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22|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红楼梦和黄粱梦为一梦正反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1 1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和黄粱梦为一梦正反说

——黛玉之芙蓉仙子篇兼论红楼梦中人物神话形象


  我们看红楼梦,往往会有一个问题在心头,何谓红楼梦,而《红楼梦》前身又有大量名字,其中最著名为《石头记》,其实为何曹雪芹用这两个名字起名呢?因为严格讲起来,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自然是贾宝玉,可是我们可以预感到随着宝玉升天,其实红楼梦后面还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贾巧姐等人命运要叙述,其实叫宝玉传等名字确实不合适,而贯彻这部书始终的就是那块通灵宝玉,他是记录石,很多时候他甚至不在宝玉身上,所以叫《石头记》是合适的,而《红楼梦》本身也是合适的名字,其实红楼梦故事一直到底本身都是一个人做的梦,他是谁呢?贾雨村,而红楼梦本身又是这位贾雨村作的黄粱美梦反面。

  这里首先声明,这里的黄粱美梦是汤显祖的《邯郸记》,此记取材于唐沈既济传奇《枕中记》,但是故事情节又和《枕中记》不同,人物同样是吕洞宾和卢生,但是情节上汤显祖显然更为曲折,而曹雪芹《红楼梦》里的戏曲题材无疑是《邯郸记》,这将在下文全面展开,所以希望有关同仁不要把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汤显祖的《南柯梦》套入此文,因为这将和《红楼梦》发展剧情格格不入。

  红楼梦80回后的剧情将很悲伤,所有矛盾都将在80回后集中爆发,最悲的将到黛玉升天后,面临的贾府灭门大劫肯定将更是《红楼梦》悲中之悲,但我们又要知道如果一路全是悲歌,是不可能符合但曹雪芹笔法特点之就是一贯悲中喜,喜中悲的笔法。这里我们就列出一些曹雪芹典型的手法:

  喜中悲:1。黛玉在和宝玉这对小儿女当时看着欢快的口角时,所说“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第二十八回)

  2。我们看着欢快的探春和黛玉的斗嘴“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第三十七回)

  其实有大量的类似喜中悲的一语成谶,当时感觉妙笔生花,尽显小儿女娇态,可是回过来再看,不觉悲从心起,欲哭无泪。我们不忍再举。

  喜中悲最典型则是七十八回晴雯之死,晴雯之死可谓80回前最悲之事,但是却也有小丫头的谎话,让脂砚斋也不禁悲中批语一笑,小丫头捏造晴雯临终给她说谎时说”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到任司花,宝玉须待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得一刻的工夫,不能见面。世上凡该死之人阎王勾取了过去,是差些小鬼来捉人魂魄。若要迟延一时半刻,不过烧些纸钱浇些浆饭,那鬼只顾抢钱去了,该死的人就可多待些个工夫。”【庚辰双行夹批:好奇之至!古来皆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至五更”之语,今忽借此小女儿一篇无稽之谈,反成无人敢翻之案,且又寓意调侃,骂尽世态。岂非……之至文章耶?寄语观者:至此一浮一大白者,以后不必看书也。】

  这段明显就是悲中喜,让我们想起秦钟死去前判官和小鬼那些丑态,曹雪芹往往善于在这种大悲中就会“寓意调侃,骂尽世态”,所以脂砚斋也说“至此一浮一大白者”。

  这就是曹雪芹一贯的喜中悲,悲中喜手法,80回后那种大悲,只有肯定在叙述完一件悲伤事情后,转入一个相对喜事,才能符合悲中喜,喜中悲的手法,

  而许多时候喜事往往将是在天界的芙蓉仙子的一些事迹,这里就必须提到一个问题,黛玉泪尽以离魂方式升天后故事是否结束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黛玉故事将一直穿插到最后,脂批中有个《证前缘》回,没有明说情节,顾名思义,难道如程高通行本写的那样是“泪尽证前缘”?当然本身不能排除《证前缘》意思是“木石前盟”获得了印证,得到了应验,也就是黛玉实践了她身前向警幻许诺过的“眼泪还债”但为何这《证前缘》又不能是这是黛玉成仙后下凡人间和宝玉托梦的一幕?甚至如杜丽娘还魂和柳梦梅幽会那样一出?毕竟黛玉的离世是以杜丽娘那种离魂方式离开人间,这种解释《证前缘》的发展脉络难道真算离谱?恐怕没人敢说这可能不存在。毕竟脂砚斋说的是”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证明《证前缘》是“黛玉逝后诸文””,那当然肯定是黛玉成仙后以芙蓉仙子形象来《证前缘》的说法更为上了。不管怎么说,另外一幕曾经在人间发生的事情将会在天界发生的事情肯定要应验,那就是黛玉葬花,这个在天界必须要应验的,黛玉将在天界葬花,因为黛玉这里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形象正对应了一个扫花女仙的形象,她是谁?何仙姑。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甲辰夹批:写出扫花仙女】,而天界的扫花仙女只有何仙姑,具体分析请看下面黛玉在升天后第三件大事,这里我们先提前进入天界说一下黛玉在升天后的故事。

  第一件事情是黛玉以号称秋牡丹的芙蓉仙子身份成为摄花王,依据在《芙蓉女儿诔》,不过必须指出此诔明为诔晴雯,实际全篇必看作是黛玉,因为只有黛玉才能在去世后“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晴雯作为又副钗人物是不可能有此殊荣的,她最多只能在警幻仙子处销号,而黛玉生日正是花神日,她是作为人间绛洞花主的宝玉和花王牡丹仙子薛宝钗还未来到天界时,以号“秋牡丹”的芙蓉仙子身份担当起这个摄花王职位,所以要上帝垂旌,花宫待诏,除了死辖芙蓉,还要在宝玉和宝钗回天界前成为摄花王,总管百花,这是俨然一方诸侯之位,肯定要“上帝垂旌”封赠才符合天规,其中在此诔中不少词汇怕也是晴雯担当不起的“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这样词汇非黛玉谁能担当?

  第二件事情,黛玉终于知道了自己升天后这个摄花王任务,是要团结已经在天上的花神们,在天上组成花木大阵,由于黛玉姓林,正是双木,这是要克土的天兆,一木已经要克土,何况双木?那么为何要克土,因为忠顺王正是对应的中央戊己土,忠其实隐含着中,此时忠顺王已经克了水,就是从水溶手中夺取了执政权,而黛玉和元春从80回前预兆看,几乎是同步都被忠顺王迫害致死,(元春之死是第二出《乞巧》;【己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黛玉去世时间第四出《离魂》。【己夹:伏黛玉死《牡丹亭》中】。这暗示黛玉甚至是比元春还晚去世的,元春应该去世于黛玉17岁元宵,黛玉去世于17岁芒种。这到年谱篇我们再具体分析),而元春遇害原因很可能因为有了太子妨害了忠顺王夺位野心,所以黛玉和元春此时在天界肯定是同仇敌忾,哪还会如下界那样互相仇视?克忠顺王只有木克土,而从种种迹象看忠顺王之后迷上了妙玉,同步重用蒋玉菡,甚至可能就此酒色声迷,完全符合了“妃子”和“总管”隔绝内外,疏远群臣,孤立忠顺王这个枭雄条件,妙玉、蒋玉菡这正是两个心向贾府之人,当与贾府亲善的东王穆家(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表明东王与贾府是世交)起兵后,而贾府草字辈的贾兰,贾菌全力投入为元春报仇的队伍,在这个天上有林黛玉为首双木天兆的花木大阵,地下草木含悲的同盟下,以土伯为象征的忠顺王最终只能垮台,这就是以后贾兰仕途飞黄腾达原因之一,但是这只是在穆家执政期间而已,这之后局势必须全面梳理宝钗和湘云诗作,将只能在宝钗篇继续说下去),但是黛玉毕竟只是芙蓉花神,她只能在“花宫待诏”等玉帝圣旨,而不可能去玉帝处上朝,她要上奏章,必须通过白帝,白帝就是《芙蓉女儿诔》“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的“白帝”,可见天界也是等级森严,这里提出个假说。“白帝”就是林如海,因为如果黛玉前世对应女英,那么她生父林如海及其可能对应女英生父帝尧,很有可能林如海前世就是帝尧,而在神话体系中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往往就对应五色帝,比如黑帝就是五帝中帝颛顼,当然上古和现代神话体系有出入,我们这里不做深辩,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可能,也许黛玉看到了父亲就会提出在下界受迫害的控诉,而第一个被控诉对象的就是那位曾经的恩师贾雨村,可是令黛玉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她将被定下“欺师灭祖,诬告不实”的罪名而被处罚,而下达处罚令的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当然处罚自然还是留情的,是去被罚扫天门,这就是黛玉在天界发生的第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就是黛玉在天门外老师贾雨村没有归回天界时帮何仙姑扫花,许多人肯定要不理解了,怎么贾雨村不是黛玉生前迫害黛玉的对头吗?虽然黛玉生前是黛玉老师,黛玉都做了芙蓉仙子还要叫他老师?是的,只能痛心的回答你们,正如宝钗回到天界还是黛玉姐姐一样,贾雨村在仙界不但还是黛玉老师,而且他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神仙,爱花如命,也将是黛玉在天界最大靠山,并且从来就没有干过对不起林黛玉的事情,因为迫害林黛玉那些事情都是他做梦时干的,真身可真没干坏事,因为整个红楼梦就是他做的,贾雨村的原型就是卢生,你说的黄粱梦也好,邯郸梦也好,都是他做的,但是红楼梦正是他梦的反面,可怜的黛玉和香菱等受害者就是卷入此梦的人,怎么说呢?正面是黛玉她们这些受害者陷入的红楼梦,反面其实演的就是贾雨村(卢生)怎么迫害别人甚至自己女学生,一路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这正是红楼梦本身无朝代,无年月的原因,而且黛玉更郁闷的是受得苦全部白受,因为你卷入人家梦里干嘛?人家真身可没干坏事,所以这个告老师全部算诬告,除了乖乖受罚扫天门还真没法子了,其实这梦还厉害,把大批神仙卷入其中,而还真不能杀死贾雨村真身,因为他一死,所有有卷到梦里人员都将随着梦灰飞烟灭,所以谁都能死,贾雨村还就死不得,当然黛玉升天后,贾雨村或者卢生还在做梦,扫天门的何仙姑快等疯了,现在让我们回过来说何仙姑和卢生(贾雨村)关系,这里先给段唱词大家欣赏下“翠凤翎毛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你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你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这是《邯郸记》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嘱吕洞宾速去速回,不要误期。《邯郸记》描写吕洞宾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之役,他到了邯郸客店,遇卢生,把神奇的磁枕给他睡,让他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后,把他带到仙界代替何仙姑去执帚。那么卢生接替何仙姑后,何仙姑去干吗呢?何仙姑其实是八仙之一,游玩心思更重,歌词中“门外即天涯”,还有怕错过蟠桃宴的意思。可在天上人家孙悟空当初都得给差事管蟠桃园,你何仙姑想光蟠桃宴吃喝不干活?所以扫天门成了她的活,所以叫吕洞宾帮他个人上来接班,当然最后其实就摊到了卢生(贾雨村)身上,可是这黄粱梦(红楼梦)还没结束,卢生没法上来接班,怎么办?那好办啊,师父的任务,学生干,林黛玉这个芙蓉仙子不是摊上事了?不过也别说,这一来,林黛玉就算靠上吕洞宾这个祖师爷,还顺便认了何仙姑这个姑姑当靠山,当然天界篇扫花地点在《葬花吟》中已经点出在哪里了,“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天尽头”可不就是“天门”吗?而“天门”外,终究会有香丘,因为黛玉的心愿终究会被何仙姑,贾雨村(卢生)采纳,他们都是爱花惜花的神仙,其实贾雨村(卢生)这活可真不简单,黛玉最后几乎会失望的发现,迫害她的人最后几乎都是能管住百花的神仙,婆婆王夫人是东风,赵姨娘是霜姨,哪种花惹得起她们?还想天上翻案告状?人家那叫帮你历劫,就如同孙悟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一样,林黛玉也要历经劫难才升一级到芙蓉仙子,按天上规矩,你还该感谢别人,当然就自己老师贾雨村(卢生)其实也把黛玉在内百花管住了,要是对谁不顺眼,一花帚下去,谁就得下界再去历劫,所以贾雨村(卢生)这活对百花重要性就是在于天门又要确保清晨前扫干净,留出通道让众仙上朝,又不能真把百花扫下凡去历劫,这份爱心必须按黛玉和宝玉说的那样:“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是的,所以干这份活的神必须心地善良,惜花如命,而我们应该信任吕洞宾千挑万选的人眼力,而何仙姑和林黛玉的爱花更不必说,那么我们有啥根据说跛足道人是吕洞宾?他明明可不是铁拐李形象吗?是的,因为你们没有仔细看下凡前形象,就在红楼梦开头,这段我引用下:“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一僧一道,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你们可注意到了这个一僧一道是“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可是他们下凡后却又是一个跛足道人,一个癞头和尚,外表是癞头跣脚,哪还来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是的,这个癞头跣脚是他们下凡后幻化形状,就是考验凡夫俗子的方法,这都是神仙常用方法,这里不多说,那道人跛足虽然是铁拐李形象,可当我们知道他真身是“骨骼不凡,丰神迥异”,【蒙双行夹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其实批语已经暗示我们,这是“真像”,八仙中具有这个形象的你就得当心了,这就是吕洞宾,渺渺真人其实就是吕洞宾,正如贾雨村名字是贾化,其实红学界早知道贾化就是假话,红楼梦故事都是贾雨村所言,隐含的意思是假语村言,这哪是他们真名字?他们实际身份就是渺渺真人是吕洞宾,贾雨村就是卢生,曹雪芹用了假话来隐晦写出这段故事,不到最后一回事不会解开谜底的,如果你看不出红楼梦反面就是黄粱梦,那么可以说你真没看懂红楼梦,其实曹雪芹已经在80回前特意在抽花签那段让芳官把何仙姑那套唱词全部复述了一遍,其实已经给读者提醒了,只在你们自己醒悟不醒悟,会读红楼梦的同志千万当心曹雪芹在80回内所有特意写下的戏曲唱词,每段都有点漏此书80回后天机,不醒悟的同志是不会从红楼梦里出来的,有些同志可能会质疑了,这如果红楼梦是黄粱梦的话,黄粱梦怎么也按不到明朝之后,而红楼梦里都出现了前朝的唐寅,怎么这在尚在贾雨村梦里的芳官怎么会唱天上何仙姑的唱词?难道她能穿越到明朝去看汤显祖的剧本不成?其实这个质疑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就是曹雪芹故意布置的时空错乱,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红楼梦里故事明明说的就是清朝事,都在红楼梦提到前朝的唐寅了,还赖啥啊?可曹雪芹偏偏就设计个不知哪朝哪代的没时间的梦境王朝,而且说实话,那种前朝参与后朝事情在古代梦境类小说里并不奇怪,古代其实也有穿越剧,特别在梦境中,更是可以随心所欲,比如远在曹雪芹之前另一著名的梦境小说《西游记补》就出现了这样穿越情节,明末董说(字若雨)著。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主旨“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而“其造事遣辞,则丰瞻多姿,恍忽善幻,音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似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

  这都知道唐僧是奉了唐太宗的命令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取经肯定唐朝的事情,董说却在补入《西游记》的“三调芭蕉扇”之后,接在唐僧晦徒四众过火焰山之后,写孙行者化斋,被鲭鱼精所迷,撞入了这个自称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为了找寻秦始皇借驱山铎子(想用来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赶走),也为了找寻师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却跌到了“万镜楼台”;从而他通过这楼台上的镜子,进入“古人世界”,他化为虞美人,与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处;后来又进入“未来世界”。出现了孙悟空参与审理宋朝岳飞案的穿越事情,坐堂把泰桧审判、行刑。这还不是穿越剧是啥?其实再往上推,这确实都和佛家的“未来世界”说有关,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比董说更深通佛理,熟悉佛典的伟大作家,在他的《红楼梦》世界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穿越剧的影子,并且我们可以指出早在贾雨村做梦前,贾宝玉就已经穿越过去,企图阻止他做梦,以防着他的红颜知己们们在贾雨村梦里历劫,可是却也无奈天命,该发生终究要发生,红楼梦终究是要发生的事实。这段就是“智通寺”那段,《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插曲,讲到贾雨村游智通寺,见一副对联,心中有所触动,及至见寺内煮粥老僧,又颇感失望:

  (贾雨村)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甲戌侧批:是雨村火气。】雨村见了,便不在意。【甲戌侧批:火气。】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

  【甲戌眉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又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其实只要仔细看明白,“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就知道这个老僧就是阿凤、宝玉、黛玉中某位既证之后“翻过筋斗来的”的人,再仔细一琢磨,阿凤、黛玉都是女子,那么老僧还能是谁?当然只有贾宝玉了。这种“倒峡逆波”方法,要不是脂批提醒,我们都要给曹雪芹蒙了,这时候贾宝玉已经悟道,可能还是想在升天前点化下贾雨村,因为贾雨村一做梦就没好事,你贾雨村是梦里飞黄腾达,可你女学生林黛玉可就罹难诸劫,贾宝玉怎么可能不前来阻止下?不过为啥贾宝玉要化成那种“既聋且昏”形象,这和渺渺真人他们两位仙师癞头跣脚道理一样,幻化形状考验凡夫俗子。可是终究不成功,“毕竟雨村还是俗眼”贾雨村进了智通寺,我们可以从《邯郸梦》故事里迅速知道后面发生了何事,渺渺真人(吕洞宾)在里面等着准备给卢生(贾雨村)做梦,为啥肯定是渺渺真人来度化贾雨村呢?因为《红楼梦》里有分工,渺渺真人管男子度化(比如甄士隐,贾瑞,柳湘莲等),癞头和尚管女子度化(癞头和尚曾经要化香菱,黛玉出家,宝钗的那个金锁也是他给安排的),其实在一条脂批中已经显示了此规律,在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中凤姐与宝玉因为被马道婆双双做法魇魔时,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出场救助了他们,而原文如下:

  “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甲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

