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wsbswdx

[探索发现♡] 发现  天文科学类-《月球的奥秘》(欢迎对第一张图片中的人名等进行拓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皮特尔·塞曼

  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莱顿大学的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 ---1928)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塞曼(Pieter Zeeman , 1865---1943),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所作的特殊贡献。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也叫塞曼效应,是塞曼在1896年发现的。它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又一项反映光的电磁特性的效应。塞曼效应更进一步涉及了光的辐射机理,因此人们把它看成是继X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塞曼诞生在荷兰。他在卡默林·昂内斯(Kamerlingh Onnes)指导下学习,以后成为洛伦兹的一名助手。塞曼仍然把法拉第的著作视为活的科学,作为启发和激励自己的源泉。他注意到法拉第在他的对各种“自然力”间的联系的不懈探索中,已经尝试过用磁来影响光。这些努力导致了磁场引起的玻璃内光的偏振面的旋转这个现象的重要发现。有一幅著名的法拉第的肖像,永远传颂着这一发现,图中的法拉第手里拿着一块火石玻璃。1862年,法拉第在他最后一批实验中,有一个实验,也尝试过用磁场来影响钠蒸气的光发射,但没有成功。在1870年,麦克斯韦已否定了这个现象的可能性。
  塞曼认识到他有比法拉第好得多的仪器。微弱的效应可能没有被法拉第觉察,因为他用的是低分辨率的棱镜分光镜,而塞曼能用衍射光栅。在宣布发现“塞曼效应”时,他说:
  如果有一个象法拉第那样的人想到上面提及的关系的可能性的话,或许利用现在光谱学的杰出设计重试上面的实验是值得的,因为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

  他试着做这个实验,立刻观察到由磁场引起的谱线的略微增宽。他注意到变宽的谱线边缘的光是偏振的,当将技术改进得更精巧后,他看到按照观察方向与磁场方向间的相对方位而变化的三重线或二重线。他将这告诉了洛伦兹,洛伦兹立即对这些观察作出了解释。
  基本的思想是:光是由在原子内运动的带电粒子(电子)发射出来的。按照经典的电磁学规律,它们的运动受电磁场的影响。根据发射光的频率变化,塞曼和洛伦兹能够确定引起光发射粒子的荷质比e/m和电荷的符号。塞曼起先搞错了符号,他很快就改正了。关于符号,即使象塞曼这样一个细心的荷兰人也会
被搞糊涂。
  塞曼的最令人注目的发现是荷质比e/m的负号和数值,这个值大约为在那时科学家们所具有的关于原子质量的原始概念的基础上对整个原子所期望的那个值的一千倍,塞曼效应后来被证明为是探索原子结构的有用工具,对泡利原理的发现、电子自旋的发现,对发光机制的详细的了解以及更多的事情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与量子力学完全符合,成为量子力学重要的实验证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8 18: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

   苏联航天员。1927年3月16日生于莫斯科。1945年参军。1949年毕业于军事飞行员学校,1959年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60年进入航天员队伍。1964年10月12日至13日,首次乘上升号飞船参加航天飞行,考察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能力和相互配合情况,进行了医学生物学实验,研究了太空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1967年4月,前苏联拟用新研制的联盟号飞船进行计划中的登月飞行交会对接模拟试验,安排联盟1号、联盟2号分别于4月23日、4月24日发射,然后于4月25――26日在地球轨道上交会对接,并实现空间转移。4月23日凌晨3时35分,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在一片欢呼声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准时发射升空。

   飞行到第2圈时,科马罗夫报告说:"飞船左边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没有打开,电源供电不足,无线电短波发射机没有工作。姿态稳定系统也受影响,飞船处于不规则运行之中。"科马罗夫是前苏联最优秀的航天员之一,飞行经验丰富。他将飞船的左边朝向太阳,试图打开帆板,但未成功。

   到了第5圈时,飞船故障进一步加剧。科马罗夫尽力排除故障,试图启动飞船发动机以稳定飞行,但没有成功。弄得精疲力尽的科马罗夫在第10圈时,请求睡一觉。经允许后,中断了与地面的通信联络。

   这时,地面飞控中心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也彻夜不眠,忙个不停。他们一方面密切监视联盟1号情况,指挥科马罗夫排除故障,采取紧急措施;另一方面要决定联盟2号是否还按计划发射。当时部分人员主张立即下令推迟联盟2号飞船的发射,全力抢救联盟1号。部分人员则主张飞完第13圈后再说。

