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8|回复: 38

[【心情日记】]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小人教育,真正高大上的是君子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1 0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标题里的君子小人,并不是现在我们说的好人坏人。在春秋战国也就是孔子那时候,君子小人的本义是高等级和低等级。君子是高等级的统治阶级,小人是低等级的被统治阶级。

和很多不懂教育的人认为的相反,素质教育其实一点也不高大上。有时间的话,你可以仔细研究这个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的官方定义,你会发现它不过是培养“君子不器”的“器”,也就是工具。如果用孔子的体系,君子不器,那么小人才器。所以,素质教育在孔子的教育体系里是小人教育(小人儒)。

而且,既然素质教育要培养工具,那就要有标准有检测,这检测就是考试。同时工具有高级有低级,而进入高级也要有考试,也就是高考。所以官方定义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而是一体两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小人教育。

在国外是没有所谓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非要找一个类似的,公民教育可以算一个。但公民教育不是培养工具。公民自己就是最高目的,不是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工具。在平等文化里,没有君子小人之分,起码理论上是这样。

中国民间还有有另一种素质教育B,这种商业化的素质教育偏离了官方定义的素质教育A,而走了各种才艺的路线,也就是各种兴趣班。

最后,还有第三条路的素质教育C,也就是半官方半民间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引入了Gardner的MI理论,即所谓多元智能。Gardner的MI也由此被官方承认。但是这第三条路只是一个口号,很少有实践,因为它对师资要求太高,现有教师无论从里路还是从实践都达不到。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多位中小学校长告诉我的。

那么,在等级文化的中国,除了小人教育,有没有君子教育呢?

当然有。只不过中国的教育学本来就落后,这种君子教育更因为种种原因很不成熟,因而也不为人知。如果借用商业术语来说,这种君子教育就是所谓特供。特供教育在毛时代就有,就是专供高级干部子弟读书的学校,例如著名的八一学校等等。文革时,特供学校被冲垮;改开后则代之以收费高昂的贵族学校。但毕竟这种中国本地的君子教育比较落后,所以高等级的人会把孩子送到国外的中小学去读书,作为君子教育的一条路子。当然,这些不成熟的君子教育不仅畸形,而且落后。

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先进的君子教育呢?普通人能不能享受这种君子教育呢?理论上是可能的,实践上则受限于师资。现有的师资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达不到开展君子教育的条件。比如说,君子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MI的11项智能,而且最好是横跨11项智能的全科老师,这就很难找到。多位中小学校长和我聊这事时都说,你要求的老师不是稀有,而是一个都没有。再比如说,君子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真正的哲学和leadership,这在目前的体制内外也都是既找不到课程也找不到老师。

在不可能改变整个教育的情况下,也许可能做的只有君子教育。我同意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说君子教育的大门要对所有人敞开,但是门里的教育要培养君子而不是器。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君子教育让一部分人先变成具有独立个人的大写的人。

顺便说一下,奥数和国际象棋就是君子教育的很好内容,因为它们虽然不能提升孩子的全部11项MI智能,至少可以提升3-5项智能。而且,国际象棋还对leadership很有好处,所以历史上很多政治家军事家都有学习国际象棋的经历,显然是君子教育的最佳内容之一。当然,只是说内容合适,并不是说市场上先有的奥校和象棋班就合适。事实上,市场上的奥校和棋校,因为师资原因,不仅效率低,而且内容也差,所以它们无法提供君子教育。它们也顺便带坏了奥数和国际象棋的名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1: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e.mike29 于 2024-3-31 11:51 编辑

习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
想当统治阶级,你得先有能进入统治阶级的渠道。

一个人如果不肯用数据和分析展示自己业务的优势所在,而是整天用什么词汇搞华丽辞藻堆砌,表示其实他自己也是不相信这套所谓理论的可行性。

点评

欢迎您提供数据。打个样,让大家知道您自己相信您的理论的可行性  发表于 2024-3-31 12:2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0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1: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ike29 发表于 2024-3-31 11:39
习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
想当统治阶级,你得先有能进入统治阶级的渠道。

