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itianma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5月2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0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歇尔·苏莱曼当选黎巴嫩总统



  2008年5月25日,在黎巴嫩新当选总统米歇尔·苏莱曼的家乡阿姆希特,民众庆祝苏莱曼当选新总统。黎巴嫩议会当日召开会议,选举黎武装部队总司令米歇尔·苏莱曼为黎巴嫩总统,结束了这一职位持续6个月空缺的状态。

结束了该国长达一年多的没有总统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5月25日在阿根廷世界杯赛上,阿根廷队首次夺取冠军。决赛后,手持奖杯的队长丹尼尔·帕萨雷拉被球迷们举起欢庆。

永远支持阿根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美国太空总署火星探测器“凤凰号”,成功降落火星北极区,为人类第一个降落火星北极的航天探测器。



凤凰号登陆艇在火星上的想像图

凤凰号(英文:Phoenix)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2007年火星探测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一枚着陆器送往火星的北极地区,对火星的极地环境进行探测。

凤凰号将在防热盾、降落伞与火箭推进器的协助之下,缓缓降落在火星冰封的地表上,然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积的电力,伸出长约2.3米的机械手臂向下挖掘,并将挖掘所得的土壤样本送回凤凰号,以先进的仪器对土壤中的水冰加以分析。这项计划共耗资四亿两千万美元。

评论:任务的目的是寻找火星北极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空知英秋,日本漫画家。
  
  姓名:空知英秋
  平仮名:そらち ひであき
  罗马音名:Sorachi Hideaki (与平假名对应)
  性别:男
  生年月日:1979/05/25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
  出生国:日本
  出身都:道府県 北海道
  出道:2002年在周刊《少年JUMP》第42号发表《Dandelion》
  代表作:《银魂》
  主要作品:《白黑》《银魂》《Dandelion》《13》

推荐理由:“另类”新人王的《银魂》这部作品在2008年动漫排行榜上是满载而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6: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5月25日,中共发出《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决定将“工农革命军”定名“红军”。

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了《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其中明确指示:“可正式命名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中央正式通知毛泽东和朱德:“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根据中央指示信的精神,毛泽东和朱德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相继奉命改称“红军”了。

中国工农红军简介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即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甘肃南部地区会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又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领袖
  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司令是朱德,总政委先后是周恩来、张国焘,总参谋长是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博古曾经在长征中代职)。在长征到陕北三大主力红人民领袖任弼时合影军会师后,增设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是彭德怀,总政委是任弼时。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是朱德,总政委先后是毛泽东、周恩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是贺龙,总政委是任弼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徐向前,总政委是陈昌浩。

前身
  红军主力部队的来源主要是北伐战争时的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和参加土地革命的农民军。其中,红一方面军的主力部队红一军团的骨干来自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红三军团来自湘军彭德怀团,红七军来自广西省政府两个警备大队。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来自农民军。

结局
  在长征结束前后,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西路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5军和四方面军的9军,30军)遭到全军覆没结局,徐向前只身逃回延安,陈昌浩先逃回湖北老家后返回延安,李先念率余部400人到达新疆,被盛世才收编。
  到达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经过山城堡战役,结束了和国民党的十年内战,抗战爆发后,经过多次谈判,1937年8月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名第115师,红二方面军改名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余部先改名援西军后改名第129师。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部。大批红军编余干部被分配到抗大学习或派遣到长江局从事华中地区工作,后参与组建新四军。

评论: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主力,红军的长征创举震憾所有世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7: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粮仓”河南迎来第五个夏粮丰收年
2008年05月25日



5月25日,在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几十台收割机正在收打小麦。 当日,由农业部举办的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开机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这标志着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启动,整个机收大会战将由南至北逐步展开,历时1个月左右结束。据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参加小麦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到27万台。 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5月25日,在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收割机在插着“支援灾区重建”标语牌的麦田里收打小麦。

  新华网南阳5月25日电(记者訾红旗、顾立林)25日19时,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河南南阳市举行,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在仪式现场说,如果近期不出现突发性灾害天气,河南夏粮总产将突破600亿斤,有望迎来第五个丰收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记者现场看到,金黄的麦田一望无边,穗长粒饱。一字排开的联合收割机隆隆驶向田间。看着从收割机里吐出来的金灿灿的麦子,镇平县杨营乡郭营村68岁的农民余怀俭喜笑颜开:“今年这麦子,穗大粒饱,晶莹透亮,亩产近千斤,比去年要多打200斤。”