   联盟1号飞到13圈时,恢复了同地面飞控中心的通信联络。科马罗夫报告说,飞船故障未消失,姿态仍不稳定。

   飞控中心决定,联盟2号中止发射,联盟1号立即应急返回。

   飞控中心技术人员研究了3种可能返回的姿态控制及导航方法,即星座定位、离子定位、手动控制。第2种在日出时不安全,因日出时会出现离子空洞,传感器可能失效。第3种要求航天员从地平线获得手控方位,但若飞船在地球阴影时,地平线不易看到,操作也相当困难,而这时返回恰恰是在凌晨。

   经过慎重研究,飞控中心向科马罗夫发出命令:在第17圈时,用第2种方式返回。

   但第17圈时,调姿失败,未能返回。

   第19圈时,科马罗夫手动控制返回,使飞船进入了返回轨道。

   当飞船按返回轨道降落至离地面10公里高度,该打开主降落伞时,地面指挥人员听到了科马罗夫说:"降落伞没有打开!"

   4月24日6时24分,飞船带着一团火光,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降落于乌拉尔地区奥尔斯克以东65公里处,并发出几声猛烈的爆炸声。科马罗夫当场被摔死,成为第一位在太空飞行牺牲的航天员。。

   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飞船残骸还在燃烧。

   鉴于这次事故的教训,苏联不得不对飞船重新进行审查,并取消了登月飞行计划。经过1年多的改进,才于1968年10月再次发射不载人的联盟2号。

   科马罗夫为航天事业英勇献身,苏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骨灰放在克里姆林宫城墙下。

   197l年8月2日,阿波罗15号飞船登月时,美国航天员带去了一块刻有已故苏美航天员姓名的铭牌,安放于月球上,其中也包括了科马罗夫的名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uchux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8 19: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菲茨杰拉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uchux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8 1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 卡尔·安德森
英文姓名: Anderson, Carl David
简介: (Anderson, Carl David, 1905-)美国物理学家 也译卡尔·安德生。生于纽约市。1927年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毕业后,成为该校研究生。1930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任助教,1937年任副教授,1939年任教授。1962年后任物理、数学及天文学部主任。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哲学学会会员。 1932年,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时,从云室中找到了质量等于电子质量、但带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证实了狄喇克关于正电子的预言。1933年又用γ射线轰击方法产生了正电子。由于这一发现,他和赫斯同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6年安德森通过实验证明存在μ子,最初认为属于起核力媒介作用的介子一类,现在知道不属于介子而属于轻子一类。 安德森还研究X射线光电子、γ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来源: 科技名人词典 (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景:因特网点火人安德森

