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735|回复: 207

[【辩证轩】]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只言片语(欢迎大家跟帖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2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很多老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目时,喜欢偏重人文取向的书籍。其实,既然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一门学科。除了人文取向之外,学生还要有一些知识取向的阅读(教育部的推荐书目也存在这个问题)。总之对于阅读来说,课内我们由于缺少了对语文的认识,教材选材有偏颇,甚至有的单元可以说是混乱,课外,则是我们所有人的短板——因为我们缺乏一定的系统知识,也形不成有效的指导。


2、现代汉语的虚词和连词,或者近义词辨析。其实和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所以觉得困难,是因为我们其实对一些词语的源流并不清楚。一般来说,对这类词语的辨析,要忽略两个词语中相同的那个字,比较剩下的那个字,例如“乃至,以至”实际上就是辨析“乃”与“以”的古汉语词义,“乃”是“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以”是“用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一分析,然后再放回到句子中一看,就明白了。

3、我们教学生赏析诗歌,主要在教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而不是在呈现他人赏析的结果。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些既成的方法感到无法应用。其实,我们之所无法应用“那些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一、“那些”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方法;二我们只是接受了这些关于方法的表述,而没有真正了解这些表述背后所蕴含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过兄有关教育的很多帖子,先致敬。
您说的第一种情况,不太赞同。各科老师在推荐读物时,各有侧重,这是必然的,视野不开阔的老师自然不会推荐霍金的《时间简史》,这种情况有,但未必严重。再说,课外读物中,人文类书籍占大多数是也正常。
可能兄说的是语文老师推荐书籍时存在偏向。这当然值得注意。但我比较相信朱熹的话,寸铁杀人,好的老师,一定会从有限的书本中,教会学生自己阅读书籍的习惯,乃至养成方法,而不必要等老师推荐,或是受了老师偏好的不良影响。
再有,兄对教材有意见,不妨我们来个携手探讨,看看究竟混乱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这样或许会更有意义一些。未审兄意如何?如果可以,我们不妨从一套教材开始弄起。

第二个问题,兄很高明。但是如何梳理源流?古代汉语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能否及时吸收进初高中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第三,诗歌鉴赏方法很重要,可能是每一位老师的共识,然而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以弟愚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他们的想象力至为重要,有了这些方面的技巧技能,再辅以各种经验、方法,或许会事半功倍。不知兄意如何?
  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生多半不会阅读,阅读是一个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陶梦于2010-12-08 21:16发表的 :
拜读过兄有关教育的很多帖子,先致敬。
您说的第一种情况,不太赞同。各科老师在推荐读物时,各有侧重,这是必然的,视野不开阔的老师自然不会推荐霍金的《时间简史》,这种情况有,但未必严重。再说,课外读物中,人文类书籍占大多数是也正常。
可能兄说的是语文老师推荐书籍时存在偏向。这当然值得注意。但我比较相信朱熹的话,寸铁杀人,好的老师,一定会从有限的书本中,教会学生自己阅读书籍的习惯,乃至养成方法,而不必要等老师推荐,或是受了老师偏好的不良影响。
再有,兄对教材有意见,不妨我们来个携手探讨,看看究竟混乱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这样或许会更有意义一些。未审兄意如何?如果可以,我们不妨从一套教材开始弄起。

.......


谢谢陶兄的认真回复。

我这里讲的不是各科老师推荐的书目,而是针对语文学科而言的。我个人认为,学生如果想学好语文,光看人文方面的书,可能会有“偏食”的现象。就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学生应该涉猎一些方法论的基本知识,以及跟语文相关的修辞学和文字学方面的知识。看一些前人的教学著作,其中谈到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文学史源流方面的内容,我比较认同这样的说法。当然,具体看什么,还要权衡利弊才行。

对于教材方面的问题,目前我们用的是人教社的新课程教材,而对于教材的问题,我也很高兴有机会能和陶兄一起来探讨。

兄谈到“古代汉语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能否及时吸收进初高中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的确,中学的教材和教学有滞后性,但滞后性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不能接触最新的学术成果,而好处是所面对的往往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精华。所以,我认为即便是高中的语文课堂,能否吸收最新的成果这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需要明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把二者割裂当做两种不同语言。毕竟,词语的文化渊源是存在的,而词义的梳理是一个精细活。

