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3|回复: 14

[【书香茶座】] 9月13日逝世的其他知名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3 0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丰(1910年2月—1982年9月13日),原名周熙,祖籍上海。擅长版画、美术理论、美术教育。1931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活动,筹建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继而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所。1938年赴延安,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冤案得以平反,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江丰美术论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孝达(1932~1986年9月13日),江苏常熟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历任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曾任中国胃癌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胃癌研究协助组组长、上海市胃癌公关胃镜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写出版了《早期胃癌的内窥镜诊断》的专著,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横槊赋诗 于 2023-9-13 00:44 编辑

不出名,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顾问,民族语文杂志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傅懋勣同志因病于1988年9月13日21时17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7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横槊赋诗 于 2023-9-13 00:44 编辑

不出名,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06年王首道出生于一个地道的农村家庭,从小贫穷的家庭造就了它目光长远,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小聪明的他在1925年就进入由共产党创建的农民运动讲习班进行知识改造,同年的9月完成学业回家,之后不久便加入共青团,被组织派遣到祁阳担任当地特别支部书记一职,并且学习讲习班模式,模仿开办了党务训练所。    王首道到了农民田地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展开为农民讲解革命与反抗的思想,而是先进行了农民的意向收集,了解一下当下农民最关心的还有需求,在经过模仿排查,优先选出一些以当时再看,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先进行讲解,从而一传二、二传四,慢慢的王首道便在当地引起了大家的好评,壮大了当时的工农联盟。  1927年,随着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王首道首当其中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从而被迫转入地下,从事没秘密工作。  同年的7月,他接受委派,被派往湘鄂赣边区继续潜伏,次年,也就是1928年,王首道秘密接到密令,以当时年轻一代作为骨干成员,成立一支游击队,前往当地红军根据地会和,与国民党与之周旋。  1934年, 王首道跟随部队开始了长征过草地,在长征期间被任命为国家保卫局执行部的部长,负责红军内部工作,协助部队纠正路线错误。1936年,参加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    1940年王首道担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生产节约运动委员会主任,当时国民党调动大批部队准备围剿陕北地区,妄想切断内外物资运输来达到消灭大部分有生力量,王首道紧抓劳动生产,助其度过难过。  1949年湖南省解放,王首道出任湖南省委书记,1950年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掌管湖南省一切军机要务。  1978年,王首道应主席电令回中央任命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1996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际祥(1928-03~1996-09)   李际祥,河北省滦南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8月至1983 年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43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冀东十二团卫生队护校学员。1944年1月,任冀东十二团供给处卫生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任冀东军区十六分区卫生处调剂员。在敌后游击战争中,随部队转战于冀东、山海关地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任冀东军区卫校附属医院医士。1947年8月,任冀东十一旅三十三团卫生队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九纵队七十八团卫生队副队长。1949年1月,任四十六军一三七师四一一团卫生队队长。参加了锦西杨村子、朝阳县城、大凌河等围歼战和辽沈战役。部队进关后,参加了汉沽、新河、灰堆、天津和衡宝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4月任四十六军一三七师四一一团后勤处主任,同年10月任二十一兵团二一四师卫生科副科长。随第四野战军南下时,参加了湘西剿匪。1952年3月任铁道工程第九师卫生科副科长,参加了荆江分洪,因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同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中 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九师卫生科副科长、科长、后勤处卫生主任。在部队执行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医疗保障工作。    1955年3月从朝鲜回国后,任铁道兵第九师四十二团政治处主任,师军士教导营政委。1958年7月,任铁道兵第九师四十五团副政委。1959年2月,先后任铁道兵第九师后勤部副政委、政委和四十一团政委。1965年10月起,任铁道兵第九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政委。率部参加了包兰、嫩林、魏塔、京通等铁路建设。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领导部队圆满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1975年8 月,作为优秀政工干部,由师政委直接提升为铁道兵副政委,在铁道兵党委的领导下,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配合主管领导完成中央军委和总参、总政、总后交给的任务。1977年1 月,奉命参加中央工作组,任第一副组长,到兰州铁路局整顿西北铁路秩序。工作中,李际祥认真执行中央指示,紧紧依靠群众,抓整顿、抓教育、抓秩序、抓纪律,对恢复西北铁路运输秩序做出了贡献。在引滦入津工程建设中,亲临一线指导工 作,强调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施工生产,对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起到促进作用。    1983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李际祥被任命为铁道兵指挥部政委,同年8月任铁道部党组成员。1984年2月,任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从大局出发,和其他领导一起,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研究制定部队并入改编方案及部队移交、定点落户、老干部安置和队伍转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用上级的决定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保证了队伍稳定和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按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四化”要求,调整配备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强 调转变思想,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提倡继承、发扬军队光荣传统,搞好队伍全面建设和企业管理;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重视队伍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4年3月至1989年4月,任中共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际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指示,结合铁路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队伍建设。在整党中,坚决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完成整党工作任务。在运输生产和铁路建设中,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相结合,在全路开展“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教育,为加强铁路建设做出了贡献。认真贯彻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工作,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为铁路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李际祥受铁道部党组委托,负责联系和指导工会工作,他认真贯彻部党组的指示,积极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认真履行职责,与其他委员一道就铁路的改革发展、路风建设等问题提出过不少建设性的提案。在病重期间, 还关心京九等铁路建设,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李际祥1962年晋升为中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96年8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是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从吾(1910年2月—2001年9月):河南省内黄县人,1932年组织领导大名、濮阳、滑县、道口等地10万盐民斗争,1933年4月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勇奋战、报国杀敌,1946年冬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等职务。