  余怀俭的话得到了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的验证。魏仲生告诉记者,从小麦成产三要素看,平均亩穗数36.9万头,比上年增加0.1万头;穗粒数31.6粒,增0.6粒;千粒重38.6克,与上年基本持平。如果不出意外,全省夏粮总产、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中国粮仓,河南夏粮生产已连续4年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斤大关。对此,各级党委、政府不仅没有放松粮食生产,反而更加坚定不移地把粮食放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据统计,全省夏粮种植面积达到7933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89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208万亩,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建国以来之最。


  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力度继续加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全省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近90亿元,比上年增加三分之一还强。良种补贴面积90%以上,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全省所有农区。国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和新的小麦国家标准,进一步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记者在河南各地采访发现,干部群众提到嘴边最多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科技带来丰收粮”,特别是大量适用的农业科技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为夏粮增产丰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据省农业厅介绍,今年小麦良种良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民科技入户项目力度继续加大,高产优质的郑麦9023、新麦18等10个夏粮主导品种突出,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全省共有110个县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不仅培养了地力,而且减少了肥料的投入。

  为了保证颗粒归仓,河南广大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组织指导“三夏”工作。目前全省已经组织好400多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会战”,其中联合收割机达到11.2万台,比去年增加3000多台,预计今年小麦机收率将达到94%以上。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球粮食价格日益走高、粮食供求紧张的国际背景下,占全国夏粮总产四分之一强的河南夏粮丰收,意义重大。全省干部群众将全力以赴投入“三夏”生产,以实际行动服务全国经济大局,支援地震灾区人民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点评:中国当年的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2004年5月25日起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朝鲜一名政府官员近日在平壤南北朝鲜经济会议时证实:从5月25日起,朝鲜已经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朝鲜于2002年11月开通移动通信,销售的手机多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产品。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截止至去年11月,朝鲜一共有约2万名手机用户。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南北朝鲜部长级会议时,还曾发现朝鲜人在使用手机。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朝鲜电信建设落后,目前只有首都平壤与少数经济特区才有手机服务,并且在朝鲜拥有一部中高档手机加上号码,需要花费750美元,这等于当地一般工人28年工资,普通人恐怕难以享受这种奢侈服务。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移动电信市场,可能也是朝鲜禁用手机的根源之一。

朝鲜逆潮流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7: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05月25日,韩国男演员在熙出生
  
  名字:在熙 /Jae Hee/재희
  本名:李贤均/LeeHyunKyun/이현균
  出生:1980年5月25日
  身高/体重: 180cm/68kg
  星座:双子座
  初次亮相: MBC特别企划电视剧"山"饰演童年的甘宇成(1996).
  获奖经历: 2004年第25次青龙电影男新人奖
  学校: 檀国大学电影表演系
  家庭成员: 独生子
  特长: 唱歌,跳舞,直排轮,潜水,演戏
  爱好: 听音乐,看电影,娱乐
  血型: O型(在熙05年拍摄战斗的技术受伤住院检查4次出来的结果,之前一直以为是B,请不要随便修改)
  性格: 细心,做事很认真,专注
  习惯: 经常换衣服穿
  宗教: 基督教
  宝物1号: 我爱的人们
  爱唱曲子: 李秉宪的'TEARS'
  理想型女生: FEEL好的女生(感觉好的女生)
  魅力点: 大眼睛,细致的皮肤
  关系好的艺人: 金孝真 孔孝真 李永真
  喜欢的运动: 篮球
  喜欢的食物: 一般不会挑食,反正不给我吃就死给你看!
  喜欢的娱乐: 星际争霸
  没有日程的时候: 跟经纪人玩星际争霸
  现在:2008年8月4日正式入伍服兵役,为期2年,2010年6月18日退役(在熙正式入伍时间是2008年8月4号,国内媒体的报道日期是不正确的,请不要随便修改)
  2009年4月21日,韩国国防宣传院公开了通过申请演艺士兵(文艺兵)笔试的合格者名单:其中有在熙。
  2009年4月28日,在熙接受韩国国防宣传院申请文艺兵面试。
  2009年4月30日,在熙通过韩国国防宣传院面试,转入韩国国防宣传院,成为一名演艺士兵。

