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40|回复: 5

[【其他】] 从《眼中孔庆东》论韩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 0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眼中孔庆东》论韩寒

何 信 良

   现在的孔庆东比较忙了,因为把和他和余杰、摩罗等列为“黑马”推出的书商贺雄飞,前不久作序推出了“余杰第二”的曾勋写的《孔庆东现象批判》。当年的贺雄飞和“余杰第一”对孔大侠是惺惺相惜的,现在的贺雄飞和“余杰第二”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弄得这位“醉侠”立刻不沉醉了,也不浪漫了。方外“和尚”顾不得佛法中的“拈花一笑”,急急忙忙到法院起诉去。
   在此我不想去评论“草原部落”中酋长以及众黑马的恩恩怨怨,也不评论孔大侠的成败得失是是非非。只是想借孔大侠热闹起来的时候,重新提出不怎么为人所注意的《眼中孔庆东》,通过研究这只很小却很坚硬的核桃来研究“外壳”更加坚硬的被孔庆东认为“如果能加以修炼,或许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韩寒。


引论:欢乐韩寒

   2012年1月28日发出博文《看着手稿真欢乐——附16岁写孔庆东文章一篇》的韩寒是有理由欢乐的。
   现在有些人说韩团队在麦田质疑之后,不懂得应对公关危机,其实不然。
   韩团队是有眼光的。出来混了十几年,玩博客也玩了好几年的韩团队不但看到“危险”,更看到了巨大的“机会”。所以韩寒面对麦田的质疑并非才取息事宁人的低调的公关危机应对措施,而是高调反击,悬赏两千万,借着茶杯中的风暴搅起大海中的风暴。
   韩团队是有实力的。很多人只知道麦田是“打响第一枪”的人,而不知道他在2010年5月日就发有《警惕韩寒》的博文。一个“警惕”了韩寒好几年的人,交战才两个回合,就道歉删除博文,完胜,干净利索、痛快淋漓。这确实让韩团队喜出望外。
   但事情就这样了结,获利不多。更让韩团队喜出望外的是把方舟子引来围观了。“被切歌”的方舟子,在韩寒眼中不过是逗着玩的替代者,免得众韩粉及众围观者没戏看,过早散场。况且方舟子声名远扬,追随者也不少,若能把他也拿下,那么影响力就会暴增几个数量级。有此机会,能不欢乐?
   韩团队是很自信的。他们确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韩寒博文在1月29日博文中宣布“离这场闹剧大幕的落下到了倒数第二天”就是他们是有详细计划和日程安排的明证,可能连庆功宴都已经安排好了。

原论:天才韩寒

   我们先来好好研究韩寒的文章,以免韩寒发出如同去年9月25日博文中“人们只看标题”的抱怨。
   《眼中孔庆东》在文中对作家、作品都只会分“好”、“坏”,显示不出是一个有较好文学修养的人,容易认定写作者是韩寒。之所以说是个坚硬的核桃,是因为文中除了文中论及孔庆东、琼瑶、金庸三大名家之外,更主要是因为小小一段文字,有着大大的难解之题。

   1、手稿和打字稿,那个是原稿?
   除去韩寒两个括号中后来加的文字,节选部打字稿有383字。将打字稿和手稿照片对照(并与正式出版的《零下一度》相校),发现有十四处不同(尖括号内的文字为笔者所加):