图片


人物生平之抗战

1938年6月起任中共冀鲁豫省直南特委书记,冀鲁豫省委委员,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秋,帮助鲁西南地方武装王道平部改编为八路军115师陇海支队。1939年2月起任中共冀南区党委委员、民运部部长,冀南区党委代表兼豫北地委书记。后曾任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八路军冀鲁豫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1943年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一部学习】,任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第一部组教科科长。1939年作为党的七大代表,奔赴延安并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起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组织部部长。1946年起任中共冀南区党委书记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1946年冬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领导冀南军民支援主力部队作战。194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副部长,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7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副书记,其间:兼任华北局组织部部长。



图片


人物生平之解放后

1949年11月至1955年3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副书记。1950年3月至1952年3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1954年7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地区工作部副部长。1954年12月、1959年4月、1965年1月、1978年3月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4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1年2月至1963年1月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至1978年受迫害,被关押。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83年10月至1987年夏任中共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副书记,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副书记,第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会议批准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常委(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书记(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以代表身份参加了中共十三大,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了中共十四大、十五大。 2001年9月13日3时13分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第一书记梅益同志,因病于2003年9月13日在京逝世,享年90岁。

  梅益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王兆国、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曾培炎、王刚、李鹏、乔石、李瑞环、宋平、刘华清、李岚清、荣毅仁、薄一波、李铁映、路甬祥、刘延东、陈奎元、黄华、谷牧、丁关根、邓力群等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梅益原名陈少卿,1914年1月9日出生于广东潮安。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1935年在北平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底,他受党组织委派转往上海“左联”和文化界救国会工作。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沦陷后,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2年,梅益调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工作。1945年,奉中央指示返回上海,负责筹办《新华日报》。1946年初,到南京梅园新村工作,担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团新闻处处长、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3月,他随代表团撤回延安,担任新华通讯社总社编委、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梅益先后担任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为普及发展我国的广播事业做了大量工作。1957年当选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文革”期间,梅益受到不公正对待。1977年5月,梅益调中国社科院工作,历任副秘书长、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秘书长等职。1986年初,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离任。

  梅益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五届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3 0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懋勣,梅益两个名字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梅益翻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3 0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首道也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13 00:42
傅懋勣,梅益两个名字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梅益翻译的。

你一说我才发现我其实也听说过这个梅益!


勣,也有文章写绩,两个是异体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3 0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到楼主的标题里用了“其他”两个字,意思应该就是指除掉林总之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13 01:00
注意到楼主的标题里用了“其他”两个字,意思应该就是指除掉林总之外吧

嗯,太出名的我觉得没必要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0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个

余登发(1904年—1989年9月13日),出生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八卦寮(今高雄市楠梓区后劲)。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被称为“台湾野生的政治家”,也是台湾地区第一位非国民党籍县市长。他的死因至今一直成谜。

中文名       
余登发
出生地       
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八卦寮(今高雄市楠梓区后劲)
逝世日期       
1989年9月13日
别名       
“台湾野生的政治家”
出生日期       
1904年
毕业院校       
台北高商


