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79|回复: 5

[【图书推荐】]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15: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隐藏的逻辑-掌握群众行为的不败公式

作  者 | 布侃南
译  者 | 叶伟文
出 版 日 | 2007/6/28
出 版 社 | 天下文化
装  订 | 平装 I S B N | 9789864179244
开  本 | 20.5x14.8cm 页  数 | 293
重  量 | 415g 央图号码 | 96009663


我们能预测股市的波动走向吗?今天该走哪条路上班,才不会塞车?在逃生出口前面几步摆个障碍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谣言为什么常常会越传越逼真?为什么财富总是流进少数人手里?

本书的中心想法是,要想了解金融市场、政治、一窝蜂、流行、甚至更深度的议题,譬如妇女教育与出生率的奇特关连、种族冲突等等,应该从群体行为的「模式」来思考,而不是从个人本身。钻石之所以璀璨,并不是组成钻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而是因为碳原子的特殊排列方式。个体单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构模式。人也一样。

作者企图告诉我们,复杂的社会表象背后,往往藏有简单的逻辑。混沌理论退烧、赛局理论应付不了真实世界现况之时,「社会物理学」已悄然诞生,只要找出隐藏的逻辑,我们就能掌握群众行为模式之谜。


布侃南 着

维吉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自然》(Nature)期刊及《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杂志编辑,现在从事科学写作,替英美两地的报章杂志写文章。另着有《改变世界的简单法则》(Ubiquity)、《连结》(Nexus)。目前住在英国剑桥郡。

前言:找出隐藏的逻辑

1. 重要的是模式,不是人
钻石之所以亮晶晶,并不是组成钻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而是因为碳原子的特殊排列方式。个体单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构模式。人也一样。

2. 为什么个人的行为无法预测?
人是「忘恩负义的两足动物」,如果他的生活都被事先安排得好好的,他也会想立刻去破坏它,只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3. 我们是摩登原始人
理不理性都没什么关系,因为除了理性之外,我们还可以靠着其它方式来做决策,而且和靠着理性所做的决策选择一样好,甚至更好。

4. 洞悉市场的走向
根据适应性原则设计出来的市场模型,现在已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不但可以拿来预测市场,还可以预测在不寻常的状况下,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5. 企鹅法则
我们事实上有点像企鹅;缺乏信息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别人,尽量搜集片段的资料。模仿是一种「社会学习」,使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变得更聪明。

6. 合作是上策
赛局理论推测,在这种情况下,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不会合作;然而,在各种类似的情况下,人们确实会经常合作。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7. 为何人喜欢划分敌我?
我们很多人好像以一种情绪的方式来过滤事实,以便保护并支持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团体。这项本能从何而来?

8. 为什么有钱人越来越有钱?
拿一张只有0.1毫米厚的薄纸,假设你可以把这张纸对折25次,每次对折后厚度都加倍,最后的厚度会是多少?

9. 未来是可预期的
谁说我们束手无策,非要受制于非预期的后果不可?我们现在有机会做得比以前更好。

志谢
附注

前言:找出隐藏的逻辑

一九七○年代早期,绝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相信,社会上种族隔离的现象,和种族歧视大有关系。在美国的很多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等,黑人大多聚居于城市中心,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白人则住在相对较为富裕的郊区。研究发现,在商业领域、雇佣、待遇及升迁上,普遍存在着种族偏见,房地产业更是想尽办法,不让黑人住进白人的住宅区。种族歧视和隔离现象的关连性,似乎显而易见。尽管如此,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家谢林(Thomas Schelling)却怀疑,种族隔离现象也许和种族歧视没什么关系,可能大家都忽略掉另一个比较不明显、却更重要的因素。

谢林设计了一套很特别的方法来探索自己的想法。他利用西洋棋盘和两种不同的硬币,西洋棋盘的方格代表房子,硬币代表人,深色的硬币是黑人,浅色的是白人。首先,他在棋盘上放置一样多的深浅硬币,然后将硬币随机混合,代表整个社会。接下来,他设立一些简单的规则,来移动硬币,他要看看硬币的分布状态是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而有哪些假设会影响人的移动。

在第一个实验里,谢林假设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只要周围有一个非我族类,就立刻搬家。他利用这个规则,逐一检视每一枚硬币,看看是留在原地不动,还是会搬到附近空着的方格。果然,他发现很快就出现种族隔离的现象,同类的硬币聚集在一起。种族歧视会引发种族隔离——这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问,种族隔离一定是种族歧视造成的吗?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谢林又设计出第二个实验。这次他退一步假设,每个人都不在意和什么种族的人为邻,只要自己不是极少数民族就行了。谢林考虑的,是人性中的真实面;一个白人可以有黑人的朋友和同事,也不介意住在黑人居多的小区,但心理上,他还是不喜欢变成整个小区里的「唯一」白人。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族歧视心态。谢林假设,所有的人都会维持不移动,除非他们察觉到自己左邻右舍的同一族群少于某个比例,譬如说百分之三十。

你可能会预期,因为每个人都乐于族群大融合,所以会维持实验开始时的分布状态。不过,谢林得到的结果会出乎你意料之外:硬币最终还是隔离成壁垒分明。图一是这个实验的现代计算机版本,你可以看出原先均匀混合的分布,如何自然变成彼此隔离的分布,虽然没有哪个人想造成这种结果。

人们不想成为小区里的少数份子,结果反而完全破坏了小区的混合状态,这说来还真吊诡。在一九七一年,谢林发表了一小篇论文,指出下面这个很诡异的结论——即使人们心中完全没有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现象仍旧存在,就像油和水不会混合一样,受到某种类似物理定律的规范。

