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34|回复: 19

[历史文化♡] 竞猜  人文地理类-《大佛》√已有答案√欢迎拓展和丰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17: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这个佛是哪个省的,该地叫什么名字?
2、该佛建造于什么时候,简要说出它的历史。
小提示:佛像在中国的西部省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县大佛 四川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
系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僧人淳德募修,元佑七年(1092)成。但究竟何时所刻目前尚无定论。大佛所在的庙字,唐代名开化寺,后称大佛禅寺。[/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8: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乐山大佛像

石雕,高71米,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开始修建,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
  乐山大佛通体高达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耳朵长7米,眼睛长3.3米,脚背宽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佛教在唐代的280年历史中,一直是思想领域的重要支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唐代修建的佛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大、工艺精巧,雕刻水平令人叹为观止。这其中最高大的一尊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大佛是弥勒坐像,由贵州名僧海通和尚首先募捐修建,海通圆寂后,四川节度使韦皋继续把他修建完成。
  乐山大佛是直接在凌云山山崖上开凿的,处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交汇之处。大佛坐东朝西,面江而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他面目慈祥和善,眼睛半睁半合,神态安然,双手放于膝上,端坐在山侧。大佛造型稳重大方,比例适度,体积感很强。他本来全身彩绘,还覆盖有宽60米的7层13檐楼阁。这座楼阁在唐代称为大佛阁,在宋代称为天宁阁,但元代时不幸毁于战火中,之后就再没有重建。
  今天,楼阁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大佛身上的彩绘也几乎看不出来,但是他雄伟壮观的姿态仍展现于世人面前,充分显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8: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省 甘谷县

大像山  系大象山石窟始凿于北魏

大像山在甘肃省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有一座山峦拔地而起,名大像山。
  大佛石窟开凿确切年代无从稽考。据有关资料和出土文物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甘肃省博物馆石窟艺术专家曾对大佛详细观测认定,系大象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 个朝代,三百多年,一直到唐更趋完美,其中甘谷大佛释迎牟尼 佛造于盛唐,身高23.3米,腰宽10.4米,和颜善目,仪容庄重,体魄雄伟,斜坡袈裟,结砌跌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地 迎接来往游客。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走廊,廊上窟龛相连,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宪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8: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8: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看不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闻名已久的甘谷大佛

甘谷大像山,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拾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二00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窟东距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100公里在,西去武山水帘洞石窟40公里,三处石窟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和长期的历史背景相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甘肃东部佛教石窟艺术的特有风格和体系。
  大像山石窟现存洞22个,以位于山体中部的大佛殿(6号窟)最为重要,该窟是一个平面作长方形的圆拱形大窟,高34米,宽14米,深4.5米,窟内有依山开凿石胎泥塑唐代大佛一尊,佛高23.3米,肩宽9.5米,如此巨大的造象,在甘肃东部地区所有石窟中仅有此例,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也是全国大佛开凿相对高度最高的造像。填补了这一地区唐代造像的不足。


