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01|回复: 0

[【心情日记】] 杨曾宪:“郭世佑涉嫌抄袭事件”中的剽窃者是怎样消失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2 0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曾宪 发表于
民间中国·大家播客  http://www.folkchina.org/user1/454/archives/2006/5644.html
2006-3-20 14:02:46


在见到光明日报记者“曹建文”的信后,又在世纪中国学堂中见到他的帖子:《“杨曾宪揭露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郭世佑抄袭”是个误会》。我依然假设这是真实的曹记者在发言,但他的发言内容使我难以理解。

1、该文的中心,是说此次抄袭只是“重大的技术性失误”:“ 在《“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一文的采写过程中,由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关系,我对采访对象的文本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写成的草稿经过责任编辑和领导的修订后又进行了局部的较大改动,使定稿的文字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而这一差别正是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产生误会的根源所在。”

记者当然可以对文稿进行技术性处理。问题是,曹记者并没采访我,怎样技术性处理,也不会张冠李戴,把我的话变成郭教授的话。更令人难解的是,明显抄袭的不是在一段答问,而是在两段答问中。我的两段话,都因为“责任编辑和领导”的修订,变成了郭教授的话,这可信吗?反正我绝不相信拙见能被光明日报“编辑、领导”熟悉到拿来就用的程度。

2、据曹记者解释,我的话原本是作为学者共识运用的:

“因为学术批评事业已经过一大批人的共同努力,达成了许多共识,再加上因联系不便的原因我只好将这些人取得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处理。这些人中既包括杨曾宪老师,同时也包括另外一些知名学者如邓正来、贺卫方、杨玉圣、郭世佑等”。

记者当然可以综述他人观点。问题是,改头换面地抄袭,并不是综合处理。在“有人认为”、“有人说”名义下,大段搬运别人现成论述,这正是当下流行的典型性“剽窃术”。如果曹记者所说属实,也只是抄袭主体由学者变成记者而已,性质是一样的。至于“联系不便”等等,更无法自辩。我虽是中国当代的边缘学者,但依然食人间烟火,拿国家俸禄。中国只一个青岛、青岛只一个社科院、社科院只一个杨曾宪——有什么“联系不便”的呢?

3、曹文中附有郭教授的“原文”。如这同样属实的话,我认为郭教授有些话说得太好了。这样好的文字弃而不用,却非把我的话强加给郭教授,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附带说一句,我不会去查证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4、曹记者在文中强调自己无辜:“编辑进行改动后没有通知我更没有最后请郭世佑教授审订!”。问题是,有人曾以“曹建文”名义在网上贴出过这篇文章。这是两个“曹建文”所为吗?在该文发表如此长时间内,原作者曹建文就没时间通知郭教授,并主动纠错吗?(我搜索过,恰恰是被抄袭“处理”过的那段话作为郭教授的见解被人引用。幸亏这次我发现了,否则日后岂不惹麻烦!)

5、曹记者提及他多年来为“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所从事的工作,我甚为感佩。但目的崇高与手段拙劣是不能混淆的两回事——所有抄袭者从事的学术研究主题,都是崇高的。警察用偷来的武器消灭了坏人,不等于他的偷枪行为是正当的。 郭教授说:“……私德的自律式微。在古代的读书人中,习惯与自己过不去、不懂得原谅自己的人很多,现在的读书人中,‘善待’自己的却越来越多。”好像就预见要发生这事件似的。因此,该如何做,长期从事学术打假的曹记者应当明白。