  是的,这里已经暗含了僧道将来的分工,其实狱神庙后,度化凤姐、宝玉分别就是两僧道,这里也不是闲笔,凤姐将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流放途中癞头和尚给的风月宝镜中因为误看正反从而魂儿飘然入镜,但也就此得脱最后到得警幻仙子处,但尸身真的怕要如87版电视剧破席裹卷于白雪中(这里不能不提起温皓然女史的续作,王熙凤的去世竟然是因为天打雷劈,这结局也太雷死人了),宝玉自然是在跛足道人点化后如同甄士隐那样彻悟,撒手成仙。但在升天前终于因想改变天命,翻回到智通寺想劝化贾雨村不要入梦,结果不得成功,只好升天,到警幻仙子处成为了总花神,绛洞花主,最后在花宫,苦等宝玉的摄花王芙蓉仙子黛玉将把花宫大权移交于他,可是地上的红楼梦故事还没有结束,薛宝钗和史湘云等姐妹仍然在梦中。宝玉还要焦急提防贾环对薛宝钗的企图。而后来更只能眼睁睁看着友善于贾府的东王穆家倒台,金风萧萧,西平郡王金王爷出场了(金克木),贾兰不幸战死,贾府只留下满门孤寡女子,李纨将成为这家族最后代表,贾府更大劫难又到来,以前随着忠顺王倒台被流放的贾雨村倒成了国之骨干,被重新提拔任用,一路飞黄腾达,最后竟然还能取代西平郡王成为执政太师,而邯郸梦的结束是卢生当太师活到80余岁寿终,红楼梦却肯定做了三劫合90年,第一回写到甄士隐做梦时,曾经提到过一笔: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甲戌眉批: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为啥等90年?甄士隐要等贾大人醒啊,然后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明摆红楼梦就有黄粱梦那么长时间,三劫90年。

  这双方时间基本吻合,我们估计曹雪芹还要最后把贾巧姐脱出红楼梦,所以应该在贾雨村在梦中寿终后继续做梦,继续贾巧姐最后故事,也可能曹雪芹就把贾雨村寿终时间改到90岁生日前一天,还是满足八十余岁寿终此条,因为89岁也是八十余岁。这个只有曹雪芹自己知道了。

  其实在贾雨村的梦之前,有个甄士隐的梦,通灵宝玉跟着僧道先进了甄士隐的梦。

  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昼。【甲戌侧批: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甲戌侧批: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

  甄士隐倒是个君子,所以如果黛玉能进他的梦,他梦里也不可能难为黛玉,可是黛玉偏卷入她老师贾雨村梦里,这可就要受罪历劫了。但无论如何,卢生(贾雨村)终究哪怕在天界还是芙蓉仙子(黛玉)的老师,而且还是善良,爱花如命的神仙。(我们并不能排除贾雨村其实就是甄士隐在梦里里分身,有可能也是甄士隐做梦,而甄士隐这个名字除了可以解释成“真事隐”,也可以解释成“真士隐”,而卢生不正是“真士”吗?这里也是一种解释,在此姑备一说)。

  我们最后可以想象,当一曲红楼梦做完,醒来的卢生(贾雨村)回到天界,目光和蔼接过林黛玉花锄时,叹息的说道“孩子,苦了你了,我来继续接替你扫花吧,你回花宫吧,宝玉已经在花宫等你。”,黛玉将会泪洒长空。是的,到了那一天,还能有啥力量会阻止这对苦命鸳鸯成为神仙眷侣,人间不得团圆,而天界呢?还会继续让这对苦命鸳鸯天人永隔吗?我不知道,因为80回后真的消失于天壤之间,我们现在这个也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这里就顺便直接说下红楼梦几个贾宝玉亲人在天界的身份吧,父亲贾政对应瞽叟,弟弟贾环是象(舜的弟弟),祖母贾母老太太是西风婆,母亲王夫人是东风姨,庶母赵姨娘是霜姨,岳母薛姨妈是雪姨。当然下面就顺便说下文本依据。

  1.王夫人和老太太贾母天界身份分别是东风和西风说,其实这要拍详细论证起来,简直是一万字都打不住,幸好在红学界近年有篇论文详细说明了在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薛宝琴,贾宝玉等人诗歌中东风就是家长说,立论严谨,他通过陆游的《钗头凤》入手,把众所周知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和陆游和唐婉由于母亲逼迫离婚的悲剧,迅速找到最早诗歌中“东风”出处,就是指的陆游母亲,再联系《红楼梦》本身,逐步推开,指出这里“东风”只能是贾宝玉家长,把这个“东风”是家长说套入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薛宝琴,贾宝玉等人诗歌中,基本都可以相合,现在已经在红学界比较推重,我们认为可以视作定论,这篇就是李家宁先生的《红楼梦中的“东风”意象》,大家可以自行查找翻看此文,我们在这个文章基础上再提供一个补充,由于“东风”明确在薛宝钗诗歌里是帮助薛宝钗的“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以明确“东风”亲宝钗,同时相对黛玉那可是黛玉提起就哆嗦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莫怨东风当自嗟”隐含着无限悲凉故事,其实到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东风”就是王夫人,关于这点我们将在香菱故事中找到佐证,其实红学界早知道,红楼梦第一回的甄士隐故事就隐含着贾府兴衰,甄其实就对应贾,甄士隐故事预演的对应其实就是后来贾政故事,在甄士隐故事中提到,后来甄士隐家里因为失火(意味贾府被抄家),最后只能投靠岳丈家,其妻子姓啥呢?正是封氏,封就是风,对应回贾府就是王夫人,这是李家宁先生此篇论文未曾提及,这里顺便补充下。但是如果王夫人是东风,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想到对应的老太太是否也是风呢?其实在黛玉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西风对于黛玉的友好,下面就是大家熟悉的黛玉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这里“西风”其实只有两种解释,一个相爱的人,一个是自己长辈至亲,其实我们已经知道这“倦倚”肯定是小辈对长辈的动作,所以至此我们可以定论,王夫人就是“东风姨”,老太太贾母就是“西风婆”,为何宝钗喜欢东风,黛玉喜欢西风?其实不难解释,黛玉是芙蓉仙子,芙蓉又号称秋牡丹,是仅次于春牡丹的副花王,自然喜欢秋天的西风,宝钗这个牡丹仙子是春牡丹,当然喜欢春风。但对西风她其实无奈,这体现在宝钗的《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其对秋天和西风真实态度一目了然。

  2.贾政对应瞽叟,贾环是象,这个其实不用多解释,因为宝玉作为帝舜象征,帝舜父亲正是那个偏爱小儿子的瞽叟,至于贾环当然就是那个整天想害死哥哥帝舜,夺取两个嫂子的象,当然这里到以下潇湘妃子的故事时再展开。

  3.赵姨娘是霜姨,薛姨妈是雪姨,这个薛姨妈的不用多解释,薛者雪也,赵姨娘的霜姨形象如果对照《葬花吟》我们也能体会出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其中风就是东风指的王夫人,霜就是赵姨娘。这里顺便说下,赵姨娘女儿探春正对应的是舜的同父异母妹“系”,又名敤首,“系”与“象”是一母同胞,但是她和象都是舜的后母生的,但系不同于象,她对舜及两个嫂嫂娥皇、女英都十分尊敬、友爱。每每她的母亲、父亲对舜不好的时候,她都委婉地规劝父母不能这样,而象不守做弟弟的规矩的时候,她也劝象不能这样对哥哥。有几次,父母和弟弟密谋要害舜的时候,她都秘密地预先告知两个嫂嫂。幸亏她这样做,舜才避免了几次灾祸,比如填井和焚烧米仓这两件事,就是她预先通告才使舜有所防备,而不至送了命。系总是热心地在他们父子、母子兄弟间调停、维护,时时刻刻、始终都不敢懈怠。舜真是多亏了这样一位妹妹。如果说她就是探春的先世,应该是可以成立的吧,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在之后那次和亲的事件上,在祖母贾母伙同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准备把将来的大嫂薛宝钗弄去和亲一去不返,而嫡母王夫人和姐姐元春却准备把将来的小嫂林黛玉弄去和亲一去不返的生死较量中,而自己哥哥贾宝玉可能因为私会事件有生命危险时,不顾自己其实已经内定给南安太妃,主动出面替嫁,以自己高尚的行动真正做到舍身救人,全忠全孝,就从此事而言,探春才是十二钗里品德最为卓越的,对此我们只能钦佩。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尧舜时代,重新说下那个帝舜和娥皇女英的故事,不知道这个典故,你永远不会明白林黛玉的最后的故事,舜姓姚,他的每只眼睛中都有两个瞳仁,所以又叫“重华”。舜的父亲是个瞎子,被称作“瞽叟”(瞽:目盲),舜的童年经历过许多磨难。他出生后,母亲就死了。他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叫“象”。象的性情倨傲粗蛮,而瞽叟又偏爱后妻和后妻生的孩子,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瞽叟的后妻、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最后结局当然是舜宽宏大量的态度感化了父亲和弟弟,象从此痛改前非。最后象被舜封为了有鼻国国君,这里我们为了简略,省略了“系”的故事,其实大家可以看看上面探春和“系”的对应情节,一目了然,不再词费。

  其实大家从这故事里也可以看到贾环将来的经历,是的,贾环就是象,但是按照这个神话,我们也只能承认三爷最后应该改邪归正。其实让人啼笑皆非就是,他将是贾府最后一个代表,当贾政,贾宝玉全部升天成仙,再也没有留下子嗣,而贾兰最后是“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也是早死没有子嗣,红楼梦最后的女子代表李纨,薛宝钗,薛宝琴,史湘云,袭人,麝月最后全和贾环同时代时,当时没有人能压住他了,因为在好了歌注里“训有方(意思是贾政虽然训子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红学家们仔细一研究,这里不就是贾环吗?因为真按照“训有方”的标准,除了贾政是没有别人的,所以如果贾环当了山大王,这时候他要继续为非作歹,薛宝钗的处境真的堪忧,何况按照这个帝舜的故事里,象对两个嫂子想要霸占,那么贾环对薛宝钗呢?所以可想而知,天界的宝天王还能坐的住?难道宝玉真的不在乎宝钗死活?这就好比说帝舜真的不爱娥皇一样荒唐,所以宝玉学习帝舜感化象一样的下凡来点化贾环势在必行,毕竟自己兄弟,再怎么世间曾经压迫自己,但是就是看在妹子探春对自己以往情份上也不能下死手。所以我就不再说贾环结局,大家应该能猜想到。

  可是另一位宝玉曾经的异姓兄长水溶王爷呢?也许水黛迷中比较尊重红楼文本的同志会说那次宝玉给黛玉送雨具,送鹡鸰串意境来看可能情况是宝玉为了避免黛玉受到来自忠顺王的迫害(这里必须严厉谴责宝玉,真事到临头,就顾着妹妹黛玉,忘了姐姐宝钗,绝对典型的陈世美,黛玉还说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肯定是冤枉宝玉了),同意让黛玉进入北静王府避难,以便堵住忠顺王的追杀,甚至宝玉可能和水溶有君子协定,事情平息后把黛玉再还给自己,当时看可能也是唯一可行方案,其实水溶似乎也履行了诺言,让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还算一个君子云云。如果不尊重的,就如汪宏华先生“高论”那就是黛玉很乐意嫁给北静王了,还学范蠡西施共游,真实情况能是如此吗?其实宝玉可能乐意主动让黛玉去北静王府吗?宝玉其实把黛玉托给的是南安王太妃照顾,他怎么可能放心或者想不到水溶的风流成性呢?其实黛玉是很明确的被水溶从南安王太妃处抢入北静王府内,为何如此说,我们继续说说水伯在帝舜和娥皇女英故事里的形象,你们很快就能明白为啥了?

  帝舜执政最后一年,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一去不归。两位夫人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可是在他们过湘江时,被水伯打翻船只沉入湘江,从此她们就变成了湘君和湘妃而留在了湘江中,变成了水里的神灵,从某种意义上,她们成了水伯的下属,至此与帝舜天各一方,但不能不指出,按这个神话故事,水伯还没有乘人之危强占了娥皇、女英。真相确实是水伯一直待她们守之以礼,所以这个神话可以告诉我们最后水溶对黛玉其实也守之以礼,所以黛玉最后结局才能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但是是水伯好心吗?其实才不是,因为水伯其实毕竟不是没人管,上面还有玉帝啊,娥皇、女英夫君可是帝舜,万一上天告状,自己也麻烦,其实水伯也曾经为了自己发妻洛神告了后羿一状,这又是个古老传说,屈原在《天问》写到后羿“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这里“雒嫔”就是洛神,而按照古老神话,被“妻彼雒嫔”“的水伯自然不能忍受,就告了后羿一状,结果后羿开始倒霉了,“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后帝”不再品尝后羿献祭的“蒸肉之膏”,而且开除了后羿仙籍,为此后羿历经千辛万苦西行昆仑山找到西王母要了不死药,但是却没有当场服用,而是带了回来,却被妻子嫦娥全部偷服而上天,这在《天问》中就是“白蜺婴茀,胡为此堂?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臧”通“藏”,这段自汉代王逸释此为崔文子击王子侨之故事后,一直未见异议,而康熙年间蒋骥方引《山海经》、《淮南子》以“嫦娥奔月”古神话解之(《山带阁注楚辞•天问》),引起清代学者们注意,丁晏进一步将“白蜺婴茀”释为“此盛言姮娥之装饰也”。而蒋骥此书初成于康熙癸巳(1713),乾隆间编《四库全书》收《楚辞》研究著作六部,此即其一。曹雪芹作为熟习楚辞的一代大师,自然熟悉蒋骥这个老前辈的学说,其实在清代此时,正是一次国学大师辈出的时代,蒋骥正是乾嘉学派先驱,而曹雪芹则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高峰,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自然把天问这两段吸收进入自己书中,在80回后,嫦娥必定要粉墨登场,黛玉“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透漏出黛玉去世后竟然不先到警幻仙子处,而是去了广寒宫,去广寒宫为啥呢?在香菱的诗歌中“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我们自然可以知道黛玉这冲天的怒气,可是嫦娥对待香菱和黛玉态度肯定不同,因为香菱是水芙蓉就是荷花仙子,不属于秋天之花,而相反夏金桂这个桂花仙子才是嫦娥嫡系,所以香菱去质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估计也要被嫦娥用话堵住,难道嫦娥没让月老给香菱红线吗?当然栓了,嫦娥只管风月两界,栓了红线就算够意思了,香菱去质问也只能被嫦娥用类似癞头和尚那样说的话堵住“有命无运”,是的,香菱只能怪自己“有命无运”,而黛玉的质问呢?嫦娥却会同情,因为黛玉是号秋牡丹的木芙蓉,正是嫦娥的嫡系,其实黛玉的“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透漏了黛玉其实是月党,但是嫦娥也会解释其实也让月老给宝黛系上红线了,只是黛玉泪尽了,将来在天界还会“起卿沉痼续红丝”,其实黛玉到了天界哪里还会有“沉痼”?当她听到嫦娥的解释会很高兴的去玉帝处去“花宫待诏”。这就是黛玉上天后刚开始发生的故事。而曹雪芹在处理河伯和水伯关系上,会把所有江河湖泊的水神故事全部汇聚于水伯这个形象上,因为我们从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不难看出此点,因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所以在曹雪芹的文本处理中自然把江河湖泊的水神故事全部汇聚于水伯这个形象上。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帝舜那个神话上,水伯之所以打翻船只,淹死娥皇,女英。扣留她们,无非就是为了出一下帝舜活着时让鲧和禹两代治水,得罪自己的气,其实帝舜和鲧禹,共工,四岳之间故事有个古老的母题,就是大洪水,息壤等水土斗争故事,这里不详细展开此点,我们只要知道水伯和帝舜本来就是对头就可以了,水伯对帝舜有夺妻之恨。所以水伯扣留娥皇和女英这个故事确实蕴含着黛玉一度来到水溶北王府之事,那么这次成功了吗?我们可以告诉你,没有成功,因为李宫裁那句“不得贵婿反挨打”已经注定黛玉在人间别想得到“贵婿”,王爷级别的“贵婿”是见一次倒霉一次,虽然最后都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但是被李铁嘴这一说,“不得贵婿”后跟着的“挨打”是免不了的,那么黛玉挨打了没有?其实相对应的香菱故事已经诉了我们,如果你要把这个公式一套,就一目了然,黛玉=香菱,北静王妃=夏金桂,那么香菱挨打没有?还真有,就是80回有个回目,题目就叫“美香菱屈受贪夫棒”,说的是夏金桂容不下香菱,用针扎小人陷害香菱,导致香菱遭受棒打,如果继续套公式,针扎小人在皇宫王府叫啥?其实现在熟悉宫斗电视剧的同志脱口就出“巫蛊”,那么我们就能知道黛玉接下来会发生啥故事了,可笑许多水黛恋支持者在同人文里把北静王如何如何贤明,如何如何疼爱女子,还爱情专一,黛玉一去就是正妃,根本无视在北静王其实已经有妃子事实,他们也很喜欢写黛玉同人小说时才几回就移情别恋,根本不顾《红楼梦》中黛玉对于香珠串是北静王直接赠与宝玉的,宝玉想拿来送黛玉,却没送出去,反被黛玉讥斥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掷而不取的强烈暗示黛玉根本讨厌去北王府意境,甚至还有学者就干脆提出黛玉和北王以后很幸福,是如此吗?为啥黛玉讨厌去北王府?因为去了给你一顿毒打你愿意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但凡能做到王爷这个级别人物,哪有心机简单的?你知道宝玉那次挨打为谁挨的?看起来表面是为忠顺王追要琪官,说宝玉藏了琪官,宝玉能有这胆量?实际上周汝昌先生早就指出“那蒋琪官初与宝玉相会,赠与他的那件奇珍:茜香国女王所贡的那条大红汗巾子,却是昨日北静王给我的,原来,北静王才是‘勾引’忠顺王驾前宠幸之人的‘先进’!琪官胆敢逃离本府,原是有“后台”的呢”,其实细思也确实,以宝玉财力,还能帮琪官购买紫檀堡产业?奇谈耳,所以就宝玉角度而言,这次宝玉挨打抵死没有说出你水溶名字,够对得起你了,反之水溶就这件事情上看,还能是心机简单?许多续写红楼的作者更有把北静王妃写的如何如何贤良,比如就说西岭雪同志吧,一边指责水溶是薛蟠式人物,可是跑到自己所续的黛玉传里,把北静王妃写成是不能生育,主动为夫找侧妃,甚至愿意平起平坐的贤妃,这符合曹公真意吗?对照香菱故事,如果水溶妻子不是夏金桂式人物又是怎么样人物?而且我可以根据你西岭雪同志“金玉说”进一步说明,北静王妃就是西王女儿,姓的就是金,其实红楼几个王爷姓氏早不是秘密了,他们就是按五行排的,见于书中有东王穆莳,北王水溶,姓氏名字的对应一目了然,穆者东方甲乙木也,水者当然是北方水,南王也可以根据香菱故事版本推出,那个霍启丢孩子香菱对应的就是南王家后来丢了黛玉,南王家就是姓霍,霍启者祸起也,霍又是南方丙丁火,贾府倒霉就从南王家惹祸开始被牵连,而其实北静王妃早就在80回前就出现过,和老太太贾母,南安太妃一起见过黛玉,她哪里能不知道黛玉是老太太许给宝玉的?那次见薛宝钗,贾探春,林黛玉等你以为老太太会不和她们说自己真实想法?而按照四王家门当户对的联姻看,北王妃应该是西王家女儿,就是姓金,因为金生水,只有金王妃才让水溶能俯首贴耳(补充一点,水溶妻子金氏显然就是西平郡王的女儿,因为忠顺亲王和贾政联手的打击中以身为水溶殉难,当金王爷打倒与贾府有世交的东王穆氏后,贾兰同步战死,金家将记得金王妃这笔血仇,这也是贾府最后全面被抄家重要因素)。

