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18|回复: 7

[【文史类原创】]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教材使用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4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发链接

今年天津市开始使用人教社的新课程教材,下面记录一下对新课程的思考以及在使用新教材时的一些做法。


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基本策略



认识篇:新课程的作用在于统一“教”与“考”的目标



  凡是教过高三的老师可能都有体会,在高三一年所复习的知识似乎要超过前两年知识的总和,而阅读和写作大多处在无从下手的状态。而学生最终所能保留的高中语文知识的记忆也是高三的多高一高二的少。我以前认为是考试脱离课本的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追本溯源看语文》),现在如果从汉语的习得的散点特征来看,哪一个更符合“散点”的特征呢?无疑高考的考试形式是更符合的,那么问题就集中在“课本脱离了汉语特点”这一条上了。


  我们有时候说是高考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其实并不完全是高考的原因,课程不重视能力培养,没有实践活动才是造成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再有能力是要经过训练的,未经训练的人未必有对这种能力的认知,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当然会显得非常不适应,但这不预示着这个人永远能力低下,又有谁在第一次学自行车的时候,就能不摇晃呢?可惜的是,没有人对已经所谓认定了“低能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看看经过一段时期的能力训练后,这些“低能”学生和之前的“高能”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否还存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的设计是围绕课文的传授而展开的,而课文是多种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如果只以课文为中心落实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对应这个文本而已。这种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什么,考什么”和“考什么,教什么”两种现象交替而形成的以基本知识考核为目的的形式。但随着能力要求在考察中所占的地位逐渐提高,新的要求不再是“教”与“考”之间单一的连接,即考试已经不是处在“教什么,考什么”的阶段,考的内容改变为“能力”上的要求,也就是说需要教师通过“教”而让学生掌握的不是只针对某一课文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换句话说,考试在对名词性的“知识”的考察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动词“知、识”的考察,而这一点是教材的编写者和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的。这样一来才会形成“教”与“考”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既然这种以落实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已经不能适应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那么必然要有所改变。而新课程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统一“教”与“考”的目标不一致而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调整。


  那什么是“教与考”的一致目标呢?我目前的理解:这二者的统一的关键点在,通过课程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上。从目前的“教”的情况上分析,真正关注学生动词意义上的“知与识”的教学过程太少,而且教材设置过于偏向对课文的鉴赏,而不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和方法,这也许是新课程把过程和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的原因。比如,在平时文本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什么呢?是最终的正确作答(目前又有多元作答的情况)但考试考的是什么呢?怎样从文本中获得有效的信息,然后归纳出答案,也就是先有过程上的分析其次才是答案,相对于答案来说,学生的分析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再比如在高三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做大量的题并对学生错题进行详细讲解,我们讲解的目的并不在于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关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也许,课程开发的不完善,才是导致目前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源所在。


策略篇:“四门八面”——文本教学形式初探


  汉语是以字、词为基础的语言,而且汉语的知识丰富,内容庞杂,缺乏系统体系和规律,所以汉语的习得是一种散点的过程。怎么面对这个散点的学习过程呢?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那就是“学与思”。怎么“学”怎么“思”呢?“博”学、“深”思!博学意味着开广泛阅读、增长见闻;深思则是精体独悟、通达事理,前者是从广度上说的,后者是从深度上说的,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但是如果把“博”和“深”引入课堂里来,还是不够的。因为二者依然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具体操作起来困难就比较大了。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起到“博中指精”“深中指法”的作用。说得通俗一些“博中指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广博的知识中向学生展示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和内容,也就是把最好的知识展示给学生;“深中指法”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怎样进行深入思考的步骤和方法。只有做到这点两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集中高效的特点。


一、以往教学中的误区


  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哪一种也离不开“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这两个中心的内容。可以说在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但我们的教学却总是面临着“知识怎样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这个死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与改革,但似乎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因教材的改革而减弱,这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材内容的编选而在于我们处理教材的方式上。


  我们经常讲“知识”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处理,即已知的文本。而实际上“知识”的词性固然有名词性的一面,但也有动词性的一面。那就是“知(了解)”和“识(认识)”,而“知”与“识”之间也是存在着层次差别的。“知”的对象大多是客观存在的文本和现象,“识”更多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主观活动。正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区别,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了具有可知性的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训练。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提倡“学思结合”其实就是体现了从“知”到“识”的过程,那就是要进行主观的意识活动——思考。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学思”的前提要求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做法的前提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一来“学思结合”并不完全适应我们现在的“授课要求”,所以对“识”也好和“思”也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改造。


  如果我们解决了“识”的问题是不是就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呢?我说还不行。因为这中间还缺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古人讲的“学以致用”中的“用”。也就是说只有把学到的东西最终放到实际应用中才能促进能力的生成!