评论:因在电影《空房子》有着出色的表现而开始受到瞩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正式输油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5月25日起正式对华输油。北京时间凌晨3时10分左右,原油开始抵达我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



评论:开辟石油供给新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8: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5月25日——孙元良逝世,103岁,中国抗日名将

  

孙元良 (1904年—2007年5月25日),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日名将。

家世
孙元良籍贯四川成都。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叔父孙震,川军将领,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孙为偶像剧演员孙国豪。周镇寰是他的机要秘书。


年表
1904年3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华阳县(今属双流县)。早年在私塾就学。

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

1924年在北京大学读预科,经李大钊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任第1师第1团团长。在南昌与孙传芳军作战时,望风而逃。后又在奉新抗命撤退。差点被蒋介石枪毙,因薛岳、刘峙等说清得免。

1928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野战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任教导第一师野炮营营长、陆军第二师七团团长、警卫军第一师一旅旅长等职。

1932年,任陆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

1934年,参与国共内战初期之将乐战斗等战斗。

1937年8月,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率兵坚守闸北阵地七十六日,伤亡惨重到补充过五次,每次补充几个后备团,打到最后的补充兵都是刚上战场的新兵。他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国军524团团附谢晋元。即为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

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指挥72军防守光华门一带,辖下88师的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营长阵亡十一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士兵伤亡难计其数。

1939年1月,以民生航运公司职员身份,取道香港游历考察英、法、德、意等欧洲诸国。回国后重返军界,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

民国卅三年冬,日军集中主力攻陷贵州独山(今独山县),准备直捣陪都重庆。孙元良率廿九军援救,在欠缺车辆运输下,多以徒步行军,最后一段还得穿越相反方向的溃军和难民。他指挥先头部队九百多人抵御日军第三师团的两个联队,终于收复南丹、独山等要地,扭转危局,因而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1946年先后任首都南京附近常镇地区警备司令、重庆警备司令。内战爆发后,任第16兵团总司令。

1948年11月,率兵团参加徐蚌会战。在遭到华东野战军包围后,率领16兵团以300余辆战车为先导突围,最终于12月6日突围成功。

1949年任16兵团司令驻守四川,因下属军官通电投向共产党,飞往台湾。不久后就办理退役。

1970年代初,一度在日本开面馆,名为“天福园”。1975年,定居高雄,任一家针织品公司董事长。

2007年5月25日,因器官衰竭,在台湾逝世,享寿一百零三岁,同时也是最后一位过世的黄埔一期学生。


著作
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台北世界出版社
《世界军事史》

轶事
因北伐期间临阵脱逃,且屡次有擅离部分独自逃跑的经历,获绰号“孙飞将”,讽刺他不以逃跑为耻。曾被赠言: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在淞沪会战期间,有强奸女学生和贪污等劣行。

宋希濂对孙的评价:“孙元良我是深知道的,是个把个人看得比什么都高的人,我无法与他共事。”

南京大屠杀期间,他脱离部队,躲在妓院里(一说躲到了外国使馆),成为屠杀目击者,1985年曾发表抗议书,驳斥日本军国主义者谎言。

评论:虽然在北伐期间有“飞将军”之称,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前途,反而一路高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5月25日 苏联公布侵阿苏军伤亡人数

  1988年5月25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说,自1979年12月苏联出兵阿富汗以来,苏军在阿富汗的死亡人数为13310人,受伤人数为35478人,另有311人“失踪”。

阿富汗战乱至今频仍,前苏联的这次“参与”也是缘由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5日,火炬手孙志安(右)与火炬手撒贝宁交接。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江苏苏州传递。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新华社苏州5月25日电(记者王恒志 王雅楠)奥运圣火25日上午开始了在江苏省首站苏州市的传递,传递路线穿越苏州高新区、古城区和工业园区,充分展现了苏州城市历史和现代的精华,而超过总数十分之一的外籍火炬手也成为开放的古城苏州传递的一大亮点。

  苏州圣火传递的104名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既有劳动模范、世界冠军、科技专家、优秀企业家,也有在各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值得一提的是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火炬手是外籍在华人员,这11名外籍火炬手分别来自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