不知道这个统治阶级有多大,如果是泛指公务员,那么似乎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是最上面一小撮,一般人通常也进不去(虽然不是没有反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hzcy 于 2024-3-31 12:05 编辑

芬兰学生PISA测试成绩下降,PISA旨在评估学生阅读、数学、科学、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芬兰政府已经开始一系列加强教育的行动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3-31 11:54
不知道这个统治阶级有多大,如果是泛指公务员,那么似乎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是最上面一小撮,一般人通常 ...

一般人通常能进去的,一定不是统治阶级。


比如,亨特拜等能给公司当顾问,你去应聘,公司理你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2: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ike29 发表于 2024-3-31 11:39
习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
想当统治阶级,你得先有能进入统治阶级的渠道。

在中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就是暴力,枪杆子里面出统治阶级。所以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次改朝换代。

暴力渠道的问题是生命和财产的巨量损失。所以虽然中国人很能生,但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带来1/3甚至1/2的人口损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4: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3-31 12:23
在中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就是暴力,枪杆子里面出统治阶级。所以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次改朝换代 ...

你的意思,外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不是暴力,从来没有改朝换代吗。

点评

请看一下楼上的数据。看不清可以放大一点。  发表于 2024-3-31 14: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1 15: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e.mike29 于 2024-3-31 15:03 编辑

楼上的数据里有,外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不是暴力,从来没有改朝换代?

没有的话,想说明什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6: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3-31 11:54
不知道这个统治阶级有多大,如果是泛指公务员,那么似乎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是最上面一小撮,一般人通常 ...

这个统治阶级的规模其实是可以用奥数根据宗法制度算出来的。数据来源可以参考《中国人口史》。


宗法制是这样的:1)嫡长子为大宗,其它为小宗。天子、诸侯、大夫、士的继承都仅限于大宗。2)天子的小宗为诸侯,诸侯的小宗为大夫,大夫的小宗为士,士的小宗为“人”。士以上都是“君子”,是统治阶级;“人”就是“小人”,也就是脱离了统治阶级序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15: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3-31 12:23
在中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就是暴力,枪杆子里面出统治阶级。所以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次改朝换代 ...

统治阶级是什么?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就是地主阶级吗?改朝换代后统治阶级还是地主阶级吧?进入地主阶级途径多得很,科举、吏道、军功、恩赐、捐纳、辟荐甚至勤劳致富都可以,怎么得出“最主要渠道就是暴力”这一说法依据是什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5: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lwzlyyy 发表于 2024-4-1 15:49
统治阶级是什么?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就是地主阶级吗?改朝换代后统治阶级还是地主阶级吧?进入地主阶级途 ...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应该是皇帝+勋贵+世家,他们显然是靠暴力获得地位。九品中正制后,统治阶级依然没有超出世家的范围。科举制后,统治阶级开始增加了寒门的成分。但这个成分一直不高。所以说是“主要”。


地主阶级在毛时代被定义为统治阶级,但其实中小地主也是被统治阶级,而大地主主要是世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15: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lwzlyyy 发表于 2024-4-1 15:50
统治阶级是什么?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就是地主阶级吗?改朝换代后统治阶级还是地主阶级吧?进入地主阶级途 ...

楼主的统治阶级就是皇帝一家。

其他的官员都是家臣奴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1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3-31 12:23
在中国古代,进入统治阶级的最主要渠道就是暴力,枪杆子里面出统治阶级。所以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次改朝换代 ...

第二次见楼主贴这个图了,这种图也就楼主奉为圭臬。

也不考虑中国古代人口的统计口径。
改朝换代时,大量人口脱离政府的人口的统计,就被认为是伤亡损失了。
这种也就是在籍有效人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17: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wzlyyy 于 2024-4-1 17:14 编辑
gongqi 发表于 2024-4-1 15:57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应该是皇帝+勋贵+世家,他们显然是靠暴力获得地位。九品中正制后,统治阶级依然没有 ...

