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05|回复: 0

看看QFII的老总怎样看待中国股市(全译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8 1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的暴跌是限定性的——熊谷征南(东洋证券副社长)的见解

日本经济新闻中国商务3月15日

从上海市场开始引发的全球股市暴跌已经过去了大约半个月,遭受股价暴跌袭击也渐渐开始了回升的迹象的东京市场,正在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这次全球暴跌的发源地中国股票市场身上(此前日本一直注意的是美国市场——括弧内为本人理解所加,下同),采访者向很久以前就开始操作中国股票的中国市场专家东洋证券副社长熊谷征南听取了他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关联商务展望等的看法。

■市场传闻及股价的大关(3000点)达成感觉的背景

问:对于中国股市导致全球股市同时暴跌的观点,你怎样认为?

答:上海综合指数暴跌是2月27日,在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前,中国国内开始流传“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开征股市利得税”这种没有根据的传言,再加上2月末中国股市首次登上3000点大关所产生的达成感等因素(导致了市场暴跌)。即使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市场调整,但是由于并没有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产生悬念的材料发生,所以还是说这次回落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比较好些,而且对于一直以来有些过热氛围的市场来说,侧面也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

中国市场和日本及欧洲市场相比市值总额还很小,在市场波动方面如果原封不动得作国际类比将很困难(总市值小波动大),即使这样说,现在的上证指数(12日终值2594.914点)的水准也能达到反映了中国经济状况的水平,我认为这样看比较好些。而且欧美等地区的大型投资机构对中国股市中长期性的投资热情也冷却不了,对于在世界经济中持续成长的中国股票,不纳入他们的投资组合根本不可能,这种状况没有改变。并且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的股价都有过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高所成长期上升的过程,所以我认为现在与其去考虑中国股票到底值不值钱,还不如认为从现在才开始的看法更为妥当,至少,以这一次的股价暴跌去捕捉中国市场已经走到尽头的迹象这样的做法是不适当的。

问:对被指出已经过热的中国经济的见解呢?

答:对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成长率稳定在7.5——9%的看法比较多,虽然与2006年的10.5%相比较低一些,高速成长期将持续毫无疑问。在目前非常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之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将要加强对于基干设施整备(基础构造)的公共投资。这不仅仅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还可以看出引入外资的工业团地和电力设施等经济基础设施改造今后也将持续进行,在消费方面,面向城市里正在增加的富裕阶层所提供的特殊个人金融服务的成长也值得期待。

问:对于作为被投资对象的中国企业,有人指出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体质比较羸弱,这种声音也有....

答:如果从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全体企业来看,恐怕体力比较羸弱的公司有很多吧,但是,对于像中国石油天然气这样的和丰田汽车比肩的大公司来说我想就不应该考虑这种悬念,在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10家亚洲顶级企业当中中国企业占了一半以上,在规模方面也有安心感。

他们当初是从中国政府推进引进外资的策略的推动下开始被迫参与国际竞争的,因此这和以国内企业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日本企业相比,虽然在企业素质上有创造利润困难的一面(和国际企业竞争难度大于自家人竞争的意思),但是在全球经济对应方面比日本企业先进的企业也有。这些企业上市的时候,将欧美的大象机构和监察法人作为顾问的例子也不少。短期内来看,内外资企业法人所得税统一为25%的企业所得税法案如果被全人大通过,2008年1月将开始实施,这将成为许多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因素。

■上海等地的AB股市场合并近期能实现吗?

问:上海和深圳市场有人民币建的A股市场和以外币建的B股市场,这在世界上本土市场当中是唯一的,对外国投资者没有限制可以自由买卖的市场是B股市场,到现在为止两种股票市场将要合并的传闻一直不绝,今后如何发展你怎么看?

答:B股市场最开始也是为了吸引外资所创造出来的,过去确实是这样,但是在外国资本已经大量流入的现在,可以说起作用已经完成了。不希望一物两价的现状的想法已经明确,所以在最近的将来AB股合并能被十分考虑到。再加上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性向上,我想这样的金融市场开放应该能更进一步。

■关于年内将在上海开设事务所

内文省率,被采访者含蓄批评了日本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只引进了一家中国企业(新华财经)上市的现状,另外提到东洋证券现在投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的资金为3000亿日元,占其公司资本的20%,将来打算增加到4500亿日元。

被采访者最后说:06年安倍政权上台后,政冷经热中的政治方面感觉有若干缓和迹象,在经济方面,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的能源经济方面,感觉在这方面(中日合作)的机会也有希望,中国政府迫于不断增加的能源需要方面的压力正在加强能源外交,另外指出中国在确保能源供给的同时利用效率低下这样的声音也有,中国正在热切注视着节能技术先进的日本,而且,中国城市的污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令人担心,作为日本企业的强项之一,能不能说有发挥的希望呢?

被访者简介:熊谷征南,1969年4月日兴证券入社,1993年2月日兴亚洲有限公司取缔役社长就职,1998年东洋证券入社,常任顾问,取缔役,2003年4月开始取缔役副社长(现职)。

问者简介:村尾龙雄,律师事务所法人代表,律师,税理士,中国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4 20:39 , Processed in 0.33360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