  从北王妃能和老太太贾母,南安太妃一起活动看,肯定是个精明强干的人,而从80回前我们可以看到南安太妃和贾母曾经打算联姻,让贾探春成为自己孙媳妇,二家交情其实更深厚,而显然南安太妃和贾母是老姐妹,其实南安太妃就是南风,所以当贾府开始不妙时,在外的宝玉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南安太妃家,因为可能老太太临终会有遗言,出事就先依靠南安太妃家,而更大因素其实在南安太妃也是老太后的姐妹,无疑关键时刻比其他王府跟靠得住,宝玉无疑去南安太妃处说了这个意图,所以对照香菱故事版本,我们看到甄家把香菱托给了霍启出外游玩,对应黛玉这里就是贾府把黛玉给了南安太妃到南安王府照顾,也不敢不给了,当南安太妃上门来指名要黛玉,王夫人和赵姨娘还敢说不嘛?估计这时王夫人得改口亲热喊黛玉“我的儿”了,可是好景不长,香菱故事版本中霍启丢了香菱,当然对应这里就是南安王府家出事了,而原因只可能是老圣人夫妇驾崩了,皇上要清算老臣了,在红楼梦里有一个奇怪手法,一旦出事,往往是成双成对的人出事,比如大观园被查抄后,这里司棋被赶,这里入画也被赶走,类似例子举不胜举,所以老圣人夫妇还可能竟然是一起升天了,难道老圣人夫妇也是神仙?是的,其实当我们知道老太太是西风婆时,就应该意识到老太后也是西路里的神仙,她竟然就只能是西王母,其实她这里的青凤就是她送给西风婆当这世孙媳妇,她就是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点明了王熙凤的前身,其实西王母的青凤是很凶悍的护身鸟,见谁啄谁,她若在,连霜姨转世的赵姨娘都害怕,她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大保护神,这里不再多赘述,我们将在忠义王篇中说一下林黛玉几个保护神,当黛玉被寄养到南王府避祸(很可能压力就来自死对头忠顺王),水溶从南王坏事后抄了南王府遇见黛玉,这含义就是水克火,但是却没有把黛玉放回贾府,还强行把黛玉“生拖死拽”强行带回了北王府,为何如此说?因为宝玉和黛玉的悲剧先兆就在冯渊和香菱故事上,这里在脂批有明点“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甲戌侧批:斯何人也。】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甲戌侧批:真真是冤孽相逢。】”,当我们看到“冤孽相逢”就能迅速联想起宝黛他们的一个特指“两个冤家”,是的,冯渊和香菱正是宝黛悲剧前奏,这个脂批也有指出!”【甲戌眉批:又一首《薄命叹》。英、冯二人一段小悲欢幻境从葫芦僧口中补出,省却闲文之法也。所谓“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先用冯渊作一开路之人。】,是的为何说“先用冯渊作一开路之人”?这里我们就要悟到,宝玉和黛玉的悲剧先兆就在冯渊和香菱故事上,所以以后的其实我们只要把相关人物形象代入,自然一目了然:

  冯渊=贾宝玉,香菱=林黛玉,薛蟠=北静王水溶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迅速得出结论,黛玉去北静王府绝不可能是自愿,只要看到香菱故事中,门子叙述的“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这个林黛玉被北静王是如何从南安郡王府拖拉到北静王府内,不难想象,这个水溶不是水霸王,谁能是?当然这两段故事具体情节还是有些两样,宝玉没有如同冯渊那样被打死,但其实我们综合其他线索,也是和被打死没啥两样,这个水霸王当然不可能打死宝玉,打死自己异性兄弟,这个对自己可不是好事,因为当初赠给宝玉鹡鸰香念珠,而鹡鸰有从此将宝玉认做异姓兄弟含义,因为“鹡鸰在原,兄弟急难”虽无兄弟结拜和誓言,但自然隐含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真把贾宝玉打死了,这个水溶还是忌讳的,这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可不是砸了自己脚?所以结果竟然是宝玉被强行或骗着剃度,做了第一遭“和尚”,因为宝玉80回前接受过北静王念珠,这将成为北静王将他剃度的伏笔,在古代念珠又有另一层特殊含义,结合赐给宝玉念珠事情,我们再回忆宝玉要做两遭和尚而且都为了黛玉(文本依据:三十回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那只有是北静王强行将他剃度,这样就可以顺手合法霸占林黛玉了。但是北静王却没有马上毁坏黛玉清白,难道水溶还算君子,其实不然,水溶都抢了自己生死兄弟的人,难道水溶还算君子,?实则他还是畏惧朝廷一个法度,毕竟太上皇夫妇尸骨未寒,必须要守国孝,这就对应了帝舜神话中的水伯畏惧天帝法度而不敢霸占帝舜的两位妻子传说,我们传统许多红学迷有个误区,一般都认为帝皇驾崩,天下臣民都要守孝三年,其实这是大误,根据《雍正会典》卷九六,在世祖顺治帝驾崩时,规定“王以下文武官员不作乐,不嫁娶凡百日”,到清代祖康熙帝宾天后,规定“文武百官以上,一年内不作乐,百日内不嫁娶。在京军民人等,二十七日内摘冠缨,服素服,百日内不作乐,一月内不嫁娶,二十七日不祭神。”,也就是说北静王守国孝最多百日,当然就这个百日水溶也真不敢违反,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此期间为林黛玉上表请封侧妃的事,就是没有国孝,其实也不敢,不要说强占已经结婚的黛玉,订婚过也得不到皇家批准,即便是黛玉无主,也不能,因为藩王强占世家女本身就是麻烦的事,虽然高鄂通行本后四十回歪曲了曹雪芹本意,但是不少礼俗还是符合清代法规的,在第一一七回,高鄂写了一回外藩买妾,结果买到了被拐卖的巧姐,这位王爷一听巧姐身世,就忙命“快快打发出去”。那外藩听了,知是世代勋戚,便说:“了不得!这是有干例禁的。是的,但凡欲图霸占世代勋戚的女子,怎么可能无罪?水溶怎么即便保住林黛玉清白,又怎么能逃过朝廷法度?接着就是水溶把黛玉强行带回北王府,上文已经说过就不再重复,接着按香菱故事来推演,我们迅速可以知道下面情节,按说你北静王妃本该是老太太贾母老交情,该悄悄放了黛玉才是,可是北静王妃在干嘛?她犯起了醋坛子,结果却是陷害黛玉,制造巫蛊事件,趁机毒打黛玉,恐怕是不屈打成招还不想停,可黛玉脾气其实也是很倔的,遇到宝钗那种真关心自己的,黛玉会情愿服软,但是遇到穷凶极恶的女子,黛玉绝对是有女丈夫气概的,这才是真实的黛玉脾气,所以我们可想而知,北王妃打了黛玉,肯定要另外找借口,肯定还打着为了老太太贾母打你的招牌行事,老太太才归天几天啊?你就敢来当我家王爷侧妃?老太太临终前让你永远跟着宝玉当我不知道啊?宝玉还没死啊,你就来勾引我家王爷?就算要联姻,也不该你来,惜春干嘛不来?贾喜鸾干嘛不来?我这是为我老太太和宝兄弟赏你这顿打,然后黛玉能辩的过?在这种伶牙俐齿的毒妇面前基本是有理也变没理,随后可想而知,水溶肯定如薛蟠那样惧内,忙着命人把黛玉送回贾府都没准,而黛玉却是“挨打”后,最后自然是“不得贵婿”,因为李宫裁这个铁嘴的这句“不得贵婿反挨打”肯定是来一个王爷级“贵婿”应验一回,黛玉真不知道应该感谢北王妃或者李宫裁,还应该骂死她们,反正这就是《红楼梦》诡异处,让你永远想不到的形形色色人性上折腾人。反正各有其理,以前的好友就是以后你仇人,而以前对立面反而成为知己,当然这里这个结局只是作为一个假说提出,但是这终究还是按照香菱版本推演,可信度极高的版本,为何香菱故事版本那么重要?这就要说到以下另一个红学常识了。

  很多人都认为红楼梦80回后已经散失了,真的如此吗?其实红楼梦魅力就在于红楼梦许多大故事都在前面有小故事预演和伏笔,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小故事和伏笔真吃透,红楼梦之后大故事再根据脂批线索理出头绪,还是能恢复五六成的,或许还能更多,至少大故事框架我们是可以探索出的,比如要理出黛玉80回后故事,就必须先参看香菱的故事,这已经是红学界常识

  下面我就把西岭雪的新书中有关香菱和黛玉的观点列出:

  香菱是十二钗副册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而黛玉是十二钗正册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两人的身世、经历、相貌,乃至情性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1.香菱父亲甄士隐与黛玉父亲林如海二人,虽地位悬殊,然而一个“禀性恬淡”,是“神仙一流人品”;一个“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又都是膝下无子,只得一女,爱如珍宝。

  2.两个女孩儿同样是在三岁那年有一段奇遇,被个癞头和尚要化去出家,人家父母不答应,那僧道就胡言妄语,替人家的一生做了定评。香菱的故事是实写,而黛玉的经历是暗出;在僧道的口中得到了一首诗,不但预言了她将来的厄运,连她将会改名叫“香菱”,要嫁给姓“雪”的人都说出来了(癞僧诗谶: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黛玉则得到了一个警告(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3.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的故事,也是从香菱之父甄士隐的梦中透露出来,更是奇之又奇,幻而复幻。

  4.香菱和黛玉在幼时共同遇到的,还有一个世俗之人:贾雨村。英莲被抱在父亲甄士隐怀中遇见贾雨村时,只有三岁;而黛玉拜贾雨村为师时,也只有五岁。甄、林两家,同样对贾雨村有大恩,贾雨村得到甄士隐接济,方才有银子进京赴考,求取功名。贾雨村承了林如海的大恩,凭借他一封举荐信,随从黛玉进京,结识贾政、王子腾等人,得以复官飞腾。

  黛玉是贾雨村学生,而香菱后来也是黛玉学生,由此而论香菱又是贾雨村女徒孙。

  5.香菱和黛玉都出生于苏州。

  6.书中却没说香菱像黛玉。在“送宫花”一回里,周瑞家的见了香菱,赞叹说:“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但是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正是兼有宝钗、黛玉之美者,也就是有一半儿的黛玉特色。故而推算下来,香菱的形象也是有三分像黛玉的。

  所以你要构建80回后黛玉的故事,不读懂香菱的故事,肯定不行,这就是这个红学共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香菱因为被薛蟠毒打后宝钗仗义把她救下后跟在了宝钗的身边之后故事已经随着80回后丢失,相对应的就是黛玉在水溶那里因为北静王妃被毒打后怎么从水溶王府回到贾府只能想象而不能强行拟补,幸好红楼梦其他地方几个故事片段和黛玉几首诗歌以及远飞点的寄出戏曲告诉了我们之后发生故事,使得我们能继续说到黛玉去世,甚至黛玉以芙蓉仙子身份在天上一些对应情节,这也是大幸,这些将在我们下篇全面展开此处不赘。

  其实我们继续在西岭雪同志基础上补充还可以发现。

  7.香菱和黛玉相似的归向。甄英莲的父母何其疼爱她,可她却无福享受,偏偏被拐子给拐走了。黛玉的父母也是何其疼爱她,偏偏她的母亲却病逝了。这不同的幼年不幸,都把她们引向寄人篱下的境地。

  人们习惯认为“晴为黛副”,把晴雯当成黛玉的影子,把晴雯的遭遇看成是黛玉的映射。其实红学界早就明白,要知道黛玉80回后故事,必须看明白香菱传,其实香菱传甄士隐也隐含了贾家故事,甄者真也,贾者假也,甄贾恰为一对,之后的甄家丢了孩子香菱就是隐射了黛玉命中的一劫,此事映射就是贾府丢了孩子黛玉,到底何事呢?从现在的红学研究高度已经可以肯定说,此事就是水溶事件。

  香菱嫁给了薛蟠。这一层关系是实而又实的。那么黛玉呢?细案全书,黛玉与薛蟠之间,似乎也有那么一丝若断若续的联系。

  第五十七回“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黛玉)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黛玉便拢上来要抓他,口内笑说:“你越发疯了。”薛姨妈忙也笑劝,用手分开方罢。因又向宝钗道:“连邢姑娘我还怕你哥哥糟蹋了他,所以给你兄弟。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

  第二十五回里,宝玉和凤姐中了邪,众人都来看视。薛蟠也来了,书中写道:“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哪里是闲笔?其中隐含着何种悲剧呢?事实将来发生黛玉和薛蟠的斗争,我们将在下篇提出该假说。

  8.当然令人发指的在于,就是贾雨村是怎么对待恩公女儿香菱的?大家都知道,直接把香菱卖给薛家就是这位道貌岸然的家伙,而那时门子已经告诉他香菱就是就是恩公的女儿,那么贾雨村又会如何对待自己曾经手把手教过一年书的女学生黛玉呢?又会怎么“报答”贾、林两家呢?会不会又是另一次变本加厉的恩将仇报、翻脸无情?其实有段贾雨村曾经念过的诗,早已隐起了红学界不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粗看,此联似乎并没有什么绝妙之处。但在《红楼梦》的甲戌本上,却有条脂批提示我们,此联实际上已悄悄地嵌入了全书两大女主角——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名字。“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戌本第1回侧批)”

  据小说交代,那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胡州人氏。由此,人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至少这咏怀一联的下联中,亦嵌入了贾雨村的表字。

  红学许多歪打正着的地方在于可笑的在于这两句曾经被吴世昌氏发明了所谓宝钗“改嫁”贾雨村的谬说却逐步解开了一个后来惊人秘密,(这里先介绍下吴世昌氏对所谓“钗于奁内待时飞”解释,这半联的文字,既然嵌入贾雨村的表字——“时飞”,这似乎就意味着宝钗后来是“改嫁”了贾雨村。论者还煞有介事地进一步“论证”说:“薛宝钗与贾雨村在思想感情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在一起还可以共同谈讲些经济仕途的学问”云云。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当时主旋律是薛宝钗是封建王朝孝子贤孙的代表,是打压黛玉的刽子手的理论,不过平心而论,这也拜高鹗的续本所赐,钗奸黛善也算红学自高鹗的续本泛滥后传统理论,在此理论下,宝钗啥坏事不能干?改嫁嘛,肯定有,当时不少学者就是这种心态研究红学),其实这句话仔细理解,我们很快就能达出一致的结论,《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其中上联明确暗含了贾雨村的姓,下联则嵌入嵌入贾雨村的表字——“时飞”,由于此玉是在“椟”中,“椟”是一种匣,是女性用具,所以此处“玉”只能是黛玉,这样“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意思连贯起来只能是可怜的黛玉被待价而沽,此事甚至牵连到宝钗,全部被落入雨村手中,这就是这两句话正确解释,现在大家明白为啥宝玉从一开始看到贾雨村就不想见面,而脂砚斋一提到雨村就破口大骂奸雄,说其是莽操了,其实这次就是黛玉最终以离魂方式含恨去世那回原因,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那么怎么钗黛全部落入了贾雨村手中?石呆子扇子故事就隐射此回,抢扇子的贾赦是贾宝玉的伯伯,对应到黛玉故事里,他就是皇伯忠顺亲王,他也不可能对应啥年轻的水溶。