谢林设计的种族隔离游戏,是社会科学的空前经典。显然,在把种族隔离现象归咎于种族歧视之前,最好先想想是否有其它的原因。这个实验也传达出一个更普遍的讯息。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团体或一群人的行为,应该直接反映出构成此团体的个人特质;如果发生暴动,一群人上街砸店烧车,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团体成员的怒气发泄,进而寻找他们生气的原因。但若根据谢林的实验推论,这种想法很可能是误导,至少有些社会事件的结果,和每个人的渴望或动机、习性或态度,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关连。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无法单凭我们的直觉去解释。

不过,谢林的研究也提供了一项正面的讯息——要了解人类社会的行为,可能有一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好办法。不同于以往只从个人心理学方面下手,我们也许可以把人当成一个个遵守简单法则的原子或分子来看待,然后设法找出这些引导群体行为的法则和模式。谢林暗示,表象复杂的社会行为,背后的起因可能很单纯,而经由各种测试,我们或许就能找出这些隐藏的逻辑,就像我们找出原子和分子遵守的物理定律一样。本书探索的正是这种理念,以及它带来的科学变革。

几年前,我还在担任《自然》期刊编辑的时候,就注意到有很多投稿的论文作者,很认真地在找寻和人类社会有关的数学规则。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经过多年的漠视,研究人员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谢林的思考方式了。在此同时,一种我称之为「社会物理学」的现代研究工作,也开始蓬勃发展。我认为,现在我们正站在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将亲眼目睹社会科学的剧烈革命,剧烈的程度有点像物理学上发生过的「量子革命」。

或许现在离发现人类社会的精确「定律」还很遥远,但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社会行为里有类似定律般的规律,而且这些规律和所谓的个人自由意志并不抵触;我们仍是完全自由的个体,可以随意采取行动,但集合在一起之后的群体行为,却是可以预测的。这有点类似物理现象中的情形:虽然在原子的尺度上是一团混沌,但在热力学或行星运动上的表现,却非常精确。

一些伟大的哲学家或社会理论学家经常会问:「如果……会怎样?」——如果每个人既贪婪又自私,会有什么后果?社会能不能照常运作?或者最后会整个瓦解掉?如果每个人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只一味模仿别人而不做自我判断,会有什么结果?会使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可惜这些思索绝大部分都徒劳无功,因为牵涉其中的人数增加到十个、一百个之后,因果关系迅速交织成庞大的网,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不再是人脑能处理得了的。今日的科学家已经学会利用信息科技,借助「虚拟」的社会科学实验,寻求「如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答案,以此来探索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我在这里想举一些例子,是最近社会物理学领域内令人非常兴奋的一些发现。我并不想假装说这些发现已达完成的阶段,只是想用来说明,为什么我认为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考方式。我深深觉得,了解群体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演进法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关键的挑战。从全球暖化、环境恶化,到重申禁止核武扩散,人类正面临空前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主轴,就是我们无法掌握群体的社会行为。当然,我也并不期待社会物理学有什么伟大的发现,能把这些问题全都解决掉。

如果我们真的想为人类社会和我们的世界,辟出一条安全的前进道路,我认为它会像前人的脚步一样,是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的。但如果我们能认识到那些影响群体行为的潜在因素,我们摸索前进的技巧将会大幅提升。