  总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偏重名词性的“知识”而忽略了作为动词性的“知”与“识”,而且忽略了“思”与“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终造成了知识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的现象。在一个以智慧闻名于世的国度中却出现了远离思考、脱离实际应用的教育困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四门八面”的尝试


  经过对“知能转化困难”这种现象的思考与分析,结合人类的普遍认知过程以及的我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个关于文本教学的备课、授课、甚至自学的形式原则,我给它起的名称叫“四门八面”。
“四门”指的是“知”、“解”、“体”、“用”四个阶段。简单地说,
   知:基本内容
   解:详细解读
   体:主体感受
   用:实践训练
  这四个阶段的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进的,就仿佛游戏中的闯关晋级一样,每一个阶段就是一道门,只有依次过了这四道门才能初步形成基本的能力。在初步构想了“四门”之后,我觉得就实际教学而言“四门”依然显得很空很虚,不宜操作,所以才有“八面”的产生。


  “八面”是按照文本所具有的显性与隐性特征结合门有正反两面的特征而提出的。也就是说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前提下,在每个阶段中又细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方面的内容。例如,

   知 显性目标:对字词句构成的内容的初步了解,分辨作者的基本观点,可以被告知的知识点
     隐性目标:学生主动获得文本信息的程度分析、对学生掌握情况的预设、要考虑的文本内容与学生所在地域的文化差异、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

   解 显性目标:对构成文本的语言样式的分析,如修辞、结构、重点句等等
     隐性目标:对作者情感思想、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把握及显性目标中各内容的相应作用

   体 显性目标: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认同、否定、质疑性质的评价,评价中要有具体的实例
     隐性目标:对作者的思维过程,认识过程、创作过程进行认知并总结

   用 显性目标:套用、沿用(结构,思维过程、表现手法……)
     隐性目标:革用、化用(创造性地使用)
     (注:各部分内容可能不是很详细,希望各位一起来补充)


三、需要补充的几点说明


  1、在“四门”的内容上不可要求平行发展,允许某一方面先期充分发展,但不能完全脱离其他的方面。
  2、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八面”的内容及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3、作文教学的过程与一般文本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因此“四门八面”原则不适用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情况,小学生可以侧重于“知”与“解”的全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侧重“体”和“用”的显性目标,高中生可以侧重“体”和“用”的全部内容。

  总的说来这“四门八面”只是处理文本时所要进行基本原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灵活使用各种形式的手段来充实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正如古人所说的“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样,只有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灵活处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的比较阅读

课前梳理:

  翻开教材我们会看到在新诗单元里有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很多同学可能不会理解这一首“词”怎么会出现在学习新诗的单元里?这实际上涉及到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问题。就这首词来说它的形式是一种旧体裁——“沁园春”,但就的表达内容的方法而言却又是不同于古人的方法。我们知道古代的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就毛泽东在这首《沁园春·长沙》中表现的情怀来看,这首词更接近于豪放派的风格,那么《沁园春·长沙》与豪放派的词有什么不同呢?

  我认为有两点:一语言通俗易懂,这一点不用说大家都看得出;二、不过多的使用典故,我们知道用典是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苏轼也好辛弃疾也好都喜欢使用古人的事迹来“浇自己的块垒”,尤其是辛弃疾更是喜欢使用典故,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五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未展的情怀,但过多地使用典故却妨碍了一般读者对词人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生了阅读上的隔阂。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就会发现毛泽东的这首词虽然是用旧的词牌,但使用的大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表述上直白浅显,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高昂的斗志和炽热的革命情怀。对这种“形式是旧的表述方式和内容却是新的”的情况,有的美学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叫做“旧瓶装新酒”。

  既然有“旧瓶”,那有没有“新瓶”呢?当然有,虽然“新瓶”实际上并不一定新,但对于我们来说见到的比较晚,还是应该当“新的”来接受。比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什么要选这一首来说呢?是因为《再别康桥》和《沁园春·长沙》都是写故地重游、都是即景抒情、抒情都比较自然真挚。形式上的差异也是一目了然的,这一点咱不用说了。在抒情风格上,《再别康桥》可要算是“婉约派”了。但不管哪一派,作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说都还有着明显的共同之处。我们知道新诗应该具备“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这三条特征。其实这三条特征并不只是新诗的专利,比如《沁园春·长沙》中具备不具备“建筑美”呢?这一条是肯定的,它的词牌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自成体系的“建筑物”;绘画美方面,《再别康桥》中有“云彩”、“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而《沁园春·长沙》中也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碧透”、“争流”等动静结合的描绘;音乐美方面,《再别康桥》舒缓轻柔,通过“来”、“彩”、“娘”、“漾”、“摇”、“草”、“箫”、“桥”等韵脚的变幻把诗人的喜爱、留恋之情缓缓展现,《沁园春·长沙》慷慨激昂,在押韵上从开始一路到底(“秋”、“透”、“流”、“由”、“游”、“稠”、“遒”、“否”、“侯”、“舟”)连绵高亢,一气呵成!那么,新诗具备的这三条特征从何而来呢?我们只要考察一下古诗中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声色俱全”的诗句,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其实,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都是要抒发感情的,都是饱含醉人之意的甘醇;无论“旧瓶”,还是“新瓶”都是要为诗人抒发情感服务的,都是用来盛酒的容器。对于它们的共性,我们是可以从它们都要使用意象来传情,都要注意诗句节奏的变化来调节情绪、都要使用押韵的手段使诗句朗朗上口方面看到的。旧体诗是这样,新诗是这样,即便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朗读诗歌的技巧,体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
2、掌握词与新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共同之处(用词、色彩、情感)
3、通过对比《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让了解诗歌中的通用技巧(押韵、意象、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二、课时安排:一个半课时或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通俗歌曲导入。可以问学生选择歌曲的标准。光说好听不行,要具体(旋律、歌词、情感),引入诗歌鉴赏。节奏、意象、情感表达。
2、梳理字词,学生自读两首诗,分读,齐读,教师指导强调个人带情感朗读,强调节奏与速度(可以示范)。
3、提问这两首诗的异同
可能包括情境、结构、内容、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
四、让学生用一百字总结前面的异同或进行短评(可单评一首,也可两首诗比较相同获不同)然后交流。
五、作业(任选其一)
1、从《读本》中任选一首诗分析它的押韵情况、意象使用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
2、选择一首流行歌曲分析它的押韵情况、意象使用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堂简述:

  我的课堂上导入比较慢。第一课时主要用在了导入和指导两首诗的诵读上。《沁园春·长沙》主要指导有节奏的朗读和重读动词。《再别康桥》主要指导诗人安排空格的艺术性——造成音乐休止符一般的延宕效果,达到的舒缓绵长的艺术效果。也举了书法顿笔蓄势后一气呵成的例子。

  第二课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并注意了让学生分析“同中异”和“异中同”。从押韵、意象、情感、节奏等方面综合导出“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明确这些欣赏诗歌的共性因素。还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基本的押韵不知道,做了相应的补习。布置作业从上面的诸方面分析自己所喜欢的流行歌曲。因为读本没有到位,给不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推荐了一首李叔同的《送别》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

  1、虽然选择的是流行歌曲切入,但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不具备自我的审美趋向或思考,所以一些学生无法准确回答。今后应该注意对进行这方面的引导。

  2、学生比较拘谨,可能是不适应这种需要互动的方式;也可能这些学生以前在初中没有机会进行互动。还需要慢慢调整。

  3、我所教的班级一个课堂效果好,用时两课时;一个班慢一些,用时将近三课时。主要是等待学生生成的时间不同。比预计的用时长一些。

  4、作业情况,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评价,大部分明白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但还缺乏深入的挖掘,一部分学生找了现成的简单评价。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进行鉴赏尝试,今后还需要进行强化训练,所以效果还算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前梳理

  之所以把《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两首诗放到一起主要是考虑到二者在诗中均出现了女性形象。

  《雨巷》中的“结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是作者想象中的人物,这个人物年轻、美丽、哀怨虽然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但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却是体现了每个人内心共有的一种期盼,而感伤、迷惘的基调也正是身处成长期的学生所能切身感受到的心理现象。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勤劳、善良、朴实、富有爱心的大堰河”这一女性形象,则是现实中的人物,作者与大堰河的特殊关系,使得作者能够从具体的切身感受出发去抒发情感,而且因为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情节性的描述,使得大堰河的形象鲜明、生动、感人。

  单从女性主题来看二者虽有相同,但又有不同。如果我们说《雨巷》是一首写给希望女神的情歌的话,那么《大堰河——我的保姆》则是一首对现实中劳动女性的一首赞歌。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因为这两个女性一虚一实,所以造成了这两首诗在篇幅上与抒情方式上的不同。《雨巷》比较含蓄,《大堰河——我的保姆》相对直白。那么怎样在不同抒情方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呢?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含蓄的表达方式重在“以词达意”,如《雨巷》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作者的心情是通过“彷徨”、“悠长”、“寂寥”、“愁怨”、“忧愁”、“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凄婉”等一系列词语来表达情感的;而直白的表达方式重在“以事导情”即通过具体的人物行动、事迹以及细节描写引导着读者对人物逐步形成清晰的认识,这一点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面是两首是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那么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有哪些可以借鉴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建筑美。这两首在结构上均是经过作的精心组织的。《雨巷》中作者出于抒情的需要巧妙地把整句分行呈现,定下统一的韵脚,从而形成统一的情感基调;《大堰河——我的保姆》则通过大量的修辞(排比、呼告、反复等)和诗节的呼应(包括一节中的也包括全文上的)把自己的情感直接呈现。
  二、相同的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从两首诗所体现出来的表达过程上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首诗都遵循由“现实”——“冥想”——“现实”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人类思想的特征,即再狭小的空间(小巷和牢房)也不能抑制人的思想,每个人都称经历过同样的过程,诗人捕捉住了这个过程并把它外化而成为诗篇,普通人没有留意只能称之为“走神”或“白日梦”,从这一点上可以让学生体会,并启发“每个人如果留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把它外化出来就意味着每个人都都具备成为诗人的可能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精心构筑的建筑美。
2、能够通过分析理清两首诗的思维过程并通过摹写达到关注自身思维过程的目的。
3、体会《雨巷》中诗人的情感,了解“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1、两首诗句很感人,应该强调学生自读感知
2、先进分析解决意象和基调方面的问题,然后进行比较
3、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雨巷》谈感受
2、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到的有关“意象”“押韵”等知识分析《雨巷》中的相关内容
3、学生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并简单概括每一诗节的内容。
4、对两首诗进行比较性阅读
板书设计:(视学生认知情况,可作相应调整)