  实际87版电视剧故事都知道贾雨村投靠的就是忠顺亲王,贾政都在最后哀求贾雨村,只有你能在王爷面前说的上话,帮帮我们贾府吧,周岭先生在87版电视剧故事那里推断没有错,因为只要知道袭人被赐给了蒋玉菡我们就一目了然了,蒋玉菡正是忠顺王的男宠,当然此人却又是被脂砚斋列入“红楼四侠”,最后他和妻子袭人一起扶助宝玉和宝钗夫妻,所谓“花袭人有始有终”就指的袭人最后时刻也对宝玉不离不弃,从宝玉的角度而言,袭人真的是女忠臣,而袭人反而自己因为宝玉曾经给她的一记窝心脚永远落下了病根,终身痛苦不堪。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石呆子扇子故事和忠顺王抢亲事件吧。石呆子就对应贾宝玉,如果映射的四把扇子,我干脆就一起揭开谜底吧,这件事件中的四把扇子中湘妃扇就是黛玉,棕竹扇就是袭人(袭人象征为席子,而棕竹正是编席子材料),麋鹿扇就是麝月(麝和麋鹿正有对应关系),玉竹扇就是妙玉,别无更合适的解释,此次说的正是忠顺王抢亲事件,而此次事件周汝昌先生在说袭人命运时倒是说对了,周汝昌先生曾经敏锐的指出,袭人嫁给蒋玉菡,实际是忠顺王的指派,而袭人却是为了救宝玉而第一个挺身而出,周汝昌先生甚至指出了这是知道袭人是宝玉一等丫环、心爱之婢,赏与戏子,以辱宝玉。其实忠顺王针对怎么可能就是袭人一个?从这次事件可以说宝玉所有未过门乃至过门妻妾一网打尽,而冲天怒火显然对准的是宝玉竟然敢藏了妙玉,当然这又涉及妙玉公案,在红楼梦里其实妙玉身份最神秘,按其用的东西连贾府都没有,可能她才是与义忠老亲王有关系的后代,自然也是曾经有仇的忠顺王的滔天怒火,也许宝玉和忠顺世子谈判时(相对应石呆子和贾琏谈判),还许诺封侯加官(对应于贾赦许诺石呆子直接给现钱),忠顺世子都暗示他交出妙玉就无事(对应于贾琏告诉石呆子好歹卖一把扇子),结果自然宝玉如同石呆子那样,一个都没有,然后引起了忠顺王滔天怒火,然后就是指示贾雨村借口宝玉欠了官税,直接查抄了大观园,几个姑娘自然也落到官兵手中其实这次宝玉妻妾全部被掠,然后分别赐予贾雨村和琪官,而妙玉自己最后却失身于忠顺王,这是啥景象?这就是抄家,迎春所谓的“或打,或杀,或卖”,这次明显可以看出并不是忠顺王真好色,把钗黛交与贾雨村,把袭人赐予琪官,其矛头对象真的很明确,就是妙玉。但是可怜的黛玉终于没能熬过这次,其实这次为了宝玉,应该是袭人先挺身而出,主动准备要以自己清白换回宝玉安全,但是反而赢得有曹操脾气的忠顺王怜悯,必须指出的是,根据袭人献茶,宝钗抢喝的那个图景,袭人这次还是最后保住了自己,但却为以后被王夫人赶出门后忠顺王把她赐给了琪官打下伏笔,接着就该是妙玉,当然她终究是按其判词最终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但是她这是为了宝玉宁愿牺牲自己清白换回宝玉的自由,至于宝钗,也很激烈,其实我们有个另类解释,如果“钗于奁内待时飞”含义是一支金钗“待时飞”,既可以说是待你贾时飞(贾雨村字时飞),为何待你贾时飞?因为这就是这支金钗待时向你贾时飞喉间飞来时呢,那是何等悲壮的景象?而这才符合宝钗这个“山中高士晶莹雪”形象,她是宁可与你鱼死网破也不会自毁清白的,这段金钗贯喉的说法并非心血来潮,因为这个故事要考虑到薛宝钗那个“可叹停机德”形象联系,这是乐羊子妻的故事,而这位可敬的乐羊子妻除了我们熟悉的断机劝夫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是的,这才是薛宝钗的形象,她这个“山中高士晶莹雪”哪里会去主动改嫁贾雨村?如果我们再和元妃所点的《一捧雪》这出戏对应,更可一目了然“钗于奁内待时飞”真实含义。

  《一捧雪》伏贾府之败》【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正和石呆子事件相互照应,其中雪艳形象当然只能是薛宝钗,汤勤对应就是贾雨村,贾宝玉对应莫怀古,“一捧雪”这个杯子粗看好像黛玉,其实不然,恰恰该是妙玉,因为妙玉奉茶故事中,已经和杯子故事结下不解之缘,黛玉这把“湘妃扇”倒是被动卷入,其实这个《一捧雪》戏里还有个戏中戏,演的正是明代著名杂剧《中山狼》,这正和孙绍祖迫害死元春故事对应,“子系中山狼”,其实孙绍祖这个“在兵部候缺题升“正是将来这个官复“兵部尚书”、“大司马”的贾雨村得力干将,他们也只可能为执掌兵权的忠顺王卖命,从官职系统看,贾雨村不可能投靠水溶。《一捧雪》有雪艳刺杀汤勤,对应到红楼梦,自然是薛宝钗金钗刺向贾雨村咽喉,但是我们说过贾雨村是杀不死的,红楼梦里谁都能死,就他福大命大造化大,为啥?请看上面说的黛玉上天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那么麝月呢?其实麝月更忠义,其实与传统理论不同,我们认为黛玉死后的“冷月葬花魂”其实就是指的冷麝月不顾忠顺王淫威埋葬了黛玉,“冷月”其实指的冷麝月,因为如同贤袭人这个号一样,冷就是麝月特征,否则很难理解“冷月葬花魂”这句话,因为严格按这句话理解,黛玉有暴尸荒野之嫌,这可能吗?其实我们知道黛玉最后是入土为安的,这在芙蓉诔中早点明了“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也解答了《葬花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答案,收葬黛玉就是麝月,如果麝月没有令宝玉为之酸鼻的功劳,你认为她会成为最后那一个幸运的宝玉四姨娘吗?都说麝月是袭人一党,其实你真要看明白红楼梦,麝月骨子里才是晴雯死党,在晴雯生病时伺候晴雯就是麝月,并且她在自己知心姐妹晴雯流露出对袭人不满,所以在晴雯死后,黛玉身边最亲近丫头其实就只能是她,因为我们说过,黛玉过门后紫鹃被王夫人拦住没有能成为宝玉侍妾,陪伴黛玉最后时光的其实正是袭人麝月,这就是红楼梦悲剧地方,而也正是《葬花吟》告诉我们相对于“终陷淖泥中”的妙玉,这黛玉却选择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用“离魂”那种悲壮方式在哭干最后一滴血泪后“泪尽”离开人世,所以对比这几个宝玉身边的知己,当她们用自己不同方式群芳护主时,谁更伟大,我们突然只能流泪无语,我们无法比较,大家自己选择吧,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指出,其实黛玉这次悲剧又可能是阴差阳错,从种种迹象看,妙玉这次挺身而出,牺牲自己清白的行动其实软化了忠顺王,就在黛玉去世那天,宝玉出狱了,宝钗也从贾雨村那里回到了贾府,就在当天,随着黛玉死,袭人走的悲剧,宝玉遇到了人生最大悲剧,他疯了,但是随即那块通灵宝玉将再次迸发出光芒,所谓“二疗冤疾”,还能有啥“冤疾”比黛玉死,袭人走的悲剧对宝玉打击更大,宝玉最后的底线心愿其实是要“黛玉为妻,袭人为妾”,只要有此二人在身边,哪怕外面洪水滔天他都会眷恋尘世,第七十九回,眼看宝钗避嫌搬出大观园去,晴雯被逐含冤而亡,入画、芳官和司棋亦皆被撵了出去,一时间众芳污秽,园中萧索,连那翠翠青青的香藤异蔓,也忽比昨日好似改作了凄凉一般。惆怅之下,宝玉想的是,还是去找黛玉相伴一日,回来再与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把袭人与黛玉并提,可见在他心目中分量最喜欢女子是谁,无论晴雯迷接受不接受,曹雪芹确实就这样写了,实际说实话,读到这段我们也接受不了,但是因为红楼梦这样写,我们也只好承认,在宝玉心中,明确的是黛玉第一,袭人第二,他是把她们列为要一起同死同归的人,这就是宝玉心里从来没有说出的秘密,后来的宝钗和麝月虽然优秀,但是无法在他心中代替这对组合,宝玉甚至能忍心到看着晴雯被赶出去,当袭人说重话时,对袭人依然表示,不要离开我贾宝玉,我已经不忍再说了,宝玉,这就是贾宝玉。所以大家能明白为啥黛玉始终忍让袭人了吗?动则称呼嫂子,甚至在知道王夫人给袭人双份月钱时明知意味着啥,还主动约上史湘云去为袭人祝贺,如此厚待袭人,这是为何?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宝玉,以宝玉之是为是,以宝玉之非为非,这才是真正的黛玉性格,每读至此,我们其实都欲哭无泪。,如果说黛玉不是宝玉人生第一知己,谁又能是?宝玉终于回来了,可是回来时黛玉已经在这个世上消失,虽然通灵宝玉再次迸发出光芒,“二疗冤疾”,把宝玉从生死线拉回,这次袭人也终于在最后一刻被忠顺王放归,但是已经彻底失去了王夫人信任,王夫人要的是守节烈女,这又为以后赶走袭人埋下伏笔,其实王夫人早就想收拾袭人了,因为袭人背叛了她而忠心于黛玉,具体原因放到水溶篇详细分析。

  但是家里必须赶忙为宝玉将宝钗迎娶过门,因为孩子太苦了,身边再要没有人的话,宝玉真的还会疯,这才是“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真相,是宝玉负心吗?是贾府对黛玉绝情吗?恐怕真冤枉他们了,所以真正看过80回后故事的明义写到“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因为黛玉如果复活,将没有任何力量再拆散这对苦命鸳鸯,这就是红楼梦这一幕黛玉之死最大悲剧所在,可是当我们读到这个故事解构时我们还能忍心骂宝玉“梁间燕子太无情!”“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是谁究竟是谁造成了这个悲剧?也许只有苍天知道。

  这次林黛玉升天。恐怕还是参透了一些天机,实际按照贾雨村那句“玉在椟中求善价文意,黛玉实际上是准备被待价而沽,肯定是将要落于泥淖,从种种迹象看,这次忠顺王对黛玉发落交给贾雨村绝非把黛玉赐给贾雨村为妾,而是让贾雨村处置或者利用让贾雨村黛玉老师身份说服黛玉,我突然感到背后出现了另一个忠顺王党羽贾环的影子,有个迹象似乎必须注意,此次黛玉最大保护神贾政选择了沉默,看着如此惨事而不反应,只有两种可能,人被调离到边关或者对宝玉感到失望,我不知道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何事,这部分只能按理智推断,从元春判词看“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当元春去世同时,贾政还在位上,并和这股杀害元春的势力在合作中。

  从当时情势推断,贾政正与迫害元春势力合作,而该股势力根本没有想铲除贾政意思,考虑现实,我们感觉该股势力其实压迫对象却是贾政的长支,就是正妻王夫人的子女,元春遇害其实就是如此背景,该势力在对待宝玉,元春上心狠手辣,却对贾政网开一面,唯一解释只能是该势力支持赵姨娘一系,并且对贾政忠直十分欣赏,符合这一条件我们认为具有曹操性格的忠顺亲王可能最大。

  这里先解释下我们为何要说忠顺亲王是曹操性格,因为按权势,他无疑以亲王身份凌驾于四大郡王之上,又是皇家宗长。从其能宽恕蒋玉菡投靠水溶之罪重新加以委任,(关于蒋玉菡在宝玉挨打后就被忠顺府拿回,其实在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做梦中曹雪芹用了暗写手法,“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可以看出此人绝对不简单,关键是按情理,从蒋玉菡逃跑事件看以后他和水溶肯定势不两立,那么作为老于官场的贾雨村会怎么做?投靠水溶?投靠忠顺王?权势实际谁大?答案自然后者,蒋玉菡被忠顺王抓回去时,你水溶真敢出头?所以一目了然,权势当然忠顺王压倒北王,可是贾雨村在脂砚斋评语中可是大骂为莽操奸雄的,出处: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甲戌侧批(甲辰夹批):是莽操遗容。】

  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列》〔眉批〕真奸雄也。】【甲戌侧批(甲辰夹批):此亦奸雄必有之态。】

  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列》〔眉批〕亦有一股豪气。】

  所以其实雨村虽然是【奸雄】,但同时也有【一股豪气】,既【奸】且【豪】。

  说实话把贾雨村比为莽操遗容,可知贾雨村的级别必定类似王莽、曹操,其实这正是最后卢生的梦境最辉煌处,邯郸梦的最后,卢生竟然是从流放中起复,活到耄耋高寿,良田,豪宅,后庭声色佳丽,即便是寿终时也备极哀荣,百无一漏。如此富贵,古今不过郭子仪少数几人能得之,皇帝甚至赐给他24名姬妾,可是翻到红楼梦里,怎能不让人心痛?又是24名女子婚姻拆散,正好两组副钗,谁知道是谁呢?按周汝昌先生108钗对108将之说,确实很有可能,因为红粉英雄(脂粉英雄)和绿林好汉对应关系十分明显,而108钗确实可以组成9组金钗,这绝不会是巧合,只是红楼梦越到后面可能也像水浒传一样,除了正钗、副钗、又副钗36钗(暗含水浒36天罡),是正面描写就多,更多女子如同慧娘,张金哥那样女子就一笔带过了,话归原处,中年的贾雨村自然这奸猾还没到那么炉火纯青,但是当年他背后主子忠顺王如何性格呢?要驾驭贾雨村这样的奸雄能是啥性格?

  而如果我们考虑到探春出嫁后,探春肯定要被皇族收养才能以相应身份嫁出去,而一旦推排,则造成一种毛骨悚然的问题,探春只能是忠顺亲王之女,因为元春是皇帝妃子,则探春就和皇帝平辈,如果探春认皇帝皇后为父母,会造成辈分差异,而且和番,按历来规矩,除非如唐代回鹘那样举足轻重的势力,不帮朝廷而帮助安史叛军的话,国家有倾覆之祸情况下,朝廷才有以皇帝女儿名义下嫁可能,一般皇帝女儿下嫁几乎无可能,只有亲王之女下嫁,这才是礼数,所以探春只能拜当时某个老亲王为父才能名正言顺,而80回前,出现的亲王只有坏了事的义忠老亲王,这自然不可能,而另一个亲王居然只有忠顺亲王,按照石呆子一案和忠顺亲王抢亲案来看,贾赦映射的就是忠顺亲王,石呆子自然是宝玉,而贾赦是宝玉伯父,按红楼梦曹氏映射定律,则忠顺亲王竟然贵为皇伯,所以忠顺王亲贾环在自然情理中。这部分只能根据当时情势和理智推出,文本依据薄弱些,但情理上势必如此,因为所谓东南西北四王全部是郡王,而且都是异姓王。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尧舜时代的故事,让我们回想下帝舜的弟弟象企图害死舜霸占两位嫂子的故事,那么在红楼梦相应版本中应该有对应,而如果探春是忠顺王名义上女儿成立,那么忠顺王不会不知道林黛玉就是被探春代嫁那位闹得天翻地覆的姑娘,也势必知道她其实是探春挂念的,所以本身按他性格却不会去压迫黛玉做自己妃子,但是宝玉马上面临处死境地,忠顺王这时又要顾及探春父亲贾政感受,最好法子竟然就是把原来宝玉的部分妻妾给贾环,这其实在他看来是很照顾的解决方案,这里又牵涉到上古华夏和古代一些草原政权的古老习俗,收继婚,何谓收继婚,《三国志•魏书•乌桓传》载:乌桓族,“父兄死,妻后母执嫂;若无执嫂者,则己子以亲之次妻伯叔焉,死则归其故夫。”此为收继婚,其实早年专家们就指,象准备害死帝舜企图娶了娥皇,女英而不畏惧娥皇,女英生父帝尧震怒,就是因为收继婚制度确实在上古华夏存在,其实大清开国也是有过这股风气,著名的太后下嫁多尔衮传说自然真伪还在辩论,我们暂时让一步,可是这个多尔衮逼死豪格,迎纳豪格之妃总是事实,这样我们从忠顺王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满族老一代王爷形象,重的是太祖朝法律,至于抢了东西,也是让功臣们分,当然类似贾宝玉房里的人,一一分配就是这股遗风,所以进一步推断此人必然善战,这里作为假说提出。

  正因如此,把宝钗和黛玉交给贾雨村去劝说从了贾环可能更合理,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贾雨村这时却使用的丢卒保车法,袭人和妙玉挺身而出可能竟然和他游说有关,但这激起了视清白如生命的钗黛恐惧,悲剧因素就此展开,黛玉可能没有领悟到贾雨村保的帅就是她,她和香菱不一样,红楼梦文本往往在相似故事时会有变数,毕竟一年的朝夕与共的女学生,后来两次在黛玉母亲和父亲去世后陪伴送入贾府都是这个老师,不怕林黛玉倔,就怕林黛玉哭,这次黛玉是肯定要准备“泪尽”的,这次哭怕是空前震慑人心,所以贾雨村还不会把事情做绝,但显然接着她就要准备牺牲麝月和宝钗了,贾雨村其实最了解忠顺王脾气,一开始就把袭人和妙玉劝过去,就是豪赌,赌妙玉过去,王爷脾气就停息,但最后结果肯定还是没底,可是钗黛看到贾雨村个个击破,利用宝玉生死一个个把女子劝去王爷处侍寝,还能怎么想?还能不恐惧?宝钗应该就是准备飞钗贯喉拼命了,黛玉呢?泪流不止才符合她脾气,但是黛玉已经做好死的准备了,因为她知道贾宝玉这次活不成了,王爷意思就是要把宝玉杀了,把她们另外许配人,但贾雨村看着黛玉最后哭声,其实可能已经脑子里盘算怎么将来杀死王爷了,并且继续豪赌,这次转变并非自己天良发现,因为实在贾雨村是亦正亦邪的人物,就是在他自己做的梦中的他也是有时会有种预测本能,历来不会把事情做绝,尤其在对待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他肯定会留情,因为脂批告诉我们,他竟然能感觉出黛玉来历不凡,《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插曲,讲到贾雨村游智通寺,见一副对联,心中有所触动,及至见寺内煮粥老僧,又颇感失望:

  (贾雨村)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

  【甲戌眉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又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是的就是这个“俗眼”,能知道黛玉等未觉之先,这还是俗人?比我们都厉害多了,“不识得既证之后”也就是不能推算后世也,这能知道“黛玉等未觉之先”本事,也是半个活神仙了,所以他竟然知道黛玉来历不凡,会把事情做绝吗?(当然宝钗,袭人来历书里没点明他知道),而更一个关键因素是可能竟然和其另一个学生甄宝玉对他事先点化有关,所以贾雨村又开始在黛玉危难最后关头办起人事了,这和直接一笔卖了香菱不同,红楼梦往往就是相似故事但情节会有变。

  这里就必须转入甄宝玉此人,此人竟然也是黛玉一生升天点化的关键人和保护神,甚至就是还泪因素的关键人物,此时已经成仙,而排起关系来,竟然是黛玉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甲侧:如闻其声。甲眉:只一句便是一篇世家传,与子兴口中是两样。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侧: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蒙侧: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他也是贾雨村的学生,而他来历其实奇怪,周汝昌先生曾经有个学说说他才是真的神瑛侍者,贾宝玉是那块顽石,黛玉因为还泪还错了人,所以黛玉一直不能泪尽而亡。他的主张影响到了另一部现代著名的红楼梦续作,周玉清女士的〈红楼梦新续〉就采用了此说,大致情节如下,在紧跟80回红楼梦原版后,写到为重整大观园人气,探春又开荷花社。之后,探春放风筝,风筝被一年轻俊秀的王爷捡到,二人心有灵犀,那王爷便是来朝觐的东海王。于是朝廷赐婚,探春远嫁,宝玉陪送。宝玉离开后,黛玉思念成疾,填词寄怀。在园中遇见甄宝玉,得知贾府许婚,又听到娘娘赐婚宝玉与宝钗的消息,吐血而亡。

