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83|回复: 0

[【心情日记】] 本届政府2005施政路线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1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届政府2005施政路线图



李梁


------------------------------------------------------------------------------


   


  12月初的北京,最低气温零下8℃,为50年同期罕见。此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欧亚
大陆穿行,而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正在飞往遥远的南美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
继之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惯例将推出新年“一号文件”。中国的政治运作,一如既往
,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05年,本届政府的第三个年头,从2004年的调控年到今年的改革年,新一届中央领
导延续两年来的执政方略和发展思路以稳健姿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对民生和社会公平的
关注作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一贯理念,在今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旗下,得到进一步强调,
在社会的期望中以更快的步伐向前推进。

   外交:指向“有为”

   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马来西亚出席首届东亚峰会,为今年中国外交“收官”。很
巧,东南亚也是中国今年第一轮重大外交活动发生地,人们还记得今年年初东南亚地震、
海啸,温总理随机带去16吨救灾物资。这一非常举动在一向内敛的中国外交史上并未有过


   站在2006年的门槛上回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中,后四个字在中国
外交工作中分量越来越重。

   事实上,无论是7月初胡锦涛主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和各国
元首联合发出美国离开中亚的信号,还是中国在日本入常问题上态度明朗,中国外交走向
务实的大国外交。

   一年来密集的“全方位外交出击”中,周边外交是今年中国的重点。4月上旬温家宝总
理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印度4国,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5月
和7月,两赴俄罗斯,10月底访问朝鲜和越南。两位领导人几乎把中国周边转了一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胡锦涛对朝鲜和越南的访问。平壤数十万人的盛大欢迎场面
在年轻人看来恍如隔世,而十多万人的阿里郎演出和“爱我中华”的结尾,令人想起中朝
关系的源远流长。此次中国与朝鲜签订了多个经济合作协定。用中联部长王家瑞的话说,
访问“为建设新型中朝关系铺平道路”。

   一年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7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引发两国外交口水
战,9月份胡锦涛主席原定的访美安排最终因突如其来的卡特里娜飓风而延到明年。不过布
什在11月如期访华,而胡锦涛在9月份参加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和布什会晤,随后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国务卿赖斯等人悉数来访,中美高层交往密
集,但如一些专家所说,这只能说明两国关系“重要”,并不表示关系“亲密”。

   乐观的态度来自两次中美战略对话和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9月提出的“共同持股者(S
takeholder)”言论。虽然双方对于对话性质存有争议(中国媒体用“战略对话”,美国
则用“高层对话”),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称中国“巨龙出水,溶入世界”,要求中国承
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而他在第二次对话结束后,亲自陪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访问已故美国
总统罗斯福故居,更勾起了人们对昔日抗战时“中美同盟”亲密关系的追忆。

   北京政治学者吴稼祥认为,这是美国关于中美关系最为积极的表述:“共同持股从某
种意义上说,意味着双方已成为共同决策者。”

   继胡锦涛年中访欧后,12月份温家宝再临欧洲三国,签订了购买150架空客的协议,超
过布什来访时的中美70架波音客机订单。

   一水之隔的日本仍是中国外交必须面临的严峻现实。今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日
期间突然中断访问回国。9月下旬日本经团联会长访问北京,被媒体善意解读为充当中日领
导人之间的“传话人”。话音未落,日本首相小泉于10月17日突然参拜靖国神社,令中韩
两国在外交上猝不及防。

   此后中日双方关系几近跌入最低谷。在东亚峰会共同签署《吉隆坡宣言》时,面对小
泉几近“有意”的借笔之举,温家宝则报之以笑,坦然相借。

   而今年,中国政府对维护海外华人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表示了充分关注。在约旦爆
炸、美国飓风、南亚地震等天灾人祸的考验下,中国外交部的应急机制都能即时做出反应
,进行援助。“外交为民”已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唐家璇国务委员强调:外交部要
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反映在高效的办事能力上。

   内政:推进“和谐”

   12月13日到15日,胡锦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青海省东家沟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几
乎同时,另一位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贵州考察。中央农村经济会议即将召开,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已多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的命题,在“十一五规划”中
被赋予全新意义,成为此轮中央领导调研的关注点。

   事实上,建设和谐社会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贯穿全年,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


   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政治局常委集体听取牛玉儒事迹报告会,启动了党员先进性
教育。在此前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两次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中央领导集体一个月
内三次就同一主题学习,意义不言而喻。

