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03|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汉语大词典》第六卷部分书证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6 15: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沟道】(p3,即第六卷第3卷,下均同)义项一“低凹如沟状的纹路或通道”之书证一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李》[集解]引苏颂曰:“痤,乃接虑李也。一名麦李,细熟有沟道,与麦同熟。”按:书证可提前。(以下所列词条均为书证可提前)唐欧阳询《艺问类聚》卷八十六:“家人云:‘到昆仑山,有玉李,形如世间者,但光明洞澈而坚,以玉井水洗之,便软而可食。’广志曰;‘车下李,车上李。’又曰: ‘ 麦李细小,有沟道,有青李马肝李赤李房陵李。’世说曰:‘王戎年七岁与诸小儿游,睹看道边李树,有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漠视】(p5)义项一“冷淡的对待;不关心”之书证一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人于尔貌合而神疏,外关切而心漠视,宜乎不宜?”按:可补明佚名《明珠缘》 第二十五回:“ 这里田公到邹县上过任,即上省谢各上司。抚院问及刘鸿儒之事,道:‘此事不可漠视,贵县可曾获住正犯否?’田吉忙打一恭道:‘卑县才接清交代,即来见大人,回去即办理。’”      

    【滇海】(p6)释义“即滇海”之书证一引清吴伟业《赠苍雪》诗:“法师滇海来,植杖渡湘浦。”按:可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与南崖相隔一水,不半里,中有洲浮其吭间,东向滇海,极吞吐之势。峙其上者,为龙王堂。时渡舟在村北岸,呼之莫应。”   
     【溥遍】(p7)释义“普遍”之书证一引清谭嗣同《仁学》二一:“第就天地自有之利,假吾力焉以发其覆,遂至充溢溥遍而收博施济众之功。”按:可补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五:“夫有骤求之一旦,使倾倒无余,尽海内之事。而纤悉言之,概在廷之人而溥遍刺之。”谭嗣同是清朝末年人,而王夫之曾是明朝崇祯时期的举人,显然要比谭嗣同早。                          
【灭伦】(p10)释义“灭绝人伦。指背弃伦理道德”之书证一引曹禺《雷雨》第二幕:“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按;可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第十回:“ 桓楚奏曰:臣镇东鲁,肃严边庭,奉法守公,自尽臣节,有何罪可知。陛下听谗宠色,不念元配,痛加惨刑,诛子灭伦,自绝宗嗣。信妖妃,阴谋忌妒;听佞臣,炮烙忠良。”   
     【灭种】(p11)义项一“种族被灭绝”之书证一引李昌《古城怒火》:“在此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一再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按:可补徐珂《清稗类钞》:“及其病深,心日黑,手日辣,治之以笑骂,无大效,惟面发淡红色,转瞬即灭。据深于医道者研究之,谓患此者亟宜投诸水火,否则将流毒全国,甚至有灭种之虞也。”                 
【源源本本】(p12)释义“源头和根本。多用于指事物的始末”之书证一引茅盾《子夜》十五:“我已经查明白源源本本是怎么一回事。”按:可补清吴趼人《糊涂世界》 第十一回:“以后李子亭回拜,他便请进去谈了多时,又怎样的自己冒充正派人,李子亭见制台如何说法,又说李子亭是从黄伯旦挂牌之后,有一张名片到院上,说是道谢的话,源源本本打听个彻底明白,一齐告诉了骆青相。”               
[准保] (p19)释义“表示可以肯定或保证”之书证一引老舍《四世同堂》三:“哼!只要我一得手,姓钱的,准保有你个乐子!”按:可补清《狐狸缘全传》 第十二回 :“王半仙道:‘岂有此理!你再去贴他一回,准保妖精见了便跑。’苍头道:‘你老别说咧,适才我到书斋,将要拿符去贴,见那女妖在门外站着呢。求神仙爷自己亲手去贴罢。’”
[准时](p19)释义“确守规定的时间”之书证一引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今天晚上,我们准备午夜零点准时出发。”按:可补清《小八义》 第八十四回:“话说阮英对着徐三爷说:‘行兵之日,必得知道八门的方向,必得由生、开二门才可走得。要走入休门、死门,大有不利。明日准时,我会找八门的方向争门,几度出兵去,能保太平无祸,凯歌而回。’”            
               
[溪河](p23)释义“山间溪水汇成的小河”之书证一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离门约有一箭多远,横着一道溪河,和上架着个板桥。” ”按:可补唐尉迟枢 《南楚新闻》:“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其妻亦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又云: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其颠倒有如此。”               
[沧海客](p25)释义“指航海者”之书证一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按:可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 :“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纲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于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溜光](p28)义项一“非常光滑”之书证一引杨朔《海市》:“我正在蓬莱阁后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玑珠。” 按:可补清李百川《绿野仙踪》 第八十三回:“又换了一双新大红缎子花鞋,在妆台前薄施脂粉,轻画娥眉。将头发梳的溜光,挽了个一窝蜂的髻儿。戴了几朵大小灯草花儿,系上裙子,仍从外房偷走出去,却胆子就比素常大了好些.”      