    在孔庆东的书里(现在坐在电脑前的韩寒注释:当年他出版了一本很萌萌的书《47楼207》),值得一读的文章有《47楼207》《北大情事》《遥远的高三点八》<手稿为“&#8226; ”,>《闲话启明星》<《零下一度》中书名间加上顿号>等为数不多的一些,搞笑比较到位。而至于他的学术,显然比搞笑稍<手稿无“稍”字。《零下一度》中亦无>逊了点。至少我的观点是孔庆东不适合去作什么文学评论,因为他的爱憎意识太强,有点看人不看文的味道,好的永远都好,坏的永远都坏。这不是玩圣斗士星矢,这么好坏分明。一个好的<手稿无“的”字>作家也会写出坏的作品,反之一样,这是认真的<手稿无“的”字>态度,就像我在痛<《零下一度》无“痛”字>贬低琼瑶时也肯定了她的《窗外》(现在坐在电脑前韩寒注释:对不住琼瑶阿姨,其实我连她的《窗外》也没有看过,纯粹是为了显示我的公正客观才这么写),而孔庆东对金庸的崇拜之至已经<手稿无“已经”二字。《零下一度》中亦无>到了盲目的程度<《零下一度》中全文至此结束>,恨不得认其为奶爸。我敢打赌如果《还珠格格》是金庸写的,<手稿无逗号>孔庆东也会对此赞不绝<原文为“决”>口,大放厥<手稿为“蕨”?>词说什么金大侠一改文风年老图变老而思进尝试突破文中融入高雅幽默又不失年少调皮可谓童心尤在风流不止<手稿为“灭”>犹<原文为“尤”>如给了我一记黯然销魂掌震的<手稿为“得”>我直呼金大侠<删去“好金大侠妙金大侠呱呱叫>&#8943;&#8943;<手稿中无破折号>这种意蕴深远的好小说琼瑶就是写不出来。
    搞学术就冷静一点,不搞学术还是希望孔庆东能留我们多<手稿无“多”字>一些欢乐。

  《零下一度》第一版中选入的《眼中孔庆东》的修改略去不论, 韩寒不屑于语法分析的“而至于”等也不论。以现在公布出来的打字稿和手稿计,两稿有十四处不同,加上手稿中两处涂改,就有十六处修改,也就是说平均写24个字修改一次,让人领略了“一次成型的好习惯”。我们即使是缺乏“一定文学素养”的人,也能够看到当年的手稿写作者现在已经是在写作和赛车“两个领域都做到顶尖的伟大作家”当年的真实水平。

     这十四处改动归类如下:
     增:增加字四处,词一处,标点符号两处,共七处
     删:删去“好金大侠妙金大侠呱呱叫”一处
     改:改动六处,其中四个在手稿中明显为错别字。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打字稿把《遥远的高三&#8226;八》写为《遥远的高三点八》,不知道孔大侠高三&#8226;八班的“十三棍僧”和“威猛女生”看了是会笑得岔气呢,还是要怒得发威?把“震得”写为“震的”,不知道金大侠会不会乐得呱呱叫?
  都说“有图有真相”,但是我们却发现有图有文之后,愈发不知真相是什么了!韩寒,请你告诉我们那个是原稿,可以么?

    2、《眼中孔庆东》写于《三重门》同期、之前还是之后?
  为什么韩寒说写作日期不确定又一再强调此文作于十六岁呢?因为韩寒出生于1982年,说是写于十六岁,很容易让人得出此文写于1998年,也就是《三重门》写作之前的看法。
  除了第一版《零下一度》收录《眼中孔庆东》外,以后各版都删去了此文。我们且看看书中只有三段的雄文前两段:

  “最初是在《青年文摘》上看见孔庆东的《47楼207》。一看,心里就大叫一声完了,因为当时我正在应《少女》的郁雨君之约写一篇《那些事 那些人》,写了一半,文笔风格均和《47楼207》重复。被这小子捷足先登了,我的东西再出来就没有多少意义。这一度使我的 《那》文辍笔半年。
“后来在钟书书店订到这套草原部落丛书的《47楼
207》,看完之后才明白原来孔庆东也就是这么回事。有人说孔庆东是北大继钱钟书以后真正的幽默,那太抬举他了,他的幽默远不及钱钟书的深刻,只属于浮在面上谁都一目了然的,而钱钟书的幽默是深在水里非要把头扎进去才会看得明白的。”

