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08|回复: 0

[【文史类】] 藏书记·《印心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1 1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高阳《印心石》,三联书店二千零一年七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写的是清朝陶澍的事。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清史稿有传。乾隆间生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历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三年,就擢巡抚。五年,调江苏。十年,以捕获户部私造假照要犯,加太子少保衔,署两江总督,寻实授。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晋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赐其子桄主事,谥文毅。祝名宦祠,於海州建专祠。《清史稿》列传云:“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所拔取多至方面节钺有名。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所著奏议、诗文集、蜀輶日记、陶桓公年谱、陶渊明诗辑注并行世。”“论曰:陶澍治水利、漕运、盐政,垂百年之利,为屏为翰,庶无媿焉。道光中年后,海内多事,诸臣并已徂谢,遂无以纾朝廷南顾之忧。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其信然哉!”高阳并非写他的治国安邦之劳,而是写他幼时父母双亡,岳家毁亲,一段伤心往事。清史稿列传中于此未言,高阳当另有所本。
  陶澍虽称得上是个难得的能吏,也还清廉。但他为官数十年,还是置下了一笔为数不菲的家产。据王闿运《湘军志·筹饷篇第十六》载,曾国藩初组湘军,意欲压抑当地豪强,减少土地兼并的情况,就是拿陶澍家开刀。其时陶澍已故,其子当家,曾国藩令他捐出万金,以为乡里表率。名为“输捐”,自愿为本,其实几乎是强制性的。结果陶澍之子跑到巡抚处告了一状,还把田产详细列了清单,呈送藩司,以示自己并无那么多财产。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官绅仕族大哗。曾国藩的计划终于泡汤。
  陶澍家真没那么多钱吗?非也。由此可见,陶澍虽亡,势力犹在,初出茅庐的曾国藩还奈何他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8 10:48 , Processed in 0.34244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