[溜走](p28)释义“偷偷的走开”之书证一引茅盾《子夜》十三:“抱着朱桂英的人也就放了手,打算溜走。” 按:可补明陆人龙《型世言》第六回:“ 一日,预先从寡妇房中过去,躲在他床下,夜间正演出来,被他减叫有贼,涵宇欺他孤身,还来抱他,被他抓得满脸是血。底下小厮又赶起来要上楼,寡妇连忙开了自己房,等他溜走。”
         [滚沸](p32)释义“翻滚,沸腾”之书证一引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周大勇和战士们一样,滚沸的血在全身冲激。” 按:可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第八卷 :“时珍曰:按独孤滔《丹房镜源》云: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消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顷下消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下少许消、黄,待为末,则成丹矣。今人以作铅粉不尽者,用消石、矾石炒成丹。若转丹为铅,只用连须葱白汁拌丹慢煎,煅成金汁倾出,即还铅矣。”
     [滚落](p32)释义“滚下”之书证一引茅盾《子夜》六:“两件东西从她身旁滚落到沙发前的地毯上。” 按:可补明方浩如《禅真逸史》第十回:“ 这陈阿保被酒灌醉,一觉睡着了,从凳上滚落地下。直到天色微明,看看酒醒,觉得身上隐隐的寒冷,手脚有些麻木,将手摸一摸,却睡在地上。口里道:‘却不作怪!’双手将眼睛擦了几下,一骨碌爬起看时,乃是桑木凳边。自怨道:‘昨晚为何吃醉了,却睡在这里?’坐在凳上呆呆的思想。”
     [滚蛋 ](p32)释义“走开;离开。斥责、骂人的话。”之书证一引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夏太太跳着脚儿骂了一阵,教杨妈马上卷铺盖滚蛋。”按:可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十七回:“子安道:‘这还是管儿子呢!我曾经见过一个管男人的,也闹过这么一回事。并且年纪不小了,老夫妻都上了五十多岁了。那位太太管男人,管得异常之严。男人备了一辆东洋车,自己用了车夫,凡是一个车夫到工,先要听太太分付。如果老爷到甚么妓院里去,必要回来告诉的;倘或瞒了,一经查出,马上就要赶滚蛋的。有一回,不知听了甚么人的说话,说他男人到哪里去嫖了,这位太太听了,便登时坐了自己包车寻了去。’”
[滚开](p33)义项二:“走开,离开。斥骂人的话”之书证一引 曹禺《雷雨 》第四幕:“你给我滚开!” 按:可补清石玉昆《七侠五义》 第十五回 :“ 见了张家便问:‘张大哥,你打官司不打?’见了李家便问:‘李老二,你冤枉不冤枉?’招得众人无不大骂:‘你是地方,总盼人家打官司,你好讹钱。我们过的好好清静日子,你找上门来叫打官司。没有什么说的,要打官司儿就和你打。什么东西!趁早儿滚开!真他妈的丧气,你怎么配当地方呢?我告诉你,马二把打嘎,你给我走球罢!’范宗华无奈,又到黄土岗,也是如此被人通骂回来了。”
     [溺尿](p44)释义“解小便”之书证一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哦,你要溺尿啊。你那马桶早给你拿进来咧。” 按:可补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出: “(〔旦〕为何不见春香来?〔末〕要唤他么?〔末叫三度介,贴上〕害淋的。〔且作恼介〕劣丫头,那里来?〔贴笑介〕溺尿去来。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末〕哎也,不攻书,花园去。待俺取荆条来打你!〔旦〕恕他初犯。〔贴〕再不敢了。〔末〕也罢,松这一遭儿。起来。)”
[浆糊](p46)释义“用面粉调成的用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之书证引老舍《月牙集•我这一辈子》:“应下这种活,我差不多老在下边裁纸抹浆糊。” 按:可补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公坊再三的道谢,一面也叫小僮松儿、桂儿搬了理好的一个竹考篮,一个小藤箱,送到雯青面前道:‘胡乱的也算理过了,请雯兄再替我检点检点吧!雯青打开看时,见藤箱里放的是书籍和鸡鸣炉、号帘、墙围、被褥、枕垫、钉锤等。三屉龅考篮里,下层是笔墨、稿纸、挖补刀、浆糊等;中层是些精巧的细点,可口的小肴;上层都是米盐、酱醋、鸡蛋等食料,预备得整整有条,应有尽有,不觉诧异道:‘这是谁给你弄的?’”
