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32|回复: 10

[【时事表】] 高校扩招:多招了三五成 高等教育大众化来得太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1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招了三五成

  》》A

  1999年,在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的建议下,中国吹响了高等教育大扩招的号角。当年,在距离高考仅剩下10多天的时候,教育部突然宣布普通高校在年初扩招10余万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


  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此后,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从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飙升到2009年的629万人,远超过当初汤敏3年扩一倍的建议。

  无数人在扩招的号角中冲进了大学。中国高等教育,似乎一夜之间从“精英化阶段”跨进了“大众化阶段”。

  》》B

  当萧飞(化名)考大学的时候,局势已明显发生了变化。他考上的就是冯一秦现在教书的大学。

  萧飞的老家在湖州农村。十几年前的一场喜酒,让他第一次对大学有了深刻印象。

  “那天邻居家的哥哥考上大学,摆酒庆祝,我爸妈带我一起去了。”在镇上最好的饭店门口,他看见邻居阿姨穿着大红缎子的衣服站着,咧着鲜红的嘴唇一直笑。哥哥就在她旁边,走进去的人都往他手里塞红包。妈妈还特意把他拉到哥哥面前,让他向哥哥好好学习。“回家后,我妈告诉我,只要考上大学,以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2003年,萧飞的表姐考上大学了,一本,211大学!他很羡慕地看着表姐,感觉她也什么都不用愁了。家里照样摆了喜酒,酒席上,大阿姨却对表姐说,上了大学以后还要好好学习,不能放松。萧飞觉得很奇怪,不是考上大学什么都有了吗?大阿姨说,现在不一样了,听说不少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

  2006年,萧飞也考上大学了。但这一次,家里没有摆酒庆祝,只有几个近亲上门送了红包。“我们班90%的人都考上了,没什么稀奇的。”更何况萧飞考了个“三本”。等待入学的那段时间,妈妈经常在家唠叨,“现在读个大学真不划算,要好几万,还不包分配!早知道这样,早几年生你了!”

  2007年秋天以后,妈妈唠叨得更厉害了,三天两头打电话叮嘱他考这、学那。因为那一年表姐毕业了,却一直没找到如意的工作,在家一呆就是一年多。2008年冯一秦的到来让萧飞自己也变得惶恐,“博士都来做辅导员了,那我去做什么?”

  》》C

  萧飞表姐考上大学的那一年,正是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本科生毕业,突然多出的几十万大学生涌向市场,出现了中国人从未敢想象的“大学生就业难”。就在这一年,出现了一则轰动全国的新闻:“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人们怎么也不能把北大的状元才子、国家栋梁和面肥肚腆的屠夫形象联系起来。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对就业观念、教育体制等众多问题的大讨论。

  2003年之后,北大、浙大等多数211学校先后宣布停止本科生的扩招。

  2006年,教育部调整政策,开始严控扩招比例,提升教育质量。

  2009年,最后一批大扩招中诞生的大学生毕业,随之诞生了一个新名词:“被就业”。

  民间声音:

  ◎“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都是由扩招引起的显然不够客观。中国教育积弊已久,只不过是急速的扩招加快凸显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在过去30年中,高考一直扮演着改变命运的‘角色’,多数人依然以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当前的大学生,人们无法承受‘北大学生去卖猪肉’这样的结果。”

  ◎“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意味着文化权利特别是高等文化权利的下移,当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社会极少数人的特权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也开始从精英走向平民。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种转变来得太快了,大家还没做好准备。”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12-21/2028561.shtml

点评:

大学本来就不是区分人群身份的地方,原先因为人才稀少,大学毕业就成为所谓天之骄子的一群,这样大学承担了培养高等高级人才早就高层次人群的最佳捷径,这样出现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景象。

但是我们这个国家人才存量越来越大,适合高级人才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增长速度赶不上学校毕业的大学生的增长速度,于是大学毕业生就供过于求,但是这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了,所谓极限到了,自然人才的价格就下来了,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必然的一个礼物吧

