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7|回复: 29

[【心情日记】] 细数那些莫名其妙就被坏了名声的美食(二):过桥米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7 1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多数人对过桥米线的误解,其实从名称就开始了。有一次我在北京卫视某美食节目上看主持人问某大厨,他做的米线为什么叫“过桥米线”,那大厨一本正经地回答:因为吃的时候,食客要用筷子把米线从大腕夹到旁边的小碗里吃,所以叫“过桥”。

我当场就笑喷了,BTV的主持人是北方傻白甜可能不了解,但我一听就知道那个大厨是宁沪杭包邮区的,这辈子都没去过云南。因为只有包邮区的人才会吃得这么仔细,而且这种把面条从大腕夹到小碗的吃法在包邮区也确实被称为“过桥”,但注意吃的是面条,绝对不可能是米线。之所以要“过桥”,是因为包邮区吃面条讲究的就是一个“清清爽爽”,汤是汤,面是面,不能混淆。我甚至在上海见过特意大清早就跑面馆去抢吃“头汤面”的人,理由是只有头汤面才是最清爽的,煮过一次面的汤再煮出来的面,就不清爽,难以入口。

但云南的过桥米线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云南的饮食习惯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汤汤水水”,即把米线连汤带水的吃下去,没有包邮区那么精细,所以当地人很少有人说“我‘吃’了一碗米线”,而是习惯说“我‘喝’了一碗米线”。所以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那个大厨在胡说八道逗闷子,只有主持人傻傻搞不清。

那么过桥米线的名称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般公认云南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所以也称为蒙自过桥米线。而在蒙自当地的传说不少,但基本上大同小异,都与蒙自当地一座桥有关,其中一个版本是:蒙自县城的南湖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日备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善,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人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从湖边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鸡汤能够保温到过桥还滚烫,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为“过桥米线”。

上面这个传说,其实已经包含了过桥米线美味的秘密,但也同样是过桥米线今日衰败的秘密。正统的过桥米线要用肥鸡、筒子骨等在陶土瓦罐中熬汤,上面覆盖厚厚一层鸡油,把热量全部封在里面并保温,所以从汤表面看一丝儿热气也不冒,但切成薄片的肉片、蔬菜、米线下去,分分钟就烫熟了。但如今这年月,瓦罐好搞,能熬出厚厚一层油的肥鸡上哪去搞这么多?就算真搞到了,也会有一堆人说你这么多油,太不健康了!结果搞得过桥米线店里汤料横行,油星全无。而汤的温度不够,各种寄生虫等负面新闻也就随之而来。

但真正把过桥米线名声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败坏掉的,其实不是上面那种类似涮火锅的传统吃饭,而是类似砂锅土豆粉的创新吃法。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除传统云南米线区以外,都开始流行一种廉价的过桥米线店,用一个砂锅把米线、蔬菜、火腿肠片等一锅煮,然后端上来。这种吃法别的先不说,关键是米线材质本身就不对。云南为什么流行吃米线?就是因为当地出产的主流大米粘性不够,煮成的米饭口感不佳,所以才压制成米线、饵块、饵丝等二次加工食品改善口感。但底子在那里,当地出产的米线经常被当地人称为“糟米线”,筷子一搅就碎了,绝对不符合北方人习惯的“筋道”口感(面有面筋可以追求筋道,你什么时候听说过米有米筋?),也不适合用砂锅长期炖煮。所以这种廉价过桥米线店使用的米线,充满了科技与狠活,甚至被称为“塑料米线”,中午吃一碗,到半夜都不带饿的。到了这个地步,还有几个人敢去吃?所以一阵风很快就过去,只留下一地再也扶不起来的坏名声。

所以我现在只有在云南才敢去吃过桥米线,而且一定要先看到那碗油汪汪的鸡汤,才会坐下来吃。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1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煮好了面这(通常有少许生硬),然后捞起来放在加有猪油、葱、糖、盐、味精等调味料的热汤中,而不食煮面锅里的面汤,是江浙沪人吃面的通行办法。为什么这样做呢?本草书里说,梵僧初到中国,看见中国人吃面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面汤有毒。后来看到他们常吃莱菔(即萝卜),才明白过来,莱菔用以解毒。这大概是说北方人。古代江浙沪中医比较发达,不食面汤也许是因为面毒的缘故。其实,古人所说的毒不同于蛇毒、毒药之类的毒,主要指的是对建康不利的一些食物。天竺地近赤道,气候多湿热,食面汤可能对身体不利。而我国北方寒冷还比较干燥,故食面汤合适。江浙沪比较潮湿,夏天又热,故面汤不合适。尽管也吃萝卜,但还是不如北方人吃的频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2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桥米线、河粉、西北等地专门床子压出的“饸饹面”、潍坊的名吃“鸡鸭和乐”,地道而言我只吃过潍坊市潍城区的鸡鸭和乐,其余几种,如同楼主所说,吃过,但不是地道正宗的。想吃,更想弄明白,其比较公认的源流,做法,吃法,有了网络可以搜一搜,的确方便多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2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ghghgh666666 发表于 2024-5-17 20:48
过桥米线、河粉、西北等地专门床子压出的“饸饹面”、潍坊的名吃“鸡鸭和乐”,地道而言我只吃过潍坊市潍城 ...

