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44|回复: 0

[【社会视角】] 节前莫忘向官员“敬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1 0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的来历都很值得咀嚼。就说这个“礼”吧,孔子强调等级制度仪式的“礼”,并非“礼”的本义,祭神求福的仪式才是它的初始意思。几千年来,“礼”始终还在围绕本义和儒家的释义打转转。

  南京佳事得玩具公司2007年春节礼品发放清单意外被曝光。清单显示,这家企业共向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送礼14.48万元,包括现金红包、高档服装、购物券等。 12月27日记者按照礼单上的联系方式,打通了一位收礼者的电话,对方矢口否认有收受佳事得礼金这回事。(《现代快报》12月28日报道)

  向收礼的嫌疑对象打听有没有这回事,甭说是陌生的记者了,就是熟人,也难探听到实情。有人嗔怪记者幼稚,我倒觉得履行这个程序很必须。你可以不承认,但媒体不能不核实。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若不是佳事得陷入困境,债主到该公司经理的办公室翻箱倒柜,说不定这份送礼清单还继续被束之高阁呢。对成年人来说,即便没有这个清单,大伙儿照样心知肚明,知道逢年过节的人情世故是怎么回事。别说做生意的了,那些在衙门里混饭吃的,有几个过节焉敢忘“敬礼”!向上司“敬礼”,并不是咱们的新传统,古已有之,顶多是迄今尤甚罢了。过节怠慢官员,除非你胆大到不怕被折腾的地步,不然,最好还是服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礼节,因为官员就是我们的“神”,不找他们祈祷,不去先送点牙祭塞塞这些人的牙缝,这些人又不是你的孝子贤孙,凭什么全心全意为你服务啊?这个道理,连农村的老太太都明白。每年腊月二十三,还不敢不在自家的灶台前给灶爷烧香并磕头作揖呢,春节期间对诸神的孝敬更是成了不可或缺的礼仪。过节对企业来说就是要练就孝敬官员的基本本领,“年关,年关,不打点好节礼,来年别想安生”。

  节前向官员被迫的“敬礼”也好,主动的“献礼”也罢,表面上看是人情世故,其实缴纳的是变相的保护费。祭神求福嘛,神不能降福于你,何必祈求于他们。对那些品性无法和“神”相提并论的官员来说,企业的“敬礼”已经不是单纯的祈福,而是“乞福”??是拿着礼品、礼品买平安与和谐的当代另类乞丐。数年前,笔者在深圳时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某乡镇的小公务员闻讯自己升迁到市内时哭了,因为他知道对没有职权的公务员来说,基层才是肥沃的金土地,逢年过节每个人的办公桌旁边放个竹篓子,下面那些企业会逐个来往篓子里扔利是的,一个红包50元到100元不多,架不住企业数量多,一个春节下来照样能稳收个8万、10万的。到了市区的机关,过年还会这么“丰收”吗?

  节前向官员“敬礼”现象的普遍存在,折射出我们的软环境的好与坏。什么时候企业和一般的机关工作人员敢于向那些在位的官员不再“敬礼”,咱们的软环境和政治生态才算基本恢复正常。“敬礼”是行贿的代名词,落马的官员天天有,哪个落马者没有过“敬礼”和“被敬礼”的经历?

  根除过节向官员“敬礼”的现象,有人建议强力推行“公务员资产申报”。我想补充一句,资产申报还不够,最好是流产申报,把那些无法被沉淀成资产的日常开销,也该列入必须申报的清单。那样的话,周久耕之流就不会抽1500元一包的香烟和戴10元一只的手表和高档的凯迪拉克上下班了。

  “敬礼”是中国的国丑,是中国式的折腾。谁在折腾企业和基层人员,该去向总书记述个职了。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081230_1460193.htm

腐败见不得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07:55 , Processed in 0.2890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