  这里她就是按照周汝昌先生意见处理了,贾府居然为她和甄宝玉订婚,真比高鄂本的掉包计还狠,甄宝玉和贾宝玉长的一模一样,他真要冒充贾宝玉,林黛玉怕是被真要赔了身子还给钱了,可是甄宝玉终究因为言语露出破绽,林黛玉其实心里只有宝玉,最后再得知其实娘娘赐婚贾宝玉与薛宝钗的消息,终于悲愤吐薛而亡,这其实是另一个版本掉包计,这部书里甄宝玉成了害死黛玉帮凶之一

  说真心话,我们其实倒感觉林黛玉能嫁给甄宝玉那个比贾宝玉还真的贾宝玉,总比水溶这样的王爷好多了,可是这样的处理,符合曹公原意嘛?其实不符合。

  我们不能不说周汝昌先生这里走上了一个歧途,贾宝玉也确实就是神瑛侍者,否则警幻仙子在带宝玉到警幻仙境玩时,难道她也认错人了?可能吗?其实贾宝玉就是神瑛侍者,在书里很多地方有透露,就是我们平时读的马虎不查罢了,否则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会喊“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林黛玉呢?也会感觉与贾宝玉似曾相识“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其实很简单,只因为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在第十七回贾政带着贾宝玉给大观园题对额时,贾宝玉能熟练的说出许多花草名“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许多花草之偏僻根本就是花匠都未必知道,可是宝玉为啥知道,还能马上能看到就认出?即便他熟读百书,可是能看到花草就说出名字这可是必须有多年养花经验才行,是的,这是来自前世的养护花草的灵慧,因为他就是神瑛侍者。

  蒙侧批语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甄宝玉和贾宝玉关系如同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不过考虑到蒙府王本脂批往往来自后人,并非脂砚斋本人,但是答案也比较接近了,如果你对西游记里佛理精通,就能悟出六耳猕猴其实是孙悟空心中邪念所产生的,是孙悟空的另一面,孙悟空是正身,六耳猕猴是邪身。由于这个佛理太深,说起来还是比较费劲,那么还是换脂砚斋本人在宝钗黛玉来历时的那句话,恐怕更说明问题,庚辰本第四十二回末有批语:“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所以俞平伯就此提出钗黛合一说,其实这里“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已经隐含告诉你钗玉前世是一身。

  可是俞平伯先生却没有往前世去想,而是自己在后世做起了文章,因为紧跟着后面就是“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俞平伯先生重点放到了钗黛和好,如同姐妹,最后合而为一,就这后世合而为一理论在推出当时,就差点被骂死,别说阶级调和论帽子,就这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怎么一身法?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悟到,为啥曹雪芹从来没写薛宝钗前世来历?可黛玉看到她就服软,打宝钗那回一说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基本一路完败,因为薛宝钗和林黛玉前世关系竟然也是和甄贾宝玉一样,这甄贾宝玉都是神瑛侍者,薛宝钗和林黛玉也类同,只不过甄宝玉是清身,贾宝玉是浊身,但是警幻仙子为何没有去引度甄宝玉呢?因为她在早算出甄宝玉将来肯定是成佛做祖的,自己这里接班人总花神,花主是这位贾宝玉,提前见你甄宝玉干嘛?要说清这个关系还是要看另一个仙家小说能说清问题。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余象斗所编。小说写天上玉帝见刘天君家有一“接天树”,毫光灿灿,能聚诸般宝贝,命人索取不果。玉帝大怒道:“吾为一天之主,倒不及刘天君家有此树,能生七宝,现光照人,妙不可言。”众臣奏曰:“此树惟有刘天君家子孙,方得管理享用。”帝闻奏,忽然失声叹曰:“如何能到得他家,做个子孙,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大家初以为,玉帝倒是个性情中人,不知他心中只想那接天树,并不愿受降生之苦。不料众臣不答应了,说是圣上金口玉言,驷马难追,必须去投胎。玉帝说,依卿之言,孤去后谁来孤去后谁来管理天庭??众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当指一魂去降生投胎。”玉帝闻奏,不觉下泪。众臣安慰道,功成完满,依旧还原。玉帝虽万般无奈,只得指一魂化身奔刘天君家而去,后又屡次改换门庭投生,收天将,降妖邪,伏神魔,历尽风波,累世修行,终成正果。

  这个玉帝的魂就是日后的真武大帝,其实玉帝是真身,真武大帝是化身,可是当真武大帝回到宫廷后,玉帝根本没舍得把这个魂收回来,否则真武大帝再能耐,也就如同孙悟空毫毛变得猴子,被孙悟空摇身一抖就收回身,真武大帝也就灰飞烟灭了,连魂魄都没有,因为他本身都是玉帝身体一部分,是的,玉帝最后动了恻隐之心,毕竟真武大帝也不容易,最后还给真武大帝封号,正式让他开山立祖。小说中写到玉帝升殿与他的一魂化身——西霞国王见面的情景,“一见国王美貌,心中大悦,即封国王金阙化身荡魔天尊……,绣墩同坐,同入同行。”有点像贾宝玉遇见秦鲸卿的况味。

  其实小说还没有展开更大想象,我们如果知道玉帝能耐,去了个魂的话,如果他想修练,再在自己体内练出个魂行不行?这对他的修行根本不难做到,然后真身啥都不缺少,继续登基坐殿,他真身在天,哪路神仙敢动歪心思谋反?

  如果从这个神话故事来理解甄宝玉和贾宝玉关系,大家或许会悟到些啥?甄宝玉其实也是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是一清一浊,这是一种很厉害修炼法,是种分身修练,简而言之就是神瑛侍者正身把自己浑浊部分逼出,化为二身,这样甄宝玉全部是前世神瑛侍者清身,所以下凡后悟性当然比前世神瑛侍浊身的贾宝玉要高的多,他顿悟能力更高,可迅速成佛作祖,反过来就也可以指点度化浊身贾宝玉迅速出苦海,比自己一身下凡练要快的多,所以甄宝玉可以成佛,但等甄宝玉升到佛界了,原来预定的花主怎么办?没有花,花宫乃至天界还不要乱套嘛?所以后升天的贾宝玉只好留在花宫还情债。

  薛宝钗和林黛玉呢?这里似乎也是一样关系,但是就不具体展开下去了,应该和前面例子类同,其实〈红楼梦〉许多仙话故事必须先从佛典里去找,《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八,如来和提婆达多前世关系上就有类似状况,这个故事里如来和提婆达多前世法鸟和非法鸟本来就是一身,最后还是决裂,非法鸟说“当来所生之处生生世世,共汝相害常共为怨。”法鸟回答说:“愿我生生世世,常共与汝为善友。”最后就是二者不断转世缠斗,其实如来就是正身,提婆达多是邪身,但二者前世却为一身,但二者一化为二时,如来一世世不断点化提婆达多,而提婆达多却终究如他所说““当来所生之处生生世世,共汝相害常共为怨。”,最后甚至到了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击杀佛陀而未果。又于耆阇崛山投下大石,虽为金毗罗神接阻,然碎片伤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时,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归服,事亦不成最终因为犯了五逆堕入地狱,但是如来仍然没有放弃拯救点化他,最终在地狱中提婆达多悔悟了,最终按法华经预言“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这个故事类似甄宝玉之点化贾宝玉,只是神瑛侍者能耐再大,在分身时,也不可能把保证甄宝玉确实都是清爽部分,而必须是大半清,小半浊,贾宝玉部分也一样,只不过大半浊,小半清,所以贾宝玉本身还是留有前世灵气,就是悟性比不了甄宝玉,也不用无数世点化,就当世最后被点化开悟,只是没你甄宝玉快而已,最后甄宝玉当然先成佛,才能甄宝玉送玉,来点化下宝玉,黛玉等人。

  还有一个关系黛玉故事的佛典故事就是孔雀王和青雀的故事,要想解开黛玉80回后情节,不知道这个故事是无法推测黛玉80回后的故事的,黛玉的前世绛珠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本在此有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

  西岭雪同志在其《黛玉传》中似乎悟到了这个出典,所以她特意设计一个情节让一个尼姑为贾母说了这段因缘这蜜青果,喝甘露就是孔雀王有五百个妻子,却只钟爱青雀一个。因为青雀喜欢喝甘露,吃蜜果,孔雀王便每早采来奉养,以至为猎人所乘,设陷阱捉了它献给国王,可是孔雀王仍然无怨无悔,直到平安脱险——绛珠草也曾得甘露灌溉,以蜜青果为食,却多饮了灌愁海水,与青雀的命运刚刚相反——孔雀王因为青雀而误堕红尘的,绛珠草却是为了还泪而随神瑛入世。最后也是不幸历劫,但是终万苦不怨。

  但是林黛玉爱情悲剧确是前生注定,让我们再看看红楼梦第一回这个传说: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是的,木石前盟的含义是还恩还泪,但是不是让你下凡动情甚至以身相许,天界有天界规矩,所以这已经注定林黛玉下一世爱情的悲剧。其实在天界对仙女私自下凡犯色戒一般处罚都极重,许多神话故事都包含了这个母题。玉帝妹子私自下凡嫁人生了二郎神杨戬,结果被玉帝压在桃山下,直到杨戬劈山救母,所以杨戬对玉帝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六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于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可是你二郎神自己本身就是这天规受害者,理应对同样类似母亲那样受害者洒一滴同情之泪吧,他才不呢,自己亲妹子三圣母犯了事一样被他罚压在华山下,直到其外甥沉香救母,同样白素贞爱慕许仙后,也被法海压到雷峰塔下,直到儿子因为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总算缩短了刑期,本来可是要“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才能放出,同样最为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更惨,上面三位女子终究虽然被压时苦不堪言,可是一旦释放,终究还能有团圆之日,而织女因为下凡和牛郎生个孩子,结果王母娘娘用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一道银河隔开了这对苦命鸳鸯,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最后只好一年一次相会在鹊桥,当然因为他们是相会在鹊桥上,所以你要问我他们能否天上七夕之夜恩爱缠绵云雨一晚?我们只好回答没这可能,因为这就是天界规矩,你下界私奔破了色戒,这就要遭天罚,管你妹子,外孙女,都罚。所以林黛玉本该还泪但这要下凡真以身相许,将来别说回的了回不了天界,估计这天罚都不会比上述例子轻,你林黛玉难道比玉帝妹子,外孙女还高贵?而且不但不能对宝玉以身相许,对任何人都要守身如玉,犯了色戒一样罚,所以这才是林黛玉必须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前世宿命,同样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要求当然也给了宝钗,所以这对姐妹花已经注定和宝玉这一世只能有名分而无实缘,薛宝钗只能是“镜中花”,林黛玉也只能是“画中爱宠”“水中月”而已。

  可是天界又有一个善有善报的地方,如果你前世是夫妻而能守之以礼,一旦双双成仙却又允许你成为神仙眷侣地方,萧史和弄玉就是先例,所以宝玉和宝钗,黛玉又反而因为前世能守之以礼成为天上花宫的神仙眷侣,,这应该很“兼美”了,不过很快让宝钗,黛玉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又来个“兼美”,因为这宝玉在这里成了至高无上的宝皇帝,警幻仙子已经提前许给他一门亲,就是警幻仙子妹子“兼美”,正如王熙凤拦不住公公贾赦把秋桐许给丈夫贾琏一样,钗,黛对这门婚姻拦都拦不住,事情到此为止就也算勉强“兼美”吧,可这还没完,因为前世的债你得还啊,你贾宝玉到天上了,那就在天上还吧,啥债啊?情债,第一个就是紫鹃,紫鹃在那次慧紫鹃情辞试宝玉那回,把宝玉弄得差点归西,老太太最后不但不处罚紫鹃,而是让她留下来服侍宝玉,其实暗含一种意思,将来你要随黛玉一起嫁给宝玉,紫鹃当然乖乖认罚,可是宝玉身体好了后,向紫鹃要了面她的小菱花镜,“宝玉笑道:“我看见你文具儿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我搁在枕头旁边,睡着好照,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紫鹃听说,只得与他留下。”这是啥含义呢?是的,这是不写之写,这就是最简单的定亲,虽然以后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紫鹃没有成为宝玉房中人,可是这份情债,宝玉肯定得还。第二个晴雯,晴雯临终前,要求与贾宝玉换穿内衣。她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剪下,留给宝玉作纪念,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耽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奈何了。”见宝玉宽衣换上,晴雯又哭:“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耽了虚名,索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如果熟悉古礼的同仁一看就要欲哭无泪,这是晴雯在最后生命时刻的最后心愿,这是隐含的要完成与宝玉的这世肌肤之亲,虽然很隐晦的方式,但一旦完成,那来世晴雯将成为宝玉房内人,因为这是前世的情债,晴雯真的是怜卿薄命甘作妾。

  这时芙蓉仙子黛玉能忍心说这两个生前情同姐妹的丫鬟不能成为宝皇帝侧妃?怕不能。接着还有袭人,麝月一旦回来,宝玉怎么可能拒绝她们?虽然袭人嫁给了蒋玉菡,可是到了天上,连柳湘莲都没可能入花宫找尤三姐,这蒋玉菡哪能进的来?而袭人本来就是桃花,改嫁再多也没罪,按天规还就桃花可以花开几度,何况人家“花袭人有始有终”,并且袭人还是贾宝玉这个花主自己钦点的“钗玉袭麝”四女之一,你当然还得收下人家当侧妃,按着她在诸位花娘娘排名还得在紫鹃前面,因为袭人在又副册可是和晴雯一起居首的,麝月更是陪你宝玉到最后的人,当然也必须是侧妃,其实我要继续排下去,怕是宝钗,黛玉得郁闷到家,反正一串花侧妃,宝玉真成了天上宝皇帝了,这其实就是看情榜时将要发生的故事,曹雪芹在这里狠狠讽刺了下宝皇帝。怎么曹雪芹还和宝皇帝有仇?当然有,当贾宝玉在凡间,自然是曹雪芹讴歌对象,可上了天,真成了宝天王,宝皇帝,曹雪芹气就可不打一处来,因为这我们可知道,清朝只有一个宝亲王,那就是后来乾隆爷,做了皇帝当然是宝皇帝了,他其实是宝玉在现实一个分身,曹雪芹不敢现实直接骂你乾隆爷,可是他会拐弯抹角的骂。就你这个宝皇帝,扩充后宫,弄得人家妻离子散,所以天上的黛玉这时候怎么想,我看是不妙,这黛玉凡间是没落到后宫里,这天上给活活弄到宝玉这个花主的花宫里了,黛玉这时可真成“潇湘妃子”了。

  这就不能不讲到宝玉和宝钗和黛玉分身问题了,其实红楼梦这本书最奇特的地方就是这三位都有对应的分身。

  这里就先引用西岭雪这次新书里黛玉分身章节,她一口气提出黛玉有九个化身,其中以下几个我们认为肯定没问题。

  林黛玉的第一个分身是晴雯,这是脂砚斋明白提出的:袭为钗副,晴为黛副。向来没有异议的。除了性情相近外,还借王夫人之口明白说了一句“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可见这分身的重要标志是形象。

  第二个分身是龄官。王熙凤说:“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点破:“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后来宝玉看见龄官画蔷,最初以为她要葬花,东施效颦,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这几处都点明龄官亦是黛玉分身。龄官的心上人是贾蔷,估计两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那龄官在前八十回里已经大口吐血,注定了也是一个短命的。

  第三个分身是尤三姐,她也是像林黛玉的。借小厮兴儿之口说出,“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拿林黛玉和尤三姐作比,暗出了黛玉的又一分身。尤三的心上人是柳湘莲,但他为成见所误,害得三姐香消玉殒,含恨而死。柳湘莲自己也追悔莫及,跟道士出了家。一个夭逝,一个出家,这也像宝玉同黛玉的结局。

  第四个分身是香菱。香菱的故事正可谓黛玉前传,她偏又拜黛玉为师。香菱的意中人是冯渊,一出场就死了,香菱是十二钗副册中第一人,也是个短命的,在八十回末已经病重,估计死期不远矣。南人“龄”“菱”“林”不分,这龄官与香菱之名,都是本着“林姑娘”之姓来的。可见分身的第二标志是姓名。

  第五个分身林红玉,关于姓名,与林黛玉最像的莫过于林红玉了。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绛即红,林、玉两个字则直切。红玉的意中人是贾芸,订情信物是一块手帕;宝玉送给黛玉的,也是手帕。由于80回后情节丢失,西岭雪认为只怕红玉的下场也未必能得团圆。我们这里暂时先搁置这个争议。

  其他几个分身就一笔带过了,因为再举就啰嗦了,他们有妙玉,柳五儿,茗玉,慧娘,可以说基本都没问题。

  但接着西岭雪同志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各位化身虽然命运与黛玉在相似,但也只是她分身,但凡化身发生过的故事,“本角林黛玉便不会再重蹈覆辙,不会嫁与王侯做妾,不会改变心意另觅新欢,不会遁入空门,也不会老死于父母身边,不会因为馋谤含冤而死,更不会声明受损愤然自尽,她就是她自己,因报恩而来,为泪尽而逝”。(西岭雪2,102页)

  当看到这段,我不禁感到一种惋惜,西岭雪同志您全盘解错了红楼梦,如果照这样结局,那么香菱故事这个黛玉前奏还有何意义?如果黛玉不会如同晴雯那样因为馋谤含冤而死,那么作为晴雯和黛玉合诔的《芙蓉女儿诔》不要全盘落空?更明显证据就是袭人和宝钗两回相应篇章,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正引出80回之后的《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虽然我们不知道此回具体内容,但可以想象情节大致相似,如果本尊要不是重蹈化身覆辙,怎么可能有这两回书?所以我们认为恰恰与你结论相反,发生在化身故事上终究有一部分故事要落到本尊身上,这才是红楼梦,否则我们无从复原80回后红楼梦情节了。

  其实相对应薛宝钗也有大量分身,这个但凡带“金”的姑娘是宝钗分身,带“玉”的姑娘是黛玉分身是西岭雪同志一个重大红学发现,难怪邓遂夫先生《西岭雪探秘红楼梦》书评说被她书“震住了”,我们在她基础上系统处理后发现确实有这个现象,同时进一步也发现了宝玉一系列分身,但凡带“二爷”的都是。

  宝玉的分身里面是贾芸,贾蔷,贾琏,柳湘莲都是,因为都是“二爷”,平儿其实也是黛玉分身,因为黛玉表字可不就是“颦儿”,平儿和颦儿如此明确的对应, 何况平儿又是花容玉貌之人(文本依据,刘姥姥见平儿花容玉貌),宝玉看到她而流泪,认为她比黛玉更薄命,其实《红楼梦》前80回真正写到“薄命”一词的就只有黛玉(文本依据: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香菱(文本依据: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晴雯(文本依据: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薄命) ,平儿(文本依据: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前三个都是黛玉化身,平儿怎么可能不是?而西岭雪书中显然参错了天机,把她归属于宝钗化身,这里必须指出这个西岭雪同志这个错误。自然王熙凤这只金凤凰对着宝钗形象,所以贾琏虽然不是东西,可还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宝玉化身。

  可是其实细细一想,连薛蟠都是宝玉另一个分身。宝玉是呆子,薛蟠不是呆子,傻子吗?如果他的妾香菱是黛玉化身,那么妻子夏金桂是对应谁呢?其实还就是薛宝钗这个“金”,说到这,许多同志肯定接受不了,怎么可能?里面夏金桂可是欺压到薛宝钗头上,夏金桂这个化身怎么可能还给薛宝钗正身气受?