第三,诗歌鉴赏方法很重要,可能是每一位老师的共识,然而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以弟愚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他们的想象力至为重要,有了这些方面的技巧技能,再辅以各种经验、方法,或许会事半功倍。不知兄意如何?  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生多半不会阅读,阅读是一个大问题


兄说的“语感”“想象力”都很重要,但这些未必能解决实际的鉴赏问题,夏丏尊先生是在占有大量语文知识和对语文深入研究之后,提出“语感”的。而我们现在是否能把这个内容跟学生讲清楚,其中的变数很大,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深陷云雾之中而不辨东西。所以,近来有人提出应该变“语感”为“文感”,虽说更切合以文字进行教学的实际状况,但也未必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对于诗歌的鉴赏,虽然前人说“诗无达诂”但这是从鉴赏的结论来说的,从这个角度上,每个人的鉴赏结论受制于他的知识水平、人生经历、个性才情,又因为人与人在表达方面的差异,所以对一首诗歌的鉴赏结果不同,这是必然的。

但我想的是,在每个人写下自己的鉴赏结果之前,他们针对诗歌的鉴赏活动有哪些呢?拿来一首诗歌之后,通过什么形式,关注哪些方面,归纳哪些内容,采取怎样的方法,应用怎样的原则……其实应该是有共同的过程和方法的可循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稍后还会涉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的回复我很感动。
   首先,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根本差别,差别只在具体解决方法层面和弟的表述方面。
   有关兄所言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连贯性问题,这没有问题。但兄也应知道,现代汉语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马氏《文通》一出,群起响应,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建立。这其中,有欧洲语法规则的直接套用,也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的语法规则的总结,与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存在很多的差异。弟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是既注意今古汉语的比较,又注意拿英文与中文相参照;也曾并将一直鼓呼,将中文教育与外文教育结合起来,学习语言技能,培养多元思维,陶冶人的情操。具体做法不一,可能以专文的形式探讨更清楚一些。
   诗歌鉴赏方面,语感的培养与想象力的培养,弟拙见,以为是一回事。我们的学生,不会阅读,入乎耳出乎口或是入乎口出乎眼,完全不经过心,前人所谓读书有三到,正是指此啊。
   我也赞成兄的金针度人之法,但弟在赞同之余,深感方法再好,学生不知道如何读书,也便架空了。兄说呢?且不管“语感”还是“文感”,我们只是以指证月,引学生见月,而不让学生见手指,便是高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8: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陶兄的再次回复。

关于对《马氏文通》的反思,最近看到的是已故语言学家徐通锵先生所倡导的字本位研究。在这方面已经有几本书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其中潘文国先生的《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一书中的第一章“汉语研究的世纪回眸”,值得每一位关心语文课程理论的人认真阅读。

关于诗歌鉴赏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强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但想象是要根据具体地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还原的,在还原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必要的路径指示和范例,学生依然无法掌握这个强大的武器,即如,张无忌身怀九阳神功,但还是要学会了乾坤大挪移之后,才能把九阳神功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而“语感”呢,它的产生应该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过程。所以,如果我们从美学中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的。

任何方法对于无心想学的学生来说,也是无意义的。我们只能保证有心向学的学生,能获得一定的收获。而读书三到的说法固然是古人的心得,但古人的论述依然不是十分清晰,我理解,“三到”所强调的更多是专注,但只凭专注,尚不能使学生完全了解文章的意思,恐怕也很谈得上知识的迁移。如果让学生照着执行,真的会有很大的收获吗?