推荐文: 蔡诗萍
群体之谜,仍在隐藏的逻辑里 这不仅是一本有趣的书(至少我读得津津有味),更属一本有意思的书(至少提供了观察人类集体行为的一种有意思的科学解释)。 我对「个人意志」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关连,一直很感兴趣。 原因之一,与生俱来的好奇吧。我生性腼腆,不太喜欢团体活动,这点只要看我很少当什么班长、社团负责人之类的,便可窥知一二。个性如此,我自然想了解,何以别人跟我不一样,为何他们会愿意,甚至狂热般投入集体行动?我尤其要了解,个人意识很强的主体,能怎样抗拒来自「集体的胁迫」呢? 原因之二,我选择了跟我天性,或师长认为较适合我走的路子,而颇为矛盾、颇为冲突的走了另一条生涯路,亦即,我没去念文史科系,选了政治学、社会科学当志业。为什么?仅仅是个人意志吗?有一部份是。可我很清楚,当初确曾一番挣扎。尔后年岁渐长,我较能从社会的时代氛围,与现代历史的大结构,去看待自己以及跟我类似这一代人的生涯抉择。这其中,一样纠缠着个人意志与大社会集体行动的互动。 我们何以是「现在的自己」?我们何以在某些情境下,做出某些行径、某些判断?而这些决定,我们自以为「个人意志的」,在旁人眼中,却不免沦为「被他人牵着鼻子走」的讥讽?在诸如纳粹崇拜、种族屠杀、文化大革命的疯狂批斗等集体行径中,难道没有个人意志的空间,没有个人意志「说不」的余地吗? 我一直很好奇,也很困惑。这似乎,是没答案,或没绝对答案的问题。就像说出「权力使人腐化,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化」这句睿智之言的艾克顿爵士,他另外一句精彩名句:「历史,给人最大的教训,是人们从未记取历史教训!」人,若很难自历史经验记取教训,是他们不理性吗?所以即使熟读历史,照样会犯错?还是未必他们不理性,反倒是「很理性的认定」跟集体走最安全?若这样,那集体行为中一定存在「某种机制」、「某种推力」,使他们无可抵抗的往前移动,不是吗? 我先说两段往事。一次是我朋友在美台断交时,与同学走上街头,以抗议来迎接抵达台湾的美国特使克里斯多福,事后他跟我描述很奇怪的感觉过程:人群走着走着,渐渐大家情绪激动起来,终于在美国特使座车出现那瞬间,群情激愤,吶喊、哭泣,进而有人丢石块、丢鸡蛋,有人奋不顾身扑向车队。我问他,那你在干嘛?他说,他感到气氛不对劲时,便爬到附近树上,观察群众的动向。他说,他就像一支突然间抽离现场的镜头,静静地、冷冷地,纪录着眼前的群众。我的朋友,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我熟悉他,课堂上知性的解析,强过走上街头。 另一次,我弟弟对我说的。那年,我大舅许信良闯关回台湾,家族动员了许多亲戚到中正国际机场接机,群众被镇暴部队阻隔于机场之外,突然间,群众骚动不已,逼向警戒线,镇暴水车向群众喷洒红色水柱,我弟弟跟我说那一瞬间,他愤怒的跟着身旁群众冲向水车,被强烈水柱冲倒退后,他被我母亲拉回来,母亲死命拉住他叫他不要,他才没再往前继续冲。事后他谈这事,还面露羞涩很不好意思。我好奇极了,因为我弟弟个性向来温驯,难以想象他冲向水柱的豪勇模样。弟弟回答我,那时什么都没多想,一股气往上冲,周遭人群一吶喊,情绪就上来了。 这两段往事的对话,我印象很深。我不是「搞群众运动」的料,我很清楚。但我也非「被群众运动搞」的人,因而每每置身群众运动的场所,例如,昔日的党外聚会、社会运动等,我顶多人在其中表达支持,或幕后献策,绝少手脚画一,追随舞台上指挥者的口令行动。这种「近距离」的疏离感,或置身阵中的距离感,使我对群众运动始终保持警惕,维持好奇。人,何以在集体运动中,失去自我,或忘却自我呢? 我读过Eric Hoffer解析工运社运成员心态的名著《畸零人》,读过Mancur Olson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过黎世曼的《寂寞的群众》,读过卡尔‧巴伯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读过自由主义大师海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读过中国不少作家写的文革十年记忆与反思,说真的,每一种社会科学的思维,都给了我宽阔的新视野;而每一本个人的惨痛经历与深刻反省,都让我对人之韧性,对集体与体制之冷酷,有非常戒慎恐惧的提醒。 然而,到底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如何让位于集体、屈服于群体,以及受挫于民粹领袖的煽动语言呢?这问题,我有了一些答案,但也同时继续困惑于这些答案的不足。 这本《隐藏的逻辑》,依我浅薄之见,仍属于想提供一个解释人类疯狂行径,如何形成,如何运作的知识传统,只是作者有意识的,要跟社会科学,跟历史,跟个人记忆等等解释,采取不一样的新模式。 作者运用物理学对「原子」聚合、行动的研究成果,大胆的对照人的集体行径。这尝试,当然不是空前绝后,也要冒着「唯科学论」的风险,可是他的的确确在广泛评析了社会群众理论、经济之理性预设、历史的结构论,等等的不足之后,告诉我们:人是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人是有在关键时刻说不的勇气,人是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但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止历史上不断发生的集体迫害、集体屠杀、集体疯狂的事实。这就非得从「每个人都理性、都冷静」,然而一旦「一堆每个人聚集成群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这变化又是否可找出「行动模式」,这层思索上去找答案。 必须承认,作者的解释方式,是很棒的头脑体操。值得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政治、社会等群众式运动的人,去思索他的立意。一群人,何以会集体做出跟单独之个人迥然相异的行为?个人,若难以预测,那何以一群人的行为,反倒容易预测其模式?人类的进化,究竟是个体的进步多些,还是「群体智慧」进步得更快?「市场」对人的理性假设,之所以屡次出错,关键竟然在于「群体」的微妙互动与「组织」扮演的角色?人,实际宛如企鹅,常常是盲目跟从,远多于个人理性判断?人喜欢「划分敌我」,是历史的产物,而历史则是个体与群体共同打造的形成历程,也有「一定的模式」? 这种种假设本来就有趣,而作者提出的种种论证,如行云流水般,非常具可读性。透过作者揭露的「隐藏的逻辑」,我确实多了几分高度,来重新看待、认识「人之个体」与「人之群体」的关连性。不过,就像我阅读过的多本相关名著总有偏向一样,作者偏于「群体模式」的解释,对解析集体行为很具说服力,然而对个体在群体中可能采取的自由意志反应,则不免稍嫌简化,很容易让人忽略历史中不少个体的「独排众议」与「特异独行」,曾改写过历史。但这仍然掩盖不了本书的精彩价值,因为若从历史的过程来看,诸如纳粹、文革等群体施暴、集体疯狂的行径,毕竟还是发生了,不是吗?显然,这「群体之谜」,答案仍在「隐藏的逻辑」里。 (本文作者为作家 评论人)

