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76|回复: 5

[【读书沙龙】] 人间四月天  我眼中她们的爱情和婚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3 2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眼中她们的爱情与婚姻
    四月的黄昏,流淌着一组组诗的旋律,在春的旖旎中盘旋,在人们的心田回荡。轻灵的风儿,软软地,暖暖地吹开一树树的繁花,吹绿了柳丝,吹皱了一池春水。漫步在满园的春色之中,这生机勃勃,这阵阵的花香,让心也复苏了,律动起来了。
   人间四月天!你是洒落花前的细雨,是柔柔的云烟,是刚刚出生的生命-----柔嫩喜悦。你是嫩绿,鹅黄,你是水中的白莲。你是回归的燕,在梁间呢喃;你是一树树的花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反反复复地吟讼着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体会着、共鸣着她的惊喜和感动,不由慨叹:描写春的诗句无数,唯有林徽因写到了女人心的最深处。
     白落梅笔下的林徽因:“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林徽因是属于天上的,她却生活在人间,她的魂窍灵犀的像仙人,可她又很入世,理智的把握住了人间的幸福烟火。她的灵气与徐志摩相通,但她的人生要梁思成来支撑。金岳霖的记挂一生,又是对了她整个人做充分的肯定。这三个人,一个古建筑学的鼻祖,一个文学泰斗,一个哲学大家!林徽因让千古的女人们羡慕的要死。
   可是,我觉得林徽因似乎并没有胆量按照自己内心的直觉生活。我记得,有一文章说林徽因:她写诗常常在晚上,还要点上一柱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作。她问夫婿,看到了什么,梁思成却没有一点反应。林自恋不自恋且不说,至少她和梁思成不属于同类气质的人。他们是灵犀不相通的一类。奈何?她不可能把三个男人的优点聚于一人。她也有失落,也有忧愁,她的一首诗这样写: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写到:“林徽因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乐观而执著,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纷扰红尘中,多少人企盼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不需要浓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陆小曼一个交际花而已,自然不能相比。三毛与大家闺秀兼学者的林徽因无法相提并论。只有张爱玲还有得一比。
   张爱玲一生的悲剧性源于她和胡兰成的爱情。这悲剧基本上又是胡兰成政治上的错误造成的。对比着看张爱玲的《小团圆》和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就会明白的。胡兰成的选择汉奸跟他的经历是有关系的。他出生于一个仅仅衣食不缺的家庭(解放后他家被评为中农),因他念书要求别人接济,他被父亲领着认人作父。大了以后,求人帮助,寄人篱下更是常有的事,自尊是被排除在生存、发达之外的东西。所以,他不顾民族自尊,当汉奸政府的要员也是自然的了。一个人家庭和成长经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一辈子。你看林徽因虽然也是妾生的,但是,她自小长的漂亮可爱,林长民极为喜爱,走到哪里带她到哪里,她在爱的包围着长大,所以她始终是自信的,温和的,没有一点凌厉的戾气。而张爱玲就不同,虽然也是大家庭出身,但是父母的不和与离异,缺少爱的关怀,造成她的敏感,孤傲与落寞的气质,伴随她一生。
   说起爱情,婚姻,小三,很容易让人想起蒋碧薇。蒋碧薇的回忆录《我与徐悲鸿》和《我与张道藩》写的很吸引人,我记得我是一口气看完的。
   蒋碧薇十八岁上就跟着穷学生徐悲鸿私奔到日本,一路奔波,甘苦与共,为他生育了一儿一女。没想功成名就的徐悲鸿,却移情别恋他的学生,而且用情很深。蒋碧薇虽然在婚姻保卫战中取得胜利,但是,她的爱被徐悲鸿的背叛撕碎了。在那一刻,她觉得她一生安静和幸福都被毁了。她认为徐悲鸿永远都欠她的,及至她老了,还在埋怨徐悲鸿:如果不是他当时搞婚外恋,如果不是他不知道珍惜,他们家庭会很幸福。
    但是,她对张道藩却没有一句责备,甚至张道藩的始乱终弃,在他们分手后,她孤苦无依的20年岁月里,都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在她的心里,她一生的幸福早已被徐悲鸿划上了句号,张道藩给她的任何一点温情都是她此生多得的饶头。她对张道藩及其家人很宽厚,在她与张道藩同居的那几年,她经常以张道藩的名义给远在澳大利亚的张的妻子寄钱寄物。她对张道藩充满了感激,她说,没有张道藩,她也许早已死了。 在1978年,张道藩去世10年的时候,蒋碧薇写了一篇追悼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自从我们分手以后,二十年来,我孤独地生活着,回忆过去数十年的一些恩恩怨怨,虽然难免有不可避免的伤感,但我内心坦荡,毫无遗憾,也没有愧疚。记得有位朋友问过我,假如你再有这样的遭遇,你会怎样应付?我回答说:我还会像从前那样去做,因为我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
    蒋碧薇写完这篇悼文,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蒋碧薇虽然没有做成什么大的事业,但是她的浪漫,她的纯粹不容杂质,她的敢爱敢恨,她的痛快淋漓,给人留下了永远的印象。
   蒋碧薇的一生是悲剧的,她钟爱如自己生命的一对儿女,留在了大陆。蒋碧薇对与儿女的生离充满了遗憾和愧疚,在分离后的几十年里,她对儿女的刻骨思念没有停止过,可是她却“从未得到过他们的只言片语”。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对蒋碧薇和徐悲鸿的女儿报道,她是安徽农业大学的教师。关于蒋碧薇,那女儿很不愿意提起,评价也很低。而蒋碧薇的儿子更是对不起她,2010年竟然为伪蒋碧薇裸体画背书证明,亵渎了母亲,也为世人所不齿。
   作为母亲,你只能目送孩子将行渐远的身影。 读龙应台的《目送》,内心充满了生命的凄凉之感。人和人之间更多的是目送,即使是在至亲至近的亲人之间。目送父母渐老渐衰,病痛折磨,你只能痛心抽搐,却无法替代。目送子女越走越远,你殷切希望着,也始终不能替代他的成长。目送,只是你的不舍,不代表被送的人,尤其是目送子女,你的身上的很多东西,往往不被他们认可,甚至不屑的否定。这样的无奈凄凉的心境,谁能躲得过?即使优秀智慧如龙应台也一点都不例外,在情感上,她也和小女人一样,细腻易感易伤。从她的书里流露出的孤独感和顿挫感来看,会让人猜测她的婚姻,但是她从没正面回应过,只是在她2003年的作品《银色仙人掌》中透露自己离婚的信息。
    女人,一个个优秀浪漫美好的背影中,光鲜的外表下,谁能看到她们内心渗着血的伤呢?不管多么美好多么优秀多么敢爱敢恨的女子,在男权社会里都会有受伤沧桑的感慨。

     因为沧桑,才愈懂人生;因为磨难,对温暖和爱才更敏感更感动。走过漫漫的冬天,新新的稚嫩鲜艳的生命才会让人如此的惊呼。哦,人间四月,你是忍耐寒冷的理由和生存下去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4 1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独创且未发表过。与其他同名文章没有关系”,那么http://guishuangwang-666.blog.16 ... 970020123109141942/中的文章发表日期是2012-04-10 21:46:37,又作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是我自己的网易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22: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厉害,我的网易博客都被搜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6 2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身边边的女人似乎还是说他的男人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觉得也不太合适,改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6 10:39 , Processed in 0.35372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