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60|回复: 2

[科普教学♡] 科普  美宇航局2007十大科学成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0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宇航局2007十大科学成就 翼身合一飞机入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公布了2007年美宇航局所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开发重返月球系统的星座计划,翼身合一飞机试飞成功均入选其中。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2007年对于美宇航局来说是成果辉煌的一年:在探测太阳系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增进了我们对地球及其在宇宙地位的了解,国际空间站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美宇航局成功发射了三艘肩负着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的航天飞机,与此同时,旨在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的各种项目亦已启动,目标是将月球建设成为一个永久前哨站,接着将其作为跳板,为最终的载人火星探索做准备。另外,美宇航局还多次发射探索火星和小行星带的科学任务,而在距离我们家园更近的地方,地球科学卫星也获得了很多重大发现,如揭开南极冰流下航道影响海平面之谜,以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变化。

  以下就是美国宇航局2007年所取得的十大科学进展

  “星座”计划开发重返月球系统



“星座”计划开发重返月球系统


  美宇航局在2007年开始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基础。美宇航局正在倾其全力支持“星座计划”,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将宇航员在2020年重新送往月球的新一代飞船和相关系统。据悉,有关战神I运载火箭的所有重要合同都已在2007年搞定。与该项目有关的安全帽、起重机、推土机是全美空间设备工厂的优先开发设备。建设工作已在新墨西哥拉斯克鲁塞斯的美国陆军白沙导弹试验场紧锣密鼓地进行,美宇航局计划于2008年在此地进行“星座计划”的首次飞行测试。

  在美宇航局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工人们正将一个新型避雷系统安装在39-B号发射台。火箭发动机的新试验台也在位于密西西比州的美宇航局斯塔尼斯太空中心制造。美宇航局探月项目工程师透露了更多有关月球前哨站、小型加压探测器以及宇航员生活舱的细节。据悉,小型加压探测器将“成双入对”进行太空旅行,而宇航员生活舱可以从一地移到另一地。美宇航局工程师还寻求在地球上状况与月球相似的地点测试探月设备,如亚利桑那州大沙漠或南极苔原地区。


两位女指挥官历史性握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两位女指挥官历史性握手



两位女指挥官历史性握手

  10月25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同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在连接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发现”号女机长帕姆·梅尔罗与国际空间站第16长期考察组女指令长佩吉·惠特森也创造了历史。她们在距地球200英里高空处的握手,标志着太空飞行史上首次有两名女指挥官带领机组人员同时在轨从事科研活动。惠特森还是拥有历史上第一位指挥空间站建设的女指令长的殊荣,另外,她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总计超过了任何一位女宇航员。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升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升空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升空

  美宇航局“凤凰”号探测器于8月4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拉开长达九个月的火星之旅的序幕。这个机器人登陆车预计将在2008年5月25日抵达火星,届时开始对火星北极地区展开近距离勘测。“凤凰”号探测器是美宇航局首次触及火星冰水的探测任务。其机械臂可以垂直向下深挖到火星地表深处的冰层。这个机器人探测器将研究冰层中水的历史,监控北极地区气候变化,调查火星极北平原地下环境是否适于维持微生物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3: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空间站扩建进展顺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国际空间站扩建进展顺利



国际空间站扩建进展顺利

  美宇航局分别于2007年6月、8月和10月成功发射了三艘航天飞机,之后,国际空间站的体积、容量和发电量均有所增加。实际上,国际空间站的发电量和用电量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空间站上六个太阳电池板如今覆盖的表面区域多达半英亩。美宇航局和俄罗斯宇航员在2007年安全地进行了22次太空行走,进行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设备维护。第23次太空行走定于美国当地时间12月18日上演。这将平一项一年内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的记录。



南极冰下发现奇特湖泊网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南极冰下发现奇特湖泊网络



南极冰下发现奇特湖泊网络


  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人造卫星,在一个运动最快的南极冰流下发现了广阔的水道网络,这一发现为有关南极体系是通过怎样“泄露”来影响海平面和世界最大的冰原提供了一条线索。国宇航局发射的“水”人造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和该局的冰云与陆地抬升卫星上的地球科学激光测高系统获得了这些观察数据,这些数据为过去3年中,大冰川湖和周围区域上面的冰的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解释。这些变化暗示这个湖将水排入附近的海洋中。


耐高温芯片500度连续工作4千多小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电路芯片新突破



电路芯片新突破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硅碳化合差分放大集成电路芯片,这种芯片在500摄氏度的高温下,能连续工作4千多个小时。与以前研制的增加100个工作时的电路芯片相比,这可谓是一项重大突破。以前研制的这种集成电路芯片,在这种高温下工作时,最多不能超过几小时,然后就降级或失灵了。该芯片采用的非常耐用的晶体管和包装技术,将能让这种性能非常高但是体积非常小的集成电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例如,用于喷气发动机温度很高的部位和长时间太空飞行中)下用于信号传感和控制电子设备。



人类太空飞行新纪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人类太空飞行新纪录



人类太空飞行新纪录
  人类太空飞行的两项新记录都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在2007创造的。国际空间站的远征14和远征15任务的随机工程师苏尼塔·威廉姆斯在轨道上连续工作195天,创造了女性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她总共完成了29小时17分钟的太空行走,是女性在太空行走时间最多的人。她还是第一位在轨道上进行马拉松赛的宇航员。4月在远征14任务结束时,威廉姆斯的同船机组成员迈克·洛佩斯-阿里格利亚成为完成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的宇航员,他总共进行了10次太空行走,用时67小时40分钟。这个时间是他在两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期间和他在空间站上停留时逐渐积累下来的。洛佩斯-阿里格利亚执行的215天空间站任务,也是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3: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史以来最明亮恒星爆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24 新浪科技

  有史以来最明亮恒星爆炸



有史以来最明亮恒星爆炸

  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地面光学望远镜最近发现的恒星爆炸,是有史以来最明亮的一次。这项发现显示,极其巨大的恒星爆炸在早期宇宙中相对比较普遍,我们的银河系中可能也会发生类似的爆炸现象。这颗新超新星可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第一批恒星是怎样死亡的。这也是第一次发现这么巨大的恒星和目睹它的死亡过程。这颗超新星的编号是SN 2006gy,它的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新证据,证明这种大型恒星的死亡过程与理论预测的结果根本不一样。



 “翼身合一”飞机试飞成功



“翼身合一”飞机试飞成功

  今年,美国宇航局的航空学研究任务董事会与空军研究实验室和波音幻影工作室合作,已经在美国宇航局的德来顿飞行研究中心成功完成了X-48B“翼身合一”高级飞机的飞行试验。“翼身合一”飞机是一个混合结构,它将传统的管状机身飞机的最大优点与扁平机翼结合。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要求低噪音、地辐射和高性能的飞机,“翼身合一”飞机将有望满足这一要求。“翼身合一”飞机在设计方面经过特殊改进,还具有在比现在的飞机需要的更短的跑道上升降的潜能。这次试验展示了X-48B的基本飞行能力和机上飞行控制系统的效果。




宣布全球探索策略框架



宣布全球探索策略框架
  2007年5月,美国宇航局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13个宇航局公布了全球探索策略的基本框架。这份名为《全球探索策略:合作框架(The Global Exploration Strategy: The Framework for Coordination)》的文件反映了各国的一个太空探索共同愿望,这就是要致力于在太阳系内打造一个可供人类以后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该框架文件是逐步实现全球性综合方案的重要一步。该框架还允许单一国家分享它们的太空探索计划和成果,这样所有国家都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它们的太空探索目标。(杨孝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13:35 , Processed in 0.37417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