  众所周知,因特网所以在近几年火爆起来,是因为出现了万维网和浏览器软件。最初开发浏览器软件的是当时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因此安德森被誉为因特网的点火人。
  安德森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父亲是种子销售商,母亲是农产品销售员,从9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在图书馆自学Basic语言。他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时,在学校里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CSA)工作,使他有机会熟悉因特网。当时因特网只用于学术用途,虽然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使用起来很复杂。1990年出现了万维网,但早期的万维网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也没有色彩和类似于Windows的界面。
  1992年下半年安德森已经熟悉因特网,他觉得在万维网上加上图形更有意思。那时因特网用的软件都是免费的,开发它的人或者出于自己兴趣,或者由人资助。安德森属于前者但也使用了大学提供的资金,他同比拉一起苦干6星期,终于在1993年开发出UNIX版的浏览器Mosaic(莫扎克)。
  Mosaic给万维网以极大活力,人们发现它使万维网成为发布和交换信息最方便的地方。使用Mosaic的人都很满意,但也有人担心在万维网上加上图形会带来麻烦。因为图形比文字要求更高的传输速度,人们提心这会导致网络堵塞。
  这时SGI(硅图像)公司的创始人克拉克正离开SGI准备重新创业。人们把安德森介绍给他,安德森为他演示了Mosaic。他看了很满意,但不知道怎么用Mosaic来赚钱,因为那时候因特网使用的软件都是免费的。经过反复思考,安德森认为因特网有它自己的商业模式:给各种公司发使用许可,只要用户多了准能找出赚钱的办法。就像第一部电话没有多大用,电话多了才有用一样。于是Mosaic通信公司开张了。
  安德森担任技术副总裁。他领着一班人全面重写Mosaic的代码。因为原先的Mosaic是用大学的资金和设备开发的,著作权属于大学,而且已有公司从那里购买使用许可。在重写中安德森出了许多好点子。这次开发同原先开发不一样。那时还是学生,只是为了兴趣而并不关心质量,而现在为了商业目的,要把性能和稳定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Mosaic的工程师开足马力工作,Mac、PC、UNIX等所有平台的浏览器都在同时开发。这时候公司的名字被改为“网景”(Netscape),浏览器的名字也被改为Navigator(领航员)。Navigator没有一行代码来自Mosaic。1994年10月13日Navigator在网上发布,不到1小时就下载了数以千计的拷贝。Navigator比Mosaic快10倍,而且增加了许多特性,提高了安全保密性。
  1995年万维网有更大的进步,图像语音性能都有重大的提高。5月Sun又发表了Java,极大地推动了因特网发展。这时Navigator也推出版本2.0。新版增加了两个关键功能。一是支持Java语言,二是提供插件应用接口。第一个插件便是用来支持Navigator显示三维模型,插件极大丰富了Navigator的功能。另外还允许用户开发程序以扩充Navigator的功能。
  1995年发表Navigator2.0时,Netscape已有几百名员工和超过1000万用户,而且产品的品种也在迅速增多。当年的收入达到800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软件公司。要知道这样业绩是在像教师和学生都可免费使用Navigator,而且正在测试的版本或还在开发的新版都可免费从网上下载取得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需要花钱买网景的软件,而网景的主要收入,就是靠这一部分非免费浏览器的销售。
  1995年8月9日网景的股票上市,开盘是28.5美元,收盘便达58.5美元。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达到27亿美元,而网景只花了1分钟。
  网景的成功给微软极大威胁,微软开发它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or(IE),通过免费使用和捆绑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出售的方式,逐渐挤占了Navigator的市场,现在已经到了平分秋色的地步,而且仍仗微软强大的综合实力,正使网景招架不住。固然微软想挤垮网景的做法,引发了司法部对微软的指控,但这无疑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网景能否在这么长时间里顶住值得怀疑。
  就在这个时候,世界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AOL(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于1998年11月24日收购了网景,但网景的品牌及其开发队伍仍保持不变,而且还要扩大其市场份额。
  这次收购将使AOL、网景和Sun结成联盟,Sun将成为AOL的主要内容提供商,通过Sun的智能,AOL的用户将可通过任何方式获得网上服务。这将给微软构成巨大威胁。
  网景虽被收购了,但安德森开发浏览器使因特网火爆起来的功绩永不可没。

马克·安德森:一夜成亿万富翁
  新里斯本是美国中西部大草原上一个典型的小镇--局促、友好,但节奏平缓,时间的流逝仿佛不是以季节来衡量,而是以全镇人们支持的橄榄球队每赛季的成绩来做标准。然而就在这个小镇上,却诞生了一位改变Internet历史的青年--马克·安德森,在1995年他还只有24岁。
  刚刚大学毕业的安德森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就和几个志同道合地朋友一起写Internet浏览软件,才出炉的Internet浏览软件,才出炉的Mosaic游览器就像新生的婴儿,虽然还很幼稚、默默无闻但却已经表现出旺盛的活力。1994年3月的一天,安德森像往常一样坐到自己的电脑前,打开邮箱忽然发现了一封来自一个陌生老头的邮件--在这封邮件里,一位老资格的硅谷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邀请他一起合作,开发关于Internet浏览、通讯软件的新事业。对马克·安德森来说能同克拉克这样的硅谷前辈合作,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1994年4月两人联手创立了Mosaic通讯公司(即著名的网络浏览器Netscape的前身),克拉克投资了400万美元,把安德森和他的伙伴们都拉到硅谷,集中全力开发网络浏览器。不到两个月,安德森就带领他的工作组开发成功Mosaic新版本,并把它命名为"Navigator"(领航员),随后新浏览器的销售在Internet上如"凯歌般地行进",一下就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
  1995年8月9日是世界电脑和网络界都不会忘怀的日子,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从未赢利过的Netscape公司在纽约上市。投资银行事先估计每股仅能卖14美元左右,然而开盘后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时竟达到让全美纪经人都目瞪口呆的71美元,2个小时内500万股被抢购一空,当夜幕降临时以每股58.25美元收盘。好似一个新天方夜谭,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便成为20亿美元的巨人。年仅24岁的安德森也仿佛神话般地从一文不名到拥有5800万美元身价的"Internet富翁"。1997年7月的美国《旗帜》周刊更把安德森们称为"无限制资本家",他们正从根本上重塑着美国社会,推动着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
   吉姆·克拉克,这位出身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教授,早在80年代初就因创办硅谷图形公司(SGI)开发三维图像技术而大获成功,声誉鹊起;而进入90年代,当克拉克的同行们还在热烈地争论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的时候,他已敏锐地感觉到Internet的伟大潜力,同时也发现了安德森这个小毛孩的价值,于是他马上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冒险创业,其结果是在Netscape上市第二天克拉克身价达到5.65亿美元。1996年6月《时代》周刊评选的25位全美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中,身为Netscape董事长的吉姆·克拉克名列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uchux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8 1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球上的名人公寓

