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81|回复: 17

[【随笔】]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9 0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生入学了,接受军训可能是每个学校必备的科目,也可能是每一个新生大学生活的开始。军训是辛苦和单调的。越是正规的学校,军训整的时间也越长。我不清楚为什么学生要搞军训,亦或是学校领导的言说的理由,我仅仅在疑惑“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这句话的意义,以及怎样才能让充满个性的个变成一个只知道服从的军人。

我不是军人,我只能从旁观的视角,或是感性的视角理解他。

我曾经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战场上的军人都会对自己的献身之举做一个权衡利弊的思量,那么,军人的行为会是什么呢?临阵脱逃为什么要受到惩罚?

如果真的在军人视野中,服从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这样的训练才能让军人服从呢?我看不懂,看到只是伤痕累累的过程。

为什么被子必须整理的“苍蝇上去劈叉,蚊子上去打滑”,完全没有道理可言,唯一的理由是军官的命令。

不仅如此,新兵还可能遭受虐待、羞辱,同时面临巨大的精神和体力的压力。新兵在军官眼里都是“南瓜”,是需要修理的。

在训练中,军官喜欢的是自动自觉的不问为什么的服从,哪怕一点的迟疑都要受到惩罚。在军官眼中机器要高于人。

军官是残忍的,这是我的印象。当兵自愿,我觉得是自残。“好男不当兵”,国人的古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似乎又知道了为什么(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

军人,在国人眼中地位很特别。在大众的理由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谁的命令要服从?军人是盲目的吗?亦或是说军人是中性的吗?

如果要军人要加入一种价值的判断,我们还能够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吗?

于是,我想起了这几个字:战斗的机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军人,遇见军人也就军训时的教官吧。以前接触下来其实也是人啊,他们也说说笑笑,也会泡吧,也玩QQ等等。在训练时,虽会严词呵斥,但其实都对学生很人性

至于服从命令是天职,现实中的军人,该是已经养成习惯不会去想为什么。我猜想是“侍” 服务的概念吧,真正地把自己看得很轻,将国家重于自己的人们。
服从是他们的荣誉,令他们骄傲的事,我们这些“珍视自己”的人,或许很难理解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14: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学军训也就是流于一种形式了。可能我们每个人在提到军人时都会不吝赞美,洋洋洒洒,但是却有口无心。
我想,假如生活在伊拉克,假如出生在阿富汗,假如生长在格鲁吉亚,。。。。。。,我们是否才会真正明白军人的意义?
但是,我们是不是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15: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生活在部队中,很可能会误解。在军队中,如果是在战争中,下级是必须服从上级的,上级命令你做什么,就应该做什么。因为在局部上,你可能认为上级的命令有问题,但从全局上看,却是正确的。如果下级各行其是,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战斗中,战士要绝对服从军官的指挥,让你正面进攻,你就不能说正面进攻危险而要从侧面进攻,如果没有正面进攻的危险,就没有侧面进攻的安全。军人就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牺牲个人生命的准备。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都是军人的楷模。他们用自己的死,换来战友的生。

有人可能说这句话是让军人像机器人一样,不动脑思考,是盲从。其实,军队中也是有很多上级听取下级意见的事例。但那是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是在战斗打响前的战术研究时才允许的。

我也曾多次带学生参加军训,我认为对新生进行严格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能吃苦的,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在家里被父母侍候惯了,自理能力都很差,组织纪律性也很差。在军训中,大多数的学生开始时都叫苦连天,可是等军训结束后,都感觉收获很大。开始时有的背后骂教官,可是当军训结束,要分离时,不少学生都依依不舍,痛哭流涕。

所以,我们看问题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多从正面去看,可能就会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因为军队是且只能是一把锋利的武器,一旦这把武器拥有的自己的思想,那么,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永远不要以普通人的生活观念来看待军人,所有一切在我们看来严苛甚至残酷不近人情的要求,对于军队来说却是必须的,他们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就是战争,当战争打响,那些平时严酷训练中磨练出的坚强意志与危机意识,将有利于他们在残酷的战场上更好的生存下来,尽可能地获取战争的胜利。
当兵自愿,我觉得是自残。“好男不当兵”
这样的观念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你可以认为自己是高级人才,当兵太没出息,埋没了你的才华,你也可以说只有那些无路可走或者有自虐倾向的人才会选择参军,但在说这话的同时,请想一想,是谁,在守护着给你说这样话的环境?

