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489|回复: 279

[原创其它♡] 常见外来植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0 02: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发这个帖子?

混迹读书园地,免不了灌水,其中一些有关图片,于是负师傅邀请发图,不小心答应了,早迟总要还这个人情债;前

段时间参加论坛读书活动,自选的书名叫《作物进化》,也需要开帖汇报读书心得。两相结合,遂有此帖。

何为外来植物?

简单说就是从外面进来的植物。但“外来”是一个生态或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行政概念。尽管多数外来植物的确来

自国外,理解为跨生态区的物种引进可能更加恰当。

如何看待外来植物?

个人愚见是有利有弊,在人类发展史上外来植物是不可或缺的,有时也是代价高昂的。

常见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习见的那些植物(种类)其实多数都是外来的,论坛上这样的图片已有不少(大家

不知道它们外来罢了),不必过于重复。因此,尽管使用了“常见”这个定语,并且会尽可能贴近这个定语,限于条

件和其它因素,“常见”将不可避免地演变成笔者自己的标准,各位看官原谅。

外来植物知多少?

说不清楚,因为没有人做过准确统计,概略地说有几百种问题不大,其中常见的或许有一两百种吧。读书活动七月底

结束,时间紧、任务重,争取介绍二十种以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02: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豌豆(Pisum sativum)
Vavilov(1949)认为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豌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至少已有二千多年。
相传汉朝张骞从西域带回‘胡豆’,李时珍认为就是豌豆,《本草经》即称为胡豆,不过李时珍的解释“其苗柔弱宛宛,故名豌豆”或可商榷,成书东汉的《四月民令》就称为“宛豆”,是否来源于‘大宛’,如同豌豆现在的一个品种荷兰豆。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还是闭花受粉,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因而被Mendel选作遗传学实验对象,豌豆具有两种花色从而广为人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02: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2、蚕豆(Vicia faba)
中国是最大的蚕豆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但据 Cubero(1974)推测,蚕豆起源中心在近东,阿富汗和埃塞俄比亚是次生多样性中心。埃及在公元前1800年已有种植,且有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参考,国内有人认为中国很早就有种植,但尚未达成共识。

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豆类相传不止一种,通称戎菽豆,其中也包括蚕豆。另一种说法,蚕豆十三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到云南、四川,至今西南方言仍称蚕豆为“胡豆”。

蚕豆以外形命名,胡豆从来源命名;有趣的是,在吴语中豌豆也被称为“蚕豆”,单从外形讲,食用部分为鲜籽粒的那种豌豆的确更像“蚕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05: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zs2k于2010-06-30 02:29发表的 :
在吴语中豌豆也被称为“蚕豆”

上海一般带有一个小字,叫 小蚕豆,以示和 蚕豆 的区别。

其它吴语地区是否会带这个 小 字,本人就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0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josephe于2010-06-30 05:42发表的 :
上海一般带有一个小字,叫 小蚕豆,以示和 蚕豆 的区别。
其它吴语地区是否会带这个 小 字,本人就不知道了。
《绍兴方言研究》, 寿永明主编,199-200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照师傅、异师傅补充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为《作物进化》,“作物”是否以狭义指农作物为主,外来植物范围广就得多。

目前的几张图多为食物类,而作为有害外来植物(典型如一枝黄花),是否也就介绍

也许会有趣味些。

PS:本人不懂植物学,只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山区),对植物挺感兴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0: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蚕豆烧着吃很香的
儿时经常和玩伴一起,去偷着蚕豆,然后在地旁的小沟里挖个坑,烧蚕豆吃。十分怀念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应该顶,静观楼主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精华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wglcs9801于2010-06-30 10:49发表的 :
书名为《作物进化》,“作物”是否以狭义指农作物为主,外来植物范围广就得多。

目前的几张图多为食物类,而作为有害外来植物(典型如一枝黄花),是否也就介绍

也许会有趣味些。
.......
诚如兄台所言,外来作物只是外来植物的一部分,介绍将以作物为主,非作物为辅,但不可能将所有的作物介绍到。比如兄台提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初就是作为药用作物引进的,暂时不会介绍,因为我只有国产一枝黄花的图片。另外作物与非作物会发生变化,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其中的“葵”很早就是中国的栽培蔬菜,现在只存在于少数地方,多数已变为野生。

一些习见外来植物很重要,其重要性甚至大到足以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因此按一定的程序引进外来植物是有益的。反之,如果随意或不加限制地引进植物,则有可能酿成灾难,这个倒不必专指从国外引进,凡跨生态区引种都应慎重,比如从西北干旱区引种到西南湿润区。