  《47楼207》一书1998年12月出第一版时,并没有收《闲话启明星》。《青年文摘》在1999年9月才登载《47楼207》一文。韩寒说在《青年文摘》看了《47楼207》之后,《那》文辍笔半年。所以,《眼中孔庆东》一文写于2000年3月左右,《三重门》完稿之后;或者至少是在1999年9月之后,即韩寒自述的《三重门》写作期间。但此文显示出写作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的水平,与写出《三重门》显示的作者能力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这是为什么?
  除了第一版《零下一度》收录《眼中孔庆东》外,以后各版都删去了此文。删除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遮掩不了铁定的时间。现在不得已又拿出来,就只选看似比较容易糊弄过去的两节,发出的照片也故意弄得不易辨认。自以为得计,可惜读第一版《零下一度》的人已经长大,而且书还在;打字稿跟手稿两个版本,虽然不容易看出,但还是能够分辨。
  韩寒,你叫嚣着让人鉴定的文稿,从“而至于”、“痛贬低”、“金大侠好金大侠妙金大侠呱呱叫”,以及评论作家、鉴赏作品只分好坏来分析,基本可以认定是你的作品。但时间却不是在你刻意渲染的“十六岁”。所能证明的不是你没有代笔,只能证明你文史水平、写作能力毫无过人之处。


校论:胜者韩寒

  害得韩寒一看到《47楼207》就“大叫一声完了”的小子北大博士、北大教授孔庆东,不多久就被“小屁孩”韩寒“一目了然”地看透,“也就是这么回事”,搞学术比不上搞笑、适合搞笑而“不适合去做什么文学评论”。孔庆东比“幽默”的韩寒白长了那么几十年,白修炼了那么几十年。
  现在已经投进美国怀抱、当年还在中国的余杰,在论及《47楼207》的《孔门幽默孔门泪》中写道:
    “老孔的幽默与钱钟书的幽默并无可比之处。钱氏的幽默,有一种高级知识分子式的清高与刻薄,不近人间烟火气,高妙固然高妙。却显得有些虚无;而老孔的幽默,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源头活水,粗陋而驳杂,却别有一番鲜货的生命气象。”
“老孔的文章里嬉笑怒骂,表面上看颇有些王朔气,实际上他在骨子里是哀伤的,只是这种哀伤一般人读不出来罢了。”

  余杰的很多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论及孔庆东的幽默,我觉得却是比较合理。韩寒在自称“十六岁”的年龄上看不懂是毫不奇怪的。但到了而立之年还是把孔庆东当做“搞笑”的人,称孔庆东不适合写文学评论,并且自认为“14年前就对孔庆东的判断就已经颇为准确”,这确实可以作为测量韩寒的标杆。
  让我们看看孔庆东在解读钱钟书《说“笑”》这篇文章的讲课中怎么说“搞笑”吧:
    “现在从港台、新加坡传来一个词叫‘搞笑’。什么是‘搞笑’啊?就是本来没有笑,去搞一个笑出来。”
“搞笑艺术,产生在世界的那个地区、什么地带?中国<应该是指大陆>是没有的,美国是没有的,欧洲是没有的,俄国是没有的,伊拉克是没有的,以色列是没有的。在哪里?恰恰在那批长期被殖民、人民的灵魂被彻底奴化、丧失正义和良知的地区。
在那些人里,他们纯粹用生理性的笑声,来忘记自己屈辱的奴隶身份。所以说,这是搞笑的真正文化危害。”

  《零下一度》中韩寒对琼瑶、周星驰、孔庆东都以“搞笑”论之。搞笑的韩寒用 “搞笑”一词判定孔庆东,本身就是件很搞笑的事情,让我们很容易想到韩寒喜欢用提手旁的字,如《三重门》手稿中的“姐搞妹控”,《三重门》后记中的“操起了长篇”。而且拿出来作为自证清白的证据的几百字都弄出手稿、打字稿、正式出版定稿三个版本,韩寒又确实是个“做事粗糙者”。难怪在《三重门》中硬要用“wanker”做出一个冲突的场景,以免不浪费真实的素材。
  我们真诚地劝已经年过而立的、当年劝孔庆东“要搞学问就冷静点”的韩寒,不妨冷静点读一读署名“韩寒”的搞笑作品,出来走两步,不要老说忘了。


新论:公正韩寒

  韩寒说:“过几天大家还可以读到我的现代诗哦。”
  韩寒又说:“改天继续发布各种我少年时候的奇文异稿……”
  但我们后来没有看到。或者这些也是玩笑话,我们不要当真了。但在节选《眼中孔庆东》里面加的一个说明中,我们看到了亮点:
    (现在坐在电脑前韩寒注释:对不住琼瑶阿姨,其实我连她的《窗外》也没有看过,纯粹是为了显示我的公正客观才这么写)

