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97|回复: 0

[[资源推荐]] TEM-8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5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实施的全国性考试,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完成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版)》所规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标准以及英语专业知识的要求。考试共分为六个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人文知识、改错、翻译、写作,整个考试需时 185 分钟。下面就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
  
  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一个约900个单词的讲座和一项填空任务组成。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然后完成填空任务。第二部分包括一个约800个单词的会话及5道多项选择题。第三部分在若干段新闻报道后有5道多项选择题。录音语速为每分钟约150个单词, 且只念一遍。
  要做好这一部分并不容易,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听力基础。提高听力首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在日常的练习中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的目的是弄清细节、一字不漏,有时对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要反复听,以突破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口语中的常见语言现象。泛听则是听懂大意即可,平时的泛听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一般性政治、经济、娱乐等方面的词汇,还有利于掌握英语语篇的基本结构。在练习中,应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记录方法,如用缩写或自己独创的理解符号来记录,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重要信息。
  当然,考试当中的一些技巧也应注意。首先,考生可利用录音中播放题前说明和例句的时间,快速浏览各个题目的四个选择项,并从选择项出发,构想对话的主题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其次,讲座部分的填空多要求填实词,而且用于填空的词不一定非得是录音中出现的词,凡是在语义上与原文一致且语法上与填空短文相适应的单词均可。
  
  阅读理解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阅读材料约含 3000 个单词,题材涉及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考试时间 30分钟。
  要提高阅读能力,平时不仅要多读,而且内容要广泛。大量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一个人拥有的英语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刻,阅读的速度也越快。
  除了多读广读之外,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对指读、唇读、一目一词等不良习惯要坚决予以纠正,养成按意群理解的习惯。生词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阅读中难以突破的瓶颈。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逢生词就查字典,结果导致阅读速度减慢,理解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其实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来猜测词义,以提高阅读速度,这也是阅读中应训练的一种技巧。在日常训练中,可以将查字典与猜词义有机结合起来。遇到生词时,可用铅笔划一下,先不用字典。如果这个词在上下文中反复出现,有时词义会自然明朗。阅读结束时,把遇到的生词过一遍,根据需要有重点地查阅部分生词,这样,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人文知识
  
  根据2004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规定,八级考试中增加了人文知识项目。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考查内容为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检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质。2005年的考查内容包括加拿大的首都、美国总统的任期、英国的国教、《爱玛》的作者等;2006年的试题涉及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新西兰的首都、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等。由此看来,试题挖掘得并不是很深,都是最基本的人文常识,但涉及面比较广,着重考查学生在英语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只要认真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专业知识课程,答好这一部分是不难的。
  
  改错
  
  本部分由一篇约250个单词的短文组成, 短文中有 10 行各含有一处语误,要求学生根据 “增添”、“删除”或“改变其中的某一单词或短语”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改正语误。改错中的语病可以分解为词、句、篇三个层次。用词错误包括词类误用、搭配错误等;句法错误包括:时态、语态、语气错误、非限定动词形式错误、连接手段、结构错误等;语篇层次上的错误是指某一句中的某个用词使得句子的意思与整篇文章的主题矛盾或与前后文缺乏逻辑上的联系。语篇层次上的问题难度较大,只有在理解一段文章甚至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识别出来。
  要做好改错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先速读全文,对通篇有基本了解;再大致确定每处的错误类型;具体到某一处语误,可先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从句法角度考虑,如句型结构是否完整、非限定动词是否有误等;确定无句法错误后,再考虑用词问题;排除这两种错误后,再寻找语篇层次的错误,即引起句子意思与全篇相矛盾的所在。
  
  翻译
  
  翻译包括两部分:将一段150个汉字组成的段落译成英语,以及将一段150个英文单词组成的段落译成汉语,考试时间 60分钟。
  大量的练习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根本途径,没有翻译实践,理论与技巧只是纸上谈兵。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的翻译,透彻理解全文是翻译的基础。理解全文包括理解字词、分析句法结构及推敲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衡量译文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所转换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忠实于原文,因此译者对原文的把握、理解是关键所在。质量高的译文除了忠实于原文外,在语言上也要力求做到通顺,就是说所译语言要符合规范、行文自然、流畅,不带有过多生硬翻译的痕迹。在日常的练习中,可以找名家的作品有意识地进行中英文对照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
  
  写作
  
  本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长度约400个单词的各类体裁的文章,考试时间45分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构思。审题不仅仅是浏览标题,更是要兼顾题目内的其他部分,如情景、观点、写作要求等,以明确写作目的,领会写作要求。构思是指对文章的展开要有具体的策划以使之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因此写作中应注意用词得当、语法正确、结构与意义完整。在此前提下,句式应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增加语言输入。语言的输入主要依靠阅读,而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的阅读可分为精读与泛读。另外,写作是运用语言的重要实践活动,掌握一定写作理论固然重要,但只有勤动笔写,掌握基本套路,才能真正学会写作。
  
  最后,还有几点需要提醒广大考生。首先,任何一项技能都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应试技巧毫无意义。其次,应注意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用英语思维就会缩短听的反应时间,避免想前一句而错过了后一句;在写作中就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在翻译中就会译出流畅、地道的译文。最后,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2004年版大纲增加了对人文知识的测试,同时规定听力理解中讲座部分的选材要与英语专业课程相关,因此2005年的讲座涉及研究报告的写作,2006年的内容则是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可见考试中专业知识的比例在增加。只有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并重,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0 05:07 , Processed in 0.27184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