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48|回复: 1

[原创其它♡] 柬埔寨游记四:巴戎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7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马健
邮箱:stronghorse@tom.com
主页:http://www.comicer.com/stronghorse

巴戎(Bayon)寺由真腊民族英雄、将吴哥城从暹罗人手中光复的阇耶跋摩七世(1180-1215年)国王修建,混合了佛教和婆罗门教的风格——阇耶跋摩七世本人信奉佛教,但是国民多信婆罗门教,因此巴戎寺 就在二者之间取平衡:主体架构采用婆罗门教寺庙的三层结构,但是用四面佛取代了通常婆罗门教寺庙的高塔,主塔也没有婆罗门教寺庙那么高,显得比较亲民,不像吴哥寺 (详见本游记系列第六篇)那样高不可攀。

阇耶跋摩七世虽然功勋盖世,但毕竟不是真的天神,不可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而巴戎寺由于规模过于宏大,在阇耶跋摩七世去世时尚未完成,是个烂尾工程,很多廊柱、墙壁尚未装饰,即使有装饰,也要比别的婆罗门寺庙简朴。同时巴戎寺还是吴哥地区诸寺庙中最后修建的一座庙宇,自巴戎寺后,吴哥再无新建庙宇 。不久真腊迁都金边,整个吴哥王城也从此掩埋在莽莽林海中,彻底从柬埔寨人的视野和记忆中消失,无人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Henri Mouhot)为寻找珍贵的热带蝴蝶,无意中在原始森林 里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在欧洲大肆渲染,才重新“发现”了吴哥。

对真腊放弃吴哥的原因猜测很多:

    [li]一种说法是长期战乱导致瘟症流行,古城人口死亡殆尽;[/li]
    [li]一种说法认为吴哥人改信佛教以后,尤其是在跋摩八世时代,较宽容、节俭和朴实无华的小乘佛教的广泛传播,导致原官方宗教婆罗门教的地位大大跌落。政治信仰更迭的直接后果,导致神权政治被抛弃,国王从神坛上被推了下来。官方统治威信的下降,使许多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被放弃,水利管理严重失控,水利工程相继荒废,天旱无以为灌,水涝无以为排,原来赖以生存发展的稻谷经济受到了致命打击。原来一年三到四季的稻谷生产,跌落到仅有一年一季。稻谷生产的减少和人口的日渐稀少,导致了王国在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决定了整个王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溃败。又逢洞里萨湖一带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潮汛,把整个吴哥淹没,全城人口逃亡别处。 如果觉得以上描述太过文绉绉,当地导游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婆罗门教徒都很好斗,所以征战四方;佛教徒则很平和,敌人要侵略就让他侵略好了,要把文物搬走就搬好了,所以现在柬埔寨一直强不起来。 [/li]
    [li]一种说法是宗教战争愈演愈烈,势力弱的一方甚至到暹罗、安南(今越南)去请兵助战。吴哥成了狼烟四起、兵戎遍野的战场。常年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和无休止的宗教战争,最终使王朝衰落下去,无力维持王城的武备(鬼子进城已经熟门熟路了),只有远避他方,另立新都。 [/li]
    [li]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初首都之所以选址吴哥,是因为吴哥位于洞里萨湖巨大而肥沃的冲击平原,大量的优良稻田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是王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王国在中世纪耗费大量人工物力大规模地建造宗教庙宇殿堂的物质基础。后来随着商业贸易成为财富的一大来源,经济中心逐渐由稻谷经济转为海上贸易,因而移都金边也就成为必然。但为什么不把首都直接选在贸易更为方便的磅逊(Kompong Som)港,而把首都定在并不靠近海边的金边(Phnom Penh)呢? [/li]
    [li]历史学家布里格斯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假想:柬埔寨人突然离开吴哥,是由于对婆罗门教的强烈的反感。他写道:“人民群众别无出路,只有逃亡。大多数人民群众突然持续不断地从王国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说明了这次大移民的性质。这些传说中的女蛇神那伽的后代子孙,就像蛇蜕皮一样,把他们的令人生厌的往事抛在脑后,迁到一个遥远的地区去,在那里,他们可以不再受寺庙如林的噩梦的纠缠。在整个悠久而辉煌的吴哥时期,不论是战场上的厮杀场面,还是吴哥的长廊墙壁上雕刻出来的情影都比不上其结束时期那样富于戏剧性。这一过程没有叙述在史册里,没有记载在碑文里,没有刻画在浮雕上,但是它的含意是非常清楚的:首先是国王和那些幸存的社会名流,接着是老百姓,通通逃离了高棉文明的‘伟大而光荣的道路’,就仿佛那里发生了瘟疫一样。” [/li]


