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337|回复: 133

[【书香茶座】] ★ 图文版    ◎ 实力决定成败---太平洋战争启示录(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2 1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智勇逃又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次,和我合作的是人称赛马谡的亨利(henry2000888),他

冷静睿智,精通正史野史,善于剥茧抽丝,从事实中挖掘真相。本次,他作为特邀嘉宾,将和我一起

给大家讨论一下二次大战中太平洋战争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这里所说的太平洋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间已经过去五十多年,用波澜壮阔、空前惨

烈来形容此次大战毫不过分。然而,我不打算用详尽的笔墨来描述这场战争,因为单纯历史事件和数

据堆砌往往令人忽视本质。我们只需用敏锐的目光来梳理数据,用冷静的头脑来分析事实,逐一归

纳,便能偶有拾获,管中窥豹。

  历史的真相难以全部得到的,但历史的发生和结果是确定的,抛开细节和阴谋论,只看大事件,同

样能得到离真相相差无几的结论。俯视整个太平洋的发生、持续、结束,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

就是:人心决定向背 实力决定成败。

本主题计划分三个方面来论述,欢迎大家参与。

◎正义与邪恶

    所谓正义,就是道义,所谓邪恶,就是罪恶。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时候,正义都能占到上风。

  在强权来临的那一霎那,贪婪、罪恶降临大地,伴随而来的还有兽性、野性。在这些恶性势力的驱动下,日军一日千里,先后拿下了缅甸、菲律宾、兵锋直指澳大利亚。在1941年到1942年,日军把邪恶的信念变成了强大的软实力,军官如狼、士兵如兽,较弱的英国驻印缅军队被蹂躏得体无完肤,包括以自由光明标榜的美国军队,也一败涂地,麦克阿瑟也在1942年仓皇逃离菲律宾。在这个灰暗的时刻,强权在冷笑,邪恶在嗜血,正义在哭泣,上帝在旁观。

  启示录:面对邪恶的咄咄逼人,光是标榜正义和平、仁义道德是无济于事的,有时还容易麻痹民众,放松警惕,因为邪恶在攒积实力,虎视眈眈,一旦对方实力失衡,对方就要开始肆意使用武力,满足己方的野心和欲望。没有对抗邪恶势力的准备与发展国家实力的长远打算,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

  


◎人口与素质


  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开始,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一场海陆空综合实力殊死较量的血战,绞死了交战各国数百万的人口(包含军队和平民)。
死亡清单:(资料出自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Pacific_War

日本:174万陆军死亡,40万平民死亡(主要是原子弹)
美国:10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
中国:380万军人死亡,1700万以上平民死亡
澳大利亚:1万7千人死亡
苏联:1万人死亡,2万5千人受伤
英属印度:8万6千人死亡

  

  战争就像一台永不停止的绞肉机,入口是交战双方的士兵和平民,1939年,美国人口1.3亿多,,日本人口为7800万,中国1937年人口大约为4.4亿。战争打了5年(中国从1937年算起),美国平均每年消耗2万人口,中国每年250万人口丧生,日本为40万,累累白骨,千万亡灵,在控诉着战争的惨烈和残酷。

   如果不算出生人口和战争伤亡比率变化,按照这个速度,美国人大约还可以撑65000年,日本可以撑到195年,中国1750年,战争发展到相持阶段,这个伤亡速率基本固定,且日本的伤亡比例日益增大,不管从哪方面算,日本必败无疑。

  从人口素质来看,美国民众受教育程度较高,日本人次之,中国最低,大部分是文盲。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装备基本属于一战水平,军阀林立,武器基本无法自给,且军队来源基本靠抓壮丁、军官吃空饷,贪污成风,后勤、协调能力底下。美军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靠着强大的工业能力,把士兵武装到牙齿,二次大战中,在欧洲、太平洋两线作战,总计歼灭轴心国军队(日本、德国)超过五百万,自身损失40万,全部为军人,无平民伤亡。日军在二战中,陆军装备是美德苏日四国中最差的,但单兵训练有素,海空军属于当时的先进水平,尤其是海军,其实力在战争爆发前是数一数二的。1941年的日本海军,拥有舰队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10艘,世界最强大的战列舰大和级1号舰大和、2号舰武藏均已完工,正在海试和舾装,另外还拥有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7艘,另有驱逐舰11级共105艘和潜艇数十艘,霸气十足。

