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25|回复: 0

[艺术收藏♡] 收藏  黄庭坚书法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0 17: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开创江西诗派。

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





《花气蕉人诗帖》 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沈周题跋)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廉颇蔺相如传》(局部)
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约翰.克劳弗德藏
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白纸本,32.5*1822厘米。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 “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松风阁诗卷》,为山谷晚年留居荆南时之作,行楷书七言诗廿九行,无年款,据诗中「东坡道人已沈泉」句推断,此诗应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东坡辞世之后,而书年亦应同时或相距不远,时山谷已五十七岁,四年后,客死广西宜州,享年六十一岁。(建议下载后观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草书杜甫诗卷
纵34.7厘米 横69.6厘米 北京故宫藏故宫博物院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花气薰人]
黄庭坚的小品之作,一首二十八个字的小诗,以随意自在的笔法写来,把平日严谨的中锋线和草书中的宛转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赏书法不可多得的佳作。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的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朝鲜人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安仪周)是当时最著名的大收藏家。
此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行书赠张大同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子相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题苏轼寒食帖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忆旧游诗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庞居士寒山子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制婴香方
纸本 纵28.7厘米 横3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经伏波神祠》(局部)
建中靖国元年山谷五十七岁时所书。卷后自题云:“持到淮南,见余故旧可示之,何如元祐中黄鲁直书?”盖其晚年得意之笔。明代文徵明评其:“真得折钗、屋漏之妙。”有影印本行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公以道安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诸上座草书卷》
约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纸本,草书。凡九十二行,四百七十七字,33*729.5厘米。署款:“山谷老人書。”“书”字上钤“山谷道人”朱文方玺。后纸有明吴宽,清梁清标题跋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上钤宋“内府书印”、“绍兴”、“悦生”,元“危素私印”,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孙承泽、王鸿绪,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处,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长者墓志铭稿
北宋 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书约于元祐元年(1086),30.3*78.5l厘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诗送四十九姪帖
纸本 大行楷书 纵35.2厘米 横13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手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其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20:38 , Processed in 0.28640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