   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各地层层动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一系列成果也迅速反
映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中宣部组织庞大的媒体报道团,迅速推出宋鱼水等
一批典型人物,相关报道以极快的速度集纳成书,摆上了新华书店的柜台。

   先进性教育呼唤干部们回归革命传统。3月,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圣地延安和改革开
放的前沿浦东,分别成立了干部学院,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亲自兼任三院院长。各地中高级
干部将到井冈山或延安,重温革命传统和中国特殊国情的起源;有的将赴浦东干部学院,
接受“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的新型干部教育”。在这里干部们玩笑地模仿“
黄埔军校”,将学院简称为“中浦”,开学以来,学员们已经在为谁是“中浦一期”争论
不休。

   一年来,各地丰富的革命旧址,成为追忆革命传统的精神资源。今年红色旅游作为“
三大工程”受到高度重视——巩固执政党地位的政治工程,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工程和提
高老区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中央通过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成立了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
,成员包括财政部、文化部等十多个部委,阵容之强大前所未有。

   在先进性教育启动的同时,中央通过“从严治党”树立的权威。1到5月中央在全国范
围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干部参与者免职。

   同时中纪委监察部又起动作,108名局处干部岗位轮换。8月,在此起彼伏的矿难中,
中央痛下决心惩治“官煤腐败”。反腐一直保持高压,一年下来仅省部级干部就有15人落
马。

   12月初,官员问责突出重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静悄悄离开了奋斗10多年的岗
位。这位“世界最资深的环保局长”在公众面前淡出如此突然,甚至来不及在一次论坛上
宣读一份准备好的讲稿。当初张文康被免职,尚有卫生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为其辩解,
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辞职,同样经过漫长等待。而解振华此次去职迅速而平静。



2005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图为在天安门前的一次马拉松比赛  CFP/图

   先进性教育进行中,自2004年底开始的各地人事变动也在持续。今年7月底胡锦涛总书
记赴山西考察前夕,山西省长张宝顺转任山西省委书记,于幼军担任代省长;11月27日,
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张庆黎代理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一天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
一肩两任,挑起了总局党组书记的重担。

   但11月最引人关注的消息事实上是中央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在温家宝出席、曾庆
红讲话、吴官正主持的这次座谈会上,胡耀邦被评价为一生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座谈
会还号召学习胡耀邦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境界。

   一年来,中央建设和谐社会,一方面用加法———例如取消农业税、个税改革、宏观
调控稳定房价、彻查官煤腐败,让弱势群体享受社会温暖;另一方面用减法———采取措
施,消除种种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从去年至今,中央14部委联合部署,从打击淫秽色情网站始,对互联网展开大规模清
理整顿。今年3月起,信息产业部在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互联网站备案登记工作,用中国互
联网协会秘书长的话来说,对网站实行“户籍制”。随后,大批未备案网站被关闭。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加强对舆论监督的引导和规范。今年来,中办《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实施办法”等文件陆续发布,各地各单位随即
跟进。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通知》长达6000字,提出了12条意见。南京市则发布相关“
实施意见”和《新闻单位舆论监督稿件审核办法》,要求“主动支持和接受新闻媒体开展
舆论监督”,并规定铁律:舆论监督稿件必须与当事人见面,让当事人阅读并签署阅稿意
见。

   在广电行业,去年年底“44号令”允许外资以不超过49%的持股比例入股内地广播电
视制作公司,被视为中国广电业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开放。但3月4日广电总局发出新通知
:目前每家外资传媒公司只能在中国建立一家合资公司;4个月后再次对外资参与电视频道
经营颁布禁令。已经和默多克合作、变身时尚频道的青海卫视,因此重新改回原来模样。


   和谐当然少不了港台。

   2005年,董建华去职。在这之后,温家宝总理与曾庆红副主席前后来到香港,用他们
的笑容与善意激励港人对未来的信心。温家宝属意香港的繁荣;曾庆红刻意点出了“包容
共济,促进和谐”。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阐释着中央政府的大度与支持。

   连战与胡锦涛两位党主席的握手,让两岸关系的合奏在沉寂多时之后迎来了华彩乐章
,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到追求统一,从包机直航到开放农产品三通,党际交流为两岸
和谐共赢创造前所未有的契机。对于台湾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和感情,胡锦涛强
调:“我们会基于同胞之爱予以充分理解和体谅,而且会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去疏导和化解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台湾人的感受,在岛内被形象概括为“硬的更硬,软的更软
”,触动许许多多的台湾同胞。

   改革:走到“关口”