[满山遍野](p57)释义“布满山岭田野。常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之书证一引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漫山遍野乱窜。” 按:可补清《小五义》第七十八回:“ 这天,正往前走着路,一瞧前边是个山口,原来是穿山而过。进了山口,越走道路越窄,忽然抬头一看,正是桃花开放,满山遍野,香气扑鼻。艾虎说:‘三哥,你看这个地方多么可观,可惜不会作诗,要是会作诗更有了趣味了。’徐良说:‘那个诗也是那么容易作的,哪里能文武兼全?要闹个艺多不精,还不如不会哪。’随说着,越走越往上去。”
[漱漱](p73)释义“象声词“之书证一引老舍《赵子曰》第二:“莫大年和周少濂已经走道院中,漱漱的小雪居然把地上盖白了。” 按:可补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这里的人,又是冷,又是怕,止不住格格的乱抖,还用眼睛看着那虎。那虎即到西涧,却立住了脚,眼睛映着月光,灼亮灼亮,并不朝着驴子看,却对着这几个人,又呜的一声,将身子一缩,对着这边扑过来了。 这时候山里本来无风,却听得树梢上呼呼地响,树上残叶漱漱地落,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这几个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了。”
《 汉大 》在编纂体例中谈到举例的重要性,有“体现源流、提示用法、辅助释义、提供知识的作用,”从词典的现状看,《语大》达到了这个目的。另外,编纂体例还规定:“日常用品名称、专门术语、历史文物、典章制度等词语……一般可以不举例。”所以,词典中这类词语很多都无书证。但是,这一条规定与“体现源流”相抵牾,即使是日常用品之类,人们也希望能知道它的产生时间,书证可以揭示一点线索。③无书证会影响书证释义的准确性,也会影响词语本身的地位。我们在检索时也发现了一些。                    
[ 渔乡](P96)释义“渔民聚居的地区”无书证。按:可补书证为:元《瀛奎律髓》卷二十 :“ 又:依然想见故山傍,半倚垣阴半向阳。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香。可能明月来同色,不待东风已自芳。幸免杜郎伤岁暮,莫辞吟对钓渔乡。此两诗亦颇可观,但以少陵为杜郎,则称谓不当。”
[渔轮](p97)释义“捕鱼的轮船”无书证。按:可补书证为:民国《汉奸丑史》:“ 民国十七年,戴雍塘做渔业局长,陈蓼士便由他的干老子宁波同乡会坐办张甲之的保荐,做了该局总务科长,那时的官名就叫陈道星。不到一年功夫,为了大华渔轮营私舞弊,触犯了当时实业部长陈公博,便下令通缉,于是他不得不改换姓名,亡命于绍兴乡下,因此结识了诗僧印西,直至陈公博交卸实业部,他才敢出头露面。”
[渔捞](p97)释义“大规模的捕鱼活动”无书证。按:可补书证为:徐珂《清稗类钞》:“ 十二、茧棉丝麻类店。如茧行,棉花行,丝行,线店,麻行是也。十三、畜牧渔捞及种植类店。如猪行,猪肉店,羊行,羊肉店,腌腊店,火腿店,鸡鸭行,鲜味行,海味行,水果行,蔬菜行,水旱烟店,药行,药店,参号,漆店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7:51 , Processed in 0.38296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