体会兄台的意思,我准备先介绍一些非作物或不像作物的作物(至少最初是)。请各位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桃子于2010-06-30 11:44发表的 :
这个帖子应该顶,静观楼主开课。

可惜桃子的确起源于中国西部,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所以不便在本帖中出现,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负号于2010-06-30 19:13发表的 :
有精华潜力
谢谢付师傅,领导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3、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
凤眼蓝是中国植物志采用的中文名,其它常用中文名还有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得名其花冠上裂片,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蓝色中央还有一黄色圆斑,很像传说中的丹凤眼。
“水葫芦”则得名于叶柄形状,作为浮水草本,其叶柄中部长膨大成囊状或纺锤状,内含许多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晃眼看去像一些小葫芦。

  

凤眼蓝原产巴西,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作为饲料作物大量引种,后来又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广泛推广,现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远至华北)。
下图拍于珠江口的澳门水域,波浪中漂浮的植物即是,植株直径约70cm,足见其也能存活于微咸水。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或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入侵植物,每年捕捞费用高达数亿元,减少生物产出、影响通航、发电等直接间接损失还未计算。
  

但凤眼蓝的确可以作为饲料,并且也可以净化水质,包括富营养化处理及重金属富集。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和应用。

凤眼蓝阻塞航道、水库,以及打捞等图片网上较多,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cia1568于2010-06-30 10:50发表的 :
蚕豆烧着吃很香的
儿时经常和玩伴一起,去偷着蚕豆,然后在地旁的小沟里挖个坑,烧蚕豆吃。十分怀念呀
吃过烧麦子,蚕豆选较嫩的豆荚,直接生食豆粒,都很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4、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每片叶叶腋间可发生一条以上侧枝,侧枝着生处多少有些膨胀,像牛膝故名。民间有叫辣子草的。

原产南美,1915年在云南宁蒗和四川木里采到标本。笔者猜测随南美引种的玉米或马铃薯进入中国,至迟于十九世纪初叶(理由详见后面的马铃薯帖)。

牛膝菊是一种难以去除的杂草,适应能力强,发生量大,对农田作物、蔬菜、果树等都有严重影响。

据说广州附近作蔬菜栽培。前段时间在市场上看到有卖,农民呼为白花菜,遗憾没有及时拍照。

植株不大,耐密植,花小,整个头状花序5mm左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的蚕豆吃多了会拉肚。 嫩的蚕豆煮着吃是美味啊(要煮的烂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一往无前于2010-06-30 22:39发表的 :
生的蚕豆吃多了会拉肚。 嫩的蚕豆煮着吃是美味啊(要煮的烂一点)。

老一点也不妨,加料煮成茴香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3: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5、烟草(Nicotiana tabacum )
原产南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继而扩散到其他地方。中国主要种植于河南、云南、贵州、山东等省。
  

植物拉丁名采用双名法,Nicotiana是属名,该属植物约60种,中国栽培4种,均来自境外。Nicotiana tabacum 是其中一种,因花色淡红,也叫红花烟草,如下图。


  


自哥伦布1492年到达圣萨尔瓦多,并从美洲带回烟草,到1561年,烟草消费主要在伊比利亚半岛。1561年,法国驻葡萄牙大使J.Nicot将烟草带到法国,作为特效药物献给凯瑟琳皇后,从此烟草在欧洲蔓延开来。为纪念Nicot,烟草这一属的植物被命名为Nicotiana,这类植物所含的生物碱命名为nicotine,就是大家熟知的尼古丁。

tabacum是烟草的种名,来源于西班牙语,并以拉丁化的方式进行了转化,其原形为tabaco,翻译成汉语后,就是二十世纪所有中国文艺青年都熟悉的那个“淡巴菰”。

tabaco其实也是一个外来语,是用西班牙语记录的南美印第安语,意思并非用来吸食的植物叶子,而是用来装烟叶的烟管或烟斗,印第安语的烟草应为Cohobba,或Guioya。

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印加人至少已经吸食烟草数百年,并且在宗教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管因此承载了许多形式化的内容,成为比烟草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当哥伦布的人看到那个冒着滚滚浓烟的物件发问时,当地人更容易理解为是问Tabaco,而不是问Cohobba。
下图来源于马斯格雷夫所著《改变世界的植物》,反映了当时土著使用的五花八门的Tabac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昨天网站(或网络)有些问题,很难编辑,上贴因此反复多次,写的东西前后不够连贯,本贴就不再更新了,立此存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0 22:59 , Processed in 0.4250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