdinglichung der Welt, der Herrschaft von Waren über Menschen, die seit Beginn der Neuzeit sich ausbreitet, seit der industriellen Revolution zur herrschenden Gewalt des Lebens sich entfaltet hat. Auch Rilkes Dingkult geh鰎t in den Bannkreis solcher Idiosynkrasie als Versuch, noch die fremden Dinge in den subjektiv-reinen Ausdruck hineinzunehmen und aufzul鰏en, ihre Fremdheit metaphysisch ihnen gutzuschreiben; und die 鋝thetische Schw鋍he dieses Dingkults, der geheimnistuerische Gestus, die Vermischung von Religion und Kunstgewerbe, verr鋞 zugleich die reale Gewalt der Verdinglichung, die von keiner lyrischen Aura mehr sich vergolden, in den Sinn einholen l溥t.

此段对应的“伍蠡甫、胡经之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 ”汉译就是:
抒情诗对物的超暴力的强烈憎恶和反感,是对人的世界被物化的一种反抗形式。自近代以来,商品对人的统治不断漫延,工业革命以后,这种统治已发展成为一股社会生活里左右一切的强大的势力。甚至连里尔克的《拜物狂》也试图纯粹主观地表现和剖析这种对人来说陌生的物;把它们比喻为美好的东西。《拜物狂》在审美意义上看是贫弱的,它具有一种诡秘的味道,把宗教与艺术杂揉在一起,但同时它也显示了物化世界的真正压力。没有任何抒情诗的神力能够赞美这种物化世界,使之重新变得有意义。

“甚至里尔克的《拜物狂》”=“Auch Rilkes Dingkult”,这里,这个“Dingkult”应该指的是里尔克以《黑豹》(Panther,冯至译作《豹》)为代表的“Dinggedichte”(thing-poem,物诗,事物诗),而不是里尔克有诗名为“Dingkult”。

好了,Dasha也就只能解释这些了,有什么疑问,请再来信。

傻按:译者蒋芒,校订刘小枫 (李)伯杰

   

  小熊熊熊啊:啊,刘小枫……  
  何家炜 : 关于里尔克的“Dinggedichte”(thing-poem,物诗,事物诗)之诗歌观念,查到一段译文:"The thing is definite, the art-thing must be still more definite; removed from all accident, reft away from all obscurity, withdrawn from time and given over to space, it has become enduring capable of eternity. The model seems, the art-thing is." (from a letter to Andreas-Salomé, 8 August 1903)。

在罗丹身边工作,一定发展了里尔克这一诗观。也更有“发现”法国象征派诗歌之“la poésie objective”(客观的诗)的不约而同、一拍即合。(不知里尔克第一次提到Dinggedichte是否就是给1903年给Andreas-Salomé的这封信,也不知道他怎么一来就写下了这个词,这里顺便请教dasha兄。盼有解啊!)

关于“客观的诗”(la poésie objective),倒至少可追溯到兰波第一封“通灵人书信”(致其师乔治•伊藏巴尔,1871年5月13日):
      
      Un jour, j'espère, ——bien d'autres espèrent la même chose, ——je verrai dans votre principe la poésie objective, je la verrai plus sincèrement que vous ne le feriez!
      (我希望有一天,——其他许多人也在期待着同样的东西,——我将在您的准则范围内看到客观的诗,我对待这种诗比您要来得更真诚!)
      
      究竟什么是“客观的诗”,由兰波在通灵人书信里对“通灵诗人”的排名以及这句话自可得见:“然而窥察那不可见,谛听那不可闻,并不等于去再现死去的事物的精神,鉴于这一点,只有波德莱尔才是第一位通灵人,诗人之王,一位真正的神。”
  

何家炜 :这段英译来自http://www.kirjasto.sci.fi/rmrilke.htm,其中thing、art-thing是斜体,斜体作用相当于“thing”、"art-thing"。不过这同一篇文字的开篇就说:Rilke created the "object poem" as an attempt to describe with utmost clarity physical objects.
    被弄得有点糊涂了,如果里尔克“创造”的“Dinggedichte”就是“object poem”,那就是直译自poésie objective了。那么1903年之前,里尔克读了哪些法国象征派诗人或诗论文字?或者,这封写给Andreas-Salomé的信不是在这一年?
    再请教dasha兄! 还有个问题,好像在哪里看到“里尔克的咏物诗……”之类的说法,推想应是来自Dinggedichte;如果里尔克写的就是“咏物诗”,他还需要造出一个词来吗?
   


dasha关于“Dinggedicht”Kurt Oppert“Das Dinggedicht: einKunstform bei Mörike, Meyer und Rilke”(物诗:莫里克、梅耶与里尔克的艺术形式,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yyisPgAACAAJ)发表在1926年的《Deutsche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Geistesgeschichte, Band 4》(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E4UUAAAAIAAJ&q=Dinggedicht&dq=Dinggedicht&lr=&hl=DE&cd=14),Dasha手中的《里尔克作品注疏集》第一卷(KA I)里有文“›Dinglyrik‹, sprachlicher Prozeß und Gedichtform”物抒情诗,语言的进程与形式,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7wJcAAAAMAAJ&q=Dinglyrik&dq=Dinglyrik&lr=&hl=DE&cd=2),文中指出,里尔克在1899年未出版的《时辰祈祷》(DasStunden-BuchBook of Hours)第一部修士生活Das Buch vomMönchischen LebenThe Book of Monastic Life)的最终稿里说: Als der Mönch die Bibel las an einem stürmischen Abende, da fand er, daßvor allem Tode die Ermordung Abels geschah. Und er erschrak tief im Herzen. Undder Mönch ging, da ihm sehr bange war, hinaus in den Wald und ließ alles Lichtherein und allen Duft und die vielen frommen Geräusche des Waldes[,] welchelauter sangen[,] als seiner Gedanken wirre Reden waren. Und er hatte in einernahen Nacht diesen Traum, für welchen er Verse erfand: 初稿前有文:一个狂风大作的傍晚,修士阅读圣经时发现,亚伯谋杀事件发生在一切死亡之前。因此心中深感恐惧。惊恐万状之际,他走出去,走进林中,让一切光、一切清香和无数虔诚的森林之声进入身内,森林在高歌,仿佛在讲述纷乱的思想。当夜梦中,他得获如下诗句:梦中,他得获如下诗句diesen Traum, für welchen er Verse erfand),被认为是里尔克最早形成“Dinggedicht”观念的文本。

何家炜 :好啊,原来里尔克的Dinggedicht这样来的! 看来,当年里尔克似为着写一本罗丹的书而去巴黎,却迷恋上象征派诗歌,是有点冥冥中早几年前就注定了。 好玩的是,这里的P705最后一行是“我不谈中国、日本和阿拉伯的抒情诗,因为我读不懂它……”这段译文虽未完整,逻辑上却已显得不清晰,由此让我联想到:Theodor W. Adorno在这里是否在回应某人的某文提到的中国、日本和阿拉伯的抒情诗与里尔克Dinggedicht之论述,而在中国来说,这类抒情诗就是叫“咏物诗”?因为,里尔克确实阅读过“中国、日本和阿拉伯的抒情诗”,但那是在接触poésie objective、更在“梦中,他得获如下诗句”多年之后了。

dasha:卫茂平有《“咏物诗人”里尔克》(http://www.myrilke.com/text.asp?ID=1654)。对于这种诗艺形式,KA I里那篇文字表述为: Wie der Bildhauerbei der Arbeit seine Modelle vor sich hat, so stellt sich der Dichter jetzt dieunterschiedlichsten ›Dinge‹ der Welt vor Augen... 如雕刻家在工作(傻按:承袭冯至的“工作而等待”,实际就是“劳动”、“创作”)中拥有模特一样,诗人也同样将最具差别的世界之“物”置于眼前…… 也就是说,里尔克试图将“语言”当作“造型艺术”的“材料”,进行“语言雕塑/造型”,这就是“物诗”(Dinggedicht)。“物诗”,而不是“咏物诗”(Gedicht auf das Dinge),更不同于我们古人的“托物言志”(Mit Dingen den Willezu sagen)。


唉,为了修订《时辰祈祷》,Dasha扫描、并OCR了《里尔克全集》(SW)第三卷的“Gebet (1899, Ursprüngliche Fassung von Das Buch vom mönchischen Leben)”(祈祷,《修士生活》原始版本),也做了初步试译。


被弄得有点糊涂了,如果里尔克“创造”的“Dinggedichte”就是“object poem”,那就是直译自poésie objective了。 英美人的研究,也就“so la la”,昨夜刚刚Dasha翻看某美人说“Frederick the Great (1194-1240)写出了‘驯鹰’的论文”,其实,“Frederick the Great ”指的是“Friedrich II”(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II_of_Prussia),而不是“Friedrich II”(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II,_Holy_Roman_Emperor),“玩鹰‘丧志’”的皇帝并未得获“der Große”(the Great)的谥号。

何家炜 :asha兄辛苦了!
关于Dinggedichtla poésie objective物诗,有空再讨论。——私下觉得这是个现代诗的关键词,乃至到上世纪后半叶的其他文学领域都有衍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99、里尔克1907年10月4日写给妻子的信

            Dasha

不得不承认,Dasha读书太不细致,尽管KA III没有丝毫迹象,但Manfred Engel教授的书中却已经提及了里尔克的这封家书。今天又一次读KA I,又一次感觉到这段文字面熟,且正巧初六刚刚收到Barbara Maag大大姐代为购买的书,其中就有这封家书,于是找来观瞧。