   太平洋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海空军的战争。日本的海空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实力的,但其实日本海空军这个实力是打了水漂的,水到到一场局部海战(中途岛之战)的失利就一蹶不振,而且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极差,在逐岛之战中,日军饿死病死溺死人数远远大于战死人数,相比美英两国的后勤补给工作,日军脆弱的后勤是其致死的命门。

  启示录:人口,素质必不可少,高素质的平民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是现代化战争的保证和支撑。

◎资源与力量

    资源,是战争必可缺少的消耗品。在太平洋战争中,人员、石油、矿石、橡胶、武器、补给等等的消耗是惊人的。就主要参战国中美日三国的资源来看,资源最丰富是美国,所有资源一应俱全,其次是日本,最后是中国。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铁矿、石油、煤炭量远远超过日本,但是没有能力开发和加工,仍然等于没有。别的不说,1941年,仅是石油一项,由于美国的禁运,日本的石油储量仅够3个月使用,而美国1941年石油产量是19235万吨,战争进行到后期,日本的联合舰队将成为摆设。

    另一个有力的例子是后勤补给。日军的后勤在1942年后基本被美军骚扰、切断。1942年的瓜岛之战,打了半年,日军投入3.6万人,死亡达2.4万,饿死9000多人,占到37%;中太平洋的梅雷约恩岛上日驻军3404人,阵亡率为70%。其中战死者132人,仅战阵亡总数2403人中的5.5%。其余为病死,而其中74%以上是饿死或死于饥饿引起的并发症。菲律宾战役中,63万日军战死52万,大部是饿死、病死,全系无后勤保障造成。

    启示录:在战争中,资源是保障,资源就是力量。双方手头拥有的资源数量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当这种实力强大到较为悬殊时,具有扭转整个局面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猫桃的名字是什么啊,打算什么时候在论坛亮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blueicenan于2009-04-12 11:37发表的 :
小猫桃的名字是什么啊,打算什么时候在论坛亮相啊

兴趣所致,用心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决定向背 实力决定成败----------------耳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更新中,请注意顶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抛点砖头,等大家来指导:

卢沟桥抗战前的日本,手里是一把好牌:

1)朝鲜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多年,基本上已经被日本消化,开始正向输出利润了,除了点两地的义士跑到中国大陆继续坚持抗日斗争,基本上已经开始正规的日本皇民教育,日本盘算这两地遗老逝去,年轻一代基本是“认同”皇军的刺刀和菊花了

2)东北抗联和其他抗日势力基本失去区域活动能力,残部或者退入关内或者跑到苏联,东北开始大规模的日化教育,日本移民大规模迁往东北,张学良遗留在东北的工厂设施矿产加上日本的新设备投资,开足马力,为日本军备贡献了大量的军械(据萨苏在日文资料考证,太平洋战争里面日军的海军空军陆军的大量炮弹,钢铁,贵金属,煤炭,大豆,其他粮食及战略物资很多出自东北)

3)在蒙古华北方向上,日本成功培植代理人,苏联为了避免多面作战,在远东采取了隐忍的战略防御态势

4)日本国内整个体制已经顺利过渡到战争体制,全民整个处在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红利和不断战胜中国的狂喜中间,士气很旺

日本当时好似一个小星星,是很招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3: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技术发展上:

太平洋战争前

日本接收了德国的战舰,潜艇,战机,坦克,发动机,枪械的技术图纸后,靠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做了很多武器装备的发展

二战前,日本潜艇技术已经和德国做了大量交流,飞机发动机得到了德国的图纸,

在东亚这边:

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机是远东这边最先进的
日本潜艇是远东这边最先进的(鱼雷技术也是大幅领先美国,美国要到1943年后才能克服鱼雷问题)
日本战列舰是远东最大的最多的
日本航母数量和飞行员质量是远东最高的
日本坦克在东亚这边也是战绩最好的
日本军队参谋也是远东这边能做最复杂战役谋划的最优水平

总之,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军备水平是当时远东最优行列中间,而我们的中国正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贫弱阶段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画的不错,

桃改研究历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风云007于2009-04-12 18:10发表的 :
飞机画的不错,

桃改研究历史了?

