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6|回复: 29

[【心情日记】] 等价与不等价的生命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2 1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2 19:31 编辑

假如每个人的生命,真如无神论者或唯物论者所说,只有这一次,而无前世和后世,则人生于己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若说有意义,那是属于别人的观察,自己死后则一无所知,己都没有了,于己有何意义呢?如此一来,不但科学家、工地上搬砖民工、地上搬家之蚂蚁,花卉上采酿之蜜蜂,他们存在的价值完全相同,且人活着时为善为恶完全没有差别,因为生命到最后都趋向于永恒的消失。

当别人觉得你活着时为社会或家庭有贡献而怀念你,那是说你活着时相对于他们的意义,你是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呢?活着时可以,死后无所知则不能观察。真正的意义必然是看结果的。如同医生治病,不管治疗方案和程序多么漂亮,最后还是要看治疗效果的。不同的人活着时各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过程虽不同,但如果结果相同,则仍然认为是等价的人生。因此,探讨人活着的意义,必须以相信死后还有后世为前提。只有呈现不同的最终结果,才有不等价的人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底线是一个人的做过的工作完成的任务不被人骂,让他人说起来感激你,念着你的好,念着你的贡献,这是个人的价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珍馐美味与吃糠咽菜都是为了果腹,结果相同,但是他们等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19: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千大千世界共有多少尊佛
地球诞生以来究竟有多少位佛
是否人人都能成佛,还是只能成阿罗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1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2 20:02 编辑

珍馐美味与糠咽菜对吃它的人有不等的价值,珍馐美味与糠咽菜就它们各自本身又有何价值?被吃与不被吃都一样。它们只是食物而已。它们的价值是人的主观感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2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电费GV 于 2024-2-22 20:02 编辑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2 19:58
珍馐美味与糠咽菜对吃它的人有不等的价值,珍馐美味与糠咽菜就它们各自本身又有何价值?被吃与不被吃都一样 ...

富贵的生活方式与贫穷的生活方式既然是有区别的,那富贵的人生与贫穷的人生当然也就有区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2 20:01
富贵的生活方式与贫穷的生活方式既然是有区别的,那富贵的人生与贫穷的人生当然也就有区别了
...

如果只有一生,则毫无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2 20:03
如果只有一生,则毫无差别。

吃山珍海味与吃粗野菜既然是有区别的,那一辈子的锦衣玉食与一辈子的餐风露宿也就是有区别了,怎么又说这一生又没有区别了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2 20:15 编辑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2 20:08
吃山珍海味与吃粗糠野菜既然是有区别的,那一辈子的锦衣玉食与一辈子的餐风露宿也就是有区别了,怎么又说 ...

说的是如果死是生命的断灭而无后世的情形。锦衣玉食与风餐露宿的不同仅是主观感受的不同。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同。如果有后世,则会差别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fhzcy 发表于 2024-2-22 19:55
三千大千世界共有多少尊佛
地球诞生以来究竟有多少位佛
是否人人都能成佛,还是只能成阿罗汉 ...

三千大千世界共有多少尊佛,非我能知。

本次地球诞生以来,总共出现过四尊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2 20:14
说的是如果死是生命的断灭而无后世的情形。锦衣玉食与风餐露宿的不同仅是主观感受的不同。不是生命存在的 ...

人对世界的感知都是主观感受,而感受是从物质上来,如果人的主观感受对生命的存在没有意义,那就是说物质对生命的存在也没有意义,如果说有下一世,物质依然是原来的物质,生命的存在依然是没有意义的,你又为什么说有差别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2 21:27 编辑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2 20:53
人对世界的感知都是主观感受,而感受是从物质上来,如果人的主观感受对生命的存在没有意义,那就是说物质 ...

先说感受是什么。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可以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将食盐感受为甜味的糖;人在做梦时,嘴里甚至连盐都没有,依然能有吃糖的感觉。

物质是从属于人的。不是说人活着不需要物质,而是因为在人死后进入下一世时,此生积累的物质是带不走的。人要思考的是,人富有或贫穷的根源是什么?明白这是往昔的业力不同造成的,就会朝着改善的方向努力,于是来生便有好的结果。生命由是表现出不等的价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2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2 21:25
先说感受是什么。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可以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将食盐感受为甜味的糖;人在做梦时,嘴里 ...

人通过五感感受世界,催眠师的暗示造成的是味觉感觉到甜味,盐或者糖也是让味觉感觉到咸或者甜,催眠师与盐都是物质的,所以盐与催眠师对人,仅就味觉上造成的影响而言都是物质的影响。
人富有或贫穷的根源是什么,人思考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富有与贫穷给人造成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人如果相信业力而去做些改变,这些改变也是奔着来世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追求的依然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那么今生就去追求,只要能追求的到,不管有没有来世,今生都是有意义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3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2 21:56
人通过五感感受世界,催眠师的暗示造成的是味觉感觉到甜味,盐或者糖也是让味觉感觉到咸或者甜,催眠师与 ...