5、作业
体会两首诗相同的呈现过程,写一次自己“走神”(“白日梦”)的经历。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雨巷》的阅读以及相关的押韵和意象分析。阅读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要求学生简要写出每一诗节的内容。

  第二课时有学生选取《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最感人的一段,引导学生进行精讲内容分析,明确分析过程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他段落。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的异同。纠正了“把一句话分为几行写就是诗歌”的错误认识,明确“建筑美”是为了表达情感服务的离开了情感徒具结构的文字并不是诗。

课后反思:

  1、两课时基本够用。

  2、在关键点上还是需要教师明确,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在教学设计时优先考虑。

  3、作业情况反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注意到关注自己冥想的过程并能进行客观描述,后面要引导学生提取在冥想过程中的感受,并把它外化成为诗歌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1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外短诗五首》[/ALIGN]

课前梳理
  这五首诗歌比较短小,但在理解上有难度。比较而言,前面所学的四首诗《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均是展现完整的情感经历,而这五首诗所强调的情感不是完整的而是片断的。或者说,前四首是以完整的形式重在表“情”,这五首是以切片的形式中在抒“感(感觉)”。由此也可以说诗歌是用来表达“情绪”和“感觉”的文学样式。

教学设计
  学生自由阅读,交流感受,选择性讲解。

《断章》
哲理性解读:人生处在一种相对的状态之下,每个人既是主体又是别人眼中的客体。二者虽然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阐述,但却是统一的,一个人不可能只保持其中一种属性。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与客体地位进行讲解,强调一名学生应该主客体具备才算完整。

戏剧性解读:把这首诗看成是生活中的片断,通过置换的方式构建戏剧的情节。可以把“你”换成“佳人”,把“看风景的人”和“别人”换成“才子”,当可按作《西厢记》中的情节;把“你”换成“才子”,把“看风景的人”和“别人”换成“佳人”,又具《梁祝》的神韵。

《风雨》
从几个比喻中可以体会诗人的处境与心情,教参的解读全都扣在一个“忧”字上,说诗人是处在飘摇与恐惧之中,似乎不是很全面。这种解法只看见“忧”而忽略了“怀”字,从诗人的行文上看还是比较平稳的,而且在诗中的我的身份是一个“舵手”,从这个意象上分析作者的心情,面对惊涛骇浪的大海,作为一个年轻人虽然有紧张惶恐的感受,但也应该怀有兴奋自信的情怀。(诗无达诂,聊备一说。)

《错误》
可以通过整体感知分析诗中的人物有几个,分别有什么动作,诗中的形容词是处在诗人精心安排的位置上的那这些词原本是修饰谁的。明确诗歌的一个创作方式是把正常的叙事过程,通过修饰语与次序的变化呈现出空间跳跃的面貌。

尝试顺解:
傍晚时分,我骑马走在江南的一座小城中。马蹄在青石的街道发出达达的声响。 一扇紧掩的窗户之中低垂的窗帘被一位女子挽起,那美丽的容颜以笑容开始以敛容结束。我猜她在这烟花三月的时节正寂寞地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而错把我这个过客当作了她等待的归来者。

《回旋曲》
诗歌很简单,主题明确。其实应该把原文的诗作也列出来,可能更能体现节奏和韵律上的回旋效果。这首诗可能体现了音乐上的“回旋曲式”的特点,感觉逐渐加强的语气有些和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有些相似,如果能配上马蒂斯的名画《舞蹈》就更好了。以后可以进行一下梳理。

《地铁车站》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记录瞬间感觉的诗作。从诗中的意象“幽灵”和“湿漉漉的黑枝条”上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非常低沉阴暗,面对让人反感的人群,作者希望多看到那些如花一般的美丽面庞,但美丽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能够预期的——在这一点上和“幽灵”的出没无常十分相似。

附这首诗的原文和十九种译文
http://202.102.227.17/dispbbs.as ... D=766501&page=9

庞德(Ezra Pound)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1.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罗池)
  
2.地下车站
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钟鲲)
  
3.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
潮湿又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成婴)
  
4.在伦敦的地铁车站里
这些脸的幻影在人群中,
一条潮湿的、黑色枝干上的点点花瓣。(李德武)
  
5.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
  
6.在地铁车站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飞白)
  
