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4|回复: 6

[【书香茶座】] 11月5日逝世的知名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5 10: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克服同志是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汪家垸村人,1929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3月参加游击队,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鄂豫皖苏区少共省委书记、川陕苏区省委书记、红四方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部副部长、军副政委、总干部部抚保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委等职。袁克服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军一位久经考验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早年在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他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勇敢,工作积极,作风正派,诚恳耿直,联系群众,生活艰苦朴素,对子女要求严格。

人物经历

黄安农民运动兴起,袁克服积极加入农民协会,投身革命。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起义失利后,回村再组织农协,坚持斗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被选为共青团黄安县委委员。1929年底,黄安县委为沟通上下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建立了党团巡视员制度,他是第一批巡视员之一。1955年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顾问。

袁克服同志是湖北红安县人,1929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3月参加游击队,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鄂豫皖苏区少共省委书记、川陕苏区省委书记、红四方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军副政委、总干部部抚保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委等职。

袁克服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1982年11月5日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县委委员,曾任县总工会主席、县军事指挥部指挥长。1931年红四方面军成立时,被调入第四军任十二师三十四团政委,参加了黄安战役,被师政治部称为“艰苦勇敢的模范团政委”。

1932年1月,袁克服被选为鄂豫皖省委委员,2月,任共青团鄂豫皖省委书记,11月,任四方面军政治部团委书记,随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至川陕边,参与领导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川陕省委成立,当选为省委书记,发动群众,领导根据地内的党的建设。1934年5月,根据地军民展开了粉碎敌人围攻的激烈的斗争,先后奉命调任西路、北路司令,并代表省委领导红江、赤北等县的工作,保护苏区后方的安全。1935年3月,方面军突破嘉陵江开始长征,时任独立第一师师长。9月,因 张国焘另立中央的阴谋被撤职,到红军医院抬担架。1936年,才担任方面军政治部干部队队长,11月,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袁克服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民运部股长、民运部副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1940年10月,进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1944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行政处处长,参加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 ,随部队进入东北,先后任吉林军区警备第二旅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政委。1948年参加了辽沈战役、辽西大会战。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副政委,随主力挥师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岛。

建国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克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抚保部部长、总后勤部营房建筑部政委、陕西省军区政委。在陕西时,常到大巴山深处的安康、紫阳等贫困小县视察,每天坚持六小时劳动,与农民扎在一堆,群众称赞他“当官不是官”。1955年袁克服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11月5日,袁克服同志因病在西安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雷贤钟(1903~1984年),畲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大桥镇梅坪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

民国12年(1923年),贤钟因生活所迫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民国15年后,他倾尽私囊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为其所有的120英亩橡胶园和规模较大的伐木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贤钟欢欣鼓舞,眷恋祖国。当时,帝国主义对刚解放的中国大陆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他极为气愤。他获悉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建设的消息,同时收到从泰国回到海南岛的陈而滚来信,得悉海南可种植橡胶。于是,他毅然谢绝亲友挽留,于1953年春带领18名橡胶工人回国,决心为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作出贡献。

贤钟回国后,立即到海南的琼海、万宁、陵水、崖县、保亭诸县,考察当地的气候、土质及橡胶品种。他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是低劣的实生树,胶水产量很低,遂锐意从马来亚引进橡胶良种,并选中保亭县南山乡作为种植基地,着手组织华侨华福垦殖公司,开始垦荒栽种橡胶。

1954年1月,贤钟返回马来西亚。他先是对当地橡胶良种作深入调查,而后将特优品种移植到自己的橡园中。经过近2年精心培植,于1955年11月把16种橡胶良种共200株胶苗以及一些PB83号芽条,用药物处理后装入木箱,设法运上英国“海后”号客轮,经过太平洋上六昼夜的航行后安抵海南海口市,所运回的胶苗及芽条经培植和芽接后全部成活。

贤钟带回橡胶良种并培植成功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和全国侨联领导极为重视。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特地从北京赶到海口会见他。1956年春,周恩来总理电邀他到北京,并予接见,称赞他所带橡胶良种比金子还贵重。是年,贤钟出席全国第一届侨代会,当选为侨联委员。侨代会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意欲在广州安排房子让他定居,他敬谢后带领几十名侨工到南山乡安家落户。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他们不惧毒蛇野兽袭扰,挥锄开荒、洒汗种植。二年后终于垦出1000多亩植胶园,并建立橡胶苗圃。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南岛,在西联农场接见贤钟时指示说:“要多繁殖优良种苗,加快发展我国橡胶事业”。贤钟遵照总理指示,同科技人员和工人一起刻苦攻关,对橡胶良种进行精心移植、杂交组合和无性繁殖,终于培育出胶量多、生长期短的86号和600号良种,从而结束了我国植胶落后低产历史。同时,为加速橡胶生产步伐,他还竭尽全力组织人员,把良种橡胶推广到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省。

