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88|回复: 2

[【原创】] 多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问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在学校里读书时,不懂的问题要多问老师,不要害羞。老师在课堂上也一再强调,听不懂时或者遇到什么问题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然而,我们大部分同学仍然不会主动去问老师,直到上大学,都依然是这样。现在想来,真是一件遗憾的事,错过了多少成长的机会。等到现在再去问这问那时,已经没有太多的人有时间去回答我们的问题了。
   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喜欢问问题的人,经常遇到问题时不求甚解,懂个一知半解就草草退场;不会的问题,压根就不搭理,渐而渐之就形成了固步自封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胆小害怕。老师讲了两三遍的题目,到最后还是不会,我就不想再去问老师了,免得落个“自取其辱”的下场。这样的想法一直陪伴着我到现在,若不是自己狼狈不堪,现状太过低迷,也不愿去反思自己的过去。感觉自己就像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不愿向别人请教,蔑视别人的进步,同时还自夸自己的“腐朽”,最终落个挨打的下场。等到我们新中国建立后,想去追赶西方国家时,才发现我们过去的确错过了太多的学习机会,最典型的就是文革十年,浪费了中国发展的时间。然而,幸亏中国出了个邓小平,在文革之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作出了正确的评估,确定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抓住世界局势相对平稳的时期,大力发展经济,实行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与时俱进。因此,我也应该重新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反思过去的不足,尤其是改正不愿意向别人请教的习惯,同时我又不能什么问题都要问别人,也要自己独立思考。
   于是我渐渐发现,在今后碰到问题的时候,先将问题归类,再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我一概不知的东西或者了解不多的东西,先看看别人的相关说法或者做法,学习和模仿;对于自己有所了解的问题,自己通过提出次问题的方式来引导自身寻找资料解决疑惑。
   现在回头想来,小时候妈妈的和老师鼓励我们提问,其实多半是基于我们的知识水平较低、自身反思能力差的缘故,害怕我们不懂才提醒我们提问。同时爱问题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积极学习和热爱学习的具体表现。然而,当我们达到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以及拥有了一定的自身反思能力时,我们就不应该过多的问别人了,而是应该多问自己了。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去看别人了,看别人做什么,看别人怎么做,然后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他又是如何做到的等等问题,这里并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别人所做的事情,而是学习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不管是成功的人也好,失败的人也罢,我们都能汲取经验和教训。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我想说的是让别人去吃这一堑,自己去长一智。
   从多问别人到多问自己,实际上是一个思维逐渐独立的过程,它要求自己针对现象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答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再去问别人了,我们要适时抓住身边向他人学习的机遇,因为这样可以少走些弯路,切忌像以前那样不闻不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 17: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贯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是的,楼下说的很好。读书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混多高的学历,而是让我们学会努力,学会奋斗,学会提升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1:33 , Processed in 0.28382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