  苏州火炬传递从苏州乐园广场出发,途径狮山路、京杭大运河、苏州体育中心、盘门景区、环城河南门路、觅渡桥、中央公园等地,最后到达工业园区世纪广场,全程19.1公里,其中车队传递10.9公里,手手传递8.2公里,分为3段,分别展现了苏州高新区、古城区和工业园区的景观风貌。

  起跑仪式在苏州高新区的苏州乐园门前广场进行,仪式前,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表达对四川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参加苏州火炬传递的104名火炬手和28名护跑手共捐款96490元。早晨8时8分,羽毛球世界冠军孙志安接过第一棒火炬,开始了奥运圣火在江苏省境内的传递。

  苏州各界群众夹道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传递线路两侧飘扬着大大小小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会会旗,在欢迎火炬的同时,苏州人民也不忘灾区,桃花坞社区居民刘玉花说:“我觉得火炬传递了一种安全感,我们在后方一样在支持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

  57岁的市民张连宝已经为灾区捐了4次款,他说:“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一样,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凝聚力的传递。”
第36棒传递的轮滑亚洲冠军郭丹展现了当日火炬传递的一个特色传递方式——轮滑。作为全国首个“全国轮滑城市”,已经连续举办两届轮滑世界杯的苏州市特意安排了一棒轮滑传递。

  跑最后一棒的举重世界冠军唐卫芳当年因女子举重还不是奥运会项目而与奥运擦肩而过,“没能参加奥运会是我的终生遗憾,能当选火炬手圆了我的这个梦。”她在跑完最后一棒后说。

  苏州市火炬传递于上午10点结束,25日下午奥运圣火将传递至江苏省第二站南通市,南通市总路线长度为20公里,其中包括车队传递8.2公里,火炬将在新落成的苏通大桥上进行交接仪式并进行传递,市区从南通市体育广场起跑,至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结束。

  截至24日12时,苏州市已派出12批救援队前往四川灾区救灾,捐赠5.04亿元人民币,物资价值8503万元人民币。

奥运圣火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传递中国人民“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灾难无情人有情”精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05.25——演员黄宏出生。

  黄宏,著名喜剧小品表演艺术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副军级待遇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一级演员。1973年入伍,辽宁大学哲学系(专科)、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硕士研究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授予青年优秀文艺家称号)、中华慈善总会理事(授予中华慈善大使)。连续十五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表演的喜剧小品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多次荣获“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1960年5月25日出生。父亲黄枫是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黄宏幼年曾入戏校学戏,后学山东快书,曾被高元钧大师称赞为“形象好,技巧好,表现好”的三好演员。十三岁那年黄宏作为文艺兵被沈阳军区文工团特征入伍。曾学习相声拜相声演员马季为师。现任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总政小品喜剧艺术团团长曾连续1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超生游击队》、《婚礼》、《打扑克》、《鞋钉》、《打气儿》、《难兄难弟》等都以诙谐手法讽刺时弊对社会有着深刻警觉和教育意义成为家喻户晓经典作品两次获得“文华奖”两次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七次获得“解放军文艺奖”
  1992年,黄宏调往北京总政歌舞团,后来还成为总政歌舞团小品喜剧艺术团副团长。
  2000年开始从事影视创作主演长篇电视剧《党员金柱有点忙》获得第十九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2001年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获第二十二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二十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五届“夏衍电影文学奖”、长春国际电影节优秀华语片“银鹿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喜剧片奖”、中国淄博国际儿童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伊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蝴蝶奖”
  此片还作为中国优秀影片参展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在2007年11月1日闭幕的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黄宏当选为新一届曲协副主席。

更多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221781.htm
评论:以小品而为全国人民所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5月25日--阿卜杜拉一世当选外约旦国王,外约旦独立。

  

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1882年~1951年7月20日;阿拉伯语名为عبد الله بن حسين)