7.地铁车站
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
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
又: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
8.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又: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杜运燮)
  
9.地铁站里
出现在人群里这一张张面孔;
湿的黑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张子清)
  
10.在一个地铁车站
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
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江枫)
 
11.地铁站上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郑敏)
  
12.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流沙河)
  
13.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余光中)
  
14. 人群中千张脸空的魅影;
一条湿而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洛夫)
  
15. 这些面孔浮现于人群;
花瓣潮湿的黑树枝(颜元叔)
  
16. 在群众中这些脸的魅影;
花瓣在一根濡湿的辚树丫上(李英豪)
  
17. 在这拥挤的人群里这个美貌的突现;
一如花瓣在潮湿里,如暗淡的树枝(周伯乃)

18.人群中一张张魅影的脸孔
湿黝枝干上片片花瓣 (张错)
(以上来自“诗生活2003.12.24”)

19.地铁口印象
蜂拥的人群中那无数梦幻似的脸;
湿漉漉的黑色树干缀满了花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4: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诗歌的创作与鉴赏


课前梳理:

考虑到教学连贯性的要求,用这节课的内容替代了“表达交流”里面的第一个写作内容《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诗歌创作同样是需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

教学设想:

让学生尝试创作,注重辨别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的不同,进一步使用本单元学到的一些方法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在学新诗之前同学生探讨几个问题

1、请大家举出和“诗”有关的词语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的概念的理解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
严羽:“诗者,吟咏性情也。”
白居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高尔基:“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诗,是一种能集中地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
3、一首诗里主要包括什么内容(我们鉴赏诗中的什么)
“真、善、美”真是第一步,善是社会共同意识的取向,美是具有崇高的审美价值,一首诗只有具备了美的特征才可能流传于世。
诗主要靠抒情的力量来感染人、打动人。但也还需要其他的方面来辅助。袁枚:“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

二、由学生列举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句诗词并由此品味、审视自己的趣味。

三、诗人创作的过程



四、读者感受的过程



强调因为读者的知识与经历不同,可能会对原诗的解读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就应该进一步研究诗人的生平和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了。

六、利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当堂创作一首诗

七、自评或或互评(利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

课后反思

1、布置六和七的目的,本来不求多深多好,只求有所感知。而实际上部分学生的创作很不错。
2、在使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进行评诗上还有欠缺,学生还是不太习惯进行能力点的迁移。
3、重新要求学生整理一遍课堂笔记总结赏析的方法,在后面的阶段测验中进一步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4: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兰亭集序》


课前梳理:

《兰亭集序》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过,而且有相应的书法方面的总结,知识上是基本够用的。主要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以前以翻译为主的套路,在课堂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开头的部分(头两段),可以从学生的“聚会经历”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会所要具备的因素有哪些?时间、地点、天气、人齐、环境、活动、感受等等,那么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不是很难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进一步展开论述的部分,是一种普通人感情变化的规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时易逝,美景难留,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怀感叹。由美好的短暂过渡到人生的短暂,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虑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学生对生死价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长短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参考的资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不能不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动。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整体上看这片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进行人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为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清醒完整地进行自我观照做一点儿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羲之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2、学习本文的记叙方式
3、引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齐读
三、以“聚会”的经历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四、引发思考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
1、由“墨池临书”和“入木三分”导入
2、学生自读,指导诵读
3、比较下面两种表述顺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明确诗词在表达上的交错与跳跃,与正常记叙顺序的不同。
4、要求学生诵读课文时了解文中记叙的聚会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明确诵读时要培养节奏感有利于背诵。
2、由学生聚会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沿用诗歌单元中接触过的“以词达意”的方法抓住表达情绪的关键词“乐”逆向逐步推出“天气好”、“活动好”、“风景好”、“人多且好”。明确读者的分析过程可以顺着作者的叙述过程也可以是接近于逆向的过程。
3、后面两段中的关键词语
表层现象:“欣”“倦”;感情变化:“痛”“悲”
结合学生的交友经历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所获得愉悦感上是相同的。引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调对愉悦感的认同。但快乐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经历快乐的人难免会感慨它的短暂(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暂(过渡自然而深刻)进而引出“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课后反思:

1、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逐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套路中走出来,缺乏对诵读感知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慢慢调整。
2、没有涉及王羲之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部分再详加讲解。
3、回办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这片文章和在思维结构上同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十分相似,都具备“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过程。以后在指导写作时可以使用。另外,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转合”结构绝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4: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赤壁赋》


课前梳理:

  《赤壁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前是放在高二的课本中的,相对来说高二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哲学课程对这篇文章中的内容理解得更容易一些。现在再高一第一模块中出现,恐怕高一的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吃力。所以应该把主要训练内容放在诵读课文,以及分析文章结构上,对苏轼的思想可以做简单介绍,不宜深究。做到就文赏文就可以了。
1、 诵读和苏轼对后世文化以及今天生活的影响。
这一部分有以前做的课件可以支撑。
2、 课文结构感知。可以从学生了解的游记的写法入手,分析 第一段的内容。
3、 沿用前面的查找关键表现情感变化的关键词理清文章的脉络。简单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
4、 进行比较行阅读
《兰亭集序》同是记叙的方式,相似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使用表示情感的词语导引文章;异是《兰》中是一个人的感慨,《赤》中式主客问答的对话、《兰》中王羲之无解决之道,《赤》中苏东坡有解决之法,从这一点上苏子高于王氏。
《游褒禅山记》同为游记,《游》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
5、 对苏轼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理解
这篇文字因作者而变得复杂了,因为苏轼是一个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人物(而实际上他之所学更为庞杂),因此很难具体确定这个人物身上的旷达之情的源头。有人说“逝者如斯”居陋而歌为孔子风范。还有人从“凳仙”到“盈虚”说苏轼是老庄一脉,而我认为在这篇文章中苏轼使用的是佛家的态度,更具体地说是禅宗的思想。不错,单就“旷达”二字来说,文中既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之貌,又有“齐彭殇,一死生”的逍遥之态,但是这两种说法只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的分析而已,我们忘了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苏轼的表态,即苏轼的做法。苏轼是怎么做的呢?一个字“适”,从苏轼对客人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不执著于名利,不执著于感伤,不希冀多得,只注重眼前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这时的苏轼是处在不刻意改变外界的事物,而强调随境适心的状态里面,而这个“适”字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而是禅宗的,因为儒讲“立世”,道讲“弃世”、只有禅宗讲“适世”。一家之见而已,不期望学生能够理解与认同。即便是退一步说,《赤壁赋》可以说是苏轼于“贯通三家”之后的杰作,三家精粹在苏轼的笔下已经完全融合难以区分了。(补:以往偏重于庄子思想的解说,恐怕是和佛教传入后使用“格义”的方法以庄解佛有关。待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用课件了解苏轼的文化影响,通过诵读感知赋的特点。
2、 学习本文的记游特征。
3、 初步感受苏轼的旷达情怀。
教学设想:
计划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2、 会议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出苏文《赤壁赋》
二、示范诵读
三、学生诵读后跟读
四、由游记的写作要素分析文章的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五、延续“以词达意”的方法找出文中情感变化的过程
六、分析客悲,苏乐的原因
七、比较《兰亭集序》和本文的异同。
八、作业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思考与本文的异同(强调使用上一步骤的思路进行分析)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使用课件,效果基本满意大部分学生反映有收获。
课件说明
说明:不要求学生做预习的前提下,导入课文。否则可能丧失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就激发不起来了。
前奏:欢迎进入美妙的古典文学天地
一、文字中描绘的是哪位古代的文学家?
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
二、学生回答根据文字的猜测
教师不正面回答: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提示,播放音乐提示“水调歌头”(第一版选的是王菲演唱的,目前的选的是男声民族唱法的)
正面提出:苏东坡
三、苏东坡书画欣赏(播放演示书画作品和东坡画像)
提问学生,知道的关于苏东坡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所知道的和他有关的文化现象。可能涉及《核舟记》、苏堤春晓、东坡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相声中的苏东坡和苏小妹、学校附近的苏堤路,唐宋八大家、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四、(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齐读,从苏诗、苏词,引出苏文“赤壁赋”。
五、课文显示与同步诵读示范(从网上找的不知道是哪位同仁的佳作)
六、、全文展示
学生自读、齐读,指导诵读。
课件流程示意图:

课件下载地址:

http://dracod.chinamofile.com/9589544353447039/0589264289564939/2/57FAED825846FA5D83578B3E4E868D91/赤壁赋.a7p
或打开
http://pickup.mofile.com/cn/pickupok.do
在输入提取码对话框中输入
0120086691647770
补充说明:
记忆里应该是02-03年间做的Authorware的课件,后来转成了Authorware7.0的,如果大家要使用,请确认已经安装了Authorware7.0。而且当时做的时候有些匆忙,可能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大家可以自己改一改。播放之前,请确认电脑的分辨率是1024x768。

第二课时,学生总结了六个部分: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活动、感受。分别在第一段中能够找到相应内容,教师强调“我们的全偏之相当于苏轼的一段”引出关于“游记怎样写才能更有价值”的思考。抓表感情词语导出苏乐客悲的表现。讲解了“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和“泣”的使动用法。(学生的表现要比我预想的还糟,以后还要详细讲解。)

第三课时,分析客悲的原因,过程较为顺利,分析了“侣鱼虾而友糜鹿”中“侣”和“友”的意动用法。分析苏轼的回答,举了物理中“参照系”来解说“变与不变”的相对关系;举释迦牟尼灵山说法“拈花微笑”的例子说明“瞬间就是永恒”的道理来解说“物与我皆无尽”的说法。