“文革”期间,贤钟被撤职,下放种菜,但他牢记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坚决走发展我国橡胶事业之路。1978年初,南田农场(侨福公司后并入该场)党委为其彻底平反,恢复其南田农场爱国作业区副主任职务。是年,再次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不久,国务院又授予他“开荒植胶热爱祖国”锦旗。自此,他更加意气奋发,足迹踏遍胶林,为新胶工亲授橡胶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割胶等技术。

1984年11月5日贤钟病逝,终年81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数学教授张希陆逝世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石油大学著名数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希陆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邓颖超、阎明复、钱伟长、曹禺、陈省身等送了花圈。
张希陆先生于11月5日在京病逝,终年88岁。张希陆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前身),后赴美国留学。1928年学成归国后,任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等职。1953年春参加北京石油学院数学教研室的筹备创建工作,任数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张希陆是我国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的长子。在60年的教学生涯里,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育才兴国,甘为人梯,培养的学生,许多已成为国内、外杰出的科学家。特别是近30多年来,张希陆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石油厂矿。
张希陆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一生忠诚老实,作风正派,不计名利。张希陆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爱国人士,他时刻关心着祖国统一大业,并为此作了有益的工作。
周培源、卢嘉锡、李定、王涛等400多位张希陆先生生前好友参加了今天的遗体告别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宝善,著名药用植物学家、生药学家。男,汉族,1896年生,江苏省无锡县玉祁人。1920年考入南京国立高等师范生物系。曾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1924年起先后在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任教。1938年重庆歌乐山国立药专兼任国立中央大学分校的主任。1945年8月以访问教授的身份派往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同研究“气孔指数”、脉间区等。1947年任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生药学教授。1952年调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学系,任生药室主任。“文革”中遭到破孩,被下放回无锡。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1983年离休。他运用生药学知识做了中药整理,特别在科学化与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研究中药治疗疟疾、血吸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中药驱避剂、某些中药化学成分及数十种生药抗癌作用的定量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他还领导了常用军用毒剂中毒的中药过筛和中药实验治疗以及某些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并提出了中药防治放射病的有效方法。他提出的棉油节育理论,引发了我国及世界各国棉酚避孕的广泛研究,取得了实际应用成果。因病于1988年11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鹤峰(1911年~1999年) 原名王全白,曾用名王子知、王德光。濮阳县梁庄乡王枣林村人。1927年考入曹州(今菏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补习班。1928年考入濮阳县立中学。

1929年,王鹤峰转学到开封私立嵩阳中学。1930年春,经共产党员符中真(傅元亮)介绍参加青年反帝同盟(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群众组织),参加革命活动,散发传单,参加--等。1930年夏,考入河南省立第一高中,后来参加反对国民党中央派和改组派争夺学校领导权的斗争,被开除。王鹤峰于1931年1月继续求学于菏泽六中。两个多月后,他与在北平的同学刘聚奎取得联系,就去了北平,经刘聚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共组织决定派他和刘聚奎与一位从中央苏区出来的青年去" "(国民党部队)工作。省军委为他们三人办了短训班。后因省军委书记廖化平被捕叛变,王鹤峰和刘聚奎等被送进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被捕的中共党员在狱中建立秘密党支部,领导狱中的斗争。1931年9月,王鹤峰在监狱转为共产党员。1934年,王鹤峰参加50多人的-斗争,整整坚持7天,直到斗争胜利。1936年9月前后,王鹤峰经上级党组织营救出狱。历任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救国会民训团指导员。

1937年8月至1939年山西"十二月事变",王鹤峰先后担任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大队指导员,第一纵队第三总队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决死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1940年冬,王鹤峰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政委,1944年任太岳军区政委兼区党委书记。1948年后,王鹤峰历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铁道兵团政治部主任兼-铁道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等。1955年后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书记、东北局监察组副组长、组长等。

