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342|回复: 20

[【辩证轩】] “陪读”之后再讨论:隔代教育如何协调关系,各方都满意呢!

[复制链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1-21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生下来是自己带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幼儿班,小学了,又让老人们如何办呢?这既是个普遍的问题,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我看到有个邻居,小孩大概有四五岁了,媳妇想自己不上班自己带,可是家里经济又不允许这样做。交给婆婆带又事事不放心,交给外婆带,家人又讲闲话(农村传统!)。现在是,天天心烦,一会儿说小孩会受凉婆婆没用心,一会说吃这个水果不行没营养,要不又说婆婆不知道尊重小孩的自尊心只知道批评……

想请大家来发表下看法。

1、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还行不行!是不是真的跟不上时代了?会不会影响下一代的素质?
2、如何协调这种教育模式中两代人的矛盾?
3、隔代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没有弊端?
4、如何摆正年轻父母在小孩教育中的位置?
5、其它相关话题也可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是,青年夫妇都活得匆匆忙忙,要加倍工作,努力充电,争取在职业上有所突破,或者是忙于生意挣钱,疲于奔命。在农村,不少年轻人都要去外地打工,就算成家了,也要打工以维持经济来源,所以无法自己照顾小孩。
另外,由长辈来照顾教育孩子,好象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方式,在农村,好多老人不能劳作后就呆在家做做家务,照看孙子孙女,城里老人们到了退休年龄,也会闲下来,开始帮着儿女们料理家务活儿,接送儿孙辈,甚至陪他们读书,也是常事,所以这种隔代教育,实际上还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1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牋牋 其实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也有其优势。祖辈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且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但是,祖辈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我老婆就担心这点!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好在现在还没生宝宝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2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0~7岁时,是小孩个人品质、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让儿童总与老人生活在起,失去与父母交流沟通、培养亲情的机会,任凭“隔代亲”的过度骄宠,就会对小孩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特别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小孩本来就对外界接触得少,如果老人们本身素质不高,对小皇帝百依百顺,那就更不得了。要知道,现在的青年夫妇,对小孩期望是很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21: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祖辈的教育,对一般人来说,过多的感受儿孙绕膝的快乐,享受的是天伦之乐,溺爱者多,要求孩子能有作为者少,能很有理智而又合理教育者,是比较少了。
  同时,这也是很正常,等你我老时,也许也是这样子的了,他们本身就晕这样的人,不能够责怪于老人家。
  最好还是让孩子多陪在父母的身边为好。祖辈能够理智的教育孩子,让他们教育一下也无防,还有有的本身就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更是求之不得的资源。
  如果祖辈教育不是很好,可以背着孩子,给他们讲清其中的道理,这即照顾了祖辈的尊严,同时对孩子也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2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必要考虑下爷爷奶奶们对小辈的溺爱问题。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啊。从一生下来,做爸妈的就是捧在手里怕冷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有几个父母对他们不是有求必应?老年人更是疼爱孩子,对独生子女,他们长辈也有所顾忌,怕万一有个差错闪失,对不起儿女,更怕他们责怪。于是,尽可能地事事依着孩子,处处让着孩子,人前人后地护着孩子,无形之中,孩子能感到自己成为了家中的核心,更容易滋生小皇帝脾气。当小孩犯错了,老人们不及时纠正,有时小孩受责骂时,还替身而出,代孙儿受过,甚至与自己儿女呕气都有。在生活方面,则是一切包办,孩子吃的是“特餐”,在餐桌上享受到突出的待遇;替孩子穿衣整理文具用品;有的老人生怕小孩摔跤,上下楼梯都要抱着孙子孙女……

以上种种做法,小孩子处处依赖,事事不用动手,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四肢虽发达可是动作不灵敏,营养很好可是思维难以得到锻炼,小皇帝们觉得自己是家的中心,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有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发雷霆,极为自私,又很娇气,对其成长不利。

我一同事,对小孩溺爱有加,其外公外婆也是如此,有一天,我在外面碰见他们一家四口,出现一幅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景:爸爸推着孩子坐童车,妈妈拿着碗追着喂饭,外公拿着小皇帝的玩具熊,外婆则帮小外孙拿着水瓶……看着小皇帝出巡,全家跑前跑后,让人心里真不是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2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思走动,不太爱好交际,其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其氛围相对单调,其信息也较为闭塞,其言行也较为木讷乏味,小孩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易失去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所以,这种隔代教育要是不协调好,对小孩成长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邻居家小孩捉来几只蚂蚁放在瓶中要喂养,他奶奶认为脏,不准;孙子把花盆的鲜花拔了,想看看它的根要是什么样的,结果招来一顿骂;爸爸买来一辆玩具车让小孩拆,可是奶奶认为这是搞破坏,要加以制止;当小孩在练习本上乱涂乱画时,奶奶认为不好好写字做题,这样没出息……