      杨曾宪

      2006年3月21日



“杨曾宪揭露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郭世佑抄袭”是个误会
                       
    杨曾宪老师在其博客上发表《“学术警察”不能用偷来的武器执法》,专门就《“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光明日报》 2005-12-12)一文中涉及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世佑教授的两段访谈进行批评。文章在杨先生的博客发表后,世纪中国系列论坛进行了转载。作为《“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的采写记者,也是文章的主要责任人,我认为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的批评是个误会,而导致这个误会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和文章的责任编辑在文章的处理上出现了重大的技术性失误。
    在《“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一文的采写过程中,由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关系,我对采访对象的文本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写成的草稿经过责任编辑和领导的修订后又进行了局部的较大改动,使定稿的文字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而这一差别正是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产生误会的根源所在。
    譬如,有关杨曾宪老师批评郭世佑教授抄袭的“论据”:
    郭世佑教授认为,“学术‘剽窃’与学术腐败虽然危害大,但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相应的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予以校正。而真正危及学术事业且难以根除的痼疾,却是学术泡沫。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学术泡沫是用生产学术‘垃圾’的方式制造学术虚假繁荣,是举着学术旗号扼杀学术活力,打着学术规范的幌子践踏学术准则。它不仅严重耗费稀缺的学术资源,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而且容易导致‘劣币驱良币’,产生恶性循环。最终败坏学术风气,摧残学术尊严,破坏学术声誉。”  
     事实上,我写成的初稿是这样表述的:郭世佑教授认为,“学术‘剽窃’与学术腐败虽然危害大,但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相应的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予以校正。而真正危及学术事业且难以根除的痼疾,却是学术泡沫。”
    一些学者也认为,学术泡沫之所以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术泡沫是用生产学术“垃圾”的方式制造学术虚假繁荣,是举着学术旗号扼杀学术活力,打着学术规范的幌子践踏学术准则。它不仅严重耗费稀缺的学术资源,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而且容易导致“劣币驱良币”,产生恶性循环。最终败坏学术风气,摧残学术尊严,破坏学术声誉。
     但这一初稿交给编辑处理后,可能是因为在拼版时要删减文字的缘故,就将两段文字进行了合并。编辑进行改动后没有通知我更没有最后请郭世佑教授审订!(具体原因明天上班后我将与他们进行沟通)而我之所以在第二段中用“一些学者也认为”,是因为学术批评事业已经过一大批人的共同努力,达成了许多共识,再加上因联系不便的原因我只好将这些人取得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处理。这些人中既包括杨曾宪老师,同时也包括另外一些知名学者如邓正来、贺卫方、杨玉圣、郭世佑等。
     无论如何,误会已经造成。作为文章的主要责任人,我除了向杨曾宪老师和郭世佑教授进行解释以消除他们之间的误会外(我已经在杨曾宪老师的博客上留言,希望能联系上杨老师说明误会产生的经过,同时我也已给郭先生发了邮件希望能尽快联系上他),我还要向杨先生和郭先生致以诚挚的歉意!我同时也会与编辑们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事实上,进行学术批评、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为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直是本报和本人长期致力于从事的工作。近些年来,我采访了大批专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学术研究:从“失范”到“规范”》(光明日报2004年9月17日)、《惩戒学术不端  维护学术尊严》(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4日)、《学术研究拒绝平庸》(光明日报2004年11月4日)等等,我也希望在我仍将从事的这项工作中 能继续得到杨曾宪老师和郭世佑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最后,再次诚挚的向杨曾宪老师和郭世佑老师致以深深的歉意。同时也希望由于我们工作的严重失误而使你们之间产生的误会能早日得到“消除”。为了再次证明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先生的批评是个“误会”,特在文章后面附上郭世佑教授发给我的书面采访回答全文。这一原文目前仍保留在我的邮箱里,如果杨老师需要查证,学生将随时提供便利。

                                                  光明日报记者  曹建文
                                                  2006年3月19日


以下所附是郭世佑先生发给我的书面采访回答原文:

1、学术泡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2、这种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3、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怎样的具体举措来加以遏制?


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原因:

    1、就主观因素而言,学者的私德意识与公德意识均有待加强。我国传统文明中不乏私德的传统,讲究个人修养与自律,但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破四旧”等历次政治运动的扫荡,私德的自律式微。在古代的读书人中,习惯与自己过不去、不懂得原谅自己的人很多,现在的读书人中, “善待”自己的却越来越多。至于公德,包括有别于家族伦理的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却有些先天不足。尽管我们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诚之者,人之道也” “天下为公”之类古训,但最能扎根于脑际的,还是“事亲为大”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之类血缘本位主义与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难得糊涂”、“灵机变者为英豪”之类“国粹”,我国公民的职业道德水准亟待提升,从事学术研究的职业道德也不例外。
    2、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风的冲击颇大,加重了学风的浮躁,乃至选题重复,立论平庸,形同无病呻吟,自讨自论,甚至大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带来学术研究的大跃进,专科升本科,单科性大学办综合性大学,为了人为地展示名实相符的学术性,只好层层加指标,个个写论著。近年来,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快速扩招,也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有的高校还一反欧美国家的培养规矩,明文规定,硕士生与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发在“核心期刊”甚至更高的刊物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论文,否则不能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却放松对学位论文的要求,逼得许多硕士生与博士生不去认真对付学位论文,却忙于先拼命赶制和发表其他论文。
    4、行政力量对学术的干预过多,不是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与规划、激励和评判学术,而是盛行功利主义,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把学术当敲门砖,为评职称而学术,为评奖、争课题、争学位点、争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学科而学术,层层评比,多如牛毛。就个人而言,不少高校将发表论著的数量、“等级”与岗位津贴直接挂钩,职称与工资、住房直接挂钩;就单位而言,许多高校与科研院所还普遍以评职称、争得奖励与学位点、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学科的等级与数量,来营造行政任期内的政绩,搞所谓形象工程。年年评定高校教师的职称,连高校的行政人员、中学与小学教师、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都要评职称,都要写论文甚至“专著”,好像谁都可以作学术研究,写学术论文,不会写论文者甚至还可以写书。梁启超就强调过:“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就纯粹的学者之见地论之,只当问成为学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非如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为评职称、评奖而写论文、写书,职称的泛化就决定了学术论文与“专著”的滥化,以及论著发表环节的乌烟瘴气。与欧美学术大国相比,我国的学术刊物已经够多的了,但对庞大的职称后备军的来说,总是供不应求,学术泡沫应运而生。
    5、既缺乏货真价实的学术批评与惩罚机制,也缺乏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各项评比中,只图易于操作,重表格,重统计数据,轻质量,使人情主义、本位主义与平均主义见缝插针,十分盛行,所谓“同行专家评议”,却变成了同事评议与师友评议。在国外行之有效的某些学术制度,包括 “引用率”、“匿名评审”、“核心期刊”等,一到中国就变样了,许多匿名评审形同虚设。


二、危害:

    1、严重耗费学术资源,不仅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而且容易导致“劣币驱良币”,产生恶性循环;
    2、败坏学风,滋长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摧残学术的尊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与学术人才的培养,破坏我国的学术声誉;
   3、扰乱学术评价体系,掣肘我国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削弱综合国力的积累。


三、措施:

    总的来说,需要综合治理,
    1、加强学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建立学术道德的任务既不是朝夕之功,却又刻不容缓。
    2、杜绝高等教育“大跃进”,限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不要逼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前就发表论文,以便为所在学校争取排行榜上的好名次做出什么贡献,应当明确一个基本的认识: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甚至惟一依据就是学位论文本身。
    3、切实反思工科管理模式对于学术管理的利弊,杜绝比论文篇数、专著本数、成果字数之类数字竞赛活动,强化质量意识,以作者的代表作定为主要依据确认作者的学术水准,逐步建立脱离行政性的学术评审机制,减少评比活动的数量,延长学术成果接受学界与社会实践检验的时间。
    4、加强学术批评与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惩治抄袭、剽窃的力度,维护学术的尊严。建议由教育部或有志之士牵头,参照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专门打击剽窃的Turnitin网站的成功经验,创建并逐步完善一个具有检测与监控功能的中文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加强对研究生的作业、学年论文、学位论文乃至学界学术成果的技术检测,切实倡导学术规范,杜绝剽窃行为。  

2006-3-20 16:43 #1
      

  
mingwang
新手上路




UID 23234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61
威望 43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10-15
状态 离线  这个姓杨的也太搞笑了,人家记者都讲清楚了,还要花这么口水来论证自己的所谓两段话如何如何,还要往郭教授身上喷屎.这样的人不是心理变态,就是想凭此出名.真让人生气!!!!!!!!!!!!  

2006-3-20 19:32 #2
      

  
杨-支柱
注册会员




UID 27679
精华 0
积分 60
帖子 60
威望 6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6-1-16
状态 在线  1\\我印象中杨曾宪研究员比郭世佑教授有名得多,刚才查百度\\狗狗,均得到了验证.

2\\杨文已经把矛头转向了曹建文而不是郭,楼上不必把别人当白痴.

3\\曹建文的问题也不是曹建文一个人的问题.中国的编辑\\记者无论是抄袭别人文章的还是随意篡改别人文章的数量都相当多.杨曾宪先生穷追不舍很有必要,可以引起社会对于中国大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的讨论.