以前听袁兄提起,陶兄是专门研究语文教育的,那时就想向陶兄请教了。但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有了这次交流,正好向兄讨教一下。下面这个链接是我以前总结的一个阅读文本的过程,还望陶兄指教。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206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一楼

4.学生自己复习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向什么方向努力。时间一长容易疲劳,效率就低了。教师一定要布置好相应的内容。例如,看什么,看多少,过多长时间要歇一会儿;或者看一会儿做一会儿,看看做的题中有哪些是刚才看过的,哪些是刚才看的内容所不包含的,然后再看再做。有时候,还要教师领着学生划一下复习书中的重点语句,希望能培养起学生自觉筛选信息的能力,后面的复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2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对中学语文教育接触不多,好些地方也不敢妄加探讨,如教材问题。况且丰隆兄的只言片语中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大题目,恐怕也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讲清楚的。

弟仅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点看法吧。

关于书目,我只想说,有的时候不要好为人师,在推荐书目前先要反躬自省下,自己是否有推荐书目的资格和能力,还要真正地明确自己推荐书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推荐书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不能想推什么就推什么,胡乱看了本书,觉得不错,就推出去了。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如何博学多知,稀哩哗啦弄上一大堆,也不管学生是否适合,能否看懂,以及有没有时间看等等。

所以,我给学生推荐书目,绝对偏科,而且很窄。我只推荐我自己专业方面我认为自己已经有把握推荐的相关书目。比如《诗经》,分四个层次,1、选注本;2、全注本;3、浅显的古注;4、初步研究所需的古注。这四个层次是循序渐进的,其中第1层为必读书目,后3层则凭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我敢推荐《诗经》的相关书目,是因为我自以为自己在这方面已有能力推荐,我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精选而成的,我能说明我为什么这样推荐。至于我没把握的,尤其是超越于我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外的,我不会推荐书目,而是推荐老师,你可以请某老师给你推荐相关书目。

至于诗歌鉴赏,方法的传授和学生的会阅读本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先要有阅读的兴趣,尤其是,读的兴趣,而不是只阅不读。很多东西,读的时候才会出感觉,仅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我听好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没有自学的习惯,对这种说法,我是不以为然的。我自己的经验,大部分学生仍是好学的,问题往往是在于,作为一个教师,你有没有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乐趣。而这种兴趣和乐趣,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在方法的传授过程之中。所以,论及方法时,还不仅仅是哪些方法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的,还是教师应如何传授方法。有了方法和如何传授方法,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乐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和乐趣,才有了方法的落实,提升,超越。两者相辅相成,循环往复,呈现为螺旋形的上升过程。

另外,诗歌鉴赏中,于语感的培养与想象力的培养之外,我还想再补充一点,对生活的感受力。没有对生活的锐感敏心和热爱,恐怕也很难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鉴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06: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兄目光如炬,的确这些“只言片语”如果深究“都是一个大题目”。这些题目,有的是超出了我之所学,有的是超出我之所辖,我的只言片语的确很是空疏。但我想,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从简单的表述和现象开始,进行梳理,虽然未必能做成大文章,但也可以做到厘清一些错的误认识和做法。至于,详细地论述,只能等有志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家来发掘了。
引用第6楼hzyuan于2010-12-09 22:06发表的 :
我自己的经验,大部分学生仍是好学的,问题往往是在于,作为一个教师,你有没有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乐趣。而这种兴趣和乐趣,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在方法的传授过程之中。所以,论及方法时,还不仅仅是哪些方法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的,还是教师应如何传授方法。有了方法和如何传授方法,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乐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和乐趣,才有了方法的落实,提升,超越。.......


谢谢袁兄的回复。对于兴趣和乐趣,其实都要下一番苦工的才能获得的。对于兴趣而言,激发易维持难,尤其对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言,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引起阅读的兴趣尤其困难。而乐趣一般是在苦学之后的,而现在的学生(我所见到的)肯下苦功的少,想投机取巧的多;自律的少,自我放纵的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让他们明确学习的乐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并且很难唤起他们的兴趣。总不能等他们对语文有了兴趣再进行教学吧?所以,我认为对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兴趣,但不能依赖兴趣,尤其不能把兴趣当做教学的起点。不知道袁兄以为如何?

