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20|回复: 7

[【其它】] 《中华新闻报》倒闭具有划时代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0 19: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新闻报》倒闭具有划时代意义

来源:大江网 作者:宕子 2009-9-15 10:18:00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记者9月3日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称“总署”)获悉,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9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

  大凡企业的“倒闭”,在企业本身与该企业的受益者,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没有益处——这说明该企业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或生存能力太差,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自生自灭,并将原来投入到该企业的资源投入到更具活力的其他行业,可以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对那些因该企业的倒闭而遭受暂时的损害的公民来说,也未必没有好处,因为这一暂时的挫折给了他们一个提升自己,或迈向新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或许企业的倒闭成了导向个人成功的转折点也说不定。

  在上述意义上,《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倒闭——严格地说,不应该叫“倒闭”,而应该叫“关闭”,因为它不是自负赢亏的企业单位,而是靠纳税人的钱来生存的事业单位——未始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一来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的负担,二来可以将原来投入到该报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更有益的事业上去。

  一直以来,我国的报纸都是政府——其实是纳税人——养着,因为政府将媒体定位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然而,不能不说,这种定位违背了新闻行业最基本的常识和新闻的规律,扭曲了新闻的价值,扼杀了新闻的生命。因为,新闻的生命在于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它不能成为任何党派、任何群体或任何个人的“喉舌”,它应该只呈现事实,呈现来自各方面的观点,而不做任何价值判断——是非好坏应该交给公众自己去判断,如果剥夺了群众(或曰公众)自己下判断的机会,或认为群众的判断不如党的判断高明,或认为群众并不知道自己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则无异于对群众智慧的极度渺视和极度不信任。另外,党和政府到底怎么样,群众心里自然有杆秤,报纸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或将白的说成黑的,却仍然改变不了群众心里的判断。党和政府应该用实际行动,而不是媒体为自己做宣传,而且,古人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群众的口碑即是党和政府最好的喉舌。

  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且,毛泽东同志也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新闻事业而言,群众路线并不等于将党的观点强行灌输——甚至强加给群众,而应该是让群众自己去判断,自己去选择,因为群众并非是“不明真相”的。如果这样,即使群众迫于高压口头上认同,而心里却未必认同。此外,根据群众路线,报纸应该大量呈现群众的观点和群众的利益诉求,然而,遗憾的是,在党的报纸上,我们很难听到群众的声音——他们始终只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存在,他们的存在于政府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说,我国目前对于报纸等媒体的管制方式与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背道而驰的,正因为这样,群众才不喜欢看报——至少笔者周围的人,包括所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人喜欢看党报,包括那些党员和政府官员也不喜欢看党报,而更喜欢看市场化的报纸——虽然他们很喜欢在报纸上亮相。由于得不到群众的青睐,中国大部分报纸(主要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都只能靠摊派来发行,并且靠纳税人的钱来维持生存,可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却无异于一堆废纸。这等于是虚耗了纳税人的巨额的金钱——如果将这笔钱投入到另外的更具有生产性和公益性的公共事业中去,对中国的经济将产生不小的推动力。

  不论从群众利益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所有的报纸和其他媒体都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而不是靠纳税人养着或靠摊派来发行。应该说,本届政府关闭《中华新闻报》这一中央级新闻报纸,高度体现了其作风的开明与务实,彰显了中央领导人的执政勇气和政治自信,并且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笔者期待更多的传统媒体能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期待更多的媒体从“喉舌”理论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何况,“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来自群众的各种声音的争鸣,而不是只有所谓“保证导向正确”的一种声音——那是一个多么单调乏味,多么可怕的世界呀。

  笔者相信,本届政府的开明与务实将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走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性化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9: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中华新闻报》的倒闭

毕研韬(光明网2009-9-30)
8月28日,中国记协主管的《中华新闻报》宣告倒闭,成为我国首家倒闭的中央级媒体。在下不是传媒专家,对经济层面的媒体运营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作为传播学者,我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举措拍手叫好。
  我曾多次强调,中国现行的新闻体制和新闻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障碍。对于中国政府投资450亿人民币加强海外宣传的传闻,我曾公开评论说,“这除了浪费国家巨额资金、肥了某些国营媒体外,对国家形象的改善不会有多大帮助,甚至是徒增笑料而已。”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媒体亟需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过,中国这么多媒体,“能够影响到国际舆论的东西很少,统计一下,百分之几都不到。”对此评判,在下完全赞同。当然,在传播学上,影响力是个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近日研读相关报道,我对国家推动出版、报刊转制改革的举措全力支持。我曾在《解放媒体,复兴中华》中列举了新闻体制改革的四条理由:解放媒体就是提升国力,就是保家卫国,就是爱党爱民,就是顺应民意。从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的视角考量,笔者的论断并不过分。
  在那篇文章的结尾,我还阐述了新闻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和原则:保持权力间的动态平衡、反对“左”“右”两种倾向、积极稳妥渐进改革。如今我国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出版、报刊单位转制改革,标志着中国的政治传播系统将迎来新一轮改造升级。
  自由撰稿人冼岩认为,中国的治国方式正在发生从建构主义到演进主义的嬗变。至于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新闻体制改革,我想大致属于建构主义与演进主义的混合体。但无论如何,中国应该开始清算列宁主义新闻观的流毒了,因为它已经阻碍了国家实力的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20: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大的意义么
只要真理部在
新闻审查制度在
这个只能算是资源整合吧
对于中国政府投资450亿人民币加强海外宣传的传闻
五毛走向世界么,写些当局授意的文字,然后天朝的媒体再拿回来宣扬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29号旭捷大厦8层,中华新闻报社原来的办公地点已经被清空。本报记者 田国垒摄

