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愚夫
-
6522202007-9-28 15:57:48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做四季的话,少儿时便仿似花团锦簇的春天,天真烂漫;青年时犹如热力四溅的夏季,活力灿烂;老年时就象沉静苍凉的冬季,稳重空寂,而中年,却似澄澈安详的秋季,成熟华丽。
秋天的到来却是悄悄的,静静的,不知不觉,无声无息。。。
漫山遍野的原本欲滴可掬的苍翠,悄悄的变成墨绿,变成青黄,变成金黄,终于转成枯萎的浅褐;四处弥漫的气息由高亢嘹亮的清新,慢慢掺进了若隐若现的浅香,越来越浓,终至浓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原本轻灵的南风渐渐舞得凝滞,终于化为西风时,激昂里带着酸涩,潇洒里夹着哽咽;翻腾的水开始平静,原来上窜下跳的泥沙慢慢在沉淀,黄色的浪花不知何时变成了荡漾的碧波,不再拥挤,不再推嚷,只是静静地在西风里随意的荡起涟漪,层层有序,澄静地映照着流云,反射着日的光芒,月的青辉;只有片片随风而飘的黄叶,才让我们警醒:秋天已经来临。而这时,秋天已所剩无几。。。
如果用音乐来比喻秋天,那么初秋便如从莫扎特指下流出的小提琴乐章,欢快,自然,真切;中秋便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华丽,典雅,雍容;晚秋兼有贝多芬坚定的浪漫,亦有巴赫虔诚的苍凉。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秋天,那么初秋便是印象派的作品,明快里还带着热烈;中秋犹如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富丽堂皇,华贵气派;晚秋就是一幅中国的山水画,远山无树,远水无波,意境深远。。。
秋天是平和的,一切都平稳有序。碧空澄澈,流云自在,“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婺齐飞”,雾拢寒烟,浪浸斜阳,层林尽染,千里溶溶。
秋天是华丽的。金黄里,菊黄蟹肥,稻香桂落;朗月中,星辉灿烂,蛙虫争鸣。秋天象一个贵妇,雍容华贵,馨香醉人。秋天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憧憬。
然而,秋天也是空寂苍凉的。晚秋时,衰草连天,落叶萧萧,寒烟淡淡。“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朱淑真)。北雁南归,过寒潭而不留清影;西风东渐,萧万木却空遗繁响。叶离木飘零,鸟倾巢他去;苍山颜落凋零,碧水落寞渐寒。“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诗经)。触景伤情,无怪乎心上一个秋,却写做了一个愁字。
最让人愁绪万千的,该是相思了。所以,秋天是相思的季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相思的人儿夜不成眠。“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相思的人儿难以心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想思的人儿衣带渐宽终不悔。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但秋天也该是最真实的。“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岩枯,才见无比之真吾”(菜根潭)。辉煌过去,露出本性,天然毕现,返朴归真。老子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秋天就是由繁至简至空明的过程,就是由嘈杂至清朗至沉静的间奏。秋天收获了万物,也播撒了希望,是万物的终结,也是万物的起点。
其实,秋天本来就是自然无我的。春恨秋悲皆自惹。说秋道秋,只因是此心虽有千般风情,却难与谁人说,无奈,也只能道一句:天凉好个秋。
秋天如我,因我已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