1余登发简介
2余登发事件
3余登发陈尸案
4理念
1余登发简介编辑
余登发于台北高商本科毕业后,在1935年的州庄选举中便当选高雄楠梓协议会会员。在日本统治时期余登发曾经发起罢免日本官派楠梓庄庄长的行动,因而轰动一时;台湾由国民政府接管后,余登发于1947年出任高雄县桥头乡第一任乡长,并且于同年十二月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并参与在南京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而余登发的“国大代表”身份一直到1973年才被台湾当局取消。后来余登发于高雄水利会主任服务期间致力于地方水利建设并且捐献私财建设地方,于1951年参选高雄县长未能当选。

1960年,余登发当选高雄县长,为第一位非国民党籍的县市长;余登发任内开源节流,删除国民党高雄县党部之补助款以建设学校教室,在在获得好评;但余登发却因公地放领案,而于1963年被迫停职,并被以渎职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于1973年入狱。稍后,1974年余登发获准保外就医。

余登发出狱之后,与不少“党外”人士有所往来;1979年1月20日,余登发与其子余瑞言因为“涉嫌参与匪谍吴泰安叛乱”罪名遭逮捕,(事实上吴泰安本人只是神棍乩童,在国外遭政府通缉,与政府交换条件将余诬陷成共产党间谍才得回台)引发社会反弹,许信良、张俊宏、林义雄、黄顺兴、邱连辉等党外人士并且前往桥头进行示威抗议并声援余登发父子,“立法委员”康宁祥等人也表示对余的起诉与判决不当,但是余登发仍于4月因“知匪不报”与“为匪宣”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褫夺公权5年。1980年余登发获准保外就医。

余登发晚年居住于八卦寮自宅。1987年许信良返台时,余登发曾经前往中正国际机场支持。1989年9月13日余登发死于自宅卧室血泊中,法医杨日松和魏契认为是他杀,其他7位法医认为是意外,后来用投票表决通过是意外,推翻他杀之说,但真实原因仍争议不决,如今仍是一桩悬宕已久的命案。

余登发开创了高雄县的政治家族“余家班”,女婿黄友仁、儿媳妇余陈月瑛与长孙余政宪都曾经担任过高雄县长,而且余政宪、余政道与余玲雅以及余政宪的妻子郑贵莲皆担任过“立法委员”,余政宪更出任过“内政部长”。其他受过余登发栽培的地方政治人物更不在少数;余家班不但是高雄县重要的地方派系,也是民主进步党党内重要的地方派系。

1988年余登发曾经出任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余登发本人事实上并不特别支持统一或独立,比较关心地方邻里事务,只是在南京任国大代表任内看到国民党官员用金条贿选,因此退出国民党,所以比较反国民党而支持“党外”势力。

2余登发事件编辑
1979年1月20日,著名台湾地方人士、高前雄“县长”余登发及其子余瑞言,因主张台湾与祖国大陆及早实现和平统一,遭国民党当局以“涉嫌参与匪谍吴泰安叛乱案”、“知匪不报罪”拘捕。次日,地方人士及作家许信良、张俊宏、林义雄、黄顺兴、邱连辉、陈鼓应、王拓、张春男、施明德、杨青矗、姚嘉文、陈婉真、陈菊、邱茂男、何春木等20余人聚集于余登发家乡高雄桥头镇,高举标语牌,游行示威,散发传单,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无条件释放余登发父子。时任“增额立法委员”的康宁祥等58名“党外人士”,联名写信给蒋经国,对拘捕余氏父子表示“严重抗议”。

但台湾当局罔顾民意,仍于4月16日由“军事法庭”判处余登发有期徒刑8年,剥夺公权5年;余瑞言有期徒刑2年,缓期执行。

3余登发陈尸案编辑
1989年9月13日上午,前高雄县长、台“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余登发,被发现陈尸高雄县仁武乡八卦寮住宅二楼卧室地面上,头部严重裂伤,血流满地。据报道,陈尸处发现鹅卵石,疑为凶器,究竟是摔跤致死或是他杀死亡,尚确定案。台湾当局虽指派治安单位查办,但“态度消极”,致引起社会强烈不满,一时满城风雨,诸多猜测,后终因无他杀依据,按自杀死亡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09:23 , Processed in 0.47768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