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94|回复: 15

[【文史类】] 第一届书香满园读书交流赛分季赛之六——《三宝感应要略录》阅读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9 0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择《三宝感应要略录》参加读书活动,基于个人爱好与学习兴趣。在研析唐代叙事作品过程时,无意间接触到了这部作品,当时便产生有了兴趣。但由于毕业论文的压力,不得不暂缓阅读此书,最终两年之后才有机会认真阅读此书。相比一些虽感兴趣却未能阅读的书籍,此书算是有幸的,但有幸何尝不是对我而言,因为通过阅读它让我得到了很多东西。

  本帖将会陆陆续续地写一些文字,谈谈阅读此书过程中的一些浅见。可能略显枯燥无味,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是快乐的,常津津有味,品头论足,那种快乐心情足以让我遗忘掉身边的烦心之事。
  

  第一、简介


  因为大家可能不熟悉此书,我不得不费些口舌介绍一下它。《三宝感应要略录,收在《卍续藏经》乙第二十二套第三册(台湾新文丰影印《卍续藏》一四九册)、《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卷首误署\"宋非浊集\",事实上是辽代僧人非浊的著作。

  这本书记载的全是有关佛教的故事,讲述佛法怎么样改变了凡人的思维和命运;护佑佛法,如何发生灵异事件。著者序文言明本书主要辑录有关三宝(三宝即指佛、法、僧。如果问起佛教是什么,可以说佛教就是佛、法、僧三宝。有佛教的地方就有三宝)感应的故事,以便将浊世末代的众生导入佛法之门,使趣向断恶修善之道。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有一六四则故事。卷上题为佛宝聚,集录灵像感应之事五十则;卷中是法宝聚,集录经籍的感应故事七十二则;卷下僧宝聚,集录菩萨的感应故事四十二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3: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相同作品

   类似于《三宝感应要略录》的作品,在《大藏经》中极其繁多。佛教典籍收录了大量的叙事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僧侣自撰,也有选自于文人小说集。像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便从佛藏取材,录入不少叙事作品。佛教典籍中的叙事作品修饰较少,撰者本意在宣扬佛教理念而非张扬文采,故其所记常略述梗概,文学水平有限。总的来说,僧侣作家力求行文简洁,无论是叙事风格、故事内容、语言词汇皆相对单调,艺术成就不及文士用心之作。但个别作品却设想奇妙、构思精巧、文采斐然、叙事曲折,丝毫不输于文士之作。如道世《法苑珠林》中“程普乐”一篇叙事生动,描写地下情景用墨颇多、栩栩如生,其细节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堪称佛教典籍中比较出色的叙事作品。

  与《三宝感应要略录》相近的作品,如唐道宣法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集录大量佛舍利、佛像、佛寺、经典及僧俗灵异事迹。以三宝为名,目的性很明确,旨在宣扬佛法。但我们不要误以为,这些作品没有文学价值,事实上,并不乏叙事曲折之作。但就《三宝感应要略录》而言,在文学性上还是很有限的。既然勿论文学,那么应该探讨的是其所具有的价值,而此点却是目前讨论所缺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2: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佛教徒的叙事创作

  目前的叙事文学研究,只是一种狭窄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僧侣的叙事作品,我认为谈不上一种全方位的探讨。诚如上一个问题所提及的,僧侣创作的叙事作品数量并不少见。像《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续高僧传》、《法华经传》、《清凉传》等等,保存了大量的叙事作品,既有转载的文人作品,也有僧侣作品。这是探讨叙事作品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佛教徒为何要创作叙事文学呢?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象他们为宣传佛法而创作,这固然是所能看得见的一个表象。就像《三宝感应要略录》非常明确地提出要辑录三宝感应故事,目的指向性很明确。但我们是否想到:叙事文学的发展走势对对佛教徒创作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佛教徒创作在唐代和其后忽然兴起?宗教叙事会不会推动文士叙事文学创作。
  
如果考虑到上述问题,那你会发现,选择《三宝感应要略录》,并非是一个冷僻的、无用的题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作者(一)
《三宝感应要略录》的作者非浊,是辽代一位著名的僧侣,凡有涉辽代佛教的书籍无不写到这位僧人。