嘿,一直感兴趣,风云兄来掺和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鲜艳的毛桃也会烂掉的。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坦克在东亚这边也是战绩最好的
但日本坦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战绩好是因为亚洲的机械化水平太低
1939年5月诺门坎战役中日军的装甲部队也出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1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去政治立场,我觉得日本长远看是输在实力上,小范围确实输在过度自信上。
比如实力对比严重不平衡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实力远胜美国,结果是美海军大胜日本海军。输在日本过度自信,临时判断失误,运气太糟糕,目的不明确(应该首先打击航母还是首先打击中途岛)。

偷袭珍珠港后,日本海军一度称霸太平洋,尤其在中途岛海军决战时候,优势明显。可是恰恰是在优势最明显,实力最强大的时候,被占劣势美国海军,只一战几乎消灭了日本海军主力。

山本想法很直接,通过一两次决战,彻底消灭美海军在太平洋的力量。珍珠港,他开了个好头,但在中途岛彻底失败,是实力不够,导致中途岛失败的吗?日方大型航母4艘,其他航母4艘,总舰艇数200艘。美方航母一共三艘。
通过珍珠港和中途岛可以发现,首先发现对手,并突然利用飞机进攻一方获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zhiyongtao于2009-04-12 19:04发表的 :


嘿,一直感兴趣,风云兄来掺和一下。


琐事太多。

历史不懂啊,只能来帖子里学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3: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mmh1于2009-04-12 19:39发表的 :
日本坦克在东亚这边也是战绩最好的
但日本坦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战绩好是因为亚洲的机械化水平太低
1939年5月诺门坎战役中日军的装甲部队也出动了


当时诺门坎战役中日军现役坦克水准和当时苏联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两军都是以轻型为主),
但是苏联坦克是在西班牙内战之后吸取了教训改进的(二战前的两次战争苏芬战争和西班牙内战对苏联武器的促进是巨大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苏联就是挨打,苏联人总结和超越的能力那是世界一流的),坦克战应用水平和指挥官水平相差日本犹如神和人的差别,呵呵
并且当时苏联坦克研发水平远远超过日本,
原因是苏联面临的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大海,现实的危险恐惧和顽强促使苏联在拼命发展,
当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苏联搜罗了很多技术和人力资源(美国的哈默因为牵线福特建立汽车工厂在苏联被美苏商界都高度赞誉)
日本是因为对手过分孱弱而洋洋自得,所以从动力上没有过多投入

和美国开战后好长一段时间,拿到了德国的好像是IV型坦克的图纸,日本还没有感觉,等逐岛苦战时候才知道坦克战自己落后很多时候,已经来不及装备新型坦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3: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力上面日本不是太差

雷达
航母(日本把航母图纸交给德国)
密码机器(德国给日本)
核研究水平(和德国是一个水平,知道厉害,但没有时间制造了)
舰炮最大的是大和战舰


但是日本最缺的,用英国人的话说是:日本缺乏管理这么大帝国的人员和制度,还有就是经验!!!


1.日本雷达的起源
当英国德国正在海峡两边开始雷达和早期的电子战时,日本人却在当时秘密发展起自己的雷达系统。

虽然二战中日本的雷达比英国和德国的同类产品性能上要落后,但是日本国内当时并不缺乏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电子工程师,这些人在1939年就研制成功性能相当可靠的空腔磁电管(10cm波长,英国也才在40年研制成功,但是马上应用于雷达并实战)但是军方领袖们却醉心于传统“武士道”精神,对新式技术不感兴趣,倾向于纪律,盲目的勇气,牺牲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另一方面,岛国的有限的资源在高技术装备投入上也限制了当时日本人的干劲。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不良竞争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相互争吵有时比盟友纳粹德国的海空军种的竞争还要激烈。由于日本陆军最初师法德国威廉时代的陆军,而海军开始就师法英国皇家舰队,两者就都有一些各自守旧的传统,而不象新兴起的美国那样重视新式科研技术。

在30年代末,日本军方出于反空需要开始开发一种无线电探测系统,是日本最早的反空雷达的雏形,它工作在7.5 to 3.75 m / 40 to 80 MHz。这套系统是固定安装的,只能探测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狭窄波束内的100多公里内的飞机。这套系统被命名为"IJA Type A"(帝国日本陆军用 typeA 型探测器)在1940-41年间在本岛少量部属,改进后几年内部属了100多部,甚至在中国沿海也有。(就是相距100多公里两端,一端是无线电波发射器,另一端装接收器,飞机在两端间的无线电波束中时,接收器会有异常信号,连飞机距离都测不了,只能知道有飞机在这条线上,比雷达还要原始的多,军用价值很有限)