推荐文: 喻小敏
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内容已经模糊记不得了,但是其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剧中女主角回忆儿时往事:她的父亲送她一盒拼图,那拼图很特别,是双面的,一面是世界地图,另一面是幅人像,她拼了好久都拼不成,于是跑去跟父亲抱怨那拼图有瑕疵,父亲一听就问她是从哪一面开始拼的,她回答是先拼世界地图那一面,父亲建议她先拼人像试试看,他说:「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世事艰难,人在其中所占的份量,电影中父亲这句话可说是一语中的,然而,真实的世界却不像拼图那样简单。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所谓「 一样米养百样人 」, 性格、成长环境、历练经验等因素会型塑出截然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说集合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光是揣测某个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这句话放在现实世界里可说是一无用处,反而更点出世事的纷乱。 而且,世界似乎有失控的倾向。苏联解体后,东欧爆发严重的种族冲突,引发血腥屠杀,这其中充斥着许多令人不解、心碎的故事,直指人性的恐怖和不可测,例如分属不同种族的邻居或朋友,多年来彼此分享快乐和悲伤,也都是温和善良的人,竟然可以一夕之间翻脸不认人,甚至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暴徒。纳粹已是血淋淋的教训,但似乎不能阻止此类行为的发生,我们现在仍然看到这类悲惨的事情每天在世界各地上演,以巴冲突、苏丹达富尔种族屠杀、甚至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都是。人性为什么会泯灭至此?然而,在这样感叹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忽视,在这样黑暗的时刻里,也不乏舍身救人的高贵情操。 人的行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但是社会科学家同时也是人,如何能不受自身的知识、 经验、价值所影响,提出超然的观点,以解释人的行为,并预测未来,社会科学家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发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强调关连性或因果解释的实证研究,或是以数学推演互动模式的赛局理论,还有重视解读语言意义的后现代理论等。 最近这几年,另一种方法论俨然成形,主张个体完全自由,可以随意采取行动,但是集合在一起之后的群体行为,却是可以预测的。这派看法将个体比拟成社会里的原子,原子有特性,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特定的反应,且透过自我组织获得能量和力道,蔚为形势。社会科学就是在纷乱的个体行为之中辨识出模式,以预测趋势并改善社会,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社会物理学」。 《隐藏的逻辑》一书就是社会物理学的入门导论。这本书阐述社会物理学的两个假设前提:其一,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有规则可循;第二,大脑主宰人的行为,人虽有理性,但是是架构在本能之上,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本能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虽身处现代,但思考反应很大程度仍然和在草原狩猎的远古祖先没太大不同。据此,人作为社会原子,《隐藏的逻辑》将人的行为简单归纳出两个特性:首先,人是适应性的动物,透过学习,寻求对个体最好的处境;其二,人会自我组织和分类,模仿、合作、和竞争是驱动这个力量最基本的三种原型。 一个理论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解释问题的能力好坏。以前述东欧种族冲突里人性的逆转为例,社会物理学如何解释?《隐藏的逻辑》的看法是,族群分歧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趋势(自我组织和分类),但是在正常的社会中,人们基于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而不断产生互动(合作),会形成了解与信任的紧密关系,使族群的歧异化为无形;但是如果有外力介入,再加上强势的压迫手段,个体不能依自由意志行事,就会陷入我族中心的逻辑(模仿、竞争),再透过自我组织力量的催化,种族流血冲突于是沛然成形。要了解这个过程,不能从其中特定的人物身上着手,这也不是文化的因素,这是模式的问题。《隐藏的逻辑》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有些人确实能掌握到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多么有力量、才干或智慧,而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操纵了社会形势。 掌握模式,就可以预测事情的发展,社会上每天发生突然改变我们生活的事件,也就有了理解的脉络。《隐藏的逻辑》一书涵盖了财富、政治、权力、阶级仇恨、和种族冲突等议题,企图解释流行、暴动、小区里自然发生的善意与信任、以及横扫金融市场的惨淡或愉悦情绪,让人可以用一种超然的观点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重视因果关连的实证研究总脱离不了事后诸葛的疑虑,而强调互动的赛局理论对人类的理性也太过乐观,社会物理学正好提供另一种切入的角度。 这个社会太纷乱,人们总是想快速地知道问题的原因并得到解决的方式,于是让媒体和政客有了可称之机。要想了解人类社会,关键在于了解社会模式和组织的起源及浮现,《隐藏的逻辑》提供我们一个用不同角度观看事情的方法,让我们知道,在纷乱的事物之中,隐隐然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在运作,那并不是什么神秘玄妙的意识,而是人是自然规律的一部份,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人搞好了,世界就好了?其实没那么简单。社会物理学不过是让我们在了解人的行为上又推进了一步 。《隐藏的逻辑》不是指出人的特性之一就是适应性吗?一个理论越成功,接下来一定会产生另一个理论来取代它。怎么说呢?预知详情,请阅读《隐藏的逻辑》。
推荐文: 蔡诗萍
群体之谜,仍在隐藏的逻辑里 这不仅是一本有趣的书(至少我读得津津有味),更属一本有意思的书(至少提供了观察人类集体行为的一种有意思的科学解释)。 我对「个人意志」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关连,一直很感兴趣。 原因之一,与生俱来的好奇吧。我生性腼腆,不太喜欢团体活动,这点只要看我很少当什么班长、社团负责人之类的,便可窥知一二。个性如此,我自然想了解,何以别人跟我不一样,为何他们会愿意,甚至狂热般投入集体行动?我尤其要了解,个人意识很强的主体,能怎样抗拒来自「集体的胁迫」呢? 原因之二,我选择了跟我天性,或师长认为较适合我走的路子,而颇为矛盾、颇为冲突的走了另一条生涯路,亦即,我没去念文史科系,选了政治学、社会科学当志业。为什么?仅仅是个人意志吗?有一部份是。可我很清楚,当初确曾一番挣扎。尔后年岁渐长,我较能从社会的时代氛围,与现代历史的大结构,去看待自己以及跟我类似这一代人的生涯抉择。这其中,一样纠缠着个人意志与大社会集体行动的互动。 我们何以是「现在的自己」?我们何以在某些情境下,做出某些行径、某些判断?而这些决定,我们自以为「个人意志的」,在旁人眼中,却不免沦为「被他人牵着鼻子走」的讥讽?在诸如纳粹崇拜、种族屠杀、文化大革命的疯狂批斗等集体行径中,难道没有个人意志的空间,没有个人意志「说不」的余地吗? 我一直很好奇,也很困惑。这似乎,是没答案,或没绝对答案的问题。就像说出「权力使人腐化,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化」这句睿智之言的艾克顿爵士,他另外一句精彩名句:「历史,给人最大的教训,是人们从未记取历史教训!」人,若很难自历史经验记取教训,是他们不理性吗?所以即使熟读历史,照样会犯错?还是未必他们不理性,反倒是「很理性的认定」跟集体走最安全?若这样,那集体行为中一定存在「某种机制」、「某种推力」,使他们无可抵抗的往前移动,不是吗? 我先说两段往事。一次是我朋友在美台断交时,与同学走上街头,以抗议来迎接抵达台湾的美国特使克里斯多福,事后他跟我描述很奇怪的感觉过程:人群走着走着,渐渐大家情绪激动起来,终于在美国特使座车出现那瞬间,群情激愤,吶喊、哭泣,进而有人丢石块、丢鸡蛋,有人奋不顾身扑向车队。我问他,那你在干嘛?他说,他感到气氛不对劲时,便爬到附近树上,观察群众的动向。他说,他就像一支突然间抽离现场的镜头,静静地、冷冷地,纪录着眼前的群众。我的朋友,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我熟悉他,课堂上知性的解析,强过走上街头。 另一次,我弟弟对我说的。那年,我大舅许信良闯关回台湾,家族动员了许多亲戚到中正国际机场接机,群众被镇暴部队阻隔于机场之外,突然间,群众骚动不已,逼向警戒线,镇暴水车向群众喷洒红色水柱,我弟弟跟我说那一瞬间,他愤怒的跟着身旁群众冲向水车,被强烈水柱冲倒退后,他被我母亲拉回来,母亲死命拉住他叫他不要,他才没再往前继续冲。事后他谈这事,还面露羞涩很不好意思。我好奇极了,因为我弟弟个性向来温驯,难以想象他冲向水柱的豪勇模样。弟弟回答我,那时什么都没多想,一股气往上冲,周遭人群一吶喊,情绪就上来了。 这两段往事的对话,我印象很深。我不是「搞群众运动」的料,我很清楚。但我也非「被群众运动搞」的人,因而每每置身群众运动的场所,例如,昔日的党外聚会、社会运动等,我顶多人在其中表达支持,或幕后献策,绝少手脚画一,追随舞台上指挥者的口令行动。这种「近距离」的疏离感,或置身阵中的距离感,使我对群众运动始终保持警惕,维持好奇。人,何以在集体运动中,失去自我,或忘却自我呢? 我读过Eric Hoffer解析工运社运成员心态的名著《畸零人》,读过Mancur Olson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过黎世曼的《寂寞的群众》,读过卡尔‧巴伯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读过自由主义大师海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读过中国不少作家写的文革十年记忆与反思,说真的,每一种社会科学的思维,都给了我宽阔的新视野;而每一本个人的惨痛经历与深刻反省,都让我对人之韧性,对集体与体制之冷酷,有非常戒慎恐惧的提醒。 然而,到底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如何让位于集体、屈服于群体,以及受挫于民粹领袖的煽动语言呢?这问题,我有了一些答案,但也同时继续困惑于这些答案的不足。 这本《隐藏的逻辑》,依我浅薄之见,仍属于想提供一个解释人类疯狂行径,如何形成,如何运作的知识传统,只是作者有意识的,要跟社会科学,跟历史,跟个人记忆等等解释,采取不一样的新模式。 作者运用物理学对「原子」聚合、行动的研究成果,大胆的对照人的集体行径。这尝试,当然不是空前绝后,也要冒着「唯科学论」的风险,可是他的的确确在广泛评析了社会群众理论、经济之理性预设、历史的结构论,等等的不足之后,告诉我们:人是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人是有在关键时刻说不的勇气,人是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但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止历史上不断发生的集体迫害、集体屠杀、集体疯狂的事实。这就非得从「每个人都理性、都冷静」,然而一旦「一堆每个人聚集成群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这变化又是否可找出「行动模式」,这层思索上去找答案。 必须承认,作者的解释方式,是很棒的头脑体操。值得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政治、社会等群众式运动的人,去思索他的立意。一群人,何以会集体做出跟单独之个人迥然相异的行为?个人,若难以预测,那何以一群人的行为,反倒容易预测其模式?人类的进化,究竟是个体的进步多些,还是「群体智慧」进步得更快?「市场」对人的理性假设,之所以屡次出错,关键竟然在于「群体」的微妙互动与「组织」扮演的角色?人,实际宛如企鹅,常常是盲目跟从,远多于个人理性判断?人喜欢「划分敌我」,是历史的产物,而历史则是个体与群体共同打造的形成历程,也有「一定的模式」? 这种种假设本来就有趣,而作者提出的种种论证,如行云流水般,非常具可读性。透过作者揭露的「隐藏的逻辑」,我确实多了几分高度,来重新看待、认识「人之个体」与「人之群体」的关连性。不过,就像我阅读过的多本相关名著总有偏向一样,作者偏于「群体模式」的解释,对解析集体行为很具说服力,然而对个体在群体中可能采取的自由意志反应,则不免稍嫌简化,很容易让人忽略历史中不少个体的「独排众议」与「特异独行」,曾改写过历史。但这仍然掩盖不了本书的精彩价值,因为若从历史的过程来看,诸如纳粹、文革等群体施暴、集体疯狂的行径,毕竟还是发生了,不是吗?显然,这「群体之谜」,答案仍在「隐藏的逻辑」里。 (本文作者为作家 评论人)

