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134|回复: 40

[【辩证轩】] 园子里的教师们来提建议吧,让新教改规划有我们的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7 08: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自搜狐网

我对当中提到的“分类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中的“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这句话非常欣赏,很感兴趣,本人目前也正在研究我国各阶段学生人口的变动情况,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思路可以在这里说说,以便于年中国家方案出台征求意见时,可以给提提建议,咱们教师自己研究自己提自己的意见,这样不至于在国家出台政策的时候忽略了咱们的实际情况,这样对教师,对国家,对学生都不好,所以大家对于这个消息,对于里边的什么都好好考虑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提自己的些看法

教育改革开局:规划或年中出台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 北京报道
  编者按
  继医改之后,教育将在2009年成为下一个系统改革的公共品。 教育改革,不但关切百姓民生,更关系中国未来公民社会的成长。
  所幸,在教改规划的制定中,我们除了看到高层的清晰判断和大力推动外,也看到政府引入更广泛社会意见的决心。
  我们愿意记录并推动这一场势必影响深远的变革,是为教育改革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可能会在今年年中推出一个方案稿,向全社会公示。
  1月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以《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为题,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温家宝在文中表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而在教育部1月2日公布的2009年工作重点中,也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将缓缓拉开帷幕。
  温家宝亲自挂帅力推
  对于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高决策层思路清晰,制定《规划》成为头等大事。2008年底,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对这项工作非常关心,提出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十分重视,并亲自担任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
  近期,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了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总结为四句话:现在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教育投入急待增加;教育体制急待改革。
  “这次《规划》的制定,重点就是解决这个‘一个不适应、三个急待’的问题。”一位参与到《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
  对于这个新的《规划》,温家宝本人寄予厚望,“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8月29日,作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的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定《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制定工作方案。
  自此,围绕着《规划》的制定,新一轮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正式破局。
  据参与到《规划》制定中的一位专家介绍,“从目前《规划》制定的进展来看,2009年8月份很可能就会推出一个方案稿进行公示,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目前《规划》“正在进入深入调研、广集众智的阶段,国务院领导时确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见议。”
  重大专题待破题
  “就我所知,目前纲要的调研工作总共确定了11个重大专题、36个子课题,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部聘请的课题组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说。
  依照计划,《规划》将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作为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强调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
  另一方面,可操作性也是一项改革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规划》的远近期目标相结合,总规划分规划相配套,就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规划》制定计划,这12年也将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细一些,将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
  对于总体规划而言,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
  而分类规划,则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将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
  “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温家宝强调。
  据杨东平介绍,本次《规划》课题组成员通常由教育系统内部的专家学者和教育部的官员组成,囊括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各地的教育厅局以及教育部的相关人士。课题组在制定规划时间,也会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教育部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
  渐进式改革地方先行试点
  至于《规划》所涉及到的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温家宝表示,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他提到了八个方面的问题,亦可看作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
  比如义务教育的问题,温家宝提出“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温家宝表示。
  杨东平说,在美国,大企业的很多主张最后都变成了政府的教育决策。但在中国企业家很少投资教育,在教育问题上基本上是处于失语状态的。“希望政府能给企业家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教育事业的平台,”杨东平表示,“或许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支力量不容小觑”。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是担负无限责任,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到底担负什么责任,边界一定要划清楚,给民办教育的发展留出什么空间、给予什么奖励一定要说清楚。
  “政府定位了,学校才好定位。政府和学校都定位了以后,整个社会支持教育的这样一个功能也才好定位,”张力表示,“要解决好从宏观体制到微观体制的一系列问题,政府的责任是必须要首先界定清楚的。”
  关于办学体制的改革,也将是此次《规划》中的另一个重点。
  目前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温家宝强调,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
  2009年的教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前述参与《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改革最好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从易到难、从能够做的地方开始做起,从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试点,逐渐的总结经验,逐渐推展;而不采取动存量、突变性的改革。
  “我们希望形成一个以地方的经验为依托,逐渐地、有步骤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新格局。这样的格局成本相对比较低,虽然进展可能会相对慢一点,但是我们不至于付出很大的代价,冒很大的风险。”他说。
  “边研究边试验,先地方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已经得到高层共识,温家宝表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而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制定规划与解决当前紧迫问题结合起来,看准了的问题就要着手解决,重大问题要坚持试点先行,试点成功、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面上推广。”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0: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