  月球上的环形山多以人名命名。据统计,有1333位世界级的名人“住”在月球的环形山里,他们基本上都是高风亮节的科学大师,从不为地盘大小而争执。月球正面居住的大多是古代名人,而月球背面的别墅里则不乏现代名家,如雷贯耳的爱迪生、门捷列夫、巴甫洛夫、居里夫人、冯卡门、焦耳、马赫以及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等均在其中。

  更为有意思的是,月球上还有一个航天俱乐部,从祖师爷齐奥尔科夫斯基到著名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到一批精英航天员,如加加林、捷列什科娃、列昂诺夫、季托夫、沙塔洛夫、阿姆斯特朗、怀特等十几个人都在其中。由于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具有无与伦比的知名度,所以他占据了月球背面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达265千米、面积约50000平方千米。月球航天员队伍的壮大应当感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工作组(第17组)命名了一批航天员环形山,其中美国6人,苏联6人。有3人在月球正面上,9人在月球背面上。在正面的有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环绕在阿波罗11号登月点附近。另外3位美国航天员的名字在月球背面上,他们是首批环月飞行的阿波罗8号飞船的航天员博尔曼、洛弗尔和安德é。住在月球背面的6名苏联航天员,均分布在莫斯科海的周边,他们是列昂诺夫、尼古à耶夫、捷列什科娃、季托夫、弗奥克基斯托夫和沙塔洛夫,如此庞大的队伍组成了实实在在的月球航天员村。月球背面最大的月海——莫斯科海,是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拍摄了月球背面照片后,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命名的。月球背面东南方向最大的环形山——阿波罗环形山,则是美国人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而命名的。

  中国人住在月球的什么地方呢?

  1位中国近代天文学家住在月球的正面,8位中国古代科学家都住在我们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大多数在赤道附近,地理位置还不错。

  给月球上的地貌取名,似乎开端于17世纪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利略从1610年开始用荷兰人发明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他还测量了月球一些山峰的高度。他发现,月球的山脉较地球的山脉要高得多,于是他首开命名先河,把月面上最明显的高山用他家乡的亚平宁山脉命名。1647年波兰人赫维留斯利用更先进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绘制了更清晰的月面图,他最先以地球上的名称来给月面特征命名,并将之标注在自己绘制的月面图上,当时他命名的有“埃特那”环形山、“大黑湖”环形山等一大批月面地貌。可惜他的影响力太小,他命名的名称大多没有继续流传下去,至今仍然使用的名称不超过6个。

  继之而来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里乔利,1651年,他出版的一本书里载有直径28厘米的月面图,此图是他的学生格里马尔迪绘制的,现代天文学从此沿用了他们的命名法。里乔利将月面的暗区称为海,赋予它极其浪漫的名称,比如雨海、静海、酒海、虹湾、风暴洋等。对于环形山,他们采用了古代科学家和哲学家等著名人物的名字,这一命名体系很快取代了赫维留斯的命名,并且根深蒂固一直流传下来。里乔利命名的200多个名称至今仍在使用,后来的命名只是有所补充罢了。

  里乔利的命名带有明显的个人好恶,他不喜欢哥白尼,也不相信他的“日心说”,但是哥白尼怎么说也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不能不给他一座环形山,于是里乔利愤愤地把哥白尼“扔进了风暴洋”,他把位于风暴洋中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哥白尼环形山;他也不看好伽利略,把他“发配”给了位于风暴洋边缘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环形山。而他喜欢的托勒密,得到了月球正中心那个壮丽的大平;他佩服的那个性情古怪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则得到了月球南半球高上最引人注目的环形山。他自己和他的弟子毫不含糊地享用了月球正面两个巨大的平,晴朗的夜空,它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被清楚地辨认。很可惜,在里乔利的时代,东西方的文化、科学交流很少,我国古代许多科学家对人类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却不为人知。不知道里乔利是孤陋寡闻还是有成见,反正在他命名表中,没有一个中国科学家、哲学家等名人的名字。