课后反思:
  没有完成设计中七和八的内容,需要在后面补上,其原因有两点:一、学生不适应在文言文中取分析文章的情感和结构的方式,很多学生在等这记录“标准翻译”(这个问题以后一定要不断纠正)。二、学生第二天要去参加“学军”活动,可能有些浮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4: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优美的汉字》的梳理


在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考虑到学生缺乏相关的书法知识,可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探究。所以把以前的《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加以改造和扩充,作为几种启发性的示例。

第一种类型:作品专题(以《兰亭序》为例)

王羲之和《兰亭序》

1、其人其书
  王羲之(303 ——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仕为秘书郎,后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书法世家、东晋大族,王氏家族在当时政治地位显赫,历代皆善书法。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羲之自幼善书,初学卫夫人,后博取众家之长,楷取钟繇之法,草书学张芝,又遍习蔡邕、曹喜、梁鹄、张旭诸家;承汉魏书法之雄奇,集诸家书艺之精华,熔为一炉,自成一家。
  羲之书法,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尤善真、行、草。由于他的刻苦实践和探索,使我国楷书完全摆脱隶书的影响,行、草书得到进一步的革新和发展,并创下了行草书的规范模式,达到了艺术的顶峰。羲之在继承书学传统的基础上,精研体势,熔炼百法,一变汉魏古朴之凤,创妍美流便之书风而臻于神妙,开掘了一条书法主流,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羲之是历代书家公认的“书圣”。
  羲之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用笔法则,使楷书的各种基本笔画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而独立于隶书。如其被后世翻刻或临摹的楷书作品《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等。书法结体偏长,用笔进人回收,提按顿挫,起讫明显;章法上行距比字距大,与当时带有隶意的楷书不同,具有今楷模式。羲之楷书为后世广为效法。

2、 故事:以书换鹅、墨池临书、高头执笔法、教子(王献之)练字、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可以适当引出《世说新语》)

3、 《兰亭集序》的书法欣赏
  《兰亭序》是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今绍兴)兰亭行“祓禊”之会而作。此文神清骨秀、点画遒丽,行气流畅,风格妍美流便,为羲之得意之作日 它曾一度失传,后为唐太宗复得,命人双钩廓填。真迹已失传。后世遗存的唐人摹本中以冯承素之摹本最近真迹。
  《兰亭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是体现晋书“尚韵”的杰作,艺术水平极高,光耀千秋。《兰亭序》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用笔细腻精湛。《兰亭序》起笔多以凌空取势,结笔则多取轻顿提收显得干脆利落冲间行笔以中锋为主,疾涩相宜,圆劲骨清又以侧锋取妍,倒锋为主的行笔,宫有美的韵律,给人以生动、活跃和优美的感受。
  其二,点画妍媚遒劲。《兰亭序》点画品类繁杂,线条优美,行笔富于变化。笔画隽美而有力度,藏露井用,劲媚兼举;其形态有俯仰、疾涩、向背、起伏、撑柱、擒纵等等,可谓变化多端,相映成趣。
  其三,结体隽雅多变。《兰亭序》通过结体的虚实变化、疏密开台、似欹反正、刚柔互济来表现内涵丰富、凤格雅逸的行书艺术。其结体很少雷同,如行文中“之”字多次出现,却各有面目。
  其四,章法布局和谐自然。《兰亭序》纵行之内,左右摆动;纵行与纵行之间距离不一,气韵贯通,流畅自然、从横列来看,又能左顾右盼,避犯就和,不偏不激,笔断意连追,自然和谐。《兰亭序》技法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

4、萧翼赚《兰亭》的故事
据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曾以重金遍收大下名书墨迹的事。他对王羲之的字佩服得五体投地,听说王羲之《兰亭序》墨迹流传在其七代孙僧智永手里,智永已故,他的大徒弟辩才还在世。唐太宗曾三次诏见辩才,想逼他交出这件珍品.但辩才硬说历经战乱,不知去向,一再矢口否认。唐太宗无可奈何,但终不死心,便派足智多谋的监察御史萧翼去征收这件“宝贝”。
  萧翼知道强索硬逼不行,只能智取,便化装成卖茧商人,假称来自山东,路过会稽(今浙江绍兴),投宿于永欣寺。这个“商人”为了接近辩才,就极力与辩才套近乎:谈诗、论画、下棋、评书法,终日高谈阔论。辩才很高兴,以为遇上知音,大有“只恨相知晓”之感,时常侃侃而谈,以至通宵达旦。于是辩才无所顾忌,和“商人”成了“朋友”。数日后,“商人”见时机成熟,便带来几帖王羲之墨迹,在辩才面前卖弄其收藏的本领。这一下,说得辩才心里有些“发痒”,就情不自禁地吐露了真情,说是智永先师把家传的王羲之《兰亭》真迹传给了他,那才是举世无双的呢!“商人”听后大笑,插手道:“《兰亭》早已失散,你是胡吹。”辩才那里耐得住这激将法,有一天终于横下心,命小和尚爬上房梁,取出一个铁匣子,兴冲冲地把铁匣打开,向“商人”展示出那秘而不宣的“宝贝”——《兰亭》真迹。“商人”却故意说是“拓本”,与其争论不休,并将自己带来的墨迹与之放在一起一比雌雄。后来,正巧辩才有事外出,“商人”便借故去取东西,将放在几案上“一比雌雄”的几件墨迹,连同《兰亭》统统顺手牵羊拿走,到了永安驿。
  萧翼得到了《兰亭》,则命人去招辩才,只见昔日的萧生,骤然变成了御史大人,当他眼见萧翼从袖中取出“敕旨”后,顿时瞠目结舌……
  唐太宗得到《兰亭》后爱不释手,临死时命令把《兰亭》作为殉葬品与他同葬昭陵。