外约旦的埃米尔(1921年4月11日-1946年5月25日在位),后成为国王(1946年5月25日-1951年7月20日在位),1950年时改称约旦国王。

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是哈希姆王朝的汉志(或译为希贾兹)国王侯赛因·伊本·阿里的次子,生于麦加。他的青年时代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度过的,在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接受教育,是那里的阿拉伯人社交圈中的明星人物。1909年,他成为奥斯曼帝国议会中的麦加代表,并担任这一职务直至1916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与父亲和协约国合作,于1916年领导阿拉伯部落发动了推翻奥斯曼帝国统治的阿拉伯大起义。在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1919年7月,在大马士革召开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大会通过决议,要求阿卜杜拉成为伊拉克国王,而侯赛因的三子费萨尔为叙利亚国王。1920年7月25日,法国占领叙利亚,废黜费萨尔。11月11日,阿卜杜拉宣布将自己的伊拉克王位让给费萨尔,自己则准备组建军队攻打法军。经英国和哈希姆家族其他成员的调解,阿卜杜拉于1921年3月从汉志前往英国委任统治地外约旦,接受当地酋长的宣誓效忠,于当年4月11日成为外约旦埃米尔。

当英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而无力对众多托管地进行控制之时,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于1946年5月25日宣布自己为外约旦国王,这个国家后于1950年改国名为约旦。

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奉行亲英政策。1948年5月,阿卜杜拉一世与其它阿拉伯国家一起向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发动进攻,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他的受过英国人训练的新式军队攻占了很大一块地方。在1949年停战后,约旦仍然对这些攻占的地区保持实际控制。这一地区就是现在所称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她由于阿卜杜拉一世的胜利一直是约旦的领土,直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

巴勒斯坦的一些激进武装派别怀疑阿卜杜拉一世企图与以色列单方面媾和,开始策划针对他的阴谋。1951年7月20日,阿卜杜拉一世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暗杀。

中东何时才见真正的和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2: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5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

  
    米哈伊·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男人,地图头,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赤卫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开始定期在农庄里劳动,15岁当上了康拜因操作员助手。15岁参加工作,最初任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机械师。195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团市委第一书记,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非正常人类研究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1966年9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78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1979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增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85年3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口号,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为结束冷战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于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88年6月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1991年8月22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致力于缔结联盟条约的工作,但12月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声明,并宣布了苏联的解体。苏联国家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1955~1962年从事共青团工作。1962年3月~1978年11月从事苏共地方党务工作。1978~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85~1991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1991年任苏联总统,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中、后期,苏联社会陷入混乱,苏共丧失国家领导权,最终苏共被迫自行瓦解,苏联解体。
  历任苏共第22、24、25、26和27次代表大会代表和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他是苏联第8至11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还曾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1952~1955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


评价:这是一个是非功过难以评说的人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下长城":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2006年5月25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的地下古战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国家的名义肯定了这一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的巨大历史价值。

  在我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清先生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考察了宋辽地下古战道后激动不已,即席赋诗道:"万里长城与战道,地平上下两奇观!"

  永清县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区中心,县城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均约60千米。该县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为益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为永清。清末以来,居民们不断在地下发现了古地道,但当时的人们无法认清其真实面目,更无法估量它的历史价值,致使这些藏于地下、曲折幽深的地下建筑一直未有人深究。

  1988年,永清县委、县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县古地道开发小组,重点对瓦屋辛庄村的一处地道进行挖掘和探查,经过3个月的发掘,查清此洞共200多平方米,由两个"迷魂洞"和一个"藏兵洞"组成。1号"迷魂洞"洞顶距地面3.7米,南端为东西通道,长2.9米,宽0.48米,通道的两端各有一个方坑,上面盖有插板砖。该通道东端向北通,经过错综的通向变化后,进入一个南北通道,然后又有折弯。这组地道曲折迂回,拐角均呈90°,人若进去犹如走进迷宫,拐了几个弯后就不知东西南北了。

  2号"迷魂洞"被破坏严重,发掘不全。该洞位于1号"迷魂洞"东北两侧。其迂回曲折如一号洞。进入通道前行1.6米,有3层台阶,地道顺台阶向下往东延伸,距台阶3.2米处,两壁出现闸槽,看上去以前曾有过闸门,再向南拐弯后,与1号"迷魂洞"隔墙相接,此洞再向南拐弯后又分为两支。这个洞亢竟起于何方,落脚何处,仍不为人所知。