    直到193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的命名实行了标准化的管理后,才避免了里氏命名中个人意志的继续蔓延。当时,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相继对月面地名进行了整理和确认,得到了最初的月球地名表。但由于受到肉眼和望远镜分辨能力的制约,当时命名的主要是月球正面的大的地形单元。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和苏联开展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霸权的争夺,随着一系列月球探测计划的实施,人类相继发现了月球上一些精细的地形单元并重新进行了命名。而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克莱门汀”计划和“月球勘探者”计划,首次获得了覆盖整个月球的地形图,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更多的新的地形单元,包括处于永久阴影中的月球南北极的一些地形单元,将在21世纪初新一轮的月球探测高潮中被发现和确认。因此,时至今日,月球地名表的新成员仍在不断增加。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至此,月球的命名表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

  目前,共有11个中国的人名和地名留在了月球上,他们对科学和社会进步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于是他们加入了包括居里夫人、门捷列夫、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和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风暴洋、雨海等人和物组成的“月球共和国”。其中包括祖冲之、张衡、郭守敬、石申、万户等著名古代科学家,包括近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包括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神话人物嫦娥,还包括著名的瓷都景德镇,他们都“住”在环形山里,其中有5人住在月球正面,其他人均住在月球背面。遗憾的是,1976年和1985年有2条月球正面的月溪被外国人用两个中国妇女的名字命名,但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我们至今无法确认这两位发音为“Wan-Yu” 和“Sung- Me”的中国女性是什么人。
  有幸住进月球别墅的中国人都有哪些杰出的贡献呢?

  高平子(1888~1970),名高均,字君平,苏金山(现属上海)人,是中国近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学者之一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他做了多方面首创性的学术工作:开创中国太阳黑子观测和子午测时的工作;参加国际度联测,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度联合观测的学者;系统地考察了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方法——圭表测景,撰写成《圭表测景论》;主持《天文年历》及《国民历》的编纂工作;D助筹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并主管太阳分光观测;开创了以现代科学知识阐释我国传统天文历法的研究方向,使古籍文献的古义、古术及古术语得到现代解释,向全世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科技文化,促进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月球别墅地址:月球正面东87.6°,南纬6.7°。入住时间:1982年。

  郭守敬,(120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卓越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表制造家。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14种,共l05卷,其主要学术贡献在于:与王恂、许衡等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余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米;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56.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月球别墅地址:背面东135°,北纬9°。入住时间:1970年。

    景德镇:世界著名的瓷都,在各地交流不便的古代,世人正是通过精美的瓷器而了解中国。因此,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英文单词。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月球上的这一环形山是以道教的《道德》(Tao Te ching)命名的,以纪念这一中国本土哲学流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月球别墅地址:正面东30.0°北纬20.0°。入住时间:1976年。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包括:提出了东汉中期著名的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和《灵宪图》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月球别墅地址:背面东113°,北纬19°。入住时间:1970年。

  嫦娥:传说中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在中国,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妇孺皆知,嫦娥早已成为月亮的象征。每当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的游子就会想起月宫中寂寞的嫦娥,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正是因为嫦娥,使世人眼中的月亮不再荒凉孤寂,而是充满了浪漫和温馨。

  月球别墅地址:背面西2.1°,南纬12°。入住时间:1976年。

  万户:中国明朝的一位官员,也是人类历史记载的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世界第一人。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提到,“约1 4世纪晚期,有一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手持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试图利用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升空。”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在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都提到了这件事。认为万户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预见,为后人进入太空打开了思路。月球别墅地址:背面西138°,南纬9°。入住时间:1970年。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生于建康(今苏南京),南北朝时期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在天文历法领域的主要成就包括:创立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大明历》,精确计算出了一年和一个月的时间长度;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而欧洲人达到这一演算精度则是在1100多年之后。月球别墅地址:背面东144°,北纬16°。入住时间:1970年。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武后长安元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返归内地,定居于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油县)青莲乡。李白博学广览,才华横溢,擅长吟诗作赋,但个性桀骜不驯,因而受到权贵的谗毁和排挤。李白的一生正处在唐朝由全盛到急剧衰落的历史时期,期间历了长达8年、席卷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他长期游历各地,体验民间疾苦,是这个时期许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是这个时代的卓越诗人。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诗作,人称诗仙。这些诗作中有很多歌颂月亮,赞美月亮的优美诗篇。他通过月亮这个载体来抒发情感、寄托内心的理想和抱负。例如,《把酒问月》中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邻”;《月下独酌》中的“举±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初月》中的“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反映了诗人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与浪漫的人性追求。

  月球别墅地址:不详。

  石申:又名石申夫,战国中期魏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石申在天文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包括:撰写了一部长达8卷的《天文》(汉代称《石氏星》),书中讨论了行星的运动、恒星的位置、交食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也是天文史上的典之作。后人把《石氏星》和楚人甘德写的另一部天文学著作合称为《甘石星》。