但是日本在新式的更精确的脉冲雷达方面进展缓慢,于是找到了轴心盟友纳粹德国。在1941初,日军方技术人员访问德国来交流各自技术发展。只得注意的是,日本海军和陆军各自派出自己的技术小组,并且他们的行程安排上也没有一点沟通和合作,德国人分别接待了2次相同目的的访问团。

当这些人到达德国后,德日双方也没有诚恳的态度来交流技术。德国人虽然让日本人考察了Wuerzburg防空预警雷达一段时间,也看到了新式Freya雷达,德国很本不告诉他们Freya雷达来做什么,同样日本人也没告诉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微波空腔磁电管。似乎德国人也认为日本人没有什么在他们面前值得一提的东西,日本人也许也是这么想,“德国这方面也许早领先我们了”

到了41年夏季日本人回国了,同时日本海军也收到盟军舰只装备雷达的情报,当专家们回来后,海军开始发展自己的雷达系统。这些专家很快就研制出一台脉冲雷达的原形,工作在4.2 m/ 71.4 MHz,在这年秋季,一种编号为"IJN Mark I Model 1"地面安装反空预警雷达开始投产,工作在3 meter / 100 MHz 。脉冲宽冉铣ぃ??0微妙-30微秒之间,脉冲重复频率在530 -1250 Hz之间可调, 最大功率5KW,最大距离145km。战争期间一共有80套生产出来。
(每秒种产生的触发脉冲数目,称为脉冲重复频率,以PRF(Pulse-Recurrence-Frequency) 表示。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脉冲重复周期,用T表示,它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
有点要说明的是,东方和西方命名上的不同,二战日本海军的雷达分类中,"Mark I" 1开头为陆基防空雷达,"Mark II" 2开头为舰载雷达,例如21号,23号是海军,13号原为陆基雷达,后来也在军舰上用了,"Mark IV"4开头为火控雷达,"Mark VI" 6 为机载雷达。

日本海军的Mark I Model 1 型系统开始只是个粗糙的雷达原型,后来改进出舰载防空水面搜索雷达为“IJN Mark II Model 1”21型雷达,大约装备了80套。21型工作在1.5 m / 200 MHz 脉冲持续宽度10 to 30 ms,脉冲重复频率为500 to 1,100 Hz,最大发射功率5 kW。不走运的是,由于战时的制造工艺问题,21号在舰上使用时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况时很糟糕,日军操作员对此反映很恼火。


与海军在同一时间里,日本陆军也独立发展了自己的新式雷达,刚开始的原型很不适合野战使用,但紧接着出现了"IJA Tachi 6"对空预警雷达,工作在4 m / 71.4 MHz,它的发射波束很宽,和英国早期的雷达相似,发射波束扫过几个竖直面,接收器活动在3-4个方向上来接受反射回来的信号。

Tachi 6 的脉冲宽度为25-35ms,最大功率10-50kw,脉冲重复频率为500 -1000 Hz,最远作用距离300km。一共造了大约300台Tachi 6 雷达,1942年开始服役。

日本陆军的雷达编号有点混乱,"Tachi" 是个合成词,“Ta”代表Tama技术所,"chi"来源与日语中的“大地”一词,一起表示为Tama技术所制地基雷达,相应的,"Tase"表示是船载雷达,"Taki" 表示陆军机载雷达,当然陆军没有去专门开发船载雷达,但是陆军却造过自己的战船和潜艇,编号"Tase"就是在这时有了用途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雷达技术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对原英国,荷兰,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发动全面进攻,随后开始威胁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这场侵略进攻狂潮中,日军还在新加坡缴获过的英国 GL-type 雷达系统,在菲律宾的美军小岛上缴获了美国的SCR-268,还有一部被破坏的SCR-270雷达。

日本陆军在生产IJA Tachi 3"型雷达时开始使用标准化部件。它工作在3.75 m / 80 MHz,脉冲宽度1-2ms,功率50kw,PRF(脉冲重复频率)1000-2000Hz,最大距离40km。在Sumitomo造了共150套,1944初开始服役。

Tachi 3雷达系统首次结合了由日本人发明的“八木天线”,发明者Yagi 博士也参与了最早的"IJA Type A"(帝国日本陆军用 typeA 型探测器,前文中介绍,比雷达还要原始的多)的研制。