有些事,有些人,请多一点尊重!

这是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1: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flashtao613于2008-08-29 03:51发表的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
军官是残忍的,这是我的印象。当兵自愿,我觉得是自残。“好男不当兵”,国人的古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似乎又知道了为什么。

军人,在国人眼中地位很特别。在大众的理由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谁的命令要服从?军人是盲目的吗?亦或是说军人是中性的吗?

如果要军人要加入一种价值的判断,我们还能够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吗?

于是,我想起了这几个字:

战斗的机器
.......

这种思想要不得啊。。。。。。。。。


请想一想,是谁,在守护着给你说这样话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惹不起,躲得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3: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为什么要军训,不过从某年以后为了某种目的而实行的
军队没有国家化之前,讨论这些没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23: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见到的一点点感觉,竟然引出如此多涟漪,却是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出乎意料是一点点的触动,竟能激起如此波动;情理之中是我们对我们的子弟兵有着深厚的感情。

“中国人爱国了”,也该说比什么时侯都爱国了,“爱屋及屋”,我们的士兵也是可爱的,“当兵光荣”,如此等等。这真的叫人感动。

说到兵,我倒是蛮尊重他们的。他们很辛苦,也很敬业。这里不存在对我们兵的一点轻视和亵渎。
而是从一个普通的人的视角,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私心角度,观察兵的生活,探求具有一点点私心的普通人怎样转化为一个兵。

我们不敢否认有人,甚至很多人为了远大的崇高的志愿来当兵,但还有那么多人动机不是那么的淳,而又如何成为兵的。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当兵是为了吃口饭(许爹爹看法),他自己的看法是不被人欺负。成才呢,嘴里说的,和心灵想的还是有些不同。史班长呢最初的动机也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

他们的想法都很实在,为什么我们要否认他们这些最初的动机呢?不仅是电视剧,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需要还原我们原初的想法。这样才是生活的真实。

我们是生活在集体中的,这又会有谁否认呢?集体有集体的目标,人不仅是利己的,有时侯还是利他的。但这又有谁能够否认利己的非正义的呢。“与己无害,与人有利,何乐而不为”,这是国人的利己界限。

集体的目标也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当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大山,我们是如此的感谢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当穷凶极恶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挥舞战争的罪恶的时侯,我们是如此的憎恨大兵。

为什么呢?此二者兵不可同日而语,但单从服从的角度,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对于兵而言,对于服从的目标而言是工具性的。

对于训练兵残酷,我们不能说为了正义的目标而把残忍划归为平常。残忍的训练就是残忍的训练,这是实事。我们不能把价值的判断强加在实事身上。当然,我原意接受这种训练这是另一回事情。

这里需要将调的是,我想说的是我对兵的感受,或许是一点点不恰当的感受。这些感受无损于兵的职业的伟大。我们说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不是在谈论如何的爱国。

我们都很爱国。我们总不至于怀疑“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导致不爱国了吧。如此,感觉帽子扣的很大呀,我的头很小。

“你想当兵吗”,我说我不想,但宪法说,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应征。我的目标是做好一个公民,要求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08: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人性关怀是好意,但楼主可能没有注意到,如果没有近乎残酷的训练,到战场上必定要付出加倍的代价。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军队的绝对服从和严格训练都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09: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生活在部队中,很可能会误解。在军队中,如果是在战争中,下级是必须服从上级的,上级命令你做什么,就应该做什么。因为在局部上,你可能认为上级的命令有问题,但从全局上看,却是正确的。如果下级各行其是,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2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这样充满感性和理性思考的问题的时候,不同人的理性和感性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似的那样,也不是让我们完全凭感情思考,而是寻求一种二者的平衡。

我更倾向于理性,感性问题也得考虑。有些时候,是无奈之举。比如说有人说袁崇焕是明朝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说袁崇焕在逆历史潮流,阻碍人类的前进,你说这个能三言两语说清楚吗?