  月球别墅地址:月球背面东104°,北纬76°。

  1959年苏联月球3号探月卫星刚拍得月背图不久,曾把一座环形山以我国家齐白石命名。但后来因国际规定,月面上都必须是科学家,所以此命名没有被承认,也就没能流传下来。



http://book.qq.com/s/book/0/11/11542/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9: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尔斯(1791~1872 )

几千年来,通讯技术曾经长期停滞不前。即使是外敌入侵、边城告急,除却狼烟报警之外,最快的办法也不过是驿站快马传送文书。17世纪中期,英国海军推行了旗语,18世纪末,法国政府建立了信号机体系,这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陆快速传送消息的困难。

通讯技术关键性的变革发生在19世纪中期。
1832年秋天,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邮船上,美国医生杰克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原理,旅客中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并牢记住了这些。他联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国信号机体系,它每次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而已;如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吗?从这以后,他毅然改行投身于电学研究领域。
莫尔斯于1791年出生在美国一个牧师家庭。他青年时研究绘画和雕刻,历任过若干艺术团体的负责职务。他抛却了铺着荣誉地毯的艺术之路,转向尚处于幼年时代的电学,冒着失败的风险,在崎岖不平的科技之峰上努力攀登。在试制电报机的过程中,莫尔斯的生活极为困苦,有时甚至挨饿。他节衣缩食,以购置实验用具。1836年,他不得不重操艺术家的旧业,以解决生计问题。但他始终没有中断研究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莫尔斯终于获得成功。
莫尔斯从在电线中流动的电流在电线突然截止时会迸出火花这一事实得到启发,“异想天开”地想,如果将电流截止片刻发出火花作为一种信号,电流接通而没有火花作为另一种信号,电流接通时间加长又作为一种信号,这三种信号组合起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数字,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在电线中传到远处了。
经过几年的琢磨,1837年,莫尔斯设计出了著名且简单的电码,称为莫尔斯电码,它是利用“点”、“划”和“间隔”(实际上就是时间长短不一的电脉冲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一批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莫尔斯,只见他亲手操纵着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由“嘀”、“嗒”声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电报机有人工和自动两种,还有有线发送和无线发送两种方式。人工电报机是由人来按动电键,使电键接点开闭,形成“点”、“划”和“间隔”信号,经电路传输出去,收报端接到这种电信号后,便控制音响振荡器产生出“嘀”、“嗒”声,“嘀”声为“点”,“嗒”声为“划”,供收报员收听抄报。
在无线通信情况下,发报端除有发报电键外,还必须有发射机,以便将电键发出的电脉冲信号变换(即调制)成高频载波信号,才能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除了耳机外,还必须有接收机,它将发射端发送的高频载波信号接收下来,再变换(即解调)成音频信号,供人工收听抄报。
自动电报机的发报端在发报时,事先将准备发送的报文用专用的凿孔机凿成发送凿孔纸带,然后用快机发送出去。在收报端,使用波纹收报机来收报,即在移动的纸带上自动记录莫尔斯电码波纹信号。
电报的发明,为各地气象资料的迅速传递和集中提供了条件,使绘制当日天气图成为可能。

莫尔斯(1892~1977) Morse,Harold Marston
美国数学家。1892年3月24日生于缅因州沃特维尔,1977年6月22日卒于普林斯顿。他1914年毕业于科尔比学院。1917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在美国远征军中服役,1920~1934年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3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1962年退休。193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莫尔斯继承了G.D.伯克霍夫在动力学上的工作,1925年推广其极小极大原理,第一次得出莫尔斯不等式,以后形成了莫尔斯理论。这一理论是把拓扑学与分析学结合成为大范围分析的开端。莫尔斯还先后和其他数学家合作研究动力学及测地流、极小曲面和单复变函数论的拓扑方法、积分表示、伪调和函数和微分拓扑学。70年代以来,基于莫尔斯工作的临界点理论在偏微分方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
莫尔斯密码表只是莫尔斯密码与代表意义的对照表格
· : 短音 念作"滴(di)"
- : 长音 念作"答(da)"
字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 ··--··
/ -··-·
- -····-
数码(长)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在我国电报通信中,每个汉字都有四个数字代表,组成其电文的数字
是用的“短码”拍发的。“短码”不可和字码一起混合使用!业余无
线电通信中不用“短码”!
数码(短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uchux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8 1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月球谜案

