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39|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蒙童识字与旧概念下的新字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9 14: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看语文研究前辈张志公先生的文章,其中谈到古人的蒙童习字以六书开始,不由的有些想法。汉字的特殊构成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古人明白汉字难掌握的道理,所以要让儿童明白造字的方法和原理,这样可以保证文字在传承中既具备使用的统一性,又具备理解上的一致性。掌握了造字法,自然会认识很多相关的字。古人之所以强调使用这种“六书”识字的方法,是因为中国历来的多民族性以及语言的多区域性不可能在读音上进行统一,相对而言以造字法作为蒙童的启蒙教育是最为合理的方法。

  反过来,我们再看现在的语文教学使用国际音标统一读音,所教授的内容里不再有“六书”这样的造字法,而且简化字的推广,也使得很多字脱离了原来的造字规律及其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教孩子们习字不是从源头上开始的而是现在的读音开始的,以这种情况推论的话,有朝一日我们现在的读音也会被后来的读音所替换,因为我们的读音并不具备唯一性。这可以说是以音识字的弊端。

  如果说六书识字会造成词音有差别而词义相同的现象的话,那么读音识字却有可能造成只闻音不识义的情况。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是从拼音开始识字,而不注重汉字的产生过程,这样一来在识字数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并不能显现读音识字的弊病,但当识字数量的要求增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人会回到“六书”上面来——这种现象使用的最多的就是用“形声”方法猜字。虽然我们没有仔细教给学生“六书”的方法,但学生依然会使用“六书”中的方法去解决识字问题,这说明“六书”的识字方法其实是更适合汉语特点的识字形式。现在有的教师使用传统的“六书”识字方法开展教学,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并被视为一种创新。我要所说的是这种方法不是创新,而是向符合汉字特点的识字方法的回归。

  由此突发奇想,我们能不能编制一部以“六书”分类、以拼音、部首为检索方法的字典呢?这种字书在古代是有的,但没有拼音检索,词语解释也比较简单。同时古代的字书大多是个人编辑,其中也有很多舛误。但以我们现在对古文字的研究水平,应该能够做到统一规范。我想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字典就能够更简单、更直观地了解汉字的构成形式,也使得文字研究工作省却了很多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16:27 , Processed in 0.54865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