试想,如此以往,小孩胆子特小,哪来敢想敢做、开拓创新的活力呢?什么都是安安静静的,表面上听话,但是我们都知道,有好多珍贵的就会丢失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5: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模式也有可取之处:
一是青年夫妇时间不足精力不济,小孩也淘气,交给爷爷奶奶管教,这是传统做法,有双亲代你照顾小孩,何乐而不为呢?况且,老人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天伦之乐,小孩也有生活学习指导,三方均有所得益,何为不何?
二是,如果去请保姆,花费一大笔钱家庭经济能不能负担不说,现在好多保姆也不职业化,不称职,比爷爷奶奶不会好多少,有可能还要差些。更何况,现在好多雇主跟保姆之间出些特殊问题,有些保姆还乘机在家偷窃,难以让人放心,那时面对的会更多。还是自己双亲让人放心呀。
三是,自己父母帮着带小孩,万一有点小问题,协调起来容易些,也更温情,对小孩子养成家庭观念也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23: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老人们带小孩也有不利的方面。
一是老人们受传统思想束缚,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易改变。他们总希望小孩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就好。试想,如此以来,孩子是会很文静很秀气,可是,孩子的好奇心没得到满足,冒险性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也被长辈们挡住了,今后他们怎么发展呢?
二是老人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大部分落后于时代,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难以接受,小孩在他们身边久了,受其熏陶深了,就会感到与外面的同龄人有段差距,这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心理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年岁偏大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大喜欢外出活动,大多数人也不喜爱交际,还有好多老人喜欢沉湎于往事。户外活动少了,小孩带在身边也会受影响的。
一方面,小孩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由于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孩子的眼光会变得狭小,缺乏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有些小孩还会变得心胸狭隘、固执,遇事退缩,心理过早老化,出现心理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赞成老人带小孩子的。

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有经验的、有生活阅历的人来完成的,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这些文化的底蕴是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未来一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这种文化的一种表现、标志物。而年轻人在这方面没有老年人做得好,他们发挥不了这样的功能。

我们可能对中国现在家庭教育看法走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或者是还是翻看老皇历。我的看法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是很好的,很有成效的,没有某些媒体夸大的那么严重。过去说美国的“垮掉的一代”,什么我国的“80年代垮掉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杞人忧天。我国青少年之所以没有日本社会高中生的那些问题,很大的功劳还是我们的社会有个稳定家庭,“家中有一老,胜有一宝”,老人在子女忙于出门挣钱养家糊口之时可以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完成年轻父母没有精力完成的任务。

有的人说老年人“老眼光,死脑筋”,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我认为,其实这也是一管之见。我们不能认为老年人思维反应慢就认为他们教育不好下一代,恰恰相反,媒体报道中有很多爷爷辈的、知识不高的老年人培养出了优秀的大学生、博士生。在道德教育这一块,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具有很大的优势。我认为,为了加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功效,要积极挖掘老年人的丰富资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余热,积极投身到家庭教育中来,与学校,与父母,合成子女成才的良好环境,这样,我国下一代会更好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父母工作忙,多数是白天没空带啊!
白天老人带,父母下班后应带着,这样得到两辈人得教育,对孩子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有耐心,有时间,有亲情有,为何不让他们有点事做,还可以充实点呢?况且,他们老了还能为家庭尽力,他们也乐呵呵的,为什么要这样怀疑他们?
家有一老,好有一宝,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我觉得对老人带小孩太挑剔的人,肯定与老一辈关系也好不到哪里,这种年青人性格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隔代教育中,老年人要自觉地强化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意地培养学习上的独立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过分保护小孩,会扼杀其独立能力和自信心,还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老人教育小孩就会出问题,有时,我们也看到,双方出现争论时,有些并不是老人们的错,老人的做法有时年青人要有生活经验之后才能领悟的。
另外,教育出偏差并不是老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常出错,对老人们有时出点小问题,或年轻人另有想法时,做法上要宽容些,毕竟人非圣人,孰能无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4: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了一些小孩教育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士,我觉得下列做法较为可取:
1、每天晚饭后抽点时间出来各孩子做游戏、读故事,顺便从老人那儿了解下孩子当天的表现;
2、最好每天检查下孩子当天在校的作业本,问问他们班上当天发生的事情,顺便了解下他同班同学和老师;
3、有空时,也可与孩子聊聊爷爷奶奶的事,对最近爷爷奶奶的做法要与孩子交流讨论,让小孩子真正懂得老人们的心意,并能在言行上尊重长辈,鼓励孩子独立,鼓励孩子理解长辈;
4、周末有空时与长辈和小孩一块去外面活动,比如逛公园、爬山、去博物馆图书馆,也可安排一些熟人之间的交际活动;
5、买些科学育儿的浅显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平时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和内心想法;
6、当老人过度宠爱孩子时,要当着孩子的面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也要有耐心有礼貌,不要正面与老人们冲突,不方便的话也要撇开孩子私下与长辈沟通,并保持一致;
7、老人们有许多有益育儿经验,也有好多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地吸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20: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隔代教育中,年轻父母一定要对自我正确定位。

