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62|回复: 2

[转贴]读书与喝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8 14: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陈维英旧居“太古巢”有陈氏手书对联一副:

  三顿饭,数杯茗,一炉香,万卷书,何必向尘寰外求真仙佛;
  晓露花,午风竹,晚山霞,夜江月,都于无字句处寓大文章。

  我颇喜欢这副对联的意韵,也向往对联中描绘的生活环境与人生境遇。尤其是“数杯茗”与“万卷书”的诱惑更让我生出许多超乎尘世之外的遐想。然而,人终须得生活在现实之中,出尘只是一种幻想。但有一点却能做得来,喝茶与读书。
  读书应该说是升华人生、提高素质、追求高尚的最好途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是黄庭坚的切身体会;“从来名士皆耽酒,未有佳人不读书。”这是古代书斋里常听到的话,此间的“佳人”不是指美女,而是泛指美好的人。可见你想做个“美好的人”,不致于“面目可憎”,就必须读书。
  读书不可无茶,手捧古书一卷,几上新茗一杯,茶的和寂静敬正和潜心读书的心境相一致,茶为读书创造了一个清寂闲雅的氛围。
  烹茶读书,大概盛于唐代,从唐诗中可见,饮茶与读书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杜甫说“检书烧烛断,煎茗引杯长”,我敢肯定,老杜“读书破万卷”,必有茶的功劳。李德裕在朝中当宰相,老朋友从南方给他寄来一包新茶,他只尝了尝就包起来,然后作诗说:“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这些唐代大文豪们已将茶作为一种最时尚的读书饮料了。宋以后,文人读书必备茶,已成了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正因为如此,才留下了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比赛谁的记忆好,能“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中即举杯大笑,茶倾怀中的佳话。
古人读书离不开茶,我想主要是茶有兴奋大脑、消困解乏的功效。唐以后,读书已成为文人用以表现生活态度的一种方法,并且将读书同睡觉结合,喜欢卧读,即现代科学反对的“躺着读书”。躺着读书自然很容易睡过去,睡就睡吗,睡也成了文人生活中的一种嗜尚,最起码它代表了一种“心中无一事”的闲适形态。“茶烟一榻拥书眠”,睡觉、读书、品茶三者的融合,便形成了近世文人典型的静适而略带慵懒的生活作风。陆游在《东窗》诗中曾这样描写他的这种生活:

  寂寂东窗午梦残,不堪春雨作春寒。
  蛮童未报煎茶熟,一卷南华枕上看。

你看这位放翁先生是多么的悠闲,午睡刚醒,听着窗外春雨滴檐的声音,迟迟不想起床。正好,家童还没将茶煎熟,顺手翻开了一本《道德经》,躺在枕上看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每个人的诗作中都能窥见这种生活的影子,像明代高启在《偶睡》诗中说得更为简洁:“一榻茶烟成偶睡,觉来犹把读残书。”
  然而,就这样睡下去终不是办法,要读书,还得要功名,总要解决读书困倦的问题。没有茶喝的时候是头悬梁、锥刺骨,那么遭罪。有了茶,读书人就舒服多了。困倦,就多喝茶,再不用那么自残。“借书消茗困”,杨万里在“睡魔遣我抛书册”时,便烹一杯茶,结果是“一啜犹堪坐秋夕”。有了茶,就可以精力旺盛地去读书了,且越读越有收获,越喝越有灵感,诚如卢仝所说:“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多神!
  有人说,读书不尽喝茶,有人还以酒佐读,魏晋时就有痛饮读《离骚》之说,北宋苏舜钦不也是“汉书下酒”吗?我以为喝茶读书与饮酒读书是两种读书形态,那种狂歌醉吟式的诗书,不能说是纯粹意义上的读书,而是一种慷慨感兴式的动情使气,它不是对书本知识的内敛,而多是内心感情的外泄。所以喝酒是不能真正读书的,黄山谷在这方面就深有体会,他在《谢送碾壑源拣芽》诗中说:“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万卷。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很客气地将酒排除在读书生活之外。看来,读书要想喝点饮料,最好还是茶。
  另外,读书之意味乐趣同喝茶也极为相似,同在微苦之中。可能这种缘故,知堂老人才将其书斋命名为“苦茶庵”,又有《苦茶随笔》。微苦而后甜,因此而能长久,读书如此,喝茶亦然。半世沧桑,我深知世间只有读书与喝茶不同于其他方式的人生——纵情过后难免腻味。
  缘此,我读书必喝茶,喝好茶。碧螺春,龙井,或是信阳毛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9 16: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暖花开,沏一壶滚烫的茉莉花茶,让那浓郁的香气蒸发出淤积于体内的寒邪,让身体远离那乍暖还寒的潮风湿气,倦倦的困意,一身的散懒,尽消尽散于花香茶醇之中。
  炎夏酷暑,捻几片新市的西湖龙井,置于透明的玻璃杯中,伴那几片新绿和茶绒的浮沉,小憩于树荫檐下,藤椅竹几,海阔天空调侃之间,绿茶的脉脉清香和淡淡的寒苦让人于生津止燥之中忘却了热浪酷暑。
  秋高气爽,有幸得一杯金黄明亮,甘醇爽口的乌龙茶,聚三五知己,棋手牌友,于酒足饭饱之后,闲情逸致消磨时光。
  风雪寒冬,藏于陋室之中,温一壶上好的铁观音,浓浓的汁液,甘甜的口味,让人温胃顺气,驱寒送暖,度过一段孤苦冷清的日子。
  “一箫一剑诗酒茶”往往体现出人的个性。却不知自己的不羁偶与养生茶道小有偶和。
   花茶表现着俊朗。花茶就是在茶中加入鲜花熏制而成,它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章。
   绿茶体现出超脱。绿茶的种类很多,有“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洞庭碧螺 春,有“甘香如兰,幽而不洌”的西湖龙井,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的黄山毛峰等等。绿茶的外形各异有的扁平挺直,有的修长如眉,有的形似雀舌,泡上一杯,让自己的思绪同茶叶一样自由飘舞,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青茶显现着豁达。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及红茶的制法,口感介乎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饮用时常需细品慢饮,方能体会出它的甘醇爽口,颇具回味。
   红茶凸现着温浓。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制茶过程令茶叶内的儿茶素、咖啡碱及茶黄素产生化学反应,令它茶色较深,味道醇厚,具有暖胃的作用。
  其实茶的养生自己本无信意,只是在自己闲余空暇胡沏乱饮一通,全没有文人居士的风雅,倒象一头长途跋涉峰骆,只知水能解渴却不知茶能生文,看过“梦中人的梦”的文章方才留意茶经饮道,不巧全为自己撞到,此乃万幸之至!
   一捻小茶在巧女子的笔下熠熠生辉出美丽动人的画卷,亲情、友情、爱情如此演释出灿烂的人生,清清茶香丝丝韵,淡淡茶茗丝丝情,做快乐女子,度幸福人生,让人无限羡慕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9 2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天气凉了,喝红茶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1:06 , Processed in 0.47094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