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读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后,发现书中有问题,摘引如下:
1.[原文]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左传译文》5页译为 “三年春周历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死,讣告上说的是庚戌日,所以《春秋》也记载死日为二十四日。”
按:把“故书之”译为“所以《春秋》也记载死日为二十四日”,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一册25页):“赴,今作讣,告丧也。此谓周平王实以三月壬戌日死,而赴告却云庚戌日(十二日),故《春秋经》从赴讣告,亦书庚戌日。讣告何以将死日误提早十二日,杜注云:‘欲诸侯之速至,故远日以赴’,恐是臆测之辞。”再有《白话四书五经》12页译为:“三年春,周历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了。讣告 说是十二日,所以《春秋》记载周平王逝世那天是十二日。”所以文中的庚戌日应该译为十二日。
2.[原文]隐公三年:“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左传译文》5页译为“《春秋》还没有记载她的姓氏,只是为了她是隐公的母亲,所以称之为‘君氏’”。
按:把“为”译为“为了”,误。《春秋左传注》(第一册26页):“声子姓子,依惯例宜曰‘子氏卒’。但隐公当时正为鲁君,声子是其生母,如此对待声子,或者有伤隐公之心。据襄二十六年《传》,当时习惯有‘君夫人氏’之称,此不便明言‘夫人’故省‘夫人’两字,改称之曰‘君氏’,故曰‘为公故,曰君氏’。”从这里可以看出,“为”应译为“因为”。
3. [原文]隐公四年:“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
《左传译文》8页译为“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亡到郑国,郑国人打算送他回国”。
按:把“郑人欲纳之”译为“郑国人打算送他回国”,误。纳在《中华字海》1312页中有“接受。接纳”的意思,“纳”无论其本意还是引申义都没有“送”的意思。《白话四书五经》16页译为:“郑国人打算接纳他。”
再者,在文公十八年把“纳诸宣公”译为“要求宣公接纳他”。所以我认为应把“郑人欲纳之”译为“郑国人打算接纳他。”
4. [原文]隐公四年:“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
《左传译文》8页译为“君王如果攻打郑国,以除去君王的祸害,君王作为主人,敝邑发兵和陈、蔡两国作为蜀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
按:把“敝邑以赋”译为“敝邑发兵”,误。“赋”在《古汉语词典》中有“拿出,交给”的意思,而且从全文看应译为“敝邑拿出全国的军费”。《白话四书五经》16页“敝邑拿出全国的军费”。
5. [原文]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左传译文》16页译为“郑庄公打算攻打许国,五月十四日,在太祖庙内颁发武器。”
按:把“五月甲辰”译为“五月十四日”,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一册72页):“甲辰,二十四日。”《白话四书五经》28页也译为“五月二十四日”。所以五月甲辰应该是二十四日。
6.[原文]:桓公十八年“秋,齐侯师于首止。”
《左传译文》39页“秋,齐侯率领军队驻扎在首丘。”
按:把地点“首止”译为“首丘”,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一册153页):“首止,卫地,近于郑。”《史记》郑世家第十二:七月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会诸侯於首止,集解服虔曰:“首止,近郑之地。”杜预曰:“首止,卫地。”《白话四书五经》57页“秋天,齐侯率军驻扎在首止这个地方”。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发现有“首丘”这个地名,只是在屈原的《九章•涉江》中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而句中的“首丘”是“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的意思。
7. [原文]闵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公次于郎以待之。”
《左传译文》63页“秋八月庄公和齐侯在落姑结盟”……“庄公在郎地等候他。”
按:把“公”译为“庄公”,误。这句话在闵公元年,《左传译文》庄公三十二年62页:“八月初五日,庄公死在正寝……立闵公为国君。”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公在公元前662年就去世了,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661年(闵公元年),所以是“闵公”而不是“庄公”。《白话四书五经》87页也译为:“秋天八月,闵公和齐侯在落姑结盟”……“闵公住在郎地等候他”。
8.[原文]僖公二十二年:“晋大子圉为质于秦,将逃归,谓嬴氏曰‘与子归乎?’”
《左传译文》98页 译为“晋国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为人质,准备逃回晋国,对嬴氏说:‘跟您一起回去吗?’”