首先,因此说,《布里格手记》第17章实际就是这封家书的节录。其次,Dasha曾经疑问的“hineinsehen”(见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266370),根据这封家书,“ich wünschte manchmal mir so ein volles Schaufenster zu kaufen und mich mit einem Hund dahinterzusetzen für zwanzig Jahre. Am Abend w鋜e Licht in der Hinterstube”,又有了新看法,无疑,当初Dasha的论断是错误的。里尔克欲买的无疑是店面,而不是摊亭。这也解决了Dasha关于“猫沿着书列漫行”的疑问,可惜,Dasha的猫不替Dasha清洁图书,只为Dasha尿书,将书弄到地上,供狗阅读……而Dasha的狗中的一只,吃猫砂、喝狗尿、舔人嘴,三招精熟,宛若程咬金。

再说里尔克,在夜幕下的欧洲最大都市巴黎,孑然,从大街上望着灯光明亮、一家团圆用餐的小店,想起妻子一个人在远方,想起女儿在母亲那里,想起母亲……然后想起抛弃双亲的耶稣……

  

.... Manchmal
gehe ich an kleinen L鋎en vorbei, in der rue de Seine
etwa; H鋘dler mit Altsachen oder kleine Buchantiquare
oder Kupferstichverk鋟fer mit ganz, ganz
vollen Schaufenstern; nie tritt jemand ein bei ihnen,
sie machen offenbar keine Gesch鋐te; aber man sieht
hinein, und sie sitzen und lesen, unbesorgt (und sind
doch nicht reich); sorgen nicht um morgen, 鋘gstigen
sich nicht um ein Gelingen, haben einen Hund, der
vor ihnen sitzt, gut aufgelegt, oder eine Katze, die
die Stille um sie noch gr鲞er macht, indem sie die
Bücherreihen entlangstreicht, als wischte sie die
Namen von den Rücken.
Ach, wenn das genügte: ich wünschte manchmal
mir so ein volles Schaufenster zu kaufen und mich
mit einem Hund dahinterzusetzen für zwanzig Jahre.
Am Abend w鋜e Licht in der Hinterstube, vorn alles
ganz dunkel, und wir s溥en zu dritt und 溥en, hinten;
ich habe bemerkt, von der Stra遝 aus gesehen, nimmt
sich das wie ein Abendmahl aus jedesmal, so gr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9: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100、里尔克1906年2月15日写给妻子的信

           Dasha

里尔克1906年2月15日写给克拉拉的信中提到他与罗丹一起冬游巴黎植物园:“但后来我们走进冬意凛冽的午后天空下,走在来自积雪的风里,在这样的空气中观看玫瑰色和红色的火烈鸟开花,几乎是一种痛苦。”
Aber dann traten wir wieder unter die Nachminttagshimmel, die winterlich waren, und in den Wind, der aus Schnee kam, und es war fast schmerzlich, in dieser Luft die rosa und roten Flamingos blühen zu sehen.
B02-06, S. 300

而Dasha不得不说:读译里尔克的诗《火烈鸟》,几乎就是一种痛苦。
Es war fast schmerzlich, Rilkes Gedicht Flamingos zu lesen und übertragen.
Dasha, 3. 3. 2010


Die Flamingos
Jardin des Plantes, Paris

In Spiegelbildern wie von Fragonard
ist doch von ihrem We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1、里尔克四首安魂曲

        Dasha

明日清明节,今日修订里尔克四首安魂曲,以安那些我认识与不认识的应该安慰的魂灵。


安魂曲[①]




祭一位女友[②]


我拥有死者,我听凭他们离去,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是如此安详,

如此迅速地安居于死去,如此适合,

如此迥异于死者这个称谓。只有你,你返身

归来;你掠过我,你出没着,你想

触碰到什么,好让那东西发出声响,

显露出你的归来。啊,不要拿走那些

我慢慢学会的东西。我猜对了;当你

因某件东西而惹起乡愁的时候,

你迷了路。我们改造了这件东西;

它已不在这里,我们一看清楚它,就

用我们的在将它映像到我们身内。

我以为你已经远远离去。我迷惑的是,

偏偏你迷了路并且回来,竟比

任何一个女人都变化得大。

因为你的死,我们感到震惊,不,是

你激烈的死,阴暗地将我们中断,

将“至此”从“自此”中撕下:

这些与我们相关,排列这些

将是我们全力以赴的劳动。

然而你本人也感到震惊,即使此刻,

不再值得惊恐之际,你依然感到惊恐;

你遗失了你的一段永恒,

踏入这里,朋友啊,这里,

这里一切尚不存在;你心思分散,

第一次在万有中,心思分散、心不在焉,

种种无尽的天性的彰显,你抓不住,

就像抓不住这里的任何一件东西一样;

从已经接纳你的那个循环里,

有一种不安,以喑哑的重力

将你向下拖出,在被计数的时间里——:

这些,每每在夜里将我惊醒,像入室的窃贼[③]。

我可以这么说吗?你归来,只是

出于纡尊降贵,出于慷慨,出于充盈,

因为你这般自信,这般存身于自己的内心,

你四处走动,像个孩子,并不害怕

那些人们为他做下什么的地方——:

哦不:你在请求。这些就这般

进入我直至骨骼,像一把锯横贯而过。

一个责备,你作为亡灵所背负的,

你将之追送给我,当我在夜里退缩至

我的肺,我的五脏六腑,

我的最后最可怜的心室,——

这样的一个责备无论怎样也不如

你的请求残酷。你在请求什么?

说吧,是否我当远行?你可曾

在什么地方遗落了一件竭力想随你

一同前行的事物?是否我当置身一个国度,

那个尽管与你亲近得就像你感官的

另一半,你却不曾见过的国度[④]?

我想要舟行在那里的江河,

想要上岸将古风采访,

我想要与门下的妇人攀谈,

在她们呼唤孩子的时候旁观。

我想要铭记她们怎样身披

风景,在草原与田野上

从事古老的劳动;我想要恳请

她们引领我拜谒她们的王,

我想要贿赂那些祭司,要他们

将我横放在最灵验的立像前,

转身离去,深锁神庙的重门。

然后我想要,如果我知道许多事,

我想要直接观察动物,于是

一种什么从它们的转变中滑入

我的关节;我想要在它们的眼中拥有

一个短暂的存在:它们的眼睛握住我,

然后慢慢将我放开,安静地,不加臧否。

我想要从园丁那里学会脱口而出

许多花的名字,于是我

从这些美丽的专有名词的碎片里

拾得百种芬芳中的一丝余香。

我想要购买果实,那些果实,里面

那个国度再次出现,绵延至长天。

因为你理解这些,这些饱满的果实。

你将这些果实放在面前的碟子里,

你用颜色称量它们的重。

你像看果实一样看女人,

看孩子,看他们从内部

被驱入他们存在的模式。

最后,你像看果实一样看你自己,

你将自己从衣服里取出,

将自己拿到镜前,让自己进入镜中,

一直进入你的凝望;巨大地停留在镜前,

不说“是我”,而说“这是”。

最后,你的凝望就这样毫无好奇,

就这样一无所有,就这样真正的贫穷,

于是你的凝望不再渴望你本人:圣洁地。

我想要这样留住你,就像你

将自己置入镜中,深深地进入,

远离一切[⑤]。为什么你又别样地到来?

为什么你要收回自己?为什么你想

说服我,让我相信你颈上的

琥珀项链里,依然有某种重来自

那些重,仿佛那些重从未在对面

归于宁静的画像里存在过?为什么

你用你的身姿向我展现一个恶兆?

是什么令你将你肉体的轮廓

像一只手的掌纹一样铺陈,

以至于除了命运我再也看不见它?

来到这烛光下吧!我并不害怕

直视死者。倘若他们到来,

他们就有权像其他事物一样
在我们的目光里逗留。

来吧!我们应该宁静片刻。

请看我书桌上的这枝玫瑰,

烛光围裹着它,畏葸地,不正像

是在笼罩着你?它本不该在这里。

它本该在外面的花园里,

花开花落,与我毫无关系,——

如今它这般存留:与我的意识又有何干?



不要惧怕,如果此刻我领悟了,唉,

它就会在我的心中升起:我别无选择,

我必须领悟,即使我会因此死去。

领悟到你在这里。我领悟了。

全如盲人通过周围来领悟一件事物,

我感受到你的宿命,知道你的宿命没有名姓。

让我们一起哀诉吧,哀诉有一位将你

从你的镜中带走。你还会流泪吗?

不会了。你泪水的力量和奔流,

你已经将之化为你成熟的直观,

你正在将你身内所有的液体

转化成一个强健的存在,那个存在

上升着循环着,状态平衡而又盲目莽撞。

那时一个偶然,你最后的偶然,拖扯着你,

将你从你最遥远的进步拖扯回来,

拖扯你回到液体所欲的一个世界。

拖扯的不是你的整体;拖扯的最初只是一部分,

然而,日复一日,现实在这一部分周围

加增,终至这一部分变得沉重,

于是你需要你的整体:于是你离去,

艰难地依照规律把自己碎成

一块块,因为你需要你自己。

于是你拆毁自己,从你心脏

夜暖的土地挖掘出依然鲜嫩的种子,

那种子将发芽生成你的死,你的,

关于你自己的生的你自己的死[⑥]。

你吃着它们,你的死的谷粒,[⑦]

像其他人一样,你吃着你的死的谷粒。

谷粒的回味甜得出乎

你的料想,你的唇甜甜的,

你:你内心的感觉也甜甜的。

啊,让我们哀诉吧。你可知道,当你

命令你的血回来,你的血是怎样

犹豫而不情愿地从循环中归来?

是怎样迷惘地再一次开始

肉体的小循环?是怎样满怀

猜疑与惊讶地进入胎盘,

因遥远的归路而骤然疲惫?