  月球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它的每一块砂石、每一道山谷都隐藏着难解的密码。

  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对这个白天隐身、夜晚亮相,距离自己最近的尤物充满了好奇。古人以对月亮浪漫至极的美妙幻想而自豪,而今人则能够以对它科学严谨的理论观测而自居。远古的地球人,一直把月球看做阴柔秀美的姑娘,白天由光芒四射阳刚壮气的太阳主宰着,而夜晚则由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主宰着,她便也有了一个官名——太阴。传说,每当夜幕降临,太阴便会放出她的宠物——一只白兔,遥看人间的万事万物。

  1.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亮在古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最美好的“绝代佳人”,她洒下温柔的月光,抚慰人们的心灵,撩拨人间的爱情。直到17世纪初,月亮才有些烦恼,来人类发明的望远镜给她娇媚的脸庞“毁了容”。

  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受荷兰眼镜商的启发,制作了一台折射式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可放大32倍。在现代人看来,放大的倍数并不算太高,但在当时却使天文观测活动发生了质的跨越。伽利略将这台望远镜对准了月球,他看到了月球上高耸的山脉、广阔的洼地,还看到了奇特的环形山。在他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月球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光滑球体,而他用望远镜看到的月球却像“孔雀尾巴上的圆斑”、“蹩脚厨师烘烤出来的麻点蛋糕”,是一个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世界。伽利略一直认为,月球上颜色较暗的地带是有水的地区,颜色较亮的则是山脉。他对月球做了精彩的描述:“月球是一个崎岖不平的世界,月面上不整齐、不平坦的地方到处都是凹坑和凸出物,月球上的斑点是些环形山,这恰似我们地球本身,由于巍然耸立的山脉和幽深的峡谷而处处不尽相同。”

  第一张被世界公认的、比较详细的月面图,是1647年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斯绘制的。图上显示出许多月面特征,测定了月面上山峰的高度。赫维留斯还提出了月海和山脉的命名方法。165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里乔利发表了一幅月面图,给月面阴暗的平起了诸如“雨海”、“静海”等颇为浪漫的名字,不少至今还在沿用。后来德国天文学家迈耶、施勒特尔、洛尔曼、贝尔、梅德勒和施密特,还有英国天文学家尼é,他们都绘制过具有历史影响的月面图,撰写过关于月球的专著。1668年,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随后天文望远镜越做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到了1839年,法国人尼普斯和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这一新技术立即引起天文界的广泛关注,并用于月球的拍摄。1879年,德国天文学家施密特甚至出版了25张一套的月面图,月面上的各个亮区和暗区都非常清楚,记录下来的环形山竟有32800多个。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真正的照相天图开始问世。此后所有的月面图,便都以月球照片为根据了。1979年,美国航天局出版了多达2304张的一套月面图,比例为1∶250000,图片细致入微,堪称杰作。

  越是观察得细,人们就越想了解月亮,越想发现月亮究竟是丑陋的还是美丽的。

  科幻小说家们发挥他们非凡的想象力,给月球增添了诱人的神秘色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1865年创作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地球人利用炮弹作交通工具向月球进发的探险历程。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巴尔的摩城的一个炮兵俱乐部异想天开地造出一尊巨型大炮,用它作登月飞船的运载工具,凡尔纳设想炮弹飞船以11千米/秒的速度飞出地球,把人送上月球。这是一枚铝制炮弹,直径2.74米, 重8.74吨,炮长275米,装107吨火药。为了铸造这样长和这样重的炮和炮弹,炮兵俱乐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城郊挖了一口深270多米、直径180多米的井当铸炮的模具,并用1200个熔炉同时熔化铁水,终于铸成了这尊大炮。炮弹飞船是一枚被掏空的炮弹,名为哥伦比亚号。炮弹飞船上装有温度计、气压表、月理图以及防备月球上各种野兽用的猎枪和步枪。此外,还配备了锯子、铲子等工具以及准备在月面上种植的谷物种子、树苗,准备饲养在月球上的两只小狗和几只鸡。一天下午,三位探险家乘上哥伦比亚号炮弹飞船从坦帕城启程。定4天飞抵月球,但不幸的是炮弹飞船在接近月球时,突然遇到流星的阻挠而偏离轨道,未到达月面,没能完成从地球到月球的神奇旅行。

  1901年英国作家乔治威尔斯的科幻小说《第一批登月者》也叫人爱不释手。小说中两个旅月者在茂盛的草木丛中蹦跳着行进,他们看见了正在吃草的巨大的“月牛”,还被那些披挂铠甲、脑袋奇大、身高只有1.5米的“月球人”囚禁起来,锁住他们的镣铐全是用纯金做的。