推荐文: 喻小敏
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内容已经模糊记不得了,但是其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剧中女主角回忆儿时往事:她的父亲送她一盒拼图,那拼图很特别,是双面的,一面是世界地图,另一面是幅人像,她拼了好久都拼不成,于是跑去跟父亲抱怨那拼图有瑕疵,父亲一听就问她是从哪一面开始拼的,她回答是先拼世界地图那一面,父亲建议她先拼人像试试看,他说:「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世事艰难,人在其中所占的份量,电影中父亲这句话可说是一语中的,然而,真实的世界却不像拼图那样简单。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所谓「 一样米养百样人 」, 性格、成长环境、历练经验等因素会型塑出截然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说集合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光是揣测某个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这句话放在现实世界里可说是一无用处,反而更点出世事的纷乱。 而且,世界似乎有失控的倾向。苏联解体后,东欧爆发严重的种族冲突,引发血腥屠杀,这其中充斥着许多令人不解、心碎的故事,直指人性的恐怖和不可测,例如分属不同种族的邻居或朋友,多年来彼此分享快乐和悲伤,也都是温和善良的人,竟然可以一夕之间翻脸不认人,甚至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暴徒。纳粹已是血淋淋的教训,但似乎不能阻止此类行为的发生,我们现在仍然看到这类悲惨的事情每天在世界各地上演,以巴冲突、苏丹达富尔种族屠杀、甚至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都是。人性为什么会泯灭至此?然而,在这样感叹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忽视,在这样黑暗的时刻里,也不乏舍身救人的高贵情操。 人的行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但是社会科学家同时也是人,如何能不受自身的知识、 经验、价值所影响,提出超然的观点,以解释人的行为,并预测未来,社会科学家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发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强调关连性或因果解释的实证研究,或是以数学推演互动模式的赛局理论,还有重视解读语言意义的后现代理论等。 最近这几年,另一种方法论俨然成形,主张个体完全自由,可以随意采取行动,但是集合在一起之后的群体行为,却是可以预测的。这派看法将个体比拟成社会里的原子,原子有特性,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特定的反应,且透过自我组织获得能量和力道,蔚为形势。社会科学就是在纷乱的个体行为之中辨识出模式,以预测趋势并改善社会,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社会物理学」。 《隐藏的逻辑》一书就是社会物理学的入门导论。这本书阐述社会物理学的两个假设前提:其一,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有规则可循;第二,大脑主宰人的行为,人虽有理性,但是是架构在本能之上,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本能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虽身处现代,但思考反应很大程度仍然和在草原狩猎的远古祖先没太大不同。据此,人作为社会原子,《隐藏的逻辑》将人的行为简单归纳出两个特性:首先,人是适应性的动物,透过学习,寻求对个体最好的处境;其二,人会自我组织和分类,模仿、合作、和竞争是驱动这个力量最基本的三种原型。 一个理论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解释问题的能力好坏。以前述东欧种族冲突里人性的逆转为例,社会物理学如何解释?《隐藏的逻辑》的看法是,族群分歧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趋势(自我组织和分类),但是在正常的社会中,人们基于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而不断产生互动(合作),会形成了解与信任的紧密关系,使族群的歧异化为无形;但是如果有外力介入,再加上强势的压迫手段,个体不能依自由意志行事,就会陷入我族中心的逻辑(模仿、竞争),再透过自我组织力量的催化,种族流血冲突于是沛然成形。要了解这个过程,不能从其中特定的人物身上着手,这也不是文化的因素,这是模式的问题。《隐藏的逻辑》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有些人确实能掌握到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多么有力量、才干或智慧,而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操纵了社会形势。 掌握模式,就可以预测事情的发展,社会上每天发生突然改变我们生活的事件,也就有了理解的脉络。《隐藏的逻辑》一书涵盖了财富、政治、权力、阶级仇恨、和种族冲突等议题,企图解释流行、暴动、小区里自然发生的善意与信任、以及横扫金融市场的惨淡或愉悦情绪,让人可以用一种超然的观点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重视因果关连的实证研究总脱离不了事后诸葛的疑虑,而强调互动的赛局理论对人类的理性也太过乐观,社会物理学正好提供另一种切入的角度。 这个社会太纷乱,人们总是想快速地知道问题的原因并得到解决的方式,于是让媒体和政客有了可称之机。要想了解人类社会,关键在于了解社会模式和组织的起源及浮现,《隐藏的逻辑》提供我们一个用不同角度观看事情的方法,让我们知道,在纷乱的事物之中,隐隐然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在运作,那并不是什么神秘玄妙的意识,而是人是自然规律的一部份,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人搞好了,世界就好了?其实没那么简单。社会物理学不过是让我们在了解人的行为上又推进了一步 。《隐藏的逻辑》不是指出人的特性之一就是适应性吗?一个理论越成功,接下来一定会产生另一个理论来取代它。怎么说呢?预知详情,请阅读《隐藏的逻辑》。