  非浊的生平事迹见于沙门真延《非浊禅师实行幢记》(此文《辽代石刻文编》题名为《纯慧大师塔幢记》),该文记:
京师奉福寺忏悔主,崇禄大夫、检校太尉、纯慧大师之息化也。附灵塔之巽位,树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广丈有尺。门弟子状师行实,以记为请。大师讳非浊,字贞照,俗姓张氏,其先范阳人。重熙初,礼故守太师兼侍中圆融国师为师。居无何,婴脚疾,乃迁匿盘山,敷课于白繖盖。每宴坐诵持,常有山神敬侍,寻克痊。八年冬,有诏赴阙,兴宗皇帝赐以紫衣。十八年,敕授上京管内都僧录。秩满,授燕京管内左街僧录。属鼎驾上仙,驿征赴阙,今上以师受眷先朝,乃恩加崇禄大夫、检校太保。次年,加检校太傅、太尉。师搜访阙章,聿修睿典,撰《往生集》二十卷进呈。上嘉赞久之,亲为帙引,寻命龛次入藏。清宁六年春,銮舆幸燕,回次花林。师坐于殿,面受燕京管内忏悔主菩萨戒师。明年二月,设坛于本寺,忏受之徒,不可胜纪。九年四月,示疾,告终于竹林寺。即以其年五月,移窆于昌平县。司空豳国公仰师高躅,建立寺塔,并营是幢。庶陵壑有迁,而音尘不泯。清宁九年五月讲僧真延撰并书。

此文是僧人真延应非浊弟子所请,作于辽道宗清宁九年(1063)五月。《日下旧闻》记“清宁九年岁次癸卯七月庚子朔十三日壬子”将真延之文刻于塔幢之上,“塔幢原在北京白云观西广恩寺内,八面刻,首经后记,正书。《盘山志》、《日下旧闻》、《辽文存》俱载此记。” 广恩寺即辽之奉福寺,寺“在白云观西南,地名栗园,今土人犹呼为三教寺。辽之石幢浮图及明碑俱不可考。” 塔幢所立之奉福寺为非浊驻锡之所,它是辽代燕京著名的寺院,据《永乐大典》中的残本《顺天府志》记:“奉福寺,按《旧记》寺起于后魏孝文之世,为院百有二十区,后罹兵烬。唐贞观十年,诏仍旧基加修葺,五季盗起,一炬无遗。乾统中,有安禅大师法珍者,戒行精固,见颓垣废址,遂结茅而居。会北平王镇燕京,首割俸以倡大缘,期岁之间,化草菜为金碧。辽末忧攘,复遭焚毁。” 又据《敕赐广恩寺碑》记:明正统二年(1437)重修奉福寺,皇帝赐名广恩寺。此寺约废于乾嘉之时,塔幢亦下落不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2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二)

   纯慧大师塔、幢皆由辽国豳国公建立,《日下旧闻考》卷九五记石幢题曰:“守司空豳国公中书令为故太尉大师特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记” 。豳国公究竟是谁,尚无让人信服的结论。我们可知,豳国公是一位受非浊影响的上层贵族。向南《辽代石刻文编》认为耶律合里只修建塔幢,惜此说并无实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2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籍可考的豳国公有二:《辽史•耶律合里只传》记耶律合里只在清宁七年“入为北院大王,封豳国公”;《归义寺弥陁邑特建起院碑并阴》记咸雍元年(1065)燕京归义寺立碑人有“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兼中书令豳国公刘二玄” 。就官职而言,守太尉兼中书令豳国公刘二玄与石幢题字“守司空豳国公中书令”基本吻合;就地点而言,纯慧大师四月多亡于燕京,而豳国公在五月便已建立寺塔、营造石幢,暗示豳国公活动于燕京附近,这与《归义寺弥陁邑特建起院碑并阴》所记刘二玄的信息基本相符。《辽史•地理志》引薛映《记》推算辽都上京至中京约580里,引王曾《上契丹事》记载中京至燕京约910里,据两处推算可知辽上京至燕京近乎1500里,往返行程殆需月余之久。北院大王耶律合里只常居上京,距离燕京较远,不可能在非浊死后短短的一个月内便立刻得知消息并建好塔、幢,故疑建立纯慧大师塔、幢的豳国公或指刘二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2: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三)
   非浊俗姓张,本为范阳人士。他字贞照,尊号纯慧大师,亦称海山(《大藏经诸佛菩萨名号集序》言非浊被称为海山纯慧)。《新续高僧传》卷三《燕京丰福寺沙门释非浊传》记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赐号纯慧大师 ,但据刻于辽重熙二十二年(1053)的思孝《大藏经诸佛菩萨名号集序》(下文简称《名号集序》)所记:非浊在重熙二十二年之前便已被尊称为纯慧大师,“纯慧”当系辽兴宗所赐之号。


