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10|回复: 6

[【随笔】] [原创首发]迷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1 0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迷失


    自从8月回到家乡,我以为自己已经回到了那个梦中的地方,虽然走在街上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碰到熟悉身影,但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始终是真实的在我身边了.随着那份初返的喜悦褪去之后,我慢慢的发现了一个问题:家乡依旧是家乡,却没有了家的味道,只剩下乡愁.

      记得在美国影片<<关键第四号>>里有一句关于家乡的台词:家乡就是有着熟悉的人的地方.在我的内心中一直认为,我的家乡有着很多的朋友,这里理所当然就是我的家乡.然而现实告诉我,这里仅仅是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有着很多朋友的地方而已.因为我的家已经不在这里了.我的心里一直固执的认为:有自己深爱着的人和深爱着自己的人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而如今,除了那些友情之外,亲情已经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让我的内心迷失了方向,直至流落街头,独自徘徊到深夜.

      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爱人暂时还要在南方工作一些日子,我心中的家都放在了爱人的身上,至于其他的人,都无法给我家的感受.虽然他们是我的父母,我却很难感受到家的温暖.家应该是温暖的,是我们经历外面的风浪之后能够回来休息的港湾,是我们受到伤害之后回来舔自己伤口的地方,是那个就算我已经醉的迷糊的时候依旧能够回到的地方.然而这两次的经历让我恍然大悟.那个父母的家已经不是自己心中的家了.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我的家是在有我爱人的地方.

      昨天与好友开怀畅饮,多喝了几杯,好友将我送到父母住的楼下,我却犹豫了.虽然已经到了门口,我却没有上去,只是坐在楼下,就那样坐着不知不觉睡着了,直到保安发现才把我送回到房子里.事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刚开始的时候是完全的没有头绪,只是以为自己确实是醉了,以至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已.但是细细一想,当时的情景却又是历历在目.当保安询问我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我说了什么.我告诉他我就住在楼上,我喝多了坐在这里休息下,但是对方似乎是不信的,因为当时已经是临晨3点左右.后来保安打了110,警察核实了我的情况,才相信了我说的话.如果是醉酒的话,这些记忆又为什么没有丢失呢?而正是两天前,我也是因为多喝了几杯,在外面徘徊了一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亮,直到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是真正的无家可归.

      每件事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这件事情也是如此.现实中的住所与心中的家已经无法重合,导致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迷失在了钢筋丛林之中.太多的隔阂让我疏远了与父母的距离.当亲情越来越沉重之后,让我对这个家望而却步了.我的一生虽然只走过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却已经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在他们眼里,我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认为他们为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绝对正确的,都是有着一番苦心的,包括人生的轨道,都已经是设计好的,似乎只有那样,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儿子.为了自己的爱情,我远走他乡,如今我回来了,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发现他们的爱已经让我无法承载,他们的思想与我如此的格格不入.我一直告戒自己:要忍耐,要尝试理解.但是多年来积累的宿怨又如何能这样简单的化开?

      今天我搬了出来,暂时住到了宾馆,心里终于平静了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回来后发生的事情.我尝试摆脱这种迷失的感觉.也许我应该把目前的状态当作是在出差,反而更好一些.把家乡当作暂时的路过之地,这样就能更加的谨慎一些,而不是那样的放心大胆的开怀畅饮.想到这里,一句话浮现到我的脑海中:人生如寄.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就连自己的人生都只是暂时的寄放在世间,又有什么理由拥有对家乡的依恋呢?或许把人生的每一刻都看作是旅途,反而更能体会生命的乐趣呢.

      回想起今天给朋友介绍美剧<<迷失>>中的故事情节,突然才发现,自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杰克:我在努力的生活着,依旧抵挡不住心灵的迷失.但愿这样的反省能让我清醒起来.