像企鹅般思考

生活在极地的企鹅群,每天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它们靠冰层底下海水里的鱼儿为生,但是海里杀机四伏,因此企鹅都很小心,在没有确定安全之前,尽量不下水。这使事情变得有点麻烦;如果水下有只杀人鲸,站在冰上的企鹅是没办法知道的。唯一的办法是跳进水里试试看,或耐心等待别的冒失鬼等得不耐烦了,率先跳入海里。因此每天早上,企鹅群都在玩一种类似「杀人鲸轮盘」的等待游戏。它们等待好几个小时,直到最后有些企鹅忍不住,铤而走险跳入海里,跟着大家都会纷纷下水。全体企鹅不是饱餐一顿,就是成为掠食者的美食。(有些企鹅在设法打开僵局时,偶尔还会相当不客气地推挤一下同伴。)

我们通常觉得是自己在做决定,但我们事实上有点像企鹅——缺乏信息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别人,尽量搜集片段的资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餐馆吃饭,我们常会选一家高朋满座的餐馆,而不会进一家空荡荡的,我们认为客人这么多一定有它的道理;银行想开个分行,一定会开在已经有很多银行设分行的地区。商业分析师都知道,小公司常会抄袭大公司的措施;如果一个像「英特尔」这样的领导公司,投资某项全新的芯片制造技术,很多公司都会跟进,他们会猜想,拥有这么多资源的英特尔,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模仿可以是个正当的策略,对个体和团体都有帮助。它是一种「社会学习」,透过和其它人的互动来学习,而不是单独学习;这使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变得比自己独力应付状况时更聪明些。我们的模仿本能这么深厚,如果你看到二十个人凝视着天空,很难不跟着他们一起抬头望。不过,社会模仿尽管有搜集信息的好处,也经常把大家带离正轨。