另一方面,海军利用缴获的美军SCR-268雷达,仿制出"IJN Mark IV Model 1" 41号防空火控雷达系统,工作在1.5 m/ 200 MHz,脉宽为3ms,功率30kw,PRF为2000hz,作用距离48km,随后改进为"IJN Mark IV Model 2" 42型雷达,性能和前者相似,只是PRF改为1000 Hz。日本一共生产了几白套该型系统。



日本陆军也从缴获的SCR-268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达分别为"IJA Tachi 1", "IJA Tachi 2", "IJA Tachi 4",全部工作在1.5 meter / 200 MHz波段,但是仿制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满意,仅仅生产了少量。战争后期,陆军终于由"IJA Tachi 4"成功改进出可靠实用的"IJA Tachi 4"。

同时,海军和陆军都从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达系统派生出新的雷达。海军的Mark I Model 1 都改进为更轻的可移动部署的"IJN Mark I Model 2"工作波段也改为1.5 meter / 200 MHz,在43初就达到300套的数量。到了1943年生产了更轻的"IJN Mark I Model 3"雷达,当年就生产出上千套该型雷达,工作在1.5 meter / 200 MHz波段。(13号雷达转动是用手动操作的,天线构造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丰”字型架子)


与海军的进度非常一致的陆军也在43年由42年出的“Tachi 6”系统推出自己的可移动部署的“IJA Tachi 7”系统(3 meter / 100 MHz),生产了60多套。在44年就又研制生产出400套更加轻便的"IJA Tachi 18"系统,工作波段与前面型号一致。


这些雷达除了比先前的型号要更轻便外,其实性能上美多大改进。大概相当于英国人在40年使用的“MRU”("Mobile Radar Unit)"),即盟军方面最早使用的可以移动雷达系统。
然而在日本开发成功磁控管这一点上,却是领先于盟军的,海军方面发展出自己的10cm/3GHz的微波磁电管专门在自己的战舰上使用。"IJN Mark II Model 2" 22号雷达最早在42年就开始试用了。“Kongo 金刚”,“Haruna 榛名”,“Hyuga 日向”在42年10月开始装备,是最早试用22号雷达的日军战舰。
对比先前的21号长波雷达,日军一开始就对22号相当满意。大约有400套22号雷达广泛应用于海军的各种平台上。



22号雷达最大功率为2KW,脉冲宽度2-20微秒,脉冲重复周期PRF为2500HZ,对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可达35KM(22英里)。它有2个喇叭装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天线,不使用PPI显示器,日本在2战中就没有使用,德军已经研制成功并投产了,但是马上投降了,没有能在21型潜艇上实战。这样子就大大的限制了22号的作用的发挥。


日本人也研制出了轻量型的长波雷达,如海军的“IJN Mark II Model 4”(1.5 meters / 200 MHz),准备在小型舰只和潜艇上使用,似乎没有大量装备。


在太平洋战争的头一个月里,美国人遭到惨重的失败,以至于非常担心是否日军雷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直到42年7月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拉尔岛登陆后才开始慢慢放心了。登陆非常的轻松,让美军对后来的战局发展有了点错觉。陆战队上陆后很快缴获了一步日海军的“IJN Type I Model 1 “ 11型雷达。这个战利品令美军有点惊讶,因为几乎没人提到过日本人已经装备了雷达。拆卸后运到美国本土,NRL(海军实验研究所)的专家发现这部雷达还很粗糙,即使于美军早就装备的SCR-270 和 CXAM 雷达相比也是如此。


被动的无线电接收机马上在美军舰只潜艇飞机上广泛装备来搜索日军的雷达信号。42年3月专门一架改装的B24装备各种信号接收器包括一些还在实验中的新式装备,在日军控制的岛屿和阿留申群岛附近进行搜索活动。结果认为有两种海军11号雷达的信号存在,有一种非常象美军的SCR-270长波雷达。改装过的PBY飞艇开始侦察活动后,更多型号的日军雷达立刻就被发现了。


潜艇的侦察被证明与空中的行动一样的有效,而且由于敌军很少意识到美军潜艇在附近,经常不关掉雷达发射机。但是在43年以前没有发现新的日军雷达信号。虽然有传说日军有机载搜索雷达,但是这时日军航空兵还没有正式装备。



