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65|回复: 0

[【活动】] 【征文】秋之癔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0 2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秋是木的节点,也是人的节点。要不,人的年龄怎么叫做“春秋”呢?木是春秋一轮回,称“年轮”;人也是春秋一轮回,称“年龄”。你要不认可,那以后就问你“‘夏冬’几何”好了。
  传统上,秋分早秋、仲秋和暮秋三阶段。其实,秋就俩阶段。前段是农人的,果满树、粮满仓,欢欢快快、高高兴兴、兴高采烈的。你看范成大的诗:“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四时田园杂兴》)而后段是士人的,叶黄枯、气衰飒,悲悲凉凉、凄凄楚楚、灰头土脸的。你看柳三变的词:“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少年游》)人老是这样可不好,不管是总好,还是总是不好,得调节一下。而调节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士人们赶到地里去种一年的地,而把农人们摁倒书桌旁去读一年的书。
  女伤春,士悲秋,古来如此。女伤春,是因为没有人陪。“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她本来是高高兴兴的,是在赏春;可当她猛然意识到“夫婿”不在身旁时,眼前“陌上杨柳”的色调马上就跟着变了。
  士悲秋,则是因为他回家交不了差。出去一年或几年了,到头来却功名利禄什么的一样也没得到,回去实在是无法面对做出了巨大牺牲的正做着夫人梦的布衣娘子。要不,他也不会哭丧着脸说:“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看着农人们满筐满担地往家收粮食,反观自身,士人们一定很不爽。要不,在他们笔下,写农村丰收景象的诗文怎么就少之又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7 01:46 , Processed in 0.31883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