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46|回复: 1

[【时事表】] 本科缩水 大四空巢 大学教育现状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 0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31日 16:00 来源:兰州晚报 

  “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不少人这样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的确,当今大三的学生为了找工作开始到处奔波,大四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提前就业。2009年即将结束,为了2010年考研备战的“大军”早已披挂上阵……大学变成考研基地,毕业班出现空巢现象,论文成为豆腐渣工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高年级学生无心向学,四年本科变成三年,教育为此大打折扣,不少人质疑:“本科真的要和专科划等号了吗?”

  现状1 高校生提前奔向试用期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生一般从大四第一学期甚至是大三就开始找工作,有些学生应单位的要求,还没毕业就提前进入试用期。写简历、忙面试,这在高校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切为了就业!”提前进入试用期的大四学生经常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西北民大四年级学生小刘告诉记者,大四刚开始,他们就开始自己联络、按照学校安排到相关单位实习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名义上我还是大四学生,可实际上我已经毕业了。”他说,学校对大四学生不太管了,如果说大四上学期还有几门可去可不去的课的话,那么到了下学期干脆就不开课了,只剩下写毕业论文,所以他的大学生涯几乎在大三就已结束,本应该是四年的本科实际上被压缩到三年。小刘还对记者说:“和我经历相似的同学很多。大三、大四的同学在哪儿的都有,就是没有在学校的。”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大多数本科专业中,实习固然重要,但大学四年教学课程的时间保障还是不能含糊,否则教学质量必然要打折扣。大四“空巢”已成为普遍现象,本科教学时间严重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

  现状2 学校成为“考研基地”

  近年来高校学生成倍增长,受就业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希望通过获取高学历来增加就业筹码。日渐庞大的考研一族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学生提前备战,有些学生甚至提前两年就开始做考研准备,而与这种“疯狂考研”现象相对应的,是部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的欠缺和知识面狭窄的现状。

  “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整天忙着复习数学和英语。既然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只能集中精力攻读打算报考的相关方向的专业书了,根本没时间学习专业课。”就读于兰州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小李告诉记者。

  面对高校“考研大军”现状,甘肃省政法学院教育学、心理学教授孙多金认为,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大学生没必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从而忽视对本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如此本末倒置势必导致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从而使高校变成学生的“考研基地”。

  现状3 论文成为豆腐渣工程

  小张是去年毕业的本科生,据他透露,每逢毕业论文答辩即将来临时,不少同学都临时抱佛脚,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论文,他们到图书馆翻书、上网查找资料,选择资料中和自己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内容,最后集中撰写和修改论文,这样一来,花上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而这样做已经算是认真的了。部分同学只是在网上“复制”“粘贴”一下,论文就速成了。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要花费将近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今天无论是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考研族,还是奔波在面试路上的“找工族”,这些行色匆匆的毕业生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了。

  原因 就业压力导致“空巢现象”

  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四现象”?高校又为什么对这个现象制止不力呢?显然,就业压力首当其冲。随着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为了毕业后有好的归宿,不可避免地提早进入求职阶段,正常的学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人敢以牺牲就业率为代价来要求大四学生安心学习,因此,对“大四现象”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也就不得已而为之了。

  其次,学生本身浮躁的求学态度也是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四要完成毕业论文的任务,很多学生都从网上粘贴、复制,不到两天就能弄出一篇优秀毕业论文,而对毕业论文原本的要求是,学生必须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找导师、做调查之后才能完成,这样一篇论文至少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除此之外,由于现在的高校一般都采用学分制,一些勤奋的学生在大三就把所需的学分修完,大四就专心找工作了,这也加剧了“大四现象”的形成。

  观点 教育缩水各界看法不一

  针对以上现象,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学生、老师,他们大都表示能够接受,一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学能力,去不去上课影响不大,而且大家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就业、考研什么的,真正呆在学校的也没心思上课了。再说上大学不也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吗?”另一位大学老师也认为,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学生早一点做准备也无可厚非。

  但更多的专家对此表示了忧虑。甘肃政法学院孙多金教授说,高校课程设置为学生考研、找工作让路,归根结底反映出部分高教管理者以就业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功利主义的高等教育观,高教管理者不应单单追求就业率。现在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顶不住外部冲击,实质上缩水为专科,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预备教育,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思考 学业与就业如何两全?

  大四教学和就业如何两全,社会各界都在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毕业生不用为就业发愁,这种制度保证了四年本科学制的完整性,却给学生就业造成很大的盲目性。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进入自由选择阶段,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为了求职难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可否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对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将就业环节置于毕业生离校之后,与其他劳动力同样在人才市场上进行双选,加强本科阶段最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应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变通,如有些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可以让学生在授课老师的督导下在社会上完成。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 12-31/2049605.shtml

点评:

大学目前出现的这些现象有多种原因,看报纸上面归纳出来的几个常见的:

第一社会竞争加剧,很多用人单位对待大学应届生容忍度越来越差,提出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扩招之后的职位需求没有跟上形势,导致部分本科毕业生实际待遇和农民工相差不多

第三本科教育的教材严重跟不上形势,大学教授忙于写论文疏于讲课,一线讲课教师不受重视,学生对于课程理解不达标,很多学生放任自流

第四本科学校层出不穷的作弊事件,还有就是枪手论文,种种现象导致外界对本科教育效果观感变差

其实教育本质上是思维的一种培训,不过现在因为引入商业思维运作模式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了顾客和售货员这类的关系,教师被各种学校规定和考核定制好了一个模式--销售服务模式,学生因为交了钱理所应当的成为自己感觉的上帝,而这些小上帝没有更多被学校严格监督管理,所以就现象上看:找不到北的高校一些授课教师和没有顾客满足感的学生,都在模糊状态里面,都不知下一步在哪里。

现在又号召要培养大师了,不过我想就算出几个大师又怎么样,几个大师就完全表达教育部门光辉成就,大师就能粉饰好目前教育所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19: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大学本科生已经不值钱了,学校扩招的这么厉害,现在研究生又开始扩招了。只知道扩招,可是四年以后都又找不到工作,大家都拼死拼活的去上大学。看看招聘会上的人山人海,那么多人在那盼着那几份工作,用人单位就舒服了,工资开得那么低,你不来反正有人来。哎现在一个大学生的待遇真的比不上农民工了!多么悲哀呀!一家人供应一个大学生最后连个农民工都不如,何必了呀!而且还有扩招带来了质量的差,大学生哪有几个去学习的呀!网络,谈恋爱成了一种风气,大家反而都开始堕落了,没有了高中时的那种干劲,全都开始享受了,可到了快找工作了知道了自己四年啥都没有学,荒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03:27 , Processed in 0.4081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