  "藏兵洞"位于瓦屋辛庄村古地道群中心位置。它虽然不像"迷魂洞"那样扑朔迷离,但也经常变幻方向,此洞距地表1.7米左右,有3层向西的台阶,下台阶后向北拐进入一个南北走向的通道,通道中有5间并排的小屋,每间屋大约2平方米左右,可以藏人,通道和小屋都铺有地砖,每间小屋均分为两组,中间有一通道相隔,两组小屋与通道相接的开口方向相反,即使点烛相照,也不能一览无余,隐蔽性很强。更使人惊异的是,"藏兵洞"的一个出口竟然是在一口水井里面。

  这样的地道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用于抵御日寇的地道和电影《地道战》。二者的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都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闸门等军事设施,然而,他们又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抗战时期的地道中,除了厕所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生活设施,永清古地道中有通气孔、灯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设施;二、抗战时期所筑的所有地道,没有一个是用砖铺就的,而永清古地道却全部都是用砖石铺砌而成。这说明,抗战时的地道是临时性的,是一种临时性的隐蔽所或临时性的战斗设施,人们每次进去的时间都不长,不需要用许多生活设施:而永清古地道则显然可以供人们在里面长期栖息。由于全部都是用砖石铺砌而成,它就像一个永备工事,可以经数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损坏。

  从地道是否用砖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二者挖掘建造方法的大不相同。永清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像挖地基那样挖出深浅不一、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的各种坑道,然后在底上铺砖,在两侧镶砖,在上面用砖打旋顶,最后在旋顶上填土夯实并加以伪装,建造这样的地道要烧很多的砖,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没有政府的统一组织,单靠老百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千米。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最浅处距地表不足l米,深处则达5米:洞体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筑材料均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砖。

  专家学者们经过分析讨论一致认为,永清古地道不是简单的藏身洞,不是老百姓个人所为,其性质是宋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

宋代为何修建古战道?

  当年来国为何要在永清地区开挖这种坚固的防御性的地道呢?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五代时说起。

  在中国古代,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与战争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在五代时期的公元936年,后晋石敬塘为了答谢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统统割让给了辽国,之后,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分界线就从长城、秦岭一线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带,燕云十六州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这一带,北京这一带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割让给辽朝以后,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完全可以任意驰骋纵横。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间)、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以及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镇)三关,遂以瓦桥关置雄州,以益津关置霸州,后又以淤口关置信安军,这时永清也随之被收复,属霸州。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殿前禁军的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其弟弟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南北征战,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并且打败了北方的北汉政权。

  宋军消灭北汉后,随即向辽田发起进攻。力图全部收回燕云十六州,辽国当然不肯放弃这块丰美的土地,双方展开激战。结果,北宋倾国之力的两次进攻均遭惨败,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辽国在取得这两次胜利后即发兵南侵,双方又经历了残酷的君子馆之战和易州(今河北易县)诸战,互有胜负。后来,辽军在徐河(今河北满城、徐水境)之战受挫后的数年中未大举南攻,而宋朝因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不得不在战略上发生重大转变,即放弃以武力收复幽蓟的打算,将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于霸州的北部,于是永清一带便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而今永清县发现的古战道处于古战道的最北端,位于宋军北部防线的最前沿,它由县城城南分两处走向。一是从永清县城南关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县城东南通向霸州信安镇,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镇都是宋军屯兵的重镇,前线辽敌一有动向,即可迅速将情报送达指挥部,据此即可肯定,永清古战道就是北宋军民为防御辽军而规划修建的。

  古战道为何时修建?

  对于永清古战道于何时修建的问题,专家们形成了两个一致的意见,其一,古战道为宋代所建。此论的直接证据是古战道的建筑材料--青砖,因为古战道的砌砖与雄县祁岗宋代的地道砖规格同一,其硬度、其土质也与宋代地道砖别无二致。另外,在元、明、清三代,从河北地区的战略态势看,没有大规模构筑地道的必要,而地道中出土的文物又表明他们不可能早于宋代。

  其二,古战遭建于公元1000年前后的宋辽对峙时期,然而,这个对峙时间很长,达165年之久,更加准确的时限为何时呢?笔者在看了一些历史资料之后,认为最有可能的时间段是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至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15年间。