潍坊朝天锅吃了无数,鸡鸭和乐还真没吃过,下次有机会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22: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后,第一次吃过桥米线,就在想以后一定要娶这么能干的女孩。天天给我弄各种好吃的。
毕竟人小,只知道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2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桥米线的故事,好像是所有介绍别人吃的人都会讲的。我吃过几次,就听过几次。但我自己带别人吃从来不讲,因为听一次忘一次。
去过几次云南,但过桥米线就吃过一次。一方面,这东西上不了台面,所以高级场合不会有。另一方面,这东西还真是有点麻烦,所以自己随便吃饭也不会吃。
有一次在北京吃倒是印象比较深。因为一碗粉赔了一桌子小菜,吃起来太麻烦了。
还有就是出差时忘了在哪些地方和别人一块吃。这东西比炒河粉热干面担担面上档次,但是又不贵,所以偶尔想换换花样时就选了它。
不过,这东西肯定不如它的故事好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人看到“过桥米线”特意进来给老马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宗的过桥米线好吃。无奈现在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人听来的也是这个故事,汤可谓是过桥米线的灵魂所在,秘制的各种配方都在里边,别看一点热气也不冒,生肉片放下去,游一圈,就熟了。用老家嘲讽人的方言可以这样说:你能么挨过桥米线呢汤一口干嘛!这句话和“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一个意思。还有十几种配菜、佐料搭配,啧啧啧,一口米线一口汤,热腾腾的下肚,暖心又暖胃,云南人的早点都离不开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华清欢 发表于 2024-5-18 11:08
本地人听来的也是这个故事,汤可谓是过桥米线的灵魂所在,秘制的各种配方都在里边,别看一点热气也不冒,生 ...

早点是小锅米线吧,大清早就过桥米线会不会有点奢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多年前,在保定吃过接近老马说的“过桥米线”,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个店还在不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蒙自过桥米线有吃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24-5-18 11:36
十多年前,在保定吃过接近老马说的“过桥米线”,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个店还在不在。 ...

口味太正宗的店,一般在异地都开不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云南吃了几个月铜锅鸡肉米线,差不多是过桥米线的简化版,没配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strnghrs 发表于 2024-5-18 11:29
早点是小锅米线吧,大清早就过桥米线会不会有点奢侈?

过桥米线也有,只是吃的时间长点,冬天吃的比较多,正餐吃的比较多。一般店家5点多就开张营业了。马大侠还知道小锅米线呀,嘿嘿。赶时间的除了马大侠说的小锅米线,还有猪脚米线(基本早上去晚了得排半个小时的队,证据:去百度搜云南宜良猪脚米线)、文山鸡丝米线、肥肠米线.....反正云南人的早点基本离不开米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1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前在蒙自吃过的那个米线,至今回味不止,尤其配的那个菊花,太美味啦!此后拒绝再吃其他地方的米线,绝对没有可比性,也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蒙自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2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ppp 发表于 2024-5-18 19:47
多年前在蒙自吃过的那个米线,至今回味不止,尤其配的那个菊花,太美味啦!此后拒绝再吃其他地方的米线,绝 ...

说实话蒙自还真是一个小地方,没啥出名的旅游资源,经济也不发达,有机会去的人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2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nghrs 发表于 2024-5-18 20:11
说实话蒙自还真是一个小地方,没啥出名的旅游资源,经济也不发达,有机会去的人不多
...

不知为什么,我对这地名很熟悉,也许是因为可能会让人误解在内蒙古吧,就像赣榆县在江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2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2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好一家牛肉粉,我感觉还是不错的,有点类似这个米线。我吃阿香米线口味也还可以,但网购的米线自己回来做,发现那个米线确实不够筋道。现在很少吃米线类快餐,还不如直接吃老陕biangbiang面或油泼面,狠活少,一般都是当天现和面手工扯面,比较筋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20:12 , Processed in 0.539285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