在我看来,导致吴哥被放弃是几种原因的共同结果:长期大兴土木,毫无疑问会消耗大量财富;长期征战,对国计民生更是大有影响;至于宗教,历史上没有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强国地位——在婆罗门教时代,国王就是神,可以用神的权威下令征战、建设、生产,所有国民都以宗教狂的热情加以服从;而在佛教时代,国王和百姓一样都是信徒,其权威性当然要打折,“百姓”和“宗教狂”可不是一个概念。

下面这张是巴戎寺正面全景。
按婆罗门教说法,世界中心耸立着须弥山,这是众神聚集的地方。而在山下,又重叠着三重山,掌握着时空。巴戎寺就是这种思想的完美体现:巴戎寺有3层庙宇,一层比一层陡耸。二、三层耸立有16座相连的宝塔。第3层的中央殿内有一尊大佛像(现已散失,疑似被搬到了吴哥寺)。四周环绕有20座较小的石室。这16座宝塔据说是代表当时吴哥王国的16个省份,每个塔的四面都刻着国王的形象,表示国王的权势可以到达全国的所有地方。


巴戎寺左侧百官入口。门上巨大的四面佛像,即国王的四张笑脸围成一圈,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国内有书籍认为四面佛像是观世音,但是我同意当地导游的观点:所有四面佛都是国王的脸,因为四面佛顶上是莲花,而佛像应该把莲花坐在下面。 在本游记系列的后面几篇,可以看到其他婆罗门教寺庙的类似建筑,但是上面的高塔都是多棱型,只有巴戎寺是用四面佛像代替,这其实是阇耶跋摩七世的一个诡计——他本人不信婆罗门教,但是臣民信,为了给巴戎寺招揽信徒,只好按照婆罗门教寺庙的样式建造,但是其中的一些地方被他偷换了概念。


巴戎寺中央国王入口,及布满浮雕的长廊。巴戎寺有四条长廊,只有一半装饰有浮雕,其他空白,典型的烂尾工程。


长廊浮雕:国难图。上部是一群丢盔卸甲、边跑路边回头张望的溃兵,下部是背着口袋在逃难的惊慌平民。阇耶跋摩七世国王本人是靠打败异族侵略者、光复吴哥城而成名的,这个应该是反映在他登基前异族入侵,王师败北,百姓逃难的惨状。