   重熙初,非浊拜圆融国师为师,即当时名僧澄渊,澄渊在律学上颇有建树,曾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韩国庆尚南道海印寺藏朝鲜世祖板《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三七七板,每叶十六行,每行二十一字 )、《四分律钞评集记科》三卷 。可以这样说,辽代的律学方面,澄渊贡献良多,这对非浊亦有影响。

   非浊师事澄渊不久,却因罹患脚疾而迁居盘山。“盘山在蓟州西北二十五里,高二千丈,周围百余里” 。病愈之后,非浊曾至利州(今辽宁朝阳西南)讲经传法,《名号集序》记“后遇海山纯慧大师,鸣艣飞帆,云离自岛;悬盂挂锡,萍寄彼蓝。讲《花严》亿颂圆经,传《金刚》三聚净戒,八方辐辏,同归不退,转轮四众,子来若觐大慈悲父。”

    重熙八年(1039)冬,兴宗诏令非浊入京并赐以紫衣,重熙十八年(1049)敕授上京管内都僧录。重熙二十二年十二月十日(即《名号集序》所记“重熙二十有二年律中大吕蓂生十叶”)之前,非浊仍然担任上京管内都僧录,重熙二十三年之后转任燕京管内左街僧录,由上京转居燕京。辽道宗登基之后,对非浊恩渥有加,屡加晋封,并将非浊所著的《随愿往生记》列入《契丹藏》。清宁七年(1061),非浊设坛于奉福寺,忏受之徒,不可胜纪。

   清宁九年四月,非浊圆寂于燕京竹林寺,“竹林寺始于辽道宗清宁八年,宋楚国大长公主以左街显忠坊之赐第为佛寺,赐名竹林。” 清宁九年五月,非浊灵柩移窆昌平县,其塔、幢则建于奉福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8: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 在新年第一天的题外话

  在新年的第一天里,难免会有些感慨。不得不在今天发抒一下,尽管似乎是题外话,和阅读《三宝感应要略录》主旨相去甚远,但却和读书的意义及选题目的有关联。

  第一,帖子关注度问题。自发帖后,已经一个月了,几乎没有网友跟帖。难免有些落寞,但并不兴趣索然,因为能把大家不熟悉的书籍介绍给大家,这才是我的责任与目的。即使收效甚微,也不会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第二,我们对宗教认识的误区。前几天,在一个群里发了一张很普通的图片,不想被认为是不健康的,因为图片中有一个轮子。殊不知,轮子在佛教中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像我们所熟知的金轮法王便是骁勇善战的角色,它只不过被某些人利用而已,并不能否定轮本身的积极意义,更不能因某些人作用而轻视轮子作用。这让我想到,我们对宗教,应该努力探研其文化含义,只有弄懂了才有发言权,否则只能引起更多的误解。

  第三,读书的范围。读书并不仅仅固执于专,“泛”也是应该注意的。眼界广了,视野开阔了,才会得到更多启发。宗教与文化观念,与文学发展息息相关,要想了解后两者,自然不可忽视宗教作品。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在新年钟声中读书,在佛光庇佑下读书,在无所拘束和限制的精神世界遨游,在我们的精神家园——读书园地——中读书,我们总会有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2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非浊作品