  不要惊讶,这就是几个月后还要指责“人们只看标题而不看内容”的韩寒!
   在受到方舟子以及众人强有力的质疑之后,韩寒还敢以挑衅的姿态写出这样的话、发文公然叫人质疑,可见其嚣张狂傲。虽然有时候也装可怜,但内心根本不把质疑者放在眼里。
  韩寒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客观”,就可以拿没看过的《窗外》来肯定以证明琼瑶被“痛贬低”是无比公正客观的。
  为了显示韩寒“认真的态度”,还有“坏的作家也会写出好的作品”这一论断,“坏的作家琼瑶”就写出了还没有被看过就被“肯定”了的《窗外》这个好的作品,以证明琼瑶自己真的是坏的作家,以证明韩寒“认真的态度”和正确性。
  建立了“丰功伟绩”的琼瑶阿姨,获得了金口玉言御赐的“对不住”,真不枉被“痛贬低”十四年的忍辱负重!
  韩寒在请我们质疑的文字中已经告说了:他文字中提到的作品是没有读过的。而我们还在郑重其事地忙活着四处找证据,难怪韩寒要“真欢乐”了!
在被质疑十余天之后还这样张狂,说明了什么?说明在韩寒眼中,所有的人不过都是有待他来杀戮的民众:质疑算个屁!
  于是:
  为了证明韩寒读过很多书,所以有人对照书目,在文字中加进很多没有读过的书名以证明韩寒的博学。
  为了证明韩寒写过很多书,所以有人操起长篇,还有短篇,在署名的地方写上“韩寒”以证明韩寒的天才。
  这就是态度认真的、公正客观的韩寒!


结论:别了韩寒

  陈国恩在《神话的破灭——“韩寒”现象批判》中说:
    “任何神话,都是人造的。此处所称神话,与麦田的“人造韩寒”的意思有所不同,主要是指这样的神话从根本上说是人依据自身的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虚构出来的。“韩寒”的神话,对于当年正是中学生的粉丝来说,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成绩不好者,他们从韩寒的辉煌中看到了另辟蹊径获得成功的可能。即使那些考上了大学的幸运者,他们也把韩寒当作偶像,来发泄对现存教学体制的不满和愤怒,作为他们向记忆中没有自由、缺少乐趣的中学时代告别的仪式。这些人,正是韩寒最初也是最虔诚的崇拜者。当然,韩粉中也有一些中年知识女性。”
   而社会中有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引起大众不平甚至愤怒的情绪。这些现象就被包装韩寒者利用来造势。加上包装韩寒者运作巧妙,一般人无法识破其似是而非的假面目。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思想偏激、叛逆,鉴别能力有限,甚至信奉“跟着感觉走,心情就像风一样愉快”,更是不假思索而盲目崇拜。
   倒寒一年多,神话已经破灭,很多人受到了教育,提高了鉴别能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韩寒以及与韩寒利益相关的小集团,还是要继续厚着脸皮继续骗下去的。若要肃清余毒,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对于一些依然为韩寒涂脂抹粉、对众多疑点置若罔闻的人的言论,我想起了福寿螺。
   福寿螺,刚引进中国时,家境好的人把它们当做宠物来好生养着的。但后来福寿螺成灾了,江河湖泊,稻田池塘,无处不满。所过之处,片叶无存。农民拿来杀螺药喷洒,有人就说:不能喷洒,污染环境!
   说农药污染环境,是会有的。但不灭福寿螺,农民将颗粒无收。农民不能因为吃着泰国香米的人说农药污染环境,就不使用杀螺药。我们要做的是尽快研究出对环境污染更小甚至不污染环境的效果更好药剂,根除螺害。
   又有人说:有福有寿,很吉祥,不能杀。
   有糖衣的毒药丸,入口很甜,但终究还是毒药。

   我们不是要“消灭”韩寒,而是要求得真相,能够痛痛快快地从此“别了,韩寒”!