这种划分出处在哪?楼主认为“科举制后,统治阶级开始增加了寒门的成分。”,也就是说,科举可当官可享受俸禄,这些是否为统治阶级呢?这些人的数量,我查了下,还是挺多的:宋朝“官员的来源是任子和科举。进士科在各科中最占重要地位。因为进士出身,容易致身通显,录取名额也比唐朝宽几十倍。唐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分进士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录取总数通常七八百人(应试人通常一万以上至二万八)。正式考试以外,还有特奏的制度:进士应考五次(后改六次),年过五十,诸科应考六次(后改九次),年过六十,得特奏求恩,经过皇帝亲自殿试的形式,赐出身资格,就有小官做”。宋朝“官员人数陆续增加,赵恒时官一万员,赵祯时官二万员,赵顼时官二万四千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lwzlyyy 发表于 2024-4-1 17:12
这种划分出处在哪?楼主认为“科举制后,统治阶级开始增加了寒门的成分。”,也就是说,科举可当官可享受 ...

问题是科举里有多大比例出自寒门。

一般来说,豪门子弟的教育条件好,好比现在的重点学校;寒门子弟的教育条件差,好比现在的十八线学校。你说考中的什么人多?何况,科举考的都是主观题,主观题这种东西,自然是亲近考官的更容易了解他们的主观好恶和考试重点,重点学校的优势就更大了。
而且,各朝各代都有考试舞弊,而且从主考到下面的人,早成惯例。那么谁和这些人员的关系近?谁有钱给他们行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大比例出自寒门。”?要统计得给出寒门、豪门、非寒非豪门的划分标准和参加考试人中他们的人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科举是大范围舞弊行贿,也得有靠谱的证据吧。
话说回来,你认为豪门就是统治阶级吗?如果不是与“多大比例出自寒门”又有何关系?
20世纪中叶之前,英国贵族通常是世袭的,平民难以成为贵族;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后来有了科举,又打开了一条上升渠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2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4-1 22:36
问题是科举里有多大比例出自寒门。

一般来说,豪门子弟的教育条件好,好比现在的重点学校;寒门子弟的教 ...

科举实行了一千三百年,说到考试舞弊,有人做过统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所谓大案,不过是你在厨房看到了一只蟑螂。俗话说你看见一只就说明背后有100只1000只.....  发表于 2024-4-1 23:3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23: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高考比作科举,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民国,反正文革初期红卫兵批判高考已经用了这种说法。

好处楼上也说了,就是让大多数人都有渠道上升,普及了文化素养,而且相对公平。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是和四个现代化联系起来的。以前毕业可以有分配,虽然不是做官,但也可以混到各个岗位上,尤其是1977-1980年间。

不过如今几乎饱和,四化似乎也完成了,日后恐怕更应注意高考的弊端,就是存在不公平现象,社会上过度注重文凭,落榜生的出路问题,通过考试范围限制了考生视野,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等,这些也不是现在才有人说的。

实现阶层流动现在还有出国留学、竞赛、自主招生、少年班(还有不?)之类的方式,不过它们不够公平而已。未来我估计高考地位会下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23: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4-1 23:30
把高考比作科举,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民国,反正文革初期红卫兵批判高考已经用了这种说法。

好 ...

我觉得科举与现在的考公相比更为恰当,科举可直接入仕,高考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 23: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lwzlyyy 发表于 2024-4-1 23:40
我觉得科举与现在的考公相比更为恰当,科举可直接入仕,高考不能。

应该在1995年以前,国内对科举制的评价以负面为主,我家里的《聊斋志异》应该是华国锋时代的,里面收录了不少故事然后讲寓意,有几篇记得都是解读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


高考也有普及知识的作用,比如说提议把某门科目加入高考,实现四个现代化,从高考作文题观察社会走向等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1 01:53 , Processed in 0.623839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