在二○○二年十月,华盛顿特区出现一位行踪飘忽的枪手,毫无预警地到处开枪杀人。十月三日,杀手在十五小时之内,枪击了五次,枪杀了一位正在除草的庭园设计师,一位正在加油的出租车司机,一位在公园长凳上看书的女人,还有其它几个人。警察接到的通报里,有两次有人提到在凶案现场附近,看见一辆可疑的白色小货车,于是他们到处设下路障,拦查颜色相符的厢型车和小货车,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都一再重述这则小货车的消息,不久之后,人人都「知道」凶手开着什么样子的汽车。事情就这样过了两周,凶手一直逍遥法外。

但是不久,警察偶然间得到另外一条线索,查出一辆蓝色雪佛兰Caprice轿车的车牌,登记的车主就在嫌疑犯名单上。令人惊讶而有点难堪的是,他们发现好几次在命案现场附近,这辆蓝色轿车就在警车旁没多远,但因为它不是白色小货车,每次都轻易地离开。在公布这辆可疑的蓝色轿车消息之后的几小时内,就有机警的民众通报,结果警方在马里兰州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逮捕到四十一岁的穆罕默德(John Allen Muhammad)和十七岁的马尔沃(John Lee Malvo)。

问题很明显。模仿并不会产生任何新信息,它只是扩大了一点点旧信息可以带来的效果,不管信息是真是假。1995年,有两位管理理论书籍的作者,崔西(M. Treacy)和魏斯玛(F. Wiersema),出版了一本书《市场领导者的铁律》,他们到书店里(尤其是那些会影响《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的书店),自掏腰包买了五万本自己的书。其实这本书的书评只是泛泛而已,但却马上进入排行榜,之后还吸引了足够的买气,使它留在排行榜上一段时间。

这些例子说明了,人只要受到另一个人影响,就有可能产生意外的发展。我们可能是遵循一种社会本能,是在盲目地模仿,也可能是策略性地模仿,因为认为别人知道得比我们多。我们在后面很快就会提到,在另外的情况下,别人的行动甚至会强迫我们加入,这时候,模仿显然成为最好的策略。
然而,不管模仿的起源是什么,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人类社会的因果之间,很难找到关连,因为少数几人的行动很快就会传递到很多人的世界里去。这就是为何社会科学难以跨越「叙事」,去进一步找出事件更深层、「类似法则」的解释的原因之一。

当然,模仿并不是因果之间的真正桥梁,它只是看起来像。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模式,而不是放在人身上,就不难对模仿的运作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摘自第5章)

这本书的主轴围绕着「模式」论述,说明人类虽然有很多不可预测的状态,但是模式却是相同的。

这是我第三次阅读本书,在第二次阅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主要的论点在于,人类的多变并不是重点,重要的人类行为的模式。在第一个章节中,作者开宗明义的
指出这个重点,并在之后的每个章节举出有关「模式」的实验结果或是观察到的现象。

作者第一个提出的「模式」,也是我在博客来看到的试阅的文章的主轴,有关种族歧视的观察。他发现就算没
有种族歧视的人,也不太喜欢住在一个跟自己不同族群太多的环境。以下是节录自书中的内文:
========================================================================

    谢林设计了一套很特别的方法来探索自己的想法。他利用西洋棋盘和两种不同的硬币,西洋棋盘的方格代表房子,硬币代表人,深色的硬币是黑人,浅色的是白人。 首先,他在棋盘上放置一样多的深浅硬币,然后将硬币随机混合,代表整个社会。接下来,他设立一些简单的规则,来移动硬币,他要看看硬币的分布状态是否会随 着时间发生变化,而有哪些假设会影响人的移动。
在第一个实验里,谢林假设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只要周围有一个非我族类,就立刻搬家。他 利用这个规则,逐一检视每一枚硬币,看看是留在原地不动,还是会搬到附近空着的方格。果然,他发现很快就出现种族隔离的现象,同类的硬币聚集在一起。种族 歧视会引发种族隔离——这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问,种族隔离一定是种族歧视造成的吗?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谢林又 设计出第二个实验。这次他退一步假设,每个人都不在意和什么种族的人为邻,只要自己不是极少数民族就行了。谢林考虑的,是人性中的真实面;一个白人可以有 黑人的朋友和同事,也不介意住在黑人居多的小区,但心理上,他还是不喜欢变成整个小区里的「唯一」白人。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族歧视心态。谢林假设, 所有的人都会维持不移动,除非他们察觉到自己左邻右舍的同一族群少于某个比例,譬如说百分之三十。
你可能会预期,因为每个人都乐于族群大融 合,所以会维持实验开始时的分布状态。不过,谢林得到的结果会出乎你意料之外:硬币最终还是隔离成壁垒分明。图一是这个实验的现代计算机版本,你可以看出原 先均匀混合的分布,如何自然变成彼此隔离的分布,虽然没有哪个人想造成这种结果。

========================================================================
这就是作者所强调的模式,人们不想成为群体之中的少数,而相对应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像一个班级中,就会自动区分为一个小团体。而在学校级的竞赛中,又会变成班级对班级的中团体
,校际比赛也是一样的道理。更甚者,就推而广之变为民族主义。

我觉得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经济有兴趣的人,可以阅读这本书,来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人类行为,背
后所隐藏的逻辑。