  其实曹雪芹最厉害的笔法就是有分身而且化身有时还给正身气受,比如黛玉吧,二十六回晴雯对黛玉那次:“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黛玉“气怔在门外”,最后“悲悲戚戚呜咽起来。”[甲侧:可怜杀!可疼杀!余亦泪下。]。宝钗扑蝶那次,小红也开始猜忌起黛玉来了。

  这是曹雪芹和脂砚斋一个很成功的写法,这都在他们第21回标题诗中自己公然告诉我们了:“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再推而广之,80回后几个“二爷”怕多少都陷入了金玉之争的漩涡,比如柳湘莲80回后就得在苦回忆尤三姐(黛玉化身),同时又将与薛宝琴(宝钗化身)有缘(文本依据薛宝琴诗“不在梅边在柳边”),贾琏这个混蛋“二爷”确是把王熙凤和平儿这对钗黛化身活逼死(文本依据:二十一回,贾琏道:“你两个一口贼气。都是你们行的是,我凡行动都存坏心。多早晚都死在我手里!),贾蔷这个“二爷”和龄官呢?也不妙,虽然最后“屈从优女结三生”,龄官终究不可能是正妻,贾珍这个长辈要给贾蔷定婚门当户对的人家,怎么可能拒绝?最后也得摊上个薛宝钗的化身。

  贾芸这个“二爷”总不会对林红玉负心吧?但《红楼梦》蒙府本第二十六回后的总评却说:喜相逢,三生注定;遗手帕,月老红丝。幸得人语说连理,又忽见他枝并蒂。难猜未解细追思,罔多疑,空向花枝哭月底。肯定说的小红和贾芸故事,按“月老红丝”肯定是后来成婚了,可最后又出来个“忽见他枝并蒂”,似乎贾芸又要和“他枝并蒂”,没准又要因为外力干涉弄一房压到小红头上,弄得小红最后“空向花枝哭月底。”,还真没准就是贾芸投靠倪二,再转而成为柳湘莲这个“强梁”山大王时候事情,也许是柳湘莲无心之失。因为按红楼梦里天报,柳湘莲和尤三姐婚事其实是被宝玉一句无心之语拆散的,贾芸这个宝玉干儿子就可能反过来摊上这事,让柳湘莲给保媒多指婚一门亲。按推断,应该这位姑娘又是个薛宝钗的化身,当然小红也只好伤心“难猜未解细追思,罔多疑,空向花枝哭月底”不过也终究还算“月老红丝。幸得人语说连理”,命运虽比林黛玉好些,但也终究是薄名司人,而我们最后还能从宝玉放的林大娘送的美人风筝中推出这个美人风筝就是她,最后她应该是被宝玉点化上天陪伴芙蓉仙子林黛玉,做了黛玉这个崔莺莺的红娘丫鬟,并能趁着林黛玉每次去打扫天门时,去和也成为仙人的贾芸共续前缘。

  我们如果仔细参详,不禁要大跌眼镜,红楼梦里大量故事这里竟然是不同性格的二爷化身,在不同性格的宝钗化身和不同性格黛玉化身之间演义的形形色色可能的故事。这种手法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家,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也就得佛经故事里找类似源头了,曹雪芹确实不愧是我国第一文学家。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正如林四娘这个黛玉化身显现的将是黛玉将成为王妃后会为宝玉化身出生入死,而北静王妃金王妃这个宝钗化身呢?她当然也会为水溶(当然也是宝玉化身)出生入死,可是在黛玉化身的紫鹃决然是家法加身,不留情面,紫鹃的死应该与其有关,我们将在水溶篇里详细叙述这段故事。 而红楼梦第四十三回贾宝玉为什么以“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没了”为借口去水仙庵祭祀金钏,当时看着是谎言,将来对应的就是傅秋芳,这点我们也将在水溶篇展开。

  所以我们如果在推而广之,宝玉如果是人间皇帝呢?宝钗自然是皇后,黛玉自然只能是贵妃,而薛皇后后面有王太后撑腰,林贵妃却又倚仗史太皇太后,然后又来花袭人贵人,麝月娘娘再卷入战团,绝对惊心动魄的宫廷大戏,不过总体看最合理走向林贵妃总体堪优,没准就得日后的另外对姐妹花里妹妹珍妃的事情全部来一遍,最好也不过就是赵飞燕(文本依据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难逃被绞死命运,而贾宝玉皇上呢?旁边还有个贾环皇弟惦记江山美人,老圣人贾政怕也偏着小儿子,没准都会废了你贾宝玉皇位给贾环,薛皇后怕也不会好哪去,因为贾宝玉皇上江山丢了,薛皇后肯定殉主。这就先当个同人小说版看看吧,因为曹雪芹也没胆子那么写,这样也太明显讽刺朝廷了。但这不代表曹雪芹80回后不隐晦的写,这就牵涉到“绛芸轩”公案。

  宝玉曾为自己的书房亲笔题“绛芸轩”,有学者认为,“绛芸轩”便是暗伏了小红和贾芸两人的结合。绛就是红色,当然可以对小红,芸就是贾芸。这确实是《红楼梦》这个名字第一层意思,但是再细思又不对,那贾宝玉为啥给自己书房起名小红和贾芸的故事?难道没有针对自己的典故?毕竟你才是这书房主人阿。如果绛是指黛玉这当然没问题,,芸就算贾宝玉自己吧,可怎么听怎么别扭,贾芸虽然是贾宝玉化身,可终究不是贾宝玉本人,何况贾宝玉发妻薛宝钗呢?如果说书房有二人结合典故,那么也该是贾宝玉和薛宝钗完婚。但“绛芸轩”的典故其实我们早明白了,很早就有索隐派明白了,曹雪芹这不就是说的“绛雪轩”吗,他们就此提出黛玉原形是董鄂妃,黛玉原形是董鄂妃这观点当然我们姑妄听之。其实再怎么索引,红楼梦前80回那皇上肯定雍正,这个倒是比较一致观点,红楼梦其他人物索引肯定众说纷纭,连宝玉是否曹雪芹都是不一定,没准还可能是曹雪芹叔叔曹硕,但皇上肯定是雍正肯定没问题,第六十三回写到贾敬吞丹殒命,礼部请旨,“原来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其实熟悉清史的我们明白,能这么标榜自己的,还就雍正一人,至于太上皇那肯定康熙,赵嫫嫫说:“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还有如今现在的江南的甄家,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这能连续下江南,雍正前还就康熙,这两个人物不必多考虑,就康熙,雍正。所以啥黛玉原形是董鄂妃这观点就难以成立了,董鄂妃是顺治的妃子,这里不再多辩论,现在只说“绛芸轩”是“绛雪轩”倒是可以成立

  但如果是“绛雪轩”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了,绛当然黛玉,雪当然薛宝钗,再加上这书房主人就是贾宝玉,那么书房里所有的典故就全部对景了。其实“绛芸轩”这个提法就是曹雪芹用的“绛雪轩”典故,婉转的让人马上醒悟,但又不敢说“绛雪轩”,因为真用了这三字,估计曹家全得灭族,因为“绛雪轩”那是乾隆爷书房,你有自比乾隆爷之心,这个典故倒是直接可以和现实索引下,我们如果还记得贾政在带宝玉和大家在大观园游玩那回:

  “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

  这里就是以后的“绛芸轩”,而恰恰就是这海棠,告诉我们这“绛芸轩”只能是“绛雪轩”,《国朝宫史》记:“亭之南为万春亭,再南西向者为绛雪轩,轩前多植海棠。”《清宫述闻》载:“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海棠初放颜色殷红,花瓣飘落时色白如雪,宛若雪花片片缤纷而降,遂名绛雪轩。乾隆皇帝尝与群臣吟咏于此,曾赋:“徕春何处归来早,堆秀山前绛雪轩”。还有一说为绛雪轩前曾有五株梅树,每当梅花盛开,随风散舞,满地就像是落满了粉红色的雪花,所以得名。“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出自《绛雪轩诗》),由于曹家祖先早就是皇家常客,曹寅一直就在这里受到康熙爷接见,怎么可能不熟悉“绛雪轩”?这就是婉转告诉我们贾宝玉一个现实原形就是宝皇帝,而宝皇帝呢?在清朝只有曾经当过宝亲王的乾隆爷当得起。其实贾宝玉有些诗歌确实太有皇家气度,不能不使人心疑,这哪是贾府啊?这不是皇宫是啥?“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这一句对应一个丫头,可要命在于用的啥词汇?“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宫镜?御香?你宝玉多大功名啊?好一派皇宫气象,其实大观园这个布置正符合将来天界要发生的事。

  正好“窗明麝月开宫镜”,这里对应麝月,不用问,按此对应将来天界,肯定麝月娘娘阿,这倒也说得通,本来麝月人家就四姨娘,将来跟了花主,不是侧妃是啥?“室霭檀云品御香。”,可这一看,难道将来天界还有檀云娘娘?别小看檀云,其实那首“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争。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中“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中的云就是檀云,月就是麝月,因为前面所谓“可怜转眼皆虚话”正指“黛林宝薛传佳句”,连宝钗都成虚话了,“云自飘飘月自明。”月当然就只能指红楼梦里留到最后的麝月(花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就是麝月), 对应麝月相应身份的“云”也只能檀云了,其实她在芙蓉诔也有出现,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镜分鸾影,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这里又是对应麝月,所以檀云肯定是80回后著名女丫头之一,将有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我们当然不知道发生啥故事,但她应该是红楼梦故事最后岁月的丫头,并且与宝玉亲近程度怕不低,所以“室霭檀云品御香。”也只能理解为天界檀云也将是宝皇帝侧妃。

  这里穿插一个题外话,关于檀云和晴雯关系,檀云在前80回是只见其名,不见其行为,早期版本檀云相应部分在后期人物是晴雯,杨继振藏本杨写着“晴雯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了”。除了郑藏本和列藏本将“晴雯”写作“红檀”之外,其余各本都写作“檀云”。所以早有红学工作者提出今本檀云已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人物,已没有她的单独故事,这说明在《红楼梦》创作的早期,曾经有很多檀云的故事(檀云品香、檀云折齿),但在后来的修改中都被删掉了也有提出檀云故事就是80回前晴雯故事,(周绍良《论红楼梦被删去的檀云的故事》等著作),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也提出过类似问题,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张爱玲等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这涉及红楼梦版本源流问题,曹雪芹有个习惯,越到后期,越为了故事需要,往往把一个人物分成两个写,前期一个,后期一个,而晴雯是后加出来的人物,在“又副册”里,晴雯是排在袭人的前面的。但是在某些脂评和少量的文本内容却透露出袭人是排在首位的。“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己卯夹】补出袭人幼时艰辛苦状,与前文之香菱,后文之晴雯,大同小异,自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故不得不补传之。(庚辰夹、有正同)”很明显晴雯在“又副册”的位置是后来修改的,判词没有出现任何异文的袭人在早期版本中是排在“又副册”首位的。为了迁就自己修改文章需要,曹雪芹往往会去修改判词和各处伏笔,比如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秋诗那回就明显空缺【庚辰:缺中秋诗俟雪芹。】,因为曹雪芹要修改贾环故事,后文要突出贾环夺嫡,此回诗必须预言以后发展情节,所以这里把原中秋诗砍了,也同步把这回内贾宝玉和贾环诗空缺了,就是一个明证。但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伏笔没有任何修改,说明曹雪芹还是保留了檀云这个人物,并准备在80回后浓彩重墨写檀云,檀云肯定是80回后著名女丫头,而80回之前檀云故事全部合并给了晴雯,相应晴雯判词被修改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必须尊重的是曹雪芹最后定稿,也只能尊重判词权威性,同样问题也在史湘云,小红等人物身上发生过,限于篇幅和本篇主要说林黛玉故事,我们不再展开这点,而将到史湘云篇解决。

  我们回过来再看贾宝玉居住条件。他的怡红院房间装修的金碧辉煌,且机关重重。奢侈豪华姑且不论,可机关重重则非同寻常,已不是公子身份可解释得了。他的房间按装了带有机关的玻璃镜子门,他在里面能见到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却看不到他,如此神秘的住所岂是一个公子所拥有的吗?所以说他是宝皇帝哪里有错呢?其实大观园就是天上“花宫”在地下投影,再把“绛芸轩”(实际是绛雪轩)翻回天界,我们就要醒悟,“绛芸轩”就是宝玉在天界的“绛洞”,“绛洞花主”的书房就是“绛洞”,这是在“花宫”里宝皇帝最核心的地方,而里面的主人将是“绛雪轩”这号所隐含的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不可能再有第四人了。这里曹雪芹确实似乎要婉转告诉我们一些林黛玉在世间原型的故事,也许真的有这样一个命运悲惨的姑娘,可能经历的是黛玉加妙玉的命运,被迫害致死,可是我们只能为现实的她洒下一把同情之泪,而因为本文是讨论《红楼梦》中的黛玉,就不再索引了。因为目前根本无法考证出这位黛玉在世间原型是谁。

  不过必须指出,由于我们知道宝皇帝其实是贾宝玉一个化身,我们就不得不想到,也许乾隆并非害死黛玉那位在地上原型的元凶,否则曹雪芹不会那么处理,毕竟贾宝玉也是曹雪芹尽力讴歌的主人公。

  同样问题也在水溶身上,其实水溶也是贾宝玉一个化身,其实真要索引水溶原型也不难,不出曹家几个历任旗主,但是我们发现曹雪芹时,偏偏就是他们都与曹雪芹交好,很难想象他们会迫害死黛玉那位在地上原型,因为这种夺妻之恨,曹雪芹怎么可能还会保持后来交好?甚至把新写的红楼梦真本及时送给他们看?

  我们从水溶装扮“北静郡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可以迅速得出他与曹家都是正白旗旗主,原型不出以下人物。(至于那种所谓水溶是永瑢说,根本可以不予考虑,我们在《红楼梦》现存最早的本子甲戌本里,就可以看到北静王形象出现,而且在后来各种抄本里,关于北静王的文字都很稳定,但是脂砚斋甲戌再评本的那个甲戌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该年永瑢才刚刚十一岁,也就是说他乾隆八年(1743年)才出生,怎么可能是他呢?)

  1.多尔衮后代新睿王者淳颖,有诗“满纸喁喁语不休,英雄血泪几难收。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传来石也愁。怕见春归人易老,岂知花落水仍流。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啼鹃认故邱。”,不但是看过曹雪芹全部80回,还把曹雪芹比作英雄,如果把此诗与曹雪芹诗歌一对照,自然可以一目了然:

  “满纸荒唐言——满纸喁喁语不休;
  一把辛酸泪——英雄血泪几难收;
  都云作者痴——痴情尽处灰同冷;
  谁解其中味——幻境传来石也愁。

  他是看的懂红楼梦真实所指的故事的,他怎么可能是迫害死黛玉原型凶手?