1956年,王鹤峰当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王鹤峰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1963年后任东北局监察组副组长、组长、东北局委员。"文革"期间,--集团竟然将这一批在监狱中和敌人进行长期坚决斗争的人诬为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并借此在全国"抓叛徒",陷害大批干部。王鹤峰也因此被批斗、下放农村多年,直至1978年才获得平反。1978年12月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王鹤峰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常委,在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在中共中央纪委工作期间,王鹤峰在审理重大案件、维护党的纪律,主持正义,拨乱反正,平反冤错案,反对腐败,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王鹤峰离休。1999年11月5日,王鹤峰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11月5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胡绳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胡绳同志1918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1年,他升入高中时发生九一八事变。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从此,他开始接触马列著作和中共地下党的出版物。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9月在上海参加革命,从事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他一面自学一面写作,为《读书生活》等刊物撰稿,参加《新学识》的编辑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武汉、襄樊、重庆等地参与党的文化领导机构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全民抗战》等刊物编辑、襄樊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到香港,任《大众生活》编委。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返回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社编委。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上海和香港为党工作,先后任中共上海工委候补委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经常为上海的《民主》、《文萃》以及香港的《理论与现实丛刊》等刊物撰稿。1948年10月,他离开香港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解放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9月,他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团成员,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创建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报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还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有的是结合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通俗读物;有的是宣传党的理论和政治主张,批判错误思潮的思想政治评论;有的是用新观点新方法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学术著作。1948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深入揭示鸦片战争后八十多年间中国政治的学术力作。这些作品曾多次再版,有的还有多种外文译本,在海内外特别是在思想文化界和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战时国民党统治区的险恶环境中,不畏国民党的反动政治高压,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表现出了一个党所培养的年轻文化战士在政治上理论上的党性和锐气。从17岁到30岁的十多年间,他发表的文章和著作多达一百多万字。这些文字,连同他在党领导下开展的文化界多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使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科学界就享有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绳同志先后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人民出版社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学习》杂志社主编、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第一部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副院长。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他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负责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参加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如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等)的起草,参加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召集的关于重要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为研究、阐释和普及毛泽东思想,向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五十年代初期,他撰写的《中国近代史提纲》(1840—1919)和发表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对后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有特色的体系。

  文化大革命”中,胡绳同志遭受迫害,下放干校劳动。1973年后逐步恢复工作。1975年被任命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参加毛泽东著作的整理和主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恢复工作,为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此期间,他还着手写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于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七十多万字的著作,系统地论述了鸦片战争后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各个阶级的发展变化,成为推动近代史研究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著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胡绳同志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先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1994年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85年至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他还担任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期间,他继续参与或负责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包括参加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修订新宪法,主持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讨活动,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和与台湾学者的交流等。他为总结历史经验,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宣传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绳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时,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中共党史简明读本,并有英文译本在国外发行。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也是由他主持撰写的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党史著作。 胡绳同志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后,历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常务委员。他十分重视我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强调社会科学为适应时代需要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他坚持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尊重科学,爱护人才,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1990年,欧洲科学、艺术与文学科学院授予他院士称号。

  在八、九十年代,胡绳同志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1987年,他撰写了《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文,深入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991年,他在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演讲《论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在国内外受到普遍的称赞。1994年6月,他发表题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文,同年底发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演讲,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巨大发展。胡绳同志晚年对于邓小平理论的阐述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胡绳全书》,汇集了他从1935年以来六十多年间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地反映了他一生研究和写作的丰硕成果。胡绳同志的旧体诗集《胡绳诗存》,也曾多次增订再版。

  1988年和1993年,胡绳同志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党组成员。他参与领导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修订工作,推动了人民政协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他积极参与全国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领导工作,十分重视政协的建言立论,善于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为促进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贡献。

  胡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绳同志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始终奋斗不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坚定执着,积极进取,毫不懈怠。他少年早慧,崭露才华,又能不断刻苦自励,辛勤劳作,终于锻炼成为学识渊博、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和革命家,在宣传和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事业。 胡绳同志一生的研究和写作,总是注重与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因而能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但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以言之有物、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著称。

  胡绳同志心胸豁达,温和宽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廉洁奉公,生活简朴。1996年它将自己的大批藏书捐赠给湖北省襄樊市图书馆。1997年他捐赠出多年积蓄的稿费,创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奖励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5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对于读书少的我来说,好像只有胡绳算得上知名。而且对于我来说,胡绳的知名还是因为误会,小时候识字少,还以为他是著名的胡风。

那位张伯苓的儿子教授,也有点倒霉。一个数学家去了石油大学,应该是官家院系调整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3 17:38 , Processed in 0.35393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