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12|回复: 4

[【文史类】] 第一届书香满园读书交流赛分季赛之七——读《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2 12: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影



【作 者】(美)柯文著;林同奇译
【出版商】 中华书局 , 2002
【ISBN号】7-101-03408-X
【页 数】 232 ; 20cm
【丛书名】世界汉学论丛
【原书定价】16.00
【主题词】汉学(学科: 研究 地点: 美国) 汉学
【中图法分类号】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通史>研究、考订、评论>中国学、汉学)
【参考文献格式】(美)柯文著;林同奇译. 在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中华书局, 2002.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与趋势,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较全面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与趋向。全书共四章先后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涉及的美国当代史家、学者一百二十余人,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评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2: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一点感想



  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所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整体道路与方向产生怀疑,从而对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之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精密地探讨中国社会内部形态与变化动力,并力主进行多科协作研究。[①]就写作结构与论证推理而言,该书说理明确,主题分明,有着明晰的中心与严密的行文逻辑。较全面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与趋向。全书正文部分共四章先后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涉及的美国当代史家、学者一百二十多位,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评价。柯文说:“究中国历史,特别是研究西方冲击之后中国历史的美学者,最严重的问题一直是由于种族中心主义造成的歪曲。”[②]在前三章,他对影响美国学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三种模式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说明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侧入角的探讨的问题,概括介绍了这些问题的相关背景以及研究方趋向,并逐一阐述了自己对三种模式进行批判的思路与见解。在第四章,探讨了7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兴起的,以中国为出发点的“中国中心观”。





一、对西方三种传统模式的批判


  第一章“中国对西方之回映”症结何在,主要叙述了“冲击——回映”模式。介绍了这一理论框架模式依据的前提假设,举例一些这一理论的代表性的著作,如邓嗣禹与费正清合写的《中国对西方之回应》。这些著作都把研究视角注意力过多集中局限在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之回应上。

  柯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国主要的中国近代史料集中在中西有直接关系的层面,如费正清就长期关注于海关史料的整理,这又使“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得以强化,同时也简单化了。他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冲击——回应取向的问题,在于它按照中西接触中产生的一整套问题来事先规定19世纪中国历史中哪些事物才算是重要的。更具体地说,它从几方面歪曲了历史:它阻碍人们去真正研究这一时期中与西方入侵没有关联(或最多只稍有关联)的历史侧面;它容易使人把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有关联的一些侧面单纯地解释为‘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回应’,而实际上它们却部分地——在有些情况下主要地——是对本土力量作出的回应;最后,由于它把重点放在人们有意识‘回应’上,就自然会引导人们采用思想、文化、和心理的解释方法,而削弱了采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解释方法。”[③]“冲击——回应”模式过分简单化的特征即使在其所重点依托的领域也时有体现。柯文就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直接击中了“冲击——回应”框架的症结:太平天国运动、自强运动、抗外运动这三起晚清与西方有关联的史实已很能说明“冲击——回应”框架的简单化,结果往往与复杂的历史真象有着很大的差距。由此,柯文提出了一种矫正办法,即把中国这一方划分成最外层带、中间层带、最内层带三个层带,[④]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冲击的实际影响作对应的分析,提倡非单向的“冲击——回应”网络。柯文的分析是很有建设性的,他及时总结了美国学者在运用“冲击——回应”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过于简单化的倾向,并进行了相当系统的批评。

  第二章超越“传统与近代”,主要阐述了“传统与近代”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发展的相关背景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50
年代开创的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进入60年代即跃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标志是,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理论的酝酿,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新课题。对于在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而言,源于欧洲而在美国得以长足发展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中国近代史论著给人的感觉就是力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或模式。柯文的批判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将传统与近代假设为对立的两极,其中,西方近代社会是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由此推演,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只能是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而且,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是停滞不前的,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烈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柯文用孔飞力的研究证明,[⑤]实际上近代性中包含着传统的因素,传统与近代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传统—近代”模式是以西方的历史经验取代了现代化的标准,割裂了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因此,“传统—近代”模式与“冲击—回应”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前者的理论色彩明显浓于后者。柯文批评道,“如果史家不能使自己的逻辑经受与史实是否吻合的考验,而相反地把自己的逻辑强加在史实上,他就用合理性代替了真实性,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就要遭殃”。[⑥]

  第三章帝国主义:是现实还是神话,主要阐述了帝国主义模式。先简单介绍了帝国主义这一词语的相关来历与含义。接着分别从帝国主义取向的新版:世界经济论、大象和跳蚤:壮志未酬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问题的问题所在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帝国主义模式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认识上。无论是“冲击—回应”模式,还是“传统—近代”模式,对于西方因素在近代中国的作用普遍持肯定的态度,即认为西方冲击是必不可少且有益的。与之相反,帝国主义模式则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民族灾难、国家无法发展的祸根。