                                2013.03.28


附:
本文参考了一些网友整理的资料,特此致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349a30100i3jb.html
警惕韩寒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4&id=8224842
[原创]穿越!韩寒自证渡边手稿本不是原稿本而是手抄本!
http://www.tianyayidu.com/article-498842.html
一个韩寒绝对造假的证据,请人给释疑!!
http://bbs.tianya.cn/post-free-2371593-1.shtml
韩寒博文中吹嘘16岁所写的《眼中孔庆东》证实是2000年作品,人已18
&#8226;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078365
[原创]坑爹啊?韩寒!最新疑点秒杀呈堂证供!(修正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 0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韩寒同学写的不少东西
尤其是看了《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之后,感觉韩寒同学还是很会写东西的
但他的杂文我基本不怎么看
他的杂文涉及的内容绝对够杂,也颇符合大众的口味
但认识问题的深度不怎么够,处处如隔靴搔痒,抓不到重点
这可能与年龄与阅历有关
还是好好写小说吧
发挥自己的长处,毕竟人不是神仙,什么都能干的好
当然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没错,但有些话还是要三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 10: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8: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wjmnsx于2013-04-03 08:54发表的 :
看过韩寒同学写的不少东西
尤其是看了《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之后,感觉韩寒同学还是很会写东西的
但他的杂文我基本不怎么看
他的杂文涉及的内容绝对够杂,也颇符合大众的口味
但认识问题的深度不怎么够,处处如隔靴搔痒,抓不到重点
.......
谢谢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韩同学的事情,太“破朔迷离”了,“姐搞妹控”的,我没有不看文章就“痛贬低”的本领,很下苦工“破着头发”才把署名“韩寒”的东西看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篇感觉,楼主还是下了功夫的,而且很有条理,不过,我觉得已经超出了对韩寒这个人的批判了,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反思,为什么很多人对“韩寒”趋之若骛,不过,我想向楼主问一句,别了,韩寒,还有谁会出现呢?为什么韩寒能成为一种现象,当代的那些文学大家怎么没有站出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现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5: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地儿顺便说一说

方韩之争,有人质疑麦田(第一个坚定质疑韩寒而有理有据引起广泛关注者),说他是水军,受人指使、收人钱财之类,凡此无聊质疑,我都嗤之以鼻。

一如本帖楼主所述,麦田在10年就写出了《警惕韩寒》,以及关于韩寒的其他个人发现,一度也曾有较多的关注度。麦田在我们互联网从业者圈子里算是具备一定名气的有为者,他曾经的两个身份都与SNS有关,一个是已经倒闭的蚂蚁网CEO,一个是原百度社会化网络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开发百度微博(“百度说吧”,我曾参与过内测)。以麦田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网络社会)与身份,可以推断他完全不需要受人指使、收取钱财去质疑韩寒。通过阅读麦田质疑韩寒的文章可以明显的发现,其条理清晰、逻辑推理严谨,我认为反倒远胜方舟子对韩寒零零星星的碎片化攻击。

某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中国人人际相处中的一个事实存在。韩寒此人我不想太多评价,但是其背后的团队,确实给力。当年郭敬明明显抄袭,法院也下了判决,还有脑残粉认为是庄羽借郭敬明炒作上位云云(对比麦田乃至方舟子质疑韩寒),颠倒黑白,惹人无奈一笑。郭虽为剽客,极力赚钱,但是他不否认污点,也不讳言文学与商业、人民币,相对真诚。韩寒比郭敬明高明,使劲虚伪的塑造“公知”、“文艺青年”的高大形象,且容不得半点质疑。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刻意粉饰背后一定(就是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肮脏。只有脑残粉们才不顾一切拥护心中的偶像,这类人往往缺乏独立人格与思考能力,以情感判断为认知事物的准线,甚为可悲。

方韩PK,韩少的高大全形象已经崩塌,接下来这位庸俗虚伪无知的中年男人会被进一步解构。《三重门》如果真是一个17岁少年写的,那是真心不错,可惜作者存疑,即便是他写的,那现如今韩寒江郎才尽也是事实。博客里几篇针对社会事件加几句个人见解,批判下政府的文章也能出书并获得追捧,真是对文学的莫大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9 19:54 , Processed in 0.28004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