  目前可知的非浊著作有四部,《随愿往生集》二十卷、《首楞严经玄赞科》三卷、《大藏教诸佛

菩萨名号集》(亦名《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卷、《三宝感应要略录》三卷。

  《首楞严经玄赞科》与《随愿往生集》之名见于高丽沙门义天(1055~1101)《新编诸宗教藏总

录》(《义天录》)卷一《首楞严经》条下“《玄赞科》三卷非浊述”,卷三“《随愿往生集》二十

卷非浊集” .元丰八年(1085)义天入宋,遍搜经论章疏,访见非浊《首楞严经玄赞科》并带回高丽。

此书今已不存,据义天所记推断此书是对唐僧惟悫《首楞严经玄赞》所作的科文,它以精简扼要之文

字解释惟悫之作。

  《随愿往生集》一书,《非浊禅师实行幢记》称为《往生集》,今亦不存。此书成书于清宁二

年,撰成后进呈于辽道宗,遂得辽道宗下令收入《契丹藏》。义天《答大宋元照律师书》谈及“净土

文字”时说:“此闻亦有新行《随愿往生集》一部二十卷” ,可知《随愿往生集》系宣扬净土往生之

著,与日僧源信《往生要集》、云栖袾宏《往生集》题旨相近。《答大宋元照律师书》作于义天归国

之后,由此推断《随愿往生集》传入朝鲜半岛之时当在1086至1090年间,即义天归国(宋元祐元年)

至《新编诸宗教藏总录》成书(高丽宣宗七年)之间。义天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刊行诸经,雕印

《高丽续藏经》,故《新编诸宗教藏总录》所叙的《首楞严经玄赞科》与《随愿往生集》皆收入《高

丽续藏经》而流布海东。遗憾的是,随着《高丽续藏经》在高丽高宗十九年(1232)毁于兵燹,收入

此藏的非浊二书在高丽销声匿迹,自此中土、海东皆不复闻。

  《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二卷今见于《房山石经》第二十八册(NO.1072)。元代释庆吉祥等

撰《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十将“《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十二卷”题为“沙门思孝集” ,误。据辽僧

思孝《大藏经诸佛菩萨名号集序》曰:“上京临潢府僧录纯慧大师沙门非浊进《名号集》二十二卷,

撮一大藏一切名号,斯集之为利也,莫可得而言之。”非浊所进《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二十二卷

中,有二十卷是利州太子寺沙门德云所集,非浊仅续补二卷,故卷末题“上京管内都僧录纯慧大师赐

紫沙门非浊续”。思孝《大藏经诸佛菩萨名号集序》刻于辽重熙二十二年(1053),说明此年之前非

浊已在德云的基础上续撰《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二卷,并被收入《契丹藏》之中,由此可知这是

非浊创作较早的一部作品,大约创作于重熙十八年至重熙二十二年间,即他担任上京管内都僧录期间

所撰的作品。金皇统七年至九年(1147-1149),二十二卷《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被刻于房山云

居寺石经之中,因此有幸得以存世。此外,山西省应县木塔文物管理所藏《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十二

卷中的第六卷,系辽刻《大藏经》大字本,即《契丹藏》本中的残卷;唐山市丰润区文管所亦藏重熙

二十二年刻本《诸佛菩萨名集》。二十二卷《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被刻于房山云居寺石经之中,

因此有幸得以存世。此外,山西省应县木塔文物管理所藏《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十二卷中的第六卷,

系辽刻《大藏经》大字本,即《契丹藏》本中的残卷;唐山市丰润区文管所亦藏重熙二十二年刻本

《诸佛菩萨名集》。二十二卷《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共集佛名号24033尊,菩萨名号6954尊,其

中非浊续补的二卷集佛名号337尊(原书自称327尊,实有337尊),菩萨名号780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04: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2楼凝玦阁于2011-12-06 12:21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aquoibon于2012-01-11 04:18发表的 :


佛教徒創作在六朝時期就很興盛了吧,古小說鉤沉裡面很多的志怪故事都可以看作是佛教徒的傳教之作。還有高僧傳,名僧傳,比丘尼傳,出三藏記集裡面的述列傳都差不多是同樣類型的,而且還有很多失傳的經典。

感谢回帖,让我倍受鼓舞。
中土僧侣创作在六朝时期的确已经有了。主要是僧侣传记,讲述世俗大众的叙事作品还是很有限的。

而阅读札记提及的同类作品关注的是和《三宝感应要略录》题材相近的作品,除了一些僧侣故事外,还包含大量描写教外人士的宗教故事,这和《高僧传》、《比丘尼传》记叙僧尼传记的题旨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没有列出(这并非否认六朝佛教徒创作)。