  宋辽对峙虽然从北宋消灭北汉的公元979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北宋对辽是处于攻势,企图全部收复燕云十六州,两次兵败幽州后又与南侵的辽军展开连日激战,那段时间来不及构筑"水长城"和地道等防御设施,只有真正确定了防御战略之后,才可能规划并大规模地破土动工。

  北宋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由进攻转为防御战略,宋在河北中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东至泯姑海口(今天津溏沽附近)的东西900里,南北六七十里的地区,利用原有河水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广置稻田,把平原搞成水泽并连成一线,也就是当时号称的"水长城"。同时设寨28,立铺125,用以阻止辽军铁骑,但是,在广阔的平原上抵御辽军仅仅依靠水泽和一些据点是不够的,根据平原上的土质条件,当地军民极有可能秘密地采用地道战法来抵御强大的辽军,因此笔者认为,永清古战道最有可能开挖的时间是从公元989年北宋转入战备防御阶段之后。

  北宋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辽军在徐河战败后至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10年间没有发兵南侵。这段时间正是北宋军民大力构筑防御工事的最好时机,宋咸干二年(公元999年)9月,辽军又一次开始南侵,先后对河北干原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进攻。宋军经过近10年的休养生息,实际的总兵力超过丁辽军,加上凭借水泽、地道等防御设施,也有相当的战斗力,双方在河北大地你来我往,拉锯激战,尸横遍野。至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战争以宋军的2次失败而告终。经过3次失败,宋朝君臣进一步感到了河北边防的虚弱,于是又一次大规模地整治河北边防。这期间也极可能组织军民秘密地挖掘地道。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八月,辽国在准备了一年之后,又一次向北宋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辽军于河北突破唐河防线,经过赢州、天雄军激战后,继续南进,此时,辽军已打得筋疲力尽,损兵折将,成为强弩之末,它一方面继续进攻,一方面主动向来朝提出议和停战。当辽军围困澶州之时,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但他胸中无数,畏敌如虎,也想停战妥协,辽宋在澶州摆开决战架势的同时开始进行紧张秘密的和平谈判。至十二月初,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末国不败而败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给断断续续长达26年的宋辽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此后,至辽朝灭亡的百余年间,宋辽双方弥兵敦好,边境未再以兵戎相见,"两国享无事之福者且百年"。

  古战道有可能为杨延昭所治

  自古以来,杨家将大战辽兵的故事就在永清县广为流传。

  随着古地道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北宋年间这里的确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激战,据调查,永清县建于宋代的55个村庄中,村名与宋辽战事有关的村就达36个,如几个乡中以营命名的村子有数十个,相传正是宋军72座连营。

  据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这一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遭为杨延昭(杨六郎)所治,也与杨延昭在宋辽边境的一段经历相合。

  杨延昭是杨家将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宋太祖赵匡胤二次发兵进攻幽州时,杨延昭随父亲杨业一起出征,作战勇猛,杨业阵亡后他丁父忧3年,尔后到河北边防前线任职,澶州之役,杨延昭反对议和,与当时的宰相寇准不谋而合,但是北宋朝廷并未对此做出反映,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占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取得不小的战果。以后澶渊定盟,杨延昭因为守边功高屡次升迁,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首长,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所以历史上留有"杨六郎把守三关"的美谈;在杨延昭等将领的率领下,霸州(含永清)等地的边民同仇敌忾共御辽敌,妇女儿童都能骑马射箭。后来杨延昭受投降派的压制,壮志难酬,大中样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七日,满怀忧愤地死在边防线上,卒年57岁。

  永清县就是当年杨延昭的防区之一。根据杨延昭在宋辽交战之际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这一历史事实,根据《霸州志》记载,不少专家断言,永清古战道即使不是杨延昭为首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参与领导过具体的修建。

  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延昭功勋卓著,名垂千秋。永清古战道和英雄杨延昭的名字密不可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5月25日——孟加拉国被飓风袭击,上万人丧生。
  

孟加拉国遭飓风袭击,但随着不断找到遇难者的尸体,救灾部门不得不接连更新遇难者人数。当地红新月会官员说,随着救援工作进一步深入,死亡统计数字可能达到1万。

  遇难人数可能达万人

  政府公布初步统计数据之际,孟加拉国红新月会主席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罗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死亡人数已超过了3000人,预计这一数字还会升高。
  由于交通和通讯受阻,一些灾区还不能提供精确统计数字。一位政府官员说:“我们正试图尽快抵达所有沿海的受灾地区,那样我们才能知道这场灾难到底造成了多少人丧生。”
  当地红新月会官员说,当救援人员抵达受灾的偏远岛屿后,死亡统计数字可能达到1万,会远远高于目前的数字。