第二种类型:书体分类(以行书为例)

流动的楷书--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书体。“行”是行走的意思。如果说楷书好比人的端坐,那么行书就好比人的行瞳,显得生动活泼,自由自在。
  行书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上下一千多年,一直盛行不衰。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长于行书而名垂书史,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艺术中,篆、隶、楷、草各种书体,都各有一定的规则,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写法。行书是一种可以灵活多变的字体,在书写中含楷书的成分多一些,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俗称“行楷”;含草书的成分多一些,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等,俗称“行草”。行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下笔收笔处多露锋、少藏锋;笔画转换处多圆转,少方折。
行书,相传是汉末书家刘德升所创,但从来没有他的行书流传。晋代是行书最繁荣的时期,涌现出许多行书大家,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外,还有王询、谢安等数十人。
  继晋代以后,凡是善书者无不工行书,善行书的大家也层出不穷。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鲜于枢、王铎、傅山等,尤其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


第三种类型:藏处分类
《三希堂法帖》

  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刻成。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
  《三希堂法帖》不仅卷帙宏大,而且卷数多,总数达三十七卷之多。规模之大,为中国古代官私所刻丛帖之冠。它的编选是乾隆皇帝亲自挂帅,亲自挑选编刻者,其参加者梁师正、蒋溥、嵇璜、汪由敦、董邦达都是当时最著名的书画家,皆造诣非凡。镇国之宝 历代名家之作 尽在其中珍藏本《三希堂法帖》的镌刻,几乎倾尽了乾隆时期的皇家秘藏。这些秘藏的作者或是历代名臣,或是历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他们的书法墨迹,自然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三希堂墨宝——王献之《中秋帖》


三希堂墨宝——王珣《伯远帖》




第四种类型:书法家专题

米芾

  [北宋]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终年57岁。
  米芾,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现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为“刷字”。米芾的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米芾著《画史》1卷,是国画鉴评著作。
  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所到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围观;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在无为州(今安徽境内)做官时,见一怪石,形状奇特,他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名为“米颠”。
  米芾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虽做官,但生活却常困窘。然奉诏仿黄庭坚小楷,作千字韵语,入宣和殿观看所藏珍贵文物以及皇帝赐砚之殊遇,却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米芾文章奇险,自成一家。米芾书法,用笔豪迈,“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善画古圣贤像及山水画。不事雕琢,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画法,开创了独特风格。米芾传世书法有《蜀素贴》、《苕溪诗》等,著作有书史、画史等,后人辑有《宝晋英光集》等。樊城建有纪念米芾的祠宇——米公祠,所藏名家书法碑刻甚多。

《蜀素帖》






《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所作。
  蜀素是四川织造的一种绫,质地缜密洁白,是珍贵的书画材料,织造的人在庆历年间制成,一直没有人用来书写或绘画,二十年后,到了熙宁年间,卲希(子中)在卷后题曰:“蜀素一卷,藏在余家二十余年,今既装裱,将属善书者题”,这段话写在卷末,表示蜀素太过珍贵,卲希也不敢乱写,怕糟塌了材料,就把蜀素裱成手卷,等待有资格的书法名家来写。此卷后来到了元佑年间,己是四十年后,米芾才在上面写了六首诗,总共五百五十六字。也有说法是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所以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只有米芾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真似如鱼得水一般。
  米芾的字上承晋代王献之的笔意,用笔的线条特别潇洒,豪放不羁,顿捺之间,变化比较大。蜀素帖在他传世的作品中算是结构较工整的一件,因为蜀素原来就织成了一行行的“乌丝栏”,米芾似乎也遵守界栏的规矩,因此初看时觉得工整严谨,但是若是细看局部,或单一一个字的笔势,立刻发现米芾用笔的奇险跌宕,有一种不拘束的自在,线条流转,速度比较快,笔锋的变化也很多。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珊瑚帖》


米芾《复官帖》


米芾《苕溪诗卷》


其他类型:
朝代分类:唐代书法、宋代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明清书法
身份分类:诗人书法、名将书法、帝王书法
用途分类:墓志铭、楹联、碑文、习字(《千字文》)
材质分类:甲骨、金文、简牍、漆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12:40 , Processed in 0.46098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