袁兄说:有了兴趣和乐趣,才有方法的落实……
我说:有了方法才能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才能在过程中产生兴趣、体会到乐趣。


袁兄补充的对生活的感受力,的确很重要,不单是诗歌鉴赏,其实对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来说都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2: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这些“只言片语”如果深究“都是一个大题目”。这些题目,有的是超出了我之所学,有的是超出我之所辖,我的只言片语的确很是空疏。但我想,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从简单的表述和现象开始,进行梳理,虽然未必能做成大文章,但也可以做到厘清一些错的误认识和做法。至于,详细地论述,只能等有志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家来发掘了。

只言片语确实如丰隆兄所说,具有以上的好处。但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主要是在讨论的进程中,会流于“散”讲,罗列某种现象,或大致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这只言片语又涉及多方面的论题,不利于形成一个话题,来进行较为深入探究。所以,我个人以为,在讨论的逐步深入的进程中,兄作为发起人,似可以根据进展的情况,在范围方面进行一些调整,这样可能针对性和深入性会更强些。
对于兴趣和乐趣,其实都要下一番苦工的才能获得的。

我挺喜欢孔子说的那句话,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以为,学之、好之、乐之,其实代表了学习的三个阶段。我所说的兴趣,大略类似于好之,而乐趣,则相当于乐之。所以,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乐趣。确实如兄所说,
对于兴趣而言,激发易维持难,尤其对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言,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引起阅读的兴趣尤其困难。

仅仅是在某一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远远是不够的,只有在整门课的教学中,不时地使学生发生兴趣,而且教师能把握住这种兴趣,引导学生去落实,去拓展,才能最终使兴趣转换为乐趣。这一过程显然是颇为艰难的,尤其是对于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记得以前在和兄交流的时候,曾提到句老生常谈的话,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我个人不大赞同这句话,我以为应该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是一条河流。这不仅仅是针对知识的容量而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的这个说法显然是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不过我以为,只有理想的目标存在,才能有促进自己发展的动力。至少,虽然有些东西以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但总能让自己问心无愧吧。
而乐趣一般是在苦学之后的,而现在的学生(我所见到的)肯下苦功的少,想投机取巧的多;自律的少,自我放纵的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让他们明确学习的乐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并且很难唤起他们的兴趣。总不能等他们对语文有了兴趣再进行教学吧?所以,我认为对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兴趣,但不能依赖兴趣,尤其不能把兴趣当做教学的起点。不知道袁兄以为如何?

在这点上我和兄的看法不一样。兄所说的学生情况,恐怕是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了。相对来说,我的学生好多了,因为本来就是中文专业。但我去上理工科的大学语文课时,确实就感觉到这点了。不过我还是以为教学和兴趣这两者并不相悖,不是说等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再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不能把兴趣等同于搞笑,噱头;二,如何设置各兴趣点间的呼应和层次。我准备在下个学期开始设计一个理工科大学语文的教改,具体的思路尚在考虑。但在整体指导原则上,是很明确要以教学激发兴趣,以兴趣促进教学。所以,我对兄所使用的“利用”一词很难赞同。
袁兄说:有了兴趣和乐趣,才有方法的落实……
我说:有了方法才能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才能在过程中产生兴趣、体会到乐趣。

我想这是因为我前面没表述清楚,首先,我的意思是方法和兴趣、乐趣应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如何传授方法比方法更重要。有时候会有学生跟我说某某老师不好之类的,我会回答说,不会啊,某某老师专业水平很高啊。然后学生的回答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老师不用心,二是老师看不起我们,三是老师不会上课。那么,这里所出现的第三种情况,就与如何传授方法有关了。有了方法,如何以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对此产生兴趣的方式来传授,是学生掌握方法的关键。不然的话,有再好的方法,学生接受不了,又如何能增强学习的信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0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兄的进一步说明。兄指出的问题,我会在后面的发言中注意调整的。也会根据我的理解尽量给出相应的理据。

关于兴趣的产生和维持,我曾经有过一点思考。不连篇累牍了,传上来,请兄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fenglong88于2010-12-11 06:26发表的 :
谢谢兄的进一步说明。兄指出的问题,我会在后面的发言中注意调整的。也会根据我的理解尽量给出相应的理据。