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

2006-3-20 20:52 #3
      

  
olxxlo
新手上路




UID 29128
精华 0
积分 23
帖子 23
威望 23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6-3-15
状态 离线  


QUOTE:
原帖由 杨-支柱 于 2006-3-20 20:52 发表
1\\我印象中杨曾宪研究员比郭世佑教授有名得多,刚才查百度\\狗狗,均得到了验证.
2\\杨文已经把矛头转向了曹建文而不是郭,楼上不必把别人当白痴.
3\\曹建文的问题也不是曹建文一个人的问题.中国的编辑\\记者无论是抄袭别人文章的还是随意篡改别人文章的数量都相当多.杨曾宪先生穷追不舍很有必要,可以引起社会对于中国大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的讨论.
同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06-3-20 21:09 #4
      

  
吾日三省
中级会员




UID 9730
精华 1
积分 231
帖子 243
威望 231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1-14
状态 离线  这样的人才真让人生气

这样的人不是心理变态,就是想凭此出名.真让人生气!!!!!!!!!!!!  

2006-3-20 21:51 #5
      

  
吾日三省
中级会员




UID 9730
精华 1
积分 231
帖子 243
威望 231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1-14
状态 离线  曹建文致杨曾宪老师的信

:“请您登录我的邮箱查证”

尊敬的杨曾宪老师:
     您好!
     您的公开信我刚刚看到,非常感谢您对后辈的期许和批评!
    在您的信中和另外一个贴子中,您一直对后辈的真实身份持怀疑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网络是虚拟的,确实难分真假,但我在给您博客的帖子中附上了我家中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以及E-mail地址,我想无论是那一个人要“假”也不会拙劣到这个程度。(这一号码已经被人在世纪中国转贴,实际上已经被公之于众。见“‘杨曾宪揭露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郭世佑抄袭’的另一种声音。”在这里,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愿意再次公布我的联系方式:01068059371(H),13671164337,gmcjw@126.com
     很高兴今天在您的博客上看到了您的电子邮箱,为了彻底消除您对郭世佑教授的误会,我将在发给您的电子邮件中告诉您我的邮箱号码和密码,您点击开我邮箱第二页中zdjds@sina.com发给我的主题为“匆匆赶出,请建文指正”的郭世佑教授2005年7月4日的邮件,我想您对郭世佑先生的任何“误会”都会消除。当然,这可能会耽搁一会儿您宝贵的时间。(虽然您已经表示“我不会去查证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但学生还是真诚希望您能登录我的邮箱,我想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消除误会的方式。)
    今天我到单位后,找了文章的责任编辑和值班编辑,因为文章已经过了三个月的保留期限,报社内部网络上已没有任何留底,相关的人员也已经说不记得这件事情了,我之所以说这些,并不是我要推卸责任。
     实际上,我昨天一看到您发的帖子,就赶紧给您博客发了消息附上我的联系方式(我是想主动跟您打电话或发邮件解释,但问了北京的几位老师都没找到您的联系方式),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消除您对郭世佑教授的“误会”。同时我也表明,由于我和相关编辑的技术性失误而向您和郭教授致以真诚的歉意!(刚刚收到身在上海的郭世佑教授今天下午5时左右的电子邮件回信,他已经接受了我的道歉。)
    非常感谢您对学生的提醒,您说:“有人曾以‘曹建文’名义在网上贴出过这篇文章。这是两个‘曹建文’所为吗?”,我在这里郑重声明,学生从来没有干过这种借助网络自我炒作的“龌龊勾当”。
    正如您在文章中提醒后辈所说的:“你的解释,你目前的态度,也不能使事件尽快消解,反而可能越描越黑”,您对学生后辈的提醒让我明白,网络是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越描越黑”的地方,因此,这将是学生在网上对这一事件作出的最后回应。当然,如果您方便告诉我您电话联系方式的话,学生将主动致电给您,向您表达歉意。
    最后,我还是要在这里郑重而真诚地再次表示,由于我和相关编辑的技术性失误向您和郭世佑先生致以歉意,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您能接受这份真诚的歉意。
    祝好!
                                 
                                        学生:曹建文
                                          2006年3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9 03:04 , Processed in 0.30520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