在唯物论者看来,世界只有物质,人也是物质,或者是由物质形成的机器。其它哲学或宗教则有不同的看法。

我前面的回复有个跳跃。本来应说思考不思考都会造成不同的来世,说思考是说有目的的改善。本主题帖意在陈述等价和不等价之生命观而不讨论生命意义的层次等级。您既然说到具体意义,我就简述一下我的观点:
1.主动改善比被动流转更有意义;
2.思考命运形成的道理和人活着的意义比不思考更有意义;
3.因为人身难得,此生进行努力以便再次得到人身或更高级身很重要。
4.趋向解脱或长生很重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1: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往生,过得再好也是一生,再差也是一生,在死亡这个事情上是平等的。
但如果有往生,事情就不同了。今生过得好,不等于往生也好,今生过得差,不等于往生也差。
唯物论者往往说这是宗教在愚弄麻醉人民,因为主要是宗教在讨论往生。但毕竟没有人知道死后怎么样,也无法证明。
所以,这就是个信仰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3 2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3 21:51 编辑
agent124 发表于 2024-2-23 21:30
楼主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往生,过得再好也是一生,再差也是一生,在死亡这个事情上是平等的。
但如果有往生 ...

往生一词容易造成歧义,因为宗教如佛教指的是此生结束后再投生到目的地(如极乐世界等)。用三世来描述比较好:过去无量生、现在生和未来无数生。唯物论者对生命的看法是一旦死亡再无来生,属于“断灭”见。因为断灭,所有人的结局完全相同,那就是一死百了。百年人生因此,各人之间无有差别。这很悲观。若认为有个灵魂不变而能投胎转世,则为外道之“常见”。佛教是缘起性空的中道见。

普通人真是无法验证。但还是有少量人能回忆,并在实地考察后获得证实。也有后天修行的办法,不过也只是一部分人能知宿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2: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是唯物还是唯心,我也搞不清楚,但可能偏向于唯心,所以灵魂或者来世这样的东西我是能接受的,但前提是有充足的证据来说明
我之前的2个帖子我思考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回复,因为我以为存在的意义这个话题会往永恒方向发展,但没想到只局限于来世,这点倒是与我印象中的佛教理论有很大区别,不过我知道佛教中有很多的派别,各个派别的理论都有很大的出入,这点倒也正常。
命运的形成,如果人确实有着区别于物质的部分,那么我相信是有前生与来世的,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他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就死了,如果说人有灵魂,那么同样的灵魂到同样的物质世界,一个出世就死,一个活到80岁,那么决定他们命运的东西只能是在他们出生前,那前世就是必然存在的,有前世那当然也就有来生了,但区别于物质的部分真的有吗?
人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享乐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来世,受苦一辈子,那这一辈子岂非白过了?
再次得到人生这是虚无缥缈中的事情,属于八荒六合之外,用孔子的话讲:未知生焉知死
解脱和长生很重要,但是长生太缥缈,而解脱,对思想的改造升级或许可以实现

点评

后面更新了回复,  发表于 2024-2-23 22:3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2: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3 22:02
我自己是唯物还是唯心,我也搞不清楚,但可能偏向于唯心,所以灵魂或者来世这样的东西我是能接受的,但前提 ...

理论上说唯物唯心的区别在于相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么看来相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似乎也可以相信灵魂来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2: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调雨顺 于 2024-2-23 22:41 编辑

楼主还真要皈依佛门了。虽然凡世有些不可解释的事件,但人死后,还有后世之说,恐怕无法寻证。牛顿很是了得,现在物理到处都是错误和谎言,怎么不见他转世披荆斩棘?主席毛是一代奇才枭雄,如何不见他再世收复宝岛,甚至征服帝国,让世界太平?

点评

我从前和您的想法是一样的,受的教育类似。不共的因缘是我的生活和阅读不同。  发表于 2024-2-23 22:2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3 2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3 22:39 编辑
水电费GV 发表于 2024-2-23 22:02
我自己是唯物还是唯心,我也搞不清楚,但可能偏向于唯心,所以灵魂或者来世这样的东西我是能接受的,但前提 ...

我在这里主要谈“人乘”,所以不说“涅槃”。涅槃是无为法(用非集定义:除有为法之外的法),无生亦无灭。证入涅槃,即是永恒。从此无有来生,但也不同于断灭。非有非无。佛教认为,只有证得阿罗汉以上的果位,才能脱离六道轮回。阿罗汉之下还有三个果位,最多不超过七生可得解脱。这三果位投生只在天上或人天两道。若初果也证不到,就是在六道里反反复复生死流转。这时,上面说的那些就有意义。

灵魂属于常见,不为佛教认可。如果没有一个灵魂,那么是什么从今生投到来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佛教小乘经典所说。十二因缘就是用来解释轮回的过程的。什么是我?自然科学家和一般人以我身为我,这叫“即身我”。佛教不是这样看的。佛教说“无我”,但却认为有三世。人从幼儿活到老,好像是在连续地生死,因为细胞一直在分裂和代谢。老年时完全不同于幼儿。但依然被认为是同一个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1:34 , Processed in 0.743646 second(s), 2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