关于兴趣的产生和维持,我曾经有过一点思考。不连篇累牍了,传上来,请兄指正。

还是贴出来直观吧,越俎代庖了,呵呵~~~~

-----------------------------------------------
谈谈兴趣的产生和维持(作者:fenglong88)
这是在学习《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时的思考所得,拿出来大家批一批,论一论。
  兴趣历来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难以解说的问题。人们既认识到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又无法说清楚兴趣到底是如何产生,因此上在笔者所见的文章中,谈兴趣作用的、勾画兴趣带来的愿景的居多,一旦涉及到“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样的问题,往往得到的是诸如,需要多观察,需要跟据儿童的而确定,之类的回答。这样一来,“兴趣”成了一个非常难以确定的重要教学因素。教师经常被要求利用学生的兴趣,然而如果不回答“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样的问题而过于依赖从学生身上发现他或她的“兴趣”并加以利用,那么教师无疑是非常被动的。如果我们想变被动为主动,那必然要先了解一下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兴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我们观看魔术表演的经历来研究一下。很少有人在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不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这种兴趣的产生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呢?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充分利用了观众的“一知半解”,另一个必然要显示对于观众认知经验的违背。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魔术师的表演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名魔术师在进行表演时都有一个必需的环节——交待道具,而且在道具充分现了其真实性之后,这个表演才会成功。究其原因,是观众对所见的道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会做出一个合乎自己已知生活经验的判断,当表演出现的结果超出观众的判断时,观众的好奇心自然就会出现。这个过程说明,人们的好奇心来自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出现的差异性!如果我们精心类推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能够令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大都是基于我们的“一知半解”而生效的。而“已知”和“不知”的事物往往对我们是没有吸引力。
  时间短意味着缩短了漫长的变化过程,一个在十年之间逐渐长大并不能引起人的注意,但一个人在转身之间从青年变成老人,这种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是对时间认知经验的违背;可以确定的东西瞬间失踪,本来没有的东西突然出现,这就是对空间认识经验的违背;人体分割,这是对生命认知经验的违背……,当然还有很多经过表演者的精心编排而综合在一起的“违背现象”,正是这些违背的出现造就了人们的好奇心。
  上面这两个条件分开被认知时,并不能保证兴趣的产生,而当这两个条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兴趣会产生。那么我们必然要使这两条件结合起来才行,而促进这两个条件结合的是“变动”。(这里的用“变动”而不用“变化”是要强调二者的结合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说,通过对已知的认知经验的违背来展示变动的过程是促成人们兴趣产生的主要条件。
  二、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儿童最感兴趣的游戏。各种游戏虽然有着不同的形式与要求,但所有的游戏都具备的着相同的三个特征:一个是开放性,一个是无害性,还有一个是增长性。开放性意味着这个游戏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无害性是指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并不承担游戏的后果(从这个角度讲,无害性也可以称为虚拟性),增长性是游戏者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能力增长的快乐。而与这三个特征相对应的使游戏者丧失兴趣的三个标志为:(一)、固定性,当游戏中的一个强势角色被某一个人垄断,其他游戏者会对这个游戏产生厌烦和回避;(二)、有害性,如果让游戏者直接承担游戏的后果或遭受否定、批评等贬低性质的评价,那么游戏者会丧失对该游戏的兴趣;(三)、单一性,在游戏中没有新的能力增长,游戏者的也会产生放弃念头。
  如果我们明白了“怎样才产生兴趣”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兴趣”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了。最终可以归纳为五个要点:
  1、要立足于学生已知的内容。这个以至可以是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也可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相应教具与材料。
  2、要体现出违背学生认知经验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缺少了这一环,那么就无从产生关注力。
  3、要做到开放性,人人可以参与或保证大多数人都参与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里面的参与是指可以群体性的参与,也可是个体与游戏之间的单独参与。
  4、要避免有害评价,每一个参与者,在参与的同时又可以保持旁观者的姿态,这样可以减少挫折感的出现。
  5、要有在短时间内可验证的或可以预期的增长。
  当把这五个要点放到实际教学中来研究时,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了,因为这些学科的演示与作业往往具备了上述的特征,而目前的语文的学习和训练大多不具备这些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4: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五个要点的归纳。但说目前的语文的学习和训练大多不具备这些的特征是否合理?我有些怀疑。不过围绕着这点讨论未必合适,可否转换为:语文的学习和训练能不能想办法具备这些特征?如果不能,为什么?能,有什么办法?
很困,先下过来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0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只言片语(12.12更新)

