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36|回复: 39

[科普教学♡] 竞猜  动物文化类  这鱼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nuoan获胜√欢迎有感和拓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11: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鱼一条,大家来猜。
还要有关于此鱼的传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7: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负鼠


负鼠科(科)Didelphidae是有袋类的最大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科,包括美洲有袋类的绝大多数种类,共约有67种,其分布几乎遍及拉丁美洲各地,其中一种即北美负鼠(北美)Didelphis virginiana(下图)进入了北美洲,最北达到了加拿大南部,是现存分布最北的有袋类。负鼠科虽然属于有袋类,但是只有3个属的成员有清晰的育儿袋,其它种类则无袋囊或只有简单的皮褶。负鼠的习性比较多样,有些种类为地栖,有些种类为树栖,还有一种即水负鼠(水)Chironectes minima为半水栖性,大型的种类大小似猫,小型种类大小似鼠,其中多数种类特别是树栖的类型有可以缠绕的尾巴。负鼠多为杂食性,但也有只食肉和食虫的种类。负鼠寿命短,繁殖率高,是拉丁美洲森林种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多夜间活动且善于隐蔽而不易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果然牛啊。是北美负鼠。

负鼠的简介

  负鼠是有袋目负鼠科的通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有袋类动物,主要产自美洲。为中、小型兽类。大多数具有能缠绕的长尾,因此母负鼠能随身携带幼鼠到处奔跑。尾毛稀疏并覆以鳞片。少数种类尾短而具厚毛。四肢短,均具5趾。拇指大,无爪,能对握。共12属66种。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向南通过美国东部和墨西哥到达阿根廷境内南纬47°的地区。北美大负鼠、灰四眼负鼠、水负鼠3属具清楚的袋囊,其余的属或不具袋囊或仅有两条皮褶。雌兽具7~25个乳头。

  负鼠小的有老鼠那么大,最大的也不过像猫一样大。


负鼠的习性
  负鼠性情温顺,常常夜间外出,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平时,负鼠喜欢生活在树上。它行动十分小心,常常先用后脚钩住树枝,站稳之后再考虑下一步动作。如果发现树下有入侵者,它并不马上逃跑,而是用前肢紧紧地握住树枝,并张大两只眼睛,注视着入侵者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决定对策。

  它们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这种快速刹车的本领恐怕在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动物能与之匹敌,也正是它们的这种本领迷惑了捕食者。捕捉它们的动物往往会被这个动作吓得大吃一惊,也急忙“刹车”,并且还会在停在那里,好一会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这时,站立不动的负鼠却又突然跃起,疾步逃奔。这种突变使追捕它们的动物感到惊惶失措,常常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等追捕者清醒过来想再去捕捉负鼠之时,它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负鼠的这种本领使它们在动物界赢得“刹车手”的称号。

  负鼠的天敌很多,比如狼、狗等等,但是在遭遇敌害的时候,它们还是有一些绝活的,否则也无法生存到今天。负鼠在来不及躲避敌害时,往往装死,这不是它聪明的举动而是它被吓的暂时的休克, 所以很容易被食肉动物或者人类捕获。


负鼠的繁殖
  负鼠每胎产仔6~14只,从怀孕到分娩,只有十几天。刚生下的小负鼠长不足2厘米,可以爬进育儿袋继续发育。

负鼠聪明吗?

  负鼠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哺乳动物。科学家通过电脑计算,来估计一种哺乳动物的智商。智商大于1.o者,意味着这个种类的脑子比一般的大;而智商小于1.o者,则说明这个种类的脑子较小。人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的智商大约是7.5;产于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浣熊的智商约为1.4.那么,负鼠的智商是多少呢?大约在o.35—o.57之间,所以负鼠是一种最低智商的哺乳动物。

  在哺乳动物中,群居社交关系越复杂,说明它的智力越发达。科学学家用2—20分来评定动物的群居社会关系:2分是最起码的复杂动物,20分则是最复杂的动物。负鼠除母兽与幼兽之间维持大约3个月时间的母仔关系外,其余时间都过独居生活,只具备有限的行为表现,谈不上什么复杂的群居社会关系,所以只能得2分(最低分)。得分最高的当推猿、猴等高等灵长目动物,自然是20分(满分)。


负鼠为什么要“装死”?