好消息在43年底不断出来,在夸贾林环礁上缴获了第2部日军雷达后,在44年2月美军缴获到有关日军几种雷达性能的文件,美国人这时开始对22号舰微波雷达感兴趣起来。接下来在春季和夏季的作战中得到更多日军雷达的资料,还缴获了几部完好的日军雷达。

2.日制313雷达
工作波长2米左右,是日本造的一种木质天线雷达。二战时日本也将这种雷达架于军舰的甲板上,执行对空警戒任务。天线上下四行、左右两排共8个半波振子,每个半波振子后四分之一波长有一不馈电的半坡铜管作反射电波用。这些振子经绝缘子固定在木板做的支架上。用木板做成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木柱作为天线柱支撑振子振面。最高振子离地约8米,在天钱柱离地0.8米有3个120度放置的手柄供操纵员转动天线用。手柄下是一沉重框架套在木柱外,起支撑天线不易倒的作用。木柱穿过屋顶或帐篷处有圆环,对内扣住转动的三角木柱,对外连接屋顶或帐篷顶固定天线。各振子间以交叉馈线连接,用平行双馈线从最下一对振子,直接连到发射机与接收机的收发开关上。馈线没有转动交连,天线不能连续360度旋转,只能来回转动。
资料来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63420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goto11于2009-04-12 19:44发表的 :
  除去政治立场,我觉得日本长远看是输在实力上,小范围确实输在过度自信上。
比如实力对比严重不平衡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实力远胜美国,结果是美海军大胜日本海军。输在日本过度自信,临时判断失误,运气太糟糕,目的不明确(应该首先打击航母还是首先打击中途岛)。

偷袭珍珠港后,日本海军一度称霸太平洋,尤其在中途岛海军决战时候,优势明显。可是恰恰是在优势最明显,实力最强大的时候,被占劣势美国海军,只一战几乎消灭了日本海军主力。

.......


我是这样看,日本在1943年以前实力一直是不弱的,但是日本为什么在最后输是多方面的

中途岛海战日本输在制电磁权上面

第一日本当时制作密码水平远远不如美国,破译电码能力更是远远不如美国
第二日本当时由于人种和排外因素,对欧美人才招揽远远不及美国,大量的受迫害的欧洲精英充实了美国人才库
第三对机械计算电子计算研究,美国是牢牢抓住,一直保密(冯.诺依曼主要为美军弹道计算做指导)
第四日本意识到了无线电静默的好处(俄日东北大战时候日本还吃到甜头),但是怎么对敌实施无线电反侦察和克制技术远远没有美国那么顺手!(英国和美国在这块技术在二战一直是最高的,德国紧随)
第五日本战役预案指挥水平还是不错的,眼花缭乱的配合作战是很花哨的,但是对美国这样被消灭太平洋舰队的敌人来说,有时候最简单的反而有效,日本珍珠港玩得很好,于是在中途岛接着玩这种大场面多方向复杂指挥,反而是自己把自己玩残了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henry2000888于2009-04-13 07:33发表的 :



我是这样看,日本在1943年以前实力一直是不弱的,但是日本为什么在最后输是多方面的

.......
前面四点赞同,但不是中途岛失利主要原因
关键第五点,即使在有前几点不利因素下,日本海军在中途岛依然可以获胜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可惜的是南云是在当时最关键飞机统筹安排上出现问题,结果只几分钟,就被消灭了三艘航母,关键的这几分钟啊

珍珠港是真正偷袭战,而中途岛可以说是正面决战(那个密码破解贡献很大,但是没大到可以偷袭的地步)。居然被美空军顺利攻击几乎没有空中保护的日航母,相当于偷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goto11于2009-04-13 09:18发表的 :

前面四点赞同,但不是中途岛失利主要原因
关键第五点,即使在有前几点不利因素下,日本海军在中途岛依然可以获胜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可惜的是南云是在当时最关键飞机统筹安排上出现问题,结果只几分钟,就被消灭了三艘航母,关键的这几分钟啊


这么几分钟要操练几十年的,陆基轰炸机队训练,航母机队训练,
就算南云都安排好了,日本山本五十六的盘算是拿下夏威夷和美国和谈,日本自己知道没有这个坚持下来的时间和持续力,很多资料都说山本五十六说过不止一次,日本可以打好第一年,这是什么含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