5、诗歌鉴赏的几个基本途径

一、察言观色,即通过关键性的词语(从词性上说是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副词;从结构作用上说是关注叙述语和修饰语)的分析,把握诗人的行文脉络,揣摩作者的感情基调;通过景物的状态和颜色反射作者的感情色彩。

二、依声辨情,即通过朗读对诗歌进行动态还原,从诗歌的韵脚的音高、音域、音调上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物性人情,即诗人笔下的景物所具有的状态、性质往往都是作者的心情、感受和品质的映射。所以,诗人在表达时,除了自己直接表现出的情感之外,对景物的描写其实都与情感的色彩、基调、程度有关。

四、经世理事,任何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作者个人独特生活体验的产物,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的感知与分析,可以从深层上理解作品。“经世”即是关注于社会环境的普遍分析,而“理事”则偏重对特定事件(包含典故的运用)的特殊性的分析。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客观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络。

这四个原则虽说是分条列出的,但实际上应该是在诵读过程中同时被感知的几个方面。(虽说“经世理事”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要依赖于诗文外的材料,但阅读时我们所面对的其实是作者“经世理事”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教师,对待每一节课程都希望尽可能的教好教精彩,让学生念念不忘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多数中游和低成绩的学生往往拿文科课堂做睡觉或者梦游时间,我的观察是,多数孩子睁着眼睛在走神,部分孩子往往在这类低压力课程(理科往往因为学习压力高,孩子知道难,会坚持分出精力来集中听讲)上睡觉或者做小动作

就语文古文赏析这类内容来看,如何引导孩子急切的需求,如何激发他好奇,这是一个大工程,我想让孩子真实了解他的先辈的真实环境模拟,还有真正激发出社会对于古文的功利性需求,这些对于孩子的古文兴趣会有很多帮助

其实归结起来溯源和辨析都是需要引导孩子来参加应用,赏析最终也是要应用

不妨从三字经的强制背诵开始吧,这是我们民族千百年的必做的启蒙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3: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6.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审美活动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向学生展示审美过程、明确审美原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语文教学不应承担评判的职能。也就是说,不管一篇文章作者的主观情感如何,我们做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去学习和体会审美观照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讲审美活动虽然是主观性很强的个人行为,但审美过程和审美原则却是有脉络可循的。所以帮助学生熟悉审美过程、运用审美原则去培养适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是语文教育过程应该努力的方向。

之所以说语文教学不应承担评判只能,正是因为审美标准的不确定性,或者说美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我们给一个些文章贴上了自己的标签,这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个标签向所有人的介绍,那么就需要出示一些相关的理据,这些理据有时可能会苍白,有时可能会有力,但未必全面,所以急于盖棺定论难免会出现偏差。而直接把有偏差的标签的内容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就会使教学的重点发生偏移了,从而使学生缺少了对客观的审美过程的关注,没有正确的过程也就谈不上审美原则的运用了。

简单地说,离开了审美的客观阶段之后,谁也做不了别人的主,虽然谁都可以品评别人,但谁都无权给别人一个定性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19: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fenglong88于2010-12-12 13:49发表的 :
6.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审美活动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向学生展示审美过程、明确审美原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语文教学不应承担评判的职能。也就是说,不管一篇文章作者的主观情感如何,我们做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去学习和体会审美观照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讲审美活动虽然是主观性很强的个人行为,但审美过程和审美原则却是有脉络可循的。所以帮助学生熟悉审美过程、运用审美原则去培养适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是语文教育过程应该努力的方向。

之所以说语文教学不应承担评判只能,正是因为审美标准的不确定性,或者说美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我们给一个些文章贴上了自己的标签,这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个标签向所有人的介绍,那么就需要出示一些相关的理据,这些理据有时可能会苍白,有时可能会有力,但未必全面,所以急于盖棺定论难免会出现偏差。而直接把有偏差的标签的内容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就会使教学的重点发生偏移了,从而使学生缺少了对客观的审美过程的关注,没有正确的过程也就谈不上审美原则的运用了。
.......