此外:《古小说钩沉》中有一些作品是佛教信徒创作,但并没有僧侣创作作品,而本文探讨的是“僧侣创作的叙事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版本略述

     《三宝感应要略录》三卷今存于世,是非浊四部作品中颇见功底的经典之作。可惜的是,这部作

品在大陆未见版本流出,可能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庆幸的是,此书在日本却有多种版本,蒙佛

法佑护方得保全。


      目前可知最古的钞本是尊经阁文库(日本以收藏汉籍著名的私人图书馆,属于加贺前田家族,目

前由财团法人前田育德会运营)所藏寿永三年(1184)钞本。《尊经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载尊经阁

文库所藏三卷本《三宝感应要略录》系寿永钞本,卷首误署作者为“唐释非独”,其版本价值颇高。2

008年6月八木书店据此钞本影印《三宝感应要略录》,收入前田育徳会、尊经阁文库编《尊经阁善本

影印集成》(此丛书收集藏于尊经阁文库的书籍)第四十三册。从寿永钞本推断:非浊逝后百年间,

《三宝感应要略录》便传于日本并得到传抄。


     此外,日本大谷大学藏庆安三年(1650)刊本,系大和田九左卫门和刻本(异名《三宝感应

录》);据“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所载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藏庆安三年江户大和田九左卫门刊

本《三宝感应要略录》三册,题为“宋释非浊辑”,藏书编号为东大総C40-2754。《大藏经》编者收

入《三宝感应要略录》时以庆安三年刊本为底本,故《大正藏》本《三宝感应要略录》基本可再现庆

安三年刊本的原貌。


   《三宝感应要略录》另有金刚寺本,大阪大学三宝感応(应)要略录研究会曾据此编《金刚寺本

<三宝感応要略录>の研究》(东京勉诚2007年出版)。


    最常见的版本为《卍续藏经》乙第二十二套第三册、《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大正藏》所录

的《三宝感应要略录》版本错讹极多,常有以“斋”作“齐”之

类错误。如卷上“第六唐陇西李太安妻为安造释迦像救死感应”条,据《冥报记》与《法苑珠林》

卷14所记主人公应为李大安,其兄为李大亮,非为此本所云“李太高”,李大亮两唐书皆有传;又如

卷上“第二十五破戒者称药师名戒还得净感应”注引《尚綩法师传》,实际出自《尚统法师传》,

“綩”为“统”之讹,可据《法苑珠林》卷八九引文查证;再如卷上“第四十九比丘补壁孔延寿感

应”(出《离宝藏》),实为《杂宝藏》,“离”为“杂”之讹;再如卷下“第三阿育王造文殊像感

应(出《感通记》、《殊林》等文)”,“殊”为“珠”之讹。复如此类,不胜枚举,可窥知大藏经

所据底本,即大谷大学藏庆安三年刊本洵非善本。而此前的《卍续藏经》所采版本优于庆安三年刊

本,多无后来《大正藏》之误,但不详其采用何本,必经过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编者的精心校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三宝感应要略录》内容之一
  
    尽管《三宝感应要略录》中的故事都是围绕佛教而展开的,但此书各卷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卷上讲述造佛像、建佛寺的感应故事;卷中是讲佛教经籍引发的感应故事;卷下是僧人礼敬佛、菩萨的感应故事。
  

  卷上大多引自佛经,内容较为枯燥,讲的多是信徒造佛像受报之事,如“第一优填王波斯匿王释迦金木像感应”、“第二影胜大王释迦画像感应 ”、“第三汉土最初释迦灵像感应”之类。
  
  卷上故事多引自佛典,文章只记其事,而不重文学修饰。“第五十昔金地國王治古寺延壽感應”其文如下:“昔有相师占金地国王:‘却后七日,必当命终。’后日游猎,次见一故寺破坏,即生悲心,速修治之。得三十年寿矣。”行为极为简略。记载此故事的《杂宝藏经》卷四就详细得多了,“昔乾陀卫国有一国主。有一明相师占王:‘却后七日,必当命终。’出游猎行,见一故塔毁败崩坏,即令群臣共修治之。修治已讫,欢喜还宫。七日安隐。相师见过七日,怪其所以。问王言:‘作何功德?’答言:‘更无所作,唯有一破塔,以埿补治。’由治塔故,功德如是。”由此看来,《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只重其事,而不重叙事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三宝感应要略录》内容之二

