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sg003
-
149182013-6-18 20:12:50
制约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1.基础不牢,基本读写功夫没下到,缺乏基本读写能力,提分等于空想。
高分数是高能力的必然体现,是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经过适量做题训练而得来的。
不顾基础千疮百孔,漏洞百出,想靠做题训练得高分,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毕竟,空中楼阁是没有的。反之,基础越牢固,进行起做题训练来就越顺手,就越能快速地提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的核心就是基本读写能力,那么基本读写能力到底是怎样的呢?
读的基本能力是指:读文章时,他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有理解地读,他的精力不用分配到所读文字的发音上,而是全力关注文章字词语句背后的含义,甚至具备了由正在读的局部感知、推断全篇文章的能力。
可是,有些同学在读一段文章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上去了: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了稍长的词语或者多音字就读得结结巴巴,要么添字,要么落字,要么无端给人家走马换将读错了,要么只是将一个个字词的音发出来,干干巴巴,冷酷无情,毫无节奏、美感可言,根本不能把字词句子段落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
写的基本能力是指:写文章时,用不着思考字词(超范围、课本没学过的除外)怎么写,一边将头脑中的语词句流非常流畅地书写出来,一边思考着文章内容往前该怎样发展,甚至能够适时的调整、控制写作的方向。
可是,有些同学的写作还处于半自动化状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把字词写对上,把句子写通顺上,而无暇顾及写作内容的调控与方向把握。文章是挤牙膏般憋出来的,何谈写的好呢?
2.基本读写能力缺乏,上课效率大打折扣,分数低是必然。
基本读写能力就是个学习的工具,不光语文学习要靠它,其它学科也一样派的上用场。比如,数学也要读题,也要写(记录)老师讲课的重点等内容。
例如语文老师上课在讲“某某段的某某句子写的好,怎么怎么好”,一般来说,学生所对应的学习程序是这样的:第一步,找到该句子;第二步,从个人大脑库存中翻检出自己预习或以前阅读时的感知,做好与老师对话的准备;第三步,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述,理解老师话语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老师所说的异于自己原有感知的部分;第四步,与个人原有的感知对比,得出富有建设性的新认识,从而达到一种内心认识的平衡格局;第五步,将与老师对话的成果记录到课本或随堂笔记上。这其间要进行搜索、回忆、辨别、甄选、总结、转化、归纳等多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的“对话”是指学生的心灵与教师言说的碰撞、交融)
以上这个上课常见的小环节,对于语文基本能力不足的同学来说,在短时间之内完成这些步骤是困难的,甚至像有的同学,光是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就得花费些时间,而等他找到后,老师已经讲了一通了。就好比一场百米比赛,发令枪早响了,你才慢腾腾起跑,别人已经蹿出10来米远了;你刚到50米处,别人已经撞线结束战斗了。试想,这样学习跟不上趟的学生,上课效果怎么会好?成绩又怎么会高?
3.家长只看到了孩子分数低的现状,却疏忽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
分数低,老师知道,家长知道,学生自己也明白。而要改变这种“果”,却不能“从果到果”。有些天真的老师(包括学校老师,也包括课外辅导班老师),对于家长提出的改变孩子分数低的要求,先是煞有介事地拿着学生的试卷“分析”一番:嗯,基础不行,阅读不行,写作不行。(这脉号的,跟没说一样。不劳您说,家长、学生一看也知道。)然后开方子:多练字词,多做阅读题,多写作文。(哈!干净利索脆!万能药方哎!)
殊不知,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从果到果”治病的,而必须是“从因到果”治病的。
就像砍一棵大树,你从树梢、枝枝叶叶砍起,不用太费劲,似乎挺轻巧,看起来每天大树还少了一些东西,“成果”天天看的见。而其实呢,离把大树砍倒还远着呢。
相反,从挖树根做起,你先得画大圈刨土,然后砍断一个个次根,再一点点砍断主根,最后才能见到大树轰然倒下。这一步步地看起来比较麻烦,有时候干了多少天,也不见大树少点什么,还得耐得住,流大汗,吃大苦。但是,你只要坚持,只要脚踏实地地去累积功夫,总有一天,你会品尝到“大树轰然倒下”那一刻的成功的甜蜜的!这种“苦尽甘来”的套路,也只有这种套路,才是正途。舍此,别无他途。
前者看起来走近道,其实绕了远;后者看起来绕了远,其实最是捷径。前者看起来省劲,其实费劲;后者看起来费劲,其实省劲。
4.有了深厚的基本读写功夫,孩子既可以无师自通,通过做题训练领悟技巧,提高分数;也可以经由老师的指导点拨,迅速习得做题本领,掌握考高分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