某贵妇人从马上下来,转乘大象,准备跑路。边上的卫队肩扛细软,边跑边回头张望,一副惊弓之鸟的惨状。这幅在上一幅的右侧,我猜测应该同属逃难主题。


长廊浮雕:国王在运筹帷幕,调兵遣将。


长廊浮雕:国王车驾图。应该是得胜回朝的一部分。


长廊浮雕:得胜图。大象在笑,人也在笑,尤其是底层左侧那两个家伙,鼻子快翘到天上了。


长廊浮雕:得胜图。下排阵列中有人在跳舞以示庆祝。


长廊浮雕:崇拜图。辉煌的胜利,使国王的权威达到了神的高度。


胜利者阇耶跋摩七世巨大的四面像,顶上的莲花清晰可见。这是第二层台阶北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四面佛,没有任何修整,被称为“高棉的微笑”。从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出国王头戴高冠,因此顶部的莲花应该只是用来证明其神圣的标志,我相信国王本人平时不会在帽子上再顶一朵莲花到处走。国王本人方面、大耳、宽鼻、厚唇、细目、浓眉。尤其是眼睛,眼角上吊,在中国叫做“丹凤眼”,莫非国王的眉毛也是“卧蚕眉”、脸色也“面如重枣”?不过高棉人普遍肤色较黑,最多象干透的红枣。


巴戎寺内四面八方,随处可见大佛头。我相信阇耶跋摩七世的神经比芙蓉姐姐差不到哪里去,至少比我强多了:我如果看到满世界都是自己的脸,肯定会受不了。


僧侣与女郎,同在一个佛头下。 阇耶跋摩七世本人信奉佛教,巴戎寺建成后也应该是个佛寺,柬埔寨现代僧人当然不会放过如此优秀的道场。不过柬埔寨似乎没有泰国、缅甸那样所有男童必须出家的传统,所以看到的僧人年纪都比较大,不知薪火传承能否顺利?


无处不在的小仙女。
与达布隆寺相似,巴戎寺也有脚踩莲花、手结法印的小仙女造型。但是左、右下角却用湿婆舞姿做装饰,看来巴戎寺果然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混合。不过伟大的湿婆神已经堕落到了陪衬的地步,离下岗也不远了。


发辫修长的小仙女。


结手印、持莲花的小仙女。边上的门柱似乎未来得及装饰。


结手印、持莲花的小仙女。边上的廊柱已经装饰完毕。


结手印的小仙女。


廊柱上装饰的浅浮雕,毁灭之神湿婆的独舞。湿婆为男身,三眼。这个应该是巴戎寺婆罗门教的一面,正宗佛教寺庙里不会有这种东西。 周围的纹饰我认为不是云纹,而是烧尽旧世界、催生新世界的毁灭之焰,因为湿婆跳的本来就是毁灭之舞。巴戎寺的婆罗门教元素似乎以湿婆为主,我猜测与国王本人改信佛教有关:湿婆一方面代表的是对旧世纪(劫)的毁灭与破坏,一方面代表新世纪的诞生,可能与国王心中希望婆罗门教完结、佛教昌盛的愿望一致。


莲花上的双人舞。
大腿高抬、脚尖离地的印度舞姿,与小仙女双脚不离地的本土舞姿大异其趣。


莲花台上的三人舞。外围装饰繁复。


P.S. 关于“跋摩”

柬埔寨古称“扶南”。“扶南”一词似从古吉蔑人语音汉译过来的,意即“山之国”。当时文献中对国王的称谓是“扶南王”,也就是“山国之王”的意思。 在中国汉、唐宫廷音乐中都有“扶南乐”,以打击乐为主,十分优雅动听。公元4世纪,一个印度王子逃难到扶南,入赘扶南女王做了扶南王 (当然,在后世的传说中他是服从神命来进行统治的),并将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带了过来,与扶南原始的蛇神崇拜像结合,形成扶南版的婆罗门教。此后,其继承人在其名号后面均缀以“跋摩”(源于梵文,本是湿婆神的尊号)这一印度式的称号,国王也被视为神的转世。 扶南在公元6世纪末或7世纪初被“真腊”所灭并取代,但真腊继承了扶南的宗教信仰和国王崇拜。直到佛教代替婆罗门教成为真腊的国教后,因佛教反对国王神化,“跋摩”称号 才被抛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这种艺术作品,要让那个叫“贝尔”(实在记不起这厮全名了……)的一类西方学者看了,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不知为什么,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居然都是因为文明的突然中断,而完整保留下来,并为后人所惊叹的。这大概就有点“辩证法”的意思在里面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10:52 , Processed in 0.25891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