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22|回复: 6

[【文史类】] 《读书》二十年大盘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0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读书》十大名篇

  1、《读书无禁区》(作者:李洪林1979年第1期)

  《读书》开篇就打出“无禁区”的旗帜,让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怦然心动。二十年后仍为读者津津乐道。不为别的,就因为它为《读书》定下了调子,也最好地概括了读书人的心态。当然,也有人提出“岂能无禁区”的质疑,这么一来,讨论的风气也开了。这篇文章的名气也更大了。好在大家都心平气和,温文而雅,不伤和气,读书人要的就是这种气氛。不过,要说真的无禁区,也不容易。二十年来,一波三折,有惊无险,今天仍然如此。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还能让人记忆犹新的现实原因吧。

  2、《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作者:王蒙1980年第1期)

  鲁迅先生的“缓行说”早已名扬四海,王蒙先生大作翻案文章,新鲜别致。在文革的火药味还没消散的时候,王蒙先生独具慧眼,拔开迷雾,为读书人“指明了方向”。联系十年后作者的另一名篇《躲避崇高》,读书人应该明白作者二十年来的苦口婆心的良苦用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也许真的“太过聪明”。但火药对火药难免会殃及池鱼。我们能不能实现\\\"双赢”?然而好人难做,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一不留神就会让某一方面看着不顺眼。不过,王蒙先生还是能“软着陆”。他的这篇文章一度入选中学课本。但愿人们不光是拿来分分段,概括出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也能领会他的机智与幽默。

  3、《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作者:甘阳1987年第7期)

  80年代的文学热迅速演化成文化热,离不开西方理论的引入。甘阳作为卡西尔《人论》的译者向读者介绍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时,如此明确地点明卡西尔思想的旨趣,为中国学界文化反思的热情推波助澜。当时人们普遍从学术中汲取热情,又用热情去把握学术。学术的支持成为热情的依据,就像人们在诗的感召下热血沸腾一样。作者断言“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没有逻辑,没有语法的文化”,让当时的人们听起来说不尽地受用。如果谁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论,让人们能深刻地把心中对传统文化的怨恨说出来,那能不引人注意吗?

  4、《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作者:默默1988年第6期)

  这个默默,就是《读书》的读者熟悉的刘小枫,一个写出兼具思想的光芒和文字的灵动的《拯救与逍遥》的神学博士。很多年轻人要迟至七八年之后才能看到他的这篇东西,那已经是他把在《读书》所发表的文章辑成一个与本篇同名的集子之后,但他们依然被深深吸引了。在刘小枫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有着对俄罗斯精神的共同感受,从本篇直到他后来的《记恋冬妮亚》,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精神轨迹。

  5、《百无一用是书生》(作者:金克木1989年第5期)

  此篇虽是对杨绛先生的小说《洗澡》的评论,却无意之中道出了特殊境遇之下读书人的普遍心态。从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胡适、鲁迅,一路下来是《围城》、《洗澡》,读书人在这一个世纪里的遭遇,既可悲又可笑,既可怜又可叹。金先生是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明白人。一句“百无一用”道出了无数读书人的心酸与无奈。相信读者们在拿到那一期《读书》,翻开头篇的时候,一定都会心领神会,扼腕长叹的。

  6、《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作者:孙津1992年第4期)

  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学界城头,后现代的大王旗也许是当时最新的了。孙津先生的巧智与调侃虽然十分及时,却没有阻止人们趋新逐异的兴头。或许适得其反,“后现代”却因此文愈加名声大振。直到好事者将后学家们争夺帅位的黑幕揭开,人们才稍微清醒了点。回过头来认真对待“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这个问题。再加上王蒙先生在《读书》上痛说中国的前现代,人们终于应该拈量出孙津此文的份量了。

  7、《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作者:朱学勤1995年第10期)

  朱先生的这篇“寻人启事”引来的回应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其实回应的人也多半是在寻人的,有多少失踪者回头却不得而知。但可怕的也许不是失踪者不回头,而是仍有人不断失踪。据说现在中国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法。那么,我们也无权要求人们不失踪?反正朱先生的呼吁的确是情真意切。它似乎可以与鲁迅先生那响彻一个世纪的“救救孩子”的呐喊相呼应。朱先生是幸运的,他的呼声有了各种回应。不必像鲁迅先生那样在既无人赞同也无人反对的孤寂中承受着无望的煎熬。

  8、《北大校庆,为何改期?》(作者:陈平原1998年第3期)

  陈平原先生自己承认此文虽然不是他转载最多的一篇文章,却是评价“分歧最大”的一篇。“老北大的故事”引起了出版商们纷纷效仿,全国各大名校一夜之间都有整本的故事出台,足以说明这个话题的号召力。“为何改期”一文虽然只是学人“寻幽探佚”之作却也引起了普通读者的浓厚兴趣。身边的事实,一旦说出历史的来龙去脉,倒也十分动听。学者的研究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炼丹悟道,羽化登仙,说到底离不开“人间情怀”。

  9、《“不道德”的经济学》(作者:樊纲1998年第6期)

  商品大潮带来的种种道德问题令人文学者们心烦意乱的时候,樊纲先生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捅了马蜂窝。《读书》一下子成了经济学家与人文学者的战场。普通读者也在“平台”上品头论足,好不热闹。谁能说清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是不是市场经济惹的祸呢?没有人怀疑经济学也要讲道德,但如何讲?亚当·斯密面对这样的问题都难以应付,我们能“彻底解决”吗?也许好戏还在后头。

  10、《“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作者:温铁军1999年第12期)