   2005年,改革仍在继续,并且前所未有地紧迫——人们不应忘记,2005年从一开始,
就被称为“改革年”。中国改革25年后,又一次走到了关口。

   此轮改革指向的,已非改革元年的物质绝对匮乏和无休止的阶级斗争,而是今天日益
严重的贫富分化。

   中央对这一问题从未掉以轻心。2005年,我们看到中央政府追求公平社会的艰苦努力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宣布从明年起全部免除农业税;9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到
1600元以上——减轻农民和工薪阶层肩上的重压,中央迈出新一步。

   医疗、教育和住房改革,是今年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三大难题。今年夏天,中央直
面医改等重大民生问题,国务院研究机构“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观点点燃了公众已久的不
满,激起公众强烈共鸣,争论数月“高烧不退”,岁末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药费”再次
点燃人们的激愤情绪,直接导致中央部委介入调查。

   关于多年收费的农村义务教育,人们记得3月温家宝总理的话——2007年在农村贫困地
区实现免费义务教育——那是一个温暖时刻,但人们显然已迫不及待。11月本报获知财政
部已在制订新的时间表,持续20年的收费义务教育有望提前结束它的奇特存在。教育乱收
费早为公众深恶痛绝,但却一直愈演愈烈,可以肯定,在变革前,这一较量仍将继续。


   宏观调控从一开始,就被证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项旷日持久的博弈。2004年上海
等地房价在宏观调控的喧天锣鼓声中牛气冲天。今年3月央行调高房贷利率,国务院出台八
点意见稳定房价,上海房价的泡沫被强行挤出。

   另外,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发动“环评风暴”,10天内30个地方建设项目被叫停,随即
反击声不绝如缕:“官煤腐败”治理在中央重视下艰难推进,“官煤勾结”至今方显冰山
一角;最高法院动议良久,才收回死刑核准权;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公开痛斥8个地方政
府落实政策不力,感叹中央的一些政令不畅通。

   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能发挥地方积极性,同时又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中央
党校教授叶笃初说,“这毫无疑问是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面对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分化的现实,持续25年的改革开放,开始受到不同解读。年
初的“郎顾之争”随着顾雏军的被拘而告一段落。“已经20多岁的改革方式,必须尽快‘
升级换代’。”国资委研究中心赵晓博士向媒体这样表述。

   2006:“有根据的乐观”

   12月上中旬,胡锦涛总书记赴青海考察前夕,在北京发起了一场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献爱心的捐赠活动,他和江泽民及政治局常委们主动带头捐款捐物。总书记身体力行下,
中央和各省党政机关迅速行动,中央各大部委和机关单位捐助的大批物资被集合起来后,
由铁道部调拨专列,星夜运往甘肃、重庆等地。

   不仅如此,胡锦涛在青海考察期间反复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们还记得
去年岁末,胡锦涛考察的地点是珠海,内容是泛珠三角的区域发展。在2006年“十一五”
开局之年来临前,胡锦涛在北京和青海的言行所指,意味深长。

  “总书记的讲话承前启后,既是对今年工作的概括总结,也是对明年工作的方向性提
示———明年乃至今后长期的工作都要沿着这方面努力。”叶笃初教授说。

   12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自主创
新能力等8方面的主要任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制改
革”,正是其中重要一条。

   先进性教育仍是明年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从11月起开始部署。参
加这一批教育活动的党员数量超过2000余万人。“7月1日是建党85周年,中央将召开隆重
的纪念大会,宣布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同时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
层党组织。”叶笃初说。

   2006年是地方党政换届年,中央各部委已在未雨绸缪,12月初中组部通报严防“跑官
要官”、突击提拔干部和“买官卖官”,而几乎同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严辞告诫干部
不要跑官要官,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等地方领导也向干部发出明确
警示。

   2006年,中纪委的巡视工作仍在继续。中纪委于2003年组建巡视组,计划到2007年之
前将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巡视一遍。到今年12月,20个省区市已巡视完毕。余下的10个省
和若干共管国企、银行,将是巡视组明后年的工作内容。

   叶笃初认为,“今年的先进性建设教育活动,将为明年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
府提供充足动力。”这位70岁的党建专家每天坚持上网浏览时政新闻,他注意到财政部长
金人庆发表文章———主旨是让百姓有钱花,注意到建设部长表示要为推进乡村规划作出
相当努力,也注意卫生部长专门到农村一些缺医少药的地方去视察。

  “我对明年的工作,保持有根据的乐观态度。”叶笃初说。(史哲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时间:2005-12-22    本网站发布时间:2005-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16:33 , Processed in 0.28257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