  负鼠在躲避敌害时还有一个“装死”的绝招,十分灵验,可以迷惑许多敌害。它在即将被擒时,会立即躺倒在地,脸色突然变淡,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眼睛紧闭,将长尾巴一直卷在上下颌中间,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体不停地剧烈抖动,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状,使追捕者一时产生恐惧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如果这种戏剧性的翻倒还不足以迷惑对方的话,负鼠会从肛门旁边的臭腺排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能使对方更加相信它已经死了,而且腐烂了。此刻,当追捕者触摸其身体的任何部位时,它都纹丝不动。大多数捕食者都喜欢新鲜的肉,一旦死了,身体就会腐烂并且全身布满病菌,这时,捕食者就会离去。因此,不少食肉动物看见负鼠的确已经“死”了,鼻孔中一点气也不出,连体温都下降了许多,所以就不再管它了。待敌害远离,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负鼠便恢复正常,见周围已没有什么危险,就立即爬起来逃走,拣得一条性命。

  怎么解释这种违反生理学常规的现象呢?负鼠的骗术是真是假呢?负鼠是不是被吓得休克,过一阵子又清醒过来,并不是有意识地装死,体温的急剧下降或许是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呢?

  科学家采用一种仪器对负鼠进行检测,才发现了负鼠装死的奥秘。由于动物的大脑细胞能够不断地发出脉冲,形成一种生物电流。根据大脑生物电流的特性,完全可以判断出动物是睡觉,还是麻木;是昏迷,还是清醒。对装死的负鼠进行仪器测试,仪器记录下来的电流图表明,它们在装死时,其大脑细胞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甚至比平时更为活跃。显然,负鼠在装死时肯定在紧张地等待逃命的机会,它既未昏迷,也没休克,是真正地装死。

  负鼠“装死”时的情况,与癫痫病人的举动实在太像了。不过,人患了癫痫症会感到十分痛苦,而且担心以后会复发。然而,负鼠的“癫痫症”就不同了,不仅无痛无痒,还是死里逃生的一种绝招。一遇到危险,“癫痫症”就马上发作。

  那么,负鼠的“癫痫症”为什么会发作得如此快呢?原来,负鼠在遭到敌害威胁或袭击时,体内会很快分泌出一种麻痹物质,这种物质迅速进入大脑,会使它立即失去知觉,躺倒在地,似乎已一命归天。这种“假戏真做”的办法,是大自然赋予负鼠的一种特殊的自卫本能。


相关资料:有袋类动物

  有袋类动物并非澳大利亚所特有,在南美洲还有70多种有袋类动物,包括负鼠和它的同类。它们因此被誉为“南美洲袋鼠”。
  
  有趣的是,动物学家描述的第一只有袋类动物并不是在大洋洲,而是在南美洲的巴西。南美洲有袋类动物的起源如何解释呢?一般认为是由于一些偶然的机会,使体型较小的、过树栖生活的有袋类动物的祖先,借助于大树的树干或其他物体漂洋过海来到美洲,由于这里天敌相对较少,因此得到生存和繁衍。不过,这种“漂移”学说是否正确还有待考证或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7: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历史分类
负鼠科(科)Didelphidae是有袋类的最大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科,包括美洲有袋类的绝大多数种类,共约有67种,其分布几乎遍及拉丁美洲各地,其中一种即北美负鼠(北美)Didelphis virginiana(右图)进入了北美洲,最北达到了加拿大南部,是现存分布最北的有袋类。负鼠科虽然属于有袋类,但是只有3个属的成员有清晰的育儿袋,其它种类则无袋囊或只有简单的皮褶。负鼠的习性比较多样,有些种类为地栖,有些种类为树栖,还有一种即水负鼠(水)Chironectes minima为半水栖性,大型的种类大小似猫,小型种类大小似鼠,其中多数种类特别是树栖的类型有可以缠绕的尾巴。负鼠多为杂食性,但也有只食肉和食虫的种类。负鼠寿命短,繁殖率高,是拉丁美洲森林种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多夜间活动且善于隐蔽而不易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7: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叫法是