甘谷县城西约五里许。岗峦起伏,迤逦东来,飞翠叠嶂上矗立着一尊石佛像,高高雄视大地,此山因以得名大像山。大像山与东侧的簸箕峰毗连,一左右,突兀而立,好似两面迎风飘卷的旗帜,俗称大像山为文旗,簸箕峰为武旗。
  大佛依山崖修造。相传此山倒塌一半,天然形成佛像刍型,其后又经人工精心雕塑成这尊大佛像。高三十八米,胸宽十二点五米,是全国石胎泥塑佛像中少有的。大佛形象为高肉髻、面相丰满,双耳垂肩,慈容壮严,体魄雄健,着双领下垂袈裟,善跏趺坐于一束腰须弥座上,双足踩莲台。据其特点分析,应为盛唐时期遗物,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大像虽经历代重妆彩绘,仍不失唐代雕塑的风格。《伏羌县志》写道:“山顶有石佛像,高百二十尺,覆以重楼七层,仰接云汉,俯瞰山川,一奇观也。”
  大佛两侧有石窟群,现存十六、七个,原来每个窟内有精美的造像。窟龛大部分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并没设高坛基;佛龛的左壁或右壁有一个僧人修行的禅窟。据分析,最迟于唐代已有开窟造像之举。北周庾信撰文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说:“冀城佘俗,河西旧风”。冀城即甘谷。天水、甘谷、武山、皆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麦积山、大像山、拉梢寺亦当同为兴窟造像风靡时期的产物。
  大像山形如三角旗,自坻角之山麓沿龙背漫步而上,一路台级层折,祠宇相望。自下而上,有太昊宫、文昌阁、鲁班殿、财神庙、无量殿、药王洞等等。沿途或陡起一峰,或横插一岭,断续参差,变化无穷,飞阁重楼,上穿云间。现存的一些殿宇,系清末民初的建筑但雄踞山峰或高山巅顶,玲珑多姿,别具一格。从松花崖来到铁门碑,上面“白云封处”四个大字的石刻挡住去路。转身拾级而上便是三圣殿。登殿远眺,眼前松柏苍翠,云海茫茫。朦胧的意境中,使人联想处处历史遗迹,后汉隗嚣的歇凉台、阅兵台,似乎还在附近的山巅。
  山上风光旖旎,吸引多少游人驻足留连。清末著名的刚正不阿的御史吴可读(皋兰人,先以举人官伏羌训导),曾赋诗赞大像山日:

冈峦蕴籍平兼远,烟雨迷离淡复浓。
一落悬崖千丈石,四山响答数声钟。
森严地俯三千界,经纬星罗廿八胸。
七宝壮严金翡翠,百层坐涌金芙蓉。
碑残此日丹犹映,门设何年铁末熔。
别有洞天开眼境,绝无尘俗扑眉峰。
地因迭胜翻宜僻,景以探幽不厌重。
一结更饶江上韵,万山深处白雪封。


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物帛,雍和其體,乾健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昭羲皇尧舜。
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勳,熈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甘谷大象山石窟大佛

位于甘谷县城西五华里处,开凿于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一直到唐朝才趋于更加完美。其中造于盛唐,身高23.3米,腰宽10.4米的释迦牟尼大佛,和颜善目, 仪容庄重,体魄雄伟,斜披袈裟,结跏跌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地迎接来往游客。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走廊,廊上窟龛相连,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谷大象山最佳旅游季节:
当地人在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作为游山的日子,因此在这个时间前后来是最好的时间,可以体验到当地人民的习俗。


甘谷大象山交通:
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7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


甘谷大象山住宿:

山脚附近有冀城饭店,大象山宾馆等等,住宿比较合理,一般在50元/天左右

甘谷大象山美食:
大象山距离甘谷县城很近,较著名的小吃有甘谷的油圈,吃到嘴里,香气四溢,另外,甘谷的辣椒也很出名,游客不妨带回家一些.[/hid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不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修改一下主题

图已经看不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号称是中国第7大佛像,世界上有胡子的大佛。[/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个佛是哪个省的,该地叫什么名字?

甘肃敦煌莫高窟

2、该佛建造于什么时候,简要说出它的历史。
建于唐代。

这大佛为莫高窟第一,中国第三,世界第五,历12年方才完工,后来又经过清代彩绘。该洞窟实际有5层地面,从初唐至民国,并留有当年建窟时固定脚手架的坑洞。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正确的答案已经评分,没有评分的答案说明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见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2: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和加密1000的答案是不能放在一个楼层里的,否则图片只有楼主自己和斑竹能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6: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答案是:

]1、甘肃省,甘谷大象山;2、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简明历史: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hide]

以上答对者都有奖励

√已有答案√欢迎拓展和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4 13:20 , Processed in 0.5762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