你催促着它,你推动它前行,

你将它拖向火场,就像

人们将一群动物拖向祭坛;

你却还想要它因此而欣喜。

你终于迫使它欣喜,欣喜地

奔跑而来,奉献自己。因为你

已经习惯另外的尺度,你觉得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如今

你已置身于时间里,时间是漫长的。

时间在流走,时间在增长,时间

恰如一场久病的一次复发。

你坐着,你一言不发地将

你许多未来的许多力量弯垂成

再度成为命运的新的胚胎,

当你将这段时间与你的生比照的时候,

你的生是何其短暂!痛苦的劳动啊!

超出全部力量的劳动!你劳动,

日复一日,你劳动,行动艰难,

你从织机上抽制出美丽的纱线,

别样地使用所有你的丝线。

而最后你依然有心情去庆祝。

因为你的工作已经完成,你想得到酬劳,

就像孩子,在喝下或许有益健康的

苦中带甜的茶之后,渴望得到酬劳。

就这样你酬劳你自己:因为你

离其他人都太远,此刻依然;没有人

能够想像出应该给予你哪种酬劳。

而你却知道。产褥期里你在床上坐起,

你在面前立起一面镜子,镜子把一切

完整地归还给你。这时这一切都是你,

完整地在镜前,镜中,有的只是假像,

欢喜地佩戴首饰、梳头打扮的

每一个女人的美丽的假像。

就这样你死去,像女人们从前那样死去,

旧式地,你在温暖的房里

死着产妇的死——那些产妇们想要

重新愈合,但却不再能够,

因为她们同时分娩出的阴暗,

也再一次归来、拥挤着、闯入。



尽管如此,是否就不必去找来

陪哭妇呢?那些女人,她们为金钱

付出哭泣,只要人们能够给足钱,

她们就会在人静之后彻夜哀号。

按风俗来吧!我们还没有足够的

风俗。一切都在离去,都在被誓言弃绝。

所以你必须归来,死后归来,来到这里

和我一起追补哀诉。你可听见我在哀诉?

我愿将我的声音像一段织物一样

抛在你的死的碎片之上,我愿

将我的声音也一直拖扯成丝丝缕缕。

一切,我所说的,必将这般

千疮百孔地在这声音里行进、冰结;

停留在哀诉中。但此刻我控诉的:

不是某一个将你从你的身体里召回的,

(我找不出他,他就像是每个人)

我要在他身上控诉一切人:男人。

如果我心深处某个地方升起一个

曾经的孩童的形象,我并不认识的、

或许是我童年里最纯洁的孩童:

我也不想去详究。我只想

看也不看就用它塑造成一个天使,

我只想将这个天使抛入提醒上帝的

那些呼号天使[⑧]的第一列。

痛苦已经持续得太长太久,

无人能够忍受;让我们感到过于沉重的,

是虚伪的爱所源起的纷乱的痛苦,这种爱,

像一个习惯,建筑于失效的时间约束之上,

自称是正义,却滋生于非正义。

在哪里,那个有权利占有的男人?

谁能够,占有那自身也无法持久的事物?

那个事物,时而只是极乐地接住自身

又抛出自身,就像一个孩子在玩球。

很少有人能够统帅一样紧紧

守住船头的尼刻女神[⑨]像,

当自身神性所具有的隐秘的轻盈

骤然将她托向明亮的海风:

我们也很少有人能够唤起

一个女人的注意,当她不再看我们一眼,

沿着她的存在窄仄的地带离去,

仿佛穿过一个奇迹,而非出于事故:

他本该对罪怀有使命与兴趣。

如果说有某种罪存在,这就是罪:

就是再增加一分爱的自由在我们

自身所具有的全部自由的周围。

我们,我们爱的时候,拥有的只是

彼此分离;执手相握,于我们而言

轻而易举,毋须首先学习。



你还在吗?在哪个角落?——

你对所有这一切知晓得这么多,

掌握得这么多,你却就这样离去,

对一切敞开着,仿佛晨光渐明的白日。

女人就必然受苦:爱就意味着孤独,

艺术家们时而会在劳动中预感到,

爱的时候,他们必须有所改变。

二者你同时开始;二者存在于那个

荣誉从你那里拿走的、此刻正在歪曲的事物中。

唉你已经远离所有荣誉。你已经

渺不可见;你已经悄悄带走

你的美,就像人们收起一面旗,

在工作日灰蒙蒙的早晨,

你别无所求,只求一个长久的劳动,——

没有被完成的劳动:依然没有完成。

如果你还在,如果在这阴暗里

依然还有一个地方,当一个声音,

寂寞在黑夜,在高高的房间里,

在气流中,荡起平平的声波,

你的灵魂会敏感地在那里与这声波共振:

那么听我说:帮助我。看呐,就这样,

不知何时,我们从我们的进步滑落到

我们并未意欲的某种事物里;

在那里,我们仿佛陷入一场梦,

在那里,我们死去不再醒来。

无人在继续。对于每一个将血液

提升到一个必将漫长的工作里的人,

有可能发生的是,他不再将血液高举,

血液因自身的沉重而失去价值。

因为一个古老的敌意在某处

存在于生活和伟大的劳动之间。

我愿看清并说出这个敌意:帮助我。

不要回来。如果你能够忍受,你就

死在死者之中吧。死者是忙碌的。

但请拨冗帮助我,愿你不会因此心思分散,

就像最远之物偶尔帮助我那样:在我心中。



原文参看:

http://www.zeno.org/Literatur/M/Rilke,+Rainer+Maria/Gedichte/Requiem/F%C3%BCr+eine+Freund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1、里尔克四首安魂曲(续一)

祭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伯爵[⑩]


真的我从未见过你?我的心感到

这般沉重[11],因你,如同因被推迟的

太过沉重的开始。我愿开始将你

讲述,如今已是死者的你;你啊,

欢欣而激情的死者。这一切真如

你料想的那样轻松,抑或

不再去生依然远离死去?

你以为,在那里你会更好地占有,

因为那里无人在意占有。你觉得,

那里你会置身于对面风景的内部,

这里那风景却像一幅画总在你面前闭合,

那里你会从内部出来走入你的所爱,

然后离去,穿过一切,强健而摇曳。

啊,愿你如今向你稚气的错误里

凭添假象,还并不太久。

愿你,放松在忧伤的潮流,

沉迷地、半梦半醒地,

在围绕远方众星的运行中

寻得欢乐,你从这里搬移到

你梦寐的死去里的欢乐。

在这里是多么近啊,好友,你与那欢乐。

在这里是多么安居啊,那个,你意料中的,

你强烈的渴望中真诚的欢乐。

那时你,满怀对幸与不幸的失望,

钻入自己的里面,然后带着一种见识

疲惫地升上来,在你幽暗的

发现物的重量下摇摇欲碎:

你背负着它,它,你不曾认清的,

你背负着欢乐,背负着你的小小救主

施与重担,穿越你的血液,渡到对岸。[12]

为什么你没有等待,等待那沉重

变得全然无法承负:那沉重骤变,

因这般纯正而这般沉重?你可看见,

或许瞬间之后就会临到你的事:

当你猛然关上门,或许他

正在你的门前扶正他头上的冠冕?

这一声撞击,是怎样响彻了宇宙,

当某处一个敞开,被不耐所产生的

坚硬尖锐的气流砰然关闭。

谁能誓言,不在泥土中

一道裂痕也会穿过健康的种子?

谁曾探究,在驯服的动物心中

是否不是一种杀戮之欲淫邪闪现,

当这碰撞将一道电光投入它们的脑中?

谁识得这流动,从我们的行为

涌入对面的一个近端,

谁会与它同行,当一切都在先行?

惟憾你已经毁弃。惟愿你的这些

必将被人讲述,世世代代。

一个英雄即将到来,我们将意义

视作事物的脸,他却将之

像假面一样撕下,飞速地向我们

露出一张张脸,脸上,眼睛早已透过

被堵住的洞孔无声地将我们凝望:

这就是脸,将不会变样:

惟憾你已经毁弃。砖石摆在那里,

空气里砖石四周,建筑的

节奏已经几乎不可抑止;

你往来奔走,没有看见它们对你

一块掩饰另一块的顺序;每一块,

当你全无举起它们的信心,

站在它们之前匆匆试探的时候,

它们似乎落地生根。于是你绝望地

将它们全部举起,但只是,为了

把它们抛回开裂的采石场,

它们,因你的心而膨胀,采石场

再也容纳不下。假如一个女人

将轻柔的手放在这恼怒依然

温柔的开始之上;假如一个,一个

忙碌的人,忙碌在内心最深处的人,

在你默默走出去,想要有所行动时,

静静与你相遇——;哪怕假如你的路途

只是经行一个入夜仍醒的作坊,

里面男人们在锻造,里面仿佛的白昼

简直已经成真;假如你满盈的目光里

只要再多一些空间,得以

容纳一只甲虫操劳的映象,

你就会陡然间在澄明的顿悟中

得以阅读那些文字,那些符号,

童年起你就慢慢铭刻在心里,

时而你还试探着用这些字符构成

一个句子:唉,你觉得那句子毫无意义。

我知道;我知道:你躺在那些字符前,

抚摸它们的纹理,就像人们触摸

墓石上的铭文。凡是你觉得可以

点燃发光的东西,你就以之为火炬

举在字行前;然而在你领会之前,

火焰却已经熄灭,或许因为你的呼吸,

或许因为你的手的颤抖;或许仅仅

因为火焰自身,就像火焰偶尔灭去那样。

因此你从未读成。但我们,却不敢

藉由痛苦远远地去阅读。



唯有诗歌我们在注视,那些诗歌

依然从你情感的斜坡运下

你所选择的词语。不,

不是一切你都选择;时常一个起句

就作为整体托付给你,你复述着它,

仿佛一个任务。而它让你感到悲伤。

唉,真希望你从未从自己那里听过它。

你的天使此刻依然高声别样地用

重音读着同一个文本,从我口中

爆发出欢呼,以你的天使的方式述说,

欢呼为你:因为属于你的曾经是:

每一分爱再次将你背叛,

你在能见中认清舍弃[13],

在死之中认清你的进步[14]。

这些属于你,你啊,艺术家;这三种

开敞的模式。看呐,这是第一种的

铸件:你情感四周的空间;那是

我从第二种里为你锻造出的直观,

无所渴求的、伟大艺术家的直观;

而第三种,第一股颤动的钟铜

从心的白热里出来,刚刚涌入

其中,你就亲手过早地将之

打碎——,那是一个死,被出色的劳动

深化,在其中铸成,那个自己的死,

如此需要我们,因我们生活着死。

除却这里没有哪里我们距它更近。

这一切都是你的财富与友谊;

你时常对此有预感;但后来

这些模式的凹空却让你恐惧,

你伸手进去,空手而返,

于是你开始抱怨。——啊诗人古老的诅咒,

那些应当说话的时候总是张口抱怨的诗人,

他们的情感,他们总是论断,

而不是培养;他们始终以为,

凡是在他们心中成为悲或者喜的,

他们都熟悉,都应该在诗歌里

报以惜或者赞。他们像病人一样,

在感到疼痛的时候,使用那些

充满痛苦的语言去书写疼痛,

而不是像大教堂的石匠顽强地

将自己转换成岩石的冷静一样,

艰苦地将他们自己转化成词语。

这就是拯救。只要你曾经看见

一次,看见命运怎样进入诗行,

一去不回,怎样在其中变成画像,

仅仅是画像,仅仅是一个先祖,

你偶尔瞻仰时画框里的让你觉得

既像你又不像你的一个先祖——:

你也就会一直隐忍。



        思考那并不存在的

事,不过是小题大做,不过是一个

比喻式的责备的一个假象,对你无所中伤。

发生的事,就这样领先于

我们的料想,因此我们从未追赶上它,

从未获知它本真的形貌。

不要羞惭,当坚持到终点的

那些死者与你擦肩而过的

时候,(终点意味着什么?)同他们

用眼色交谈吧,平静地,当作习俗,

不要惧怕我们的悲哀会异样地成为

你的负担,会使你在死者中显得醒目。

伟大的词语,出自发生的事

依然可见的时代,并非为我们而存在。

谁还在言及胜利呢?忍耐就是一切。



















原文请参看:

http://www.zeno.org/Literatur/M/Rilke,+Rainer+Maria/Gedichte/Requiem/F%C3%BCr+Wolf+Graf+von+Kalckreuth

安魂曲哀悼一个小男孩的死[15]
我都牢记了些什么样的名字啊!

狗、母牛、大象,

如今如此久如此远竟还能认出来,

然后是斑马——,唉,何益?

此刻驮着我,

如水位一样上升,

超过了这一切。安宁了吗,

已经知道,存在,无需

挤过软的和硬的物品,

去向那理解中的幻境?



而这已经开始的双手——



你们偶尔会说:他答应……

是的,我答应过,然而我向你们答应的,

此刻并不让我担心。

间或,紧靠着房屋,我久坐着,

凝望一只飞鸟的去远。

真想我也能够变成这,这个凝望!

这凝望驮着我,高高地,我的眉毛

全在上方。无物我曾珍爱。

珍爱意味着恐惧——,一旦你理解,

我就不是我们,

而是比一个男人更大,

而是

恍然我本人就是危险,

而在那危险里

我就是核。



一个小小的核;我不忌羨它的街道,

我不忌羨它的风。我将它交出。

因为我们全都这般坐在一起,

是我从未料到的事。我的誓言。

你们说、你们笑,然而每一个

并不在说中、并不在笑里。不在。

恰如你们全都在摇晃,摇晃的却既不是

糖盒,也不是满斟葡萄酒的玻璃杯。

苹果卧着。何等的好啊,偶尔

握住这坚硬饱满的苹果、

这结实的桌子、这些宁静的早餐杯:

这些上好的杯子,它们何等地感动了岁月。

甚至我的玩具偶尔对我来说也是好的。

玩具也几乎能像其他物品一样

可以信赖;而不只是这般静息。

它这般立在持续的苏醒中,

恰似立在我和我的帽子的正中间。

那是一匹木制的马,那是一只公鸡,

那是木偶,只有一条腿;

我已经为它们做了许多事。

它们看天的时候,我把天空变小,——

因为我提前理解了一匹

木马的孤独。要是我会做木马:

我会用木头做出任意大小的一匹马。

它被涂上色,然后被拖着走,

在真正的道路上得到一次次撞击。

为什么称这东西为“马”

不算是谎言?因为本人也一点点

感觉到自己是马,鬃毛披散、筋腱饱满、

四蹄狂奔——(为了有朝一日

成为一个男人?)但是,同时就没有

因此一点点变成木头,

静静地僵硬,

面部的表情渐渐淡弱吗?



此刻我几乎以为我们始终在交换。

我看小溪的时候,仿佛我在那里潺潺,

小溪潺潺的时候,我也就涓涓而来。

看见一个鸣响之物的时候,我就已经鸣响,

当它鸣响的时候,我就是它的底座。



就这样我强行与一切为伴。

愿一切没有我却也心满意足,

或者把我挂在身上,日渐哀伤。

如今我突然离开而去。

开始

一次新的学习,一个新的探问?

或者此刻我该问

你们中的一切都怎样了?——此时我恐惧着。

房屋?我还从未这般正确理解过。

房间?唉里面有这么多东西存在。

……你啊母亲,究竟谁才是

狗?

甚至,我们在森林里找到浆果,

此刻对我也是一个神奇的发现

…… …… …… …… …… …… ……



那里一定会有死去的孩子,

来和我一起游戏。那里总是有

这些死去的孩子。先是躺在卧室里,

像我一样躺着,变得不健康。



健康……在这里听起来何等的好!可这还有意义吗?

在那里,我现在的地方,

我想,没有人患病。

我患咽喉痛,已然这么久——



这里每一样都如一种新鲜的饮料。



依然我没有看见那将我们啜饮的

…… …… …… …… …… …… ……









www.archive.org被屏蔽,原文只好请参看:

http://blog.myspace.cn/e/40627685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1、里尔克四首安魂曲(续二)

安魂曲
献给克拉拉•韦斯特霍夫[16]



一个时刻起,尘世间有更多围绕着

一个事物,围绕着一个花冠。

片刻前这轻盈的叶……我在编结:

而此刻这常春藤异常沉重,

被晦暗充满,仿佛从

我的事物中吸吮未来的黑夜。

此刻我几乎因将临的黑夜而恐惧,

孤独地伴着我制作的这个花冠,

毫无预感,当藤蔓缠满

冠饰的时候,会有什么出现;

我完全只需要理解:

有什么可能已经不在。何等地迷失

在从未觉察的念头里啊,里面那些神奇的事物,

想必我已经见过一次……



……随流水飘走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撕碎的鲜花;从张开的指缝掉落,一瓣又一瓣,一直落到花束再也无法辨认。一直落到余下的部分,被孩子们带回家,正好用来烧火。然后可能有一个人彻夜,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沉睡的时候,为这破碎的鲜花垂泪。



格蕾特尔,从最开初

你就已经注定绝早地死,

金发地死。

久已注定,在你注定生之前。

因此主在你之前安排了一个姐姐,

又安排了一个哥哥,

藉此让你之前有两个亲近的人,那两个纯洁的人,

他们昭示给你那个死,

那个属于你的:

你的死。

你的姐姐哥哥被创造。

只是,藉此让你习惯于死,

让你借两个死亡时刻

与数千年来一直在恫吓你的

第三个死亡时刻和解。

为你的死

生被重建;

手,将花朵捆扎,

目光,将玫瑰的红

与人的强大觉察,

它们被人塑造,被人重新销毁,

被死两次创造,

就在死径直向你本人,从

灯火渐熄的舞台走下之前。



……它在可怕地走近你吗,亲爱的玩伴?

它可是你的敌人?

你可曾为它心头泪流?

它可曾将你从滚烫的枕

拖入闪烁的黑夜,

拖入那个全家无人睡去的黑夜……?

它是什么模样?

你一定知道的。

你已经为它启程向故乡行去。

— — — — — — — — — — — —

你知道

扁桃开花的姿容,

你知道湖是蓝色的。

许多事情,只有体验过初恋的女性

才能够感觉到,——

你都知道。大自然对你耳语,

在南方暮色苍茫的日子里,

告诉你无尽的美,

一如从前,唯有那些有福的人

用有福的唇才能说出美,因为他们与美二者

拥有一个世界、一个声音——

更轻轻地你已经觉察到这一切,——

(啊,这无终的怒气是何等地

触碰着你无终的谦卑)。

你的信来自南方,

因阳光而依然温暖,但孤苦伶仃,——

最终你本人也跟随你疲惫

求助的信踏上行程;

因为你在光芒中并不开心,

每种颜色落在你身上如同罪,

你生活在不耐之中,

因为你知道:这并非全部。

生只是一个局部……属于何处?

生只是一个色调……停于何处?