就有点不明白了,产业结构或者就业特点是变动的,周期短的一两年,长的按照中国人口资源供应量不过五年,就想问问这种规划:

第一对变化有什么后手准备
第二民办教育现在暴露的很多问题,比如师资教材还有培训条件怎样使用政府引导解决
第三所在地房地产价格直接是作用于人力成本,广州前不久高校呼吁要放开自建房来引进人才,否则广州房价过高,人才不敢来,房地产价格怎么制约(还有怎么保障公平原则,深圳给金融人才开口子不也被广泛诟病)
第四当地资源和匹配设施怎么规划,是上了再说,那家长还不疯了,现在家长供养一个高中生就已经很吃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看来总理对教育部也是不太满意的喽,开始纠正方向了。这种规划只能属于一种宏观的、方向性的改革方案,离具体实施、各项政策的出台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教育是百年大计,从发展方向上对其作进一步纠正,就是着眼于从根上解决问题,这种趋势是好的。人民应该对政府的这种努力和尝试提出表扬!
   中国人说话历来讲究措词以及顺序,总理这句话估计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了,因此有必要对这句话仔细地推敲,但我们高度不够,信息来源不足,这里的推敲只能算是瞎猜罢了。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这半句话实际上是说教育要服务于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只不过目标更具体了一些。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还是将物质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则只能依据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定,这就使得“创新型国家”的提法新意不多,从而限制了教育系统的改革深度。下一步就是要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根本性的问题,明确需求。其两点作用是:1.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估计是要为对国家权力部门进行整理打下基础,进而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但考虑到我国对循序渐进思想的精确把握,这种整理是微变的,估计N年后就会看出效果。2. 明确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类型。因而教育系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进一步得到重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会逐渐上涨,但监督机制、淘汰机制也从此得以起动,教育系统中混日子的人估计会越来越不好过了。
   “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这半句话很新,是原来教育规划中没有提到的。这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原来没提,现在提了?这只能说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和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政策是有很大滞后性的,不够远见或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到问题火烧眉毛了才去解决,而此时问题盘根错节无法理清根由时,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这是很危险的。至于人口、产业、就业中存在哪些问题,就不太清楚了,但根据以前一些信息可以猜测一下,也请大家指出。首先是人口老龄化,这比支出对国家社会是一个庞大的负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那么谁来养,依靠谁?这只能依赖政府、子女和一些地方机构予以解决。可当前的金融风暴让我国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提早暴露出来。如果09年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保持8%,则就业机会也就只能提供800万,而09年毕业学生有700万,这还不考虑农民工。而国外机构预测,09年国家经济增速可能会在5%以下,虽有偏颇,想必不会太远。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需要进一步优化,以腾出更多职位。但短时间内这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必须注重调整就业结构,同时也是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需要将教育系统的创新型人才放到产业的一线位置去生产和劳动,在生产一线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当前我们国家大多产业还是以生产、技能型为主要特点,受早前的影响,大家都想当白领、小资,可没那么多职位阿。所以,估计国家要转变宣传方式以及加大一线生产的福利待遇了。总之,国家要开始让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发生转变的哈!
“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这指出,这次教育改革将是全面的,力度空前的。同时也表明问题、危机的严重性。至于目标和政策措施怎样具体,我等拭目以待!

  -----从总理的话中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还没有上升到让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从这一点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国际间的韬光养晦是可以的,但教育的目标和眼光应该超越这一认识。一个民族的发展,从博弈的角度看,必然会导致其它各方发展空间的压缩,因而抗争、冲突是与之相伴的,我们必须从民族生存,与其它民族矛盾、冲突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

  个人意见,先别说怎么改,先把混饭吃的,误人子弟的败类清除出去,教育系统需要对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进行清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henry2000888于2009-01-07 10:10发表的 :
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

就有点不明白了,产业结构或者就业特点是变动的,周期短的一两年,长的按照中国人口资源供应量不过五年,就想问问这种规划:

第一对变化有什么后手准备
.......