北美负鼠(北美)Didelphis virginiana下面网址有介绍
http://www.csdyzx.com/swtd/dongwu/jzdwm/frdwm0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8: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负鼠?额也提供张图片,小宝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子也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08: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舅舅家养兔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yzh_nj_china于2008-01-14 19:10发表的 :

兔子也是这样的


来张图片就可以对比明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种名称
拉丁文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中文名:华南虎
中文别名:厦门虎,南中国虎
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豹属 Panthera
  种: 虎 P. tigris
  亚种: 华南虎 P. t. amoyensis
外形特征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识别特点: 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生长繁殖
    华南虎的怀孕期约为103天,平均每次可以产两三头幼虎。
    华南虎的人工繁殖始于1963 年的贵阳市黔灵公园。1958年从贵州清镇捕获1 只野生雄性华南虎,于1963 年先後与1958 年从贵州长顺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和1959 年从贵州毕节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交配。两只雌性华南虎分别产下1雄1雌2只幼仔和1只雌性幼仔,38年来全国圈养华南虎共产仔122 胎287 只, 除32 只死亡外,存活雄体151只, 雌体104只。在46 年的圈养中,华南虎共死亡250只。可以准确确定死亡年龄的有191只, 其寿命之和为10179岁。记录的266 只幼体, 在出生后30 天内死亡的有117 只, 死亡率高达44 %; 成体的死亡率在4-12岁时为4 %-5 % , 超过13 岁的死亡率增大。
    有记录的最大年龄约24岁(雌体) 。该个体的谱系号为“25”,于1966 年在湖南野外捕获, 当时约2岁, 送到长沙圈养。1980 年转送到重庆, 1982年又运到洛阳, 于1988年6月9日死去,在圈养条件下生活了22年。
分布范围
    该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湖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
    原始分布区大致为(东西超过2000公里 南北超过1500公里):
    东 东经1190~1200(浙闽边界)
    西 东经1000左右(青川边界)
    南 北纬210~350(秦岭至黄河一线)
    华南虎于到目前为止,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仅为70只,其中包括正在南非野化的2只。国内动物园圈养的华南虎只有68只,散布在全国19家城市动物园中。
    过去在中国的范围分布很广,数量也最多。其分布远除华南以外,还包括华东、华中、西南的广阔地区,甚至陕南、陇东、豫西和晋南等个别地区亦曾发现过。
    在20世纪中期,南岭地区是华南虎的分布中心,邻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布则不太均匀。目前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区还可能存在不足25只。
    以下是近20年来发现有野生华南虎活动踪迹的地点(6个省),估计数量为15只,也许实际数量更少。
一 :江西(6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雩山山脉(宜黄、乐安、南丰、崇仁、南城、广昌、宁都7个县)
2.罗霄山脉(上粟、莲花、铜鼓、宁岗、井冈山、永新6个县)
3.武夷山脉(铅山、贵溪、资溪、瑞金、石城5个县)
4.怀五山山脉(德兴等2个县)
5.幕山脉(修水、武宁、靖安、永修4个县)
二 :广东(3处潜在分布区,5-6只)
1.大东山-八宝山片(连州、阳山、乳源、乐昌部分地区)
2.车八岭-黄牛石片(始兴、翁源、连平等县的部分地区)
3.万石山-观音山东片(仁化、南雄、乐昌等)
三 :湖南(2处潜在分布区,最近统计为还有3只)
1: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2:莽山自然保护区
四 :福建(2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2:福建三明地区
五 :浙江(1处潜在分布区,估计有3只)
1: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六 :贵州(3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武陵山区
2:以赤水、习水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
3:金沙县的冷水河至青池与四川交界地带

