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9|回复: 17

[【心情日记】] 说长道短:有文化的与没文化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7 18: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5-17 18:20 编辑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有文化不见得总比没文化好。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大多遭遇悲惨。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后,文化人才受到重视。

几本记录慈善家和“魔术大师”侯希贵的旧书,我都找来看了。侯希贵出生在梨园世家,没读过书,眼睛基本不识字,需要用手掌探测。此人的“魔术”出神入化。据说,是去峨眉山学到的。从其事迹看来,传承非佛非道,而是来自民间隐居者。侯也收过一些徒弟,但没有一个能学到那些表演绝活。我个人推测,主要是没有适合学习的人。因为除了心性要求,有文化可能是个障碍,学不会的。上世纪做表演很有名的张某人,小学都没毕业,不过他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跟师父学的。

我也读过一些禅师的事迹。象唐朝的六祖惠能从没上过学,不识字。上世纪从大陆去台湾的广钦老和尚,也是这样的人。道行高深,但是也没读过书。历史上,这类人不少。为什么没文化能开悟,而有文化反也很用功却悟不了呢?《楞严经》说:“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古代有禅师破句读为“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有文化的人,往往知见多,甚至根深蒂固。从禅宗修习参话头,可以了解禅宗的方法。假如参“父母未生前是什么样子?”,不许用逻辑思维,只能用直觉。

可是,动物主要使用直觉和本能生活,动物为什么不能悟道呢?我想,一是因为准确听懂人类语言有困难(也有一些能听懂的),二是因为业障,动物的心念散乱,还容易昏沉。

我也不是认为,没文化的个个都像禅者一样纯朴或值得效法。有些人过于粗鲁、易怒和沉迷于物欲,还有的情感过于浓重和偏执。

再来说说有文化的。龙泉寺的几个“学霸”,我就知道有好几个还俗了。学道不是读书,不是以积累知识为目的。但是有文化能读书,可以弥补不遇良师的部分缺憾。知道对照经典,不但可以辨识人,更重要的是抉择正见。这是长处。短处呢?书堆钻进去出不来,容易变学问家。结果修学多年,徒弟都收了好多个,自己还入不了定。另一个缺点是,有文化的人很容易受流行偏见或庸见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大道至简。不是文化,不是知识。而术呢?绝大多数本身就是文化,需要有文化,但也有不需要的。对我来说,读书乃是不得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1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后,文化人才受到重视——这也不一定,别忘了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基辛格名言:I formulated the rule that the intensity of academic politics and the bitterness of it is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they're discussi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有了一种“不争气的自己跟不争气的导师一起去见牛逼师爷结果俩人一起排排坐挨批”的既视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3: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5-18 13:51 编辑
123zxy 发表于 2024-5-18 12:51
就有了一种“不争气的自己跟不争气的导师一起去见牛逼师爷结果俩人一起排排坐挨批”的既视感。  ...

在我本人,只是将有文化与没文化两者如实呈现和对照,绝没有存批评谁的意思。是我个人阅读的总结和结合个人经验的思考。您却感受到了批评,您这是开的哪门子悟?

您的出现,让我惊奇,发现把您给漏谈了。因为这一类人不少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3: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这个词虽然常常听到,但是感觉实在是太抽象,理解不了。当人们谈起"文化"这个词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

点评

我这里是泛指。有文化与没文化也是相对而言。主要谈形式,不论实质。  发表于 2024-5-18 13:4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9 1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5-18 13:19
在我本人,只是将有文化与没文化两者如实呈现和对照,绝没有存批评谁的意思。是我个人阅读的总结和结合个 ...

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

开悟者还干饭不?

若干饭即同未悟者

若不干饭

那你吃啥


所以悟和未悟别在心

不在问题或非问题

如起争议当若何?

不置一评可也


共产党有一宝

批评与自我批评


行者亦如是

觉与迷

正与邪

净与污

戒与非

定与乱

慧与痴



点评

一点功夫都没有的。  发表于 2024-5-19 13:50
前面那个回帖才是真实的您。把别人所悟拿来当自己的,戴这种面具很欢乐?先做个老实人吧。这心情日记都能使您心动,说什么穿衣吃饭?  发表于 2024-5-19 13:4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9 14: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要什么功夫?

真实这俩字
三藏十二部经就是说真与实

惭愧,真实尚在搜寻中
你说的真实的我
尚能直知不能得

点评

南怀瑾评宋徽宗诗偈说,一看就是大彻大悟的人。宋徽宗大彻大悟?作诗说偈宛如圣人。  发表于 2024-5-19 14:16
还把自己导师都扯上。  发表于 2024-5-19 14:13
扯这些真没意思。我当然不是指佛法究竟的认识层面。装圣人易成瘾吗?若证得我空那样说没问题。“我”都空了,看别人心情日记还会以为受批评....  发表于 2024-5-19 1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0 0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员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0 09: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此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0 1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5-20 09:09
教员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

其实没证据证明他说过这句话。

点评

人红是非多.何况老毛  发表于 2024-5-20 12: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0 15: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5-20 09:09
教员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

这句话其实是wg期间的流行语,并非出自教员,也有说是出自江青之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14:08 , Processed in 0.540125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