  帝国主义模式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与前两种史观相比,视野是拓宽了,然而,问题也最严重。其原因是这种史观更多地带有道义上的考虑,这种模式往往用大段大段的理论论述代替了具体史料的分析,其结果常常是夸大了帝国主义因素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自身的因素,结果往往很难令人信服。柯文认为:“如果从超历史的角度把帝国主义作为一把足以中国百年来全部历史的总钥匙,它确实是个神话。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把它看成是各种各样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发生作用的几种力量之一,我认为帝国主义不仅是现实的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解释能力”。[⑦]

  客观的讲,以上这三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确实促进了当时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但它们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认识上的局限,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总体上说就是柯文认为前三种模式实质上同属于‘西方中心模式’,“因为它们都认为西方近代的工业化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中国社会的内部,始终无法产生这种工业化的前提条件,需要西方入侵提供这些条件,因此它们都认为19、20世纪中国所可能经历的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是西方式的变化,而且只有在西方冲击下才能引起这些变化,这样就堵塞了从中国内部来探索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变化的途径,把中国近代史研究引入狭窄的死胡同”。[⑧]



  

二 走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


  第四章走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该章是作者观点的集中体现。作者重申三种模式的弊端及共性:认为都是认识论的问题。作者用一个切蛋糕的故事来做了一个形象地比喻:“我们自幼就知道有一条公平合理的原则,即如果两个人分一块蛋糕,切蛋糕的人就不该自己选。这个原则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人各为己。如果切蛋糕的人先选,他(或他)就不会注意要切得均匀些——而且有可能有意切得不均匀。”[⑨]作者进而指出,50、6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家在探讨中国历史尤其是受到西方冲击的历史,往往都会带有某种“帝国主义”性质,从而在历史上影响或左右过探讨的对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者不仅是切蛋糕的人,而且也是先挑选的人。柯文所批判的三种模式都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性质,这种性质剥夺了中国历史的自主性,使它最后沦为西方的思想附属物。虽然,这三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确实促进了当时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但它们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认识上的局限, 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柯文认为前三种模式实质上同属于“西方中心模式”。这种模式,认为19、20世纪中国所可能经历的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是西方式的变化,而且只有在西方冲击下才能引起这些变化,这样就堵塞了从中国内部来探索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变化的途径,把中国近代史研究引入狭窄的死胡同。

  柯文认为,只有从中国内部来观察19世纪、20世纪的历史,才会产生一幅与传统看法不同的图景。最后他提出中国中心取向的含义: “(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请学科(主要是社会学科,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⑩]





结  语


  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该书首先是一部学术史的回顾,系统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全书涉及上百位美国当代史家,对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评价,是对战后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系统的梳理。二是,本书所提出的“中国中心观”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柯文这一著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美国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的发展新趋势:“中国中心观的提出:注重研究对象内部因素的取向与作用,强调微观领域的研究,突出个体研究的具体操作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当时美国甚至整个世界史学研究视野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然而,柯文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问题。他要求美国学者以中国人的视角来观察、研究中国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作者本人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因此他也只是要求尽量做到中国中心观。而且,即便是能够实现,这种方法就一定是最好的吗?大多数人在看到剑桥系列中国史后都会感到新奇感,且不论其观点是否客观、正确,它都开拓人们的视野。而一旦柯文的设想真正实现,即东西方的学者都用同一种方法来研究一段历史,那么那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其所导致的差异性不也就消失殆尽了吗?

  以纯粹的西方为中心来研究东方显然不正确,但完全以东方为中心来研究又会不会形成“当局者迷”的困境呢?所以我想,在研究者的研究尽量不带有主观目的倾向性的情况下,东西方的学者用不同的方法所做的研究似乎才更有价值,二者相互补充,是不是更能接近历史真实呢!



[]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页。

[] 同上,译者代序第7页。

[] 同上,第4142页。

[] 同上,参见第4243页。

[] 同上,参见第65页。

[] 同上,第69页。

[] 同上,第155页。

[] 同上,译者代序第8页。

[] 同上,第166页。

[] 同上,第201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很精美,文中有一些错别字,可能的话,请改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22: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陶梦于2012-04-12 19:48发表的 :
编辑很精美,文中有一些错别字,可能的话,请改一下,谢谢?

俺用搜狗输入法打字,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字,还请明示。但因为自己打字习惯,打出来的错别字,自己不大容易发现。还请明示,帮俺矫正文章!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2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如第一段"他对影响美国是学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20:39 , Processed in 0.3371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