生只是将意义关联到众多的

圆,属于向远处增长着的空间,——

生只是一个梦的梦,

梦醒却在别处。

就这样你将生放手。

巨大地你将生放手。

我们熟悉你的幼小。

属于你的是如此稀少:一丝笑靥,

一根细小、总是略带忧郁、

温柔异常的头发,一个小小的房间——

那个房间姐姐死去后让你感到空阔。

其他的一切恍然只是你的衣裳,

这就是此刻我的感觉,你啊安静的玩伴。

然而你曾经是

特别的多。我们是偶尔知道的,

当你傍晚出现在大厅里的时候;

我们偶尔知道:此刻想必有人在祷告;

一群人已经进入,

一群跟随你的人,

因为你熟悉路途。

你想必已经熟悉路途,

你昨天就已经熟悉了……

最幼小的姊妹啊。



看这里啊,

这顶花冠是这般沉重。

他们将会加戴给你

这顶沉重的花冠。

你的棺椁能承受住它吗?

假如你的棺椁

因黑色的重量而断裂,

你衣裳的褶裥里

就会爬满

常春藤。

远远地向上攀缘,

围绕着你攀缘,

汁液,在常春藤的藤蔓里涌动,

用它的嘈杂撩动你;

你是如此童贞。

但你已经不再闭合。

你已经被拉长已经松弛。

你肉体的门扇扇虚掩,

于是湿漉漉地

常春藤抬脚踏入……

— — — — — — — — — — — —

仿佛一队队

修女,

彼此引导

藉着黑色的绳索,

因为你的身内一片晦暗,你啊泉井。

你的血液空荡荡的

通道里,常春藤拥挤向你的心;

旧日你温柔的痛苦

带着苍白的喜悦与回忆

彼此相遇的地方,——

它们漫游着,仿佛在祈祷,

在进入你的心,那颗心,寂然无声,

晦暗地,向一切敞开。



但这顶花冠却让我感到沉重,

在光亮中,

在活人中,在这里我身旁;

它的重量

将不复存在,

在我将它放在你身上的时候。

大地充满了平衡,

你的大地。

这顶花冠沉重,因眷恋它的我的眼,

沉重,因我为它

所进行的工作;

所有看见它的人所心生的惧怕,

都黏附在它上面。

将它拿给你吧,因为它一被做成,

它就属于你。

将它拿离我吧。

让我孤独!它恰如一个过客……

几乎让我感到羞愧。

你也感到害怕吗,格蕾特尔?



你不再能够走路了?

你不再能够站在这陋室里我的身边?

你的脚疼吗?

就这样停留在此刻一切全在一起的地方吧,

明天有人会将花冠给你带去,宝贝,

穿过枝叶凋零的林荫路。

有人会将花冠给你带去,安心等待吧,——

明天有人还会给你带去更多东西。

即使明天风狂雨骤,

也不会对花有太多伤害。

有人会将花给你带去。你有权利

安全拥有它们,宝贝,

即使明天它们会变成黑色会残败不堪

会永久消逝。

不要因此而担忧。你将不会再

辨别出什么在上升什么在下沉;

颜料已干,色调已空,

甚至你也根本就不会知道,是谁

给你带去所有这些花。



此刻你已经熟悉那个他者,每当我们

在黑暗中将它抓住,他就会驱逐我们;

从那个你所渴望的,你被救赎

成某个你所拥有的。

我们之中你曾经形象幼小,

或许此刻你已是一片成熟的森林,

林叶间有风有声音。——

相信我,玩伴,暴力不会再临到你:

你的死已经衰老,

在你的生开始时;

因此死紧抓住生,

以便生生不过死。



……………………

有什么在我周围飘荡吗?

是夜风走了进来?

我没有颤抖。

我坚强而孤独。——

我今天创作了什么?

……常春藤叶,我在黄昏时取来,编结着,

弯折着,最终使它完全驯服。

它依然闪动着黑色的光。

我的力量

盘旋在花冠里。

























原文请参看:

http://www.zeno.org/Literatur/M/Rilke,+Rainer+Maria/Gedichte/Das+Buch+der+Bilder/Des+zweiten+Buches.+Zweiter+Teil/Requiem





定稿:2010年4月4日17时53分1秒



--------------------------------------------------------------------------------

[①] 底本:

Rainer Maria Rilke, Requiem. Im Insel-Verlag / Leipzig 1909

Rainer Maria Rilke, Gesammelte Werke. Bd. 2. Leipzig, Insel-Verlag, 1927

Rainer Maria Rilke, S鋗tliche Werke. Bd. 1. hrsg. vom Rilke-Archiv in Verbindung mit Ruth Sieber-Rilke, besorgt durch Ernst Zinn.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987/97

Rainer Maria Rilke, Werke. Kommentierte Ausgabe in vier B鋘den mit einem Supplementband. Bd. 1. hrsg. von Manfred Engel, Ulrich Fülleborn.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996

参考书目:

Rainer Maria Rilke, Briefe aus den Jahren 1907 bis 1914. hrsg. von Ruth Sieber-Rilke und Carl Sieber. Im Insel-Verlag zu Leipzig, 1933

Rainer Maria Rilke, Briefwechsel mit Anton Kippenberg. 1906 bis 1926. Bd. 1. hrsg. von Ingeborg Schnack und Renate Scharffenberg.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995

Carl Emil Uphoff, Paula Modersohn. Mit einer farbigen Tafel und 33 Abbildungen. Leipzig Verlag von Klinkhardt & Biermann, 1919

Gustav Pauli, Paula Modersohn-Becker. Mit 59 Bildtafeln. München Kurt Wolff Verlag, 1922

Paula Modersohn-Becker. in Briefen und Tagebüchern. hrsg. von Günter Busch u. Liselotte von Reinken. Fischer Verlag GmbH, Frankfurt am Main, 1979

Marina Bohlmann-Modersohn, Paula Modersohn-Becker. Eine Biographie mit Briefen. Genehmigte Taschenbuchausg., 1997

G鰐tertage. Paula Modersohn-Becker in Bildern, Briefen und Tagebuchaufzeichnungen aus Worpswede. mit einer Einführung von Bernd Küster hrsg. von Peter Elze. Worpsweder Verlag, Bremen, 2003

Graf von Wolf Kalckreuth, Gedichte von Graf von Wolf Kalckreuth. Im Insel-Verlag zu Leipzig, 1908

Hellmut Kruse, Wolf Graf von Kalckreuth. Ein frühvollendeter Dichter. Kr鰃ers Verlagsanstatt GmbH, Hamburg-Blankenese, 1949

Ingeborg Schnack, Rainer Maria Rilke. Chronik seines Lebens und seines Werkes. 1875–1926. erweiterte Neuausgabe hrsg. von Renate Scharffenberg.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 Aufl., 2009

Rilke. Leben, Werk und Zeit in Texten und Bildern. hrsg. von Horst Nalewski.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 Aufl., 1992

[②] 德国女画家褒拉•莫德松–贝克尔(Paula Modersohn-Becker,1876.2.8 – 1907.11.20)。1900年,褒拉和好友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Clara Westhoff)结识了在沃尔普斯维德(Worpswede)借住画家奥托•莫德松(Otto Modersohn)家中的诗人里尔克。次年,褒拉嫁给奥托•莫德松,而后,里尔克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为妻。1906年,褒拉画出若干当时被视为“空前的”女画家裸体自画像。同年,褒拉也为里尔克画出一幅肖像画。1907年11月2日,褒拉生下一女,20日,死于血栓。时隔将近一年,1908年10月31日起,里尔克用三天时间,写下这首《安魂曲》。这是一首五音步抑扬格的无韵长诗。

[③] 犹典出《新约•启示录》第16章第15节: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

[④] 《里尔克集校注》(Rainer Maria Rilke, Werke. Kommentierte Ausgabe in vier B鋘den mit einem Supplementband. Bd. 1. hrsg. von Manfred Engel, Ulrich Fülleborn.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996. S. 884)认为此处指埃及。

[⑤] 此后的描述,关涉若干褒拉•莫德松–贝克尔的绘画,请参看相关书籍。

[⑥] 参看《时辰祈祷书》第三部《贫穷与死亡之书》的《主啊,请赐给每人他自己的死亡》相关注释。

[⑦] 据《里尔克集校注》(第一卷第885页),此处犹与埃及祭祀冥神奥锡利斯(Osiris,汉语也译乌悉立斯、奥里西斯、俄赛里斯)的宗教仪式相关。相关细节,亦可参详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金枝》(The Golden Bough)相关记述。汉语可参看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下卷三十八—四十二章。

[⑧]《旧约•以赛亚书》第6章2–3节:“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 撒拉弗,即基督教九级天使中阶位最高的大天使。

[⑨] 尼刻:Nike,古希腊语为Νίκη,古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此名词也是一种运动鞋的商标,被汉译成“耐克”)。诗中此处指称装饰在船头的胜利女神像。

[⑩] 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伯爵(1887. 6. 9 – 1906. 10. 9),诗人、翻译家,画家利奥波德•卡尔克罗伊德之子,翻译过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等。1906年因不堪兵役之苦而自杀。里尔克与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并不相识,只是听闻事件之后有感而发。后托请他的岛屿出版社编辑安东•基彭贝格(Anton Kippenberg,1874–1950)将此诗手抄件转赠给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的母亲。从里尔克此诗的行文来看,无疑,里尔克读过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的诗集。

[11] 此诗中的“沉重”,亦含“艰难”意。请读者酌情替换。

[12] 圣克里斯多夫,Christophanie,古希腊语Χριστόφορος,意指“背負基督的人”(Χριστό,基督;φορος背负)。汉语译名有圣基道霍、基道、圣基多福……乃至傅雷译成“克利斯朵夫”。传说曾背负小基督渡过一个浅滩,因此被奉为旅人的主保。