先是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不要图省事,所有繁琐事一古脑儿交给长辈,大甩包袱,这样只会留给后来更多的问题,要知道,这是为父母的责任,现在省心,以后闹心,还给孩子留下遗憾,自己收获的只会是悔恨。

在祖孙之间,也要承担起责任来,不要怕老人惯坏孩子,就拒绝长辈带孩子,割断祖孙间的亲情,事实证明,这样做也是非常愚蠢的,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协调好与长辈的关系,维持大家庭的和谐,这圣小孩的健康成长也非常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3: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1、对老人而言,从一切为了孩子出发,一定要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与时倶进,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不能以自已的经验作为一条万能的标准,要求子女们无条件地服从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确是有益的经验而晚辈们不理解时,也要有宽容心态,放点耐心与晚辈沟通。

2、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正扮演着子女与父母的双重角色,尽管繁忙事多,还是要挤出时间来过问子女的教育,不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尽力搭起理解的桥梁,尊重老人,也要理解孩子,可也不能过度宠爱和放纵。

3、不管是与老人同住还是将小孩暂时寄养在老人家中,都会出现孩子与老人的冲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可不简单,我们要注意协调关系,同时又要表明原则,就要积极地解决矛盾纠纷,争取在隔代教育中得到双赢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说的隔代教育模式中,我也看到一些现象有,讨论一下。

有些老人对孩子太顺从了,常看到以下不应该出现有事,事实上应该纠正这种做法。

一是有些小孩偏爱甜食和饮料,所以老人们不由自主地常给孩子喂甜水、买饮料,长此以往,会影响小孩的健康的,有些老人可能缺乏科学常识,不知白开水中含有诸多微量元素,多喝白开水,既经济又对身体有利。

二是老人易迁就小孩撒娇、耍赖。小孩心里不愉快时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其实很正常。老人不应该过份地哄他。那么家长也不要轻易地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在这个问题上要与老人们商量好,保持一致,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

三忌“零食喂养”孩子,老人心疼孙子孙女,生怕他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吃不饱吃不好,孩子回家时,会拿出各种零食供孩子挑用,这样一来,孩子对零食充满期待,不会好好地在学校吃饭,主食不饱,零食没营养,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健康的。

作为家长,在孩子和老人之间要好好地把握分寸,我觉得以下常见的事也要慎重考虑,别让它对小孩产生不良影响。

一是常常看到小孩放学回家,全家人全部迎上去,先是心肝宝贝地亲个不停,然后又是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又是学习又是生活,又是老师又是同学,问得小孩无所适从,甚至厌烦急躁,这样过度关心,又方式不对,会让小孩对幼儿园生活或小学生活产生不适应感,要是大人们对孩子的回答又过于紧张不安的话,更会使孩子不喜欢学校的环境的。

二、当家长想了解一下孩子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想了解下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时,免不了问得多,由于这一阶段小孩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有时会说出一些无中生有的话来,比如当与老人与同学不愉快时就会说出“他打我了”“他经常骂我”,这时,家长一定要不可信其有,但也别事情全无,不能偏听偏信,要了解真实情况后,才用恰当的方法面对现实,多作沟通与交流,别让小孩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代教育的困惑很普遍,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建议辩证看待。

   如果老一辈学识较高,治学严谨作父母的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带,这样自己压力减轻,孩子得到最好的传统的教育,老人也发挥了余热。

   至于孩子的生活老人照顾不周等父母不应多虑,孩子在小时如果照看过多,在顺境中长大容易养成依赖心理,凡事过于乐观,凡事张口向大人要,等他们长大踏入社会就不适应,遇到挫折、困难想不通也不会处理,难免抱怨、思想消极,个别心理脆弱者甚至选择自杀。据我所知,我大学的母校和现在就读的学校年年都有大学生因为感情挫折而跳楼自杀的,这不能不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更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父母不仅仅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教育孩子学习科学知识,还有一点大家不太重视的就是在孩子童年时期对其进行挫折训练。

   苦难是不好的,但对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越苦越能激发人的致富欲望,越苦越能激发人的志气,人穷志不穷,这些人只要努力勤奋,苦难教给他的知识足以使他在一生中受益一辈子。

   不论是老人带孩子还是父母带孩子,都应该考虑到孩子的身体成长、知识长进、能力长进、抗逆能力等,加强老人、父母、孩子间的沟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给孩子智商、情商的 提高提供一个最佳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20:56 , Processed in 0.398319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