保护级别
    华南虎是虎所有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估计世界上少于20至30野生华南虎,在中国的18个动物园中还有47只圈养的华南虎,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
种群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
    根据我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于灭绝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
20世纪70-90年代:
    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为发现过虎。197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
21世纪初:
    2000-2001年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所以,华南虎濒临灭绝,实在是一个历史大悲剧。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 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抚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在围歼华南虎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不知什么原因,同属老虎,命运很不相同。东北虎一开始就进入了政府的保护名单,而华南虎长期以来列名黑名单,格杀勿论。
1959年2月,林业部颁发的批示里,把华南虎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而东北虎被列入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
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
还在中国政府号召大规模猎杀华南虎时,国际社会就着急了。196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哺乳动物红皮书》中就将华南虎列为E级,也就是濒危级。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也是在1973年5月,农业部禁止猎捕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却仍然允许每年控制限额捕猎华南虎。每年控制的数量以当地农业部门按"有计划地保证数量持续增长"为原则。
1977年农业部修改了规定,终于将华南虎从黑名单转移到红名单。东北虎仍然是保护种类的首位,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属于禁捕的第二类。1979年,农业部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不过,这些措施似乎已经晚了。据估计,1981年,野生华南虎大约只剩下150只到200只。
最担心华南虎灭绝的,似乎还是外国人。1986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学术会议”,急急忙忙把中国特产华南虎列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
到了1989年,我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对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合法生存权姗姗来迟,仿佛是临终关怀。也许是多余的关怀。因为从此之后,野生华南虎从我们的世界完全消失。许多人声称发现了它们的踪影,无非是只闻其声,只见其迹,都是证明力较弱的间接证据。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华南虎,这一悲剧性的物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灯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们不知野生华南虎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永远告别了人间。
华南虎在重庆现踪迹
  野生华南虎“灭绝”近30年后,重庆首度发现其踪迹,在前一段时间刚刚结束“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普查”的动物学家大爆“猛料”:他们在城口县大巴山原始森林腹地考察时,首次发现了野生华南虎的踪迹。
  发现华南虎出没的地方位于重庆最北部的城口县大巴山原始森林,被誉为“重庆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与陕西紫阳接界,参与普查的动物专家们在遮天蔽日的浓荫中走了整整一天也不见天日。当考察队员们行至原始森林腹地的高楠乡岭南村红星社时,从村民口中得到一个消息:前几天有只老虎将信用社主任埋在地里的死狗刨出来吃了。此外,当地有居民还向调查组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他们1998年春天也在森林中见到一只大老虎带着两只小老虎散步,见到人后,老虎迅速逃开。
  据专家们分析,大巴山原始森林是华南虎传统分布区域,此次调查显示,该林中还有野生华南虎的残存个体。这也是继浙江、江西之后,全国第三个发现有华南虎踪迹的地方。
起源、分化与变迁
    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扩散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我个人比较支持虎起源于我国华南区域的观点(即华南虎原始分布区域),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扩散和辐射适应过程中,虎演化出了8个亚种。
    现代虎类的化石首次现在于陕西蓝田公王岭。估计时间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1998年,IVPP的邱占祥院士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距今约200万年前(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的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是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于1924年所建的,这个标本出土于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最近在甘肃又出土了新的标本,目前这个种的标本非常稀少,全世界仅有3个头骨,一个在国外,其余2个保存于北京。(Mazak,2006)。1967年,著名猫科动物学家,德国古登博格大学的Hemmer教授著论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Hemmer教授非常详细地研究后认为绝大部分特征与虎接近,但部分特征也是美洲豹特有的。他也认为古中华虎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有人说华南虎头骨是8个公认虎亚种中最原始的,这个说法缺乏根据,目前还没有人拿过古中华虎的头骨与华南虎头骨详细比较过。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这个学名是1905年由德国动物分类学家Hilzheimer依据5个产自汉口(今武汉)的虎头骨标本后所定名的。amoyensis这个名字是amoy(厦门)的拉丁化名词,这是因为华南虎最早被美国一生物学家发现于厦门岛而定名的。华南虎的头骨要明显的小于东北虎和印度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Mazak,2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加拉虎
学名:Panthera tigris tigris

英文名:Bengal Tiger

馆区:亚洲热带雨林区

物种分类:哺乳纲 Class Mammalia 食肉目 Order Carnivora  猫科 Family Felidae 豹属 Panthera 虎 Panthera tigris

保育等级: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体色呈黄或土黄色,身上有一系列狭窄的黑色条纹,腹部呈白色,头部条纹则较密,耳背为黑色,有白斑.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黄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纹的孟加拉白虎,还有一种是基因变异的孟加拉白虎。

分布: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马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