  2.阿济格后代敦诚敦敏,这还用说?他们是曹雪芹终身的朋友,也绝不可能是迫害死黛玉原型凶手。

  3.怡亲王父子,允祥和弘晓父子,雍正皇帝在曹俯简短的请安折后长文批道: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亲]王之外,竟不可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甚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证明了怡亲王家其实就是曹家后来唯一靠山和恩主。

  其实我们知道脂评本中的最重要的己卯本。就是他们府内本子,因为都避允祥和弘晓的讳,说明是弘晓子孙所拥有的本子,可以认为到弘晓子孙一代还和曹雪芹家交好,如果是允祥和弘晓迫害死黛玉原型凶手。那曹雪芹还会对他们交好?这本《红楼梦》也不会给他们看。

  正因为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化身竟然有皇帝和水溶,这就是我们为何不把黛玉之死和皇上主导的和亲之难、以及后来水溶之难挂钩原因,因为黛玉死确实和他们无关,但又不能不谴责他们,因为黛玉为了他们受劫,其中水溶最可能的原型弘晓一生确实小心谨慎,其谥曰:“僖”。谥法曰:“小心畏忌而曰僖。”可见其为人,惧内很有可能,而且其继福晋佟佳氏,都统长盛之女。恰恰就是将门之女,而另一个侧福晋领侍卫内大臣常明之女不但是将门之女,恰恰也就是金氏,可能正和水溶妻金王妃相合?黛玉原型为了她而挨打也有一定可能,在此姑且做一个假说提出,但黛玉的死肯定是忠顺王之难,而这位忠顺王要索引出来,确实我们认为条件根本不具备。正如前篇我们指出的,因为我们不熟悉那次“铁网山之变”所隐含那次事件前因后果。我们还是回到红楼梦文本老老实实的根据红楼梦自己线索推演红楼梦有发展脉络是唯一正道。

  接着说黛玉的花相问题,因为这关系到黛玉到底去世于春尽和中秋,决非小事,下面就全面展开说次问题,因为黛玉的芙蓉究竟是何种芙蓉一直是红学界难题,焦点集中在木芙蓉和水芙蓉(荷花)上,这牵涉黛玉和晴雯的花相,如果黛玉是木芙蓉,当然去世于春尽,如果是水芙蓉,则中秋最有可能。

  黛玉的花签:“芙蓉花”、“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牡丹陪饮一杯”必须和许多古典诗词一起参看。

  这里决不能忽视《广群芳谱》,这是曹雪芹时代必须参看的百花参考指南,《广群芳谱》,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成书,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因为此书是康熙御定,而老曹家对于康熙这个老主子当然是奉为神明,写《红楼梦》时对于群花品行观点哪可能不参照此书?《广群芳谱》中称木芙蓉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从《红楼梦》文本描述来看,宝玉做《芙蓉女儿诔》时“恰好这是八月时节”,此时正是荷花开败,芙蓉花开的秋季。“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木芙蓉又称“拒霜花”,这才符合黛玉的敢于面对“霜剑”的勇气,当然芙蓉无法对抗风,芙蓉最终命运是“风剪了玉芙蓉”(杜丽娘唱词,而杜丽娘《离魂》伏黛玉死)。在“利害婆婆”王夫人“东风”这股“风刀”下,黛玉终究被迫害离魂升天。

  而宝玉做《芙蓉女儿诔》后,黛玉从山石后的芙蓉花中走出来。如果是水芙蓉荷花,那么林黛玉怎么会是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呢?实际木芙蓉向来以邻水而居者为佳品,花开茂盛,枝头向水面伸展,故《红楼梦》中描写为“池上芙蓉正开”,而不是作“池中”。

  “莫怨东风当自嗟”此句来自于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前几句是“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明妃之泪洒上的是花枝,自然是生长在陆地的木本植物。而这“风露”的“风”就是王夫人这个“东风”,“露”就是明妃洒向花枝之泪,二者一起就形成了黛玉的“风露清愁”的“清愁”,本就没有任何牵强,荷花有露,难道木芙蓉不许有露?而木芙蓉又称为“秋牡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芙蓉是与牡丹能双峰对峙的花,《广群芳谱》称芙蓉花“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这里“不怨东风”不正扣合“莫怨东风当自嗟”?“清姿雅质,独殿众芳”有逊色于牡丹之处吗?“独殿众芳”不也意味着芙蓉也是花王?而且更是“俟命之君子”,古代文人多以芙蓉来形容生不逢时,薄命但依然坚持自己理想与品格,不屈从现实的佳人与君子。

  而木芙蓉实际地位正如宋代郑域的《木芙蓉》诗,“妖红弄色绚池台,不作匆匆一夜开。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所以薛宝钗在抽到牡丹花签,必须是黛玉的芙蓉同饮,因为二者关系就是一个是春牡丹,另一个是秋牡丹。

  还有就是《红楼梦》文本中其实把芙蓉和荷花分的很清楚,在冷香丸的配方里就明确了要“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蕊十二两”,这里荷花和芙蓉分明是两种,所以提到《红楼梦》里说到芙蓉的地方,就只能单指木芙蓉。

  按照以上所举,林黛玉还可能是水芙蓉荷花吗?其实历来荷花地位是和春桃并提的,所谓春桃夏荷,所以晴雯才和袭人一起在又副册中出现,晴雯才是水芙蓉荷花,而有条脂评一直让人疑心,“【己卯夹】补出袭人幼时艰辛苦状,与前文之香菱,后文之晴雯,大同小异,自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故不得不补传之。(庚辰夹、有正同)”要按这条,袭人才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考虑十二钗往往其实是六组对举,仔细思索,还真难说晴雯到底是不是又副十二钗中之首了?按花相,肯定春桃管住夏荷,而正册呢?恰恰又是牡丹管住芙蓉,难道这里又是如同钗黛那样一组一样是晴袭一组?从袭人是贾宝玉钦点的钗玉花麝的排名仅次于黛玉地位看,不能不让人生疑。又副十二钗中之首可能该是桃花仙子袭人?曹雪芹笔法一向虚虚实实,必须全面梳理对待才行,这里姑且做一个疑点推出。

  我们当然并不想否认晴雯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品质,但是她出身确实是在污泥中,她的嫂子灯姑娘正是《红楼梦》里说的“轻浮无比”、“恣情纵欲”,哥哥其实也不是东西,是个糊涂的酒鬼,最后他们还配合王夫人把晴雯烧化了,在古代这可是焚尸扬灰,这得多大仇恨啊?他们不是“污泥”是啥?所以以晴雯比喻“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完全恰当,而以黛玉比荷花的那些黛玉迷们请扪心自问,你们把黛玉父亲林如海和母亲贾敏置于何地?他们难道是污泥?在红楼梦中他们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以黛玉是水芙蓉说的说法必须放弃。对此必须理性的思考这个问题,把黛玉比作荷花真的是在爱黛玉吗?不能光为了爱戴黛玉而置黛玉父母于不顾,此问题还是请大家通盘考虑下。

  让我们回到黛玉是木芙蓉话题上,由于芙蓉其实就是秋牡丹,自然管辖的就是秋天植物,我们再回到黛玉的寿终之日,刘姥姥说的茗玉姑娘的故事告诉我们黛玉将于17岁去世,如果是木芙蓉,则黛玉肯定去世于17岁春尽,这里必须根据《葬花吟》来理解,因为木芙蓉是秋牡丹,对中秋才不怕,唯一恐惧的就是春尽,因为那时确实是木芙蓉寿终于之时。这对于我们排出黛玉年谱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我们迅速就排除“三月香巢”时间在黛玉17岁三月可能,否则《葬花吟》后面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根本讲不通,毕竟16岁三月离开16岁春尽还有几天?这里只能排到黛玉17岁三月,所有时间上矛盾就豁然开朗了,这是一个很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得出黛玉15岁12月-17岁芒种去世全部大事年谱。这点我们将在年谱篇中在展开详细分析。

  让我们还是回到宝玉这个花主的花宫内,黛玉成为“潇湘妃子”后会怎么样,黛玉脾气是“万苦不怨”,但即便天上有泪宁可只能自己肚子里咽了,她不会再在天上还泪给宝皇帝,当宝皇帝珍惜起前缘,她也感觉与宝皇帝感觉有缘时会和宝皇帝续前缘,因为他们在升天前的荼糜花架私会时曾经海誓山盟,指天地为证,他们不会忘记木石前盟。可当黛玉感觉宝皇帝不珍惜前缘,和别的花娘娘们别续前缘时,她会宁可“琴边衾里总无缘”,将继续陪着她叫姑姑的何仙姑去扫花,这才是天上的芙蓉仙子黛玉延续飞升前的脾气。甚至在宝玉升天后还可能有一次争论,因为这时候宝玉已经修炼的是“情不情”,不情已经深入他的血液中,再让我们回到那个孔雀王和青雀的故事,孔雀王(宝玉)恋上了青雀(黛玉),抛弃了五百位妻子(花宫内群花),经过劫难后孔雀王最后的醒悟竟然是“人们都说美色如同烈火,那火会烧毁自己的性命。我原来拥有五百位妻子,却不满足,还要舍弃她们,千方百计为了青雀。每天清晨、晚上,为了寻找她爱吃的果子,来回奔波,就像差役一样,因为这样才被猎人捕获,差点送了自己的命,所以说我很傻。”,宝玉最后的不情就是如此的“醒悟”。所以宝玉将歪派钗玉袭麝四人阻了他升天修道,是的,这件故事已经在地上预演过了,这次歪派当然也是对黛玉当初对他歪派的报复,因为当初湘云把黛玉比作龄官两头受气,被黛玉和湘云两头歪派,这气其实根本没出。

  在红楼梦二十二回,他被宝钗介绍的鲁智深那出戏所感,结果又因为湘云把黛玉比作龄官两头受气,被黛玉和湘云两头歪派,气得看开,我一个不理,眼看就要有超凡入圣之顿悟了,结果呢,这次竟然被钗黛合心阻挡了,令人感觉讽刺的是,这是钗黛第一展示了钗黛合一的威力,是的,在帝舜故事里,娥皇女英只要齐心,协助帝舜就能感化象这个顽弟,也能遇难呈祥,可是这次姐妹花真是把心思用错地方,她们成功的阻挡了宝玉进一步修道之心,宝钗想的是“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那当然赶紧要拦回来,黛玉呢?更绝,说:“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然后姐妹同心,一番禅机,阻止了宝玉升天,不了解后面80回残酷的同志们只会感觉这段写的好,一对小儿女之恋真是跃然纸上,只会笑宝玉太呆,赞黛玉之智,可从天机上真可以说这对姐妹花为了尘世间爱恋作了蠢事,“宝钗以博识致误,黛玉以聪明自误”用在这里一点没错,可话要说回来,钗黛那时哪来那么高修为觉悟?要知道后面历劫可怕,她们才不会阻止宝玉升天,因为宝玉早一天升天,才会回过来早一天救他们,结果弄得是黛玉自己再深受诸苦后第一个离魂升天,而且黛玉就因为这次阻止宝玉,自己一句话埋下了自己的以后悲剧“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是的,这个日后必然是要应验的,黛玉将在世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你禅机虽高,可却阻止宝玉当时升天,可黛玉自己却当时也没真悟道升天,还发出了以后悲音,这难道也是红楼梦悲剧地方之一?

  宝玉这次歪派内容肯定是翻老账,如果不是你们阻止我的顿悟?日后哪来你们人间那么多劫难?其实这次老账就在那首庄子因,《红楼梦》第21和22回中,先是花袭人劝宝玉不要在黛玉和湘云房中梳洗,因为她认为他们年龄已大,男女有别,为此一声不吭地不理宝玉,宝玉不愿妥协,其实真要论起来袭人才是无意点化宝玉想出家第一人,可这事又糊里糊涂牵扯到黛玉身上,这次宝玉一狠心,竟然写下了“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这些惊心动魄的词句是否会应验呢?“焚花散麝”,焚是火烧,“散”只有一个解释,“剐”,这是何等恐怖的意境,而从黛玉临终前,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苗子,“灰黛玉之灵窍”竟然可能与贾菖、贾菱换药事情有关,为后菖菱伏脉”,此批批于众人问黛玉病,贾母说配丸药之处。“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此句出现在黛玉、湘云中秋联诗之处。“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在文本之第七十七回,叙王夫人、宝钗语。一切一切指向黛玉最后时刻所吃的药被人掉包。从而引起毒气上攻,灵窍被封完全可能,我们越来越怀疑赵姨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是这些将到忠顺王篇再详细说,黛玉去世前其实备受熬煎,药被掉包引起不支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如果这里“灰黛玉之灵窍”应验的话,后面的袭人和麝月呢?此次宝皇帝的下旨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最后是应验的话,宝钗,袭人和麝月升天后如何能不抱怨?这时宝皇帝除了歪派还能怎么办?“如果不是你们阻止我的顿悟?日后哪来你们人间那么多劫难?”然后给了四位曾经同甘共苦的姐妹们一句评语“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当宝玉这个“不情”说下狠话时,牡丹仙子宝钗,桃花仙子袭人,荼靡仙子麝月全部只有唯唯诺诺,但芙蓉仙子黛玉敢于仗义执言,最后再次写下类似在地面那样的辩解: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庚夹:骂得痛快,非颦儿不可。真好颦儿,真好颦儿!好诗!若云知音者颦儿也]

  是的,这就是黛玉的宁折不弯的脾气,这就是芙蓉仙子黛玉在天上可能要发生的故事。

  可是这次黛玉的抗争还会惹怒宝皇帝吗?看来不会,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古老的帝舜,娥皇和女英传说,最终为帝舜生下孩子商均的是女英,可见帝舜在对待这对姐妹花时最终还是偏向了妹妹,如果翻到天界,宝玉,宝钗和黛玉身上,同样问题一样提出,就是宝玉和黛玉在天界是否有自己孩子?这个我们真的无法回答,只好回答古老的帝舜,娥皇和女英传说说,帝舜和女英有孩子商均……

  现在我我们再回到对甄宝玉故事进行分析,关于甄宝玉送玉的故事是在元妃省亲的点的四出戏里点到的第三出戏里被脂砚斋提及,这四出戏曲按顺序是: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我们将在水溶篇和忠顺王篇全面揭开这些戏曲含义,但在此先说一下《乞巧》和《仙缘》中将出现的几个神仙,《乞巧》中有牛郎和织女出现,《乞巧》出自《长生殿》,是清代戏曲家洪升(字昉思)作品,《长生殿》一剧,故事脱胎于《杨太真外传》,对此剧曹寅佩服得无以复加,当昉思游艺白门,他置酒高会,搬演全剧,为昉思设上座(周汝昌《红楼梦新证》页417引金埴《巾箱说》。)唐明皇、杨太真的生死不渝的情缘正是“证合天孙”(《传概》折《沁园春》中句)的天孙织女,在《长生殿》中,是天宝十载七夕,太真设了瓜果向双星乞巧,而明皇适来,二人遂同拜牛女设誓:——双星在上,……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有渝此盟,双星鉴之![唱]……问今夜有谁折证?[生指介]是这银汉桥边,双双牛女星!

  这样,牵牛向织女说项,织女遂答应久后如不背盟“决当为之绾合”。牛女双星,一到了昉思笔下,早已不再是“怅望银河”的恨人,而是司掌情缘的仙侣了,这里在曹寅的天才之孙曹雪芹笔下,显然这二位人物将有重要作用,而相对于杨太真形象的无疑是元妃,因为此戏伏元妃之死,我们如果翻入红楼梦,迅速能得出以下公式:

  皇帝=唐明皇元妃=杨太真

  其实当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皇帝正如前文所说的其实就是雍正时,我们就知道红楼梦这个皇帝最后结局将有唐明皇和雍正的综合命运,他的去世将是如同唐明皇那样升天,也肯定一个仙界人物,在自古传说中,唐明皇曾得叶法善之助经梦游月宫得到《霓裳羽衣曲》,还与另一个神仙张果老(其实就是八仙里的张果老)交往,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所以道家早承认唐明皇也是神仙。其最后升天在《长生殿》里的《重圆》也是“八月十五数合飞升”,回复了其“,孔升真人”原型,所以红楼梦里皇帝飞升显然也是如此,而其实这位皇帝的另一个现实化身雍正也恰好其实是服丹驾崩,其实雍正迷道已经是历史常识,至今存有雍正皇帝道装像,还没做皇帝时,就写过一首题为《烧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雍正曾经服用的是由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他觉得这个药不错,还赏赐了一点儿给他的三位宠臣———田文镜、鄂尔泰和李卫。内务府账本《活计档》最终向我们道出了雍正驾崩的秘密,在雍正死前的12天,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这个问题的史学专家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丹药中毒事件。雍正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皇帝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这里不再多引申。这件红楼梦里贾敬一样的事情,只是说和唐明皇修丹练道德历史真相故事有交叉处,毕竟在曹雪芹处理上,我们可以他肯定以唐明皇长生殿故事版本处理红楼梦这位皇帝,从而可以迅速知道红楼梦里皇帝飞升情景,最后他肯定是和元妃如同唐明皇和杨太真那样在天界重圆,而红楼梦中一个重量级人物嫦娥肯定要在80回后天界中粉墨登场,她就是掌管风月的广寒宫主嫦娥“奏霓裳约开清宴。吾乃月主嫦娥是也。”这就是《乞巧》一出在红楼梦里的天界故事含义。当然我们回过来说元妃,《乞巧》一折肯定是某个七夕,而按照年谱排,由于在黛玉死前,也只能是黛玉17岁七夕,但是此时元妃根本不快乐,因为其实她只是贤德妃,被吴贵妃压住,在红楼梦里省亲中有个奇怪现象,没有提到皇后的省亲,而提到的是吴贵妃以及他父亲吴天佑,周贵人,其余相应的妃嫔一概没有提及,所以可以感觉到正如同康熙朝一个特例,晚年没有再设立皇后,而吴贵妃的封号显然在元妃的贤德妃之上,当然这时六宫根本也不乱,因为老太后还在,有无皇后也无所谓,但吴贵妃极有可能就是王熙凤梦中那位娘娘,凤姐道:“不是我说没了能奈的话,要象这样,我竟不能了。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说明此时宫里其实正是吴贵妃气势滔天时,元妃其实是榴花仙子,“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含义就是寓意将来要成果结子,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子到底是否出来,其实无论子是否出来,对榴花仙子都是凶兆,因为只有石榴破了,子才能出,如果元妃儿子诞生,则意味母亲将去世,如果石榴没有破,子自然还在腹内,则意味元妃没有生子而夭亡,对此我们现在无法肯定元妃儿子是否诞生下来,但无论如何元妃最终命运都是一死。

  皇帝和元妃七夕会是个很重要场景,此时元妃虽然怀孕了,但是也只能忍耐到黛玉17岁正月一日,正式如同杨贵妃那样成为皇贵妃,可能和其有皇子有关,但是好景不长,吴贵妃父亲吴天佑在忠顺王支持下发动兵变,如同陈玄礼那样逼宫,而如同高力士那样角色自然是夏守忠那位六宫都太监,元妃最后自然是赐死被绞死,这一日显然是正月十五,第二十二回元妃制作的爆竹灯谜有如下句子“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而爆竹的辉煌日子正是正月初一到十五,而这也是元春的生日所在月份,显然最后时刻的元妃确实让所有“妖魔胆尽摧”,并且“身如束帛气如雷”,元妃无疑获得了高位,竟然完全有可能就是荣升皇后或皇贵妃,因为在红楼梦十六回,王熙凤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这应该是伏笔,这意味贾琏将真正成为“国舅”,因为严格说,一个妃子的哥哥是不能被喊成国舅的,其实“元妃“这号如果较真的话本身就含有“元配”“第一妃”之意,是压过“贵妃”的,按清宫惯例,不可能因为你名字叫元春,就给你“元妃”这号,其实“元妃”正式的号是“贤德妃”,但是曹雪芹却特意点出“元妃”二字就大有名堂,其实我们现在可以认为元春最后母以子荣,荣升皇贵妃,其实皇上根本就无子,80回前根本就没有看到皇后和太子甚至其他皇子影子,所以元春生的孩子就是皇帝唯一骨肉,所以元妃最后不是皇后就是皇贵妃,皇贵妃可能更大,正如杨贵妃一样,虽然不是皇后,但其实当时是没有皇后名分的皇后。因为即便清朝,皇后空缺的时侯也很多,谁拿到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但是元妃没有想到,皇子诞生就打破许多平衡,首先是吴贵妃,周贵人按捺不住,想会要她命,就是忠顺王也出乎预料,因为忠顺王以亲王,宗长之尊显然是想让他儿子乘皇帝无子,兄终弟及,甚至自己都想取而代之,元妃的生子无疑打破这个原定计划,所以元妃被如同杨贵妃那样逼死是必然之事,唯一不同就是当时可能会以病终等名义宣布,因为元妃给贾政托梦显然是贾政还和忠顺王合作,并不知道元妃真正死因,这将伏下以后贾政最终与忠顺王的冲突苗子,我们将在忠顺王篇展开。

  接着的戏就是《仙缘》,此戏情节为是卢生拜吕洞宾后,在仙界证盟。其唱辞与甄士隐的《好了歌》类似,戏中关键内容是八仙警醒卢生的叙述,我们引用如下。

  〔汉钟离〕甚么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
  〔曹国舅〕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
  〔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
  〔蓝采和〕甚么大冤亲?窜贬在烟尘,云阳市斩首泼鲜新。受过的凄惶何处也?你个痴人!
  〔韩湘子〕甚么大阶勋?宾客填门,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受用过的家园何处也?你个痴人!
  〔何仙姑〕甚么大恩亲?缠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众仙唱后,卢生一一答谢:“我是个痴人!