  此文并非因为获首届“长江读书奖”才闻名,也许相反,是因为引起了关注才获奖。作者“直面现象”的勇气让人钦佩,直来直去,不搬弄理论,切中要害的思考方法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现在农村到底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不仅是经济学者关心的,也是人文学者和普通读者关心的。但是这个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文人们感时伤世的好材料。作者用冷静的分析,朴实的话语提出独特的看法,让人看起来明白,读着踏实。是千真万确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二、《读书》十大作者

  1、丁聪

  20年的《读书》是与丁聪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我们所看到的文章虽然是各路作者写的,但是版式却是丁聪设计的。因此,丁聪也应该享有知识产权。丁聪几乎在每一期上都发表了作品,这也是其他作者无法比拟的。那些文绉绉的线条勾画出的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专利产品,它和《读书》上那些书卷气十足的文章相映成趣,让读书人爱不释手。谐而不谑,劝百讽一,不失儒雅风范。

  2、陈四益

  从“新百喻”、“瞎操心”到“诗画话”,陈四益先生在百字之内,精雕细琢,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功力,令人叹服。《读书》的读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文体,少了就觉得不对劲。借古喻今也罢,针砭时弊也罢,读陈先生的那几百个字,就是觉得过瘾。那是读书人说的话,也是读书人的态度,读书人的脾气。不吐不快,明知说了也白说,但仍坚持不说白不说。

  3、金克木

  金先生那些“不拘格套,发乎性情”的文风与《读书》这样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可谓一拍即合。二十年中,金先生共在读书上发表了126篇文章(其中25篇用的是笔名辛竹)。单就数量而言,无人能出其右。金先生的这些随笔可谓“无所不谈”,这也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而每谈必别出心裁,更令人望文兴叹。陈平原说金先生的文章可以通古今、通内外、通文理、通雅俗,此话不假。作为《读书》第一写家,金先生当之无愧。

  4、董鼎山

  传播域外文化信息是《读书》的一大特色。这方面董先生功不可没。他把美国文化中许多容易被忽视的信息通过《读书》介绍到国内,让人们在几十年的封闭之后又重新切实地看到了美国文化真实的一面。在《读书》刚刚起步的时候,董先生的这些介绍为中国读书界提供的充满生机的美国形象,令人神往。那些生动活泼的小品文,更是直接地向读书人展示了一种没有八股味的鲜活文体,不由得人不爱读。

  5、王蒙

  从“红楼启示录”到“欲读书结”,王蒙先生成了《读书》的铁杆写家。王蒙的幽默是一种智慧。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他以“无为”的态度看世事变迁,自然多了一层常人难以达到,难以理解的深刻。或许他知道《读书》是读书人的《读书》,所以他在二十年中为《读书》写了82篇文章。他的那些高见,他所熟悉的关键人物的鲜为人知的事,和读书人说说,大家爱听,否则,到哪去说呀!

  6、刘小枫

  刘小枫先生的文章集才气与灵性,思想与学识于一身。在《读书》所有的作者中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人的文章皆可学,刘小枫的文章却不可学。你可以对他的那些“神学”不以为然,却无法不欣赏他的文章中扑面而来的灵气。若说介绍西学,与刘小枫同辈的许多学人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就文章而论,除陈平原先生外,恐怕无人可比。如果《读书》上没有刘小枫的文章,肯定会黯然失色——失去了其它杂志少有的灵性的亮色。

  7、费孝通

  费老先生的文章数量虽然无法与前几位作者相比,但他的每一篇文章的份量都很重。他对自己学术历程的反思像晚霞一般绚烂,为《读书》增加了一抹可敬的暖色。他对学术的执着,对现实的责任感,使我们十分能理解为什么《读书》经常要把费先生的文章作为头条来发表。他的应用人类学其实与《读书》的现实关怀有着深刻的默契。这倒使人想起了一句更明白也更感人的题辞:“为了中国”。

  8、陈平原

  在《读书》的中青年作者中,陈平原无疑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1985年,时为北京大学博士生的陈平原与钱理群、黄平合作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反响之大,以致很多读者在多年以后仍然难忘当年阅读这组文章时的激动。陈平原出手不凡,从此成为《读书》的重要作者。90年代他在《读书》发表的两组文章“学术史研究随想”、“老北大的故事”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说《读书》的办刊方针,思想上追摩的是《新青年》,文体上神往的是《语丝》,确是一语中的。

  9、汪丁丁

  尽管相当一部分《读书》的读者对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不是很感兴趣,但“汪丁丁”这个名字却是耳熟能详的,因为出现频率实在太高。《经济学的关键词》、《再谈经济学的关键词》等名篇,就是在《读书》发表并得到了不少经济学的门外汉的欢迎,正是通过他的文章,使他们理解到经济学的精要。诚然,他的文章旁征博引,大气磅礴,没有广泛的阅读背景难以彻底了解,但每读便会有所得。而他对道德、知识、自由的关注,则是经济学者中少有的。

  10、辛丰年

  许多人恐怕都是通过《读书》了解辛丰年的,又是通过辛丰年在《读书》上的文章了解西方音乐的。在所谓的严肃音乐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爆之前,这位老人就隐居于乡间,沉浸在西方音乐的圣殿之中。人们可以从他的文章中感受到音乐的高贵一面。相比之下,今天演出市场的热闹是不是又多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呢?辛丰年在《读书》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虽不算多,但他的名字却又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老读者们的印象应该更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2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问一句:网上有<读书><书城>一类的电子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有《读书》二十年合集。

http://www.yicai.com/download.asp?bid=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2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了,谢谢版主.不知道有没有不是BT的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供的那个链接就不是bt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4 1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现在没有内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4 17: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一本关于书的杂志,以引领国内文化思想潮流著称,品味不俗,深得读书人的喜爱。这样粗略的盘点虽说明不了什么,但仍可看出作者的苦心孤诣,与同道中人共赏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05:01 , Processed in 0.44636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