[13] 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有诗句:因为能见意味着舍弃(Denn sehend werden hei遲 verzichten),参见Gedichte von Wolf Graf von Kalckreuth. Insel, 1908. S. 12。

[14] 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有诗句:此刻我在他的自由中爱恋着死(Jetzt liebe ich den Tod in seiner Freiheit),参见上书第80页。

[15] 小男孩,指雅菲夫妇1915年死去的八岁儿子彼得。雅菲夫妇,里尔克的朋友,丈夫埃德加•雅菲(Edgar Jaffé,1865–1921),为现代社会学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校友与同事;妻子艾尔莎•雅菲(Else Jaffé,1874–1973),为韦伯的学生,被韦伯及其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追求过。艾尔莎•雅菲本名Elisabeth Helene Amalie Sophie Freiin von Richthofen,简称艾尔莎•里奇特霍芬女男爵,是“一战”时期击落敌机八十架的德国空军佼佼者、空战英雄“红男爵”厉秋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1892–1918,今译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的远亲,其妹弗丽达•里奇特霍芬(Frieda von Richthofen,1879–1956),为以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名动中国的英国作家劳伦斯(D. H. Lawrence,1885–1930)之妻。据英格褒•施纳克(Ingeborg Schnack,1896 –1997)《里尔克生平及作品系年》(Ingeborg Schnack, Rainer Maria Rilke. Chronik seines Lebens und seines Werkes. 1875–1926. erweiterte Neuausgabe hrsg. von Renate Scharffenberg. 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and Leipzig, 1 Aufl., 2009. S. 550)记载,此诗有可能是艾尔莎•雅菲请求里尔克写作的。

岛屿出版社1927年出版的《里尔克总集》(Gesammelte Werke)中,此诗被置于1908年出版的两首《安魂曲》之后。后被收入《里尔克1906–1926年诗集》(Rainer Maria Rilke, Gedichte 1906 bis 1926. Sammlung der verstreuten und nachgelassenen Gedichte aus den mittleren und sp鋞eren Jahren. Hrsg. vom Rilke-Archiv in Verbindung mit Ruth Sieber-Rilke. Besorgt durch Ernst Zinn. Im Insel-Verlag Zweigstelle Wiesbaden, 1953. S. 121-124)。

[16] 克拉拉•韦斯特霍夫(Clara Westhoff)即里尔克日后的发妻。格蕾特尔•柯特迈尔(Gretel Kottmeyer),克拉拉的朋友,1900年亡故,事迹不详。里尔克在1900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

  克拉拉•W今天写信提到一个黑色的常春藤花冠,她所讲述的重新成为一首完整的诗。她是怎样谈及那黑色的花冠的啊,那花冠,是她毫无预感地从她房屋的山墙灰色的十一月的风里取来,此刻在这斗室里变得非凡的庄重,一个自为之物,一个骤然之物,一个显得渐渐沉重之物,仿佛正在尽饮一切哀伤,这房间空气里的、这晨光胧明里的哀伤。而这一切都应当陈放在可怜少女的薄薄的木棺上,那在南方、在阳光的手中死去的少女。黑色的花冠或许会压碎棺椁,花冠长长的藤蔓或许会攀上白色的殓衣,与合十的手生在一起,与心生在一起,那颗心,充满凝固的血液,也变得黑色、平坦,在死者的晨光胧明里与常春藤叶的心几乎无法区分……在血液空荡荡的通道,常春藤将穿行着,叶片叠着叶片,在长长的藤蔓上,如一群修女,在一根绳索上互相倚靠。

我愿用这幅画面写一首安魂曲。

(Rainer Maria Rilke, Tagebücher aus der Frühzeit. hrsg. von Ruth Sieber-Rilke und Carl Sieber. Leipzig, Insel-Verlag, 1942. S. 388f)。

参校Das Buch der Bilder. Zweite sehr vermehrte Ausgabe. Juncker. Berlin, Leipzig, Stuttgart, 1906; Das Buch der Bilder. von Rainer Maria Rilke. Leipzig. Insel-Verlag, 5. Auflage, 1913; Das Buch der Bilder. von Rainer Maria Rilke. Leipzig. Insel-Verlag, 1920; Gesammelte Werke II. Insel, 1927; Tagebücher aus der Frühzeit. hrsg. von Ruth Sieber-Rilke, Carl Sieber. Leipzig: Insel, 19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2、zusammenschl鋑en的千姿百态百家争鸣的汉译

               Dasha



Aber, als es jetzt hinter ihm zusammenschl鋑t, sind es doch wieder G鋜ten...


可是现在他后边合起了,这还是花园……
卞之琳(据法译本转译)《旗手》(《西窗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但是因为他背后一切又陡然闭起来了,所以那究竟还是些花园……
梁宗岱《军旗手底爱与死之歌》(《一切的峰顶》,1937年)

但,这时在他后面,敌人又杀了过来,又是一片花园……
杨业治《旗手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国外文学》1981年第4期)

可是在他背上一起落下来的,分明又是那“庭园”……
李云中《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爱与死之歌》(《青年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但是,这—切现在在他身后混成一片,又出现了花园……
绿原《骑兵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里尔克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傻按:zusammenschl鋑en,歌德《冬游哈茨山》(Harzreise im Winter)有类似用法:
Aber abseits, wer ist's?
Ins Gebüsch verliert sich sein Pfad,
Hinter ihm schlagen
Die Str鋟che zusammen,
Das Gras steht wieder auf,
Die 謉e verschlingt ih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3、《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笔记

                Dasha


1. 里尔克1899年秋创作《编年史摘录:掌旗官(1664)》(Aus einer Chronik. der Cornet. —1664),1904年改稿,题名改为《掌旗官奥托•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Die Weise von Liebe und Tod des Cornets Otto Rilke),1906年第三次修改,由Axel Junker出版社出版,改定为本题。第一版扉页有献辞:(Gudrun Baronin Uexkull Geborenen Grafin von Schwerin im Gedachtnis einer Erhabenen aus tiefer Freundschaft zu eigen gegeben)。
Cornet是当时军中位阶最低的军官。但是,Cornet军阶虽低,作用甚巨:“兵士中Cornet乃独一之象征,勇者以之葆士气,随之而行动。失之,则军心、士气、全队、全军、战场,尽失矣”(Hans Michel Moscherosch. Gesichte Philanders von Sittenwald. hrsg. von Felix Bobertag. Berlin und Stuttgart. Verlag von W. Spemann, 1900. S. 233)。Bey den soldaten ist das Cornet das jenige zeichen / so die helden bey frewd vnnd muth erhaltet / darnach sie alle sehen / vnnd wo dieses verlohren / so ist hertz vnnd muth vnnd die gantze Compagni / das gantze regiment / das feld verlohren.
【旗手】1.执旗的人。《金史•强伸传》:“帥奔陣,率步卒數百奪橋, 伸 軍一旗手獨出拒之,殺數人。” 碧野 《金鸡菊》:“他们顺着小红旗排好了队。旗手是那个顽皮的小孩子,他戴着荷叶边白色遮阳帽。”2.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二:“ 鲁迅 ,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在 中国 ,从 东海 到 帕米尔 ,从戈壁到森林,那数不尽的红旗下,哪一处没有无产阶级忠贞的旗手呢?”

因此,译作“旗手”,犹无法体现此意,乃为“掌旗官”。

Christoph今通译克里斯多夫,犹Christophanie,古希腊语Χριστόφορος,意指“背負基督的人”(Χριστό,基督;φορος,背负)。汉语传统译名有基道霍、基道、基多福……乃至傅雷译成“克利斯朵夫”。传说其人曾背负小基督渡过一个浅滩,因此被奉为旅人的主保。
里尔克此散文诗汉译版本迄今有:卞之琳(据法译本转译)《旗手》(《西窗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梁宗岱《军旗手底爱与死之歌》(《一切的峰顶》,1937年);杨业治《旗手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国外文学》1981年第4期);李云中《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爱与死之歌》(《青年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绿原《骑兵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里尔克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


2. “……一六六三年十一月廿四日,领朗格瑙、格莱尼茨与林达之齐格拉诸地之奥托•封•里尔克者,其兄基道霍阵亡于匈牙利,乃封之以其兄于林达应得之采邑;然其人须立一契,证此采邑权或全无效力,倘其兄(依所具死亡证明,于皇家奥地利海斯特骑兵团皮洛瓦诺男爵中队任掌旗官……已殁)生还……”
卞之琳译为“奥地利皇家”、杨业治译为“奥地利皇帝”、李云中译为“奥地利皇室的”,犹误,原文“皇家的”在前,“奥地利的”在后,指“神圣罗马帝国之奥地利军团”。【亦可参详笔记3】
当时施波克伯爵麾下骑兵大队有:Heysterische / Ratschinische / Palatinische / Copische und Colaltische


3. 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1640–1705),1654年继其兄斐迪南四世(Ferdinand IV,1633–1654)之位,成为奥地利君主。1655年加冕为匈牙利国王、1656年加冕波希米亚国王、1657年加冕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国王、1658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通过1663—1664年和1683—1699年的两次土耳其战争,彻底打败土耳其,从而使奥地利上升为欧洲的超级帝国。

Slawonien(Slavonia,斯拉沃尼亚),Slowenien(Slovenija,斯洛文尼亚),纸本书籍、网页文字,二者混淆者不计其数。

4. 约翰•封•施波克伯爵(Johann Graf von Sporck,1600—1679),早年长时间在巴伐利亚军中任骑兵掌旗官,初战于1620年的白山之战,几乎经历了整个“三十年战争”,1663—1664年奥地利与土耳其战争中,施波克领兵于1664年8月1日在拉包河(见后注)畔圣哥特哈德(St. Gotthard)大败土耳其军队,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果。据里尔克自述,其就读的军校里,走廊上就挂有施波克的肖像(里尔克的散文《回忆》(未完稿),载《全集》第六卷1079-1082页、《集校注》第三卷663-665页)。