就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说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现代城市的孩子有什么鲜活的印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现在的江河很多都是臭水沟,断流和违章建筑到处皆是,或者江面飘满各种塑料白色垃圾,至于海潮观赏,有多少家长能带着孩子去看免费的海潮和海天景色,到处好点的地点都是建设别墅或者圈地造酒店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都在动物园的笼子里面悲哀的吃人造食品,鱼儿也是在近海和大江不在出没,孩子的印象中间很少有以前那些直观的想象了


语文的功用在现代很多都是为了意识形态而工作,反而审美这个最直观最鲜活的功用被放置到后面了,怎样还原我们先人的这些美妙的意境和超凡的语言美学是我们这个现代计算机多媒体虚拟技术急需解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9: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henry2000888于2010-12-13 19:21发表的 :



就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说

.......


谢谢您提出的这首诗,从对这个诗文的认识上也有很多话题可以说。

不过我认为“美妙的意境和超凡的语言美学”是要依靠对诗文的感知,通过一定的想象而实现的。诗文中景象并不一定非要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感知,因为诗文的表达由文字组成的同时又受文字特性的限制,所以诗文所表现的并不是真实的景象,而用实景去还原的也不是诗文所表现的景象,甚至媒体的使用有时还有误导的成分,从而削弱学生对文字的感受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9: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只言片语(12.12更新)

引用第12楼fenglong88于2010-12-12 07:28发表的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只言片语(12.12更新) :
5、诗歌鉴赏的几个基本途径

一、察言观色,即通过关键性的词语(从词性上说是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副词;从结构作用上说是关注叙述语和修饰语)的分析,把握诗人的行文脉络,揣摩作者的感情基调;通过景物的状态和颜色反射作者的感情色彩。

二、依声辨情,即通过朗读对诗歌进行动态还原,从诗歌的韵脚的音高、音域、音调上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



我的出发点是伴随着读的活动从这四个方面去感知诗歌的内容,角度是依据文本所体现出来的客观性。不管读诗最后的鉴赏结论如何不同,但鉴赏者都要通过一定的固定过程对诗歌进行感知,也只有感知之后,才可能展开鉴赏的活动。以往,我们只是被告知:诗歌需要反复吟咏,时间久了,偶然有一天会豁然开朗。这种说法,颇为神秘。但我理解这种说法,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方向,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感知诗歌的内容,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方向,甚至连理解都会成问题。例如,儿童从四五岁开始背《静夜思》到高中阶段起码有十多年的时间,但高中生能够独立完成对《静夜思》的赏析吗?我所见到的学生是不行的。那么,学生是不是要再过十几年之后,才能赏析这首诗呢?我看这也未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只让学生吟咏,而没有告诉学生应该从什么样的内容上去关注诗歌的意义,也就是说缺少了理解路径的吟咏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就这首诗歌来说,我们其实可以认识到三种不同的角度。一是我们在读张若虚的这首诗,这应该是以读者的身份进行旁观;二是张若虚的观察视角,这应该是创作者的角度;三是张若虚在诗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角度——这个抒情主人公有时是作者,有时是作者塑造的人物。这三个角度,其实对诗歌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有时,我们只是从第一种角度去看诗歌,有时在一般的情感上,会有所共鸣,而有的时候未免会与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相去甚远。

有的诗,如果我们能从作者角度去看,所得到的体会会更深一些。

而有的诗,只有深入到抒情主人公的角度才能获得统一的诗情画意。

而这首诗的理解,我认为应该从第三种角度去理解。而目前对该诗的解读,大多停留在第一种视角上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依然强调逐字逐句的翻译,其实文言文不是外语,理顺关系明白大意即可,不必强求译文如何准确,一来那样实在没有必要,二来有些词语如果讲翻译意思的话,根本就不成句。即便现代汉语,我们随便说一句话,然后逐一按照字典的意思逐字翻译下来看看,我们会发现那翻译后的句子根本不成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18 19:56 , Processed in 0.4287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