食性:肉食性,以各种大,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

物种简介: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又名印度虎,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在1758年被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定为虎(Panthera tigris)的模式种。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它也是这两个国家的代表动物。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

习性:

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在尼泊尔、不丹和中国也有少量的孟加拉虎。它的栖息地较广,主要活动于印度孙德尔本斯三角洲的红树林,不过在其它地区的雨林和草原里也有它的踪迹。

野生的孟加拉虎主食为白斑鹿、印度黑羚和印度野牛,有时也能爬树捕食灵长目的猎物。其它的捕食者,如豹、狼和鬟狗也可能成为孟加拉虎的猎物。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孟加拉虎也攻击小象和犀牛。

捕食:

孟加拉虎喜欢在夜间捕食。捕食时它先瞄准猎物的咽喉,用它强大的咬劲直接咬断较小猎物的颈椎或让大型猎物窒息。它可在一餐内吃掉近20千克的肉,并在接下来几天内不进食。

现存情况:

大多数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过了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等。估计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大约3159-4715头,还有大约333头被笼养主要是在印度的动物园。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个变种,颜色与普通老虎不同,是单纯的白色,野生白虎极为罕见,几乎见不到。

在1971年估算出大约有1800头老虎,1989年有报告称老虎的数量上升到了4334头,生物学家对这个数字引起了争论,他们认为这个数字还太小了。

猫科动物专家小组1998年估计印度还有2500到3750只孟加拉虎。这些老虎分布在66个自然保护区内,其中有20个以上并没有受到完全的保护。另外93-97只老虎生活在尼泊尔的三个保护区里,还有50-240只老虎生活在不丹的四个保护区内,大约360老虎生活在孟加拉国的三个保护区。通过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可以说明印度与其它亚洲国家比起来给老虎更多的保护,也可以说明偷猎和中毒是野生数量变化的潜在因素。

保护现状:

孟加拉虎目前被世界保护联盟定为保护现状极危的动物。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捕杀及贩卖孟加拉虎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的,但还是有许多人铤而走险。除了虎皮之外,在中国和台湾对虎鞭、虎骨等传统药材也有地下的需求。

根据2005年的数据,野生的孟加拉虎总数大约为4580只。其中3500—3750只在印度,300—440只在孟加拉,150—220只在尼泊尔,50—140只在不丹,而只有30—35只在中国。全球人工饲养的孟加拉虎总数超过300只,其中大部分在印度。

此外,孟加拉虎还被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类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就是今年因周正龙事件而为大家所关注的华南虎,但是大家只是关注华南虎的真假,而对华南虎本身命运的关注反而很少。

华南虎可谓命运多舛,保护状况堪忧“於1959年,基於毛  東在大躍進時宣稱華南虎為「人類的敵人」後,物種數目於1976年由2,000急降至約200。[1]1977年,中國政府對虎的政策的改變,禁止捕殺任何野生虎,但華南虎的剩餘數目已經不足以進行大規模繁衍。

中国人工饲养的华南虎共68隻,大部分在位于苏州的中国华南虎苏州培育基地,其中1隻在南非进行野化训练。2007年11月,一只雄性华南虎在南非的野生保护区出生,这是人工哺育的华南虎第一次出生在半自然的环境[2]。由于圈养造成近亲繁殖而导致种群退化。

2006年,在陕西镇坪县又有目击华南虎的报道;在2007年陕西省林业厅最新发布的《陕西镇坪县华南虎调查结果》中,当地居民共有17次目击实体,发生人畜被吃事件10起,共听到叫声6次。”


在南非培育的华南虎幼崽

对华南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光临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网站:

http://chinese.savechinastigers.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捕食有蹄类动物为主的华南虎是xxx带常绿阔叶林森生态系统中的顶极肉食动物.半个世纪以前,华南虎是xxx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它维系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稳定与能量的流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1: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东北虎哦。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楚三户于2008-01-16 21:57发表的 :
原来是东北虎哦。
呵呵。

到底是什么虎啊,糊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2: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出答案了呀,华南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只好瞎猜,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棒、野草鱼、醉角眼、红眼鳟、红眼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有点像柴鱼啊,比较单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鲤鱼吧,看盆子应该是家常的东西,按形态来说很象鲤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啊,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0:53 , Processed in 0.41453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