5. 据传记记载(Graf Johann von Sporck, k. k. General der Kavallerie. von Georg Joseph Rosenkranz. Wesener, 1854. S. 6):施波克战功赫赫但大字不识,“我们的施波克粗野地成长在双亲之家,甚至不会读写”(Unser Sporck wuchs im elterlichen Hause roh aus und brachte es nicht einmal zum Lesen und Schreiben)。按:k. k.为kaiserlich und k鰊iglich 鰏terreichisch[er]缩写。

6. 拉包河(Raab,汉语也译剌卜河、拉阿勃河),多瑙河支流,因在匈牙利古城杰尔(Győr,德语称Raab)汇入多瑙河而得名。

7. 角楼间(Turmstube、Turmgemach、Turmzimmer):Zimmer im Turm eines Schlosses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在Smíchov背后

       Dasha

身披灼热的夕阳红,离开
工厂的那些女子、男人,——
他们卑微、蒙昧的额上
是汗水与煤炱写下的穷困。

神色漠然;眼睛
上翻。脚掌在路上沉重地
吧唧有声,尘土与喧哗
如同厄运尾随着他们。

* 斯密科夫(Smichow,Smíchov),小城区南部布拉格的郊区,19世纪是工厂区。

原文:
Hinter Smichov

Hin gehn durch hei遝s Abendrot
aus den Fabriken M鋘ner, Dirnen, —
auf ihre niedern, dumpfen Stirnen
schrieb sich mit Schwe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5、里尔克:玫瑰 你这令人讨厌的东西

           Dasha

噢,玫瑰,你这令人讨厌的东西,
但愿你,
不会在如此沉重的眼皮下,
成为人们的催眠剂。

据说这就是里尔克的墓志铭。
见图:  

法)娜塔莉•考夫曼(Nathalie Kaufmann)著;王绮,熊怡译. 巨人离席:世界100名人的临终时刻. 北京市: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第317页


然后:   

杨建邺编著. 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 济南市: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09. 76-78页

事实:  

Rose, oh reiner Widerspruch, Lust,
Niemandes Schlaf zu sein unter soviel
Lidern.

Dasha试译:
玫瑰,啊纯粹的矛盾,欲愿,
在这许多眼睑下成为无人有的
睡眠。

Emma :完全不是一回事……   
  Levis :……情何以堪……
[quote]   Dasha : 找到Nathalie Kaufmann的法语了:
Ros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asha

读SW,再次让Dasha感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痛苦。德语的句读啊。
   

SW II S. 353 f.

Siehe der Dichter: ihn trug das Geschaute
weil er sich willig umschrieb und umschrieb
bis er gel鰏t in die leichtesten Laute
über der Tiefe vor der allen graute
auf dem schweren Hingehn trieb.

上文,仅有一个冒号、一个句号,第三行判断为非整句,仅仅依据的是“gel鰏t”作为第二分词尚缺助动词,汉语语法书所谓带连接词的从句谓语动词必须位于句末(框形结构)基本就是白说,介词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的,在里尔克、特拉克尔等人那里比比皆是……然后,最要命的是第四行,über der Tiefe vor der allen graute,如果动词不是grauen,读成“在渊深上空面对一切恐惧”(über der Tiefe vor der allen Graute)并无不可,只不过grauen常用于无人称句,所以,"vor der allen graute"的“der”是前面阴性名词“Tiefe”的第三格代词,整个从句只是:bis er...trieb.

Siehe der Dichter: ihn trug das Geschaute{,}
weil er sich willig umschrieb und umschrieb{,}
bis er gel鰏t in die leichtesten Laute
über der Tiefe{,} vor der allen graute{,}
auf dem schweren Hingehn trieb.

哀哉。时人常谓里尔克难懂,其实里尔克未必难懂,而是《里尔克全集》让人难懂,乃至擅改原文:
http://www.douban.com/note/80774928/

诗人啊看吧:他被观察背负着
因为他甘愿将自己改写又改写
直到他在艰难的离去中无拘地
在令一切人感到恐惧的深渊上空
飘入轻盈至极的琉特。

  蓝色忧郁:德语达人Dasha   
Dasha :唉,要是Dasha真是德语达人,就轻易看懂了,就不必抱怨啦   
  蓝色忧郁:就冲你读Zarathustra那股认真劲儿,就看得出你的德语已经和native speaker一样好了   
Doris1123 :偶然路过,惊讶lz竟是里尔克的忠实fans。
上面这一段,请教lz,不知从哪首诗歌中摘下来的?
看了下lz的翻译,第一句 ihn trug das Geschaute,Geschaute是二分词的名词化形式,此处应该是被动之意,动词原形schauen意思很丰富,这里无上下文,那么姑且直译是“被张望的”,trug是tragen过去式,译为“承载”,所以lz的第一句意思和原文出入太大。
第三句,er gel鰏t in die leichtesten Laute,“Laute”在这里不是琉特琴,是der Laut“声响”的复数,从前面的形容词词尾变化可以看出,所以直译是“最轻的声响”。

若lz愿意,希望拜读下整首诗,因为最近在读哀歌原诗,读了几首感觉里尔克的诗歌,一方面深入了解本人的精神气质很重要,另外一方面语言加工也要细,否则会大大扭曲原诗的思想。
   
Dasha :糟糕,改来改去忘了改这个帖子。感谢Doris兄,Doris指正的,正是Dasha当初阅读有误的(当初OCR后校对时随便读的,然后Dasha先弄了SW III中的早期诗歌,近日刚刚返回SW II)。总之,Dasha是错了。改正稿如下:

诗人啊看吧:被观察之物背负着他,
因为他甘愿将自己改写又改写,
直到他在艰难的离去中无拘地
在令一切人感到恐惧的深渊上空
飘入轻盈至极的音声。

整首诗?Dasha在首帖里已经注明出处:SW II S.353f.(可惜豆瓣相册的图片太小),即《里尔克全集》第二卷353-354页,是里尔克1906-1926年“Entwuerfe”中的一首,因为是“Entwuerfe”,应该找不到“整首诗”,或者说,这就是整首诗。

Doris兄在读哀歌原文,很是欣喜,渴望与兄交流阅读哀歌的心得。兄说“语言加工也要细”,诚然,很想知道兄用那个汉语词语应对“第一哀歌”等诗里的“Weltraum”。不知兄使用的哀歌底本是哪种,建议使用第一版(至少第五哀歌第三行的“zuliebe”在SW里的拼写成"zu Liebe"曾经引起Dasha若干朋友的误读)。
   
Doris1123 : 谢谢dasha兄的仔细回复,dasha兄读里尔克的钻研精神实在让人敬佩。

重读了这首Entwurf,其中几处我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

觉得第三行的geloest应取“被溶解”之意,与第一行呼应,这里使用了loesen的二分词,但loesen 表溶解其后in应支配第三格,所以in die leichtesten Laute应是承接umschreiben的,表示方向,“把自己改写直至最轻的声响”。那么最后两行也和weil相关了,承接第二行诗进一步道来缘由;
还有,Hingehen一词,在里尔克的其他诗里也多次出现,比如Todes-Erfahrung 的第一行“Wir wissen nichts von diesem
Hingehen,das nicht mit uns teilt”,如Der Schwan 的第二行“Dieses Muehsal,
durch noch Ungetannes schwer und wie gebunden hinzugehen”。这个词是日常用语,hin有表示方向的意思,到那里去,平常语里会说wohin,Ich gehe dorthin.在这里的语境里它带有诗人的人生理解,有宗教色彩,或许用中文的“人生归处”表达要好些。
那么全诗我是这样理解的:
看吧,诗人:所察之物容纳了他,
因他愿把自己改写又改写
直至溶入最轻的声响;
他在众人畏惧的深渊上空,
漂泊在艰难的归途上。

以上一些阅读体悟,在这里与dasha兄分享,我读里尔克时间不长,对他的生平和经历的细节在慢慢了解中,还请dasha兄多多指教。
至于weltraum,我还没找到汉语的合适词汇对应,在原诗中这个词牵扯太多作者的宗教思想和个人创作的因素,感到很难对应,或许只有直译加创作,不知
dasha兄怎么看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07、Dasha拟2010年9月1日后改看甲骨文

             Dasha

  