8月28日,一则“关于《中华新闻报》社清算公告”出现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此前一天,这则公告张贴在中华新闻报社的一面玻璃墙上。

这份创办了16年之久,发行量曾达到10多万份的《中华新闻报》走到了终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中华新闻报》没有通过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年检,按规定尚有一段运行时间,但其主办单位没有等到限期,提前主动申请停办清算,停办的原因是:“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继续正常出版”。

“报社怎么就这么没了”

“报纸倒掉了?真的?”8月27日中午,原《中华新闻报》法制版编辑孙立(应其要求用化名)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还以为朋友在和她开玩笑。当她确认报纸停刊是真的时,感到非常震惊,“报社怎么就这么没了!”

她的朋友是从当天上午召开的会议上获悉报纸停刊这一消息的。

那是中华新闻报社的最后一次会议。《中华新闻报》的主办单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记协”)两位负责人和北京市法度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来到中华新闻报社,召开职工大会。会上宣读了由中国记协申请、经新闻出版总署新出审字【2009】319号文件批文,正式停办《中华新闻报》。

会上同时宣布成立《中华新闻报》清算小组,处理报社债权、债务清算及人员安置解散等善后工作,并办理报社注销登记手续。

据悉,当天在报社的员工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听到停刊的消息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震惊。

“这间原先是我的办公间,现在什么都没了,这么多年的一张报纸,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了。”9月15日下午,在中华新闻报工作多年的王名(应其要求用化名)推开一扇门,指着灰尘满地的办公室说。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29号旭捷大厦8层,是原《中华新闻报》的办公地。整个8层的大平面被玻璃门隔断成数间办公室,大多数房间中已无任何办公物品,只有几处房间的玻璃门上还贴着“视点观察部”、“专刊专题部”等字样。“以往这个时间,是报社最热闹的时候,现在人去楼空。”9月15日中午,孙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中华新闻报》的停刊“与年检没有通过有关”。几位受访的原《中华新闻报》职工也向记者证实该报在2008年度的报刊年检中没有通过。

“其实近几年报纸年检都非常靠后,但通过努力都还通过了,这一次,是真的不行了。”原中华新闻报社行政部门职工王美(应其要求用化名)说。

自称知情的王美透露,年检没有通过主要是卡在经营方面。“这一年来,报社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中华新闻报》安全版编辑郭国荣也证实说。

“很多员工都是四五个月没有领一分钱工资,有的员工甚至一年都没有领过工资了。”“困难的时候,采访等日常的开支都是我们部门的员工自行垫付的。”一些原《中华新闻报》员工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映。

“作为‘自筹自支、事业编制’的媒体单位,很多报纸的生存状况都不是很好,大都硬撑着,但没想到这一次我们却走在前头了。”王美说。

她认为,没有找到适当的盈利模式是报纸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这份报纸”

“我们一线采编人员一直没有放弃这份报纸,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为了报纸能够顺利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郭国荣说。

据该报一些员工介绍,近些年来中华新闻报社经济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报社上下也都在努力改变这种不利的境况,“去年的总收入比以往还略微多一点。”

但2009年的经营情况却急转直下,与2008年同期相比,收入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从)大的方面说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的原因就是报社2006年创办的专刊被砍掉了。”郭国荣说。

专题专刊是中国行业报独有的报道模式,它常常是为一些需要宣传的企业或单位进行集中报道,同时这些企业单位以各种形式支付一定费用。由于许多报纸运行经费不足,这种模式被广泛使用。《中华新闻报》曾创办有12个专刊。王美透露,专刊部人员都有不等的盈利任务,因此存在违反新闻职业规范的巨大风险,“主管单位果断停掉专题专刊是对的。”

就在《中华新闻报》宣布停刊的前几天,《山西日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引起社会的关注:8月16日,两名假记者涉嫌敲诈被山西省繁峙县警方刑事拘留。经查,这两名自称中华新闻报社记者当中,一人叫张文辉,持中华新闻报社的工作证,自称为报社行风编辑部副主任;另一人叫张海峰,无任何新闻媒体证件,自称为报社行风编辑部编辑。

王美承认,专题专刊的收入占报社总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专题专刊没了,收入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面对困境,报社一直都没有放弃自救的努力。