  卷中主要讲信徒呼奉持经籍的感应故事,故事相对较长,叙事相对生动。与卷上相比,卷中所记中土僧侣的故事较多,故事大多引自中土典籍。在僧侣看来,凡抄写、读诵流行经典咸有极大功德。《华严经&#8226;普贤行愿品》云:“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书写佛经有极大功德,所以写经大为盛行。无论是书写经典,还是奉持经典,皆被佛教视为修持之法。玄奘译《辩中边论》卷下、《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皆记“十法行”之说,即修持经典的十种方法:书写;供养;施他(印经布施他人);谛听(用心地听闻经义);宣说(讲解经文);受持(信受奉行);开演(开演经典文义);讽诵;思惟(静默思想经义);修习。

  相对而言,卷下内容更富有想象力,因为它常想凡人遇到佛菩萨,并得到佛力佑护。卷下之中,净土思想较为明显,选用了大量彰显净土灵验的作品。如“第三十八代州总因寺释妙运画药王药上像感应”记:“释妙运,住总因寺,诵《法花经》为业。常愿生兜率天上奉事弥勒菩萨,更画药王、药上二菩萨像,祈愿感应。……若有人识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人天亦应礼拜,不久必生兜率内院。”尽管此类作品较多,但这并不能说明非浊偏重净土思想。从《三宝感应要略录》引书来看,它引用资料种类繁多,涉及华严、律宗、净土、密宗、天台宗、法相宗等多宗派撰述。一百六十四个故事中,涉及密宗灵异故事约有十五个,讲述往生净土、净土佛菩萨灵异故事有三十余个,叙写般若经典灵异故事有二十一个,描述《华严经》与地藏菩萨灵验之事近十二则,记载观音灵验故事十四则。这种多宗并举、多经共倡的情形,喻示非浊并不局限于某一宗派观念。他师事对律学有精深造诣的圆融国师,本人创作弘扬净土的《随愿往生集》,收罗诸宗灵验的《要略录》,广搜佛菩萨名号而撰《一切佛菩萨名集》,又为《首楞严经玄赞》作科文,诸种情况揭示非浊知识体系丰富而没有门户之见,是一位博学而接受力强的僧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故事内容来看,《三宝感应要略录》中的故事清一色地宣扬佛教,讲述佛与佛经对信徒生活、信仰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一点和前面介绍的同类叙事作品并无二致,辅教宗旨鲜明,情节颇多雷同,叙事较为简单。书中故事多为非浊摘引于前人著作,删削文字以缩略情节,文学价值相对有限。但删繁就简的手段,却使故事线条简明,虽乏生动却显情节得紧凑。


  《三宝感应要略录》的价值不在文学艺术,而在其文献价值。《三宝感应要略录》系非浊博集群书编著而成,其书一百六十四个故事中有一百二十五故事标明出处,引自七十余种文献。《三宝感应要略录》所引典籍有近半已亡佚不存,而是书引用的部分亡佚文献又少见于他书记载,所记载的僧侣事迹有补史书,故其文献价值、史料价值颇高。如《游天竺记》一书。唐代僧人常慜曾著《游天竺记》,又名《游历记》,《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三次钞引此书: “第一优填王波斯匿王释迦金木像感应”与“第十北印度僧伽补罗国沙门达磨流支”、“第二十九造毘卢遮那佛像拂障难感应”。卷中“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的后半部分内容亦出《游天竺记》,注云“《游记》”。这四条文献颇具价值,可窥《游天竺记》之一斑,还可了解的常慜的生平及游历。除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常慜的有限记载之外,常慜事迹淹没史尘,后人无从得知。《三宝感应要略录》则补充他的事迹与著述情况,还原了不同于法显所记的常慜之本来面目。诸如此类,不在少数,这对相关研究颇有裨益。


   拉拉杂杂写了两月,点滴皆是读后印象。以后还会继续读书活动,继续写其他的读后感,继续分享给大家。祝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5 1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兄的文章,我们对《三宝感应要略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12:41 , Processed in 0.38199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