所有一切资源都是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的,负责宏观层面上对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具备自主性或者自主性不够,其调整不是自发的,而是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您说得问题很具体,这是后续的工作了,当前政府大概还没有将根本性的诸多问题整理清楚,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安徽的奇瑞做个例子,这是个体制外的幸运儿,收编了全国一汽二汽和海外人力资源,自己组织成了优势,这样的资源可以说是后发优势聚集而成,当地政府显然可以以此来围绕设计教育配套

但是全国都这样显然不行,吃什么资源呢

人文资源
矿产资源
本地生物生产物资资源
本地文化创意
引进海外先进技术

这几块,大家怎么分割,怎么做人力成本配套,还有产业迁移怎么应对

这些我觉得至少要一个十年规划,这一个讲话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有师资问题怎么调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3: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改都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大学体制或曰教育体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只要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根基,就永远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除非某些party放弃把大学作为意识形态阵地的想法,如同过去30年对于农民和企业的作法(在意识形态前提下,放松管制),但是那目前看起来没有可能,不放松管制,其实一切都没有可能。

怎么吵嚷,我自巍然不动的。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4: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度背后的制度不根本改革的话,怎么改都不解决问题,弄不好越改越乱套,把一头猪抹上口红拉出来还是一头猪,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4: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欧阳静茹于2009-01-07 14:19发表的 :
制度背后的制度不根本改革的话,怎么改都不解决问题,弄不好越改越乱套,把一头猪抹上口红拉出来还是一头猪,呵呵
, 实在是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0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教育的好多问题的根源,教育圈子内的人和教育圈子外的人都心知肚明的。教育和教育发展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搞教育的思维和搞经济、搞军事、搞政治的套路和思维是有区分的。但我们的有些权力者们,总是分不清,不管是故意的亦或是非故意的。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是“利”字当头:求利益、求利润、求效益,而且越快越好,最小成本换最大的眼前可见的利润。层层教育和教育发展的考核、评级指标,让一些古怪的量化的数字所左右。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各层次宰制教育权力的利益集团、阶层、势力还是对自身的眼前、自我利益放不下而已。最高层的哪一种出发点良善的决策,经过权力利益阶层的层层过滤,到教育发展对象的最底层,都被扭曲的面貌全非。几十年教育改革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代荀子写过《解蔽》的文章,我想,教育和教育发展价值观,确实也要解蔽。我们当下的教育的道义精神、超越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已被掏空。教育已经是蔽于利而不知义、不知民、不知人、更不知天、更不知民族和未来的天。因此,新教改之前,首要的还是要审视一下我们教育真正目的、目标、意义和价值观再说。不然,还是沿袭以前的老路,和房改、医改一样,让人不能承受其重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0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牵扯到制度(甚至制度后面的制度)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目前官方的态度来看---比如承认教育产业化是失败的路子等等,个人觉得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教育改革的思路从这篇文章也看出,是从整体规划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突出问题,一旦这样一点确定下来,再仿照农村改革、经济改革实验区的路子走,相信教育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应该停止扩招,社会需要专业人才,专科、技校应该大力推广,收入应该跟工作能力真正挂钩,不能只看学历,这是中国发展最浅显的标。应该从根上消除人们的行业歧视,以城市为例,越是累的脏的活薪金应该越高,在万恶的资本资本主义美国,缝一个裤角的钱跟买一条裤子钱一样多,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美国青年很潇洒地不缝裤角纯毛边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纲要,我觉得应该真正落实,别到头来还是换汤不换药:

教学评价应面向市场且多元化。
大学专业分两种,一为财政扶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专业,二为面向市场的专业,且逐渐过渡到以后者为主。大学自主办学和招生权逐步扩大,以此从根源上解决高考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弊病。