中山若水 读书园地首发
2011-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6: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你的文章,想起我读的一篇英语诗歌,提供给你仅做参考:朗费罗《家之歌》原诗如下:
Stay, stay at home, my heart, and rest;/ Home-keeping hearts are happiest,/ For those that wander they know not where/Are full of trouble and full of care;/  To stay at home is best./ Weary and homesick and distressed,/ They wander east, they wander west,/ And are baffled and beaten and blown about//By the winds of the wilderness of doubt;/  To stay at home is best. /Then stay at home, my heart, and rest;/ The bird is safest in its nest;/ O&#39;er all that flutter their wings and fly/A hawk is hovering in the sky;/  To stay at home is best.
“此心安处是吾家/最大的幸福是我的牵挂/迷失天涯的游子们/心中装满了忧愁与痛苦/最好的选择仍是家/疲倦,哀伤,思家/他们游荡在天涯/挫折,失败,艰辛/彷徨的风肆意的厮打/最好的选择仍是家/此心安处是吾家/当他们振翅而飞/鹰正拭目以待/巢中的鸟儿最安全 /最好的选择仍是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依旧是家乡,却没有了家的味道,只剩下乡愁.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也许家中没有了亲qing的缘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8 17: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写出了真情实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很多做人的知识,不仅是对作者个人,还有很好其他的人,都很多启发。
   人生最难办的,就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其中,难中之难的,是处理家庭的关系、家族的关系。就以一个家庭来说,兄弟姐姐与父母间,就有很多激烈的、不可调和的甚至涉及一些人员的生死前途的重大事件。你想看到的和想到的好结果不能实现,你不想看到的悲惨结果不时出现。都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都想为这个家庭好,都在为这家庭无私奉献。但是,有些人就好坏不分,拼命的做坏事,把坏事当做好事做,做了一件又一件,错了不承认,责任全是他人的;有了点钱,有了虚名,就能为所欲为的做坏事了——买通了族长,本事通天了,只好看着亲人,走向死死死亡,走向贫困、走向东悲哀,与幸福无缘。几个好兄弟,为了挽救人,做了多少蠢事了,好好话丑话说不少,呵呵,还花大钱去“问问仙”,还请高施施奇术,无用的,无用的,因为有个大教授、有个名导演,有个被名人操纵的老族长。不参与,事情还没有这么复杂,唉,还是不睬为好。
   其实,这亲情,没有这么简单,扯不断,忘不了,时时在受折磨。很无奈!
  父亲去了,我很难过,只有一个〈病危的父亲〉(中篇)来记念了。父亲在“族长”威望很崇高,生前能在“三界”玩(政府、流氓、黑社会)。没有了族长的干忧,对家务事得发表多年的郁积了。
  
  一场非常特别的家宴,参与人员级别高,喝的酒了高级,喝得也多,想不到醉了,是三天以后才醉了,家人处理不了,众兄弟姐妹,不管在那里的,都来了,作为一件重大事件来处理了。一干牛人,有名有望,以各种巧妙的理由来了。我庄严的向他们宣布——那个三姐,太坏了,就是死了一万次,也难解我的怨恨了……众人面色凝重,端正的站立着,一声不响,任任凭我哭着诉说……
  三姐啊,在个名教授,什么“三八”红旗手,什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她太伟大了,只是自此以后,她再也不敢接触我了……
   父亲去后,老母在乡下,我想接她来城里,她就是不肯来。我也应当经常回去看看她的,只是,家族中有些事,使我感到很伤心,我不敢回去,不敢面对那种情景……

  人生难。在社会上难,在家庭上难,在网络上难……
  事情太多,虽然文章可写很多,只是,真的没有时间了。这文章,也就抽空写的,有文章与大家见面总比没有为好。请大家见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0 1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对这文章,有了很多的思考,文章内涵很深广。
  文章的主题,是父母对子儿的教育问题——楼主的文章,说到不少父母培养子女这个重大问题上,在犯重大错误,对子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已经触目惊心了。
  从传统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来说,我们是不能说父母不好——父母生育了儿女,父母为儿女的成长一生在劳苦,为什么说父母不好呢?
  事实上,育人不是养肥猪,吃得好、长得快就行了,因为猪狗等动物没有思想;育人,不仅仅是吃好穿好用好的,不是能读个大学有点文化就行了,而是得有个完好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有宽广的胸怀,正确的人生观,美好的前程。只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父母的愿望,往往达不到,孩子往往与他们唱反调,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激烈,甚至出现恶性事件。
  种种孩子身上不原出现的不良现象,使我看到做父母的诸多“不好”,使我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风兄好,多谢每次的指点。
文章中的内容是本人亲历,忠实的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似乎一直都是比较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又看到一篇长文,题目叫做《孩子的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文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我自己也在不停的反思。近日已经开始回家居住,也提醒自己要维护这些亲情,似乎也有些效果。但是对于自己性格的形成以及成长的经历,我不能一再的将责任推卸到身边人的身上。身边总有人说,等你为人父母那一天,就会理解父母的苦心。可是这些苦心能否起到良好的效果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人类的天性究竟是如何被保持而又是如何被修改的呢?
或许我需要一生的时间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0:41 , Processed in 0.4326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