一般童话作家都是把无生命物拟人化,但作者却喜欢把人拟物化。当然作者不是童话作家而是物理学家,所以想用「社会物理学」来解释人类行为,然而人类行为真的可以用「社会物理学」来解释吗?
假设作者是对的,人可以视为\"社会原子\",依照材料物理学,物质特性不是由原子决定,而是由组织方式或排列方式决定。所以社会风气、文化、价值观甚至社会结构不是由人的素质好坏而是群体行为及组织来决定,这种模型对吗?
若按照物理学,任何事件都是可以预测的,甚至可以用方程式描述它。偏偏人类社会却无法如此,原因是人太复杂了。所以作者想藉由「研究影响群体行为背后的因素」来找出社会方程式,乞求找到「社会前进路线」。
重要的是模式,不是人
当你只有一个人时,你不会想去飚车,但当一群人在一起时,就会一起飚车,甚至有「飚车族砍人」这样行为出现。
钻石之所以亮晶晶,不是组成钻石的碳原子亮晶晶,而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为什么个人的行为无法预测
人类社会之所以复杂,因为人很复杂。只要有人,政治这玩意儿迟早会出现。
我们是摩登原始人
人类是理性的,因为它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ㄧ件简单的事,往往想太多,而输了这场游戏。
这是一本从头到尾不曾冷场的书! 令人一页一页向后翻阅, 爱不释手, 很快便将整本书看完, 而且浅显易懂, 在现今的出版界诚属难得, 本人郑重向各位推荐.
从高中数学课, 接触逻辑以来, 便深深地喜欢上这门学问. 也在往后的日子里, 应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解决疑难. 但大千世界并不是凡事都有条理, 特别是人心的变化, 经常难以捉摸. 所以我曾于「苹果橘子经济学」一书的心得分享中提到: “试想:如果能够运用或认知大众心理,佐以统计方法,投资常常无往不利。” 果真如此, 那么普罗大众投资人, 纵横商场, 理当赚大钱才对.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本书提供些许解释: 一般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理应不难预期, 也就是时常落在常态分布的平均值附近, 上上下下波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也可以计算得出标准差, 如此一来, 所有落点应该都可以算得很精准才对. 但现实的世界里又不是这样, 有个「厚尾」现象, 就是高斯分布的尾巴, 降下来的速度非常的慢, 原因乃投资人按照自己的策略操盘, 若连续赔几次之后, 必定会修改原先的投资策略. 亏空几次才修正? 不知道! (或者预测得到, 但没人肯发表, 留着自己赚钱! 抑或已发表, 但大家用相同方式炒作, 最后仍导致失灵.) 有些看似有逻辑的地方, 却预测不准; 有些不像有逻辑的地方却隐藏逻辑! 诸如河流系统 (详见最后一章).
全书共分九章, 章章精采, 值得细细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5: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您相信「网友」胜于相信自己的「亲友」的口碑?
7 月 27, 2007 at 8:53 pm by REX • Filed under 口碑营销观点

Tag标签: Buzz, 弱连结, 强连结
相关标签文章: No Tags

在「首次购物时,消费者相信什么信息」这篇文章的分享中,我曾发现会员相信网友的口碑略高于自己的亲友口碑的现象。这个现象一直都放在我的心上,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偶然的结果,而背后一定有一些道理在,今天我在阅读NEXUS(连结,Mark Buchanan着。这本书有点深,对数学没兴趣者到图书馆借阅即可)时,发现了另外一个观点,跟大家分享。

「强连结」无用论

把这世界上每一个人视为是一个点,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便是连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之分,而连结当然也有强弱之别。跟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例如:父母、夫妻、亲戚…等,这些连结被定义为「强连结」;跟我们关系比较疏远的,例如:朋友、同学、同事…等,这些连结则被定义为「弱连结」。

科学家发现,虽然在我们的认知里,「强连结」是比「弱连结」还要重要的,但是若要以「六度分隔理论」来量测任何人之间的距离时,移除或增加任何一个「强连结」对拉近我们跟美国总统之间的距离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换句话说,「强连结」并不能帮助我们跟世界接轨,传递我们所缺乏的信息。

为什么呢?社会学家发现,会跟我们建立起「强连结」的人多半和我们自己有相当大的「人际关联性」,白话一点,就是这些人认识的人我们多半都认识,而他们透过这些人取得的信息,也大都会传到我们手中,若是有一天我们失去了一个「强连结」(假设是父母去世),透过这个「强连结」所联系到人际关系也依然存在(您的阿姨还是能跟您联系),当然他们取得的信息,还是会到您手中。

这些「强连结」所接起的「群聚」由于生活背景、观念看法都大致相同,他们的就好像自己的,而他们的口碑就好像自己的心得,当我们初次购物时,只要家里有人买,就不会被视为是初次购物;而当真的是初次购物时,问家人也没有用,因为他们当然是没买过。这跟我第一次在文中提到的概念比较类似,但有加入一些新的看法。

「弱连结」桥梁论

那「弱连结」呢?科学家发现越弱的连结对我们人际网络的广度越重要,而我认为,在可信的状况下,所传递的信息更有价值。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已经十多年没有联络了,他绝对是我的「弱连结」。在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他在美国微软工作,目前是比尔先生的行政助理,那么透过他,我跟比尔先生的连结就只有二度分隔,近到我所说的每句话都可能传到比尔先生的耳朵里。

但是,若移除这个「弱连结」,由于我跟这位高中同学已经分隔十多年了,除了当年的同学外,根本不会有什么共同的朋友,除了透过他之外,根本不可能以这么短的距离跟比尔先生接触,此时,「弱连结」就好像我们对桥梁的定义一般,它能让我们轻松的跨过深谷、急流到达彼岸的目的地。

而「弱连结」所带来的信息呢?在可信的前提下,「弱连结」所能带给我们的信息往往是我们前所未闻的,它可能来自另外一个相当遥远的群聚,而这个群聚可能比我们自己的群聚还要来的学识丰富,或是比我们早经历过某些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群弱连结」共同传达的信息对我们的影响就会相当巨大。

以此而论,似乎便解释了会员相信网友的口碑略高于自己的亲友口碑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6: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谁,读得有问题或者有启发请回帖。我们讨论,当然有谁可以提供这本书(需要自己扫描)就更好了,我刚联系一家出版社看他们有意向引进到国内不。
其实我个人对这方面很有兴趣,学习这方面3年,有些心得。希望有人一起交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推荐一本: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18: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有卖这本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0 1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看群体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8 14:22 , Processed in 0.38096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