没有十全十美,当我们在理性和感性中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我只能告诉自己理智点,切不可感情用事了。

仅是个人一孔之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22: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原则问题!容不得负面的东西...。。。

个人私下怎么想、怎么做都没问题。但是你要发表的话,我想我们只能从正面来看待这个问题(正如范跑跑问题一样。。。)。。。。

你说对吗,版主们加分又加威--不等于在鼓励这些行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6: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是第一条铁的纪律,容不得争辩。

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军队不强调这一点?

某些事情就像太阳东升西落那样,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可争辩的。

至于学生入学军训一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两位版主的评分是否妥当,请自行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7: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l1618于2008-08-31 22:12发表的 :
这是原则问题!容不得负面的东西...。。。

个人私下怎么想、怎么做都没问题。但是你要发表的话,我想我们只能从正面来看待这个问题(正如范跑跑问题一样。。。)。。。。

你说对吗,版主们加分又加威--不等于在鼓励这些行为吗。。。


我晕啊,我想的是加2财富的啊,怎么变成了加2威望了?
罪过,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凉风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9-1 0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说几句吧
不同的国家,军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美国军人在上战场之前,要背诵用交战国的语言写的投降的话,因为在危及军人生命的时候,美国政府要求军人的第一选择是保存生命,而不是牺牲生命。黄继光、董存瑞很值得敬佩,但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对这种抱着炸药包堵枪眼的行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如果长官敢让士兵这么做,估计要上军事法庭了。
以上是对于士兵的一点事实描述,没有我的看法,而且也不想因为不同的看法得罪什么人。
军队就是国家机器,没必要贬低或美化,军人的职业和我们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吗,歌颂的就是一战中开小差逃跑的军人,而且站在开小差的军人的立场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欧美有很多,这也许是中外文化的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8: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凉风起于2008-09-01 08:02发表的 :
呵呵,我说几句吧
不同的国家,军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美国军人在上战场之前,要背诵用交战国的语言写的投降的话,因为在危及军人生命的时候,美国政府要求军人的第一选择是保存生命,而不是牺牲生命。黄继光、董存瑞很值得敬佩,但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对这种抱着炸药包堵枪眼的行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如果长官敢让士兵这么做,估计要上军事法庭了。
以上是对于士兵的一点事实描述,没有我的看法,而且也不想因为不同的看法得罪什么人。
军队就是国家机器,没必要贬低或美化,军人的职业和我们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吗,歌颂的就是一战中开小差逃跑的军人,而且站在开小差的军人的立场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欧美有很多,这也许是中外文化的不同吧
  此言差矣。
  没有一个文件或者作品能够证明——美国政府要求军人的第一选择是保存生命,西方社会只是不认可“宁死不屈”的做法,不主张军人作无谓的抵抗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至于舍身炸碉堡、堵枪眼,那是个人行为,成建制作战时,现场指挥官(员)不可能有这样的命令。作战时无论哪一方都希望自己这一方能够战胜对方,取得胜利。但战争总会有伤亡,胜利的取得往往以牺牲个体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否则海湾战争以及美国驻军伊拉克即使死亡过千也在所不惜就不好解释了,《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也说不过去,为了救一个人,牺牲那么多人,意义何在?!西点军校也不是培养一堆虫子的地方。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军人的纪律性是战斗力的基本保证。张扬个性往往不合时宜。军事训练时尤其如此。令行禁止,哪个国家的军队都是这样,毕竟打仗不是玩杂耍。说来话长,这个以后再说。
  至于上大学,还不是为了生计,学点谋生的本领,尽管有时候还不如上个职高来钱快。大学生毕竟还有点社会地位,毕竟不是每个人想上就能上的,古人也知道学而优则仕。如果仅仅为了学富五车,归隐山林,恐怕愿意上大学也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14:20 , Processed in 0.50502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