高校扩招这个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吧,这个时间点恰好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关键时期,恰好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级廉价的人才,支撑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雄起,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现象,也是我们这些人必然要承担的一个结果。

希望大家能从更广阔的更深远的角度看扩招问题,也可以看看历史上美国扩招之后那段历史时期的现象,再来对比我们现在这样的现状,这样我们或许能更多的思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1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大学扩招持保留态度,现在的教育(3、4流大学),有的学生是混过来的(高中混进大学,大学混进社会),当然这个观念有点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1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此后,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从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飙升到2009年的629万人,远超过当初汤敏3年扩一倍的建议。

这个说错了。

按照3年扩一倍的建议,99年159万,02年应该达到318万,05年达到636万,08年要达到一千多万。

实际,09年才仅仅629万,还没完成05年的指标。

怎么能说“远超过当初汤敏3年扩一倍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18: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的学生那个差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6 0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点快,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是需要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提高,
走这个途径从长远来看也是正确的。
但短期来看,存在很多问题,计划不足,到底这些教育与实际经济
服务到底有多大的支撑和作用。
现在人才的浪费到底有多大等等都是需要考虑,教育是最费成本的一件事情。


其实这个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看看现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实起点好的,
但实际办起来有点变味哦。比如说:我知道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0%都外聘老师,
真真的老师太少,想想这样资源如何去办好学校。如何培养出来适应市场的需要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6 12: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猪数量增长都没这个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4: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muntzer于2009-12-25 11:13发表的 :
引用: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此后,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从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飙升到2009年的629万人,远超过当初汤敏3年扩一倍的建议。

这个说错了。

按照3年扩一倍的建议,99年159万,02年应该达到318万,05年达到636万,08年要达到一千多万。
.......

被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留学费用大降的结果给分流了,好多报道说今年各地比往年多的高三学生不参加高考,直接出国考国外的大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1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多少年了,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不算久远的历史,我们失去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在的真正的好的东西后,仓促茫然、疲于奔命,模仿者、追赶着什么东西。在这个追赶的历程中,又不远放弃自己过去那些不好的累赘。自以为这就是得到天道天理的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化西为中所谓辩证大道大法。其实,正好恰恰相反。我们将不该丢的东西丢了,该丢的舍不得丢弃;将该学的没有学好,不该学的东西学得西方世界都自叹不如。科学、学术、经济、市场、教育、住房、医疗、保障等等莫不如是。这些被权力和市场异化后,自然形成今天这样残局。
新年到了,愿老天爷保佑这个民族早点回归人性大道,不再疯狂折腾!
另:一年来,在此也感谢“教学相长”这个版块给我对我们的教育及其问题学习和思考的平台,借此帖衷心祝愿lz、版主以及各位书友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2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还和我同学在谈大学扩招!我们说以后我们中国的农民工都是大学生了,大学里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开一门专门介绍建房子的专业了,请几个农民工来当老师!你看看现在,能开的专业都开了!不管它能不能就业,能招到学生就行。研究生也在扩招,哪天博士也扩招了,中国的教育估计也就完了,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的天之娇子了!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家心中都是一群不学好,整天沉迷在网络中,恋爱。说实在的扩招可以,但不能乱,一些好专业紧缺专业扩招可以,但不能乱来!名义上是提高了全民素质,但是在实质上能提高吗?上完大学找不到工作,更要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风化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3 16: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保证质量的扩招 害人误国啊
全民都考中进士 自欺欺人啊
到底谁得到真正好处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12: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henry2000888于2009-12-21 11:47发表的 高校扩招:多招了三五成 高等教育大众化来得太快 :
高校扩招这个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吧...


高校大众化快,但教育还没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来得太快 ,但个性化没有!
高校除了名字不一样,教科书名字有点不同,教师长得有点不一样,其他基本一样;
学生除了名字有的不一样,文凭有点不同,长得有点区别,其他基本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8 20:39 , Processed in 0.37705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