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42|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读《辞源》小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0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阅《辞源》,发现几条疏误,摘引如下:

【口才】(1-455)书证引《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按:书证章节名不妥,应作《七十二弟子解》。
【口供】(1-456)书证引《儒林外史》五一:“凤四爹只是笑,并无一句口供。”按:引文少一“老”字,原作“凤四老爹”。
【大圣】(1-672)义项三之书证引晋干宝《搜神记》一:“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按:查诸版本《搜神记》,这一段话不在《搜神记》第一卷,而在第十六卷。
【大隧】(1-675)书证引《左传•隐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按:标点不确。公和姜氏所赋诗都应该放在引号内,标点如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12: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条,田忠侠在《辞源续考》第75页已经指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因为是随手而记,没有核对田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氏订补《辞源》的著作也有疏误或者不清楚的地方,不知后来改否,例如下例:
【踏碓】(4-3001)书证引《五灯会元》十二:“石室行者,踏碓困甚,忘却下脚。”按:此条田忠侠《辞源续订》认为错误有三,一是未标篇名《道吾悟真禅师》,二是“困”应为“因”字,三是标点应为:“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却下脚?” 笔者翻检《五灯会元》发现引文仍有可商之处,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本《五灯会元》中册733页文字作:“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横撒竖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志却下脚。’”末句中是“志”,不是“忘”字。虽然田先生认为作“忘”很有道理,但禅宗语录,自有玄机在内,很多地方不能用常理推断之,故应尊重原文。北京大学开发之汉语语料库,也作“志”。
【白田】(3-2156)释文作:“汉九真太守任延始教民耕犁,火耨耕艺,法与中原相同,名为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按:此段文字当补出处。因为未注参考书目,就失去了依据。田忠侠先生在《辞源续订》中说翻检了《后汉书》、《初学记》诸书,未找到出处。笔者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发现,原来此段内容出自第三十六卷《温水》中。原文如下:“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比勘之下,《辞源》释文标点也不妥,“名为白田”后不应用句号,为何叫“白田”,是因为种“白谷”而得,分为两句,影响了句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啊,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6: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了见识,增了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12:54 , Processed in 0.3653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