愿自然灾害远离人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895年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成立

  1895年4月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绅民决定成立台湾民主国,以示对抗。
  1895年5月25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日),“台湾民主国”宣告成立,唐景崧被推为大总统。唐景崧电北京总署并通告各省:“仍奉正朔,图作屏藩,商结外援,以谋善后。布告全台,定号‘永清’”。在告中外书中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民主国”是台中的绅士、工部主事丘逢甲首倡,他会同原候补道台中人林朝栋、原内阁中书台北绅士陈儒林等人于5月21日向台湾巡抚唐景崧提出并确定下来的,以台湾巡抚署为总统府,以丘逢甲为副总统兼义军统领,任命原镇守台南帮办军务刘永福为大将军;同时,还在台北设立议院。
  5月29日,日本侵略军分两路进攻台湾。6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基隆。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府兵变,唐景崧经化装携带台湾巡抚印章逃回厦门。
  7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台北。“台湾民主国”败亡。

评论 虽然“台湾民主国”败亡,但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台湾还未回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2年5月25日台灣歸順式場慘案發生,265名抗日義軍慘遭殺害



1898年,日本任儿玉源太郎为台湾总督,儿玉任命后藤新平为民政长官。后藤改变过去以军事镇压为主的方法,对台湾抗日义军采取怀柔、诱骗、分化和各个击破的策略,致使大股义军归顺,台湾的抗日势力被瓦解了。到1902年,仍在坚持抗战的义军已经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于是准备归顺日本当局。
  同年5月25日,日本当局在林圮埔、土库、西螺、他里雾、内林、斗六等六处设置归顺式场,举行归顺仪式。暗中却在每一个归顺式场,都埋伏大量的军队。这一天,分别到六个归顺式场接受日本归顺仪式的265名义军战士,全部遭到日军的屠杀。
  用这种方法,日本当局竟诱杀了归顺义军4000多人。
  后藤新平在他写的《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一书中说:“当讨伐土匪的时候,有一个土匪归顺法,说要交给归顺的土匪们归顺证,聚集他们于警察署办务支署里头,预先下达训令,使军队把他们同日同时统统杀得干干净净了。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5 19: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05月25日——天主教香港教区首位华人主教徐诚斌逝世。
  
    徐诚斌(1920年2月20日─1973年5月23日),天主教香港教区第三任正权主教(1969年-1973年),也是天主教香港教区首任华人主教。
  徐诚斌祖籍浙江宁波,1920年2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一个监理会的基督徒家庭,其父徐可升曾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徐诚斌就读上海东吴附中(初中)及圣约翰大学附中(高中),1936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主修新闻,1940年毕业后,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讲师、《西洋文学》编辑。后去重庆。
  1945年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默登学院攻读英国文学,194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48年夏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英文教授。
  1949年,徐诚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圣名方济各。
  1950年南京不守,因不能适应中国大陆新环境,获准往香港探亲。
  1955年,徐诚斌辞去英国东南亚专员公署高级研究员一职,自费去罗马伯达学院学习神学哲学,预备晋铎。
  1959年3月14日在罗马晋升司铎。返回香港后,主编《公教报》(1959年-1965年)及主持公教进行社及公教真理学会。
  1967年6月12日,徐诚斌成为香港教区辅理主教。
  1967年10月7日行主教祝圣礼。
  1968年11月30日,被任命为香港教区宗座署理。
  1969年6月20日,教廷委任他为香港教区主教,10月26日举行就职仪式,成为香港教区第一位华人主教。
  1971年被委任为全球主教代表会议代表。
  197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名誉法学博士。
  1973年5月23日与香港医务总监蔡永业医生午餐时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3岁。
  徐诚斌曾梦想建立一所香港天主教大学。1985年,明爱徐诚斌学院(Caritas Francis Hsu College)成立。

评论:作为天主教香港教区首任华人主教,徐诚斌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和敬业操守开创了历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4 20:57 , Processed in 0.43945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