最关键的我认为还是制电磁权和计算能力,这代表了当时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准

看过蓝血十杰这部书的都清楚


在二战中美国发展的数理统计和线性规划技术在二战后的企业里面大量运用,蓝雪十杰就是规划美军后勤的一拨军官,他们改变了美国福特,美国通用,引导了当时企业管理革命

这不是运气决定的,这是科学运用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码作用很大,美军航母指挥官指挥布阵的位置就依据密码和验证密码情报的成果来布阵的,美军底线就是拼着消耗掉中途岛的陆基空军来歼灭日军部分航母,当时美军航母就是搞偷袭战术,但是战位就是靠密码破译结果摆的

此外日军的偷鸡摸狗的战役心态也是导致日军混乱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henry2000888于2009-04-13 09:35发表的 :
密码作用很大,美军航母指挥官指挥布阵的位置就依据密码和验证密码情报的成果来布阵的,美军底线就是拼着消耗掉中途岛的陆基空军来歼灭日军部分航母,当时美军航母就是搞偷袭战术,但是战位就是靠密码破译结果摆的

此外日军的偷鸡摸狗的战役心态也是导致日军混乱的重要因素
美军是想偷袭,事实上,他却不是偷袭取胜的。在美国发现日本航母具体位置同时,不久以后日本也发现美军航母同时,这时候偷袭一方已经没有优势了,因为从航母起飞到攻击日本还有,不少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南云似乎指挥混乱了,统筹出现问题。


7时10分,首批从中途岛起飞的10架美军鱼雷轰炸机出现在南云舰队的上空。美军飞机排成单行,扑向日航空母舰。在日军战斗机的截杀和日舰猛烈的炮火下,很快就击落了7架。友永的报告和美机的攻击,使南云中将相信中途岛的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对付美舰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此时,他仍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
  中途岛7时15分,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飞机送下机库,卸下鱼雷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7时30分,南云接到利根号推迟半小时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距中途岛约240海里的海面发现10艘美国军舰。南云命该侦察机继续查明敌人舰队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同时命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就在南云等待侦察机的侦察结果时,空中再次响起了警报。40余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扑向南云的舰队。由于美军的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结果很快的就被南云派出的零式战斗机击退。
  8时15分,南云终于接到了侦察机传来的报告:美军舰队里确实有航母的存在。南云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
  8时30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机群返航飞抵日本舰队的上空。还有那些保护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也需要降落加油。南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海军少将向南云建议“立即命令攻击部队起飞”。第二批突击飞机换装鱼雷还没有完成,如果马上发动进攻,也没有战斗机护航。而且舰上的跑道被起飞的飞机占用,那么油箱空空的第一攻击波机群会掉进海里。南云决定把攻击时间推迟,首先收回空袭中途岛和拦截美军轰炸机的飞机,然后重新组织部队以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8时37分,返航的飞机开始相继降落在四艘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
  9时18分,全部飞机的作业完毕。南云命令舰队以30节的航速向北航行,以避开再来攻击的美机,准备全力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9时20分,掩护日本舰队的战斗机开始起飞。
  9时25分,一队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发现了南云舰队。不幸的是,他们的燃油即将耗尽,而且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自杀式攻击中,被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30名飞行员除1人生还外全部遇难。
  9时30分,从企业号、约克镇号起飞的28架美军战机陆续尾随而来,向苍龙号和飞龙号展开攻击。然而在攻击南云舰队的时候遭到重创,损失了20架鱼雷轰炸机,美机所投鱼雷竟无一命中。
10时20分,由102架飞机组成的日军舰载机攻击队此时也已排列就绪。正当日军战斗机在低空忙着驱赶美军鱼雷机时,南云舰队的上空出现了33架由克拉伦斯•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从企业号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此时,日舰正在掉头转到迎风的方向,处于极易受攻击的境地,甲板上到处是鱼雷、炸弹及刚加好油的飞机。这正是美军求之不得的有利时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23040.htm
日本发现航母到美军成功攻击,8时15分到10时20分居然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南云一直在防备美国航母,真碰上,居然会混乱了

而且当时护卫航母的飞机居然被吸引走了。

假设护卫航母飞机没被吸引走了。固守位置,战局会如何,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了。就凭这条假设,日本就不会输那么惨。
一旦日本飞机成功起飞,美方那几艘航母能保住吗?密码破解这时候已经无关大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03:04 , Processed in 0.60066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