最近的一次改革是在2009年5月,《中华新闻报》来了新总编,进行了新一轮改版,对报纸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改版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向上,想以全新的面貌大干一场扭转报社的颓势。”王美说。

改版的同时,报社实施“竞聘上岗”,一个栏目(版面)只保留3名员工,10多人下岗分流。中华新闻报社试图通过竞聘的方式,分流一批员工,以减轻沉重的经济压力。

经营部门停办专刊后也还在与企业开展合作,试图以更正规的方式争取收入。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中华新闻报”,便可以发现很多该报经营部门发布的合作广告。最近的一条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报社将举行一系列大型活动,诚邀广告公司和文化公司的加盟与合作。”

但《中华新闻报》还没有撑到国庆节那一天便突然停刊了。

2009年8月21日,星期五,《中华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

“收拾好东西,我们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9月7日前须将物品清理完毕”,今年7月请了长假的孙立9月2日回到报社时,在她的办公室门口看到这样一份敦促员工清理物品的通知。当时报社“已经没几个人在了,一片冷冷清清”。

“当大家收拾好各自的东西要离开报社时,很多同事抱在一起哭了一场。”王美说,“我们很多员工从创刊开始就在报社工作,工作时间短的也有五六年了,我们预知到报社可能撑不下去了,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后,留下众多急需解决的善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人”,另一个是“财”。

据记者调查了解,2009年5月中华新闻报社实施竞聘上岗后,该报共有职工30人(不含社长、总编辑和记者站人员)。

从7月25日至今,包括副总编魏轶群在内的7人陆续被调至中国记协工作,部分人员暂时没有着落。

8月24日,责编王美玉、张舒、甄学宝等11人被通知参加面谈会。会上,一份“协议书”摆在了他们面前。一位与会的原《中华新闻报》员工称,他们对“协议书”上制定的补偿标准并不满意。

对此,记者致电原《中华新闻报》社长肖东升,肖称:“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主持报社的事务,不清楚报社破产清算后人员安置的具体事宜。”

“如何给预先整年付费订阅《中华新闻报》的用户退费,事先和企业商谈好的广告合同如何处理?报社的资产和债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王名说。

根据8月27日发布的“关于《中华新闻报》社清算公告”的规定:“报社债权、债务清算及人员安置解散等善后工作由成立的《中华新闻报》清算小组负责。债权、债务方及相关业务单位在公告发布后90天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债务,提供相应资料,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9月15日,记者致电清算小组常设办公室北京法度律师事务所,清算小组负责人武雪梅以“清算事宜正在处理中”为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报刊改革挺进深水区

“刊号怎么处理?”关注文化产业改革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超一获悉《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的消息就打电话到清算组询问。

“客观地评价,《中华新闻报》在沟通新闻界信息、刊登新闻理论文章、报道媒体经验和批评新闻界不正之风等方面都曾做过独特的贡献。在版式改革方面,该报也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王君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华新闻报》曾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其自我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

见证了中华新闻报社由盛到衰的王美认为,《中华新闻报》的停刊,其实是“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模式不适应目前报业发展的结果。“据我了解,很多部委机关办的机关报,体制僵化,思路陈旧,内容死板,几乎没有读者,经营也步履维艰。”

“许多行业类报纸不但不能为主管单位带来利益,反而已成为其累赘。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它们倒闭不算是坏事。”原《中华新闻报》的一名编辑说。

《中华新闻报》的倒闭,演绎的是报业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

长期致力于新闻体制改革,人称“媒介军师”的喻国明分析称,目前很多报刊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遵循条块分割的模式存在,但这种配置模式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并不对应,刊号资源的配置模式在市场化的冲击下势必会有所改革和调整,“《中华新闻报》的停刊就是报业改革的先声”。

喻国明认为,因为涉及到了报纸的所有制层面,可以说这一次报业改革是近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喻国明提醒,改革必然会涉及各种利益的博弈,“报业改革中不要有过多的权力因素干涉,要更多地向社会需求和市场化的方向倾斜。”

他说:“某些领域的行业报纸,如果自我改革得当,还是有其生存空间的。”

王君超认为,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后,会不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出现“纸媒倒闭潮”目前还很难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不相信眼泪’,报业市场优胜劣汰,‘劣币’最终会被‘良币’驱逐。”(本报记者 田国垒)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大的意义么?
何曾听说过官报自已关门的?这是第一家,但不会是最后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4 2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没听说过这家报纸,倒了就倒了吧.
即使所谓市场化的一些地方的报纸,其实很多内容也是抄来抄去的, 这些报纸主要是靠广告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5: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这样的国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欲泣无泪,欲号无声,悲哀啊,猪一样的生活,泥土一般被践踏,经历了岁月的沧桑轮回,奔四的年龄,仍然像个十七八岁的小愤青,不是我傻不拉吉,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和谐的社会把俺变成这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3: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网络就不再看报了。
所以,这家没听过、没看过的中华新闻报的倒闭不具备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 07:24 , Processed in 0.17863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