按:把“子”译为“您”,误。《白话四书五经》译为:“晋国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为人质,准备逃回晋国,对嬴氏说:‘跟我一起回去吗?’”据句意分析,当时是太子圉自己想逃回晋国临走时对嬴氏说的话。所以应把“子”译为“我”。
9. [原文]僖公二十二年:“丁丑,楚子入享于郑,九献,庭实旅百…”
《左传译文》99页 “初九日,楚王进入郑国接受享礼,主人敬酒九次,院子里陈列的礼品有一万件……”
按:把“庭实旅百”译为“院子里陈列的礼品有一万件”,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一册400页):“旅,陈也。庭实,陈于庭中之礼品,谓陈凡百品。”杨《注》上说“旅”就是陈列的意思。查《古汉语词典》,“旅”除了有“陈列”的 意思外,还有 “军旅,五百人为旅。”《白话四书五经》136页:“初九日,楚王进入郑国接受享礼,主人敬酒九次,院子里陈列的礼品有一百件……”从这可以看出应把“庭实旅百”译为“院子里陈列的礼品有一百件”。
10.[原文]文公七年:“无礼不乐,所由叛也。”
《左传译文》144页 译为“没有礼就不快乐,这就是叛乱之所由来。”
按:把“无礼不乐”译为“没有礼就不快乐”,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二册564页):“无礼即无德,此只是言‘礼’,乐为音乐之乐,亦为快乐之乐。歌是音乐,不乐,尤言无可歌者。”《白话四书五经》193页“没有礼就没有音乐,这就是叛变之所由来。”
11.[原文]文公十二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
《左传译文》150页 译为“襄仲说:‘不是有了君子,难道能治理国家吗?秦国不是鄙陋的。’”
按:把“不有君子”译为“不是有了君子”,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一册589页):“杨树达先生读左传曰:‘国无陋’与哀公二年‘国无小’意同,而有善射者,此言秦国虽僻陋在夷,而有君子也。”《白话四书五经》201页译为:“襄仲说:‘没有君子,难道能治理国家吗?秦国不是鄙陋的。’”
12.[原文]文公十八年:“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
《左传译文》162页译为:“文公有两个妃子,敬嬴生了宣公。”
按:把“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译为“文公有两个妃子,敬嬴生了宣公”,误。《春秋左传》杜注(第二册631页):此句若以为无脱文,则可读作“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二妃尤言次妃也。《白话四书五经》218页也译为:“文公的次妃敬嬴生了宣公。”
13.[原文]文公十八年:“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
《左传译文》163页译为“宣公年长,敬嬴把他嘱托给襄仲.襄仲要立他为国君, 叔仲不同意. 叔仲进见齐侯求(不要立宣公为国君).齐侯新进即位,要想亲近鲁国,同意了叔仲的请求。”
按:把“仲”译为“仲叔”,误。《白话四书五经》218页译为:“宣公年长,敬嬴把他嘱托给襄仲。襄仲要立他为国君,叔仲惠伯不同意。襄仲进见齐侯请求(立宣公为国君)。齐侯新进即位,要想亲近鲁国,同意了襄仲的请求。”根据句意,应该是襄仲,因为襄仲想立宣公为国君,但叔仲不同意,所以襄仲就请求齐侯帮忙。
14.[原文]文公十八年:“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左传译文》164页译为:“这十六个家族,世世代代继承他们的美好,没有丧失前世的声名。”
按:把“美”译为“美好”,误。“美好”是形容词,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美德”名词,指“美好的品德”。从原文看也应译为“美德”。《白话四书五经》220页译为:“这十六个家族,世世代代继承他们的美德,没有丧失前世的声名。”
15.[原文]宣公十年:“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逼也,公卒而逐之,奔卫。”
《左传译文》179页译为:“崔杼受到齐庄公的宠信,高、国两族害怕他的逼迫,惠公死后就赶走了他,崔杼逃亡到卫国。”
按:把“惠公”译为“齐庄公”,误。《白话四书五经》240页译为:“崔杼受到齐惠公的宠信,高、国两族害怕他的逼迫,惠公死后就赶走了他,崔杼逃亡到卫国”。原文是“崔杼有宠于惠公”而不是“崔杼有宠于齐庄公”。
16.《左传译文》全书都把“国人”译为“国内人们”,误。
按:童书业著的《春秋左传研究》371页对“国人”成分进行了分析:
“国人”之名,屡见春秋文献。春秋时之所谓“国”,通常指国都(或包括近郊)而言,“国人”,即国都中人之谓也。惟春秋时“国人”亦受大贵族统治,“国人”中不包括大夫以上之阶层,文公十六年传:“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可证。闵公二年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则所谓“国人”盖以士为主也。定八年传:“王孙贾曰:‘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以)为患,使皆行而后可。……’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直,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据此,工、商亦在“国人”之中。广义之“国人”包括居城中之士、工、商及近郊之农民,犹广义之“国”得包括近郊而言也。
综合上述,“国人”为春秋时特称,翻译时应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也译为“国人”,保留其称呼,或者译为“国都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