  凡尔纳、威尔斯编织的载人登月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表达了人们探索月球的强烈愿望和勇敢精神,同时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技术问题。

  人类首次用肉眼近距离地细看月球,是1968年12月24日阿波罗8号第一次实现绕月飞行任务的时候。阿波罗8号飞船在这年圣诞节的前一天进入了271.2千米×97.9千米的环月轨道。

  没有想到的是,月球—这个在地球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神,竟然长得如此丑陋。以至于虽然对月亮脸谱已烂熟于心的航天员们,在首次亲眼目睹她的苍凉时,仍然有些心理准备不足。这是一段40年前地面控制中心与阿波罗8号飞船极有意思的一段对话——

  地面飞船通信官问道:“从60英里之外看,古老的月球是什么样子?”

  航天员洛弗尔回答:“基本上一片灰暗,没什么色彩,像是熟石膏,又像海滩上一种浅灰色的沙子”,“贫瘠的月面,无边的孤寂让人恐惧,并让我们意识到地球上是多么丰富多彩”。航天员博尔曼说:“它真的是一片不毛之地,像一块被上百万颗子弹射击过的灰色钢板。”

  “它肯定不像是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好去处。” 这就是第一批近距离目击者对可怜的月球的评价。

  阿波罗11号的航天员柯林斯在飞临月球时说:“我早已司空见惯的月球——那个挂在天空中的黄色二维小圆盘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我见到过的最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球。它是三维的,它明目张胆地用鼓起的‘肚皮’朝向我们。”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他站在月面上说出了“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名言,却竟然想不出适当的词句来形容脚下的月宫,还是他的同伴奥尔德林为他摆脱了尴尬,奥尔德林使用的词汇是——“啊,壮丽的荒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0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H.G.韦尔斯(1866-1946)

  英国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如果说凡尔纳开启了科幻小说的大门,那么英国人威尔斯则长驱直入、开疆拓土,指出了后世科幻作家可以继续探索的所有道路。20世纪科幻小说中几大主流话题,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反乌托邦”等等,都是威尔斯所开创的。

  1894年和1895年间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这不仅要求在科学上论证“第四维”——时间的存在,威尔斯更在小说中描写了地球毁灭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时代”。威尔斯在这部开创性的小说开头,竟进行了大篇幅的科学哲理讨论,为的是帮助读者“克服不可能心理”。这种“如果某种科学技术得以实现,那么未来将……”的开篇方式本身,也成了科幻小说的一种经典范例。

  1898年的《星际战争》对外星人(小说中是丑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直接描写,这也成了后来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一大特征。威尔斯在作品中首次意识到了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可能的文明冲突:星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个何其广阔的“空间”,从此在科幻小说史上,人类和外星人之间一直烽火不断。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译:月球上最早的人),大胆幻想人类靠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登上了月球。威尔斯的月球不是荒凉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个地球。月球人的社会接近蚂蚁的制度,拥有最高智慧的“月球大王”四肢萎缩,脑袋却膨胀巨大——这种形象虽然有所改变,但“大脑袋”成了科幻小说中历来对外星人的“标准形象”。

  《当睡者醒来时》首次发表于1899年,威尔斯在修改后于1910年再版。异星球上的主人公在冬眠了200年后醒来,发现未来世界的大都市比过去的时代更为糟糕。他在小说前言中写道:“这篇故事所描述的大都市正是资本主义胜利的恶梦。”造成人类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加邪恶、堕落的制度原因替代了技术因素,“人祸”成了科幻小说的主题。威尔斯开创了科幻小说中重要的一支血脉:“反乌托邦”小说。后来前苏联作家亚米扎京的《我们》、英国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还有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威尔斯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正如《睡者》一书前言中所写,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始终持有“资本主义必将导致灾难”的政见。一百多部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对社会制度、道德和宗教改革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这种意义上说,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也是一种“哲理小说”,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幻想中的社会,来影射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作品整体上充满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照。这切中了科幻小说的核心精神:“科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要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这种严肃的思想主题使得科幻小说真正成为一种可以“登堂入室”的文学形式,而非止于追求冒险猎奇的低俗读物——尽管在形式上难以区别。

  因此,也有评论家将1895年(《时间机器》的出版)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但没有争论的是,这位跨世纪的作家是对20世纪科幻小说影响最大的人物。

  在小说技巧上,威尔斯也成功地在“通俗小说”和“哲学思辨”之间建立了联系。引人入胜的情节激起了普通大众强烈的阅读欲望,但这又无损于威尔斯在小说整体上闪烁的智慧之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7 03:05 , Processed in 0.45891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