  其实一看八仙唱词,我们不禁冷汗直流,都点了“猛金钗十二醉楼春。”这不明着暗含金陵十二钗吗?醉楼春和红楼梦,怎么读怎么对景。

  而“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更让我们触目惊心,实际上我们无法绕过一个红学界早就有的又不太忍心向红学迷公开的秘密,粉骷髅确实有特指,粉骷髅这个特指,和伏黛玉死的《离魂》的杜丽娘在临终前要求父母“做不的病婵娟桂窟里长生,则分的粉骷髅向梅花古洞”有直接关联,而我们知道杜丽娘之死正是黛玉之死翻版,这里的“粉骷髅”是谁不言而喻。而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说到贾瑞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庚辰双行夹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正面是美女,反面是骷髅的宝镜,“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其实细读脂批我们不难悟出,其实“青冢骷髅骨”的“青冢”正是王昭君的“青冢”,当我们再回忆《五美吟》中王昭君那首诗时,我们已经应该知道,脂砚斋批语中“骷髅骨”指的何人。而更直接的证据就在曹雪芹写的“昨夜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黄土陇头”的“白骨”其实就是黛玉,这早是红学界公论。所以此戏正应在贾宝玉和甄宝玉身上,明显是甄宝玉代替了八仙角色,而贾宝玉做了卢生角色,这是一场甄宝玉试图点化贾宝玉的戏,此时甄宝玉显然已经是得到成仙,这次点化之酷烈,将使贾宝玉终身难忘,其实之前警幻仙子已经点化过宝玉一次,用的是温柔之术,而这次甄宝玉用的显然棒喝之法,可是这次贾宝玉还是如同警幻仙子点他那次一样,贾宝玉还是没被点醒。

  宝玉升天最后其实是在黛玉死后,连遭悲愤,在宝钗的帮助点化下,最后在渺渺真人接引才最后悟道飞升,这依据在二十五回“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甲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这里已经点明最后度宝玉的就是渺渺真人“道因宝玉”,这根本“一丝不乱”。唯一需要说的是,甄宝玉送玉根据《仙缘》故事关键还是在甄宝玉点化贾宝玉上,送玉并非主要矛盾焦点,但是这里不对此澄清送玉到底是何种意味,也似乎不妥,但在甄宝玉送玉前,宝玉似乎去找过甄宝玉,史湘云说宝玉:“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狠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这里隐含着宝玉在参军后离军出走原因,贾政对他终于失望乃至逼迫,这里肯定隐含一些大事,这就是宝玉作为帝舜一个重要故事“大杖则走”,在继80回前那回因为金钏事件毒打后“小杖则受”,贾宝玉用类似帝舜的““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孝心回答了父亲的对他可能“杀父弑君”的担忧。具体原因我们到忠顺王篇展开。

  其实本来宝玉出走并非去投“南京找那一个去”,他想去的是水溶府,但是不想遭到水溶打压,被强行或骗着剃度,做了第一遭“和尚”,因为宝玉80回前接受过北静王念珠,这将成为北静王将他剃度的伏笔,因为在古代念珠有特殊含义,而冯渊的故事又告诉我们类似薛蟠这个恶霸打死冯渊,水溶虽然还没坏到打死贾宝玉,但也做了和打死贾宝玉差不多的事,这结合赐给宝玉念珠事情,我们再回忆宝玉要做两遭和尚而且都为了黛玉(文本依据:三十回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那只有是北静王强行将他剃度,这样就可以顺手合法霸占林黛玉了。而宝玉在反抗之后肯定碰到了“南京那一个”,就是甄宝玉,而甄宝玉早就在贾府前被抄家,王夫人抄大观园那回,探春曾经提到甄家被抄,所以甄宝玉显然先落魄,甚至沦为乞丐(文本依据,第一回好了歌注解“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但这样反而促使他先于宝玉悟道了,有就有了点化宝玉可能,甄贾宝玉显然有先见面的可能。甄宝玉才有了想点化贾宝玉的想法。

  目前这个“送玉”是在是红楼梦最大难点,有送贾宝玉说,有送“通灵宝玉说”,我们只能一一罗列各种可能而不敢专擅。但送玉不可能是甄宝玉送贾宝玉回家,有些红学家认为这里的甄宝玉送玉是甄宝玉送贾宝玉回家,他们可能忽略了这里不是甄玉送贾玉”或“真玉送假玉”,而贾宝玉其实也没有回家可能,林黛玉至死都没看见贾宝玉,许多伏笔点出此点,黛玉的《唐多令》“凭尔去,忍淹留”,第二十八回黛玉向外头说道:【甲戌侧批:仍丢不下,叹叹!】“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甲戌侧批:何苦来?余不忍听。】都是一语成谶,更让人悲哀宝玉回归和黛玉就差了一刻,这在晴雯死后,第七十八回小丫头胡诌晴雯托梦遗言那段有伏笔“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到任司花,宝玉须待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得一刻的工夫,”……【庚辰双行夹批:好奇之至!古来皆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至五更”之语,今忽借此小女儿一篇无稽之谈,反成无人敢翻之案】。是的,这段“小女儿一篇无稽之谈,反成无人敢翻之案”,因为这将应在黛玉身上,我们至此可以记住黛玉去世时刻,是黛玉17岁芒种未正二刻,而到未正三刻,宝玉终于回归,但是一切终于失之交臂,不过这并不代表二人就此不见面,因为这里正如晴雯临终给宝玉托梦,黛玉必然会给宝玉托梦,应该有让他善待薛宝钗之言,这才以后有宝玉和宝钗“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道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的基础,可是当我们读到这段,怎么读怎么别扭,自古都是金童玉女,而这里确实是金娃玉郎,无论如何宝钗终究要开始点化宝玉悟道升天了,这一切伏笔于宝钗让宝玉看山门那场戏里,而宝玉却因为思念天界黛玉,有了“不情”之心,“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终究最后有了二十一回脂砚斋批语那样的“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宝玉最终自己舍弃了宝钗,麝月,自己升天悟道,但可怜的宝钗虽然“博识”,却也终究因为爱恋而不能自拔,最后还是历劫。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我们虽然可以排除甄宝玉送贾宝玉回家可能,不排除甄宝玉送贾宝玉到其他避难场所可能。

  不过玉更大可能还是“通灵宝玉”,那样势必要有一次丢玉,我们现在无法明确宝玉这次出走是否有丢了玉的过程,但我们并不认为王熙凤那次“扫雪拾玉”与这次送玉有关,(第二十三回伏笔“刚至穿堂门前【庚辰双行夹批: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因为显然这次凤姐都自己扫雪,只能是贾府破败,奴仆尽皆遣散时,应该在薛宝钗过门后,与后文的“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几乎同步的事”,因为此时袭人显然已经不在,所以“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其实后面贾宝玉还有一次被窃玉的过程, 第八回伏笔,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彼时李嬷嬷等已进来了,听见醉了,不敢前来再加触犯,只悄悄的打听睡了,方放心散去。【甲戌侧批: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这次可能与已经回到贾府的贾环有关,这次才是凤姐扫雪拾玉的起因。

  其实这次甄宝玉送玉有个更大可能,玉根本不在贾宝玉身上,因为他在林黛玉身边,当荼靡架私会,宝玉肯定把通灵宝玉作为聘礼给了林黛玉,而之后黛玉就一直珍藏此玉,否则我们无法解释,通灵宝玉能记下大段的林黛玉“三月”之后一年“风刀霜剑”遭遇,相反,宝玉出走却肯定虚写。如果玉在贾宝玉身上,则贾宝玉不会多灾多难,因为此玉上有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显然贾宝玉这次是违反了玉上这句话,所以也就多灾多难了,而林黛玉拿了这玉,其实对她没有太大保佑作用,因为玉真正主人只能是贾宝玉,所以黛玉一样也多灾多难,而我们认为不排除此时甄宝玉来到贾府,或者就类似以前甄贾宝玉进入同一梦境的托梦,在点化林黛玉同时,告诉了师妹林黛玉要帮助贾宝玉就要把通灵宝玉还给贾宝玉,所以才有了甄宝玉送玉,但是其实点化贾宝玉才是二玉碰头的主要内容,但显然贾宝玉没有被点化成功,因为他还梦想着黛玉,袭人一起同生共死。

  另外要补充说明的是这场《仙缘》是《邯郸梦》里一出,我们已经说过邯郸梦正是红楼梦,这场戏对于贾雨村也同样有效,其实正如袭人劝宝玉隐含后面宝钗箴宝玉的回目一样,这次甄宝玉试图点化贾宝玉将隐含将来要发生甄士隐或者渺渺真人甚至就是八仙齐出点醒贾雨村,最后贾雨村(卢生)被彻底点醒,改邪归正,得道成仙,“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实现了人向仙的蜕变,“除了籍看茱黍邯郸县人,着了役扫桃花阆苑童身”。升天从女学生林黛玉手中接过花帚,回归到我们前文的那场天界扫花场景。而此时的贾宝玉早就因为家里连遭打击,能“不情”的抛弃了发妻薛宝钗和忠妾麝月,上天成为了总化神,无论如何,红楼梦的终结将以麝月,惜春,贾巧姐的升天和贾雨村的醒来而告一段落,但显然红楼梦此书并没有随着贾雨村的醒来而结束,最后几回还有天界看情榜的大团圆形式。我们其实已经先后在此篇中全面点到,就不再重复。

  但甄宝玉这次与黛玉会面显然又让黛玉有了彻底“还泪”可能,周汝昌先生曾经提出甄宝玉才是神瑛侍者,其实正是因为黛玉还泪还错人,所以一直其实不能去世升天,这只能说对了一半,因为我们前面分析过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神瑛侍者,但是林黛玉仅仅还泪给贾宝玉显然确实不具备这个彻底“还泪”的条件,所以此时甄宝玉到来,给了她彻底“还泪”,至此已经初步具备去世升天条件,而甄宝玉对她有些点化怕会帮助她醒悟些前世之世,以黛玉聪明,最终她走到了二宝之前升天。

  我们接着继续说下水溶这个形象,实际上这次黛玉事件还不是他最穷凶极恶的时候,毕竟他没有想逼死黛玉,但是在随后忠顺王军和贾政联手的打击下,由于此次他迫害黛玉,势必造成同样以史湘云为妻子的卫若兰的愤恨,而水溶王军显然在卫若兰手中,冯紫英也势必不满他行为,因为他们也是宝玉的兄弟,而另一个绿林盟友倪二显然更亲近贾宝玉义子贾芸,当他们目睹水溶对于异姓兄弟宝玉的压迫时,他们不会再帮助水溶,水溶自然垮台,只能或逃往岳丈西平郡王处,或者就是被忠顺王俘获,但按罪名只能流放到西平郡王处,因为水溶毕竟是王爷,但是北静王妃金王妃最后肯定殉难,这样引起了水贾二府矛盾。

  周汝昌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林黛玉沉湖说,我们这里不准备全面展开,系统的展开我们将在水溶之难篇里全面剖析正误,但其中有主要有几个论据,不得不提,这些论据也称成为水黛婚们的论据。

  一、宝玉偷祭金钏,看见洛神的塑像,不觉泪下。表面一层意义是暗悼金钏落水而亡,实又关联着少女投水的情节

  二、庆元宵,家宴演戏,特点了《相约》、《相骂》,这出戏的情节是婚事波折,女主角曾投江自尽。也是一个沉水的故事。

  三、宝玉祭钏回来,那戏正演的是《荆钗记》,大家看得伤心落泪,黛玉借剧中人奚落宝玉,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里祭祭也罢了,必定得跑到江边上去!”其义正同,暗指后来的结局,这话必由黛玉口中点出,并非泛笔。宝玉将来也会到江边去哭黛玉。

  其实我们如果细细琢磨,周汝昌先生说法粗看似有理,其实说法根本不当,我们必须必须全面剖析,对此我们在此举出西岭雪同志一针见血的说法,“那个投井死的金钏,死后穿的乃是宝钗的衣裳,如果因为金钏是投井死的就要说有人也是死在水里,只怕那个人只能是宝钗,怎么也扯不到黛玉头上吧?龄官在《钗钏记》里扮的是丫鬟云香而非小姐碧桃,所以即使龄官影射黛玉,也不能把碧桃的事安在黛玉身上。而且元妃点的四出戏里,脂批已明确点出“《牡丹亭》伏黛玉之死”,那在同一回目同一舞台上,就不会让《钗钏记》再来伏黛玉之死。再者,黛玉对《荆钗记》里“男祭”一幕抱打趣态度,若这出戏暗示她将投水,而宝玉哭的正是她,那未免也太搞笑了吧?何况宝玉祭的是金钏儿,金钏儿妆裹的是宝钗的衣裳,就算这段戏有影射,也只能影射宝钗。脂批还透露,宝玉将来“对景悼颦儿”之地是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之地,而不是什么江边。潇湘馆虽有流水,但也还淹不死人吧?

  西岭雪分析的很在理,金钏其实是宝钗化身,所有的事情确实指向后来的宝钗命运,何况《钗钏记》,《荆钗记》本身都含有“钗”字,但我们进一步根据《红楼梦》里“沁芳”和帝舜神话里娥皇也是被水淹没的意境分析,其实这里包含了宝钗悲惨的命运,而且时间还在黛玉身前,因为根据《荆钗记》,这是宝钗在出嫁前发生的事情,而宝钗出嫁之日正是黛玉去世后第二天,这又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我们这里只稍微提及一下根据这两出戏推出的结论,宝钗也被人逼迫改嫁,而入水又是一种隐喻,实际女英陷入水伯的魔爪时,娥皇其实如何能逃脱?但是正如金钏对宝玉所说的“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宝钗最终这次还是逃出水溶掌控,回到宝玉身边,因为金钏正是她的化身,而金簪子就是宝钗,宝钗的判词中正是“金簪雪里埋”,“掉在井里头”就是陷入水中,其实就是陷入水溶手里,但最终就是“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似乎宝钗这次没有挨打,但林黛玉此次最终逃出水溶控制的魔爪,却是虽然“不得贵婿”,可再次“挨打“,具体细节我们将在水溶篇里详细展开描述。

  如果水溶对宝玉的迫害到此为止也就算了,但是后来更加变本加厉,随着宝玉升天后,金家起兵复仇,因为金克木,东王穆家垮台,贾兰不幸战死,我们这里必须说下贾兰这个形象,其人是可以有所考的男花神之一,就是兰花神,李纨图册前一盆“茂兰”,就是他,正因为他是男性兰花神,所以他也是除了宝玉外,大观园里另外一个常住男性,翻到天界,他也是在花宫内除了宝玉这个花主外,另外一个常住男花神,这里不再多赘,但是他和宝玉关系并不真和睦,虽为同宗,在宝玉最困苦时却躲在东王处按兵不动,先兆就在宝玉为了秦钟在学堂大打出手时,贾蔷出手相助;贾菌因为看见金荣的朋友打黑拳,气不忿儿,正准备出手时,作为宝玉的亲侄子的贾兰对贾菌说“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这就预示着宝玉有难时,掌握重兵的贾兰和贾菌按兵不动,直到宝玉升天,自己嫡系位置确立了,再去打倒忠顺王,但是原来的宝玉和贾环的矛盾将迅速转变为贾兰和贾环的嫡庶矛盾,为了贾环夺嫡,贾兰怎么可能放过贾环?所以当初紧跟忠顺王的贾环随着忠顺王倒台就由官军变成了贼军,所谓“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正是贾环,但是当叔侄还在内斗时,却放松了对西宁群王和水溶的防范,随着水溶的杀回,东王垮台,因为金克木,水溶趁机也将重新出山,并且后期也开始醉心帝位,这就是“闰水”,中国历来有五德终始,而代表金的西宁郡王执政后,就要金生水,但是历来水朝,会被当成“闰水”,虽然能短暂统一,不属于正统王朝,短暂的秦朝是“闰水”。,郯子所说的“霸九有的”共工也是“闰水”,《汉书•郊祀志》,皆言共工氏霸九州,以其无录而王,故谓之霸。水溶显然也属于这个情况,其王朝极其短暂,而西宁群王为了防范他,启用了贾雨村和孙绍祖也是自然之事,而贾环却也成了唯一的贾府后裔,但是无论代表水伯的水溶还是代表象的贾环,对于代表娥皇的宝钗自然都不会死心,而一些主要女子最后命运的判词又使得我们极其不安,史湘云的判词最后是“湘江楚逝水云飞”,宝钗最后“金簪雪里埋”实际雪化开就为水,是一种另类的“沁芳”,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凶手,就是那个80回前道貌岸然的王爷水溶,这才是曹雪芹所说的“沁芳”真意,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并非是众女子喜欢跳水自杀,而实在就是水溶的报复。因为史湘云鼓动卫若兰反抗水溶而使得水溶垮台,而正是因为贾府报复让自己王妃惨死,水溶怎么可能忘记?这一切都将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我们将分别把这些故事在以后的黛玉另外两篇水溶篇,忠顺王篇展开,有些则要放到薛宝钗篇和史湘云篇继续展开。这里最后再说下一个史湘云的湘夫人身份问题,邓遂夫先生在周汝昌先生学说上感觉到了一些不当,所以他遵从传统学说说宝钗是湘君,黛玉是湘妃,但指出史湘云是湘夫人形象,在黛玉去世后,宝钗和史湘云又形成了一对潇湘妃子,这个可能我们不能忽略。毕竟在曹雪芹浪漫的笔法下,湘君=宝钗湘妃=黛玉湘夫人-湘云的可能不是没有,这点我们还要做进一步考证,这就将在史湘云篇中展开了。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黛玉三次劫难进行详细叙述,第三篇为和亲之难详解,第四篇为水溶之难篇详解第五篇为忠顺王之难详解。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 07:14 , Processed in 0.22253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