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学校的软件购置费用严重不够,许多教师只好用盗版软件进行教学,这种带动示范的后果将极其危险。高科技的东西用买白菜的价格就可得到,无疑扼杀了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应从校园开始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这比扫黄更重要。

将思想品德教育分散到各个学科,增设法制常识课。
应更多地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制底线,而不是毫无依托地专门开辟课程进行道德说教,道德教育必须有依托载体才有显效,所以可分散于不同学科中进行。例如环境道德可在地理、生物等课中体现。

分地区按比例招生,促进教育公平。
各地的人的聪明比例相差不大,只是教育条件有差异而已,若要真正促进地区间教育公平,唯有切实平衡各地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才能显效,让真正的竞争留到大学期间进行,而不应该在高中阶段。文山州三百多万各族群众,几年才出一个清华,且分数很寒酸,而某些地区,一个班就有几十个,我们不是笨,而是被落后的环境和不公平的招生制度扼杀了。北京大学不是北京人的大学,云南大学也不是云南人的大学。如此一来,再加上切实保障城乡和地区间教师待遇的均等化,高中教师资源的配置就不再有大问题,大地方不再名师扎堆,小地方也能出现名师的身影。

解决评优定级中的作假现象
像各种法制、安全等的培训,以其发张试卷让教师按参考答案抄一遍,不如召集教师听讲座、打考勤。有些评级必须发表论文,这养活了很多非法出版物和合法出版物的非法版本或非法操作,教师们痛恨却不得不花大价钱应付。以诚而论,现今中学教师(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的论文绝大部分毫无新意,现今的高考体制下锻炼出的精英教师似乎只是些高考应付专家,他们写的论文如何能上得了理论层次呢?回顾曾经的教育学学习,满眼是外国人的理论,痛心!再者,全国的公开刊物根本不足以容纳下庞大教师群体应付评优的要求,各种非法渠道自然出现了。所以建议将“公开发表论文”从必选项转变为可选项,让教学竞赛、课程评优、课件制作、课堂设计等项目与其成为共同的可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7: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说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件事情教育部已经酝酿了很久。

2007年底,教育部启动11个重大课题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为制订《纲要》作准备。

参与课题研究的,除了教育部专家,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员参与。

08年9月,教育部召开务虚会,把制订《纲要》提上议事日程。10月,教育部的汇报得到高层的高度关注,制订《纲要》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按计划,09年1月将对11个重大课题进行中期检查。

对这项工作,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最近1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变化的方向是否正确?变化后的现状如何(或者说家底能不能说清楚)?各种形式的教育应该如何定位、分工?现行政策是否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增加教育投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什么?发展教育事业,需要教育系统之外的方方面面做出哪些配合?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明确回答,毕竟,这关系到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命运。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想,如果大家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少发一点牢骚,多探讨如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少晒自己的工资,可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2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不可以考虑就《纲要》调研工作的36个课题一一组织讨论?

36个课题(11个重大课题下设36个子课题)清单见教育部网站:

具体课题:

  1、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成就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
  2、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启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4、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
  5、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
  6、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8、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
  9、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10、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1、学前教育发展;
  12、特殊教育发展;
  13、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14、职业教育发展;
  15、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与培养模式改革;
  16、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17、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1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20、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1、发展继续教育;
  22、继续教育的制度政策保障;
  23、促进教育公平;
  24、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25、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6、教育体制改革;
  27、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8、民办教育发展;
  29、教育法制建设;
  30、教育对外开放;
  31、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32、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3、教育家办学与教师教育创新;
  34、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35、教育信息化建设;
  36、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高校分级方式和投入方式。现在的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不同档次的学校,投入不同,这样局面应该改变。当然,其前提是将高校分类而不是分等。各个高校都是平等的,只是大家分工不同而已。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实验室条件等方面,投入应该是平等的,比如说,根据教指委的要求,按照学生人数来投入实验室专项经费。对于科研声望很高的大学,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来让大家一起申请,并严格考核。
第二,改变高校评价方式。现在的高校,都是以项目、论文、博士点、重点学科等来做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是全国高校都以清华、北大为目标来办学。大家面目都一样,有何意义?大家都是在培养人,应该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
第三,改变高校管理模式。现在的高校,校长都是任命的。能否逐渐过渡为招聘?当然,这种招聘,应该由全体教职员工投票,并报教育部门备案。同时,取消校长的级别,学校也不用搞什么级别。在加强党委对高校的领导作用上,应该有新的探索,如何确保高校的办学方向正确,不是说管管干部就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2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coollamb于2009-01-08 21:14发表的 :
“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高校分级方式和投入方式。现在的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不同档次的学校,投入不同,这样局面应该改变。当然,其前提是将高校分类而不是分等。各个高校都是平等的,只是大家分工不同而已。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实验室条件等方面,投入应该是平等的,比如说,根据教指委的要求,按照学生人数来投入实验室专项经费。对于科研声望很高的大学,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来让大家一起申请,并严格考核。
第二,改变高校评价方式。现在的高校,都是以项目、论文、博士点、重点学科等来做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是全国高校都以清华、北大为目标来办学。大家面目都一样,有何意义?大家都是在培养人,应该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
第三,改变高校管理模式。现在的高校,校长都是任命的。能否逐渐过渡为招聘?当然,这种招聘,应该由全体教职员工投票,并报教育部门备案。同时,取消校长的级别,学校也不用搞什么级别。在加强党委对高校的领导作用上,应该有新的探索,如何确保高校的办学方向正确,不是说管管干部就可以的。
这位老兄看得很透彻啊,不知道就职何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9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coollamb于2009-01-08 21:14发表的 :
“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高校分级方式和投入方式。现在的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不同档次的学校,投入不同,这样局面应该改变。当然,其前提是将高校分类而不是分等。各个高校都是平等的,只是大家分工不同而已。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实验室条件等方面,投入应该是平等的,比如说,根据教指委的要求,按照学生人数来投入实验室专项经费。对于科研声望很高的大学,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来让大家一起申请,并严格考核。
第二,改变高校评价方式。现在的高校,都是以项目、论文、博士点、重点学科等来做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是全国高校都以清华、北大为目标来办学。大家面目都一样,有何意义?大家都是在培养人,应该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
第三,改变高校管理模式。现在的高校,校长都是任命的。能否逐渐过渡为招聘?当然,这种招聘,应该由全体教职员工投票,并报教育部门备案。同时,取消校长的级别,学校也不用搞什么级别。在加强党委对高校的领导作用上,应该有新的探索,如何确保高校的办学方向正确,不是说管管干部就可以的。


各校都有mba班,都给大家教swot分析,可以让这些教课老师给学校做个swot分析,提炼出本校的发展思路,但是有个问题就是:

这个规划时间多长,还有后任怎么坚持

学校现在校长更迭,思路会不会一致,这些问题我感觉很多都没有想好,现在大干快上有点问题,建议稳妥一点,宁可慢点不要太快了把学校折进去,现在不是很多学校搞房地产已经负资产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09: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一普通二本高校当老师。
高校校长更迭,很多思路都会发生大的变化,确实是一个弊端。这更加说明,在政策制定尤其是学校的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上,更需要慎重。我们每隔几年就制定一个五年规划、甚至还制定了二十年规划等中长期规划。这样的规划,需要充分酝酿,而且一旦决定了,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轻易修改。
实际上,每种发展思路都会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去选择呢?个人感觉,需要结合实际。这种结合确实非常困难,就和当年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样的。应该允许适当探索。我所在高校,个人感觉关键就是要改革,就是要引进新的思想。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去逐步解决。一味维持现状,不能从思想上解放,高校只能是固步自封,难以改变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2: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高校教育而言,蔡元陪先生早就说过,政府行为下的高等教育是行不通的。

我们的所谓教育专家都不可能指出这条关键所在,这正是悲哀之处。改革不革在点上,徒劳无功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1 00:33 , Processed in 0.37812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