海关总署解读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调整
2010-08-09
    海关总署日前就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发布公告,从9月1日起,对个人邮寄物品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此举被有些人认为将增加海外代购成本。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
    认为《公告》提高了海外代购成本是混淆了物品和货物的概念
    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对进境商品区别为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适用不同的管理要求。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征,进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显然易见,海外代购的商品具有牟利性,它将再次进入贸易领域,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不是物品,而是货物。对于货物,无论价值多少,都要照章纳税,这是一贯的。《公告》再次明确“邮运进出口的商业性邮件,应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一些人认为,《公告》的实施将提高海外代购的成本,我认为这是混淆了物品和货物的概念。
    为什么要出台《公告》
    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公告》对邮递进境物品管理措施的调整主要体现在进口税起征点方面,这是由客观形势的变化决定的,兼顾了对个人邮递物品的照顾和对违法走私活动打击的需要。
    新中国初期,商品匮乏,经邮递渠道进出境物品总量较小,内容单一,主要为个人物品。从照顾侨眷出发,海关根据国家整体政策,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给予一定幅度的免税优惠。根据形势的发展几经调整,1994年《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出境邮件中个人物品的限值和免税额的通知》规定,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区的个人物品,限值为800元,免税额为400元;寄自或寄往其他地区的个人物品限值为1000元,免税额为500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商品市场极大丰富,相关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大部分进境邮件不再是亲友间馈赠的物品,海关当初制定的优惠政策对照顾侨眷需求的作用已经弱化。二是进出境邮件的性质已向交易性质的商品为主转变。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网购、邮购、海外代购等业务发展迅速。从我们实际监管的情况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将所经营的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规定,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逃避监管。这种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逃避了国家对进口货物的管制,使相关商品在缺乏安全、卫生和质量把关的情况下流入国内市场,消费者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邮寄进境和旅客携带进境相同物品在征税方面的差异
    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邮寄进境和旅客携带进境的个人自用物品,管理政策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
    首先,进口税起征点不同。
    一是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自用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含5000元,下同)以内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境内的自用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含2000元,下同)以内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单一品种限自用、合理数量,但烟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商品等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短期内或当天多次进出境旅客携带进出境物品,以旅途必需为限,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二是邮递进境物品应缴进口税超过50元人民币的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
    其次,个人物品标准不同。
    一是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二是个人邮递物品受到价值限制,即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寄自或寄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超出规定限值的,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但邮包内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虽超出规定限值,经海关审核确属个人自用的,可以按照个人物品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行邮税的具体税率及缴纳方法
    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国务院令第392号)第五章规定,进境物品的关税以及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合并为进口税,由海关依法征收。海关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及海关总署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对超过海关总署规定数额但仍在合理数量以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进行归类、确定完税价格和适用税率,征收进口税。
    首先,进口税税率。
    目前,进口税税率共设为四档,分别为10%、20%、30%和50%。
    适用第一档10%税率的物品主要包括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金、银及其制品、食品、饮料等;
    适用第二档20%税率的物品主要包括纺织品及其制成品、摄像机、摄录一体机、数码相机及其他电器用具、照相机、自行车、手表、钟表(含配件、附件);
    适用第三档30%税率的物品为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系指完税价格10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手表);
    适用第四档50%税率的物品为烟、酒、化妆品。
    其次,进口税缴纳。
    进境物品的纳税义务人是指,携带物品进境的入境人员,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以及以其他方式进口物品的收件人。进境物品的纳税义务人可以自行办理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纳税手续。接受委托的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对纳税义务人的各项规定。
    进口税从价计征。进口税的计算公式为:进口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税率。
    进境物品,适用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实施的税率和完税价格。
    进口税的减征、免征、补征、追征、退还以及对暂准进境物品征收进口税参照对货物征收进口关税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密监管,打击邮递渠道走私违法活动,确保《公告》顺利实施
    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我署出台《公告》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们注意到,有些海外代购商家企图在9月1日《公告》正式实施前利用所谓“合理缓冲期”进行囤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已经要求各地海关加强邮递、快件渠道进境个人物品的审核,严格区别亲友间馈赠个人物品和商业性邮件,其中对商业性邮件一律要求按照货物办理进口手续。

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1/info234600.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08、history records no such tale as Rilke tells?

            Dasha


昔日Harvard University的Howard Roman说:history records no such tale as Rilke tells。果真里尔克那么善于编瞎话吗?里尔克说:
我的这部心理剧(傻按:Die Hochzeitsmenuett,婚礼小步舞曲)基于一个真实事件。Franz van Mieris不顾自己朋友兼同学Gabriel Metzu的再三谴责,因一时的情感冲动,想要诱拐白发苍苍的师傅Gerhard Dow 的年轻妻子。彼时,师傅Dow偶然在花园的亭子里演奏婚礼小步舞曲,音乐唤醒了年轻女人心中对自己丈夫的责任感和一种感恩的倾慕,促使她逃离罪恶——甚至——向被骗的后者坦白了自己全部过犯。事情此后的进展,清楚无疑。
德累斯顿美术馆里,在van Mieris 和Metzu的画旁,也可以看到Dow的自画像——手执小提琴。

Meinem Psychodrama liegt eine wahre Begebenheit zu Grunde. Franz van Mieris will trotz der anderweitigen Vorwürfe seines Freundes und Mitschülers Gabriel Metzu die jugendliche Gemahlin des greisen Meisters Gerhard Dow, einer flüchtigen Empfindung folgend, entführen. Dadurch, d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109、里尔克《阿妲拉》(Adalla)求教

          Dasha

1. 阿妲拉(Adalla)这个人物形象源自何处?
里尔克在1894年10月10日写给Valerie von David-Rh鬾feld的情书中提到:
Dort fand er die nachgesandten Hefte des 籞uschau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09、里尔克《阿妲拉》(Adalla)求教(续)

Adalla.
I.
Gl鋝erklirren... Lautes Lachen...
An der reichen Tafel lehnen
In den niedern Bambusstühlen
Offiziere von den Spahi.
Helle ist es in der gro遝n,
Sch鰊en, wohnlichen Baracke.
Durch die weiten Fenster sieht man
Auf das n鋍htliche Cairo.
Und der eine lüftet l鋍helnd
Jetzt sein C鋚i, {h}ebt sein Kelchglas:
籋och Graf Leo, der du heute
Solch ein Festmahl uns bereitet{,}
Das daheim im trauten Frankreich
Wahrlich seinesgleichen suchte!
Ja, den lieben Hausherrn loben
Diese feinen Leckerbissen
Und der heimische Champagner!
Nichts auch lie遝st du uns miss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10、{珍珠滚落}

          Dasha

【去年11月,里尔克的早期诗作弄得Dasha见到德语就烦,见到诗歌就吐。于是乎,开始遍历10年来的日剧……】

{珍珠滚落}
珍珠滚落。哀哉,线绳中的一根断了?
我就是再次把它们串起,又有何益:我没有了你,
你啊坚实的锁扣,你克制着它们,我的爱人。

时候不是到了吗?我等待着你,
就像凌晨等待升起,因完成的夜而苍白;
我将一个巨大的幻境塑造得像一个人满的剧场,
所以你高贵的中场登台,
你高贵的中场登台
无一逃过我的注意。啊海湾多么希望进入敞开,
它从被拉长的灯塔里
抛出光亮的空间;就像沙漠里的河床,
雨来自纯洁的山,依然属于上天,令人惊愕,——
就像囚犯,笔直地走到无罪的窗前,
盼望着一颗星的回答;
就像人拆毁自己
温暖的旧物,将之挂在、放在
祭坛上,没有奇迹所以无法立起:
看呐,既然你不来,我翻滚着直到终结。

我只想得到你。石子路上的缝隙一定不,
可怜地感受到对草的追求的时候,一定不
欲求整个春天吗?看呐,那是大地的春天。
为了在小村的池塘里找到自己的倒影,月亮不就
使用了陌生的天体巨大的显像吗?细微之物
怎能发生,如果未来的充满,
在一切足数的时间里,并不向我们移动?

你不最终在未来的充满里吗,不可言说者?依然片刻间,
我不再经受得住你。我在老去,或者我
被孩子们排挤到了那里……


原文:
Perlen entrollen. Weh, 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9: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1、关于莎翁《暴风雨》(The Tempest)

          Dasha

Rilke1913年初在Ronda写了一首诗《Der Geist Ariel》,是阅读莎翁《暴风雨》的结果。根据里尔克的引文:
Abtun, blo遝s Dastehn
mit nichts als eigner Kraft: 籾nd das ist weni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9: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112、读书笔记:Wege mit Rilke

                 Dasha

里尔克与其母的关系,似乎一直被认为不睦。尤其是Hans Egon Holthusen的那本传记里的表述,被魏育青、李魁贤分头移译成汉语后,可能更加扭曲了真相。2009年12月31日收到拖了两年多才得以出版的书《Briefe an die Mutter》(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23735/),里尔克母子之间无以割舍的亲情,在书中才露出一些端倪。甚至或许也可以说,没有母亲Phia早年自费出版过诗集《Gedanken für den Tag》,恐怕也不可能成就里尔克这个伟大的诗人。至于里尔克母子之间的口角,嘿嘿,恐怕任何一个进入逆反时期的孩子都会跟父母赌气……

         

Lou Albert-Lasard说:Als wir sie zur Bahn begleiteten, sagte sie beim Abschied: 籎esus und Maria mit mi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3、读书笔记:埃丽卡•米特雷尔(Erika Mitterer)

               Dasha

Im Mai des Jahres 1924 wurde Rilke in Ch鈚eau de Muzot von dem verehrenden Anruf einer jungen 謘terreicherin erreicht. Die Briefgedichte der achtzehnj鋒rigen Erika Mitterer l鰏ten im Dichter zustimmende, verwandelnde Antwort, die erst wenige Monate vor seinem Tode verstummen sollte. Die letzten Verse „Für Erika“ vom 24. August 1926 sind zugleich das sp鋞este bisher bekannt gewordene Gedicht Rilkes in deutscher Sprache.
Aus dem Besitze ihrer Empf鋘gerin werden die fast fünfzig Gedichte Rilkes hier zum ersten Male im Druck vorgelegt. Von den Gedichten Erika Mitterers enth鋖t diese Ausgabe nur die zum Verst鋘dnis der Antworten unbedingt notwendigen. Briefe wurden zwischen Rilke und Erika Mitterer nicht gewechselt, und nur einmal, Ende November 1925, besuchte sie den von schwerem Leiden schon überschatteten Dichter auf Muzot.

aus: Rainer Maria Rilke, Briefwechsel in Gedichten mit Erika Mitterer. Aus Rainer Maria Rilkes Nachl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0 04:25 , Processed in 0.4105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